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激活教材是前提
(一)引導學生走進璀璨的語文世界,吸引學生「品語文」
教師要立足於教材中的佳作美文,生動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善於抓住課文中的每一個真善美的要素和亮點,激發學生去咀嚼、品味、感悟。要根據作品中的具體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感轉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在心中引起共鳴,使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與提升,使學生的興趣得到誘導和培養。比如,筆者在講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時,藉助作品的寫作背景及作者處境,讓學生整體感知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寂之情。然後帶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通過教師點撥.學生不僅總結出了本文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探究作品的興趣被激發了。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集「形、聲、色」於一體的獨特功用,被廣泛應用於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示出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化靜為動,化文字為圖形,做到動靜結合,圖文並茂,聲情兼備,以此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驗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迅速而准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從而給他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而運作現代多媒體技術,關鍵在於課件。教師設計課件時應從多方面考慮:一般來說,文字內容不宜過多,字體要醒目,文字和背景著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現可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內容,這樣才能印象深刻;聲音可以渲染氣氛,刺激注意力,但在應用時應注意聲音的強度,一般宜採用舒緩的輕音樂,聲音應與動畫同步播放;動畫要講究新穎、適用;整體內容要盡量追求新穎,貼近鮮活的生活實際。
(三)以教材為範例,舉一反三
語文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達到對教材的靈活應用,教師就要從以下幾個問題人手:一要對教材進行選擇,使之具有典型性。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教材中具有典型性的內容要精講,不具有典型性的內容要少講,教師還可以從課外精選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作為例文來講。二要充分發揮教材的範例作用。教師要從教材中挖掘方法,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回答問題的規范。教師還要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吟誦方法、閱讀方法、鑒賞方法、寫作方法與評價方法等。三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做好「舉一反三」工作。拓展時仍需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後指出所提問題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理由何在。拓展時教師要檢驗學生的作答是否合乎規范,不規范的要加以糾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引起聯想,想到與教材相關的材料並進行評價。評價時可以求同,也可以求異,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深入理解。
㈡ 如何激發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澄邁縣和嶺初級中學 楊玲真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的向導,是學習的動力之一,激發興趣是啟發思維,激活內因的手段。誇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可見,激發學習興趣對中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形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在這種心態下,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都會明顯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並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這就需要通過課內外長期的,有意識的誘導和反復的加強。憑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創設情境特別重要,所謂創設情境,就是教師運用描繪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種情形、狀態或景象表現出來,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創新思維。下面我結合個人的感受和體會,談談自己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供大家批評指正。 一、 精心設計,趣味誘導。 在新的課程標准下教學目標的設置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單一知識目標為多元目標,語文教學不只單純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而應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同時,給學生以豐富的內心體驗和個人感悟,變統一目標為多層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因此,上課伊始,教師要實施導學,將學生散放的心吸引到課堂學習目標上來。成功的導入,能夠使學生盡快進入愉悅情緒狀態,把學生帶入思維和興奮之中,為教學過程創造最佳的時機。現將介紹幾種有效的導入法共大家參考: 1、名言警句導入法 引用名人名言、俗語等導入新課可以產生群情振奮的效果,為教學過程的展開創造了最佳的情知開端和背景。例如:教《風箏》時,從魯迅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名言入手。教《食物從何處來》從民以食為天導入。教《論語》十則時,從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導入。 2、故事導入法 在學習新課之前,先講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導入新課會產生一唱三嘆的效果。例如:教《童趣》讓學生先講一講自己童年的故事,有喜怒哀樂,再與作者的童年對比。學習起來印象就更深刻,更容易熟讀成誦,使人記憶猶新。 3、歌曲導入法 利用影視歌曲導入新課,可以叩擊學生的心扉,點燃學生的激情,一下子進入文章的情境。例如:教《春》時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裡》導入。教《孤獨之旅》時由歌詞《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導入。教《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播放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風風火火闖九州》。教師引導: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句歌詞在哪個人物身上體現得最鮮明?