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位置顯赫,舉足輕重,對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扎實的語文素養,作用重大。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掌握知識不夠等原因,讀書時往往會有唱讀、漏讀、填讀或讀破句等現象。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加強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多讀多練,培養他們的語言感受力,提高閱讀能力。
一、教師示範,激發興趣。
語文是靠語言文字來表達感情的,作者熾熱、豐富的感情寓於生動優美的語句中。每講授一篇新課文,老師如能先范讀一遍課文,范讀時注重感情色彩,時而激情澎湃,時而低訴音弦,做到聲情並茂,學生就會有如痴如醉的感覺,感情就會很快投入到課文中的情境中來。低年級的學生特別崇拜老師,加上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他們聽到老師朗讀那麼好,就會躍躍欲試,模仿著讀,就會對朗讀產生興趣,會很想朗讀好課文。
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時,我讓學生朗讀表演狼和小羊的對話,狼的話由我示範。我戴上了狼的頭飾,配上狼兇狠的表情,讀出了狼惡狠狠的語氣。這樣不僅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起到了榜樣示範作用。的確,後來許多小朋友也能模仿老師的樣子和語氣自主朗讀和表演。這樣既消除了課堂上的緊張氣氛,也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教給學生基本的朗讀知識。
針對低年級學生在朗讀中有發音不準、唱讀、漏讀、填讀和讀破語句等現象,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讀准字音。其次,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或者學生在朗讀時容易漏字、加字或讀破的詞、片語和句子,先指導他們讀准、讀順這些詞、片語和句子。然後再過渡到朗讀段和篇。第三,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技能和技巧,指導學生掌握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句子的不同讀法,掌握好朗讀中句子的停頓、聲音的輕重緩急高低升降。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此外還要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思想感情,盡量把握課文中的感情變化等。要做到以上幾點,在教學中,教師就要重視范讀和領讀,通過教師范讀糾正學生的錯誤,通過領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
『貳』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其實,學生在識記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於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講讀結合,提升朗讀效果。在教學中,教者要先指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然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啟發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3.利用好課文錄音,潛移默化地提高朗讀的審美能力。磁帶上的朗讀准確、規范、聲情並茂,與之相配的情境音樂渲染出課文的意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融入感情基礎,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聽課文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朗讀的審美能力,感受到聲音的無窮魅力。如教學有趣的童話故事《七顆鑽石》《小豌豆》等,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調把故事的情節起伏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一下子被課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有的在隨後精讀課文時模仿錄音中語氣、語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文錄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慾望,都想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故事中的角色個性和動人情節。
4.採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強烈願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採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教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
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讀是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應該教會學生總結朗讀的經驗,把握朗讀的技巧。
三、巧用多種朗讀形式。
教師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讀,不講求形式的多樣性,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地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比如:採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練習。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以競賽、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
1.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2.自由讀。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給學生時間、自由,讓他們盡情體驗、表現,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3.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4.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
5.比較讀。每位學生都有好勝心,如果有人比他棒,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更加努力。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6.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7.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叄』 語文課改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語文課標標准》指出: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讀是閱讀教學重要環節之一。我認為,語文教學的實質就是言語能力的培養,而言語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語感左右著語文教學的實質和效率,而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課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語文所蘊含的豐富情感。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這些大山裡的孩子由於在日常生活中,與家長、與社會甚至與老師交流都使用的是方言,很少有機會使用普通話,導致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較低。加之,目前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十分嚴重,擔任小學語文教學的多為老教師,他們只要求學生朗讀,缺少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導致學生朗讀課文不流利、加字、掉字、錯字、缺乏感情等情況普遍存在。因此,提高農村小學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近幾年的語文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狠抓拼音,鞏固朗讀基礎。
