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高年級語文如何指導朗讀

小學高年級語文如何指導朗讀

發布時間:2022-04-24 08:26:45

⑴ 如何正確把握好小學語文朗讀技巧

1. 要把字音讀准。除了要求學生用純正的普通話朗讀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音變的規律,包括輕聲、兒化韻、變調、啊變等。此外,還要讀准多音字,讓學生知道並能區分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字音的變化特點,進而積累詞彙。

2. 要把詞形象化。詞是語言中可以自由運用的最小單位。當我們把課文中記錄詞的一些無生命的方塊字化成「有生命」的方塊字朗讀出來時,就不僅要與一定的語音相聯系,而且更與這些詞所反映的那些客觀現實相聯系。只有把每個 詞看「活」,才能准確理解它,才能用相應的聲音把它表達出來。人們在說話時,對大小、強弱、輕重、褒貶的概念,通常都有相應的表達方式。在教學中,如果能藉助正確的朗讀把一些詞(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詞語)的含義形象地表達出來,讓學生通過讀加深對詞義的理解,那將比單純地抄背詞語解釋要具體、有用得多。

3.要把句子的停頓、重讀和語調把握好。停頓、重讀、語調是衡量學生對 句子的理解水平與表達能力的三項指標。把握好停頓,首先應要求學生讀准標點符號。在標點符號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要處理好句子的停頓,則應要求學生在具備一定的語音理解能力的基礎上,能夠正確處理長句中的停頓,即能根據句子的意思在關鍵的地方停頓。與停頓相適應、相配合,突出強調句子中的某個詞和片語,就是重讀。

4. 要把握篇的節奏、氣氛和基調。篇的節奏、氣氛和基調是與作品的結構、意境和感情相聯系的。只有讓學生弄清了作品的脈絡,理解了作者在作品中的強、弱、濃、淡的思想感情,才能既鮮明又恰如其分地表達課文的主題。

⑵ 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如下。
1、把握文章線索,逐層深入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不是講授重音、停頓等朗讀知識,而是要先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弄情文章里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分清誰是主要人物,誰是次要人物,人物之間的關系如何,作者的態度如何,使文章中所描寫的一切形象、一切細節在自己的頭腦中產生清晰完整的概念,進而弄清文章的感情線索。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朗讀活動,把作者所抒發的感情准確、真實地再現出來。

2、抓住文章中心,明確朗讀基調。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交代一些有關文章的時代背景等知識,再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深入分析,准確地概括出中心思想,進而確定朗讀的感情基調,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3、深入角色,體味真情實感。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首先要理解課文的內容,然後指導學生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中獲得的感情信息消化吸收,深入角色,體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最終通過朗讀正確地傳達出來。

