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發布時間:2022-04-25 00:53:28

⑴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40

德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學校教育的永恆主題,而語文課更是落實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應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恰恰是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
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如何在詳細的語文教授教養運動中,充分發揮語文教材上風,停止德育滲透,讓德育與智商無機地聯合在一路,使學生在得到常識的同時,也得到思惟品格陶冶,促使青少年學生在進修中,賡續進步本身本質,教養呢?上面我以小學語文課堂教授教養為例,談談在語文教授教養中對學生停止思惟教導可以或許採取的幾種德育辦法。
1、在導入中滲透德育
在《我不能失信》一文中報告的是一個星期天,宋慶齡百口籌備到父親的一名朋友家去。伯伯家的鴿子很英俊,宋慶齡很愛好伯伯家的鴿子,然則宋慶齡想起本身准許小珍要在當天教她疊花籃,固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然則宋慶齡照樣留了上去,履行了本身的信譽。你們她為甚麼要如許做呢?誠信是咱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以是咱們必需從小誠實守信。「本日,咱們一路讀一個故事,看看小時候的宋慶齡是若何誠實守信的」如許的領導可以或許引發學生的瀏覽興致,變更學生的心坎隱埋的感情,從而賣力瀏覽領會,去熟悉誠信在社會人際關系中的緊張感化。
2、圖文聯合,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教材插圖多達幾百幅,教材插圖便是「物」,要領導學生用「心」去察看。比方,講解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標致的小興安嶺》時,我應用《標致的小興安嶺》的插圖製作成投影片或應用多媒體教授教養交叉網路到無關西湖的圖片,領導學生察看小興按嶺一年四個季候的風景的分歧,小興安嶺的天然生態和珍貴的植物,葯材等等,標致的插圖可以或許讓學生印象深刻,在腦海中開端構成的印象,如許就回喚起學生對美的尋求,發生一種愉悅之情,這類審美體驗,慢慢地積淀為無益的養分,不只使學生領會了小興安嶺的天然風光,並且可以或許讓學生透太小興安嶺的美明白到故國的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此時教師合時領導學生:咱們的故國固然地大物博,然則假如咱們不加以掩護,那今後就很難看到這些天然的美景了,從而引發了學生酷愛故國國土,掩護大天然的感情。
3、在句子教授中滲透德育
課文中重點句子可以或許表現文章的思惟內容,在教授教養時,必需深刻領導,懂得文章的思惟感情,從而遭到教導。如:教授教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文中開頭是「甚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統統,包含那些銳利的斧頭」,」是學生懂得的一個難點,領導懂得時,先讓學生找出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為甚麼甚麼都沒有了,而後捉住這個句子的重點詞語「銳利」、「統統」,同時接洽全文,說說人們用斧頭都做了些甚麼。教師要合時領導損壞情況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後果,和掩護情況的緊張性。又如:教授教養《桃花心木》時,課文中句子:「不只是樹,人也同樣,在不確定中生涯的人,能比擬經得起生涯的檢驗,會熬煉一棵獨立自立的心」這句寄義深刻的話,可採用邊讀邊思慮,好比「不確定」,樹木的「不確定」是指甚麼,人的「不確定」又是指甚麼,從而引發學生接洽生涯現實,使學生從中遭到了人要生計和成長,就必需降服依賴性,去接收檢驗和檢驗。
4、應用教授教養內容來滲透德育
在語文教授教養內容里,有歌唱故國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抒情詩、有散文、小說等體裁,有是與非、惡與善的斷定尺度,更有做人原則。語文教師應自發把課文中有利於造就康健風致的內容應用起來,針對學生的年紀、認知布局程度,應用多種教授教養手腕,對學生耳濡目染地停止品格品格教導。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歌唱故國的文章,如《趙州橋》、《富饒的西沙群島》、《北京亮起來了》、《開國大典》等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教授教養中建立情境,讓學生從詳細的畫面和抽象的說話描寫中產和如臨其景,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到,引發他們的愛國熱忱,讓他們了解到酷愛本身的民族,酷愛本身的國度,是小我崇高品格情操的詳細表示。
5、在作文教授教養中滲透德育。
「文以載道」,學生作文或許日誌是其思惟、生涯、常識和寫作才能的綜合表示。「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任何一種文學情勢的作品,無一例外是作者的人生體驗,情味、胸懷、品格情操甚至人生抱負的反應。學生的作文最能反應他們的態度、概念和思惟感情,因此作文教授教養也是對學生停止德育的有用道路。在作文指點和講評中勉勵學生表白准確的思概念,抒發康健的思惟感情。經由過程作文充分、豐碩他們美妙而康健的精神世界。
比方可以或許捉住一些有教導意義的作文計劃的演習,讓學生頒發見地和概念。《我熟悉的一小我》的小練筆讓學生把他的長處和毛病找進去,並能揚長避短。經由過程如許的小練筆讓學生接收思惟教導。

