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故事怎麼樣

語文故事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4-30 21:21:25

『壹』 語文小故事

一則

從前有個和尚和屠夫,他們兩是好朋友,

和尚天天早上起來念經,屠夫天天早上起來殺豬,

但是他們愛睡懶覺,

所以約定早上誰醒了,喊另一人起床。

多年以後,屠夫和尚相繼過世,

屠夫上了天堂,而和尚卻下了地獄。

why?

和尚天天喊屠夫起來殺生,而屠夫天天喊和尚起來念經。

感悟:我們每天做著自己認為或對或錯的事,但他產生的結果不一定~~~

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長遠考慮,多角度多方面的考慮。

二則

面試題目: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經過車站,有三個人在等車,假設你的車只能帶一個人。

一個是得不到及時救治就要死亡的老爺爺,

一個是曾救過你的命,你做夢都想報答的醫生,

一個是你的夢中情人,或者是你想娶或想嫁的人。

你會如何選擇?

其實選擇三人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有實足理由的。

面試的答案:把車鑰匙給醫生讓他開車帶著病人去醫院,自己留下來陪愛的人。

先不論你的答案的道理,我覺得這個答案相對來說是顧及最廣的,效用最大的。但結果可能是你感冒了,或等等不可知的事情。

道理:是否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的優勢(車鑰匙),

有時候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自己的狹隘偏見固執和一些優勢,可能我們會得到更多。

三則

這個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皮鞋的來歷:古時候,當人們還是赤著腳走路的時候,

一個國王去鄉間視察,由於很偏僻,路面上有很多小石子,國王走的很不開心。

於是回來後他下令,給全國的路都鋪上牛皮,

當時即使是殺完全國的牛,也不可能湊出這么的牛皮。

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這個主意很愚蠢,但又不得不遵循。

一個聰明的僕人,建議國王說「為什麼不用牛皮來包住您的腳呢?這樣就不需要浪費那麼多的牛皮了」

國王覺著有理,並採納了,於是皮鞋就出現了。

道理:要改變世界很難,而改變自己很容易。當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變化,看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

這個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不贊成的,如果世界真的不好,為什麼要適應它呢?而不是想法子改變它呢?

但對於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改變自己這個是非常適用的。其實你能改變什麼呢?除了自己

『貳』 簡單趣味語文小故事

一字拾趣

一字嫁妝
我國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後,便特地從京城稍回一隻箱子。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來箱內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寫著一個大字——「勤」。小夫妻很快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於是,一字嫁妝便成了制家的座右銘。
一字家書
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大作家趙樹理收到大兒子趙廣元要錢的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精煉:「錢!」沒想到趙樹理的回信不僅快而且同樣精煉:「0!」他認為兒子既已自立,就不該再依賴父母,可見趙樹理教子有方。
一字判詞
清朝時,一寡婦想改嫁他人,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於是,他向官府呈上了狀紙:「豆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知縣接狀,拍案叫絕,揮筆寫下一字判詞:「嫁!」
一字社論
1968年4月,美國《明星時報》發表了一篇約翰遜總統競選失敗的社論《約翰遜認輸》,全文只一個字:「妙!」它把報紙和它所代表的那個階層的態度,極其鮮明的表達出來,真是耐人尋味。
一字回信
一個忌妒心很強的人寫了一封信給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我知道你現在的身價是一字一金,現在附上一美金,請你寄個樣品來看看。」海明威收下美金後回信說:「謝!」
字座右銘
魯迅先生12歲時,就讀於故鄉紹興的「三味書屋」。一次,因為幫母親做事,上學遲到了,嚴厲的壽鏡吾老師狠狠的批評了他。為了牢記教訓,從嚴要求自己,他用刀在書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的刻了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早」。
一字詩歌
北島曾寫過一首題為《生活》的詩,全篇只有一個字:「網。」
一字小說
美國某大學曾經舉辦過微行小說徵文比賽,結果一篇《第一封情書寄去後》的小說獲得最高獎,該小說只有一個字:「等……」真令人回味無窮。
乾隆趣釋「夫」字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一名博學多才,才思敏捷的人,他常常與身邊的大臣、文人墨客一道談古論今,談詩說文。
一次,乾隆與宰相張玉書到江南去巡視,看見一位農夫在田間勞作,便開玩笑地問宰相張玉書:「這是什麼人?」宰相答曰:「這是一個農夫。」「農夫的夫字怎樣寫的?」宰相張玉書順口道:「兩橫一撇一捺,轎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和匹夫之夫都是這樣寫的。」
乾隆聽後搖搖頭說:「你這個宰相,竟連一個夫字都不能辨別清楚。」張玉書聽到皇帝的責問,連忙上前奏道:「小人才流學淺,實是不知,請皇上指教。」
這時乾隆皇帝解說道:「農夫是刨土之人,上寫土字,下加人字。轎夫肩上扛竿,寫人字後,再加二根竿子。孔夫子上懂天文,下知地理,這個夫字是先寫天字出頭便是了。夫妻是兩個人,先寫二字,後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這個夫字是先寫一字再加大字便是。」