農村學校學生受當地語言環境的影響,在生活中很少說普通話,在朗讀課文時口語較重,並且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學生的朗讀水平要有所提高,最首要的條件就是先把字音讀准。比如:n、l不分;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不分;腦袋讀成laodai、歡迎讀成huanyin。低年級教師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可以要求學生做成卡片,幫助學生區分並加強記憶,高年級教師在處理這些問題要及時糾正、強化練習。並且老師們要做到持之以恆,堂堂必教,時時必糾。朗讀文章只有先讀正確,才能讀流利,然後才能讀出感情。因此,在低年級狠抓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是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前提條件。
二、范讀課文,熏陶感染學生。
盡管新課改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但很多教師仍然還沒有轉變自己的觀念,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必須先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當教師的朗讀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在課堂以生動、優美的語言為學生范讀,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三、創設情境,加深學生理解。
語文課本中有一些課文內容離農村孩子的生活較遠,這些課文學生比較難理解。對於此類課文老師可以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的《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課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寫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可學生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無法想像課文中所描寫的優美景觀,在課堂上,我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這些美景以及珍貴文物的圖片,把學生帶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充分理解後,這時學生就通過自己的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體會表達了出來,學生的朗讀水平無形中就得到了提高。因此,創設情境是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個重要手段。
四、加深理解,激發朗讀情感。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重點要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要求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又在理解後的朗讀中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回顧近幾年的語文教學生涯,我一直非常重視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而在訓練學生的朗讀時,我一直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表達出來。例如:我在引導學生朗讀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這一句話時,我先問學生同學們,在這樣的園里漫步,你想出來嗎?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第一個同學起來讀的語速較快,我又問誰比他更喜歡欣賞這些優美的景色,都不想出來了?學生就明白了讀這一句話語速要慢一點兒。我又問:誰完全被這些優美的景色陶醉了,都忘了出來了?這時,同學們朗讀的興趣都被激發出來了,都爭著要來讀並且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體會讀出來了。在語文課上,我堅持用這個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朗讀,使學生的朗讀能力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也正是用這個方法來讓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想互促進的。
五、開展活動,創造展示平台。
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不應該僅僅局限於課內,而應該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了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我經常開展一些詩朗誦、講故事、演講比賽等一些小型的班內活動,為學生創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並及時的對一些表現好、進步大的同學提出表揚。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讓學生積累了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也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更加輕松。
朗讀教學貫穿了整個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只要我們教師能轉變觀念,正確認識朗讀培養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有耐心、有恆心,科學地進行朗讀訓練,我相信農村小學生朗讀差的局面一定會有所改善。
『肆』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
