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審題 語文作文審題技巧
審清「標志」,確定文章體裁
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志」,抓住了顯現體裁「標志」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於哪種體裁,應寫成什麼體裁的文章。
記敘文的「標志」常見的有「回憶」「記……」「……的事」「……的生活」「……的人」等。 說明文的「標志」主要有「介紹……」「……的話」「……的製作方法」等。
議論文的「標志」主要有「說」「議」「談」「論」「評」「辨」「駁」「從……談起」「從……說開去」「由……想到的」「……的啟示」「讀……有感」等。
審清題目要求,確定文章范圍
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選材,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這種審題方法既適用於記敘文,也適用於說明文。
以記敘文為例,記敘文的題目范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寫人、記事。
寫人的記敘文要側重於人物形象的描繪,要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徵等,並適當地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穿插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來刻畫人物。如《我的老師》《媽媽》《我尊敬的一個人》《英雄》等題目都可以寫成寫人的記敘文。
記事的記敘文要扣住記敘的要素來寫,把記敘的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脈絡及發展過程敘述明白,使讀者有個清晰完整鮮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難忘的一節語文課》《成功的喜悅》等題目都可以寫成記事的記敘文。
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1)
審題還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目的「題眼」,「題眼」是題目的靈魂,是題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如《我欽佩的一個人》與《我喜歡的一個人》,二者的內容雖都側重於寫人,但「題眼」不同,就決定了選材重點不同。前者的「題眼」是「欽佩」,後者的「題眼」是「喜歡」,兩篇文章的重點分別為「欽佩」「喜歡」,兩篇文章的選材也要從「欽佩」和「喜歡」入手。
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2)
如何抓「題眼」呢?
一般說來,題目是主謂句,「題眼」往往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贊成這件事》,「題眼」是「贊成」,重點就要扣住「贊成」來寫,文章也要圍繞著「贊成」展開。
如果題目是動賓短語,「題眼」往往在動詞上。如《過生日》,「題眼」是「過」,文章就要寫清「生日」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氣氛中「過」的,是怎樣「過」的。
如果題目是偏正短語,「題眼」往往是定語或狀語。如《課餘生活》,「題眼」是「課余」,要寫出課堂學習生活之外還有哪些生活及這些生活帶來的樂趣。
❷ 高考作文怎樣審題立意
1、審題立意
審題立意要深刻,簡而言之就是辯證分析和以小見大。我們在看到作文材料時,要仔細閱讀,從自己的語文知識積累和實際生活經驗來思考和辨明材料,提煉出的中心論點或者說主旨立意,要有高度概括性,也要有思想深度。
審題立意的關鍵,是體現出「主客體」和「沖突」。
主客體,就是作文題目中閱讀材料所討論的對象和潛在的討論對象。文章想要闡明論點並論證清晰,就必然要從「沖突」,也就是從閱讀材料的核心用意寫起,列舉沖突、分析沖突和解決沖突。
因此,我們在看到作文題目以後,應該先標記出閱讀材料中的關鍵詞和關鍵語句,比如:人物、事件、關鍵形容詞、轉折、遞進或是結論性詞語等,然後結合主客體與沖突進行思考分析。
接著是確定文章立意,要在前面分析的主客體基礎上,准確把握材料的主要矛盾和時間脈絡,全面考慮各個角度,從而確定文章的主旨立意 2、搭建框架
雖然說最好不要進行死板的「三段式」寫作,但是寫文章還是要有基本的框架,特別是作文水平較差,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同學,肯定免不了先模仿和學習他人的寫作方式。
高三學生最好每周寫兩到三篇作文練習,以便保持語感和提高寫作技巧,最初可以學寫並列式作文。
a、並列式描寫,就是把幾個相關事例並列成段落,然後用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b、並列式議論,就是圍繞中心論點排列幾個議論段落,每一段一個分論點,這個就是所謂的「三段式寫作」。
c、並列式記敘,就是把幾個故事並列成段落,然後以第一人稱或是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記敘。
綜上所述,並列式作文在結構和內容上缺乏特色,除了開頭和結尾進行點題和總結以外,中間的幾個自然段呈現的是並列關系,既缺乏內容深度,又缺乏論證觀點的層次,不值得提倡。