依學生的回答導入新課。 4、詩詞導入法 講授新課之前,朗誦或播放與課文有關的詩詞,從而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例如:教《春》時,先讓學生背誦有關春的詩句。如《春曉》《春夜喜雨》等。教《夏感》由白居易的《觀刈麥》的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導入。 5、影視導入法 利用影視、錄像、影碟等放映精彩片段,吸引學生,激發興趣。例如:教《誰是最可愛的人?》時,先放映反映 1998年抗洪題材的影視作品《驚濤駭浪》的片段,讓學生從視覺上領略解放軍戰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的胸懷。接著學習課文,激發學生與作品中的人物產生共鳴。 6、圖示導入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課文內容製作成課件,給學生以直觀形象,導入所學內容。例如:教《蟬》道出了生命的意義,觀看一則汶川地震的圖片,教師救學生、母親救孩子、各界人士救助災民,這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面,無不表現出愛意。教《皇帝的新裝》播放皇帝遊行時的丑態百出的樣子等。將課文內容以圖片的形式投影出來,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激發慾望,靈活多樣 從心理學上講:興趣與需要有密切的聯系。興趣的發生以一定的需要為基礎。當一個人有某種需要時,他必然會對有的事物優先地給予注意,並且對它有嚮往的心情。這就是說:只有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感到所學的知識需要了解,需要掌握,學習起來才會興趣盎然。因此,教師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創新性學習,開發學生創新能力,塑造學生創新性人格。教師要設身處地地關心、呵護,尊重學生的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自主學習和探究,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1、教材切入要有獨創性。 獨到的切入點能創造想像環境,激活想像慾望,引導多向思維,鼓勵創新見解,既大膽的放,又精巧的收。學習魯迅的《社戲》時,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我採用了這樣的切入點:假如你要和他們交朋友,你最喜歡(A、魯迅B、雙喜C、阿發D、其他少年),理由是這一切入點有很強的獨創性,一經出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情感儲存,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變老師的講授為學生的分析、理解、體驗,最終由學生說出,獨到的切入點帶動了整篇文章的創新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課堂提問要有激活性。 教師要善於把握和抓住課堂設疑釋難的時機,積極引導學生談看法、擺見解,給學生充分考慮的時間與遐想的空間,引導學生相互啟發,尋求言之有理的見解。教《木蘭詩》也可以設計這樣一個議題:你認為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形象?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也就是從這首古詩開始,木蘭這一藝術形象便一直活躍在戲曲、說書等各種藝術形式中。唐朝因她代父從軍而追封她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北方民族的尚武風氣;表達了北方人民憎惡戰亂,渴望和平的意願;對木蘭更是全面贊揚勤勞善良、端莊從容,英勇戰斗、保家衛國;尤為重要的是認為木蘭沖擊了封建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讓我們一起走進《木蘭詩》,更細致地了解木蘭的形象。 3、聯想、感悟要有針對性。 聯想、感悟是最能培養學生多向思維、審美情感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激勵、引導和評價學生的閱讀活動,使語文課具有開放性、合作性、探究性,不能以自己的感代替學生的悟。教完《我的叔叔於勒》後,為了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我設計了一個可供學生拓展想像思維空間的議題:假如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於勒,他們會怎樣呢?教完《月亮上的足跡》後設計了這樣一個議題:假如你是一個月球旅行者,此時你正在月球上行走。回首俯視地球時,你將會看到怎樣的情景呢? 興趣雖然屬於非智力因素,但也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因此,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問題。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語文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語文教師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滿腔激情,持久地去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四十五分鍾的課堂上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達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的理想境界。
㈢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㈣ 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網路網盤免費在線下載;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㈤ 如何激發語文學習興趣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在農村初中,孩子們是比較單純的,尤其是近年來,農村留守兒童進入了初中,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村的家庭教育幾乎為零,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得他們在成長中出現了許多缺陷,農村初中教師必須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的互動。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你的教學,在良好的教學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對立的情況下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創設情境,引導質疑,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慾望是一種發現和探索新知識的心理需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學習能力,不僅與其知識儲備和智慧有關,而且與其積極情緒,特別是學習的求知慾密切相關。學生的求知慾是對新異事物進行積極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生主動觀察事物,反復思索問題的強大內驅力。然而,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不是憑空產生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疑,提出問題。那麼,如何創設情境,依託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發生發展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創新地學習呢? 首先,必須創設良好的提問氛圍,讓學生大膽提問。教師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要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走進學生,作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真誠、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對話,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於思考、敢於創新的教學情境。教師在教學中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多用鼓勵的語言,以寬容心對待學生,給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合作的氛圍,使學生敢於質疑,有自己的見解,敢於與老師、同學進行探討,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視他,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時,教師要先給予積極的肯定,贊揚敢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啟發,樹立其自信心,這樣,學生就沒有心理負擔,上課自然會積極舉手,踴躍發言
