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時效性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新
新課改,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新課改,讓語文教學更精彩。「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性,這里筆者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一個人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起著重要作用。由於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手段的豐富,學生對許多教學內容已經知曉,甚至司空見慣,再加上課前的預習,往往使學生在深入學習時,對課文內容失去興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學《太陽》的第二課時,我考慮到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內容已經有所掌握,如果平鋪直敘地進行下去,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產生,因此,我就從激發興趣開始。上課了,我不急於讓學生分析太陽有什麼特點,而是先講了一段親身經歷的事,即我小時候,從老師那兒得知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於是,我就立志長大要登上太陽。話剛說到這,全班哄然大笑,我問:「你們為什麼笑?」學生紛紛舉手,結合課文中的詞句給我講了太陽離地球很遠、很大和很熱的特點,告訴我:「您的理想是實現不了的!」就這樣,在笑聲中,學生讀懂了課文,學習了運用數字和舉例子說明問題的方法。
二、注重精講和精練,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核心在課堂。教師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決定因素。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呢,下面我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精講和精練。
精講表現在:(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從課堂開始,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資源,創設情景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給予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機會。教師在其中只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充分放手讓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去探索。 (3)在學生自學基礎上,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情況。在交流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要注意根據教學重、難點適時疏導。
精練表現在:(1)教師對作業量必定會精心編制和挑選,增強了針對性。為了面向全體,考慮到了不同層次學生對作業量和難易度不同的需求,更好的挖掘了學生的潛力,使不同學生在作業練習中都得到了更有效地發展。 (2)要做到作業在課內完成,這樣糾正了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做法,做到講練結合。知識及時得到強化,錯誤及時得到訂正,問題及時得到解答,更有利於學生的及時理解、掌握和鞏固。 (3)作業在課內完成,下課後教師就能及時批改,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從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中隨時了解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精講精練是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必由之路。
-
三、在備課上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只有課前備好課,上課才能更好地去調控學生的動態,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
首先要備書本備教材。備好教材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備好課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麼,就可以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主次分明。抓住課文的難點,教學設計的形式,問題的處理方式才不會單一,語文的課堂才會豐富有趣,才會是一個完美的知識殿堂。
其次,更要備好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好教材的同時必須備好學生。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儲備和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動機、情感狀況等。只有對這些情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尤其要把握好提問藝術,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學生能提出問題應以表揚,讓學生體味教師贊賞的愉悅。這就能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探究教法學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就是說,教學的法則、規律是比較穩定的,而教學的具體方法是變化不定的。
首先,根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方法選用得當就能實現教學目的,就能提高課堂效率。以《豐碑》為例,如果以學習描寫人物外貌為教學目的,則可以軍需處長的外貌描寫為範例,對學生進行肖像描寫訓練;如以學習對比手法為教學目的,就要抓住人物和景物描寫的幾組對比,進行講讀分析。如:學習《燕子》一課,作者對春天裡的小燕子的描寫「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師可指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看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描寫的。
其次,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任何教學活動總是與教學對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對象,教學方法也就不同。
再次,根據教師本人的風格選擇教法。每個教師的個性、氣質、素養、專長等不同,在教學中表現出的風格就不同。一種好的教法未必每個教師使用都有效,這也是有些教師模仿別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
第四,在探究教法的同時,也要重視學法指導。學法,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所運用的方法。一個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是絕對不會在這方面少下功夫的。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就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對學生有意識地指導,傳授學習方法,使之達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習而得之,終生受益。方法得當,就會提高學習效率。可見,教師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是多麼的重要了。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靈活、客觀地進行,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給我們語文老師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研究的領域。在課堂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去學習新的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深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語文課堂教學會越來越精彩!
