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什麼是小學語文教學

什麼是小學語文教學

發布時間:2022-04-24 07:48:32

A.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有以下五種:

一、巧設導語、創設情境。

成功地上好一節課跟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巧設導語是至關重要的。導語融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於一體。

它像一座橋,架在理解課文內容與獲得知識的必經之路上,這座橋架穩了,架寬了,學生就可以輕松愉快的到達彼岸。導語的設計有多種,可以利用語言、故事、歌曲、影片等方式進行。

二、結合文本環境,創設生活情境,引起學生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文本環境與學生的生活環境有著較大的差別。

教學點與興趣點往往不一致,文本與學生脫節,這時就需要教師創設優質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有真切的感受,以便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其求知的慾望。

三、結合文章旨意,創設沖突情境,讓學生有感而發。

認知沖突的產生,能夠迅速激活學生思維,進行積極思考。在教學中可以試著把對立的觀點意見提出來爭論,讓學生在沖突中產生積極的思維,並提供表達感受的機會,進而使之得到人格的熏陶。

四、創設障礙情境,引導學生循序漸進。

從心理學上講,學生最大的學習動機就是成功動機。因此創設障礙情境,要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兩方面把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很好地達到預期的目標。

五、運用文本,創設角色情境,體味人物的形象美。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學模式,熟練而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創設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1)什麼是小學語文教學擴展閱讀

情境教學:

所謂「真情境」,是指它貼近學生真真切切的生活。教育家劉國正指出,生活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源頭,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

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於生活的一種工具。創設生活化的「真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隨時學習語文,把課堂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這樣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

所謂「真情境」,是指它符合學生真真實實的心理和知識發展的規律。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B. 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是什麼

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有如下幾點:

1、教會學生一種語言。漢語語言的教學,從語音、文字、詞彙、句子、修辭及基本的語法規則等方面,所囊括的內容應該很多。

2、認知教學。教會學生認知客觀世界是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的最好媒介。記錄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改造是語言文字的重要功能之一。

3、思維品質的教學。聽弦外之音是思維,見人所不見是思維。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思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應該是教會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語文教育簡介:

語文教育專業是「語文」和「教育」的綜合,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文學)。學制:三年。屬於教育學類專業。

語文,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准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語文教育

C. 什麼是小學語文教材

小學語文教材指的就是小學語文課本,小學語文教學參考用書。要多看教材,其實就是多看課本和教學參考用書。。

D. 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的認識

淺談對小學語文課程的認識與實踐

近年來,我校教師積極走進新課程,領悟新課標,並將新課標的精神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興奮地感受到領悟新課標真諦所帶來的喜悅,同時也遇到一些困惑,現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認識、做法和困惑和大家交流。

一、對新課標理念的認識

(一)教師觀與學生觀的重新認識

(1)教師與學生都是平等交流的主體。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成功的喜悅,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這意味著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的是主持人、演員、裁判員、教練員的角色。

(2)學生是主動發展中的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發展中的人,需要教師格外的關注,應當允許其差異發展,張揚個性,展示生機。面對發展中的人,教學應分外珍視他們對材料的多元反應,珍視他們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面對發展中的人,教師不再是以現成的答案框定學生思路,不再是以現成的教案圈定預設的線路,而是以學定教,合作探究;面對發展中的人,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要注重價值觀的引導和智慧的啟迪;面對發展中的人,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看作是可以無限開發和整合的資源庫。

(3)新型的師生關系的構建。新課程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全身心地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方面共同努力。教師與學生不單是學習的夥伴,還是主動學習的參與者,更是學習的組織者。

(二)對課程評價的全面認識

當前,由於考試制度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基於考試的「指揮棒」作用,我總在想,課改與考試制度是否矛盾,考試制度始終會是課改的絆腳石。通過深入領會課標的新精神,才認識到考試只是評價的形式之一,考試並不等於評價。

(1)評價的內涵與外延豐富了考試。評價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考試和分數,其實它直接滲透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發生在師生交往中的教學評價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影響,遠遠大於次數有限的考試及其分數。