[摘要]:朗讀在小學各個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書聲琅琅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徵。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把文字元號變成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維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則很值得探討。(本文就這一問題,談一點淺見。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朗讀能力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級教學孫雙金也曾指出:書聲琅琅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徵。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呢?現結合個人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做法。 一、創設情境,注重課堂氣氛的渲染提倡開放性朗讀。 指導學生朗讀必須入情入境。葉聖陶曾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朗讀教學十分注重創設情境,把文字元號變成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維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使學生由一個旁觀者變為一個當局者,去親近人物,感知事物,為接下來的感情朗讀做好准備。在這種情境下,有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學課文<<兩只鳥蛋>>,我准備了幾個鵪鶉鳥蛋,讓其孩子觀察外觀形狀並親手觸摸,通過觀察觸摸,孩子們知道了鳥蛋是圓圓的,滑滑的,這時孩子們興趣濃厚,在愉悅中積極朗讀,都朗讀出了鳥蛋的可愛,感情色彩非常到位. 二、分角色表演朗讀,藉助人物動作、對話感悟理解課文。 分角色表演朗讀能激發孩子們的朗讀興趣,通過進入角色,使他們把心中的情與文中的人和事融為一體,讀出各種人物的喜怒、凶善,讀者繪聲繪色,聽者身臨其境。如教學課文《坐井觀天》一課,我讓孩子分角色充當小青蛙和小鳥,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扮演小青蛙的同學讀出了無知、愚蠢的語氣;而小鳥則讀出了講道理、笑小青蛙無知和著急的語氣。同學們被小動物們的話語感染著,當同學們讀到我口渴了,飛了一百多里,下來找點水喝和天無邊無際時,孩子們用手比劃著天那麼大,班裡同學們感受到天是特別的大,都伸出了舌頭。當同學讀到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天不過井口那麼大,我不會錯的。大家都為小青蛙感到無知而可笑。最後扮演小青蛙的那個同學聽了小鳥的話還跳了出來,他的舉動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學們也紛紛舉手,爭先恐後上來表演朗讀。可見分角色表演朗讀不僅能激發同學們朗讀的興趣,也能收到教師講解所達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 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強,藉助兒童的這一優點,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低年級學生學習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開始階段,他們年幼無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讀對兒童來說很難,這樣就需要教師正確、耐心地去指導、范讀,教給他們讀的方法,逐步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為他們到高年級時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用普通話范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分清平翹舌、多音字及變調、輕音、兒化音;其次,教師在范讀時要注意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停頓,讓孩子們在教師的范讀中體會到逗號停一停,句號換口氣的停頓方法。例如,在教學《黃山奇石》一課時,有的句子比較長,教師在范讀中就要有意識地朗讀出詞與詞之間的自然停頓。如,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時間長了,學生很快就會掌握朗讀停頓的方法,正確地朗讀。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讀出文章的感情色彩。要讀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態,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色。如在教學《老師帶領我們找春天》一課時,讀到我們又來到果園里,有的桃樹已經開出粉紅色的小花,微風吹來,飄著一股清香……這篇文章字里行間充滿了贊美的情感。通過老師繪聲給色的范讀,學生就會被帶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從而達到了指導朗讀與理解課文的目的。教《紙船和風箏》時,先讓學生聽老師配樂范讀,邊聽邊感受文章中所表達的傷心情感。學生對文章的悲傷的感情基調有了點滴認識後,再讓學生對照朗讀,學生一下子就進入課文情境進行朗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 四、挖掘重點字詞,讀出真情實感。 良好的課堂氣氛僅僅是激發學生朗讀願望的外在條件,只有學生自己想讀,有情想表才能讀出真情實感,體會課文中語言文
『伍』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論文
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可見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手段,朗讀訓練是否有效,是閱讀教學是否成功的主要標志。目前,朗讀教學已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但實際教學效果卻並不如人意。多數學生能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但能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的學生卻是極少數。那麼,如何強化朗讀訓練,有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哲學家黑格爾說:「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模仿能力極強。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對朗讀的技巧掌握還不夠,教師在課堂上聲情並茂的范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而且使學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斷句,如何停頓,以及語氣的變化。高年級的學生盡管掌握了一些朗讀技巧,但教師的范讀仍很必要。好的范讀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直接領略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體會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教師該范讀時要范讀,且不可簡單使用錄音代替,失去范讀的直觀作用。實踐證明:教師的朗讀示範作用發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二、充分保證課堂上讀書的時間。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提高學生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提高無不要求教師以教材為根本,以課文為依託。只有讓學生有較多的時間與文本打交道,從中獲取信息,才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積累運用能力。語文課上,教師應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多讀,充分地讀。然而,很多教師的語文課變成了一問一答的問答課。有的語文課上,教師一會兒讓學生聽錄音,一會兒又讓學生看影視,一會兒讓學生去表演,學生朗讀的時間少得可憐。還有的教師生怕學生對文本不理解,文章講不透,不厭其煩地講解,把學生朗讀的時間變成了教師的演講。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則自曉其義也。有效的朗讀勝過教師透徹的講解,所以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課堂上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朗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朗讀。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文質兼美,可讀性強,人文性強?。