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
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
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
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
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
② 如何教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
這是個好問、好答但不好實施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功夫在日常,功夫在「詩」外。
如果一說加強語文基礎知識,就成本大套地給學生講現代漢語,做語音、文字、詞彙、短語、語法、修辭的練習,把老師自己和學生弄暈,其結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打牢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最高境界是「潤物細無聲」。許多教師平時批改作文只注意結構、立意,而不注意選字用詞造句,講課時也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為主,到考試復習時才給學生劈頭蓋臉地講一批所謂的基礎知識,弄得學生「消化不良」甚至囫圇吞棗——這是作語文老師的罪過。
③ 如何來提高語文基礎知識呢
語文重視所謂「語感」,而語感與閱讀量正相關。所以,需要閱讀,閱讀,再閱讀。當然,閱讀也要講究技巧,並不是越廣越多越好,而是要選對作品,掌握方法。作品當然以經典為先,從小孩子的時候,繪本也是一種語文素養培養的材料,我小時候偶然獲得了一本《葫蘆娃》,從此對文學充滿了期待。
④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今後工作和繼續學習,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教學大綱》)。因此,語文教學中,應努力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從我校語文教學的實際看,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語文教學的時效性不高,課堂教學中對時間的利用以及學生當堂掌握知識的效率不高,制約了語文教學成績的提高。
2、學生閱讀量相對較少,知識面狹窄,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保證學生的閱讀。
3、落實知識的方法過於陳舊,基礎知識的掌握,知識的落實方法,還有待於改進。
4、作文教學流於形式,沒有真正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作文課堂只是讓學生去寫,沒有具體的指導,有的甚至上其他內容,
作文課外寫,本子交上就行。
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語文閱讀的時間分配較少,作文教學還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還不夠科學,一節課的內容分作兩節,甚至三節來上,時間不夠就擠占其他時間,或省略其他教學內容。導致語文基礎知識抓的不緊,教學不夠全面。本人認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落實知識要點,理清知識線索。語文知識相對於其它學科來說,比較零碎、散落、龐雜,給人的感覺是抓不住頭腦。事實上,作為一門基礎工具學科,語文有著它自己的特點、規律,有一定的結構框架體系,知識間有著必然與內在的聯系。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首先夯實基礎,不折不扣地落實每一個知識點,一個字怎麼讀寫,一個詞怎樣運用,都要一絲不苟清清楚楚,使學生牢固地掌握,這是提高語文水平的基礎。其次,注意把知識進行歸類,理出線索,弄清脈絡,把零碎的知識連成串,結成網,構建知識樹,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倉庫就不會雜亂無章,檢索使用時就能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特別要指出的是,這項工作不要等到所有的知識都學完,該進行總復習時才做,那已經晚了,因為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把大量的知識系統都掌握,這近乎苛求。所以,我們應立足於平時的教學,化整為零,化難為易。第三,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辨析、比較,通過這樣的工作使他們不僅能很好地掌握有關知識,而且可以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區別各知識要素、知識系統的異同,那麼,就可以避免混淆、雜糅的現象發生。
2.
加強變式訓練,增強應變能力。靈活地運用知識,巧妙地解決問題,其根本不在於大量地做題目。把所有可能考到的題目都碰上,這是一廂情願的妙想,許多師生為此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可收效甚微。我們不能指望以撒大網捉小魚的題海辦法來提高學生答題的質量,這只會事倍功半,加重學生負擔。而應該更多地遵循認知的規律,先走好學懂知識—記住知識—運用知識這樣一個學習過程,然後再學會分類、比較、辨析、綜合等等,加強變式訓練,一題多變,幾題互變,使學生從中悟出變與不變的道理,把握變的形式和不變的真諦,也就是既能看清題目的表象,更能剔除所設的各種假象,把握實質,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應變能力,少做練習而解題能力較高。
3.