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

一、深入研究教材,隨機進行德育滲透
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培養語感,並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如《落花生》這篇課文借「它的果實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這句話向學生詮釋「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道理。花生那種「不求虛名,默默奉獻,從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只有通過反復地朗讀,才能使學生有所領悟,而且對花生產生敬佩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預定的情景,入境進而入情,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與作者同喜同悲,同愛同憎,能達到震撼心靈的效果。
語文學科的德育滲透較其它學科的特殊優勢在於其教學內容以文學作品為主。這些作品中的政治傾向、思想觀點、品德情操等,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滲透感染和陶冶作用。這種作用直觀、形象、具體,對學生影響深遠。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文,一方面能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產生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如《白楊》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從而領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直立、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的,不單單是白楊樹,還有那些像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無私奉獻的邊疆建設者們。本文中最能啟迪學生心靈的是結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這種「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無私精神,能喚起學生長大後也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設祖國的強烈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視語文德育滲透,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貫穿語文教學過程始終,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滲透理論,即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第二是指向理論,即教學過程的每一步都指向課文結尾或總結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我在教授《詹天佑》一文的過程中就採用了滲透理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課文第三段描寫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中國工程師詹天佑直面帝國主義國家的嘲笑,敢於接受艱巨的任務,為中國人民「爭了一口氣」,不正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嗎?教師在導讀第三段時,結合每一段的具體內容,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在導讀第四、五自然段「勘測線路」時,引導學生學習詹天佑對工作嚴肅認真,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在導讀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領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創舉,進一步感受詹天佑此舉的強大動力是來源於對祖國衷心的熱愛,這也是我們刻苦學習的強大動力。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是魯迅的侄女周曄回憶伯父生前的四件事情,例舉的每件事都有不同的內容,教師在導讀此文時,既可結合每件事情的具體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運用滲透理論,同時也可以用指向理論,將四件事情綜合起來,和學生一起感受魯迅的人格魅力。第一件事,伯父和「我」談《水滸傳》,啟發教育我認真讀書,教師可引導學生感受魯迅對下一代的關心;第二件事,魯迅先生談「碰壁」,抨擊黑暗的舊社會,教師可引導學生感悟魯迅不怕「碰壁」的頑強斗爭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第三、四件事,講述的是魯迅先生熱情地幫助受傷的黃包車夫和關心女傭阿三,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對窮苦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這四件事均指向一個結論:「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讀完課文之後,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和同情、關心、幫助窮苦勞動人民的高尚品質。

⑶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筆者淺談一下教學中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要適合學生年齡的特點。由於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特點,他們很容易受興趣的影響。因此在編排教材時應體現時代性、趣味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小學生是否能夠深刻理解小學語文教材的意圖,小學語文教師是關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能夠將教材准確地把握好。將編寫者的編排意圖充分領悟出,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充分挖掘出來,從而使小學生能夠判斷是非對錯、善惡美醜。


例如在教授《螞蟻的救助》這一課時,這課講述的是一隻螞蟻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互相救助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敬重,也告訴人們應該關愛動物,關愛生命。通過對課文的講解教師要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裡面所要表達的哲理,讓他們知道大自然中生命的偉大,教育學生要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教師要通過引申發揮,讓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地體現德育功能。


二、在探究新知中滲透德育

語文課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的德育不是強加的,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必須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滲透,因此,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德育。

1.在朗讀中滲透德育

語文課程強調「以讀為本」。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與熏陶,從而受到德育教育。


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滲透德育

為了讓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來,並銘刻於心,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藉助人物形象具體分析,使學生既初步懂得描寫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優秀品質的感染熏陶。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優秀人物。


其是我國古代、近現代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名人,都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的學生從中感受到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如在執教《祁黃羊》這課時,我讓學生找出晉悼公讓祁黃羊舉薦人才時,祁黃羊是怎麼做的,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他是一個顧全大局,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恩怨,唯才是舉,外舉不避仇,內舉不必親的人。


3.在重點詞、句的講解中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只有扎扎實實地抓住字、詞、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闡明課文所體現的內在思想性,才能在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同時,受到具體生動的思想教育。有些字詞在文章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不理解,就會影響對課文的理解,所以字詞學習不容忽視。