⑶ 如何指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賈宏霞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新區老鴉庄中心校前屯小學 075000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在閱讀中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想像。」這就說明,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訓練手段,不能簡單地認為朗讀是把書面語言還原成口頭語言,它不但有助於強化記憶,培養學生的語感素質,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學因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整體水平。 一、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動力。要達到《課程標准》有關朗讀的要求,激發興趣是首要任務。古代教育家重視「吟誦」,認為只有誦讀才能進入文章的意境之中,體會出其中的妙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此意。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讓學生欣賞聲情並茂的朗讀錄音,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從中體味朗讀對表情達意的重要作用,然後進行模仿朗讀,要求朗讀時揣摩詞句,領會意境,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此外,讓學生欣賞詩歌朗誦錄像,組織學生開詩歌朗誦會、故事會;再就是在課堂上,採用帶讀、范讀、接力讀、分角色讀、齊讀等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上每逢讀課文,大家都你爭我搶,氣氛熱烈。 二、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朗讀教學 1.抓疑難句子。 詞句是構成文章最基本的材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總是蘊含在字、詞、句之中的。因此,只有通過對詞句的品析,才能真正領悟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如《糶米》這篇課文,有這樣兩個疑難句子:「那些戴氈帽的,大清早搖船出來,到了埠頭,氣也不透一口,就到櫃台前占卜他的命運。」「今年天照應,雨水調勻,小蟲子也不來作梗,一畝地多收了這么三五斗,誰都以為該透一透氣了。」要理解這兩個句子,關鍵在於這兩個「透」字。而理解這兩個「透」字,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再聯繫上下文,就會明白:前一個句子的「透」字,是氣也顧不得喘的意思,表現出農民糶米時急迫和緊張的心情;後一句中的「透」字,指稍微輕松一點,表現了農民豐收了,感到高興,以為可以輕松一下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米價會下跌。 2.抓中心句子。 課文的中心句,能畫龍點睛地揭示文章的中心,在領會文章思想內容上起到關鍵作用。這種句子,也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麼辛苦,多麼簡朴。」要理解這個中心句子的深層含義,就要加重語氣,反復朗讀它,使學生在感情上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樣才能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深切感受周總理人格的偉大。 3.抓「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句子,反復朗讀、體驗。 如《再見了,親人》,描寫的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在回國的列車上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由於年代久遠,現在的學生很難理解當時志願軍戰士和朝鮮人民的那種「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若由教師來講解,恐怕是難以將兩國人民那深藏在心底的深情厚誼講得生動、傳情、清楚。只有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想像其情其境,才能品出其難於言傳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妙處。 三、根據課文的情感基調採取恰當的方式進行朗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各種類型的文章,基調或悲壯高亢,或委婉深沉,或簡潔平實。不同的情感基調,要採取不同的方式,通過朗讀來揣摩、體會、把握。感情基調歡快的,可通過生動傳神的表演性語調朗讀,對課文內容進行形象生動的再現,如《美麗的公雞》之類的課文。感情基調深沉、悲傷的課文,像《十里長街送總理》,要指導學生用緩慢、低沉、悲壯的語調朗讀。課前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紀錄片《敬愛的周總理永垂不朽》,讀課文時,讓學生模仿解說員的語調。描寫自然風光的課文,一般都是意境清新寧靜,要指導學生用高昂、歡快又激動的語調,去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如讀《索溪峪的「野」》。教學《牛郎織女》之類的課文,則要用講故事的語調朗讀等等。 四、通過朗讀訓練語感 朗讀課文,不僅要做到正確、流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語速的快慢、重音、強調、停頓與連接、聲調的抑揚頓挫等都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另外,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朗讀出不同的語調,所表達的感情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文章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技巧、感悟規律、感悟作者的情感,從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朗讀是小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要採取多種措施克服小學生朗讀中的漏字、填字、語調平板、唱讀、拉腔脫調、語速過快或過慢、沒有語感、沒有韻味的毛病。正確指導學生朗讀,提高朗讀質量,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必須貫穿於語文教學始終,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駕馭好語言,自如地表情達意、與人交流。