(2)考試方法和手段本身並沒有錯。真正對學生產生影響的並不是考試分數本身,而是對於考試分數的詮釋和對考試結果的處理。我們應關注的是考試結果處理的問題。

(3)新課程更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它倡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杜絕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鼓勵建立以「發展功能」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針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新的評價體系來科學地評價學生素質的發展狀況,評價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

二、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教學實踐

(一)從課堂新用語看我校教師教學方式和觀念的轉變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舊的教學方式。我校的語文教師在學習了語文課程標准後,自覺地改進教學方法,力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僅從課堂上出現的新的教學用語中就可見一斑。下面試析幾句最常用的課堂用語。

1.「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問:「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對學生學習的難點和疑點有充分的估計和了解,並按學生的思路設計教學,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更尊重了學生這個主體,還和諧了師生關系。

2.「讀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讓你最感動的是什麼?」──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整體感悟。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當學生在深入領悟課文的思想感情後,教師問:讀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誰,為什麼?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又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3.「你還有什麼想法?你能具體說說(或寫出)自己的想法嗎?」──創造性思維要落實到創造性表達上。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語文教學應當鼓勵學生把創造性思維用規范、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

三、語文教學中的困惑及相應的對策嘗試

困惑一:我們倡導新課程下的新型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但是,低段學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組是好學生一統「天下」,而學困生則「袖手旁觀」;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

對策:在討論前,或先明確分工再合作,使每個成員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務;或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形成集體的意見。(2)精心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選擇的內容要考慮學生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有不同的發現等,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會收到相互啟發的功效。(3)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教師還應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如何去引導他們,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

困惑二:傳統觀念下的課堂環節觀與真實課堂教學的矛盾。以往的教學,考慮環節是否完美,是否緊湊。而真實的教學中以學生的體驗、探索為主,由此產生許多預料之外的新情境、新因素、新問題,教師要改變固定課堂環節觀,做到以學定教,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願望,讓師生產生積極的交流,產生互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表現欲強烈,從而往往出現拖堂現象,完不成教學任務,甚至降低課堂效益的現象。

對策:我們嘗試引導學生共同將最感興趣的話題或文中的重點問題提出來討論,而其他的問題可放在課後與學生單獨交流,或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再交與老師,對於較為精彩的話語可展覽在語文學習園地內。

困惑三:教材將「基礎訓練」改為「積累運用」,它使語文的人文性體現得更為充分,而在語文的工具性方面,則顯得導向欠明,這樣讓教師難以准確把握工具性訓練的度,尤其針對青年教師來說,就顯得難度更大,這便成為一線教師的一大困惑。

對策:在語文學科中,無論是「人文素質」,還是「工具素質」,都不是獨立於語言文字之外而抽象存在的。我們認為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就是要踏踏實實地進行必要的語文基礎訓練:字要端端正正地寫,詞語要一個一個地積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課文要響亮流暢地朗讀,話要正確連貫地說,作文要通通順順地寫,該背誦的好文章要老老實實地背誦……當然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做大量的課外積累,擴大知識面。

E.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小學語課堂文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共同學習語文知識的雙邊活動。

F. 小學語文常見的八種教學方法是什麼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2、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3、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7、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8、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6)什麼是小學語文教學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1、主張「和諧」。

在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上注重工具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和諧統一;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注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關系的和諧統一;在閱讀體驗上注重尊重兒童獨特見解和遵循文本特點的和諧統一;在教學手段應用上注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2、主張「本真」。

語文教育應基於本真的兒童,應真正從兒童需要出發,遵循兒童認知特點,聯系兒童生活世界;語文教育應追求本真的課堂,教學目標應當切實,教學過程應當真實,教學風格應當朴實。