等到並列式文章寫熟練了,再寫遞進式文章:文章段落內呈現出遞進式結構,步步推進,用以深化討論。基本的文章結構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或者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一般來說,「是什麼」可以理解為提出問題,或是闡明問題本質和論述范圍;而從「為什麼」和「怎麼樣」的角度闡述、解釋觀點,則是文章的主體內容,這兩部分可以重合或交叉,但要有所側重,同學們在寫作時,要想清楚:究竟是重點表明論點成立的理由,還是著重闡述依據什麼道理到底應該怎麼做。
可以說,「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遞進式結構,是最有助於開拓思路的論證結構模式。至於如何寫好遞進式文章,則需要同學們在寫作時靈活變通,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好「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的論述側重點 3、豐富內容
首先,在各種「滿分作文大全」中出現的常用套路,比如開頭排比句之類的寫法,是我們在寫作中一定要避免的。因為類似的作文,命題老師早就已經審美疲勞,甚至看膩了,就算我們寫得再好,也很難出彩,如果寫得水平欠佳,還有可能被判定為套作,那就得不償失了。
文采,是很個人化的東西,不是套套模板、看看教材就能琢磨出來的,關鍵還是多讀、多寫,多領悟。
a、駢句和散句結合
駢句是指結構相似、內容相關甚至字數相等的兩句話,有點像對偶和詩句,但是在音律上沒有嚴格要求。而散句,就是散文中出現的那種揮灑自如的語句,或者說:不是駢句的就是散句。
駢句和散句相結合,聽起來可能要求很高,但其實遠比那種套路文和無病呻吟的排比句好寫得多;而且這里說的駢句其實並沒有太高要求,只是一個粗略的寫作建議。
b、開頭要論點鮮明
現在高考作文多從國家發展的規劃和戰略方面,來給出閱讀材料,那麼我們在寫高考作文時,如果以「排比句+比喻句」的形式來開頭,就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和文章要表達的主題也格格不入。因此對於議論文題材,建議盡量採用駢句和散句結合的寫作方式,在開頭簡明扼要地表達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作為文章開頭,使用判斷句單刀直入,能夠快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並且提示讀者:這篇文章是有深度和思想的,給閱卷老師留下好印象 c、主體段落要夾敘夾議
要做到夾敘夾議,一方面是要深刻理解、分析相關人物和事件的不同角度,一方面是要在平時注意積累歷史、政治、經濟和哲學方面的常識和觀點。
這樣我們在寫文章中,就可以在分析事件和闡明觀點時,多進行橫向比較和類比,從而夾敘夾議、有理有據地將我們所寫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立意說清楚、講明白,並且升華到讓閱卷老師贊賞和認同的高度。
d、結尾要深刻有力
深刻有力的文章結尾,一定要回扣主旨立意、升華寓意和思想。
要用簡潔的語句來概括主題,回扣標題和中心論點的關鍵詞;如果材料中涉及歷史,就要談到這個事件在歷史進程中的價值和影響;如果材料涉及社會經濟生活,就要將文章主題升華到現實意義和後續影響。
最後就是卷面整潔,高考作文是語文考試唯一有卷面分要求的試題,同學們在寫作文時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潔和書寫工整,提高所寫文字的辨識度和規范性
總之,如何寫好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搭建框架和豐富內容這3點內容很重要,需要高三考生認真學習
❸ 高考語文作文如何審題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技巧
審清「標志」,確定文章體裁審題首先是確定文章體裁,一般情況下,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標志」,抓住了顯現體裁「標志」的關鍵詞語,就可以確定所給題目屬於哪種體裁,應寫成什麼體裁的文章。記敘文的「標志」常見的有「回憶」「記……」「……的事」「……的生活」「……的人」等。 說明文的「標志」主要有「介紹……」「……的話」「……的製作方法」等。議論文的「標志」主要有「說」「議」「談」「論」「評」「辨」「駁」「從……談起」「從……說開去」「由……想到的」「……的啟示」「讀……有感」等。審清題目要求,確定文章范圍審題不僅要確定文章的體裁,還要確定題目所劃定的范圍。在題目所給的范圍內選材,才能使文章內容切題,重點突出。這種審題方法既適用於記敘文,也適用於說明文。以記敘文為例,記敘文的題目范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寫人、記事。寫人的記敘文要側重於人物形象的描繪,要著重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徵等,並適當地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穿插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來刻畫人物。如《我的老師》《媽媽》《我尊敬的一個人》《英雄》等題目都可以寫成寫人的記敘文。