⑷ 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進行朗讀指導

指導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動於中而形於外。如果離開朗讀這一中介,學生很難走進課文,當然更談不上讓人物活起來。 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要求與方法: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過朗讀,把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出來。 方法之一: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和對話中的標點符號,從中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導學生讀《珍貴的教科書》中指導員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我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一開始,學生就讀得低沉無力了,省略號被忽略了。後來,學生明白了這里的省略號是因為指導員身受重傷,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時,再讀,聲音就既弱又斷斷續續了。我經常提醒學生讀書要讀標點符號,因為它們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 方法之二:啟發學生給人物對話加提示語,通過加提示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教《狐假虎威》時,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說的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這段話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說的提示語。應該說他理解得不錯,但他沒讀出吹牛的語氣。我說:你這樣讀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話,你的命可就沒了!我這么一說,第二遍他讀得就好多了。這種啟發,讓學生進入角色。即透過全文,透過提示語和標點符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最重要的。 二、讀出話外音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是話里有話。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魯迅見周曄讀《水滸傳》馬馬虎虎,常常把這個人做的事,安在另一個人身上,便說道: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還有,一天吃晚飯時,魯迅說道: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都是話中有話。讀這些句子,要先讓學生理解話中之話是什麼,懂了,再讀。或者老師示範,讓學生看老師讀(讀這樣的話,表情特別重要),通過看老師讀,去體會話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讀出話中話來。一般地說,這樣的對話比較難讀,但如果讀好了,也特別地有意思。學生會在讀中,在聽中,感受朗讀的魅力,感受祖國語言的表現力。 三、讀出人物的身份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身份。如《驚弓之鳥》的魏王和更羸,《西門豹》中的西門豹、巫婆和官紳。身份不同,說話的語氣自然也就不一樣。指導學生朗讀《驚弓之鳥》,我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學生讀魏王的話就有了國王味,讀更嬴的話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小朋友讀魏王說的啊,你真有這樣的本事一句時,還用手做了個捋鬍子的動作。在他的想像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魏王!這不就把人物讀活了嗎? 指導朗讀的另外一些方法:一、范讀老師的范讀,也是一種指導,而且是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但范讀要選擇好時機,一般不要在學生讀課文前范讀,這樣做,告訴的成份太多。當學生讀得不盡如人意時,處於憤、悱狀態時,我才范讀,即使這樣,也沒有強加於學生的意思。我總是這樣說:讓我讀讀看好嗎?我的范讀常常略帶誇張,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對學生來說,正統不如卡通。好的范讀,不僅有指導作用,而且有啟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備課首先備讀。實踐告訴我們,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教學方法往往也就隨之有了。 二、藉助錄像 由於學生的年齡、智力等方面的特點,加之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對於課文中涉及到的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的內容,要求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完全投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運用錄像這種聲形並茂的信息載體,讓學生進入形象的世界,使他們身臨其境,激起他們的朗讀興趣。 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中描寫五壯士壯烈犧牲場面時,作者情感的高潮全部集中在幾位戰士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上。當要求學生情感朗讀時,學生的處理方法往往比較簡單,只是單純的放開喉嚨,提高音調罷了,完全沒有讀出悲壯的感情來。於是,我上網選取《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幾個片斷,播放給學生看,當播放到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鏡頭時,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了,完全沉浸在畫面所營造的悲壯氣氛中,由衷地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萬歲的雄壯口號,語調慷慨激昂,情緒也久久不能平靜,從而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朗讀,並對理解課文內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藉助音樂 在朗讀中,配上合適的音樂也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法。音樂雖然不像錄相那樣直觀,不能造成視覺可見的圖景,不能敘述事件的經過,但是它最易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聯想與想像。 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中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這部分內容時,文中有一段文字相當優美的描寫,在短短的幾句話中,描寫了海面由平靜平和到風卷浪涌的變化。在教學時,我播放了《月光曲》中描寫這部分內容的音樂,學生從樂曲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音樂由先前的舒緩寧靜,慢慢變成激越慷慨。他們彷彿親眼看到了灑滿月光的