應答詞趣話

新電視劇《三國》人物對話中的應答詞多用「諾」,有人因此在網上評論說,這個「諾」「雷得人害臊」,為何不用「是」呢?「雷」是漢語里的新俚語,意為「震驚得無法接受」。其實,三國時代人們應答通常用「諾」而不用「是」,電視劇里用「諾」更符合當時的語言特色,這有什麼可震驚的呢?《三國演義》六十一回寫道:「孫權諾諾連聲,答曰:『老母之訓,豈敢有違。』」可見,孫權回答時說的就是「諾,諾,諾」。編著於兩千年前的《戰國策》說明,我國古人很早就用「諾」來應答,如《戰國策.齊四》中寫道:「孟嘗君不悅,曰:『諾,先生休矣。』」
其實「喳」這個應答詞才「雷」呢,但由於清朝的影視劇拍得特別多,所以我們都已習以為常而不以為然了。皇帝一說「朕」要如何如何,那些大小官吏(尤其是太監)便立刻跪拜著「喳」、「喳」、「喳」。這個「喳」是滿語中「je」的音譯,最早源自蒙古語,是僕役對主人、奴才對主子的應答語,其卑怯程度比「唯唯諾諾」還嚴重。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字就能充分表現社會不平等現象,表現人之間統治與被統治、凌辱和屈辱、奴役與奴才的關系,這個字就是「喳」。這個應答語雖隨清朝的滅亡而消失了,只剩下了形容鳥叫聲的「喳」(喜鵲喳喳地叫著),但社會不平等現象的消滅看來需要更多的時日。
清朝皇帝帶來了「喳」,他們自己倒也願意學漢語,不過常常學不到家。筆者在圖書館里見過一些清皇御批,他們不會寫「已閱」或「閱畢」,而只會寫「知道了」,倒是十分口語化。乾隆一生用漢語寫了四萬多首詩,比《全唐詩》的總數還多,卻最終也沒有成為詩人。
「嗨」,除了是嘆詞外,在我國有些地區也用作應答詞,但由於其發音與日語里的「哈伊」(意即「嗨」)相近,所以人們現在都不大用了。那場戰爭帶來的苦難和仇恨至今還在許多方面體現出來。
我國古人的應答詞還有「唯」和「然」等。如《左傳》里寫道:「夫差!而忘越王之殺而父乎?」對曰:「唯。不敢忘。」《論語》里寫道:「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顯然,「唯唯」、「唯唯諾諾」、「然諾」這些詞的出現都與應答詞「唯」和「然」有關。
今天我們最常用的應答詞是「是」、「對」、「行」、「好」,相當於英語中的「yes」、「ok」和「right」。我們有些旅美華人已習慣跟著美國人說「yes」的變體「yah」,這倒並非崇洋媚外,而是因為其發音確實比「是」容易,就如「bye-bye」(「拜拜」)發音比「再見」容易一樣。中國南方人發「是」這個捲舌音總覺得有點困難。我這個上海人曾在北京生活多年,捲舌音倒是沒有問題了,但我記得小時在上海,我用的應答詞就不是「是」,而是「唉」,那不是嘆息的聲音,而是答應的聲音,連《莊子》也早就這樣用,其「知北游」篇寫道:「唉,予知之。」
語文趣事:只認衣裳不認人

清乾嘉年間洛陽孟習歐,字廬陵,工詩善書畫,不修邊幅,被當時的人稱為洛陽才子。
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縫處,裁縫正忙於操作,又見他衣著平常,故對他很冷淡。孟習歐見裁縫忙,就說過一會兒再來。有人告訴裁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習歐啊!」裁縫聽了又驚又悔。過了一會兒,孟習歐來了,裁縫一反前態,敬禮有加,並說:「聞先生善詩,敢請吾業賜大作。」孟習歐略略沉思,說:「裁縫離不開針,就以針為題吧:一條鋼針明粼粼,拿在手中抖精神。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裳不認人。」