㈡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性,這里筆者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新
新課改,讓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新課改,讓語文教學更精彩。「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為此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既要師生互動起來,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效性,這里筆者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一個人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起著重要作用。由於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手段的豐富,學生對許多教學內容已經知曉,甚至司空見慣,再加上課前的預習,往往使學生在深入學習時,對課文內容失去興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學《太陽》的第二課時,我考慮到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內容已經有所掌握,如果平鋪直敘地進行下去,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產生,因此,我就從激發興趣開始。上課了,我不急於讓學生分析太陽有什麼特點,而是先講了一段親身經歷的事,即我小時候,從老師那兒得知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於是,我就立志長大要登上太陽。話剛說到這,全班哄然大笑,我問:「你們為什麼笑?」學生紛紛舉手,結合課文中的詞句給我講了太陽離地球很遠、很大和很熱的特點,告訴我:「您的理想是實現不了的!」就這樣,在笑聲中,學生讀懂了課文,學習了運用數字和舉例子說明問題的方法。
二、注重精講和精練,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核心在課堂。教師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決定因素。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呢,下面我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精講和精練。
精講表現在:(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從課堂開始,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資源,創設情景導入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給予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機會。教師在其中只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充分放手讓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去探索。 (3)在學生自學基礎上,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情況。在交流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要注意根據教學重、難點適時疏導。
精練表現在:(1)教師對作業量必定會精心編制和挑選,增強了針對性。為了面向全體,考慮到了不同層次學生對作業量和難易度不同的需求,更好的挖掘了學生的潛力,使不同學生在作業練習中都得到了更有效地發展。 (2)要做到作業在課內完成,這樣糾正了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做法,做到講練結合。知識及時得到強化,錯誤及時得到訂正,問題及時得到解答,更有利於學生的及時理解、掌握和鞏固。 (3)作業在課內完成,下課後教師就能及時批改,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情況,從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中隨時了解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精講精練是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必由之路。
㈢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一、深鑽教材,換位思考 課前准備要充分。要在理解新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教材,讓學生充分預習好所學知識。要學會和習慣「換位思考」,多想想學生們需要什麼?學生們喜歡怎樣學?學生們能不能學得懂?然後進行教學二次設計,這樣在課堂中就做到了有備無患、胸有成竹、滿足需要、調控自然了。 課中繪聲繪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循著學生的認知曲線,隨時調控教學環節。課堂是一個生動的問題情境,是學生活躍思維、交流進步的智慧場。「水本無華,相盪起漣漪;石本無火,相擊發靈光」。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學生探討、發現知識的興趣和願望,拓展獲取知識的途徑、方法,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課後反思長短。俗話說「人無完人」,再好的老師一節課上完,總有些讓自己驚喜和遺憾的地方。及時反思一下自己在課堂上的亮點,它將使我們經驗更加豐富;反思不足,使我們改進,突破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是否有效教學,它會讓我們少做一些無用功;反思一下學生在三維目標等方面的收獲與不足,它將時時提醒我們要以學生為本。 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無疑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往往被忽視。因此,教學中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一般可以提前布置思考題目,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深入思考。在隨機提問時,也可以適當寬限時間,否則學生為了迎合老師,匆忙尋找只言片語作答,表面上氣氛活躍,實際上走進了膚淺的一問一答的圈子裡去了。 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求解。教育要培養人才,就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則要做好組織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分享主動求知、獨立思考的樂趣。 創造交流的機會。給學生一個交流的空間,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應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環節,這樣可以讓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互相競爭的精神。 留出當堂練習時間。語文課往往是說得多寫得少,寫的訓練往往被拖到課外,課堂書面作業變成課外作業,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如果把練筆落實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輔導學困生,提高訓練效果,使學生寫得更端正,正確率更高,速度更快,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此外,對地處偏遠的農村小學而言,還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與多媒體相結合,使語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更加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㈣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加強學習,提高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育是對人的提升,也是對生命的提升。學校教育是否有效,將