⑸ 小學高年級語文怎樣指導學生朗讀技巧及朗讀語感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朗讀訓練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基本訓練,是眼、耳、腦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有助於訓練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由此可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一、無效朗讀現象分析
在課堂朗讀環節上,教師大多改變了過去學生集體朗讀的方式,採取的方式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感受文章中蘊含的感情。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卻變成了「想怎樣讀就怎樣讀」。朗讀過程缺乏層次。有的教師在學生剛開始整體感知文本時,便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時學生往往連文章寫的是什麼都沒搞清楚,感情從何而來?有的教師看似很重視朗讀,設置了許多朗讀的環節,但只有讀的安排,沒有讀的要求,也不能深入到文本的意蘊中。
二、有效朗讀策略探討
1.明確朗讀目標,細化朗讀要求
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學生實際等因素作細致而科學的安排。另外,教師目標要清,每次朗讀訓練應有一個側重點,理清朗讀層次,不可貪多求全。一般我們可以按這樣的順序進行: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讀正確,讀流利。即:先引導學生通讀一遍,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讓學生藉助各種閱讀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中的語言,把課文讀通並初步讀懂。
(2)精讀課文,深入感悟,讀明白,讀透徹。即:初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並有所感悟,引導學生讀思結合,以思促讀,以讀促悟,以悟導讀。
(3)品讀課文,升華情感,讀出情,讀出味。即通過對課文的品讀,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入情地體會到文中人物的情感,真正地進入角色,從而更進一步地升華思想,陶冶情感。
2.創設情境、形式,激發朗讀興趣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訓練方法。它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的字、詞、句,加深領會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能提高閱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1)採取多種朗讀形式。有的課文適合集體朗讀,有的課文適合個別朗讀,有的課文需要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對課堂上的分層次朗讀,教師要做到統籌兼顧,形式多樣。如教師范讀,師生配合朗讀;整體感知朗讀,情感品味朗讀;整篇文章的朗讀,個別句子的朗讀。應在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激盪學生的感情,使朗讀真正成為有效教學的一部分。
(2)重視示範朗讀。低年級的學生,他們讀書還處於初步學習階段,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材的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使他們知道重音、停頓、語氣、速度、聲調在朗讀中是如何隨著表情達意的需要而變化的。實踐證明:學生十分喜歡聽以及模仿老師范讀,教師的朗讀示範作用發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提高得快。
(3)創設朗讀情境。進入中高年級以後,學生對朗讀的熱情逐步減退,讀起課文時是有氣無力,毫無表現力。要改善這個現狀,只有從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入手,要讓學生自覺參與朗讀訓練,教師應針對不同的課文內容和特點,創設出各種生動有趣的朗讀情境。
3.給足時間,注重實效
新課程理念要求:將「讀」作為課堂上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要盡量減少教師的活動,精講多讀,以讀代講,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讀的訓練,特別是朗讀訓練。所以要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在反復讀的實踐中,加深體驗,對文本產生從「初識」到「熟悉」再到「深入理解」以至「產生共鳴」的期待。
4.注重朗讀評價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還應注意考察對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在聽學生朗讀時的感受能力異常敏銳,善於從學生的朗讀中去體會和捕捉他的感受。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朗讀的評價既要恰如其分,又要妙語生花;既要以肯定鼓勵、積極引導,又要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朗讀訓練重要性,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並在這樣的氛圍中,吸引學生融入情景,感受語言的神奇、內容的豐富多彩、內蘊的意味深長,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⑹ 試論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朗讀,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傳統方法,也是現代語文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覺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一、讀悟結合,以悟促讀
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們細讀作品,就會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滲透著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惡,通過小女孩的命運抒發出來,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教學時要使這種強烈的感情注入學生的心田,產生共鳴,使其自然地感受到親切愛憐、壓抑、憤懣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調,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感情朗讀。
二、正確朗讀,技巧指導 教學生正確朗讀必須做到:用普通話進行朗讀,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朗讀字句。我們要提供給學生朗讀的機會,讓他們在讀書的時候語速要略慢一些,多讀幾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為學生今後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關於朗讀技巧(如重音、速度、語調等),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讀,最重要的是個體獨特的感受。對於同一句話,有多少種不同的讀法,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含義。因而,我們應通過讓學生不斷地練習,來感受不同的意義該怎樣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同時我們應該讓學生了解重音是用聲音來突出重點;朗讀的速度應根據文體和文章內容的不同而分;朗讀的語調是由聲音的高低、強弱和快慢來決定的。我經常和孩子們做這樣的游戲:出示一個句子,請不同的學生來讀,看誰猜得准他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你過來」這個句子就有很多種方式讀,分別表達著不同的含義。有高興時的語氣,傷心時的語氣,著急時的語氣等等。通過不斷地練習,孩子們知道了在什麼時候該採用什麼樣的語氣,這樣讀出來的效果表達了內心怎樣的感情等等。
三、多種方法練習,讀中提高 朗讀技巧的自覺掌握和運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訓練。為保證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朗讀的機會,設計朗讀的形式也要為全體學生服務。可採用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教師引讀、個人自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四人小組評議讀、開火車輪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同時,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朗讀活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朗讀環境。如舉行朗誦比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或詩歌進行配樂朗誦表演,當場評分、獎勵。注重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准讀好文章,還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促進學生興趣的提高。在課堂教學法中,我們應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去吸引學生,促使學生興奮起來,達到樂讀的功效。
四、創設情境,調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無窮的潛能,興趣的培養又是多途徑的。在朗讀課文時,可以通過創設美好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讀」的興趣。 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可以一邊展示灕江兩岸秀麗風景,一邊動情地范讀,為學生解說畫中的風光,待學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優美意境中時,再對學生說:「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甲天下的灕江上,乘著木筏,欣賞著桂林山水的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誦家來上一段就更好了。」這一招非常有效,課堂上立刻洋溢著活躍的氣氛,同學們懷著愉悅、輕松的心情展開朗讀,第一次試讀就讀得有點有聲有色了。
五、「讀後評議」是朗讀的動力 學生朗讀完後,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拔,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要讓學生了解,朗讀的好壞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時經過自己刻苦的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好。
總之,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並通過有效的朗讀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讓學生在朗讀中形成自己的言語,促進學生語感形成,對發展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⑺ 小學語文朗讀指導策略有哪些