擴大認知范圍,加強語言訓練。語文試題的一大特點是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科學人文,無所不包。有一些題目由於學生對某些知識不了解,甚至毫無所知,導致答題時受到影響。鑒於此,我們在**常教學中,除教好課本之外,還要不斷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學習、接人待物等常識,懂得起碼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了解當今社會出現的新事物、新熱點、新問題,練好「詩外功夫」
,這才不至於答題盲目出錯,鬧笑話。此外,必須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學會恰到好處地遣詞造句、構段組文,把學科教學的這一最基本的任務落到實處。還要專門進行必要的答題語言訓練,做到簡明扼要、明白如話、准確無誤、絲絲入扣。堅決消除繁瑣、故弄玄虛、模糊不清等現象,以此來保證答題的質量。
4、做好檢查完善工作:(1)優化小組檢查機制,凡重要知識點必查,多設小組,縮小小組規模,用最節省的時間查出最佳的效果;(2)通過默寫加深學生實際效果,
更准確的掌握學生實際學習的效果,並堅持好默寫錯誤再檢查工作;(3)通過檢測、做題指導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隨時注重知識的檢查補救工作。
5、加強作文教學,切實提高學生作文的水平。作文是中考試題中分值比最大的一道題,因此提高語文成績最主要的環節就是如何提高作文成績。提高作文成績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只要方法得當,訓練到位,就一定能夠收到預期的效果。我認為要提高作文成績,首先必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作文書面表達的基礎是口語表達,如果口語表達不過關,寫作就無從談起,我們現行進行的課前五分鍾演講,讓學生自由評論,就是訓練口語表達的一條最簡潔的道路。讓學生演講,聽、評、論,各種感官都得到了運用,只要組織得當,收效比較明顯。其次在這方面的另一條途徑,就是多讀,多練。讓學生多讀一些優秀作文,在讀中學習感悟寫作的方法,積累寫作的素材;在寫中加以運用,教師及時點評,加以指導,隨時更正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同題作文一次不行,可以寫兩遍,甚至三遍,直至滿意為止,這樣訓練比寫上幾篇不同題作文而不加以更正指導訓練要強的多,效果也明顯的多。訓練的多,但不加以更正指導,等同於沒有訓練,即使教師進行了批閱,但學生重視不夠,不予理睬,效果為零,工作徒勞,所以我們必須改革作文訓練的模式,把讓學生掌握一種寫作手法,運用一定的寫作知識,寫一篇作文,就要有一定的收獲當作是作文訓練的終極目標;而不是這篇作文我寫過了,批閱過了就行了,不顧學生掌握的效果。
總之,要提高語文成績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同備課組的精誠協作,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⑤ 怎樣學好語文基礎
[摘要] 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生也能自己寫作文。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基礎和濃厚的寫作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與寫作興趣,成了當今寫作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與難點。
[關鍵詞] 寫作興趣 基礎 培養 語言 學生
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下,要求學生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生也能自己寫作文。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基礎和濃厚的寫作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與寫作興趣成了當今寫作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與難點。針對這個問題,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探討:一是積累豐富的語言;二是創設情景,培養學生「說」的興趣;三是引發真情實感,是培養寫作的關鍵;四是勤於觀察,樂於落筆,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五是開設專欄展示自我,樹立寫作信心;六是善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自信心。
一、積累豐富的語言,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要通過閱讀活動來實現,因此,要利用課內和課外閱讀活動豐富學生語言。
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本,通過閱讀教學活動教給學生知識,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通過朗讀、背誦課文,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自覺地模仿運用課文中的語言,積累語言。合適的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活動的拓展和補充,在學生初步學會閱讀方法之後,在班上設一個「圖書角」,每天定期讓學生閱覽,讓每個人都設一本「摘抄本」,把看到的好詞美句摘錄下來,把自己的心得體會簡單記下來。老師再定期檢查,作適當的輔導。正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多讀課外讀物,可以開拓眼界,豐富語文知識,便於學生不斷地品味語言,積累語言。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說」的興趣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裡面有個『語』字,如何聽他人的話,如何更好的說自己的話,正是語文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的。」因此,我們應結合課文教學,結合說話素材,訓練學生說話,培養學生「說」的興趣。
首先,是訓練學生說完整的句子,用一句話表達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其次是利用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說」的主動性。如仿照課文《我愛故鄉的楊梅》中介紹楊梅的樣子、味道等方面,想想自己愛吃的一種蔬菜、水果的樣子、味道等方面,以「我最愛吃的ⅹⅹ」為題練習說話,結果學生有話可說,且條理清楚,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與口才,又使學生積聚了一些寫作素材。其次,是利用課本中提供的說話素材,創設情境,扎實訓練,培養學生「說」的樂趣。三年級語文課本「基礎訓練5 」中要求學生說「喜歡的一種游戲」,在上作文課前我帶著學生到操場上玩幾種比較有趣的游戲,學生在玩盡興後集中回到教室,然後讓學生說出一種自認為最好玩的游戲的過程、趣事等。同學們都有話可說,都想說,不足之處都搶著修改。
三、引發真情實感,是培養寫作興趣的關鍵