4.欣賞插圖,利用圖片滲透德育

引導學生欣賞插圖,領悟圖意,有助於學生把課文較為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藉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而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如教《黃果樹瀑布》一文,除了書中的插圖外,再利用多媒體出示黃果樹瀑布不同角度的圖片,二者結合,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黃果樹瀑布的特點,再配之教師的講述,就能使學生對黃果樹瀑布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山川的壯麗,產生了自豪之感。


5.在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中滲透德育

運用比較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求知的慾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使他們分清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可以效仿,什麼應該譴責。比如《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在記敘童第周學生時代的兩件事時,採用了對比的寫法,以相似的結構和語言有層次地表現了童第周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和「為中國人爭氣」的愛國思想。教材本身有許多可供比較的條件,利用這些條件,教師可採用比較法教學,有利於將情感滲透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6.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實施德育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口語交際內容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如:《有禮貌》《請到我家來》《打電話》《買文具》等內容教育學生在與人交往中,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會禮貌待人;《學會安慰》《學會鼓勵》等內容教育學生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德。上好口語交際課,也能感染學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通過語文教師的自身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蘇聯教育名家加里寧說過:「學生們還處處模仿老師,所以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學生……播灑陽光的人首先自己心中就要充滿陽光,如今,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學生的自主意識都大大增強,他們並不是對教師言聽計從,而是特別注意在日常工作、學習的實踐中關注教師的一言一行,並從教師身上選取做人的准則和行為的榜樣。


「言傳身教」是教師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最佳方式,教師通過教學過程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進行「言傳」;還表現在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進行「身教」。所以教師本身要提高文化素質和品德修養,學生才會對教師出自內心地尊敬、熱愛、信任和敬佩,從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隨教師,實現德育滲透的目標。


總之,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的內容,只要我們教師努力尋找,恰如其分地把二者結合起來,以社會為課堂,講課中自然滲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教書與育人的統一,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統一,知與性的統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⑷ 分析教師是如何滲透德育的

當下的小學教育工作中,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更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下面本文就簡單談一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一、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滲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學工作都是始於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對有效進行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專研教材內容,分析德育資源,在向學生傳授語文的基礎知識同時滲透著德育教育,運用豐富的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符合現實的德育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在審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情景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感。在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出具體的語文學習環境,學生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獲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小學課本《桂林山水》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們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上,展現出桂林美麗的自然風光,同時進行真情實意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在欣賞優美的風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情感。
三、生字學習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學習是小學階段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們在帶領學生們識字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德育教育,學生一邊識字一邊接受道德教育。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構造特點鮮明。教師們依據漢字的特點,在授課中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的構造方式,發現漢字和高尚思想的關系,把漢字教學工作和德育教學工作相結合。例如,在講解漢字「敬」時,教師對敬進行組詞,尊敬,敬愛,敬奉,並用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用句子讓學生理解敬的含義。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現代漢語解釋為:(1)表示尊重,有禮貌地對待。(2)表示敬意的禮物。(3)有禮貌地送上去。(4)謹慎,不怠慢。這些表示了中國的傳統美德禮貌,在詞句的運用中傳達了禮儀知識,滲透了德育教育,無形中培育了小學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為。
四、課文朗讀中,感受德育教育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有著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中也包括多樣的德育思想。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朗讀課文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楊》這篇文章通過爸爸和孩子們的對話,表達出對建設者無私奉獻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這篇文章表達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精神都可以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有深深的體會,繼而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對他人關愛、缺乏奉獻、意志薄弱的缺點改正過來,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無私奉獻的品格、關愛他人的品德。
五、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不單單在課內進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實踐活動的執行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外進行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舉行有娛樂趣味、多種多樣、吸引力大的課外興趣活動,帶領學生把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促使他們文化素養得到升華,他們道德品質得到良好的培養。
總之,德育教育這一教學工作是小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學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新課改的發展形式下,小學語文教師們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在小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實現傳授知識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進而實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德育教育的重要功能。

⑸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明確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

因此,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那麼,如何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呢?