記事的記敘文要扣住記敘的要素來寫,把記敘的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脈絡及發展過程敘述明白,使讀者有個清晰完整鮮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難忘的一節語文課》《成功的喜悅》等題目都可以寫成記事的記敘文。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1) 審題還要根據題目所給的條件來確定文章的重點,而確定文章重點的關鍵就是抓住題目的「題眼」,「題眼」是題目的靈魂,是題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題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如《我欽佩的一個人》與《我喜歡的一個人》,二者的內容雖都側重於寫人,但「題眼」不同,就決定了選材重點不同。前者的「題眼」是「欽佩」,後者的「題眼」是「喜歡」,兩篇文章的重點分別為「欽佩」「喜歡」,兩篇文章的選材也要從「欽佩」和「喜歡」入手。審清題目「題眼」,確定文章重點(2) 如何抓「題眼」呢? 一般說來,題目是主謂句,「題眼」往往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贊成這件事》,「題眼」是「贊成」,重點就要扣住「贊成」來寫,文章也要圍繞著「贊成」展開。如果題目是動賓短語,「題眼」往往在動詞上。如《過生日》,「題眼」是「過」,文章就要寫清「生日」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或氣氛中「過」的,是怎樣「過」的。如果題目是偏正短語,「題眼」往往是定語或狀語。如《課餘生活》,「題眼」是「課余」,要寫出課堂學習生活之外還有哪些生活及這些生活帶來的樂趣。
❹ 語文如何審題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之前,有時也會出現一段較長的文字。它們不是據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進行限定的條件,而是語言優美精粹的富於理性或激情的導語,非常類似於語文課中教師設計的「開講語」。作為文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導語」作為某些文題的組成部分出現,那麼就必然有其獨到的作用。品味「導語」的語言,揣摩其蘊含的意圖,也就成為審讀作文題的必要過程。
例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賓士的列車,欣賞窗外變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可是有時因為打一個盹而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確有些令人懊惱,但這並不是多麼了不得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沒錯過,抓住了,應好好珍惜;錯過,溜走了,細細咀嚼,也能從悵惘中升華出省悟,醞釀出詩意與哲理,你的生命或許更有深度,你的心靈或許更添光彩。
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詩歌除外),確定標題,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分析】導語提示應寫每個人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強調情感真摯。
例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原點」無所不在。「原點」可以是道路的起點,可以是長河的源頭,可以是坐標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分析】導語「可以是」幾句話,從四個方面做了闡釋和引導,可作如下理解:
道路的起點——空間的
長河的源頭——時間的
坐標的中心——時空的、多維的、正反的
事物的根本——事理的、哲學的、價值觀的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其比喻義:
道路的起點——事業的早先開始
成河的源頭——歷史曾經的開端
坐標的中心——白紙一般人生的童年
事物的根本——事物的原本狀態,如:植物的生命由生到死。
❺ 語文作文怎麼審題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兩點做法 審題就是分析審察一則材料所表現出來的主旨、意圖和角度。由於材料本身的意思是由閱讀者本人領會出來的、所以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題旨、命題者的意圖是允許存在的。但問題在於有許多學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視出來的意思。那麼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如何引導學生審題立意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引導。 第一,引導學生把握題旨。 題旨包括主題(當然也有意圖)。材料本身是鬆散的、不緊湊的,我仍要指導學生提煉主題。提煉主題離不開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這些有用的、精華的東西就是主題。