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預習怎麼預習

語文預習怎麼預習

發布時間:2022-01-18 08:45:13

① 語文怎麼預習才能到位

有幾個步驟
1.讀一遍課文,把不會的字詞圈出來。
2.查字典,明白圈上的字詞的意思。
3.再讀一遍課文,把主要內容敘述出來,明白課文的主要寫法(如總-分-總、倒敘等。),找出運用修辭方法的句子,體會運用修辭方法的好處。
4.把課後生字寫會,組詞,造句。
5.把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形近字找出來,記會。
6.反復讀課文,把課文讀的流利、有感情。這樣老師再教你你就會得心應手了。
你也可以嘗試寫預習筆記,要多讀課文。千萬不要預習了就不聽老師講課了!
這是我自己感覺出來的,應該有用。

② 語文預習的時候應該預習哪些方面

一、養成良好預習習慣的意義和作用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工人建房要備料,農民耕作要備耕,軍隊打仗要備戰,學語文也是如此。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這也就是預習。預習在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有關的舊知識,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掃清障礙做好准備。葉聖陶先生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現代漢語詞典》就對預習解釋為:「學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而實際上,預習應該包含緊密聯系的兩個方面,即預先學習和預備學習。預先學習以預備學習為目標,預備學習以預先學習為基礎。預習是為了更好地聽課,以更好地掌握知識。 而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課前如果沒有準備,聽課就顯得被動了,況且課堂上還要聽講,又要記筆記,就顯得既聽得緊張,又記得忙亂,對什麼是重點,哪些是難點,根本就抓不住,那麼在復習的時候就會費時費力。如果學生課前有準備,那麼聽起課來就主動了,課堂記錄就有了重點,對老師的啟發性問題的反應就快,預習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作為一名中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良好的學習習慣無疑是取得好成績的法寶。好的習慣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使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行為控制,保持智力活動的恆常性,而且會使人受益終生。 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許多同學對預習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特別是剛上中學的同學,他們認為既然老師明天還要講,上課注意聽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預習呢?甚至有的同學認為預習是浪費時間。事實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不可取的。為了取得聽課的主動權,提高學習的效率,那麼勢必摒棄這種觀念,重視預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預習的任務及方法 1、閱讀。閱讀就是要閱讀單元內容說明、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或自讀提示,閱讀文本教材,閱讀課文的注釋,閱讀課後的「研討與練習」。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學習之前應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和知識的內在聯系。在進行具體的單元學習前,要了解本單元讀寫訓練的要求,通讀單元各篇課文,在這過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課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個性來。當具體預習每篇課文,課前的提示及課後的練習均是幫助我們理解課文內容的很好資料,因此是決不能忽視它的作用的。這樣,我們就對整個單元和單篇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這就有利於我們日後對課文進行縱深的閱讀理解。而不同文體的文章,它的閱讀要求是不相同的。記敘文的閱讀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能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或語段,能理清文章的結構脈絡,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特色。而議論文和說明文的閱讀要求就不同了,在作這兩種文體閱讀時就必須線理解掌握它們的文體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和表現特色。 2、查閱。查閱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過字詞關。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學們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好理解的語句。那麼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眼、腦、手並用,將預習時遇到的這些問題用筆劃出來。如果這些問題書上有註解,那麼閱讀時可以對照注釋,自己弄懂它的意思;書上沒有注釋的問題,那麼就要利用工具書,查一查字典,特別是不要放過那些模糊的字詞,似懂非懂的句子。例如「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句話,「似乎」與「確鑿」兩個詞意思相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而在這里,作者將它們放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線劃出來,再打上問號,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時候,你就可帶著問題聽,就會理解得更透徹些。再比如「而我們居然站在這兒,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行道樹》張曉風)這個句子,句中的「墮落」一詞如果沒有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所以我們就應該通過工具書去理解它的原義及引伸義等,閱讀時可結合上下語境進行理解,再不能理解的話上課時就應有所側重地聽老師講解, 3、思考。這一步是較高層次的要求。要求我們根據提示、課文及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是否能夠回答等。當同學們閱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課文後面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並做必要的眉批。同時也可以將你認為作者寫得比較好的地方,或你認為有疑問的地方,在書的邊角上做記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等符號。這樣,當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也就容易心領神會。以《最後一課》為例:可以把描寫韓麥爾老師的語句、表情、動作、服飾的句子,和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劃出來,有的可以打上重點符號,並在書旁註上自己的評點。再如《金黃的大斗笠》一文中的擬人化的描繪語句十分有特色,預習時就可以將其劃出來,特別是一些關鍵的、生動的詞語。這樣,在自己的賞析下,再經老師課上的點撥,領會就更快了,理解就會更加深入。應注意的是在指導學生在進行預習思考時定要結合文章體裁的特點。如在預習說明文時,要引導學生去思考歸納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個主要特徵進行細致說明的,在這說明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個什麼樣的作用,特別是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品味說明語言的准確性。 4、做筆記。在前面閱讀、查閱、思考的三個環節中做好筆記。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筆記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然,做預習筆記的形式有多種,可在書上做標記、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備一本預習筆記本。那麼怎麼做預習筆記呢?比如預習《社戲》一文,看預習提示及注釋時,可把與作者相關的內容按名(作家姓名),時(出生時間),地(出生地點),評(對作家的評價),作(選自哪部作品)歸納出來。