(一)、明確要求,讓朗讀更規范。
在一年級學生開始學習讀課文時,我就讓他們明確朗讀的要求,即:聲音響亮、正確、流利、有感情。
1、大聲讀、讀出自信。
我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大聲勇敢地讀。我常說:「要讓班級里離你最遠的同學也能聽清楚。」當學生朗讀聲音小時,我就反復提醒他,直到聲音響亮為止。就這樣,經過一年多反復地訓練,學生已經能夠在大聲朗讀中學會欣賞自己,變得越來越自信。
2、反復讀,讀得正確。
正確朗讀就是:讀書時不添字、不丟字、不錯讀、不顛倒、讀准每個字的音。初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邊讀邊把生字連同詞語圈出來,並且多讀幾遍,直到讀准每個字的字音;再讀時對於學生出現的漏字、加字等現象,我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如:有的學生讀錯字音,我引導他利用漢語拼音進行正音;有的學生讀破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我訓練他們按詞連讀,連詞成句。我就是這樣通過有層次、有針對性地反復訓練,讓學生逐步掃除朗讀障礙。
3、節奏讀,讀得流利。
「流利地朗讀課文」就是讀得連貫、不重復、速度適中、讀准停頓、讀對節奏。例如,在教學《雨點兒》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准詞語,把詞語讀出節奏以後,我再訓練學生讀句子,當學生讀不準句子節奏時,我適時地范讀和指導。如「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我邊示範邊說「里」是輕聲,讀得短一些,看到逗號停頓一下,後面的「在池塘里」和「睡覺」之間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也要稍微停頓一下,「睡覺」讀得輕一些。隨後學生仿讀句子。就這樣從詞語、短語到句子,再到整篇文章,我逐步訓練學生有節奏地朗讀,直至學生能夠自覺地讀准標點,讀出節奏,把句子讀得流利。
4、理解讀,讀出感情。
我認為,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出感情」就是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自己對課文的感受用適當的語調、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
(二)、教師范讀,讓朗讀更有味。
我通常在這四種情況下進行范讀:當需要正音時,當需要迅速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時,當遇到重點句式,特殊句式時。當學習重點段落,需要理解課文時。
如:在教學《筍芽兒》中春雨姑娘喚醒筍芽兒一句時,學生多次讀後,仍然不能讀出春雨姑娘和雷公公不同的語氣。這時,我便示範這句:「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聽後學生明白春雨的聲音是輕輕的、溫柔的,接著學生根據我的方法悟出了雷公公應該用粗重的聲音朗讀,竹子媽媽要讀出嘮叨的語氣。
(三)、多種形式,讓朗讀更投入。
我根據課文特點選擇朗讀形式。當需要藉助讀來分清段中內容、層次時我採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我採用齊讀。此外,課堂上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還可以採取領讀、賽讀、分組朗讀,配樂讀等方式。實踐證明,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能讓學生讀得更投入。
(四)、巧妙評價,讓朗讀更精彩。
在教學中,我常使用有針對性的、富有童趣的、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來幫助學生讀好課文。如:當學生唱讀時,我會說:「哎呀,像唱歌一樣,好聽是好聽,誰能像讀書一樣地讀?」當學生的讀音不準確時,我會說:「節奏感多強呀,來,掌聲送給他。不過有幾個音要正正。」??
漸漸地,學生也學會了從字音,節奏,語氣,語調等不同角度來評價他人的朗讀。在這種賞識評價、多元評價、形象評價中體驗進步、享受成功。