對在校的每一個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起著深遠的影響。學
校教育活動是多層面、多方位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層面,就是每一
個教師的教育活動是否對學生有幫助、有影響。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提高學生參與的實效性,
教
師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
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對學生情感的激勵
者。課上教師要不斷地適時地對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學習態度進行評
價,激發「學」的情感,發揮評價的正導向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激
勵手段設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展示才能,
獲得成功。
學生在獲得成功
喜悅的同時,
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
這不僅要求教師具
備扎實的專業知識,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念,改
進教法,
更要具有敬業愛崗、
無私奉獻精神和負責、
踏實的工作態度,
切實把教學常規每一個環節落到實處,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
給孩子良好的學習方法。
就拿合作學習來說吧,
參與合作是合作學習
的前提,
而合作的實效性才是合作學習的目的。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合
作學習的有效性呢?除了人員的搭配要合理、
活動的操作要規范、
合
作的時機要把好以外,
合作學習是否更具實效,
教師的因素不可忽視。
事實上,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除了
在活動之前充當鼓勵者外,
在介紹新材料或提出供小組討論或調查的
問題或任務時,
教師充當的是組織者和引導者。
在小組開展合作與交
流的時候,
教師的角色又變為一個促進者和合作者。
在指導全班學生
共同完成對新知識的總結、
提煉與應用時,
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
指導者。要取得合作學習的成功,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熟悉課文內容,
甚至可以將課堂要合作的問題提前告訴學生,
讓學生充分做好交流的
准備,將個別學習在家中提前完成,課上很快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
既節約了課堂時間,又提高了合作效率。
二、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舞台,我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我們通過情境創設,閱讀指導,
課堂討論,課堂表演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
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
讓學
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讓他們敢於
說,樂於說,讓課堂充滿笑聲,充滿活力。達到自主、合作、探究三
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
三、變換課堂傳授方式,適時採用變序教學
。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在完全適應當今課程改革的需要,
在組織
教學時,
我們把一些教材進行了變序傳授,
發現對提高質量很有實效。
1
、逆序式:把末段前置,移尾為首地閱讀方法。
《我的戰友邱
少雲》是以時間結尾的,強調了邱少雲犧牲的日期,實際上它是文章
開頭交代的內容,捕捉主題後,我問: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間?學生
很快就能從文章的末尾找到答案,這樣,各段的時間就一目瞭然,學
生很快順利地按時間的順序把課文分成四段。在教《師恩難忘》一文
時,解題後,我問:
「
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回憶
40
年前的一件事。
這件事都過去
40
年了,可作者對田老師仍然記憶猶新。這沉澱了他
多少深沉的思念,多少厚重的情誼!這
40
年來,我最想對田老師說
的是什麼話?
」
學生在閱讀課文後也能很快地在末段找到答案:
「
十
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身難忘!
」
這樣既直奔中
心,又突出師恩,由於符合認知規律,學生討論熱烈,教與學的效果
非常好。
2
、切入式:通過突破重點,繼而瞻前顧後地閱讀。學習《金蟬
脫殼》這篇課文時,我直接讓學生默讀第
3
—
6
自然段,想想:作者
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
—
脫殼中
—
脫殼後)
在整個金蟬脫
殼的過程中,
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語句圈畫出來讀
一讀,
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教學
《嫦娥奔月》
神話故事時,
我考慮到人物是這篇故事的要素,
體會人物形象是故事意蘊的關鍵所
在,
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重要抓手,
我從故事人物的性格特點切入:
嫦娥、逢蒙分別是怎樣的人?學習《飛奪盧定橋》,我指導學生直接
研討
「
搶時間
」
、
「
攻天險
」
兩個重點段。
3
、跳躍式:調整順序,跳躍式地閱讀。講《詹天佑》一文,我
是按
「
一段
——
四段
——
二段
——
三段
」
這樣的閱讀順序指導學生
學習的,
所以這樣安排,
一是因為我要求學生按這樣的思路考慮問題:
詹天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偉大功績是什麼?為什麼京張鐵路
的竣工是詹天佑愛國思想體現?這些問題解決了,
詹天佑的形象就樹
立起來了,同時,一、四、二段的教學任務也就完成了;二是將三段
置於最後學習,這一部分是全文的
重點段,利用充分的時間對學生
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
例如:
理解內容、
分析層次、
畫圖示意、
朗讀、
背誦、復述等。在教學《瀑布》一文時,我採取直接跳躍式:文中哪
兒描寫了瀑布的形態很寬(第
3
、
4
自然段),剛才我們用眼睛欣賞
了黃果樹形態,
現在我們再來用耳朵欣賞黃果樹瀑布的聲音,
誰願意
讀一讀描寫黃果樹瀑布的聲音的語句?(第
2
自然段)這樣,使學生
加深對瀑布的形態、聲音的理解。
當然,變序地教學方法遠遠不止以上三種,就一篇課文而言,
為了盡快地揭示文章的中心,給學生開辟認識生活的捷徑,同時,也
出於思維訓練的需要,
可以根據教材特點調整課文教與學的順序,
有
利於活躍氣氛,提高課堂實效性。
四、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採用各種直觀教學
。
電化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
的興趣,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傳授知識的實效性,進行語文基
本功的訓練,
發展學生智力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
教學中,應該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
1
