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在高效課堂上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如何在高效課堂上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發布時間:2022-04-28 13:23:52

A.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總結了古人寶貴的治學經驗,包含著我國古代語文教法的精髓。從孔夫子到陶行知,幾千年來,他們便是讓學生認真朗讀範文。在這朗讀的過程中,漸漸進入詩文所創造的意境,從而受到了審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發掘了知識瑰寶,提高了鑒賞與成文能力,事實證明,注重朗讀教學,這個為古人沿用千載的傳統教法,不僅不可擯棄,而且應該很好地繼承發揚。

魯迅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往外潑洗澡水時,連同坐在浴盆中的嬰兒一齊倒掉,這種做法是最愚蠢的婦人也不取的。」當今的語文教改,對傳統教法中有生命力的「嬰兒」,非但不可橫掃,而且應該倍加鍾愛,並促使其成長。

需要正視的是,朗讀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正視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練習,讓學生在讀中「感知、領悟、體驗、提高」。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長時間的摸索,以及多方面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把朗讀訓練分為「默讀、閱讀、朗讀、誦讀」四個階段,然後明確每個階段要達到不同的目的,並用一個「情」字把這四者聯接起來。

默讀、感知,閱讀、領悟,朗讀、體驗,誦讀、提高,由淺入深、由點及面,體會作者感情,引起心中共鳴,做到「文未出口先有情」,以達到提高朗讀水平、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作文能力的目的。

一、默讀中品味

詞是最小的語言單位,理解詞語是理解全文的基礎。指導學生在默讀這個階段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是朗讀能力培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

課堂上我經常指導學生在默讀的時候,用「換詞」的方法品味詞語。把句子中需要推敲的詞語,讓學生換一個詞試試,兩相比較讓學生品味出哪個詞語好,並說出理由,如《開國大典》一課,「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我讓學生思考「投向」 可不可以換一個詞,為什麼?培養了學生對語言文字豐富感情色彩的感知。

二、在閱讀中領悟

句子是構成篇的直接單位,往往能表達相對獨立、具體的情感。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句子的賞析,指導學生去領悟作者的獨特情感。

在這個階段,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弄清句子中有深刻含義。例如在講授課外閱讀《夏夜荷花》一文:「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滿池滿塘。」要讓學生理解「孤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不孤傲又是什麼意思,這個詞通常是形容什麼的,整句話哪點說明荷花不孤傲,領悟到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形容荷花的品格,是一種強烈的對荷花的贊美之情。學生體會了這種感情,在接下來的朗讀中,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這來。

三、朗讀中體驗

品詞、析句是對語言的局部把握。要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在這一階段,要利用不同的訓練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朗讀,如:范讀、領讀、趣讀、分角色讀等。

范讀可以是教師讀也可以是學生讀。范讀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模仿,而是聽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在一開始,我利用配樂范讀的方式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讀出來,學生在自己讀的時候,就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情」與「文」結合。

需要正視的是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參差不齊的,讓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領讀,就是讓全班學生聽出「正確、流利」的標準是什麼,並以此來自覺要求自己。

趣讀的練習是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徵的,做填空練習 「( )的說 ……」學生會填「(興高采烈)地說……」 「(垂頭喪氣)地說……」 「(熱情)地說……」 「(冷淡)地說……」等等。然後讓一個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讓其餘同學評判,這樣就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分角色朗讀對於對話較多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讀手段,如《草船借箭》一文,情節生動,對話豐富,是非常有利於分角色讀的。可以幾個同學為一組,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演出課本劇,對於學生來說既是練習又是提高。

四、誦讀中提高

古人曾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如何才能使學生達到「樂之」的境界,不僅是朗讀教學,對於其它學科來說也是一種需要不斷探討的問題。