㈥ 如何激發和培養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把舞台留給學生,讓語文教學不再是一個套子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就是教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一個套子式的過程。而要打破這種機械、沉悶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得把「舞台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充當「導演」。如此,課堂氣氛才能融洽、熱烈,學生才能樂學、好思,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任務才能按質完成,課堂教學效率才能真正提高。例如我在講《雷雨》時,課前先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自編自演小品《雷雨》,讓他們都動起來,都參與進去;上課時演員用心演,觀眾用心體會;演完後,我趁熱打鐵,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大家討論。如:①周朴園對侍萍究竟有沒有感情? ②周朴園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趕出家門的侍萍時,為什麼會驚恐萬狀呢? ③周朴園已經知道了魯大海是他的親生兒子,那麼他對魯大海是什麼態度呢?從他的態度,你看出什麼問題? ④你怎樣理解周朴園「(厲聲)不要打人!」?……讓學生們都動腦筋思考,動口回答,並逐層深入地從現象到本質進行分析。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都學進去了,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這就避開了那種對人物形象分析貼標簽的傳統套子式做法,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傾聽他們的見解,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以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注重導入,激發興趣
教學之道,貴在善導。一個良好的導語,讓課堂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一但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過描繪肅靜、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不滿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現實的一種淡淡的哀愁和苦悶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導入,即,「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接著引入課文,我說:六月的西湖荷葉滿湖,別有一番情趣。那麼,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華園的荷塘邊,在朦朧的月色里又是怎樣一種風韻呢?這樣引用詩句來導入,無疑在學生心中激起了波瀾,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慾,同學們興趣陡增。這節課大學非常認真,都努力去品味夏夜荷塘的風韻。
我曾在教授陳廷一的《「布衣總統」孫中山》時,結合學生熟悉的話題來引入課文,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三年後就要考大學了,如果是考廣東省的學校,要考就考廣東最好的大學——中山大學。同學們知道中山大學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嗎?它是為了紀念廣東省歷史名人中最有影響力,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孫中山。提起孫中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並倡導了三民主義。那麼,孫中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樣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就通過陳廷一的《「布衣總統」孫中山》來看看孫中山的日常生活怎麼樣。
事實證明,注重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可以發揮他們的巨大的潛能,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利用電教媒體,引導學生進入「主體」角色
素質教育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新課標鮮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然而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電教媒體,便可引導學生進入「主體」角色。
電教媒體可聽可視,形象直觀,輔以音樂和動態畫面,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和氛圍,會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會讓學生充分感知文章的內容。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利用軟體和錄像展現寧靜幽美的荷塘,淡雅朦朧的月色,「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葉,「裊娜地開著的」、「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荷花,逼真的形象,美妙的意境感染學生。
又如我教學《長亭送別》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體會主人公「厚嘴辱」、「英子」的形象,我根據課文內容播放相關視頻文件。學生看後都作品的內容理解得非常到位、深刻。
這種直觀、生動、形象的動態教學、化難為易,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學習興趣大增,似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此,學生不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四、注意激勵,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目的在於如何愛護學生。」