③ 語文預習都要做什麼

1、初步學習生字和詞語。

首先要能夠認讀生字和詞語,對於容易出錯的拼音應該重點掌握。比如生字里邊的平舌、翹舌、前鼻音、後鼻音、邊音和鼻音的區別,在預習的時候呢,需要多注意一下。

可以關注的生字的寫法。低年級的孩子要注意它的筆順,中高年級的孩子需要注意個別重點的易錯字的筆順。注意詞語的寫法,另外,中高年級的孩子可以注意成語的意思和用法。

④ 語文預習方法與技巧

一、粗讀課文,解決字詞,了解主旨 預習課文,應對課文有一個大概了解。為此就應首先粗讀課文,解決字詞,掃清障礙,弄清課文的主旨,知道課文圍繞什麼而寫,寫了些什麼,線索是什麼,文章好在哪裡。 二、劃分層次,抓住主體特點,了解課文重點 在粗讀課文的基礎上,應抓住文體特點,進行層次劃分,了解段落大意,知道課文先寫什麼,後寫什麼,進而對全文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在層次劃分的時候,還要把握重點,知道文章詳寫的是什麼,略寫的是什麼。三、對課文重點進行嘗試性分析 在掌握課文的重點之後,應在教師講解之前,進行嘗試性分析,而不要被動的等待老師講解。通過分析,找出課文是怎樣突出主旨的,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採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或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為什麼用這些方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為什麼用這些方法,從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 四、結合課文,解決課後題 在對全文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充分的預習之後,要嘗試性地解決課後題,以檢查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還有哪些不足,以便能及時查漏補缺,同時對不能理解的問題,可以先畫下來,當作自己的難點,以備聽課時認真聽講,當堂解決。 五、擴展、聯想、想像、將課內、課外結合起來 。六、重視文言文的預習,可以買一本古漢語詞典將文言文翻譯一下。