在課堂中我經常啟發學生:「你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文中所寫的每一個文字都是你親身所見,內心所感。你要通過誦讀把內心的感受傳染給別人,這樣你的文章才有價值。」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當學生讀到「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學生把自己當作主人公,自然而然流露出心中的渴望:「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對她也是有好處的……」通過這樣的誦讀,學生朗讀水平必然會顯著提高。再加上教師、同學及時肯定,學生必然會把朗讀當作一種表達內心感受的方式,不僅是課文,久而久之,在讀自己的作文時,也會流露出真情實感。這對學生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讓學生在「感知、領悟、體驗」感情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不僅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有助於他們接受優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時對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也有幫助。

B.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其實,學生在識記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於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講讀結合,提升朗讀效果。在教學中,教者要先指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然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啟發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3.利用好課文錄音,潛移默化地提高朗讀的審美能力。磁帶上的朗讀准確、規范、聲情並茂,與之相配的情境音樂渲染出課文的意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融入感情基礎,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聽課文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朗讀的審美能力,感受到聲音的無窮魅力。如教學有趣的童話故事《七顆鑽石》《小豌豆》等,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調把故事的情節起伏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一下子被課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有的在隨後精讀課文時模仿錄音中語氣、語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文錄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慾望,都想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故事中的角色個性和動人情節。
4.採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強烈願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採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教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
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讀是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應該教會學生總結朗讀的經驗,把握朗讀的技巧。
三、巧用多種朗讀形式。
教師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讀,不講求形式的多樣性,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地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比如:採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練習。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以競賽、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
1.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2.自由讀。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給學生時間、自由,讓他們盡情體驗、表現,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3.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4.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
5.比較讀。每位學生都有好勝心,如果有人比他棒,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更加努力。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6.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7.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四、作好朗讀評價,取長補短。
1.教師評價。教師應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2.自評反思。有反思才會有進步。古人說得好:「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讀教學中,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樣讀,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
3.互評糾正。培養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採用適合於自已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朗讀教學中,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開相互評價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語,甚至是爭辯,讓學生暢所欲言。在評價中反思糾正,從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這樣,每個學生都在朗讀和評價中提高了能力。

C. 小課題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研計劃:一﹑提出教研課題
二﹑年組內教師交流看法及個人心得
三﹑查找資料,理論學習
四﹑在實際中改進做法,交流經驗
五﹑組內教師再次交流,總結反思總結反思:《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教學中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朗讀能力的基礎訓練,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那麼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首先,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第三,採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第四,經常進行各種朗讀比賽。
二、打好朗讀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子。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讀書也不例外,就這點來講,最好從小學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使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只要達到了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
三、范讀領路,模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地朗讀,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讀。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學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讀書的能力也就形成了。范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范讀,二是講中范讀,三是講後范讀。
四、採取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願讀、樂讀
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要避免煩瑣的教學分析。