因此,在生活方面對學生愛護體貼,在思想行為上理解尊重,在學習方面培養指導,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形成一種積極、和諧、愉快的教學心理環境,以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我在作文評講中,決不放過學生的每一處「優點」 ,例如「你的作文語言活潑自然,如同你的人」,「讀你的作文,簡直是一種享受,謝謝你」,「你的文采真棒!」等等。在語文活動中,我及時地表揚、鼓勵,「你的記憶力驚人」,「你的字好漂亮」,「你的音質真好」,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喚起學習語文的熱情,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值得大力探討和研究的,在具體教學中的途徑很多,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運用。
㈦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狀態,以最佳的姿態接收教學信息,這樣,教和學都能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
一、激活教材是前提
(一)引導學生走進璀璨的語文世界,吸引學生「品語文」
教師要立足於教材中的佳作美文,生動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善於抓住課文中的每一個真善美的要素和亮點,激發學生去咀嚼、品味、感悟。要根據作品中的具體形象,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感轉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在心中引起共鳴,使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與提升,使學生的興趣得到誘導和培養。比如,筆者在講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時,藉助作品的寫作背景及作者處境,讓學生整體感知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寂之情。然後帶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通過教師點撥.學生不僅總結出了本文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被激發了,探究作品的興趣被激發了。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集「形、聲、色」於一體的獨特功用,被廣泛應用於語文課堂教學中.顯示出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化靜為動,化文字為圖形,做到動靜結合,圖文並茂,聲情兼備,以此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驗作品中所創造的意境,迅速而准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從而給他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而運作現代多媒體技術,關鍵在於課件。教師設計課件時應從多方面考慮:一般來說,文字內容不宜過多,字體要醒目,文字和背景著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現可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內容,這樣才能印象深刻;聲音可以渲染氣氛,刺激注意力,但在應用時應注意聲音的強度,一般宜採用舒緩的輕音樂,聲音應與動畫同步播放;動畫要講究新穎、適用;整體內容要盡量追求新穎,貼近鮮活的生活實際。
(三)以教材為範例,舉一反三
語文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達到對教材的靈活應用,教師就要從以下幾個問題人手:一要對教材進行選擇,使之具有典型性。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靈活處理。教材中具有典型性的內容要精講,不具有典型性的內容要少講,教師還可以從課外精選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作為例文來講。二要充分發揮教材的範例作用。教師要從教材中挖掘方法,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回答問題的規范。教師還要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吟誦方法、閱讀方法、鑒賞方法、寫作方法與評價方法等。三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做好「舉一反三」工作。拓展時仍需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後指出所提問題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理由何在。拓展時教師要檢驗學生的作答是否合乎規范,不規范的要加以糾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教材的基礎上引起聯想,想到與教材相關的材料並進行評價。評價時可以求同,也可以求異,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深入理解。
二、激活學生是核心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處於一個積極、創造的狀態,而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提供自由廣闊的天地,促進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獲得知識、技能的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讓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給學生自學的程序與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目標的問題,指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強化指導學生學習自主求知的方法。除常規方法指導外,還要著重教給學生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能夠選擇最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學會自我意識、自我激勵、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自我調控學習全過程,提高自學能力,使學生在經歷了自我發現、自我探究、互相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並且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為學習語文增加動力。
(二)用激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及時表揚,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促進作用,激發學生形成興奮中心,產生自信,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在學習中有了自信,才會有學習的恆動力。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所作出的反應,教師都應給予積極的評價,不要只重結果,不看過程,應以鼓勵為主,抓住學生的可取之處及時表揚,哪怕是一丁點的閃光點,教師都應給予表揚、鼓勵,讓學生相信「我能行」,使學生在體驗成功的樂趣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三)以新穎的教法刺激學生旺盛的求知慾
語文課教學不能局限於某一種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材內容,採取形式多樣化的教學,使課堂情境不斷推陳出新,使學生在富有創造性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創新帶來的學習樂趣。有些課文可採用「讀讀、講講」的形式,有的課文可採用「議議、練練」的形式,詩歌還可以通過「繪畫、改寫」的形式進行學習,而戲劇則可以採用「扮演角色、表演」的形式,等等。這些不同的形式,可以同時用於一節課中,也可以在一節課中只運用某一種或幾種活動形式,還可以進行一些學習性的游戲,如競賽、智力測驗等教師應力求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多種新穎的結合,以刺激學生旺盛的求知慾。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都必須因時間、內容和學生、教師的實際而異,不能生搬硬套。