郭沫若文字趣談四則

巧對嵌字聯
曾經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抗戰的陳銘樞將軍,字真如。他是當時著名佛學家桂百煉先生的弟子,對佛學頗有研究。
1938年在武漢時,陳任國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指導委員。有一天,他和李濟深、黃琪翔、余心清一齊造訪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與正在磨墨寫字的郭沫若談笑。陳銘樞說:「聽說沫若兄善對嵌字聯,今天要勞駕你了,有人用梵文兩句將我的字『真如』嵌了含真字的上聯,尚無下聯,請你也用梵文對如字的下聯吧。」郭沫若笑著說:「你是故意來找麻煩的,梵文我已多年未涉獵,手邊又無書可參考,怎麼對呢?」李、黃、余見有此雅事,就叫陳趕快把上聯念出來,都說沫若兄一定能對好。陳於是念出上聯「真有人古,誰為真宰」,嵌了兩個真字。郭沫若偏著頭想了一會兒,對曰:「如是我佛,此即如來」,也嵌了兩個如字,自然渾成,珠聯璧合。大家一齊鼓掌叫好。又要求寫成條幅,郭亦不推辭,一揮而就。
國民政府遷到重慶後,郭沫若曾生過一場病。陳銘樞來看望他,跟郭沫若談論起桂百煉充滿佛教哲理的辭世詩,乘機又要求郭將他的字再嵌一聯。郭沫若思索片刻,揮筆寫下了「真理唯馬克思主義,如來是桂百煉先生」。以鶴頂格嵌了真如二字,上聯表達了他對馬克思主堅定信仰,下聯以哀悼桂百煉先生,雖然明白如話,卻是工整貼切。
蕭三郭沫若合作聯珠對
1961年3月,詩人蕭三到海南島儋縣參觀華南熱帶作物研究所和華南熱帶作物學院,當時這兩個單位正值初創時期,條件很差。師生們一面開荒建房,一面上課學習。蕭三為師生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所感動,提筆撰一句雲:
生產產詩歌,詩歌歌生產,熱帶作物區里作詩,詩情最熱;
這是一幅對聯的上聯,蕭三將下聯空著,並題附言:「希望有後來高明者對下聯。」事有湊巧,時隔三天,郭沫若也來這里參觀,看了上聯,便信手為之續出下聯:
勞動動教研,教研研勞動,紅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紅。
妙解怪字
上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位日本學者來中國登泰山,沿途的風景令他們流連忘返,贊嘆不已。穿紅門,過萬仙樓,北行一段,自然風光絕佳,盤路西側的石壁上鐫刻有「二」兩字,引起日本學者的很大興趣,他們向陪同的中國學者詢問,這兩個古怪的字意思是什麼?還真把在場的人都難住了。
游山歸來,日本學者仍追問「二」的讀法和意思。於是,我國學者們便翻書查卷,多方請教專家教授,可就是得不到滿意結果。後有人帶著臨寫的這兩個字找到中國科學院,請教郭沫若。郭看了這兩個字,沉思片刻,提筆在「二」兩個字外邊各加兩筆,「二」變成了「風月」。郭沫若笑道:「這兩個字應讀作『風月無邊』,不過是古代名士的文字游戲罷了。」
改詩救少女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覽。在梵音洞他拾得一個筆記本,打開一看,扉頁上寫著一聯:「年年失望年年望,處處難尋處處尋」;橫批是「春在哪裡」。再翻一頁,竟是一首絕命詩,且署著當天的日子。郭老看了後很著急,馬上叫人尋找失主。失主終於找到了,是一位面色憂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學落榜,加上戀愛受挫,於是決心「魂歸普陀」了。郭老耐心開導她,對她說:「這副對聯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過下聯和橫批太消沉了,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點頭,郭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難成事事成」;橫批:「春在心中」。
姑娘聽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這位長者一定是位有學問的首長。他把自己的心事都傾吐出來。郭老聽了,揮筆寫一聯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下署「蒲松齡落第自勉聯」。李真真仔細閱讀,好像見到了楚霸王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的壯烈場面;又好像看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滅吳雪恥的一幕;還想到蒲松齡落第後意志不消沉而發奮創作了不朽傑作《聊齋志異》……這副對聯不正是「事事難成事事成」的最好注腳嗎?姑娘請郭老為這副對聯簽上名。待郭老寫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幾個字後,姑娘才驚喜地知道眼前這位首長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啊!她激動地表示要永記教誨,在人生道路上奮勇前進,李真真還大著膽子寫了一首詩作謝郭老雲:
梵音洞前幾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筆竟藏回春力,感謝恩師救迷航。

『叄』 語文故事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翻譯

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其實他又怎麼找得到寶劍呢?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裡,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綉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綉的、刻的假龍。

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准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陋室銘

劉禹錫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在,在於。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譯文: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於深,有了龍就靈驗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指示代詞,此,這。 惟,只。 馨,這里指品德高尚。

譯文: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上,長到,蔓到。

譯文:苔蘚痕跡碧綠,長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往來,偏義復詞,詞義偏重在「來」上。

譯文:到這里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譯文: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勞,使……勞累。 形,形體,身體。

譯文:沒有奏樂的 音樂擾亂耳鼓,也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身體勞累。

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譯文: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它們雖然簡陋,但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8、孔子雲:「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說:「有什麼簡陋呢?」