⑤ 怎麼預習語文語文預習要哪幾個步驟

1.將課文先讀三遍,找出不會讀不會講的字、詞語,把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標音,讀得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查字典、詞典.挑出來的字、詞一定要查字詞典弄會.
3、學過後,把詞語、生字默寫,做到准確無誤.
4、將課文分段,說出每段的意思;
5、默讀課文,說說文章的大概內容,了解中心思想和結構;
老師的說明:
首先,把新課輕聲地朗讀幾遍,了解一下課文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接著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試著給課文劃分段落層次;然後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點字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最後再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
懂得使用工具書.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在小學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
要勤動筆.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同樣要注意多動筆.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1作者簡介
2生字詞
3文章結構
4中心思想
5寫作手法(藝術特色)
5難點剖析(重點語句)
建議你使用教材全解將講解抄在書上,老師看的好,也加強記憶!
淺談初中生語文預習習慣的培養
一、運用「讀書五步歌」,提高預習興趣
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課的所有內容,包括注釋、練習.
第二步:畫,就是畫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如語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難理解的語句.
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書,要把查出的內容多讀幾遍,牢牢記住並掌握它的意義;如語文中遇到新詞,不僅要知道它的解釋,還要聯系課文,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和用法,數學中遇到新的概念,要弄清概念的產生及概念的內涵和應用范圍.
第四步:讀,是在一看、二畫、三查之後去朗讀課文或讀解題過程、知識形成過程.朗讀的好處不僅是幫助記憶,而且還能幫助你理解新課的內容.
第五步:記,到了這里,預習並沒有結束,還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筆記一記.「記」有兩個意思:一是記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新的知識要點;二是記下預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這就是說,把課本中容易解決的問題先解決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集中起來,拿到課堂上來解決.這樣,你在聽課時就會全神貫注,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二、培養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問題,提高學習效果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有疑問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創新.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培養創新思維要從培養質疑問難開始.
每次講新課之前,我都引導學生參照預習要求和課後思考題再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通過預習,學生能初步認識,熟悉課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問題.所以要引導學生運用劃劃、點點、記記等標記,把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語句以及課後問題作標記,並提出質疑.這樣,使學生做到在課堂上的聽課有目的性,帶著問題來聽課,提高聽講效果.此外對能在預習中提出問題的學生,教師應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總之,只要老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堅持不懈的指導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良好預習習慣便能養成,自學能力也隨之發展.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的引導學生預習,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普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學生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教學的效率,普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學生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
語文預習五步法
預習是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環節.預習做得好,會使課堂上的學習更有目的,學習效果更好,長期堅持,自然會逐漸提高閱讀能力.每個同學都應重視預習,養成預習的習慣.
預習要講究方法,科學的預習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以下五種方法簡單易行,收效顯著.
1. 「圈」:在預習課文時邊讀課文,邊把生字用紅筆圈起來.讀完課文之後再看註解,沒有註解的再查字(詞)典,弄清字形、讀音、字義.最好有一個專用本,把這些生字記下來.這有助於理解課文,便於復習、記憶,長期積累,肯定會增加識字量、用字量,避免或減少寫錯字.
2. 「點」:預習課文時把文中某些表現力特別強的詞語,用著重號標在這些詞語的下面.例如,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准確,哪個詞語用得生動,要仔細揣摩、研究.每位作家在寫作時都要字斟句酌,因此我們在預習課文時,對文中的詞語千萬不要蜻蜓點水,要用心琢磨文中的詞語,品味作者為什麼用這個詞,如果換一個詞效果會是怎樣.肯下苦功夫琢磨,不僅能提高閱讀能力,還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
3. 「劃」:我們學的課文,是專家從眾多名家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的,說都是精品並不為過,文中一定有突出表現中心思想、表現人物性格的句子,或說理精闢、描寫生動的句子,也就是說,一定有閃耀著思想文採光輝的句子.在預習課文時,把這些句子用曲線或直線劃出來.經常練習劃出這些句子,必定會提高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同時還會提高作文時遣詞造句的能力.
4. 「評」:「評」是指對文中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遣詞造句、寫作技巧等方面進行評論.自己有什麼看法,有什麼想法,贊成的或批評的,在課文的空白處評上幾句,批上幾條,說對說錯都不要緊.這是鍛煉和提高自己獨立分析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剛開始可能寫不了一兩句話,也可能抓不住關鍵的地方來評.但不要著急,只要堅持練習,就會逐漸抓住關鍵性的問題,評論的字數也會逐漸多起來,分析問題的能力自然會相應地提高.
5. 「摘」:即摘抄,就是把自己認為文中重要的優美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抄在預習本上或活頁卡上.這是積累語言材料的一種重要方法.堅持摘抄,不但會豐富自己的詞彙庫,還會增強口頭或書面的表達能力.當然摘抄需要時間,需要下功夫,但為了提高能力,花些時間、下些功夫,還是值得的.
怎樣記課堂筆記
記筆記是我們在學習中經常要做的事情.可是有些同學不會記筆記,特別是對語文課,常有同學反映筆記記不下來.這里就談談怎樣記好課堂筆記.
確定內容記課堂筆記一定要明確記什麼.一般要記好下面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應抓住老師講的「新」知識,「新」內容,記清記全,而對那些以前記過的,可以寫上見何處就可以了.二是要集中精力記好自己所「缺少」的內容,通過記筆記來彌補自己知識的缺漏.三是要記好那些「實用」的內容,如自己訓練或考試中容易出錯的知識.四是要記「法」,即記好那些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如怎樣分析詞的語境意、如何辯析同義詞的細微差別等.還有那些與自己的愛好有關的、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幫助的,或對自己的學習有啟迪的知識,都是應該記錄的.
抓住重點有的同學記筆記不善於抓重點,總以為老師的板書才是重點,便機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記不誤.其實大可不必.應抓住重點內容記錄,
一是老師板書的課文的結構圖解、關鍵性的內容等;
二是老師特別強調的重點和難點;
三是對你理解課文內容有幫助的一些關鍵性的知識.如不抓重點,從老師一開講就埋下頭來,耳聽手寫地記個不停,結果是一節課下來,自己搞得頭婚腦脹,對老師講的知識很可能仍是糊里糊塗,不知所以.
講究方法首先要注意記筆記的方式.記筆記有用筆記本的,有記在書上的,也有二者結合的.用筆記本結合書本的方式效果是比較好的.對老師板書的較為完整的、文字量比較多的內容,如課文結構圖、人物及情節分析等,可記在筆記本上,使之一目瞭然;對字、詞、句的分析,課文的段落層次以及有爭議的地方,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等,可直接記在書中與之相應的地方,既省時,又方便復習.
其次要講究方法.記筆記可以用符號法.符號有多種,最常見的是加圈點、劃線以及標問號、嘆號等.如用「|」或「||」表示段落層次,用「·」表示重點詞語,用「」表示需要掌握的生詞,用「~~」表示精彩的句子,用「——」表示中心句,用「?」表示疑問等.各種符號所表示的意思要始終一致.也可以用批註法.如對字詞的注音解釋,可以直接批註在字詞的上面,也可以集中批註在書頁上下的空白地帶;對重點詞句的分析,也可以批註在相應句段旁邊的空白處,說明其含義或用法等.還可以用寫意法,如對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意思可以記在段末篇尾.
注意速度老師講課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鍾90字左右,而學生聽課作筆記的速度是每分鍾20—40字,不少同學埋怨老師講的太快,記不下來.其實,老師講課的速度是有一個制約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這就要求我們在記筆記的時候注意記的速度,掌握一些速記的方法,用符號法記筆記不失為一種快速的方法.此外還可以用壓縮的方法來記,即抓住老師講課中的一些關鍵性的話,用簡短的詞句去概括一段話的意思.要提高記的速度,專心致志聽講是關鍵,只有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真正聽懂了,理解了,才能進行准確的壓縮、記錄.
及時整理在課堂上作筆記,為了跟得上老師的講授,難免有缺漏和筆誤,以後不好用.因此,課後要趁熱打鐵,對照書本,及時回憶有關信息,對筆啟出現的缺漏、跳躍、省略、簡記等補充完整,對筆誤的地方及時糾正,對錯誤之處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還可以編號分類,舍棄無關緊要的.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並鞏固記憶的效果,而且可以培養我們嚴謹而周密的學習習慣,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⑥ 語文預習方法步驟