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文章體裁、內容的不同,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不同?。說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適用於介紹性的語氣讀,不宜進行朗讀訓練。而敘事寫人的作品,言辭優美,故事情節曲折,感情變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語言華麗,感情色彩濃厚;古詩文和現代詩歌節奏感強,含義深遠。這些題材的文章都適合進行朗讀訓練。一般說來,體現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語句,最能表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教師把這些內容作為朗讀訓練的重點,更能准確地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每段內容進行朗讀訓練的目標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月光曲》最後三個自然段時,是為了啟發想像,體會意境;指導朗讀《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時,是為了領會寫作技巧及表達方法。
四、 積極創設朗讀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要使學生越讀越好,越讀越美,教師就必須以情激情,以境生情。創設朗讀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有效地范讀,多媒體的使用,背景音樂的播放,以及教師根據文章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提示語等。我在引導學生讀《荷花》一課第四自然段時,我先聲情並茂地范讀,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學生立刻被我的激情感染,想像自己也變成了一朵朵荷花,入情入境後,我再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想像配樂表情朗讀課文,學生立刻就陶醉在荷花的美麗,對大自然的熱愛之中。引導學生讀《兩小兒辯日》一課時,我採用煽情的「挑撥」提示語:「一兒不服曰」、「一兒扯著嗓門曰」、「一兒腳跺地曰」,讓兩組小兒的辯斗愈讀愈激烈,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雖然學生也是在反復地讀,但讀的效果與我們平時機械的讀截然不同。
五、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有齊讀、領讀、輪讀、輕聲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等。一般說來,低年級常運用輕聲讀、齊讀,分角色讀,以增強學生的讀書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年級宜採用個別讀,默讀,有利於靜思默想,潛心思考。一節課中,教師可採用幾種朗讀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種方式為主。如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適合個人朗讀,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人物對話較多的課文或片段,則適合分角色朗讀,如《陶罐和鐵罐》;節奏感強,感情飽滿的課文,尤其是詩歌,則可進行集體朗讀;而詞句艱深,含義深刻的課文,則需要教師適時范讀或創設情境導讀,如朱自清的《匆匆》。
六、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
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主陣地,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加強對朗讀技巧的指導。訓練時引導學生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來設計重音、停頓、語氣和語速的變化。一般情況下,對於描寫突然
『陸』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淺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
朱紅梅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位置顯赫,舉足輕重,對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扎實的語文素養,作用重大。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掌握知識不夠等原因,讀書時往往會有唱讀、漏讀、填讀或讀破句等現象。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加強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多讀多練,培養他們的語言感受力,提高閱讀能力。 一、教師示範,激發興趣。 語文是靠語言文字來表達感情的,作者熾熱、豐富的感情寓於生動優美的語句中。每講授一篇新課文,老師如能先范讀一遍課文,范讀時注重感情色彩,時而激情澎湃,時而低訴音弦,做到聲情並茂,學生就會有如痴如醉的感覺,感情就會很快投入到課文中的情境中來。低年級的學生特別崇拜老師,加上模仿性強、可塑性大,他們聽到老師朗讀那麼好,就會躍躍欲試,模仿著讀,就會對朗讀產生興趣,會很想朗讀好課文。 如教學《狼和小羊》一課時,我讓學生朗讀表演狼和小羊的對話,狼的話由我示範。我戴上了狼的頭飾,配上狼兇狠的表情,讀出了狼惡狠狠的語氣。這樣不僅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起到了榜樣示範作用。的確,後來許多小朋友也能模仿老師的樣子和語氣自主朗讀和表演。這樣既消除了課堂上的緊張氣氛,也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教給學生基本的朗讀知識。 針對低年級學生在朗讀中有發音不準、唱讀、漏讀、填讀和讀破語句等現象,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讀准字音。其次,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或者學生在朗讀時容易漏字、加字或讀破的詞、片語和句子,先指導他們讀准、讀順這些詞、片語和句子。然後再過渡到朗讀段和篇。第三,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技能和技巧,指導學生掌握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句子的不同讀法,掌握好朗讀中句子的停頓、聲音的輕重緩急高低升降。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此外還要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思想感情,盡量把握課文中的感情變化等。要做到以上幾點,在教學中,教師就要重視范讀和領讀,通過教師范讀糾正學生的錯誤,通過領讀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