『肆』 有趣的語文小故事

卧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因小怨而爆發了一場戰爭! 年輕的越王勾踐以范蠡為軍師,使吳軍大敗,年老的吳王也因傷重而亡! 年輕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發誓消滅越國。三年後,夫差率領雄兵攻伐越國。雙方交戰後,越敗吳勝,吳國大軍攻至越都會稽。 文種買通離間吳國大臣伯嚭與夫差極力周旋,終於讓夫差動了懷仁之心,不滅越國。越國得以保存。勾踐率王後與范蠡入吳為奴。為奴三年後,夫差生病。范蠡抓住良機,讓勾踐為夫差嘗糞而尋找病源,此舉徹底感化了夫差,從而釋放了勾踐。 回到越國的勾踐,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繩子,繩子一端栓著一隻奇苦無比的豬苦膽,每天醒來,勾賤第一件事就是先嘗一口奇苦無比的苦膽!二十年,他雷打不動,天天如此。 公元前473年,勾踐秘起藏於民間的三萬雄兵,一舉將姑蘇城團團圍困。此時,夫差還有五萬兵馬,卻因糧草難濟而不敢出城一戰。 勾踐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跡!他苦心勵志,發憤強國,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卧薪嘗膽的典故被稱為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勾踐的超人意志或許更有人類意義!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哀鴻遍野
解釋: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游離失所的災民。哀鴻:哀鳴的大雁.
《詩經·小雅》中有一篇題為《鴻雁》的詩。其中有兩句是:「鴻雁於飛,哀嗚嗷嗷。」
它的意思是說: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飛著,悲哀地叫著。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凄慘景象。
由於這兩句詩,後來人們就把不得安居的難民叫作「哀鴻」;形容受難的人民極多,幾乎到處都有,就說是「哀鴻遍野」或「遍地哀鴻」。
原詩中「哀嗚嗷嗷」的「嗷嗷」兩字,後來還常常用來形容啼飢叫餓的嘈雜之聲,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給點吃的)」。
愛屋及烏
解釋: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到跟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參看《助紂為虐》)。「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並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准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一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當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定下來,武王心裡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里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咸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 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仆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看怎樣?」
原文中所謂「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隸主貴族的管家之類。(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里也有類似的記載: 「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余。』」
這段記載,與《說苑》所載內容相仿。不過「余胥」一詞寫作「胥余」,兩者的含意也不一樣。「胥余」已不屬胥史等級,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隸或刑徒了。例如商紂王時的「太師」箕子,因對紂王不滿,被囚禁而裝瘋,甘當奴隸,所以《莊子》稱他為「胥余」。
此外,《韓詩外傳》、《六韜逸文》也都有關於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談話的記載,內容基本相同。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
我國自古流傳一種迷信習俗,以為烏鴉是「不祥之鳥」,它落到誰家的屋上,誰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國最古的一部詩歌集《詩經》的《小雅》部分,題為《正月》的一首詩里,就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家」。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所謂「愛屋及烏」,是說: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不覺得討厭了。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
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詩中,開頭兩句是:「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朝人周敦頤的《濂溪詩》中有:「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宋朝人陳師道的《簡李伯益》詩中也有「時清視我門前雀,人好看君屋上烏。」都是用的「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典故。
安步當車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
曰:「蜀願得歸,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 正以自虞。」
釋義 表示慢慢地走,當作坐車
故事 戰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顏蜀。齊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進宮來。顏蜀隨隨便便地走進宮內,來到殿前的階梯處,見宣王正 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行進。宣王見了很奇怪,就呼喚說: 「顏蜀,走過來!」 不料顏蜀還是一步不動,呼喚宣王說:「大王,走過來!」 宣王聽了很不高興,左右的大臣見顏蜀目無君主口出狂言,都 說:「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過來,你也叫大王過來, 怎麼行呢?」 顏蜀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 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權勢,還不如讓大 玉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他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蜀不假思索他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並不尊貴!」 宣王說:「你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蜀神色自若他說:「當然有。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 曾經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 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 他為萬戶侯,賞金干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連一 個死的士人墳墓都不如啊。」 齊宣王無言以對,滿臉不高興。大臣們忙來解圍:「顏蜀,過來! 顏蜀,過來!我們大王擁有千乘(一千輛戰本)之國,東西南北誰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老百姓沒有不俯首聽命的。你們士人大 卑鄙了!」 顏蜀駁斥道:「你們說得不對!從前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 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由此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 的關鍵。從古到今,沒有能以不務實事而成名於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經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習而慚愧。」 宣王聽到這里,才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 一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為您的學生,今後您 就住在我這里,我保證您飲食有肉吃,出門必有車乘,您夫人和子女 個個會衣著華麗。」 顏蜀卻辭謝說:「玉,原來產於山中,如果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 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 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 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願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 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平 安度日,並不比權貴差。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命我講話的 是您大王,而盡忠宣言的是我顏蜀。」 顏蜀說罷,向宣王拜了兩拜,就告辭前去。
安居樂業
出處《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釋義 表示生活美滿、安定。
故事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不聽見。
還有,不列舉了。
我沒1L的

『伍』 語文趣味小故事

自誇兒子
父親與兒子一同行走。父親的一個熟人碰見了,不認識他兒子,便問:「這是誰?」
做父親的答道:「這人雖然是朝廷極為寵愛的吏部尚書真正外孫第九代嫡親女婿,卻是
我的兒子。」