一、鑽研教材,深入備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

蘇教版語文教材選取了大量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豁達開朗、大愛無疆,心靈崇高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自然美的;有展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表現語言音樂美,文字建築美,詩句音律美的古今詩詞等。這些課文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作品的內在美,富有質朴美感。教材中所體現的濃濃人文氣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好語文學科的德育優勢,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我們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切忌空泛、枯燥地說教,人為地撥高。教師要避免在教學中走極端:既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只強調思想教育。教師要深入備課,在教學中做到寓教於情,寓教於理,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效果。如《三亞落日》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色彩美、形態美、意境美,激發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盧溝橋的烽火》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認清日寇侵略罪行,激發他們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石灰吟》這首詩,讓學生懂得詩人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高尚品質。

二、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道德准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而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肩負「教書」和「育人」這兩大重任。因此,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點,選好滲透法,充分發揮語文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的作用,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又受到生動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1、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有明確的主題思想,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圖卻深深地潛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間,都不採取直接表達方式。因此,欣賞文章時,應該由文入情,觀於目,動於心。教學中,抓住字、詞、句,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對學生進行扎扎實實地語言文字訓練,藉助扎實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教學《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我抓住「拉、撐、護」三個動作,突出「撐」,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這是怎樣的撐啊」。撐在桌上,弓著身子,意味著譚老師將用他的血肉之軀去擋住紛紛砸下的一切;撐在桌上,譚老師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撐在桌上,他要保護課桌下的那四個學生呀。再結合下面一節,反復讀這個動作,讓譚老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高大起來。這一個「撐」,讓學生深深感動,永生難忘,並對譚老師產生崇高的敬意。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作者流露於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對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教師要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段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如教學《船長》這篇課文,我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黑暗中,哈爾威船長與洛克機械師、奧克勒大副的對話,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

2、語文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深化德育教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堅持正面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互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課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除了課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學校里進行的各項集體評比活動、廣播操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體會合作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在作文教學中,抓住契機,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

作文是學生接觸體驗生活,創造性地提煉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於一體的自主創造的思維過程。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創造性勞動,體現了學生的自我個性和內在真實的感受。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全面地觀察社會、更深刻地認識社會,贊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現實中的假惡丑,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有機滲透道德教育。如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快結束了,學生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老師說,我因勢利導讓學生給自己的任課老師寫一封信。習作時,啟發學生回顧六年的學習生活中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誨,通過具體的事例和典型的場景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眷念和感激之情。

4、課外延伸,德育延續。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重要途徑。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

切實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推動學生德育行動。語文課外活動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而且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課外活動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還要堅持選擇正面良好的榜樣,以培養優良道德品質、積極進取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通過開展排演小話劇《負荊請罪》、「紅領巾小記者」調查身邊的環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會、「我選我」演講、製作「我的成長冊」等活動,我把語文能力訓練與品德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寓德育於語文課外活動中。

三、認真研究學生,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深化德育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只有珍視、尊重學生獨特的的理解、體驗和感悟,語文課堂中的德育教育才能被學生主動接受。因此,我們要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區別對待,根據其心理狀況、年齡特徵、學習階段去進行教學,寓德育教育與教學中。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加深理解和體驗,去感悟和思考,讓他們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
學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師來培養。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直接的榜樣,教師的情感、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在課後也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以優雅的儀表、文明的談吐在學生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發揮表率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風,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研究和積累,讓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融為一體,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真正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境界。