三、激活教師是關鍵
(一)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
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語文豐富的人文性和社會性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力求克服自己性格中與本學科不適宜的地方,盡量使自己的性格開朗、外向、有個性。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要有積極的情感、堅強的意志、濃厚的興趣、剛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在教學活動中,要有獨特性、創造性的見解和行為發揮,這樣才能更好地再現教材內容,更好地表情達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的氣氛。自身才能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語文教師應該博覽群書,掌握廣博的知識,只有具備了過硬的知識積累,教師才能在課堂上縱貫古今、橫貫中外,才會左右逢源、游刃有餘、活力四溢!學生才會因崇敬教師而對語文課產生極大的興趣。同時,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質疑問難的隨機性,使教學過程可能出現不可預知性,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駕馭能力,還要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機智敏捷的反應能力以及開放、民主、寬容、合作、平等的教學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情澎湃
教師若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始終保持一種極佳的興趣,自身必須對每一堂課傾注最大的熱情,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精心設計每一堂語文課,從課題導人到整堂課的語言組織,問題設計,情景布置,板書設計,等等。課堂上,教師要用面部表情、聲調、手勢甚至是目光接觸等手段,調動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呼應配合,這樣,師生便會在教學中愉快地協調合作,共同創造最佳教學效果。教師還要注重用情渲染課堂氣氛,營造一種與文章內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置身其中,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文章內容,甚至不自覺地進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主動學語文的勁頭就會自然增加。
(三)教師應運用語言的魅力為課堂導航
教師要善於運用具有美感的教學語言。富有美感的教學語言,要麼讓學生感受到美,要麼讓學生聯想到美,要麼引導學生去追求美,要麼啟發學生領悟到美,從而展示語文的魅力。其中幽默的語言風格尤為重要。語文教師的語言應該形象、生動、饒有情趣。因為幽默的語言,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刺激學生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調動其積極思考、能動求知的自覺行為,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用生動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增長才幹。同時教師還要講究語言節奏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語氣的豐富變化,並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更好地將教師的情感傳染給學生,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相溝通。
㈧ 如何激發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
教學之道,貴在善導。一個良好的導語,讓課堂幻化成課文中的各種意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一但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過描繪肅靜、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不滿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現實的一種淡淡的哀愁和苦悶的心情。我首先引用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導入,即,「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接著引入課文,我說:六月的西湖荷葉滿湖,別有一番情趣。那麼,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華園的荷塘邊,在朦朧的月色里又是怎樣一種風韻呢?這樣引用詩句來導入,無疑在學生心中激起了波瀾,激起了強烈的求知慾,同學們興趣陡增。這節課大學非常認真,都努力去品味夏夜荷塘的風韻。
我曾在教授陳廷一的《「布衣總統」孫中山》時,結合學生熟悉的話題來引入課文,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三年後就要考大學了,如果是考廣東省的學校,要考就考廣東最好的大學——中山大學。同學們知道中山大學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嗎?它是為了紀念廣東省歷史名人中最有影響力,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孫中山。提起孫中山,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資產階級革命家和政治家,他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並倡導了三民主義。那麼,孫中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樣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就通過陳廷一的《「布衣總統」孫中山》來看看孫中山的日常生活怎麼樣。
事實證明,注重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可以發揮他們的巨大的潛能,可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㈨ 如何激發與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嚮往、迷戀、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而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心理上的愛好與追求,從而成為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動力。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力促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實現。
一、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想學