D. 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8Ibr5V0aFtXYOU-h_jM9Kg

提取碼: 8ux7

E. 如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淺談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教學中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朗讀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於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有助於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有助於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有助於兒童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再加上篇篇課文都是編委們精心選取的,文質兼美,內容豐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像力,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人格。朱教仁教授也曾說過:「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使人知道,朗讀使人感受。」所以,能夠熱愛讀書並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一個孩子來說真是莫大的財富。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多種措施,激發興趣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研究表明,進行朗讀訓練後,兩個月內,學生朗讀水平提高顯著,到四個月後學生興趣有所降低,到六個月後學生在掌握了朗讀技巧後興趣又有所回升。因此對學生實施朗讀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盡量避免學生朗讀興趣的波動或淡化,集思廣義,積極創新,根據實際情況拓寬思路,挖掘訓練中的多重效應,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持續發展。
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主要採取以下措施:1.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2.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他們朗讀的慾望。3.向學生講述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4.採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強烈願望。5.經常進行朗讀比賽。
二、打好基礎,形成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讀書也不例外。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就這點來講,最好從小學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其次,研究表明,學生形成一定的朗讀習慣後,再通過朗讀基礎訓練(包括發音、正音、吐字、發聲等訓練)、朗讀技巧訓練(主要包括停頓、輕重、快慢、語氣等四個方面)、朗讀節奏訓練(主要包括節奏、音高訓練),絕大多數學生朗讀時能做到正確、流利,初步做到有感情,效果顯著。如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我班的胡漢蒙成為了校廣播站的主持人,並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也得到聽課老師好評。 三、范讀領路,摹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小學生閱歷淺,知識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讀。因為范讀能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課文的基調是歡快的、高昂的,還是平緩的、低沉的,給學生以遵循。因此,教師范讀減少了朗讀訓練的盲目性,增強了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兒童的天性,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有的學生摹仿出來的東西一點不亞於老師的「原汁原味」。學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麼讀書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當然,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
例如,我曾聽到一位朗讀能力很強的教師執教的《月光曲》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教師的范讀。她讀課文時,聲音時而低沉,時而高昂……當場所有的學生和聽課教師都鴉雀無聲,當學生讀課文時,他們也能初步地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教師的范讀不容忽視。
這里要提一點,「打鐵還要榔頭硬」,教師的朗讀水平高了,才能正確的指導,點撥學生,教師的表情朗讀多了,學生的臉上才會顯出豐富的情感。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
范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范讀,一般適合於情境教學的文章。像《七子之歌》,課前可做適當布置,營造文中的氣氛,這時教師進行精彩的范讀,能一下子拉近學生與時代的距離,使學生彷彿進入了當時的情景。這時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比較得心應手了。二是講中范讀,適合於范讀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如《平分生命》中男孩的話,「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這句話是男孩聽了醫生的話後,明白自己輸血不會對自己的生命有影響時既高興,又興奮,發出的肺腑之言。一開始學生把握不準,我的范讀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讀得更精彩,更具韻味,從中感受到了男孩的慷慨,無私.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三是講後范讀。講後范讀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品味性,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要選擇那些寫景狀物的優美文章,如《草原》,范讀時可讓學生把眼睛閉起來,靜靜地感受,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畫面,達到一種境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
此外,在朗讀時還可採用指名讀、自己選段讀、小組齊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小組合作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引讀、幫讀、領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願讀,樂讀。
四、注重「評讀」,讀中求新
小學生的朗讀水平還不高,但他們也能進行一些初步的評讀。可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讓學生評一評其他同學的朗讀,我們聽到的更多是「讀得很好」、「讀得不夠好」這樣的泛泛而談,這遠遠達不到我們讓學生「評讀」的目的。為此,在課題研究中,我通過學生朗讀能力評價策略的研究,通過《學生朗讀水平評價表》的擬定與實施,引導學生從朗讀基礎、朗讀技巧、朗讀節奏以及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情感、內涵等方面進行評讀,效果不錯。
如教學《一張美麗的紅楓葉》一課,在處理課文第6—8自然段中,我抓住第7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好「輕輕地說」「輕輕放」,體會小青蛙對小蜥蜴的關愛。在學生讀得不夠恰當時,我及時地做示範;聯系實際恰當地指導學生:「你這樣讀會把小蜥蜴吵醒的。」「誰再來讀一讀,試一試?」這樣的評讀,我並沒有講解朗讀的技巧,比如:如何確定輕重音,如何停頓這種形式上的只重聲音表現形式,只強調表層上的技巧,而是注重內心的體驗、注重語言環境內蘊的有的放矢的指導,引導學生體會文本,體會青蛙先生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感受表現出來。

由此可見,如果將評讀訓練到位,相信在讀與評讀中,學生們不僅鞏固了朗讀的技巧,而且有助於其對文本內容的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感悟,朗讀能力會不斷提高。當然,評讀的方式還有很多,教師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因人而宜,以求效果的最大化。
五、立足理解,品讀感悟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從讀得正確到讀得流利,再到讀得有感情,這是不言而喻的。教學中,我們在引導學生掌握技巧、摹仿入境、「評讀」求新的基礎上,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把課文讀熟,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邊讀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帶著對文章的情感讀文,讓自己的情感在讀書聲中流淌,從而感悟出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內涵。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一個比較理想的追求吧!
如教學《一張美麗的紅楓葉》一文時,我主要通過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來幫助學生把課文讀好。如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聽老師讀句子,「青蛙先生輕輕地說了聲:對不起,把紅楓葉輕輕放下」這個句子時讓學生體會「輕輕地」、「輕輕」這兩這個詞。感受它對朋友的關愛,這是聯系課文內容去理解句子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幫助把課文讀好。再如在學生表演小蜥蜴傍晚給青蛙先生送楓葉時,青蛙的一系列神情和動作都是通過在理解了詞語「剛想」、「突然」、「躲著」等詞語上才體會到人物的內心的。所以說讀和理解也是分不開的。讀能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理解又有助於學生把課文讀得更好。 然而,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要你有耐心,有恆心,採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還是不難實現的。