⑹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學校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課堂授課,學生在校受教育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課堂里度過的.因此,廣大教師結合日常教學內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教育是學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實有效的途徑.而語文課程在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材中每篇精選的課文內容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藍本,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現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會,談淡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利用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語文教材思想內容豐富,插圖及電教配套設施直觀新穎,符合兒童觀察特點,對兒童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及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如:第三冊語文教材中《識字學詞學句(一)》第一課,書中有八幅關於祖國的首都——北京建築物的插圖,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觀察插圖,認識這些建築物,然後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天安門、故宮、天壇、頤和園等建築物的資料,並進行適當的講解,引起學生對首都北京的嚮往,激發學生熱愛首都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涉及到愛國題材的內容,如《我愛祖國》、《北京》、《看雪》、《北京亮起來了》等,這些篇章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素材.因此,我在講授這些課文時,除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外,還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思想教育.我在教學《北京亮起來了》一文時,結合文章內容,播放介紹北京夜景的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麗、輝煌,課後許多學生產生嚮往北京、熱愛祖國的理念. 二、將課文中關鍵性詞句的理解與實踐相 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語文教材中,揭示課文思想內容的關鍵性詞語、句子或段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點」,它是入「道」之門.要找准「悟點」,十分重要的是把握教材的個性,不僅在深入挖掘每篇課文內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總體,而且把握課文的局部,即對每個關鍵性詞語、句子、段落的個性均有所領悟.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把握得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點就越能落實.如:在講授人教版第四冊第二十一課《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潔手裡還是緊緊地攥著麵包紙.」這一句時,我先讓學生表演攥著麵包紙的動作,理解「攥」的含義,再進一步提問,小潔為什麼緊緊地攥著麵包紙,如果她把麵包紙扔進湖裡,湖水會怎麼樣?通過誘導啟發,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然後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帶著學生到堵河邊撿垃圾,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環保意識.再如:在教學第五冊第八課《一次成功的實驗》,理解實驗成功的關鍵原因——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句話時,我讓學生先聯系前文,想一想「先」的意思,接著提問:「從『先』字,你體會出什麼?」學生們分組討論、交流後回答:「從先字,我體會出小女孩在危險時刻,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那麼,你從中受到什麼教育?」學生們思考片刻,有位學生發言:「我想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心裡多想著別人.」然後,我又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談談自己是否「心裡想著別人」,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其中有幾名學生對自己在生活中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為他人著想而感到慚愧,並表示今後要向小女孩學習,做到「心中有他人」.最後,我給學生布置以「心中有他人」為內容寫一篇小作文.有名學生以《獻愛心,讓我幸福》為題,寫了自己走在路上,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跪在地上乞討,連忙把自己准備買月餅的錢捐給他的事.文章最後寫道:「是啊,給別人幸福,自己也會感到幸福的.」由此可見,她已經把「心中有他人」這一良好的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去了.教學中,把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有機地相結合,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正確的思想教育. 三、利用故事啟迪學生的高尚美德.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生動有趣且內容豐富的故事,如:《誠實的孩子》、《幸福是什麼》、《丑小鴨》、《三個兒子》等,利用這些故事的意義可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啟發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養高尚的情操.在《誠實的孩子》一文中,講述了列寧在姑媽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開始不敢承認錯誤,欺騙姑媽,後來回家以後,主動寫信認錯的事.學生學習了這個故事,懂得了犯了錯誤,應該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如今有許多獨生子女,在家長的寵愛下,不僅不知道孝敬父母,反而把父母當成呼來喚去的「傭人」,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利用課文內有關題材,對學生進行教育,第五冊第四課《三個兒子》一文中,通過寫三個兒子在看到各自的母親艱難地提水,只有一個兒子跑上去接過 水桶幫助母親提水的事,贊揚了

⑺ 小學語文怎樣滲透德育

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1世紀的學生,首先是愛國、守法,有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其中把「德」放在首位。可見「德」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一個人道德品質不好,而智力很高,學富五車,對社會的危害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反之,一個人道德品質很好,而智力較差,對社會是有益的。因此,從小學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治基礎是新世紀的需要,也是新世紀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材應該是主渠道。語文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學科,小學語文大綱要求:語文教學要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政治思想教育,根據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廣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黃山奇石》《葡萄溝》《我們的祖國多麼廣大》等,反映我們祖國山河壯麗、物產豐富、幅員遼闊;《雷鋒叔叔和我們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紀祖國嶄新的新風尚的,《英雄王小二》《珍貴的教科書》《小英雄雨來》等反映祖國人民遭受帝國主義侵略時英勇反抗的民族氣節,《北京亮起來了》反映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等等。這一篇篇教材,構成一個個德育教育整體。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通過祖國的山、水、物等一個個事例,逐步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對祖國人民的認識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二、小學語文教材是語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結合體
(一)語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載體
小學生學習語文,是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思想內容。因此,我們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到語言文字訓練的每一個環節中。對於課文中那些准確、生動而蘊含著豐富情感的語言,重點指導學生進行品析就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的內容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從而陶治學生的情操。但是,在語文教學中要想做好德育的滲透就應該明確:語文教材是通過描繪具體人物形象或景物來反映社會、反映生活,提示事物的某種屬性的。這種形象的、直觀的教育,比抽象的說教更有力、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因此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潛移默化,要在滲透上下工夫,要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政治思想受到洗禮。
有些課文,可以通過講解中心句、難句,去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對比,在領會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接受教育,如《邱少雲》一文中「我不忍心看,但又忍不住看」一句,通過第三人的心理活動描寫,寫出了邱少雲為祖國的解放,為了完成人民交給他們的任務,他寧可被大火活活燒死。表現了他遵守紀律,對祖國的熱愛。在幫助學生理解邱少雲行動的過程中,英雄人物對祖國愛的火種,也會點燃學生心靈中愛國的火花。再如《難忘的一課》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一句,在文中重復出現三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加深,而第三次,強烈的愛國之情達到了高潮。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就會受到愛國激情的感染,從中接受教育。
(二)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的共鳴
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在課前教師就應該深挖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內容和能夠激發學生情感的內容,讓學生在富有情感的、積極向上的德育教育素材中體驗什麼是情什麼是理,什麼是美和丑、是與非、愛與憎,從而陶治情操、凈化心靈、豐富精神世界。這種激發情感式的教學應讓學生多說、多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
三、小學語文進行德育滲透要注意教育信息的含蓄性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觀點較為含蓄,教育信息往往隱含在語言文字之中,讓讀者自己去深思、去挖掘。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自覺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的素材,但不可以隨意撥高,更不能牽強附會。
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場景,特別是採用了以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或採用了比喻等修辭的,既形象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都要求我們根據教學要求引導學生細心閱讀。同時,還要抓住詞、句、段的講解,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四、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德育滲透要注意教育途徑的立體性
教育途徑的立體性要求既重視課內以延伸課外。語文課的教學形式多樣。但是,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也並非僅限於課內,課堂是語文課德育滲透的主要場所,教師要抓住理想、道德、情操和審美觀念等具體的內容,通過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把這些形象化了的德育因素遷移給學生。這在課堂教學的各種形式、各個過程都能體現。如閱讀課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思想實際恰當地選取重點、難點和疑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啟迪。通過這樣的教育可以把學生原來的具體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文章中的人物、事物,體會德育內涵,進行德育教育。
延伸課外就是將語文課的德育滲透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活動與廣闊的社會活動中去。如開展語文課外調查、了解社會新人新事、收集廣播電視的社會新聞。正確認識現象,深挖德育因素、陶治情操,廣泛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質。