還我紅臉
一個人去友人家赴宴前,自己先喝了個半醉,面孔紅紅的。等到上友人家酒席,只覺酒
味很淡,越喝越無味,連原先喝的酒也醒了,面孔也褪紅了。酒席後,對主人說:「您的酒
很好,只不過求您歸還我那張紅臉吧!」

『陸』 小學一年級語文故事有哪些

落水的小雞
小雞真調皮,總愛四處竄。

這一天,小雞來到池塘邊玩耍,突然,它腳下一滑,一個趔趄栽進了池塘里。

它拚命掙扎著,用翅膀猛地拍水,不停地喊著:「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呀!」

雞媽媽看見了,急得團團轉。

一群小猴子正在附近玩耍,突然聽到叫救命的聲音,趕忙循著聲音跑了過來,一瞧,原來是小雞掉進了水裡,得趕快幫忙呀!

小猴子們想了想,然後一起爬到樹上,它們這是要干什麼呢?救人不是應該去水裡嗎?

只見第一隻小猴子來了個倒掛金鉤,倒吊在樹上,然後小猴子們一隻拉著另一隻的腳,一隻又拉著另一隻的腳……

終於掛到了水面,小雞抓住離水面最近的小猴子的手,最上面的小猴子用力一甩,就把它們全部扔到了軟軟的青草地上。 小雞得救啦!

小朋友們,當我們外出玩耍的時候,一定要有安全意識,不要在水邊玩耍,更加不要去不知深度的池塘邊玩耍,因為有水的地方四周的泥土都比較松軟,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掉到水裡去,要知道,如果一個不小心,可能就再也見不到愛我們的爸爸媽媽了!

小學一年級睡前故事篇二:松鼠的眼淚
小松鼠特別愛哭,只要一哭,媽媽就會來抱她。可她漸漸長大,好哭的毛病還改不了。媽媽無奈找到醫生,醫生想了個妙法子,每次小松鼠一哭,媽媽也被傳染上了哭病,哭個不停,這可把小松鼠嚇壞了,小松鼠會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小故事吧!~

小松鼠特別愛哭。每回哭完都用尾巴擦眼淚,所以她的尾巴總是濕漉漉的。松鼠媽媽沒辦法,只好到小松鼠去看醫生。

醫生說:「小松鼠這種病叫好哭症。眼淚要是流的太多,個子就會越變越小,最後會變成剛出生的小寶寶那麼小。」

小松鼠一聽又哭起來。「好不容易才長到三歲,我可不願變成小寶寶。」

「醫生,有什麼葯能治這病嗎?」松鼠媽媽問。

「這倒是個難題,治這種病沒什麼好葯。」醫生答道。

聽醫生這么一說,小松鼠又是捶胸有是跺腳地大哭起來。媽媽聽了也很難過。

回到家,小松鼠還是不停地哭,眼淚把地毯都快浸濕了。

突然,「哇,嗚嗚——」又誰在身邊也放聲大哭。這可把小松鼠嚇了一跳。抬頭一看,不得了,原來媽媽也哭了。

「媽媽,不能哭,哭了會變小的。」小松鼠說。

可松鼠媽媽還是一個勁兒的哭:「哇,嗚嗚——」

「媽媽,我給你垂肩,求求你別哭了!」

松鼠媽媽還是不停的哭:「哇,哇哇——」

「媽媽,我唱歌給你聽!」小松鼠大聲地唱起了歌。可是,媽媽還在哭。

小松鼠開始擔心了:這樣一直哭下去,媽媽很快會變小,也許最後會變成剛出生的小寶寶難么大。

這回麻煩了,小松鼠趕緊跑去找貓頭鷹醫生。

「醫生,這可麻煩了,我的好哭症傳染給媽媽了。」

「我這里有一種特別好的葯……」醫生對著小松鼠說起了悄悄話。「哦。知道了!」

然後,小松鼠跑回了家。

「媽媽!」小松鼠喊著,用自己的小手使勁抱住媽媽。因為貓頭鷹醫生告訴小松鼠,抱媽媽是最好的葯。

真神,媽媽笑了。小松鼠高興得又想哭了,但這回她慌忙忍住了。「再不能把好哭症傳染個媽媽了。」

『柒』 關於語文的小故事

《狐狸吃葡萄》出自<<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 是酸的。」 《狐狸吃葡萄》的寓言故事眾所周知,其實這則故事也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較多見的一種心理現象。 當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內心自覺或不自覺地會產生一種希望解脫緊張狀態、恢復情緒平衡的適應性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對得不到的東西就貶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在心理學上就稱之為「酸葡萄心理」。這種能起到心理調節作用的機制,已沒有了寓言故事中的貶義。 用自己能夠接受的理由來對事物自圓其說、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嚴重的傷害,這樣的「酸葡萄心理」是我們的心理衛士。