三、進行多樣化閱讀訓練。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注意力集中不夠,在教學中如果以一種不變的方法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會感到厭煩,這樣的朗讀效果可想而知不會很好。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多種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活躍課堂氣氛。通過集體讀、分組讀、輕生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引導學生將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 四、創設情境,宣染氣氛。 情感並不是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說有就有,說無就無。它需要感染,需要激發,它具有共鳴性,它可以隨著環境氣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感情朗讀課文時,創設一定的情境,在班級里宣染適當的氣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讓學生看課文的動畫展示,介紹一些課文的時代背景,請學生分角色朗讀或演一演。低年級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在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抓住時機,誘導他們進入角色。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進入角色,表演課文中的內容,加深對課文的了解,而且能啟迪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如在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時,我在教室四周貼上一張張的荷葉荷花圖片,整個教室就像是一個荷花池,班中的小朋友就像在荷花池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我採用了演課本劇的形式,讓小朋友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配上喜歡的動作說一說、演一演。學生邊演邊說,再現了課文中的情景。這樣,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不但豐富了想像,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讀水平,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要求學生熟讀背誦,讀有所悟。 朗讀的目的是為了理解課文,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文都較短,最好都要求學生背誦。但是,如果學生只能背誦課文,卻不能理解課文,那麼學生的朗讀還是停留在唱讀,唱讀對學生沒有幫助,時間久了也就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反復揣摩課文中的詞句和內容,整體把握課文的感情,理解課文中寓含的思想,陶冶情感等。對於精短的課文和精彩的片斷,要讓學生反復朗讀,直至背誦。學生能背誦的課文多了,積累的詞彙就自然而然會增加,閱讀能力就會不斷提高,也就為高年級的作文訓練打下好的基礎。 六、加強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課外閱讀中也要注意方法的指導。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其次要教給學生方法,掃除閱讀障礙,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要善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另外,要擇優推薦,低年級的年齡小知識少,課外書的名目繁多,因此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選擇內容健康、形象生動的讀物,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朗讀訓練對於低年級學生很重要,我們一定要重視朗讀訓練。在教學中以多種方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把足夠的時間讓給學生朗讀,在朗讀中提高朗讀的技能技巧,提高閱讀能力,發展思維。
『柒』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閱讀活動是從朗讀開始的。閱讀是默讀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階段蘇教版語文教材每一篇課文的學習目標中的第一條就是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強化朗讀能力的訓練,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關鍵字】培養學生的基本功;激發朗讀慾望;培養朗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閱讀活動是從朗讀開始的。閱讀是默讀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階段蘇教版語文教材每一篇課文的學習目標中的第一條就是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捌』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總結了古人寶貴的治學經驗,包含著我國古代語文教法的精髓。從孔夫子到陶行知,幾千年來,他們便是讓學生認真朗讀範文。在這朗讀的過程中,漸漸進入詩文所創造的意境,從而受到了審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發掘了知識瑰寶,提高了鑒賞與成文能力,事實證明,注重朗讀教學,這個為古人沿用千載的傳統教法,不僅不可擯棄,而且應該很好地繼承發揚。
魯迅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往外潑洗澡水時,連同坐在浴盆中的嬰兒一齊倒掉,這種做法是最愚蠢的婦人也不取的。」當今的語文教改,對傳統教法中有生命力的「嬰兒」,非但不可橫掃,而且應該倍加鍾愛,並促使其成長。
需要正視的是,朗讀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正視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練習,讓學生在讀中「感知、領悟、體驗、提高」。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長時間的摸索,以及多方面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把朗讀訓練分為「默讀、閱讀、朗讀、誦讀」四個階段,然後明確每個階段要達到不同的目的,並用一個「情」字把這四者聯接起來。
默讀、感知,閱讀、領悟,朗讀、體驗,誦讀、提高,由淺入深、由點及面,體會作者感情,引起心中共鳴,做到「文未出口先有情」,以達到提高朗讀水平、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作文能力的目的。
一、默讀中品味
詞是最小的語言單位,理解詞語是理解全文的基礎。指導學生在默讀這個階段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朗讀能力培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
課堂上我經常指導學生在默讀的時候,用「換詞」的方法品味詞語。把句子中需要推敲的詞語,讓學生換一個詞試試,兩相比較讓學生品味出哪個詞語好,並說出理由,如《開國大典》一課,「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我讓學生思考「投向」 可不可以換一個詞,為什麼?培養了學生對語言文字豐富感情色彩的感知。
二、在閱讀中領悟
句子是構成篇的直接單位,往往能表達相對獨立、具體的情感。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句子的賞析,指導學生去領悟作者的獨特情感。
在這個階段,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弄清句子中有深刻含義。例如在講授課外閱讀《夏夜荷花》一文:「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滿池滿塘。」要讓學生理解「孤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不孤傲又是什麼意思,這個詞通常是形容什麼的,整句話哪點說明荷花不孤傲,領悟到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形容荷花的品格,是一種強烈的對荷花的贊美之情。學生體會了這種感情,在接下來的朗讀中,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這來。
三、朗讀中體驗
品詞、析句是對語言的局部把握。要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在這一階段,要利用不同的訓練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朗讀,如:范讀、領讀、趣讀、分角色讀等。
