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哪個書好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哪個書好

發布時間:2022-01-18 05:14:04

㈠ 推薦一下初中語文閱讀訓練方面的輔導書。中考的也行。

想提高一下自己的語文成績並不一定是件難事,你要根據個人情況買,首先分析試卷,找找老師或自己總結,看看自己缺腿的地方,再按類別買,我認為使用狀元筆記,5年中考3年模擬都沒有用,對症下葯才是最重要的。嘗試一下龍門專題,我認為不錯,不知道你作文怎麼樣,如果不好可以買重考滿分作文,經常看看,對你有好處。加油哦、希望你能取得一個好的語文成績!

㈡ 要提高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有什麼好輔導書推薦,要有解題方法,

有本《新概念》閱讀現代文中考專版,非常不錯。主編宋一璋。出版社忘記了不好意思。裡面內容特別全,是綠白相間的封面。

㈢ 中考語文輔導書什麼好

《新概念》閱讀現代文中考專版我用過的,很不錯,用了他我一摸語文100,中考就108了,用了就一個月效果特別顯著

㈣ 推薦一本優秀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參考書

文言文,我推薦一本,只要你讀懂三分之一就好【ps:讀之前你得有一些基礎】——管錐編;另外,四書五經世紀資治通鑒 世說新語(閱讀似乎很常考)也要看,現代文分類復雜,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歡迎補充。

㈤ 上初三了 閱讀不好 推薦幾本中考語文閱讀練習冊吧!

《精通中考》不錯,同時《初中語文畢業升學指導》這本書你也要好好利用起來,我答閱讀的小竅門就是多答,想到多少寫多少,因為寫多不扣分,還有就是要看分值寫,這一點很有用!!

㈥ 推薦幾本初三語文閱讀訓練的書

個人覺得《中考現代文閱讀升級訓練150篇》、《中考文言文閱讀升級訓練150篇》和《五年中考三年模擬》挺不錯的,《五年中考三年模擬》裡面有閱讀專項訓練,裡面講的解題技巧還蠻好的 這是我最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閱讀解題技巧,跟你分享一下吧……(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准確、簡明、規范。

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二)「情」、「景」關系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好的……

㈦ 推薦一些關於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的專題書籍

建議你買新作文閱讀叢書 《早讀晚練九年級》《新閱讀與作文 中考總復習》(楊玉棟主編)。
這些在亞馬遜都應該有。而且《新閱讀與作文 中考總復習》每一個單元的文章專門會精講一個考點,每個題目後也會告訴你考點在哪。
這兩本我都有。每天練一篇再對照參考答案看看與標准答案的差距在哪。中考閱讀一定拿高分。