、利用投影片,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
一文,可以利用投影片,讓學生認識貝殼、小甲蟲、紡織娘等一些昆
蟲,
這樣既使學生對法布爾小時候喜歡的昆蟲有一表象,
又激發學生
的興趣。
2
、利用錄音激起共鳴,指導學生想像說話。如教學《我是中國
人》
,
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
利用錄音設備,
創造情景,
首先,
老師說:
「
今天,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去
」
,孩子們的情緒一
下子高漲起來,心理上也做好
「
准備
」
,
「
起程
」
,緊接著,響起昂
揚的汽笛聲,
隆隆的車輪聲,
這使孩子們感到自己彷彿真的坐在北上
的列車中了,窗外的景物飛逝而去,正離北京越來越近,這種感覺會
使學生興奮無比,
思維也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展開雙翅,
語言使學生
進入
「
憤悱
」
狀態,
當音樂聲嘎然而止的時候,
學生們會
「
情動而辭
發
」
,爭著把積蘊在心中的話說出來。
3
、利用錄象拓展信息,突破教學難點。如教學《桂林山水》一
文時,我們可以在課上播放《桂林山水》的錄象,使學生從感官上認
識桂林的水和山。本來文字的敘述就會很容易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創設一種輕松、和諧、風趣、愉快地課堂教學氛
圍十分重要,
學生可以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索。
要形成
一種教學情景,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把學習的
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學生才敢大膽發言,才敢於自由爭辯。而當
學生一旦認識到自己的探索成果,
那種煥發出來的自信心,
以及由此
誘發出來的智慧潛力、課堂實效,往往是超出教師意料的。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的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不斷
去學習新的理論,
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這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就
不會再是一句空話,我深信,只要我們堅定一個目標,我們的課堂教
學會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㈤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論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小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美和生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要緊緊抓住這短暫的40分鍾,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益,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時效性。
一、做好協調,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保證。語文課堂上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小學生在交流閱讀體會時,有話要說,不吐不快,或意見與他人達不成共識時,情緒無法自控,會爭的面紅耳赤,甚至大鬧情緒,至於別人講什麼,他是一概不知,內心只想著自己表達的意思。這時,教師往往感到比較棘手,倍感壓力,對孩子們的常規習慣不佳感到焦慮。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要發揮組織、協調、引導的作用。可以這樣提醒學生:「大家都在積極思維,這是好的。可大家都在講,我都聽不清你們說什麼了,不如一個個說,讓大家都能了解你的想法,好嗎?」「學會傾聽也是一種好習慣。」
教師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讓孩子了解規范內在的意義,才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學會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選擇方法,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有些教師在教學初始時,常常從零開始講授新課。如在教學《放飛蜻蜓》這課時,有教師這樣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陶行知嗎?陶行知為什麼要放飛風箏?蜻蜓有什麼作用呢?」這樣的導入忽視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的事實,忽略了校園中、教室牆壁上陶行知的名言,是假定學生什麼也不知道來組織教學的。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求。」事實上,導入作為教學起始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習導向。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導入新課,架設生活和語文的橋梁。
1、牽手生活,激發課堂情趣。
一次班級讀書活動,筆者是這樣組織的:讀書會前播放流行歌曲《龍拳》,聽著音樂學生興奮地交頭接耳,個別學生還跟著音樂哼唱。音樂播放完時,我問:「聽出來是誰唱的什麼歌嗎?大聲地說出來。」學生顯得異常興奮,立即回答:「周傑倫的《龍拳》。」我說:「看,我們人人都知道,難怪叫流行歌曲呢?只是,流行的東西,要想成為一種經典,必須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手上拿的兩本書(我舉起《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全傳》)在剛剛問世時也颳起了一股流行的旋風,很多年後的今天,當你們捧起這本書時仍然是如此的喜愛。因此,我就在想,這本書最打動你們、最吸引你們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我想聽聽你們心中的想法……」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絲絲入扣,將學生的興奮點與交流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學生在學習交流和日常生活中,學會了許多歌曲,接觸到了許多影視片段。導入新課時,恰當地運用影視片段、流行歌曲等,可以創設與課文相協調的氛圍,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注重積累,關注語言素養。
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精彩句段、名言警句、對聯長詩等是學生語言積累的必修內容。導入新課時,可以以學生已有的積累為基礎,促進學生的語言素養的發展。如在教《牛郎織女》一文時,先讓學生說說描寫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詞語,學生說出了「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相敬如賓」等詞語後,用語言導入:「可見好景不長,這樣溫馨平靜的日子,不久就如過眼雲煙般消失了……」
事實證明,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容易是學生厭倦而產生疲勞,影響美感。常新教學手段能使學生永遠保持一種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尤其是導語、結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應該具有多樣化,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關注細節,凸顯細微差別准確品評鑒賞。