G.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朗讀法。
朗讀法是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在語文教學中重要,在其他科教學中也很常用。朗讀分為齊讀和自由讀兩種,齊讀使用的情況有下列三種:①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上的時候,如剛上課時朗讀一下課本標題或上節課學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②讓學生對新內容適應時,這主要在預習過後,齊讀可以讓學生自己糾正自己讀錯的字詞等。③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時候,這主要是用在分組練習上,可以讓全班都參與其中。自由讀主要運用在需要學生有自我感悟,自我理解的時候,特別是在教師講解課文的時候。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老師在課堂上點學生單個起來回答問題的情況,除了這,還有快讀,慢讀,高聲讀,默讀等多種朗讀方法,在我看來,朗讀的作用就是認識字詞,加深印象。聽只是一個吸收的過程,並不代表動了腦筋,只有讀出來,才代表真正吸收了,而讀又是為寫作鋪墊的,所以才顯得尤為重要。
二、背誦法。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書上總是畫滿了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背」字,我所見習的兩個班級一樣, 也是基本上每篇課文都要求背誦,背誦是建立在朗讀的基礎上的,但是背誦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古詩詞要背,課文也要背。背准了才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但同時我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存在於背誦古詩詞上,好多同學能將一首詩歌脫口而出,但是其中的意思一句也不懂,也許是明白其中的大意,卻無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許是根本就不明白,只是老師要求背就背了,我希望是前種情況,但不管怎麼說,在小學教學中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背。
三、默寫法。
默寫在小學課堂上一般都是在聽寫的前提下進行的,能讀,能背不代表能寫,從讀到背再到寫才完成了記憶的整個過程,默寫是有一定難度的,小學生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面,而老師往往也是通過默寫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談話法。
有人將談話法說成是問答法,我認為不是,談話不只是一問一答這么簡單,它更重的是交流。但它又主要以問題的方式在課堂上出現,小學老師似乎永遠有問不完的問題,在這一問一答中就產生了對話,談話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在小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以上的四個例子就說明了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談話法的四種情況。
1. 開發學生想像力的談話,通常就是老師根據新的知識點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聯想。如例1中,學生就可以由金子而想開去,自己在課文中找到自己的答案。這種談話法適合在課前預習的時候使用。
2. 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談話,老師在這種談話中起的只是一個銜接作用將原有的舊知識與新知識銜接起來,就像例2中,古詩詞是以前背過的,而現在提起又有了新的含義。這種方法還特別適用在記生字詞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講解課文時一般都採取這種談話法。
3. 帶有總結性質的談話法,一般在一篇課文或一節課結束的時候,老師都會問你學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達到總結和全面復習的目的。如例3中,對那一句話的理解其實就是對整篇課文的理解。這種談話法主要運用在課程結束的時候。
4. 復習過程中的談話。這主要是在學生對所學知識已基本掌握的情況下進行的。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談話法貫穿在整節課中,或者說是整個教學活動中,談話法不僅需要老師設計好問題,還應在談話結束的時候做好總結工作,這樣才能將知識理論化,完整化,系統化。
五、討論法。
討論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並不常用。小學生的想像太豐富,討論就會跑題,課堂一下就會變得吵鬧起來,要再回到原來的課學氣氛就得花一些時間。但是,我還是很提倡這種教學方法,同齡人有同齡人的溝通方式,向自己的同伴學習遠比向老師學習要有效果的多。在林老師的課堂上,一位同學用越來越造句時說,我越來越大了,媽媽越來越小了。林老師要求學生討論,這個句子對不對,有沒有更好的說法。有同學說是我越來越大,看起來媽媽越來越小了,有同學說是我越來越大,媽媽越來越老了,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後一種說法好。通過這個討論我相信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明白了「越來越……越來越……「的用法,還有一次是談理想的時候,老師也請同學們互相談談自己的理想。當一位同學說他的理想是當黑社會老大時,其他幾個聽到的學生都笑,他自己也笑,還叫來了老師。可見在學生的心中對錯的分界線還是很明顯的,而也只有在同齡人面前,他才敢說出這個大膽的想法。
討論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這同時也需要老師在討論後作一個全面的總結,給出一個科學的結論。雖然我很提倡這種教學方法,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小學課堂中,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中還是建議少用這種教學方法。
六、練習法。
學習過程中,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是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中頭練習和書面練習兩種。不過練習主要還是在課外,而老師掌握學生的練習情況就是批改作業。這次見習我也批改了一些作業,我發現我所見習的那個班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拼音問題,在我一次改字詞的作業中,很少有同學拼音是全對的,甚至竟然出現了有同學漢字書寫全對,可是卻一個拼音都不會,所有的拼音他都只寫了一個字母J的情況。我也給我的指導老師提了建議,希望她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我還有幸在課堂上觀摩了一次書法練習。在練習開始時,老師講了正確的寫字姿勢與方法,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的提醒與糾正錯誤的姿勢。練習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應大力提倡這種教學方法。
七、考試法。
考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考試的有形與無形的壓力下,學生會自覺的學習和鞏固知識,還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常用,但也絕對少不了。
八、自學法。
自學法主要是老師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面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老師不總在,課堂也不總在,我認為自學法才是小學生最應該掌握的一種方法,也是老師應著力培養的一種方法。小學生只有在小學初步學會了要學什麼,如何學習,才能有以後初、高中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學法主要是在老師的帶動下進行的.
看似在要求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其實在這問題中就告訴了學生學習課文的好多方法,一般一個老師的這些方法都是固定的,經過幾篇課文的學習後,學生再拿到一篇課文時,就懂得了從哪些方面,怎樣去學習了。老師也可以傳授一些系統化的方法來加以引導。