所以說,主題是內在的,不是游離於材料之外的東西,不是隨心所欲地可以判定、人為地「貼」上去的東西,也不是單純地「主觀意念」的產物。主題是對全部材料的思想意義的高度概括,是對材料的內涵及本質的正確開掘。材料對主題的確立有著客觀的、不容更移的「制約性」。如下列一則材料: 三位年輕的海軍新聞工作者在北京進行了一次特別采訪,題目是:中國人,你還記得「甲午」嗎? 一位來自佳木斯的三十多歲的東北漢子愣愣地問:「『甲午』是個啥?」給他解釋後,他說:「現在都興公歷了,連俺屯子里的莊稼人都不看皇歷了,誰還弄得清什麼『甲午』!」。 從上海來京旅遊的林小姐說:「甲午戰爭我是曉得的。好像是在初中學過的吧。林則徐這個海軍司令沒當好,讓日本人打沉了好多條船,不過他禁煙還是有功的。」一位在頤和園北窗門外賣各種紀念章的中年人說:「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知道了也沒用。打仗是當兵的事,做生意就是多賺點少賠點。」 人們幾乎對此問題都感到意外。 在引導學生分析這則材料題旨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三個人各談了什麼內容。第一個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紀年的一個標志。第二個人把甲午戰爭與鴉片戰爭混為一談。第三個人對甲午印象模糊,認為它不關自己的事。這三點內容是材料本身提供的,一般來講學生能夠說出。但僅僅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還應該歸納三個人談話的共同點,即這三個人或不知道甲午戰爭,或印象模糊,反應冷淡。由此結論再引導學生作一系列的思考:作為一個中國人該不該忘記甲午戰爭?該不該忘記鄧世昌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民族氣節?該不該進行中國近代革命史的教育……通過這些思考,學生就會產生共識。那麼再進一步從反面發問,對甲午戰爭一無所知的青年人,能有歷史的責任感、使命感嗎?老師通過這一層層深入的引導分析,學生對材料的題旨就明了了,認識也深刻了,寫起作文來也就不會偏題甚至離題。 一般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比較容易分辨的,而寓義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卻不那麼容易分辨,因為它的題旨和意圖是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寓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如1995年高考作文《鳥的評說》(原材料略)。這則材料就屬於寓義性材料。從材料本身來看,是說麻雀鄙視燕子,燕子鄙視黃鸝,又鄙視黃鸝……鳥們唇槍舌戰,互相攻擊、詆毀,都恰如其分地指出了對方所謂的「缺點」。在引導學生分析的時候,僅僅看到這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進一步分析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即鳥們不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更不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古訓。然後引導學生把現實生活中的人與之比較,這樣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依據和基礎。」 《鳥的評說》的寓義還比較容易把握,而下面這則《狂泉》卻不是那麼容易把握的。 從前有個國家,境內有一眼泉水,名曰「狂泉」。國內的人吃狂泉的水,沒有一個不發狂的。只有國王不吃狂泉的水,沒發狂,言行舉止都很正常。 可是,發狂的人認為國王沒有發狂是得了發狂病。於是,大家商量,一定要為國王治發狂病。他們沖進王宮,把國王捉住,摁倒在地,用艾火燒,用銀針刺。 國王受不了痛苦的折磨,只好到狂泉舀了一瓢水喝下去。國王剛喝下狂泉里的水,便發狂了。 於是,這個國家君臣上下沒有一個不發狂的。大家手舞足蹈,十分高興。 對這則材料、該先引導學生讀懂它的意思.再用簡潔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它的意思是:國人因飲「狂泉」而發狂。又迫使國王發狂。然後再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分析,國人發狂是不正常因行為,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正常,反而把國王的正常認為是反常。由此概括它表現出來的一般意義,即不正常的東西如果成為一股潮流就會改變一切。再深一步分析,就會發現要使行為正常、不畸形,只要意志堅定,遠離畸形,那麼被同化的危險性就小些。那精神畸形呢?它如果形成一股強大的習慣勢力,就具有驚人的同化作用。它會從思想上、精神上改變人、改變社會,使社會步入不正常的軌道。可見,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往往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躍進」「文革」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因此,我們應對這種畸形思想進行持久的、不折不扣的斗爭。 