目前仍有不少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在頻繁地分析課文,直接肢解文本內容,引用的資料泛濫成災,把語文講「腫」了,效果卻很不佳。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說:「閱讀,要緊的是培養一種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教師不光要重視引領學生品讀賞析文中的精彩片段或優美語句,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關注一些不太引起學生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詞語或是簡單的語句,抓住這些細節引導學生品讀。
《荷花》中有一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一般我們在課堂上引導孩子解讀為:一個「冒」字體現了白荷花的動態之美即可。細細掂量這個「冒」字,你彷彿感受到了一個爭先恐後、一種亭亭玉立、一種掙脫拘謹後的自由、一種蘊蓄能量後的噴薄。白荷花們是那樣的充滿活力,那樣惹人喜愛,她們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容顏、自己的精神和氣質。讀著「冒」,嚼著「冒」,你自己也彷彿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白荷花。
有人以讀到「飽經風霜」一詞,便在腦海中浮現出深深的皺紋,深陷的眼眶,充血的眼睛,黝黑的皮膚,瘦削的下巴,無助的神情,甚至枯黃凌亂的須發……語言總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之中的,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表象積累,語言也就沒辦法經受同化或順化,進而在大腦中安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以豐富大腦中的表象材料。教學中進行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換詞練習、詞義比較、不同語句表達效果的品評與鑒賞等,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表象,可以加強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凸顯細微差別,准確理解詞語,體會用詞的精當。
四、熟讀成誦,強化記憶復述鞏固閱讀成果。
復述,看似枯燥實質豐富多彩,看似機械實質提高能力。復述有利於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培養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概括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師總是埋怨學生「不會說話」,而沒有從自身尋找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教學《狼和鹿》一課時,根據教參的提示把復述課文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在理清脈絡,精讀課文後,讓學生練習復述課文。盡管出示了復述的要求和方法,給足了練習時間。學生上台復述時,課文重點部分——「狼被捕殺後,森林和鹿的變化」,學生基本不能具體、生動的復述出來。學生在復述過程中,語言結巴,對成語和生動的比喻句往往不能復述出來,更別談什麼創造性復述了。這樣的復述有用嗎?進行了反思後,在當天的家庭作業中增加一項:背誦全文,明天檢查。第二天,復述效果出人預料的好。
周恩來總理說:「積背於少年,受益於終身。」背誦有利於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兒童在記憶力最佳時期積累一些規范的語言,必將為他們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注重練筆,生成主動願望拓展延伸課外。
有專家言:「要把寫擠進課堂。」當我們把寫擠進課堂後,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那寶貴的課堂時間寫出成效,讓學生真正用「筆」來思考,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我們最常見的套路就是結束本課時對學生說,課文學到這兒,你最想對誰說寫什麼?拿起筆來把你想說的話寫出來。學生埋頭寫話,然後請幾位學生讀一讀。聽多了,細細揣摩學生發出的感慨,要麼套話連篇,如「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要麼錯誤百出。而教師對這些無關痛癢的感慨只是一味地附和,使人感到有些生硬、茫然。
要提高練筆的有效性,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不能盡是發感慨、補空白,更多的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是否想寫,學生會如何寫。在設計練筆話題時,需要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體驗中,產生表達的慾望,渴望情感的宣洩。如此一來,學生練筆就從教師的命題作文下的被動狀態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願望。就上面的「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當學生發出大而空的感嘆時,可適時追問:「你想向孫中山學習什麼呢?請說具體一點好嗎?」
2、學生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組織語言的過程,而課內短暫幾分鍾就要學生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導致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學生的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批改,調高練筆的實效。
六、有效體驗,交叉滲透整合設置三思後行。
筆者在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前,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纏足這一陋習,布置每位學生回家後用嫌小的鞋子擠穿半小時。課上交流時,學生紛紛傾吐心聲:哎呦,我的腳疼的一步都走不了了,脫下鞋是腳上勒出一道道印痕,氣得我一把把小鞋摔出老遠……一開始,還為這一設想沾沾自喜,可課後經過反思,認為這樣的體驗和交流是無效的。且不說學生都是在抱怨穿的那雙小鞋而不是裹小腳其事,單從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說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次,裹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體現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心靈上的蹂躪、人格上的踐踏。這些在穿小鞋這一短時體驗就能感悟到嗎?這顯然是考慮不周。在以後的教學中,設置體驗情境時,總是要三思而後行。
因此,追求有效個性的課堂閱讀教學,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思考、總結和完善。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並抱著「問題就是課題」的研究理念,在實踐研究中解決實踐問題,那麼這樣一個教學經驗的積累過程,也就成了實現自己有效教學,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過程,就能較好地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問題。