第一步:自學生字詞
1、初讀課文,在每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詞語圈出來,並在書後註上拼音,注音後讀三遍
3、在課文中用波浪線劃出含有二類生字的詞語,當即讀兩遍。(所謂二類字就是生字表上一排用綠色直線圈定的幾個字)
4、拿起書按順序讀一讀全部的這些詞語。課文後生字表描紅。
第二步:熟讀課文
讀好生詞是讀好課文的基礎環節,做好了第一步的生字新詞的工作,我們要開始讀課文了。
1、不求對課文內容有多少了解,但一定要讀熟。
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添字,不錯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因為平時有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順暢地讀出課文)
有孩子問我讀到什麼程度,我說,熟練。
又有孩子問我,讀到什麼程度算是熟練,我說,快會背就算熟。(當然這個要求比較高,只是為了防止個別孩子」偷懶「)
2、用「——?」直線問號劃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課弄懂。
3、課後習題會做的在預習過程中完成。
第三步:組詞
我並不建議每個字都查字典,因為浪費時間。一些常用字完全可以通過閱讀生活實際組詞,個別難一點的,可以查字典。(組詞可以選取生活常用詞語或自己能理解的組詞。)
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先學後講」的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是在學生知識建構的基礎之上,這就需要從小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預習能力的?
首先要「確立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預習方法」—— 我們依據第一學段的課程標准要求,確立了預習的主要任務是:
⑴藉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圈出文中的生字,並劃出詞語。
⑵拼讀圈畫出的生字,讀准字音,看清筆順,想想記憶字形的方法。⑶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4)思考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把這個預習任務打成小紙條,每生一份,要求孩子們貼到語文書的第一頁,在預習是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預習。要想幫助孩子們理清預習的步驟和達到的要求,我們還要上2~5節課內預習指導課。比如:預習要求中的「想想記憶字形的方法」,首先,就要帶領同學們整理我們學過了哪些記憶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減一減、換部件、比一比、組詞法、猜謎語等,再來觀察不同的字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識記,有的孩子在預習時就記下了好幾種識字方法和大家交流。然後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根據預習提示進行預習,在自主預習十課左右後,學生就可以脫離預習提示進行預習了。