F.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訓練項目。教師應培養學生養成大聲朗讀的習慣,一篇文章,讀出聲音,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語調神情,比單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下面,筆者就談談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的點滴感想。
一、抓住學生的表現心理,激發朗讀興趣
小學生的表現欲特別強,教學中教師可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激發其朗讀興趣。例如,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校設立了紅領巾廣播站,讓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擔當小播音員。每每看到優秀學生那神氣的樣子,我班的學生就又羨慕又忌妒,恨不得站在台上的就是自己。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我引導學生說:「如果你們好好練,朗讀水平高了,到三年級時就可以去競聘小播音員了,那時出現在台上的就可能是你們中的一員了。現在,我們先來評選咱們班的小播音員,讓他每天早上領大家讀古詩。」學生聽了,個個情緒高漲,朗讀的興趣一下子就來了。
另外,學生有無朗讀興趣,不只在於活動形式是否多樣化,內容是否好玩有趣,還在於學生有沒有從朗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造機會,給學生以成功感。例如,我經常在班裡開展一些朗讀活動,如「課文朗讀大比拼」「詩歌朗誦會」等,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受讀書的快樂。
二、運用多種手段,培養朗讀能力
1.示範導讀
語文教材中有韻文、詩歌、童話、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滿童趣,有利於學生練習朗讀。但課文中那麼多生字,那麼多句式,對小學生來說,有感情地朗讀還是有些困難。「模仿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朗讀。
例如,受日常口語的影響,學生朗讀時常會出現添字、漏字、讀錯字的現象。我除了要求學生讀書時集中注意力,還採用范讀的辦法,讓學生通過聽范讀減少錯誤的發生。又如,有些學生朗讀時拉腔拉調,有些學生將輕聲字讀出聲調……這些錯誤的讀法,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教學中我通過范讀培養學生的朗讀節奏感,讓學生體會什麼地方該停頓,什麼地方該重讀,什麼地方該輕聲。
總之,教師的范讀極具立體感,除了聲音的傳遞外,教師的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會作為一種信息及時傳遞給學生,更易感染學生,幫助學生讀好課文。在教師范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就能漸漸形成語感,漸漸把握語句的邏輯停頓和情感,並能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2.情境誘讀
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單調的朗讀方法只會使他們讀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創設情境,營造氣氛,讓學生願讀、樂讀、爭著讀,在讀中鍛煉能力。
有些課文文筆優美,感人至深,但由於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缺乏深刻的情感體驗,朗讀時自然不到位。這時,教師創設情境,藉助精美的圖畫和生動的課件演示,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教學《畫風》時,我利用多媒體動畫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強悍的北風的形象。在呼嘯的北風聲中,學生邊看動畫邊朗讀邊做動作,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了青草、梧桐樹、小鳥等一個個弱小的形象。無需我多講,學生已深刻體會到了風的兇悍和風帶給人們的好處及困難。
3.評價促讀
卡耐基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兒童天生喜歡鼓勵和贊美。課堂上,教師一句親切、簡單的「你真棒」,再加上眼神中發自內心的鼓勵,定會像潤物的春雨滋潤學生幼小的心靈,使學生感受到器重和關切,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將朗讀教學的目標、意圖蘊含在評價中,善於發現學生值得鼓勵的地方,充分肯定學生讀得好的地方,並巧妙地指出其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例如,教學《爭吵》時,我要求學生用朗讀表現安利柯嫉妒克萊諦的心理。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我沒有生硬地批評,而是委婉地說:「你讀得很認真,可我只看到了你一點點的羨慕,我感覺不到你嫉妒的心理。」第二個學生有點進步,我這樣鼓勵:「哦,你讓我看到了你的內心,我有點看到嫉妒了。」第三個學生讀得非常好,我表揚道:「哇,你真厲害,老師彷彿走進了你的內心世界。不過,你的成功有前兩位同學的一份功勞啊!」這位學生樂滋滋地笑了。然後,我又請前兩位學生再讀這句話,他們的朗讀一下就到位了,全班同學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可見,激勵性評價能給學生一把認識自我的梯子,使他們的朗讀能力不斷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總之,對小學生來講,如果純理論地對其講解朗讀的方法和技巧,產生不了多大作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作者單位:山西太原市萬柏林區和平小學)