㈥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實施方案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為深化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實施「高效課堂」,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在全市小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文件為指導,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真正實施「高效課堂」,從而切實提高教學准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實施內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學准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准備環節,否則,談不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准備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 (1)備內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範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內,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同時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例子,不唯教材,力圖出乎其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與課本對話,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內在意蘊。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提煉出簡練而有效的教學主線,層層推進。 (2)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備課。 (3)備訓練
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下發訓練教材,教師必須先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具體策略:
抓實集體備課。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備制度落到實處。 2.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學生的成長依賴的是每一堂課的積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務之急。 (1)提高教學內容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擇。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准備,周密布置,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高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要從教學內容出發,揚長避短地選用各種方法。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致力於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啟發思想貫穿於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不能脫離學生原有基礎,堅持教學方法選用的求實思想,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學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要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互動,尋求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體和學科教學整合是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要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做法,講求使用效益。
(6)提高問題設計的高效性。
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富有啟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當然,高效課堂教學環節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除以上六條外,教師的專業素養問題、高效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問題、重難點的突破問題、教師的主體地位發揮與學生主導地位的實現問題、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教師的示範作用與課堂教學細節問題等等,都值得去認真研究。 具體策略:
(1)創新教研課。本學期一人至少一節優質課,以「高效課堂」為主題,拉開過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2)落實教學反思。本學期要求老師將進行「高效課堂研究」的案例與反思寫在教師筆記上,每學期10篇。 3.提高訓練檢測的高效性。
在強化課內當堂訓練、提高反饋矯正實效性的同時,要注重課後作業訓練的高效性。既要切實杜絕布置大量的重復性作業的現象,防止學生淹沒在題海之中,也不能讓學生只是簡單的抄寫,進行書本知識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學情,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讓學生在作業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科學安排學生的練習時間,做到適時、適量、適度。高效訓練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練教師必先做、有練必選、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堅持做到精選精練,把握難度,刪除繁、難、偏、舊的題目,提高訓練效度;必須做到,及時批改,精批細改;講評之前必須先做統計歸納,切實提高講評的針對性。 具體策略:
抓實「教學六認真」(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認真開展課外輔導活動、認真考核、認真教研)的查評工作,將教導處抽查和組內自查結合起來,搞好學生作業負擔調研。 4.提高課後輔導的高效性。
課後輔導要突出一個「勤」字,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實現培優補差的落實到位。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教輔結合的思想,不斷強化教學輔導。在注重學生知識輔導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輔導,補「差」先補「心」,消除心理障礙,矯正不良習慣,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具體策略:
重視培優補差工作,在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針對學困生的薄弱點,加強輔導,促其不斷進步。 挖掘苗子,培養尖子,以好帶差。
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5.提高教學評價的高效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適度、多元地評價學生,鼓勵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評價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 具體策略: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要實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充分體現發展性。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的導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學科全面調研和重點學科調研相結合的常規調研製度,真正切實、全面地評價學生,評價老師。