⑻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一)轉變思想觀念
隨著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提出,落實德育也越來越緊迫和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有效滲透德育,就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首先,加大德育的宣傳,提高教師對德育的認識,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實施德育;其次,教師要將德育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將德育與語文教學有效結合起來,立足學生發展,深入剖析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知識,進而更好地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在語文閱讀中滲透德育
閱讀在小學語文中占據著一定的比例,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文章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因此,教師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匯總有效滲透德育,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課中,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學會感恩。在課文學習中,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與該課文有關的視頻,將學生置身於作者的感情之中,讓學生直觀地體驗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體會文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

(三)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識字,每堂課上都要周而復始地識字寫字,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無疑就會讓識字教學變得枯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都有著其獨特的寓意,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讓學生理解中華文化。如,在學習「打」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這個字組詞,有的學生會組「打架、打人」,此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組的詞來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打架、打人都是不可取的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良好的課堂環境是滲透德育的基礎。以往,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得比較嚴厲,不僅造成課堂氛圍沉悶,同時也使得學生害怕老師,而這樣的課堂環境不利於德育的滲透。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有效滲透德育,教師應當積極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歡快的學習環境,進而方便學生接受德育。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善於換位思考,多鼓勵、少責罵,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溝通,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學生群體中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讓學生愛上老師,進而愛上課堂,為德育的實施提供支持。

(五)創設德育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德育情境,不僅可以高效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同時也有利於學生主動去學習,探究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知識,進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如在《鳥的天堂》這一課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情境:「鳥會有天堂嗎?鳥的天堂是什麼樣的?」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意識到只要生活快樂的地方就是天堂,從而讓學生懂得如何與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如何保護大自然,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互聯網時代,機遇與危險並存。其為管理會計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但同時也面臨很多問題。諸如:對現有的認知存在誤區、技術水平不達標、缺乏系統化的理論以及缺乏專業型人才等等。

(六)強化教師的培訓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要想有效滲透德育,強化教師能力培訓尤為重要。首先,加強教師職業能力培訓,鼓勵並倡導教師深入學術研究,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活動,進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其次,強化教師職業素養教育,使教師主動去踐行立德樹人這一教育任務。作為教師,更要主動去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深度剖析教材中的德育知識,進而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