⑻ 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朗讀的訓練與指導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熟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它是架設學生與作者心靈交流的橋梁。只有學生親歷朗讀,才是讓他們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從而實現學生與作者心靈相通的最佳途徑。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搭建起這座「連心橋」呢?我認為在語文朗讀教學中有以下四種行之有效的技巧與策略。
一、充裕的朗讀時間,能初步理解課文。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學情、教材等特點來確定學生的朗讀時間,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朗讀。教師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讀准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把握課文大意,揣摩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思想感情,學習表達方法„„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如何保證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要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朗讀。有的課文淺顯易懂,語言平平,實在不必「循規蹈矩」的在「分析」的漩渦里打轉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久經考驗的真理。如四年級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篇課文,語言優美,通俗易懂。教師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大聲地朗讀,隨同作者的語言文字去游覽這美麗的桂林山水,感受作者心靈的震撼。
二、重點詞語的品讀,能深入理解課文。
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課文中一些含義較深的語句,可以通過朗讀來意會。教師從學生讀的情況中很容易看出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只有這樣,學生領悟文章內涵的能力就會不斷增強。通過朗讀還可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因此,教師應該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例如我在講三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課件,師:看這就是天都峰。誰來讀一讀課文的有關段落,給大家介紹介紹天都峰?
生讀 :啊,峰頂這么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師:字正腔圓,好,聽完他的介紹你覺得天都峰怎麼樣?
生:我覺得天都峰很高很高。
師:你從哪看出來?
生:我是從「在雲彩上面哩」這句話看出來的。
師:是啊,峰頂都跑到雲彩上面了,可見多高呀!誰能再把天都峰的高讀出來?
生:有感情的讀這一句。
師:這段除了寫天都峰的高,你還覺得怎麼樣?
生:我還覺得山路很陡。
師:你從哪看出來?
生:我從「筆陡的石級」中的「筆陡」看出來。
生:還有從「似乎從天上掛下來」中的「掛」字說明了山既高又陡。
師:一個「筆陡」一個「掛」多麼准確、多麼形象!誰能讀好這一句?
生:有感情的讀這一句。
師:齊讀這一段。
教師通過讓孩子介紹天都峰,引導孩子推敲作者的遣詞造句,孩子們品味詞語,通過精彩的朗讀,感受語言的魅力,這樣對天都峰的險峻有了深刻的印象。當然,朗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採取分角色朗讀,配樂表演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科學合理地選擇朗讀的形式,真正讓朗讀為語文教學服務,讓朗讀為理解課文服務,讓朗讀為學生學好語文服務。
三、因材施教,調動朗讀興趣
朗續訓練,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讀中去。教師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創設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著讀,使朗續訓練全面開花。另外,低年級孩子的語感、朗讀節奏感都有待培養,孩子在朗讀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錯誤,諸如漏個字、加個字什麼的,這也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孩子們的朗讀漏洞百出,或者對朗讀材料明顯處理不當等等,此時,教師應當善於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我在上《美麗的小路》一文時,要求學生用讀來表現小路的美麗。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我說:「你讀得很響亮,可老師還沒欣賞到美麗的小路呢!」。第二個學生有進步了,我贊嘆道:「呀,你的朗讀,讓我看到美麗的小路啦!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我趁熱打鐵,特意把最能表現小路美麗的語句依著學生的樣子重復朗讀一遍,像是模仿又像是示範,實際是在強化朗讀要領。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誘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心領神會,讀得趣味盎然。由於學生自身素質、家庭條件、生活經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對朗讀的處理也各有千秋。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感受。因此,在朗讀教學中也應體現層次性,因材施教。復雜程度不同的語段要因「材」而讀,對不同要求的朗讀練習也應量「材」錄用,哪怕是對朗讀的評估也要因人而評,讓學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悅。
四、形式多樣的評價,激發朗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評價過程就是有效的學習過程。形式多樣的評價可有效地啟發、引領、激勵學生的朗讀。新的課堂教學觀改變了單純由教師評價學生的模式,除教師評價外,還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誦讀評價方式。比如,一人讀,全班評價。學生一讀完,其餘同學馬上口頭進行評價,此舉收效最快,也最常用。除此以外,還以小組為單位的評價。每組一個負責人負責組織和算分,每個小組成員都是評委,每人一張評分卡,當一個成員朗讀完畢,其他同學開始打分並依次出示所評成績,求出這個同學的得分,評出本組前三名。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們來說非常新穎,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小組朗讀評價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們的朗讀熱情,許多在班上想讀而不敢讀的學生朗讀時也能聲情並茂,朗讀得十分出色,班裡涌現出許多愛朗讀而且讀得好的學生。
總之,通過朗讀感悟文本,從而實現學生與作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各個年級,各個階段的老師常抓不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架起這樣一座朗讀之「橋」,讓學生的心靈世界與作家的生活世界、作品的思想世界碰撞出美麗的火花。