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教師本人的評價,如通過聽課、考評、問卷或學生家長參與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實施建議
1、各年級組和教師根據本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強有效教學專題研究,廣泛學習,統一思想,加深對實施高效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2、教導處、教研組及時制訂與高效教學相適應的各項管理制度,重點是常規管理制度和評價激勵制度,高效運行,確保有效教學順利推進。
3、加強教學常規考核的力度。堅持月檢查考核制度,嚴格考核,與獎勵掛鉤,認真向教師反饋考核情況,促進整改提高。
4、備課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工作思路及活動方案,進一步優化高效課堂教學管理的的水準。
㈦ 如何提高語文有效性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
1. 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相關教學實踐表明,在教學中適時、正確地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氣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素養能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中學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具體來說,教師要在確保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各種主動閱讀的情境,讓學生掌握閱讀主動權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不能代替學生學習,直接向學生灌輸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此外,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學習,讓學生針對學習內容和課堂教學安排,有針對性地開展自主學習,並積極參與小組探究,勇於對閱讀內容發表個人看法,以期形成對閱讀內容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理解。
2. 提倡個性化閱讀,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從而提升其閱讀能力。如有的學生基礎較差一點,則可以引導其先掌握好文章中的基本字詞及句子;有的學生的基礎較扎實,則可以引導其抓住文章的主題,然後從中提取主要內容,整體感知文意;有的學生已具有了較強的閱讀能力,則可以引導其將閱讀內容直接引入自己的寫作中,形成對文章進行賞析的自覺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為學生選取合適的閱讀內容,不僅要因人而異,還要因文而異。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並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創造有利的條件,有利於教師更好地實施閱讀教學,也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
(二)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其閱讀內驅力,也要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幫助其實現有效閱讀。所謂閱讀方法或技巧,主要包括朗讀、略讀、精讀、個體閱讀和群體閱讀等。
1. 朗讀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理解和欣賞課文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必要環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誦讀,體會文章的情感美,同時要抓住形象引導學生去想像、去感受、去領悟,把握文學作品的內涵。此外,正確、流利的朗讀包括四個方面的要求:發音要正確、清楚;輕重、停頓要准確、合理;速度的快慢要合適;語氣、語調要恰當。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時要著重把握以上幾點要求,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總體閱讀能力。
2. 略讀
略讀是指快速閱讀文章以了解其內容大意的閱讀方法。它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從而加快閱讀速度。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或迅速瀏覽文章,略觀大意;或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
3. 精讀
精讀是指學生在閱讀作品時要仔細地閱讀,甚至是反復地閱讀。掌握重點、攻克難點和深究疑點是精讀的主要目的。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細讀多思,反復琢磨,以便深刻了解作品的內涵。教師也可以從語言入手,引導學生對一詞一句進行細致咀嚼,追究其中的「微言精義」,因為,學生只有在不同詞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中才能發現課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提升語文學習的境界。
㈧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進行教學設計,首要的是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兩個因素必須考慮:一個是課標的要求,特別是課標規定的年段目標,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個因素是學生的水平,學生已有的知識、認識和學習能力。在「理解內容」方面,教師容易低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內容,學生往往已經理解了,甚至發表了精當的見解,老師還不斷地問,學生只好強打起精神答,磨來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厭煩的情緒。我們應當牢記奧斯貝爾的這句話: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麼。課前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找准最近發展區,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
有人認為,導致閱讀教學實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學目標中的年段語言學習目標不明確;二是教學內容取捨不當,重內容,輕形式;三是教學實施中非語文活動多,沖擊了語文訓練。總之,工具性萎縮,忽視語言學習,特別是忽視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忽視揣摩作者是怎樣用語言表達思想內容的,忽視從讀學寫、了解文章寫法,是造成閱讀教學實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必須明確,要把語文課上得更有語文味兒,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㈨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但是,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談談怎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具體方法:一、創設學習環境激發學習興趣;二、精心設置問題主動探索; 三、靈活運用課堂教學技巧; 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五、提升教師自身的質素等。