⑼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下面我就自己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在課題中滲透德育
課題往往被稱為文章的「題眼」,是文章精要內容的提煉、概括與濃縮。好的課題不僅能顯現出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能折射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來。此時,我們可以把課題當作德育滲透的切入點,從而進行德育滲透,如在教《生命的壯歌》一文時,先引導學生理解「壯」字的意思,然後讓學生根據經驗說說見過有那些感人的壯舉,最後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解讀課題、讀課題。從而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感悟,理解自然界弱小生命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表現出的可貴的合作與獻身精神,從外層螞蟻和老羚羊舍己為人、從容赴死的壯舉中收到感染。
2、在導入滲透德育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頗有一番道理,它告訴了我們應把好教學第一關。對此,我們不妨大肆渲染「開門紅」的課堂教學藝術,使德育知識滲透「精而細」,恰到好處。因此,精心設計生動、巧妙的導語,通過導語感染和教育學生。如:在《頤和園》一文教學中,不妨先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頤和園的美麗景色,並提問:「為什麼中外遊客都喜歡到園內看一看,走一走呢?」這樣的導語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們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與自豪,從而培養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2、在探究新知中滲透德育
語文課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的德育不是強加的,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必須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滲透,因此,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德育。
(1)在朗讀中滲透德育。
語文課程強調「以讀為本」。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與熏陶,從而受到德育教育,如:在《番茄太陽》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要走的時候,明明輕輕地拉住我的袖子說:阿姨,你過來我和你說句話,我彎下腰,她附在我的耳邊輕聲說:阿姨,媽媽說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長大了,我把我的腿給你,好不好」在教到這里時,應引導學生多讀,且精讀,把它讀得恰如其分,真實感人,從而才能讓學生了解深深體會到小女孩那顆善良而又美好的心靈。
(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滲透德育。
為了讓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來,並銘刻於心,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藉助人物形象的具體分析,使學生既初步懂得描寫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優秀品質的感染熏陶。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優秀人物,尤其是我國古代、近現代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名人都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的學生從中感受到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
課文中人物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與熱愛,對侵略者的仇恨,對丑惡事物的揭露與批判,那些傑出的人物高大的形象會使我們的學生心靈受到深刻的教育。如在執教《祁黃羊》這課時,我讓學生找出晉悼公讓祁黃羊舉薦人才時,祁黃羊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讓學生體會從中體會到他是一個顧全大局,以國家為重,不計個人恩怨,唯才是舉,外舉不避仇,內舉不必親的人。
(3)在重點詞、句的講解中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只有扎扎實實地抓住字、詞、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闡明課文所體現的內在思想性,才能在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同時,受到具體生動的思想教育。有些字詞在文章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不理解,就會影響對課文的理解,所以字詞學習不容忽視。
(4)在欣賞插圖,利用圖片滲透德育
引導學生欣賞插圖,領悟圖意,有助於學生把課文較為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藉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而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如教《黃果樹瀑布》一文,除了書中的插圖外,再利用多媒體出示黃果樹瀑布不同角度的圖片,二者結合,讓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黃果樹瀑布特點,再配之教師的講述,就能使學生對黃果樹瀑布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祖國山川的壯麗,產生了自豪之感。
(5)在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中滲透德育
運用比較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求知的慾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使他們分清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可以效仿,什麼應該譴責。比如《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在記敘童第周學生時代的兩件事時,採用了對比的寫法,以相似的結構和語言有層次地表現了童第周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和「為中國人爭氣」的愛國思想。教材本身有許多可供比較的條件,利用這些條件,教師可採用比較法教學,有利於將情感滲透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之中。通過多次對比,學生認識到在學習上應有頑強的學習意志、明確的學習目的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為國爭光,為祖國建設努力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3、在課堂練習中強化教育
課堂練習能鞏固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思維,形成學生能力。在反饋練習中我們可從抓住訓練重點,在突破難點上下苦功夫,巧功夫,恰到好處的滲透德育。如:在《爭論的故事》一文教學中,我在課堂鞏固訓練中實施了讓學生帶著感情去分角色朗讀課文,把學生帶入情境,並讓他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學生的理解與感悟就在表演中得到了升華,從而讓他們在這樣的課堂練習中認識到了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而一事無成的道理
4、在總結回顧中延伸德育
語文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依據。對此,我們應在全課總結、延伸學習內容的時刻,巧妙地滲透總結性的德育教育。如:在《軍神》一文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自主小結,讓學生在知道劉伯承為了革命而拒絕使用麻醉劑做手術,從而引申教育孩子要向劉伯承一樣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5、在習作中誘導德育
新課程教學建議對寫作提出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要說假話、空話、套話。這不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可見學生習作要融進學生生活,與學生的行為習慣聯系起來,使學生通過寫作感知做人道理,學會做人。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塑造學生心靈的重要途徑。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學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與教做人的統一」。作文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更全面地觀察社會、更深刻地認識社會,贊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現實中的假惡丑,培養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念。所以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握每個有利時機,自覺地、有意識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書,這對於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與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機滲透道德教育。例如:寫「我的媽媽」,要求大家寫出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那麼,我們應該對父母做些什麼?從中讓學生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寵愛使得他們習慣於什麼事都只從自身這一角度來考慮,很少顧及他人的感受,養成自私的毛病。通過作文,慚慚讓他們懂得如何去面對生活,面對困難,面對挫折,使他們健康地成長起來。由此可見,習作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凈化學生的心靈,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傳統美德
6、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實施德育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口語交際內容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如:《有禮貌》、《請到我家來》、《打電話》、《買文具》等內容教育學生在與人交往中,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會禮貌待人;《學會安慰》、《學會鼓勵》等內容教育學生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德。上好口語交際課,也能感染學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拓寬視野,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的途徑之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
通過語文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語文整體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將課堂內外德育做到有機結合,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課外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動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並注意有層次性和針對性。語文課外活動的類型多種多樣,例如舉辦文藝作品欣賞會、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等,這些活動形式生動活潑,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很受學生歡迎。小學生的可塑性強,課外活動要選擇正面良好的榜樣,以培養優良品質、積極進取精神、社會主義道德情操和愛國主義情感,如革命詩歌朗誦會、名人成功故事會等。通過這些活動滲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語文能力訓練與品德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寓德育於語文課外活動中。
(五)在作業批改中滲透德育
學生的作業既能檢驗他們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也最能及時反映出他們的思想動態。所以在作業批改中,教師應該隨時注意各種苗頭,及時加以引導、糾正,並不失時機地滲透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曾發現有位同學用「幫助」造句:「只有別人幫助了我,我才幫助別人。」我把這個同學找來跟他講明了助人為樂的道理,使他明白了應該如何「助人為樂」。
(六)通過語文教師的自身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廣博堅實的業務知識,而且要不斷充實和更新,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傳,又要身教,處處為人師表,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用自己的愛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學生。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激發學生興趣,樹立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總是盡可能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參加難易不同層次的活動,對成績差的同學盡可能予以肯定,激發他們的學生熱情,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同時還經常注意自身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給學生樹立榜樣。只要細心發掘德育工作和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並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將二者融為一體,都可以讓學生得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說教,從而很好地促進學科知識的學習,為學科知識的吸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源自於自身廣博的知識、舉止言行、崇高的品德和博愛的心靈。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播灑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教師人格完美,對學生的心靈就有感召作用。教師的人格內在的,但內在的人格光輝總會向外顯露出來,產生非凡的魅力。相對於空洞的道德理論說教,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強的說服力,起到更生動、更形象的榜樣作用。