⑼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激發興趣,體味真情實感
朗讀是「口耳之學」,朗讀教學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聽」。課文的語言琅琅上口,適於朗讀,其中的古詩、散文等,更是培養學生朗讀的好文本。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的范讀,以優美的語言、逼真的形象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例如,教學《荷花》一文時,教師先以有感情的配樂范讀,把學生帶入美的意境中。之後,在這種意境中進行全文的以讀串講。如在讀描寫「荷花」的句子「落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時,要學生理解「挨挨擠擠」是寫出了荷葉長得多而密;「碧綠」寫出了荷葉的顏色;「大圓盤」寫出了荷葉的形狀,這句話點出了荷葉長得十分茂盛。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讀出荷葉的這一特點呢?在個別讀、評議、自由練讀中,學生就會發現「挨挨擠擠」要重音輕吐讀,才能突出荷葉多而密,而「碧綠」和「大圓盤」要讀得重些。接著在理解課文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的所見所聞,展開合理的想像,進一步感受荷花開放時的不同美姿。
二、理解課文內容,把握真情實感
一篇感情豐富的文章,如讀不出真情實感,聽者會覺得乏味。學生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課文,體會不出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讀不出真情實感。只有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表現的情感的基礎上,正確地運用停頓、重音、速度、語調、節奏等進行朗讀,才能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才會喚起與作者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如《豐碑》一文,其中一段文字是描寫將軍感情變化的,當將軍看到凍死的戰士衣服是那樣單薄時大發雷霆,甚至罵人。要使學生讀好這一段,首先要讓學生搞清將軍向誰發脾氣,為什麼發脾氣。一是將軍因埋怨軍需處長失職而生氣;二是突出將軍對戰士深深的愛,正因為將軍「愛兵如子」,才會發這樣大的脾氣。學生只有體會出這些復雜的感情,才能把握感情。將軍發脾氣的幾句話,不僅聲音要讀得響亮,還要讀出憤怒指責的語氣。當將軍得知被凍死的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時,「怔怔佇立了足有一分鍾」。將軍怎能相信這掌握衣物的人會凍死呢?可這是事實。他被這舍己為人、忠於職守的精神震撼了。這里「怔怔」「足」要讀出重音,而且「足」聲音要拉長。將軍向豐碑「敬了一個庄嚴的軍禮」,要讀出庄嚴的氣氛,聲音要逐漸提高。學生只有在真正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讀出來的文章才會感人至深。
三、激情朗讀,還原真情實感
《大綱》對小學中高年級朗讀的基本要求是:學生在掌握了朗讀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基礎上,逐步地讀出抑揚頓挫和作品的風格,達到能夠恰當表現作品意境的目的。在訓練學生朗讀時,可憑借教材中生動的語言、掛圖以及某種手勢(據教材需要、教材內容教師所做的手勢),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像,使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出清晰、具體、鮮明的形象,從而調動學生讀出真情實感。
四、指導欣賞,運用真情實感
無論是教材中還是課外讀物中,都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句,教學中可充分利用這些佳作名句指導欣賞和朗讀。如本學期筆者讓學生建立了優美片斷集錦。每周讓學生把搜集到的優美片段摘錄下來,並在班上朗讀。
五、形式多變,掌握朗讀技巧
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朗讀形式,既能不斷刺激大腦神經的興奮,又能使朗讀成為學生理解課文的一種需要。
1.引讀傳情,把握語感
筆者除了設計指名讀、齊讀、散讀以外,還設計了設問引讀和以讀引讀的形式。如《船過三峽》一文的教學,在採用設問引讀時,教師將事先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以讀代替。
2.賽讀激趣,主動感悟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後,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通過競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對朗讀的興趣。如《燕子》一文,筆者先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後是集體朗讀。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有興趣投入到朗讀的行列中來,採用「淘汰讀」比賽方法,即按座次順序自動就讀,前一人若有錯讀、漏字、加字、停頓不當等失誤,即被淘汰。後一人接著讀,誰失誤少、讀得多即獲勝。這種競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能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同時促使個別思想不集中的學生能集中注意力,使靦腆膽小的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使全班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逐漸提高朗讀能力。
3.表演朗讀,領會內涵
表演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表演固然也有教師的指導,但主要還是靠學生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自己進行設計:怎樣表演才符合課文內容?怎樣表演才能更好地表現所表演的角色?
總之,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同時,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量不斷增加,而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語言材料和寫作材料,學生的寫作能力也相應提高。

閱讀全文

與小學高年級語文如何指導朗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6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