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但是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決的嚴重問題,有些課堂未能通過多邊活動的優化調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以教師教的效率代替學生學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輕將來「有效性」;有些課堂學生參與的機會懸殊;有些課堂呈現出片面化、絕對化、形式化的傾向。本文就針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創設學習環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愉快的環境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和鞏固。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創建一切條件,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設備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和諧學習氛圍,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一種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在教學《太陽》的第二課時,我考慮到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內容已經有所掌握,如果平鋪直敘地進行下去,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產生,因此,我就從激發興趣開始。上課了,我不急於讓學生分析太陽有什麼特點,而是先講了一段親身經歷的事,即我小時候,從老師那兒得知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於是,我就立志長大要登上太陽。話剛說到這,全班哄然大笑,我問:「你們為什麼笑?」學生紛紛舉手,結合課文中的詞句給我講了太陽離地球很遠、很大和很熱的特點,告訴我:「您的理想是實現不了的!」就這樣,在笑聲中,學生讀懂了課文,學習了運用數字和舉例子說明問題的方法。
二、精心設置問題主動探索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習的實質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才能夠想辦法解決問題從而有所創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有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慾望,促進他們主動探索學習。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的時候,教師引導「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經過思考後可能會提出「西沙群島在哪裡?『富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等」。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其實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就會發現以上問題的答案,此時學生就是主動探索者,課堂問題是為學習目標服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檢測手段,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掌握學習進程幫助學生進步。在教學結束後,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練習的習題,幫助學生強化和學習知識,一些拓展題還能使學生對課外知識進行探究和積累。除此之外,在作業和練習中教師還要精心設置、巧妙編排讓學生在一種相對輕松的狀態下學習知識。有效的作業和練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障。
三、靈活運用課堂教學技巧
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發展教學的理論核心內容是:學習是生動活潑的智力生活,學習是在游戲童話、美術、音樂和創造的世界裡進行的學習,要成為豐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學生應是這個世界的旅行者、發現者和創造者。我們要通過我們的課堂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讓他們以旅行者、發現者和創造者的角色進入課堂學習,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斯霞老師講得好:「講課講到快樂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就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變得很低沉。」教師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語言等傳遞自己所獲得的情感,要將自己融入課堂,全身心的投入,對文本的理解要表現出最純最濃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誠,學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在學生的心中比較抽象模糊難以理解和運用。在農村小學的課堂上大多數教師只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完成所有課文的教學。這樣單一的教學手段久而久之學生沒有了新鮮感,感覺枯燥無味,也就影響了教學效果。如果多運用教具如掛圖、錄音機、多媒體等。用聲音、圖片、視頻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展開學生豐富的想像。例如在教學《日月潭》這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日月潭美景,使學生充分直觀地感知日月潭的美。課文也就在看、說、讀中植入腦海。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五、提升教師自身的質素
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關鍵還在於老師,首先教師要轉變思想,樹立素質教育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標,「把時間還給孩子」、「把健康還給孩子」、「把能力還給孩子」。其次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要想教好一門課,教師只具備該學科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去對待某一學科知識。教學中既給學生以必要的基礎知識,又開拓學生的視野,促使他們勤於思考,使各種知識相互聯系,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學的規律和方法,及時掌握先進科學的教學手段,適時而教育,應勢而教育,因材施教,追求教學的最大效益。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課堂效果,才能擔當起培養高素質學生的重任。
總之,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是語文教師教學中需要面對的一個長久的、棘手的又必須要關注、要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隨著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推進,隨著教學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不斷的實踐總結中不斷地完善和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展開自由創新的翅膀, 在知識的殿堂中流連忘返,真正做到向四十分鍾要質量,真正構建起科學有效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