⑦ 初中的語文怎麼預習

1、讀准讀順課文
每拿到一篇新課文時,總會遇到一些讀不準或是不認識的字詞。這就需要學生在預習時能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書,掃除閱讀中的障礙。而我們有的學生遇到不會讀的字要麼讀半邊,要麼把他放過不讀。這就沒有達到預習的效果。如果要想把課文讀順,光光只讀一兩遍是達不到效果的,這就需要拿到新課文後要反復讀課文,特別是文中難讀句子,就更需要反復讀。而在課堂上,我們是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讀熟課文。由此可見,課前能讀准讀順課文,是預習的最基本要求。
2、圈點標注課文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預習讀課文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圈畫一些優美的詞句,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再則可以把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打上「?」。把這些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上課時就能特別留心聽老師講課。這樣,聽課的目的非常明確,態度積極,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聽課效果就更好。如我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一學生預習時對「醉里吳音」一詞產生了疑問,課堂上該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一問反而激起了更多同學的探究的慾望。於是我抓住契機,讓大家討論,並聯繫上下文及文中的插圖進行引導,學生才豁然開朗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預習時看似簡單的圈點標注,卻是學生在預習時的思維的真實流露。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那些樂思好學的孩子常常把書上標注的滿滿的,每到交流發言的時候,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3、理清課文思路
預習時,對所讀的課文內容應該有個大概的了解,理清課文的思路,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邊讀書邊在書上做記號,看看課文寫了幾件事、講了幾個問題,集中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觀點,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感。然而在教學時,卻常常發現很多同學只會照著書上原文照讀,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表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預習時沒有理清課文思路。

閱讀全文

與語文預習怎麼預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