范讀可以是教師讀也可以是學生讀。范讀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模仿,而是聽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在一開始,我利用配樂范讀的方式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讀出來,學生在自己讀的時候,就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情」與「文」結合。
需要正視的是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參差不齊的,讓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領讀,就是讓全班學生聽出「正確、流利」的標準是什麼,並以此來自覺要求自己。
趣讀的練習是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徵的,做填空練習 「( )的說 ……」學生會填「(興高采烈)地說……」 「(垂頭喪氣)地說……」 「(熱情)地說……」 「(冷淡)地說……」等等。然後讓一個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讓其餘同學評判,這樣就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分角色朗讀對於對話較多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讀手段,如《草船借箭》一文,情節生動,對話豐富,是非常有利於分角色讀的。可以幾個同學為一組,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演出課本劇,對於學生來說既是練習又是提高。
四、誦讀中提高
古人曾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如何才能使學生達到「樂之」的境界,不僅是朗讀教學,對於其它學科來說也是一種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
在課堂中我經常啟發學生:「你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文中所寫的每一個文字都是你親身所見,內心所感。你要通過誦讀把內心的感受傳染給別人,這樣你的文章才有價值。」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當學生讀到「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學生把自己當作主人公,自然而然流露出心中的渴望:「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通過這樣的誦讀,學生朗讀水平必然會顯著提高。再加上教師、同學及時肯定,學生必然會把朗讀當作一種表達內心感受的方式,不僅是課文,久而久之,在讀自己的作文時,也會流露出真情實感。這對學生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讓學生在「感知、領悟、體驗」感情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不僅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有助於他們接受優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時對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也有幫助。
『玖』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訓練項目。教師應培養學生養成大聲朗讀的習慣,一篇文章,讀出聲音,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語調神情,比單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下面,筆者就談談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的點滴感想。
一、抓住學生的表現心理,激發朗讀興趣
小學生的表現欲特別強,教學中教師可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激發其朗讀興趣。例如,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校設立了紅領巾廣播站,讓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擔當小播音員。每每看到優秀學生那神氣的樣子,我班的學生就又羨慕又忌妒,恨不得站在台上的就是自己。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我引導學生說:「如果你們好好練,朗讀水平高了,到三年級時就可以去競聘小播音員了,那時出現在台上的就可能是你們中的一員了。現在,我們先來評選咱們班的小播音員,讓他每天早上領大家讀古詩。」學生聽了,個個情緒高漲,朗讀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
另外,學生有無朗讀興趣,不只在於活動形式是否多樣化,內容是否好玩有趣,還在於學生有沒有從朗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造機會,給學生以成功感。例如,我經常在班裡開展一些朗讀活動,如「課文朗讀大比拼」「詩歌朗誦會」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受讀書的快樂。
二、運用多種手段,培養朗讀能力
1.示範導讀
語文教材中有韻文、詩歌、童話、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滿童趣,有利於學生練習朗讀。但課文中那麼多生字,那麼多句式,對小學生來說,有感情地朗讀還是有些困難。「模仿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朗讀。
例如,受日常口語的影響,學生朗讀時常會出現添字、漏字、讀錯字的現象。我除了要求學生讀書時集中注意力,還採用范讀的辦法,讓學生通過聽范讀減少錯誤的發生。又如,有些學生朗讀時拉腔拉調,有些學生將輕聲字讀出聲調……這些錯誤的讀法,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教學中我通過范讀培養學生的朗讀節奏感,讓學生體會什麼地方該停頓,什麼地方該重讀,什麼地方該輕聲。
總之,教師的范讀極具立體感,除了聲音的傳遞外,教師的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會作為一種信息及時傳遞給學生,更易感染學生,幫助學生讀好課文。在教師范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就能漸漸形成語感,漸漸把握語句的邏輯停頓和情感,並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2.情境誘讀
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朗讀方法只會使他們讀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創設情境,營造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著讀,在讀中鍛煉能力。
有些課文文筆優美,感人至深,但由於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缺乏深刻的情感體驗,朗讀時自然不到位。這時,教師創設情境,藉助精美的圖畫和生動的課件演示,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教學《畫風》時,我利用多媒體動畫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強悍的北風的形象。在呼嘯的北風聲中,學生邊看動畫邊朗讀邊做動作,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了青草、梧桐樹、小鳥等一個個弱小的形象。無需我多講,學生已深刻體會到了風的兇悍和風帶給人們的好處及困難。
3.評價促讀