H. 什麼是語文教學

真正的語文教學就是把「培養和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作為根本任務的課堂;真正的語文教學就是緊扣文本、穩扎穩打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教學。

換言之,也就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返樸歸真,自然天成,這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它本應是少急切多從容的,是少外表多內涵的。

語文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I. 什麼叫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對「有效性」的最好注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活動,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變得有效,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對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盡量避免課後的加班輔導,形成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深入鑽研文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這『火葯'就是興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這樣一個描繪性公式: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潛意識里消除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當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看成平等的、共同探討問題的小夥伴,從而形成相互尊重與信任的支持型氛圍,讓學生真正擁有一個「能學」的環境,才會有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學習中,「說」是學生學習思維外顯性行為。那麼,教師就可以以「說」為突破口,在課堂中創設民主的范圍。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敢說,大聲說,人人說」。提倡「敢說」主要為性格內向的學生、為暫時學習困難的學生打開「放膽」的通道;對學生尚未思考成熟的意見,不刻意追求完善,而鼓勵他們敢於表達。「大聲說」旨在培養學生直言不諱、樂於主動探究的精神;「人人說」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指導思想。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正確地說,流利地說,愉快地說」,促使學生不但樂於闡述自己的見解,並要求趨於正確、完善。為達到通過「說」使學生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在自主探索、研討與創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如我教學《三打白骨精》,上課剛開始,我就忍不住給大家唱了幾句「猴哥,猴哥……」學生們一下子來了勁紛紛講述他所了解的孫悟空故事和他眼中的孫悟空形象。於是准確地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學生也學得自覺、主動。這個引言為這堂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學得興趣盎然。開端引趣的方式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三、 抓住切入點,「刪繁就簡三秋樹」。
「真實、朴實、扎實」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精神,崔巒老師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有效的語文課堂追求簡單、快樂和實用。教簡單快樂的語文,抓住教學切入點是關鍵。
1.教學目標簡明具體。教學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目標。目標要簡明,如果目標過多,面面俱到,反而會心中無目標,一面都不到;目標制訂不能空泛,要具體。
2.教學切入簡約集中。有效課堂由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現。要達到有效互動,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課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課文。
抓住好的教學切入點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反思,細心揣摩,用慧眼去發掘這個「切入點」,巧妙設置,從而收到「一字窮理,定全課之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之經絡」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節簡潔自然。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
四、師生對話的有效性
新課程理論指出: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的過程,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行動態的對話交流。
進行有效的對話交流,首先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對話慾望。在《愛如茉莉》第二課時的教學中,筆者在課堂上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多媒體的運用和教師適時的語言渲染讓學生如臨其境,置身於文本所描繪的平淡而又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體會如茉莉般淡淡的卻又真真切切的親人之間相如以沫的愛,在本節課的對話中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質疑。問題是理解的開始,學生只有在課堂中提出問題,才能實現真正的交流,構成對話。在《夾竹桃》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筆者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主動對課題產生了質疑:作者為什麼要寫夾竹桃,夾竹桃有什麼特點……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認真傾聽他人意見,然後再組織班內交流,真正實現多元互動。對話教學的實質是溝通與合作,可以說沒有溝通與合作,就沒有真正的對話教學,只有溝通與合作才能體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社會交往。
以上實踐證明,只有師生多層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課堂有效對話,才能讓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五、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與其相適應的語文組織形式——小組學習,被廣泛的引入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但在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一種形式上的合作。那麼,如何讓合作學習有效呢?