⑽ 試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育的和諧發展。 俗話說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這句話就點明了德的重要性。在應試教育中教育者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德育教育,導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後,出現一些社會問題,因此必須重視德育。所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就是除了要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觀念外,還要善於把握教材中德育的內容,選好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講究德育時分寸的適度,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提高社會主義覺悟,初步具有辨別是非、善惡、美醜的能力,這樣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德育教育:
一、正確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點。
語文學科不僅是集工具、知識、能力、文學欣賞於一體,更重要的也是一門思想教育學科。它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拓寬,它不僅是人的交際、思維、生活的工具,還是人認知世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工具,同時又有著強烈的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篇文章,或是對真、善、美的頌揚,或是對假、丑、惡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潔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寫照,或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社會主義建設日新月異的熱情洋溢的贊美無一不是作者某種思想感情的渲瀉,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內容。這是語文學科得天獨厚的教書育人的有利條件。我們語文老師就應該充分把握好語文學科的這優越性,積極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用好語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說教,也不能人為地撥高,因為語文教學中的德育並不等同於政治課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學實踐中走極端:不能光講授語文知識,也不能一味強調思想教育。要寓教於情,寓教於理,做到有的放矢。如在教學《畫楊桃》時,結合一個學生將楊桃畫成五角星惹來同學們的鬨笑,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些學生終於知道了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楊桃,其形狀是不相同的這一深刻的道理,讓學生明白在做事做人中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教學《古井》時讓學生學習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學《示兒》時,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膾炙人口的愛國詩句,從而理解詩人陸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生死觀、榮辱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的人格逐漸完善,成熟起來,明白要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的深刻道理。這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標准和教材,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正確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
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最基本的語文素養,還要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這是語文學科的性質與地位決定的,是社會、國家賦與的我們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花時不宜過多,要點到為止,不能影響語文教學。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出除了要正確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點;還要認真研究教材,處理好德育與語文教學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語文教學畢竟語文素養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產品。德育僅僅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也絕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正確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才不至於喧賓奪主、流於形式。也就是說,教師在具體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歸納文章的主題的程式,輕描淡寫地帶過,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樣,深入細致。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關鍵,引導學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動自己、震撼自己的語言文字,從中加深體會,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塑造學生。通過突出文章中的閃光點,使學生發現其光輝,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確或精神的可貴,讓他們把這些精神的種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這一課時,教師除了要教學作者是如何選擇材料來體現、突出中朝兩國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產國際主義情誼的,,還要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的同時受到這方面的教育。
(一)、在教學作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