『捌』 語文小故事,100,200字

講個有意思的吧,而且這個還新鮮。
華世奎醉寫「天津勸業場」。
1928年,樓高場綽、鶴立雞群的勸業商場在天津繁華的鬧市梨棧大街(今和平路)落成。該商場為天津商場之冠,坐落於法租界。法工部局希望場主高星橋把商場命名為「法國商場」,以便為法租界增光添彩。實業家高星橋深謀遠慮,順應商場第二大股東慶親王載振的意見,採用了「勸業商場」這個名稱。在場內高懸「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言聯句,各取第一字即「勸業商場」。定名後,於戊辰年(1928年)春正月,高星橋、載振禮請天津近代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書「天津勸業場」匾額,潤筆之資為銀洋五百,每字百元。以時價計,可購高級麵粉二百五十袋。筆潤之高,無出其右。
華氏為津門世家望族,居城內東門里華家大門。華世奎排行為七,津人尊稱為「華七爺」。華世奎曾應袁世凱之聘,入京為和平門題額,為天津近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華世奎題寫「天津勸業場」匾額是在華家大門客廳書寫的。 那天,來到華七爺家,客廳里賓朋滿座。聽差的早已把墨研好。站於華世奎身邊的是高星橋、華四姑(華世奎女兒、書法家)、徐克達校長等。華世奎高個子、消瘦、留胡須,特別有精氣神。提筆時,華七爺口含酒,提著氣,一鼓作氣寫了『天津勸業場』五個大字,落了款,蓋了章,在場的人屏著氣,靜觀華七爺寫字,『天津勸業場』五個字,每字三尺,宗顏真卿,筆力充沛,筆法遒勁,氣勢雄偉,筆筆有交代,一絲不苟,襯有金地朱印,更為增色。寫完後,在場的人不住地嘖嘖稱贊。勸業場從此成了天津市的標志性建築,天津勸業場這個牌匾也沿用至今。

『玖』 急問一下,語文故事好看嗎,很是感激

語文故事,當然是好看的,如果你要是以武俠或言情的要求去看,估計不是很精彩,但那是與課文有關的故事,自有其精彩之處。

『拾』 趣味語文故事

老師讓已學生默寫「犬」字,有一學生把犬字上的那點點在了左上角。老師給批語:狗頭偏歪,人頭少點,太不像話,左肩扛著襠下蛋。
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二、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三、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然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四、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五、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什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六、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呀」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馬克·吐溫的妙答

美國現代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一次宴會上,與一位女士對坐,出於禮貌,說了一聲:「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領情,卻說:「可惜我無法同樣地贊美您!」馬克·吐溫說:「那沒關系,你可以像我一樣說一句謊話。」言辭委婉、平和,反其義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頭。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將《悲慘世界》的手稿寄給出版社後,過了一段時間還不見此書出版。於是就給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內容只寫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內容也只有:「!——編輯室。」過了不久,轟動世界的《悲慘世界》便於讀者見面了。

這封信,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信。」

誰是冠軍
一場足球賽的戰報寫道:「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第一個人看後說,這場足球賽山東隊贏了。公報寫的是:「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另一個人說,不對。戰報上明明寫的是:「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誰對誰錯

從前有個旅店貼了一張廣告,上面寫著:「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來,要求住店。店主指著廣告說:「你沒看見寫的廣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說:「我看見了。廣告說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其實,這句話還有另外兩種句讀方式:一種是疑問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種是陳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先生的字據

從前,有個財主非常吝嗇。一次他為兒子請一位教書先生。在講待遇時,先生知道他平素對人很刻薄。就動了心思,和他立了個字據,上面寫道: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看了非常高興,他想先生用膳不講究,而且不用掏學費,感到是佔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財主算賬。財主哪裡肯給,二人就一同到縣衙去打官司。縣官讓財主將字據念了一遍;財主就按所立的字據念了一遍,先生卻按標點的停頓念了一遍,這樣就念成了: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一聽傻了眼,只得將學費和飯錢付給了先生。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後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是唐朝王之渙的詩《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由於疏忽,書法家忘寫了「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道:「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並當場斷句,讀給慈禧聽: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歷代的詩話、筆記中,載有許多詩人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據《唐詩紀事》等記載,唐朝有位名叫齊已的詩僧,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這樣的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好,因為「一枝開」與「早梅」的詩意更加貼切。齊已深以為然,立即下拜,尊奉鄭谷為「一字師」。
元朝著名詩人薩都刺,有兩句詩常常被人們贊揚: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後來他聽說山東有一位老人對這兩句詩有不同的看法,便專程去拜訪。老人見詩人登門,便直率地說:「前一句用『聞』後一句用『聽』,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單調了嗎?」薩都刺覺得老人的意見很中肯,便請教說:「依你看,怎麼改好呢?」老人說:「唐朝人有『林下老憎來看雨』的句子,把『看』借來代替『聞』字不好嗎?」薩都刺非常嘆服,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自己的「一字師」。