卡耐基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兒童天生喜歡鼓勵和贊美。課堂上,教師一句親切、簡單的「你真棒」,再加上眼神中發自內心的鼓勵,定會像潤物的春雨滋潤學生幼小的心靈,使學生感受到器重和關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將朗讀教學的目標、意圖蘊含在評價中,善於發現學生值得鼓勵的地方,充分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並巧妙地指出其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例如,教學《爭吵》時,我要求學生用朗讀表現安利柯嫉妒克萊諦的心理。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我沒有生硬地批評,而是委婉地說:「你讀得很認真,可我只看到了你一點點的羨慕,我感覺不到你嫉妒的心理。」第二個學生有點進步,我這樣鼓勵:「哦,你讓我看到了你的內心,我有點看到嫉妒了。」第三個學生讀得非常好,我表揚道:「哇,你真厲害,老師彷彿走進了你的內心世界。不過,你的成功有前兩位同學的一份功勞啊!」這位學生樂滋滋地笑了。然後,我又請前兩位學生再讀這句話,他們的朗讀一下就到位了,全班同學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可見,激勵性評價能給學生一把認識自我的梯子,使他們的朗讀能力不斷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總之,對小學生來講,如果純理論地對其講解朗讀的方法和技巧,產生不了多大作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作者單位:山西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小學)
『拾』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讀幾十年書,而閱讀的第一步,便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這個第一步的怎麼邁法,對學生今後幾十年的讀書,將會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為此,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其中朗讀習慣包括:1、正確的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平,兩手將書拿起,呈45度角。正確的朗讀姿勢不但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的發育,也可以使學生朗讀過程的發聲吐氣准確、暢達。2、讀書時,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聲音響亮地讀,心到邊讀邊記憶文中的美詞佳句,想像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教學應嚴格要求:讀前讓學生擺好姿勢;讀時,教師加以督促;讀後,及時評價,持之以恆,良好的朗讀習慣才能形成。
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去主動學習,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做為教師就應該盡職盡責,要在知識和學習間架起興趣的橋梁。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是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年級的教材,課文以詩歌、韻文、童話故事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很濃,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
(一)、加強朗讀指導
要加強朗讀指導,讓學生會讀,只有讀了他們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每上一篇課文時,都要給學生范讀兩遍,讓學生模仿,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音,在模仿中培養自己的語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讀方法,以提高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朗讀中,我還實施了評選小老師的活動,確定了做小老師的條件:(1)朗讀的聲音要洪亮;(2)要正確、流利地讀課文;(3)讀出自己的感情來。學生們聽說要選小老師,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躍躍欲試,嘴裡激動地說:老師,我先來。於是,小老師們熱鬧的氣氛中一個一個產生了,每個小老師在范讀完課文後,同學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指出小老師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師們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同時,我也對同學的朗讀結果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一來,學生在熱鬧、歡快的氛圍中朗讀,既有老師的指點,又有同學的幫助,他們的朗讀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二)用寬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作為老師應該明白,我們面對的不是專家、學者,而是涉世不深,學識很淺的小學生,常常出現令人不滿意的情況是必然的。如果課前不預習課文,教師范讀時不認真聽,一讀書就多字、少字、錯讀字等,凡此種種,作為教師不應該責備學生,挖苦學生,而應用一顆平常寬容的心去幫助學生,找出原因,端正學生的心態,用鼓勵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親熱的動作使他們從失敗中堅強起來,樹立起我要讀好書的決心和信心。
三、朗讀的目的要明確
老師在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除了加強指導,還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只有在反復地讀中,學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讀音,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哨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這樣,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我們才能看到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五、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樣
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合作讀,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是一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學之間的合作。通過這樣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明白:小鴨和小鷹都是既有禮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們的媽媽並不是不愛它們的孩子,不關心它們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圍的環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危險,於是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賴父母,要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總之,朗讀是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只要學生能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讀下去,我們老師能不厭其煩地教下去,指導下去,學生的朗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