G.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其實,學生在識記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於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講讀結合,提升朗讀效果。在教學中,教者要先指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然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啟發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3.利用好課文錄音,潛移默化地提高朗讀的審美能力。磁帶上的朗讀准確、規范、聲情並茂,與之相配的情境音樂渲染出課文的意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融入感情基礎,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聽課文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朗讀的審美能力,感受到聲音的無窮魅力。如教學有趣的童話故事《七顆鑽石》《小豌豆》等,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調把故事的情節起伏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一下子被課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有的在隨後精讀課文時模仿錄音中語氣、語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文錄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慾望,都想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故事中的角色個性和動人情節。

4.採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強烈願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採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教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

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讀是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應該教會學生總結朗讀的經驗,把握朗讀的技巧。

三、巧用多種朗讀形式。

教師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讀,不講求形式的多樣性,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地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比如:採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練習。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以競賽、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

1.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2.自由讀。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給學生時間、自由,讓他們盡情體驗、表現,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3.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4.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

5.比較讀。每位學生都有好勝心,如果有人比他棒,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更加努力。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6.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7.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H.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課文朗讀能力\

新大綱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見,朗讀是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讀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我們都能夠重視朗讀教學這一環節,相信學生的語文水平定會大大提高。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發自內心地願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朗讀教學的第一要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好勝、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樂讀。在一些表演欲較強的孩子心中,他們十分渴望有個天地能讓他們發揮。我除課堂教學注重朗讀外,還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開展一系列競賽活動。如:朗讀競賽、讀書演講活動、故事會等,建立朗讀競爭機制,激勵學生參與朗讀,比一比,賽一賽,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水平和鑒賞水平。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可布置學生提前准備,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讀得最精彩的文章,在規定的時間內朗讀完畢,評委根據朗讀要求打分。
二、保證學生的朗讀時間
「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實踐的權利還給學生!」,這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呼喚。也就是說,要想學生學會朗讀,首先要給學生朗讀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充分讀。然而,傳統的語文課堂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課40分鍾,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5分鍾,課堂中對朗讀教學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如蜻蜓點水。要真正讓學生會朗讀,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備好就倉促上陣。
三、注重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
