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個星期天》文章主要內容
《那個星期天》寫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親帶「我」出去玩的經歷,通過動作、環境等描寫了「我」等候時的情景,表現了「我」從滿懷希望到失望透頂,直至徹底「絕望」的心理變化過程,展示了「我」細膩、敏感、豐富的情感世界。
《那個星期天》是人教版部編本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第二篇,本單元注重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生活,通過朗讀的方式整體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字里行間所蘊含的細膩情感。
(1)語文六下課文哪個星期天擴展閱讀:
《那個星期天》作者史鐵生。
第一部(第 1 段):概述「我」在「那個星期天」經歷了一場盼望。
第二部分百(第 2—6自然段):作者細致地描寫了「我」從滿懷期望、興奮雀躍到疑竇暗生度,但是仍然在焦急萬分中耐心等待,卻終於徹底絕望的過專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敘寫「我」在希望落空後倍感傷心以及母親對「我」的安屬慰。
2. 《那個星期天 》寫作背景
《那個星期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2020年修訂版)第9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史鐵生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第四章《童年之門》中的一部分,選作課文時有改動。課文寫了一個小男孩在一個星期天等候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一開始他既興奮又滿懷期待,後來母親一拖再拖而焦急萬分,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失望、委屈乃至「絕望」。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漢族,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隊,1972年雙腿癱瘓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廠做工,七年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隨筆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史鐵生作品集》。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史鐵生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2010年12月31日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在北京病逝,享年60歲。
3. 那個星期天文中說一個人生第一次盼一個日子都不會錯可是為什麼我去哪兒已經記
《那個星期天》文中說,一個人生第一次盼一個日子都不會記錯,可是為什麼「我」去哪兒已經記不清,這是因為媽媽很久之前就答應了,就在那個星期天帶我出去玩,這不會錯,但是去哪裡,總是因為媽媽的變化,最終又沒有去而讓人記憶中遺忘。
原文節選如下:
那個星期天母親答應帶我出去,去哪兒已經記不清了,可能是動物園,也可能是別的什麼地方。總之她很久之前就答應了,就在那個星期天帶我出去玩,這不會錯。一個人平生第一次盼一個日子,都不會錯。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親也還是這樣答應的:去,當然去。我想到底是讓我盼來了。
作品簡介:
《那個星期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2020年修訂版)第9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史鐵生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第四章《童年之門》中的一部分,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課文寫了一個小男孩在一個星期天等候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一開始他既興奮又滿懷期待,後來母親一拖再拖而焦急萬分,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失望、委屈乃至「絕望」。
4.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那個星期天》中描寫作者所有內心感受的句子有哪些
我看著天看著雲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第4段,第3句)- 「焦急又興奮」明確指出了作者的心情。
我現在還能感覺到那光線漫長而急遽的變化,孤獨而惆悵的黃昏到來,並且聽得見母親咔嚓咔嚓搓衣服的聲音,那聲音永無休止就像時光的腳步。(第7段,第1句)- 「孤獨而惆悵」雖寫的是黃昏確表達的是作者的心情。
母親發現男孩兒蹲在那兒一動不動,發現他在哭,在不出聲地流淚。(第七段,第4句)- 「那男孩兒」指的就是作者。
那個星期天
作者史鐵生,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
《那個星期天》是以時間順序,從早到晚來寫的。
5. 六年級下冊第九課《那個星期天》主要內容是什麼
六年級下冊第九課《那個星期天》主要內容是:
一個小男孩在某個星期天里等候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一開始他既興奮又滿懷期待,後來因為母親一拖再拖而焦急萬分,到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失望、委屈乃至絕望。細膩而委婉地表現了主人公豐富而敏感的感情世界,以及孩童世界與成人世界存在的鴻溝。
《那個星期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2020年修訂版)第9課的課文,這篇課文是史鐵生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第四章《童年之門》中的一部分,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5)語文六下課文哪個星期天擴展閱讀:
全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我」在「那個星期天」經歷了一場盼望。第二部分:細致描寫「我」從滿懷希望、興奮雀躍到疑竇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萬分中耐心等待,卻終於徹底絕望的過程。第三部分:敘寫「我」在希望落空後倍感傷心以及母親對「我」的安慰。
這篇課文寫了一個小男孩盼著母親兌現在星期天帶他出去玩的承諾,表現了小男孩由開始時的興奮期待,到後來由於母親的一拖再拖而產生的焦急無奈,到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也表現了母親的無奈以及對孩子的愛。
6. 六年級下冊語文那個星期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主要寫了一個小男孩盼著母親星期天帶他出去玩的事。開始時小男孩兒非常興奮,後來由於母親的一拖再拖而焦急無奈,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委屈失望。
7. 那個星期天這一天作者的心情變化是什麼
那個星期天,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節選的史鐵生的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介紹了,本來答應她帶主人公出去玩耍的母親,最後沒有帶他出去,作者內心的變化。
作者內心的心情是這樣變化的
8.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那個星期天中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六年級下冊《那個星期天》中,母親是個勤勞善良,忙碌辛苦,疼愛孩子的母親。
《那個星期天》是史鐵生寫的回憶性的散文。
課文記敘了母親答應帶孩子出去玩,但由於家務繁忙而一次次爽約的事。文章從孩子的角度,刻畫了母親的形象。
9. 六年級下冊語文《那個星期天》課文中的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周圍環境描寫所有句子
…這不會錯;……都不會錯」,「我想到底是讓我盼來了。」表現出「我」滿懷期待的心情。
「這段時光不好挨。
「整個上午我就跟在母親腿底下」,「追在母親的腿底下」,「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這里寫出了「我」緊跟著母親,想要等母親停下來的焦急心情。
「男孩兒蹲著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親懷里,閉上眼睛不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這里寫出了動作描寫,「我」在期望落空後的失望委屈。
「春天的早晨,陽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門口」,「藏在大門後」,這里通過天氣、動作的描寫,表現出「我」的興奮。
10. 6年級下冊《那個星期天》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星期天》的中心思想是「我」在那個星期天等待著母親帶我出去玩的經歷。可是卻因為母親太忙碌而沒有實現,文章細膩地描繪「我」的心情從「盼望」到「徹底失望」再到崩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