㈧ 語文現代文閱讀九年級的書那種好

供參考。面對初三語文,首先要樹立自我信心,調整好心態,不要緊張,要鎮定、冷靜,要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學會梳理知識,編織每一個考點的知識網路,把握每一個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內部規律。 一是側重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和運用。對於課本中所涉及的語音、標點符號、漢字、詞語、語法、文體知識、文學知識等,要專復習,樹立明確的階段目標。專題復習首先要講究覆蓋面,要根據《考試說明》的要求來進行復習,要考慮考點的交互性;其次要考慮中考命題形式的多樣化。字詞的音形、義都在考查之列,考生復習時不要忽略這一點。另外,近幾年,語言積累題也很受青睞,在考試中加大詩文名句的默寫量,這就要求考生對課文中要求背誦的句、段、篇,一定要熟記成誦,而且還應該做到不寫錯別字,不用錯標點。僅此還不夠,還要閱讀基本課文中要求閱讀的文學名著作者、時代背景等,並進行資料的積累以及詞語的收集。語言運用的考題,涉及面比較廣,從設題的角度看,有的側重於語言形式的變化,還有的側重於生活實際中的語文運用,它要求考生能夠根據特定的語境,敏捷、准確地把握相關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要求組織語言加以表達,做到簡明、連貫、得體,富有藝術性。最後,你要記住的是,語文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那麼不妨從現在開始,為你需要積累的東西,做個總結歸納吧。 二是語文中考的難點——閱讀理解。閱讀現代文,應該在閱讀方法上多下功夫。首先要通讀所給的閱讀文字材料,對全文內容的理解將有助於解答具體題目,所以不管是否有考查內容理解方面的題目,都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其次,閱讀分析文章,應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再其次,閱讀分析文章,應重視理解作者的思路。從而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最後,閱讀分析文章,要注意上下文的聯系,學會概括。 現代文復習材料的選擇,應選擇課文。雖然,近幾年的閱讀材料大部分來自課外,但是要懂得無論閱讀什麼樣的文章,考查的都是考生的閱讀能力,許多同學可能不重視課文的學習,認為:反正也不考課文。但課文的學習正是幫助我們學生形成閱讀能力的正常渠道。學習課文是從兩方面入手的:一是以課文為訓練素材,夯實基礎,進一步培養能力。也就是掌握有關的字音、字形、字義、文學常識,能夠背誦默寫有關的名句、名段,能根據文體特點,對文章進行全面分析、鑒賞、評價、推斷及想像;二是以課文為閱讀素材,培養考生的文化素養,提高文化品位。具體的說就是將課文學習好,能舉一反三,即學會了閱讀課文,就會將此閱讀能力運用到課外。當然,方法還是應由淺入深地閱讀,然後分析總結,循序漸進。 三是語文中考的關鍵——寫作。在時間比較緊的情況下,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作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首先要根據自己作文的體會和平時老師對自己作文的評點與指導,准確明了自己的薄弱地方在哪裡,然後要採用恰當的補救措施。然後,考生要對中考作文題型要有所了解,有所側重,做到心中有數。命題作文要重在「審題」上;半命題作文要重在「補題」上;給材料作文要重在讀懂材料、明確要求上;話題作文要重在縮小范圍、寫出新意上。在備考期間要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即有效地進行審題訓練,立意訓練,選材訓練、腹稿成篇的訓練。要得花時間進行艱苦的腦力勞動。進行反復比較,深入思考,全盤考慮,推敲加工,真正有了成熟的腹稿,動筆寫作就不成問題。一下筆就會一氣呵成,文氣貫通,寫出能夠完整准確地表達出自己思想與情感的好文章來。另外,考生要注意備考訓練時要耐得住性子,絕對不要心浮氣躁匆忙動筆,重犯一邊寫一邊想,一邊寫一邊改的毛病。 一、【如何學好初三語文】:語文的主要特點。 一是開放性。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內容都離不開語文,只要有意識地學習,在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學到語文。因而語文具有最便於自學的突出特點。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無情物。」不僅文章,就連我們民族的文字也個個充滿著感情色彩。教師帶著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學生帶著感情學,才有可能學好。離開了感情因素去單純地學知識,是導致學生對語文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靈活性。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呈現線形或鏈條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語文學習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是很嚴格的,是相對而言的。根據上述特點,學語文不能搞自我封閉,不能機械死板地學。要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把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溝通起來,把學習內容與生活感受融匯起來。 二、【如何學好初三語文】:積累語文整體知識。 一理解: 語文學習固然要多看課外書籍,多讀好文章,多看報紙,甚至標語、廣告,古人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多頻道、全天候地接收外來信息,但是有些同學因為對所學的東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所以進中學默寫小學學過的古詩「每逢佳節倍思親」,「倍」會寫成「備」、「被」,「渭城朝雨 輕塵」,「輕塵」會寫成「清晨」,我想如果學生真正懂得這句詩的意思,是不會產生這

㈨ 初中語文買什麼閱讀書最好

語文出版社出版的《滿分公式》系列閱讀書,其中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你可以上網搜一下,應該很好買。

學易語文講義示例

記敘文閱讀部分示例
示例: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題干中出現欣賞、賞析、品味、鑒賞、句子好否、好在哪裡等詞)
解題方法:
方法一從修辭角度:判斷修辭類型+修辭作用+被修飾事物特點+中心或層意(修辭對它的作用)
方法二從字詞角度:選擇句中的動、形或副詞+解釋字詞在文中的含義+扣在中心或層意上(字詞對它的作用)
方法三從結構角度來分析:
1.若句子在開頭:總括全文,引起下文,設置懸念,引起興趣,交代背景等。
2.若句子在文中:承上啟下,照應上下文等。
3.若句子在結尾: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引起思考等。

作文詳略方法示例
一、開篇點題,引出事件(第一自然段)
★運用仿寫開頭,仿寫後注意過渡。
★第一段必須出現一次話題或者主題。
★第一段的最後一句或者兩句話中最好出現事件的關鍵
詞;或者第一段的最後一句或者兩句話中出現第二段
第一句話中的中心詞。
二、交待故事背景和起因(第二自然段)
★承接第一段,點入環境描寫,打下感情基調。不宜
太多,3—5句左右即可。
★結合環境描寫,交待事件起因,點到為止,不能拓
展。
三、詳細記敘事件
1.詳寫故事經過前半部分(第三自然段)
★記敘為輔,描寫為主。記敘僅僅起到連接作用,描
寫濃墨重彩盡量擴展。
★選擇一兩個動作點,從不同角度,結合修辭、優美
四字短語、學過的古詩詞進行細節描寫。
★本段必須出現一次話題或者主題。
2.加入插敘(第四自然段,如果細節描寫十分優美,可以考慮刪
去本段)
★故事出現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加入插敘單獨成段。
★所插事件必須和本故事有相關性。
★插敘不宜太長。
3.續寫故事經過後半部分(第五自然段)
★過渡到事件經過的後半部分,選擇一個動作點進行細節描寫。
★結合第二段環境描寫,出現一句或者兩句環境描寫照應句。
★本段必須出現一次話題或者主題。
四、回到話題或者主題,進行結尾
★用議論的表達方式,點評事件引出道理,抒發情感,深化主題。
★本段必須出現一次話題或者主題。
★可以考慮用「名言」結尾,留給讀者深思。

閱讀全文

與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哪個書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