第二,引導學生明確角度。 角度即材料表現出來的看問題的出發點。在不同的材料中,角度有時表現為材料所涉及的不同對象,有時表現為聯系實際的立足點……有的材料只有一個角度,有的卻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度。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如下列一則材料: 武漢市東湖之濱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於是,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 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總之,審題立意的方式彩多種多樣的,我們應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斷地總結它、發展它、完善它,使它更好地為學生的寫作服務,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走上一個新的台階
❻ 寫語文作文是該如何審題才能確保作文不離題
一般人都能想到的主題,肯定不會離題。
比如今年浙江卷的作文綠葉對跟的情誼,
往往都能想到鄉愁等主題。
讓自己的審題立意大眾一點,應該不會離題。
❼ 作為語文老師來說,怎樣去提高學生作文的審題能力
一是不懂寫作技巧。導致文章有頭無尾或者內部結構混亂等問題出現;
二是語言表達能力差。掌握的字詞量小,寫的過程中常有捉襟見肘的現象;
❽ 作文如何審題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我們的作文一定是大家非常頭疼的一點吧!作文占據來語文試卷很大的分值,所以說,我們的語文作文如何,恰恰證明來我們的語文成績如何,但是的很多的朋友不知道初中的作文要如何去寫,本期的內容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學習初中語文作文寫作的寫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寫作的思維
在我們學習初中語文的寫作中,我們的語言要通順,不要刻意的要求語言的美,也不要出現太多的名人名煙,這樣反而達不到好的效果,如果作文整體都是一種文藝腔,那麼很容易就會獲得低分,希望本期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
❾ 怎樣做好小學語文作文審題
小學語文作文審題方法分享
一、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要審清題目中的「題眼」和「題限」。「題眼」就是題目中的關鍵詞。「題限」,即題目限制的記敘范圍。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風雨人生路,朋友可以為你擋風寒,為你分憂愁,朋友時時會伸出友誼之手,是你登高時的一把扶梯。請用一兩件事來介紹你最好的朋友,寫出他的特點。寫一篇450字以上的記敘文。
審題解讀:題目中的核心詞是「好朋友」,因此這是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用一兩件事」寫出好朋友的「特點」。
二、半命題作文
半命題作文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補充的一種作文題型。寫好半命題作文首先要分析題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達的意思。然後細讀提示中對空白處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據提示展開聯想,搜尋最適合寫的材料。補寫文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在提示要求的范圍內,選擇自己認為最想寫、最有把握寫好的內容填在橫線上。
例:____給予____
提示:人們常說,「給予」是快樂的,我們曾經感受過他人給予的關懷,社會給予的磨煉,生活給予的啟迪;也曾將信任給予他人,愛心給予社會,熱情給予生活……請圍繞「給予」選擇合適的材料,寫一篇400字以上的紀實作文。
審題解讀:這個題目的關鍵詞是「給予」,「給予」就是「給」的意思,它包括物質上的給予和精神上的給予。「給予」是雙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給我,也可以是我給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們常說,『給予』是快樂的」一句,它點出了「給予」帶給人的感受,同時也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調,那就是「快樂」。
三、給范圍自擬題作文
此類作文命題思路是先明確一個「靶心」,再要求考生自擬題寫記敘文。命題者在命題時為考生提供了一個簡明的引領性提示。這些提示在材料選擇和習作思路上給了考生一個重要的導引,使考生對主題的感悟有了個性發揮的餘地。
審讀提示語,首先抓住其中關鍵詞,其次,提示語中常常包含著命題者對選材范圍的規定,審讀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語」中各分句的意思。學會抓提示中的「選材點」,與自己的素材積累建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