課堂上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情緒能夠感染學生。要使學生有感悟、有體驗,教師首先要有感悟、有體驗。只有當教師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的時候,才能以情悟情、以神會神,學生才能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要想使小學生語感與語言能力得以提高,教師就要對領讀加以重視,確保領讀正確。范讀最基本的功能是給學生提供讀課文的榜樣。朗讀並不是對文章內容的簡單復述,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藝術。比如: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速度的快慢、語調的抑揚、音色的處理,等等。實踐證明,學生需要經過一定的模仿,才能掌握朗讀的技巧。課堂上,學生的情緒受教師感染的成分最高。我把每堂新授課當做舞台,充滿激情地表演,特別是范讀時,聲情並茂,有時加上自創的動作,以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聲音感染學生,這樣自然就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樂於模仿教師的言行。教師要有感情地朗讀,對文章表達的思想進行正確處理,並把握好語音和語調,正確掌握語速,不矯揉造作,這是要好好學習的,只有做好了這點,才能對課文中的詞句和內涵進行理解,從而掌握好語感。
四、培養學生個性的朗讀習慣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和感悟語言的能力、朗讀水平等因素千差萬別,因此,有感情朗讀的處理形式各具特色,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讀。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要以自己的「標准答案」套學生,要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朗讀,如對於教材可增可刪可改,朗讀的形式不拘一格,如朗讀、誦讀、表演讀等。要特別重視每天的早讀課時間,除了要求學生放聲朗讀之外,教師也和同學們一起朗讀,既起到示範作用,又提高他們朗讀的積極性。另外,背誦是一種最好的方法,背誦能起到通過朗讀體會語言文字情感和內蘊的作用,還能貯存語言。利用閱讀課進行背誦古詩、背誦優美片段等朗讀比賽活動,並設立相應的獎勵制度,以此激發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如教學《桂林山水》時,先讓學生誦讀,並配以音樂朗誦。這樣既便於抒情、感染,又便於讓學生在「誦」的過程中感知桂林山水的秀麗。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自然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小學生記憶力強,教材里有許多質兼美的課文均出自名家之筆,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熟讀、背誦,多積累好詞佳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
五、評價形式多樣化
作為老師,其評價的語言要豐富,要給予學生新鮮感,給予學生美的享受。就贊嘆語而言,不能一成不變。當學生朗讀得十分出色時,教師可充滿激情地評價:「你讀得真精彩,請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讓大家都跟你學。」有時,還可以用體態語言給予評價:蹺蹺大拇指,鼓鼓掌,發自內心的微笑,連連點頭,或開展評比活動,評「小小播音員」,獎給他們一顆紅五星、一朵小紅花等。成就感會激勵學生不斷探索,努力創新。當學生的朗讀不盡如人意時,教師可從其他方面給予鼓勵誘導:「你很勇敢,能在這么多老師面前讀書。」」你讀得很認真,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只要教師對學生滿懷著期待與愛意,就能從各個不同的學生身上找到值得表揚和鼓勵的地方。教育心理學認為,過分表揚能滋長學生驕傲情緒。因此,評價朗讀要以事實為依據,調動學生積極性,善於發現值得鼓勵的地方。教師要有嚴謹審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充分肯定讀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當然,恰如其分的評價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語言感受力,有極強的分析判斷力,有敏捷的思維力,才能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映。
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提高教學素質,豐富對學生的評價語,還要努力培養學生朗讀習慣,使學生揚長避短,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通過反復的朗誦訓練做到熟能生巧,使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跨上一個新台階。

I. 如何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語文課標標准》指出: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讀是閱讀教學重要環節之一。我認為,語文教學的實質就是言語能力的培養,而言語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語感左右著語文教學的實質和效率,而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課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語文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我們學校地處農村。這些大山裡的孩子由於在日常生活中,與家長、與社會甚至與老師交流都使用的是方言,很少有機會使用普通話,導致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較低。加之,目前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十分嚴重,擔任小學語文教學的多為老教師,他們只要求學生朗讀,缺少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導致學生朗讀課文不流利、加字、掉字、錯字、缺乏感情等情況普遍存在。因此,提高農村小學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已經迫在眉睫。結合近幾年的語文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狠抓拼音,鞏固朗讀基礎。
農村學校學生受當地語言環境的影響,在生活中很少說普通話,在朗讀課文時口語較重,並且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學生的朗讀水平要有所提高,最首要的條件就是先把字音讀准。比如:n、l不分;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不分;腦袋讀成laodai、歡迎讀成huanyin。低年級教師在教學這些內容時可以要求學生做成卡片,幫助學生區分並加強記憶,高年級教師在處理這些問題要及時糾正、強化練習。並且老師們要做到持之以恆,堂堂必教,時時必糾。朗讀文章只有先讀正確,才能讀流利,然後才能讀出感情。因此,在低年級狠抓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是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前提條件。
二、范讀課文,熏陶感染學生。
盡管新課改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但很多教師仍然還沒有轉變自己的觀念,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必須先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當教師的朗讀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在課堂以生動、優美的語言為學生范讀,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此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高效課堂上培養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