1、合理組建合作小組
組建合理的合作小組,能有效的提高合作的效率。如何組建?我想首先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別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同時還要考慮到成績好、中、差的搭配。其次組內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在一個階段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職責,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代表等,並在一定的時間後要進行角色的互換,以便每個成員都能在不同的位置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
2、選擇恰當的時機、內容
①在體會文本有困難時開展合作學習
蘇較版教材有許多課文蘊含深刻的道理,在理解上對我們山區里的孩子來說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在獨立探索中出現困難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能由學生自己品讀、發現、總結、提煉,這樣習得的知識才能印象最深,所感所想才能記憶持久。在教學《嫦娥奔月》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鄉親們為什麼非常想念嫦娥呢?淺層次的初讀表現在同學們對文本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誇贊嫦娥如何美麗善良,樂於接濟窮人的品德上。對於嫦娥在遇到險境中透露出的人性美,學生讀不透,理解膚淺。這個時候,我設計了這樣的追問:「鄉親們,你們想念嫦娥僅僅因為她美麗善良,常常接濟你們嗎?」再組織學生深入文本進行閱讀,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給足學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時間。經過思維的碰撞,學生們深深認識到嫦娥不僅美麗善良,而且在逄蒙搶奪仙葯的險情下她還那麼勇敢、機智,以至於情急之下吞服了仙葯,舍下了和睦美滿的家庭生活。這些情感體驗,都是學生在充分閱讀、思考、合作交流中產生。
②在課堂生成問題時開展合作學習
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整個過程應該是富於思維的靈動的。由於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水平、認識能力和相關經驗的缺乏,對一些教學中的問題個人認識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學生之間認識問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這時可以考慮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組內成員充分發表意見,通過有意義的協商和共享,相互補充,並不斷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發,形成辯證統一的認識,從而對把握理解新教材更加豐富和全面。我教到《莫高窟》時,有位學生當堂質疑:「『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坐落在……』為什麼文中用『她』來指莫高窟,而不用『它』呢?」對於學生參與學習生成的疑問,我沒有急著給以正確的解釋,而是將小問題「擴大化」,引導全體學生來探究這個問題。學生們各抒己見,有人說「她」是與「明珠」 這個詞搭配使用的,有人說可能是莫高窟里彩塑多為女性的,有人說這是約定俗成的——因為「祖國」、「柳江河」等都用「她」來指代,還有人說這個詞是書印錯的……在意見的交鋒中,再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論證觀點收集充足的論據。最後,大家達成共識:敦煌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重要的藏經洞。她精美、高貴、神聖,如同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又似一位端莊、美麗的女子,用「她」來指代,實在是太恰當不過了。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為自己的「偉大」發現而鼓掌。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不僅進一步梳理了文章的結構與脈絡,又對課堂中生成的問題作出了完美的解釋,完善了認識結構。
3、教師要進行恰當的引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在合作學習活動之前,教師必須講清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每一個步驟該怎樣做,目的是什麼。還應該通過適當的示範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好學生積極採取討論、舉例、引證、實驗、診斷、歸納、演繹等探究形式,有效地開展小組的合作性學習。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8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5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9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9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3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4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5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2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7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0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3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4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7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9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8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8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7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3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