「作文」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它是受作者的情感所影響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曉之以理」,更重要的是「動之以情。在強調張揚學生「個性」的今天,作文中如果沒有「自我」,缺少「真情實感」的抒發,文章就如同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所以,在作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真情實感的培養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
其實,不難發現,我們的生活處處有真情,根本不用憑空捏造,只是看我們能否把真情實感引發出來。比如,孩子跟母親吃飯時,母親老向孩子的碗里夾魚、肉,而自己則專挑骨頭吃,如果做孩子的發現到這點,就應該會心頭發熱,從母親這一細微看似平淡的舉動感受到濃濃的母愛,這就是真情;又如因為自己無心說錯了一句話,而無意中傷害了一位朋友的自尊心,自己也會懊悔不已,怕會傷害到朋友,這也是真情……
因此,對生活本身的感動,寫真話抒真情的作文就能真正打動人心,這也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最佳切入點,是訓練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是激起學生作文興趣的催化劑。
四、勤於觀察,樂於動筆,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我們的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教師必須教會學生用獨特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這樣才能感受生活,發現生活。
在觀察前,教師應該向學生說明觀察的目的、計劃,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觀察後,教師要及時地鼓勵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經歷到的寫下來。使得學生從「要我寫」轉變為「我要寫」,消除學生對寫作的厭惡心理,樂於動筆。此外,我還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想像,寫出想像作文。
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發揮其創造性。如寫「我的文具盒」時,學生開始寫出了文具盒的形狀、特點、用處,我又啟發學生積極動腦,展開想像的翅膀:假如文具用品會說話,他們會說些什麼呢?文具在文具盒裡面的生活又會怎樣呢?同學們帶著我的問題又深入地觀察、思考,有同學這樣寫:「我有一個漂亮的文具盒,它是一座兩層的小樓房,上面住著……下面住著……」小屋裡的「人」也會說話了。這樣學生初步嘗試了想像作文,寫作思路有了創新。慢慢地,學生就不再須要教師的引導,能獨自寫出創造性的作文。經過這樣長期訓練,學生就產生了「寫」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五、開設專欄,展示自我,樹立寫作信心
自信心是小學生創新性學習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質,同時也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關鍵。樹立學生自信心的途徑是多樣的,其中為學生創設展示的「舞台」是最為有效,最為直接的方法。
學生喜歡受贊揚,喜歡自己的作品被展示。教師應該針對學生這種心理特點,創造多一些機會讓學生展現自我。如在對於剛學寫作的學生,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把自己寫的作文集合成冊。而比較常用也比較容易進行的方法是在黑板報上開設專欄,選登一些寫得好的片斷和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的作文。不僅在黑板報上開設專欄,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創辦班刊或者校刊,讓學生的作品呈現給更多的人看,使得更多的學生愛上寫作。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寫得比較好的作文發表到報刊雜志上。另外還可利用作文評講課,指導學生修改寫作,選讀同學中的優秀作文進行評點、表揚,展示他們的成果,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樹立寫作的信心。
六、善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自信心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新課程中倡導教學的過程是學生互動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善用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鼓勵性語言的作用猶為顯著。但有些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往往千篇一律,甚至用挖苦的語言,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自信心也受到打擊。所以,教師必須在善用鼓勵性語言,並且注意適時、適度和真心。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的評價時,必須捕捉學生的優點,擴大學生的優點,使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對於學生不足的地方要用婉轉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一句真誠的贊揚,一句由衷的鼓勵,就能給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所以,教師不要再吝惜與贊美了,你的一句贊美將會使學生發生很大的改變。
⑥ 如何抓好語文基礎知識
1 ,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上課時間是最重要的,要把握好。要准備一個與語文筆記本,老師講課有必要的一定要做筆記。
2 , 多思考 多問問題 上課要積極發言 不懂要請教老師 ,該背熟的一定要背熟。
3 , 多看一些書籍 擴大自己的視野 看世界名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4 , 老師上課教過的解題方法要做筆記,常去看,要牢記在心。
5, 學過的知識課後也要復習
6 ,拿個錯題本 記錄自己常常做錯或是典型的題目 常去看 就不會再做錯了。
很高興為你解答,祝你的成績越來越好,望採納!
⑦ 如何讓初中生掌握並熟練運用語文基礎知識
初中是一個為高中打基礎的過程,初中最後的學習是為了以後的高考.當然,學好語文的技巧能夠讓你在考試中比別人高一等.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語文的方式方法吧!
詩歌鑒賞套用術語
一般學好語文還是要多寫,多看的,需要寫作,需要背誦書當中的一些古代文,這些都有助於你考試的時候提高自己的成績.所以呢,請一定要多寫多看.
上面這三種學習方法都是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語文的,希望大家呢,可以借鑒一下.最後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績,考上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