【紀曉嵐軼事二則】
一、燈謎聯難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節前夕,乾隆帝讓每位大臣都糊一盞燈,上面寫好謎語、對聯或詩文送進宮來,讓大家一同欣賞,共度元宵佳節。
到了元宵節這天,各式各樣的彩燈掛滿了御花園。乾隆與文武百官在御花園里走動,就好像是在燈海里神遊。他們每到一盞燈前,或賞詩,或猜謎,或對句,不時發出一陣陣酣暢的笑聲。
文武大臣眾星捧月般地陪著乾隆帝來到紀曉嵐獻的彩燈前,只見上面掛著一副燈謎對聯,上寫: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即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滿朝文武看了這副燈謎對聯,立刻收斂了笑容,皺起眉頭,他們都被難住了。
既愛對句又喜猜謎的乾隆帝,這時也沒了轍。君臣一起,搜腸刮肚,絞盡了腦汁,但猜來猜去,還是不知所雲。最後,只得讓紀曉嵐自己揭開謎底。
原來,謎聯是打兩個字,上聯是「猜」,下聯是「謎」。
二、巧對賀壽聯
話說,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時,為了慶祝大清當時的繁榮富強,更為了慶祝自己在位五十年,乾隆皇帝遍請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到北京赴宴。乾隆皇帝非常高興,遍問誰是最年長者,其中一位稱自己141歲,皇帝大喜。
因為,大清國從l644年入關至此,正好是141年,此人正好見證了大清的這一歷史,皇帝大喜,便招紀曉嵐與己對一聯:
上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花甲為60歲,重逢為120,再加上3×7=21,正好是141);
紀曉嵐思考片刻,即對出下聯: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古稀為70歲,雙慶為140,多一度即再加一也,正好是141)。
此聯對得如此之工整,紀曉嵐真可謂天下第一才子也。

【對聯天子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愛對聯,故有「對聯天子」的雅稱。
元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朱元璋當時剛想舉事。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於是口佔下聯曰:「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詰問句對出上聯:「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作主」。朱元璋聽後,暗自高興。
朱元璋率軍於集慶大勝元軍後,在驛站小憩,見到有一名7歲兒童居住其間,乃是代父服役,便問童子:「你會不會對句?」童子答道:「會。」朱元璋便出上聯曰:「7歲兒童當馬驛」,兒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隨口以「萬年天子坐龍庭」相對。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勞役。
朱元璋在率軍攻打姑蘇城時。為了鼓舞士氣,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聯:「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軍師劉伯溫隨即以同樣方法對出上聯:「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聯意是說,您的「吞吳」意圖,我一定會把它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來完成。朱元璋聞之大喜道:「軍師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曾傳旨曰:不論文武百官,還是平民百姓,都要張貼春聯。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訪,忽見一戶人家門口沒有貼春聯,便上前詢問。原來此人家以閹苗豬為業,家裡並無人會寫字,一時又未請到秀才來寫,正在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後,朱元璋自薦說:「我來替你寫一副吧!」他根據戶主的職業特點,展紙揮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朱元璋視察完返回時,發現這家仍未把他親自撰寫的春聯貼到門上,不禁大怒。戶主連呼:「皇上走後,我們才知道這是千古難得的御賜墨寶,已經把它懸掛在中堂,正在焚香祝聖呢!」朱元璋聽罷,轉怒為喜、命侍從賜戶主白銀30兩,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孫子朱允的陪同下,觀看賽馬。他見駿馬飛馳,四蹄生風,偶得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並讓一子一孫分別對出下聯。朱允搶先對道:「雨打羊毛一片氈」。太祖聽後,認為對句太軟弱,無氣勢,不悅。又讓兒子對,朱棣對道:「日照龍鱗萬點金」。太祖欣喜,頻頻點頭稱贊。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訪,途中遇到擔藕叫賣的農夫,便觸景生情,口佔五言上聯曰:「一彎西子臂」,並讓農夫對下聯。農夫看看藕孔,應聲對出下聯:「七竅比干心」。農夫對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興,即封其為「祭酒」(官職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來到一茶館,與一正在品茶的讀書人攀談起來。他得知書生祖籍在重慶,便以地名出上聯曰:「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書生知道這是嵌地名上聯。便應聲對出下聯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朱元璋聽後十分贊賞。
還有一次,朱元璋微服來到一個小鎮的酒店飲酒。他見店面狹小,又沒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佔下聯曰:「小酒店三杯五盞,無有東西」。店主隨口對出上聯曰:「大明國一統萬方,不分南北。」朱元璋聽後大喜,欲賜其官職,店主人婉言謝絕。
朱元璋和丞相劉伯溫對弈時,興致所至,偶得下聯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並讓劉伯溫對上聯。劉略加思索,對「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朱元璋聽後,感到君臣二人以對抒發胸臆,倍覺暢快。