中國青少年發展中心和北師大教育系在全國中小學做過學習與發展的大型調查,結果表明:因「喜歡學習」而上學的小學生僅佔8.4%。小學生有許多興趣、愛好,他們喜歡踢足球,喜歡下棋,喜歡唱歌跳舞,喜歡看課外書報,喜歡看電視……可就是不喜歡讀書。究其原因,課業負擔過重是其中之一。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高分數,老師們想方設法加班加點,搞題海戰術,增加作業的數量和提高作業的難度,擠占其它學科的時間進行「查缺補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課文,晚上還要夜以繼日寫作文……學生承受著學習的重負,失去了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學習其它知識的時間和機會。他們的頭腦早已被課業的重負壓昏了,早已厭倦了這樣的讀書方式,還有什麼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我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入手,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實行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有適當的時間參加自己喜愛的有益的活動,感到學習不像做苦力一樣難於承受。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輕了,學習的興趣也逐漸激發出來。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學
興趣是一門學科,是一位技巧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主人的前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把握時機,利用「四個抓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1、抓好新課的導入
新課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常用的簡單、實際的方法。教師簡單的幾句話、一個小故事、或是一個演示,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吸引過來,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並很快地入情入境。如教學《跳水》一課時,我以「在一次風平浪靜的航海途中,船長的兒子為追一個頑皮的猴子走到桅桿的頂端,只要一失足,摔到甲板上就沒有命了。船上的人都嚇呆了。小男孩的命運怎樣呢?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尋找答案。」老師以這一緊張、驚險的描述引入新課,激起學生探求結果的興趣。同學仔細地閱讀課文,認真地思考,討論,很快弄清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完成了學習任務。
2、抓好恰當的提問
教學過程中,恰當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因此,我每講授一篇課文,都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同學們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入與所提問題有關的情境中,觸發學生產生弄清事物真相的迫切願望,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啟動學生思維的閘門,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在一節課中,我不僅在課的開始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動機,而且應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不斷地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經常處於問題情境中,始終保持認真、主動的態度和情緒,主動參與學習。
3、抓好教學演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生活閱歷淺、知識不豐富等原因,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單純依靠教師的語言敘述,是無法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的,這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影響學習的進程。這個時候,我利用教學演示,通過圖片、實物、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向學生展示事物的特點、形象、發展變化等,突破時空的限制,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如教學《冀中的地道戰》時,我通過幻燈展示地道的結構特點、通過錄像播放影片《地道戰》片斷,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地道的結構特點和如何利用地道戰保護自己,打擊敵人有比較全面的理解。教學演示的運用,拉近了學生的生活距離,代替了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
4、抓好實踐操作
學生是好奇、好動的,他們都有自我表現的慾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後的特點,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之後,讓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展現自己的才華,實現自我肯定,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如教學《詹天佑》一文時,在指導理解詹天佑克服困難開鑿隧道後,我讓學生畫出開鑿隧道的示意圖。這時學生的興致很高,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全身心投入思考和畫圖,教學收到好的效果。
三、積極開展興趣活動,讓學生願學
學生對某項活動產生了興趣之後,就會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努力去參與,直至自己得到滿足為止。因此,我結合教學實際,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參與語文活動的興趣,指導開展形式多樣的興趣活動,如舉行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詞語接龍、成語游戲、寫字比賽、猜謎語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如教完《西門豹》一課,在要求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的同時,舉行故事會,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教完《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課文時,舉行詩歌朗誦會,讓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愛的詩歌誦讀出來大家共賞,並表現自己的才能。語文活動的開展,學生們看到學習語文不僅僅是聽講、作業、練習這簡單、枯燥的過程,而是豐富多采、充滿情趣的。
四、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好學
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慾望。對學生而言,當其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得到老師的肯定、贊許時,他們興高采烈,心裡像喝了蜜一樣;反之,他們興致索然。成功,像一支興奮劑,讓學生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望,激勵他們積極進取。我不是吝嗇自己對學生的表揚與激勵,而是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課堂教學中,我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當學生學有所獲,取得進步時,我給予表揚、鼓勵。我向同學們展示學生的優良習作,優秀作品(如手抄報、剪報、讀書筆記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看到光明的前景。這樣做,學生從中得到心理上滿足,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了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收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