【朱元璋為一字斬知州】
洪武年間,有個叫盧熊的讀書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薦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東兗州當知州。
盧熊走馬上任。過去說「私憑文書官憑印」,他到兗州後首先要啟用官印,發布文告。當他把皇帝授給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來,朱元璋筆下的詔書是授盧熊為山東袞州知州,這官印是根據皇帝的詔書刻制的,這兗州自然變成袞州了。可是山東歷來只有兗州而沒有袞州。
盧熊當時要是將錯就錯,袞州就袞州,這是皇帝改的,誰還敢怎麼的,也就沒事了。可是盧熊是個搞學問的,辦事就是認真,他認為兗州就是兗州,怎麼能改成袞州呢?於是,他就向皇上寫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過來。
朱元璋一見奏章,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的確是寫錯了,他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對全國地理州名縣名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應該知道兗州不是袞州,這袞字的讀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認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強,他的潑皮脾氣上來了,就大罵道:「盧熊好大膽,竟然在朕頭上咬文嚼字,朕還不知道山東有個兗州,朕受他袞州知州就是兗州知州,這兗和袞就是同一個字,就是因為文人多事寫法不同,這盧熊竟敢將它念成『滾』州,這不是要朕滾蛋嗎?混賬東西,刑部尚書聽旨,將盧熊斬首。」可憐盧熊為了一個字,竟然送了一條命。

【蘇軾妙語拒友】
一代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為人所熟知。其詩詞歌賦,水平之高,數量之多,在中國古代文壇上都是屈指可數的。但他的宦海生涯並不順利,雖然也曾官至三品,任過禮部尚書、翰林、皇帝侍讀等要職,但更多的是作遷客騷人,一生被放逐的時間遠遠大於「在廟堂」的時間。雖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氣卻很大,身後更是千年傳頌不衰。
1057年,22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在其父蘇洵帶領下進京赴試,在仁宗皇帝舉行的殿試考試中,雙雙考中進士,名震京師,可謂少年得志。當時的大文學家、宰相歐陽修在讀到蘇軾的文章時說:「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來了,再過三十年,就沒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興地說:「我今天為兒孫選了兩個好宰相。」
蘇轍和蘇軾兄弟倆都是京官,蘇轍任尚書右丞,蘇軾任翰林學士丞旨。有一個人同他們是舊交,想求取官職。他在蘇轍那邊呆了很長時間沒有如願,便滿懷希望轉到蘇軾這邊來。他說:「我很想在翰林學士院謀個職,請你幫忙說幾句話。」蘇軾未置可否,卻講起了故事:「過去,有個窮得叮當響的人去盜墓。棺材裡坐著個赤條條的人,他對盜墓者說:我是漢代的楊王孫哪!臨死的時候,我囑咐兒子實行裸葬。所以,沒有錢周濟你呀!盜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氣掘開另一座墳,裡面的人打扮像國君。死者自我介紹:我是漢文帝。駕崩之前,我留下遺詔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財寶陪葬。這里連器皿都是陶制的,你能得到什麼呢?盜墓者見旁邊還有緊緊相連的兩座墳,便掘開了左邊的那座。死者皮包骨頭,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裡。他說:我是伯夷,你沒有聽說嗎?我是餓死在首陽山的,你想想看,餓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嗎?盜墓的還想挖右邊那座墳,伯夷好心相勸:那是我的哥哥叔齊。我這個做弟弟的瘦成這個樣子,他還能像個人嗎?」
蘇軾拿這個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蘇轍,叔齊是自己;蘇轍滿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蘇軾就能滿足嗎?還是不要張口吧!朋友會意,竟忍不住笑了起來。

【徐文長手對知府】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別署田水月,山陰(今屬紹興)人,明文學家、書畫家,也是晚明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他一生作聯很多,《徐渭集》載有對聯118副,這在明代是很少見的,而所寫40字以上的長聯就有12副,在明代幾乎沒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長聯,為紹興開元寺大殿題的140字長聯至今猶存。至今徐文長還有一些作聯故事在浙江流傳。
徐文長十四歲時來到杭州。當時的杭州知府目中無人,他得知徐文長在杭州賦詩作畫,頗受人們贊賞時,大為惱火,認為一個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轄區內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將徐文長召來對句。威脅他說如對不上,就驅逐出城。徐文長鎮定自若,滿口答應。知府帶徐文長到西湖邊,指著六合塔,說出上聯:「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長沒有開口,只是揚了揚手。知府以為對不上,暗自高興。他得意忘形地指著保俶塔,又出了個上聯:「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四海。」徐文長還是一言不發,而是用手指了指錦帶橋,向知府拱拱手,然後,又兩手平攤,往上一舉。
知府見徐文長還是沒有回答,就神氣十足地說:「連一句也對不出,還算什麼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趕出去!」這時,徐文長卻理直氣壯地哈哈大笑:「休得無禮,下聯早就對好了!」知府怒氣沖沖地說:「你敢無理狡辯,愚弄本府?」徐文長解釋說:「你是口出,我是手對。」「手對!是什麼意思?」知府追問道。
徐文長答道:對第一聯揚了揚手,就是說「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對第二聯拱拱手,兩手平攤,往上一舉,是說「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知府聽了啞口無言,只好悻悻而去。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故事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