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一環。經過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逐漸摸索出了備課的小技巧,現在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一、中心的提煉技巧
備課前,應該先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成竹在胸,切忌在備課時,認為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頭萬緒。蜻蜓點水的結果只能是淺嘗輒止。下面介紹幾種提煉中心的主要方法:
1、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題目常能反映該篇文章的重點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題目的含義(當然要結合課文內容),尤其是抓住「題眼」分析透徹課文的中心,教學重點就自然突出來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記敘媽媽背「我」去醫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輪車工人主動送「我」去醫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詞來分析:「背影」為什麼「高大」?它「高大」在什麼地方?教學重點就突出來了。
2、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開始就揭示出該篇的中心,有的則在中間用中心語句來提煉教材的中心,有的則篇末點題,抓住這些詞語就能夠提煉文章的中心。
3、總結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層次,根據各部分或層次的主要內容,進而分析他們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二、備課「六忌」
1、忌簡單照搬。
2、忌千頭萬緒。
3、忌閉門造車。教師備課時,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等全然不顧,勢必降低教學效果。
4、忌瑣碎設問。有的教師一問到底,不管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在不該設問處濫問,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
5、忌盲無目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備課時毫無目的,課堂上隨意發揮,學生只會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勢。根據小學生好奇求新求變的心理特點,教師備課時,必須因文而異,教法富於變化,努力尋求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單調乏味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備課的「模擬講授」環節
模擬講授或訓練,作為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往往被人忽視。其實,教案完成了,是紙上的東西。紙上談兵不一定能取得實戰效果。要進行兩個飛躍,一個是把紙上的東西變成腦子里的東西,成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變成形象,融化在腦海里,形成意識。第二個飛躍是把意識變為行動,也就是能夠按教案的設想進行實際操作。有的教師,寫完教案,要看幾遍,邊看邊想在課堂上如何動作,甚至對著鏡子演示一番,像演員排練節目一樣,如發現紕漏,及時修改補充教案,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寫了教案就擱置一邊,到了課堂上在臨場發揮,就有點草率了。
導入新課和設計導語應遵循以下原則:
符合教學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課堂教學的導入,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導語。不要使導語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
根據授課的內容設計導語。
備課時可以從教學內容中抽出有概括意義的一個或幾個問題,將其與學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聯系在一起,設計出獨出心裁的導語。由於每節教材內容有其豐富而廣闊的外延,涉及許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識和事物,課堂的起始設計,也可以從他們的關聯中尋找線索
導入要言簡意賅或短小精悍。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使人有喧賓奪主之感。
導入的形式要豐富多彩。
任何一種形式的授課技巧,一定要靈活運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產生呆板之感,導入導語也不例外。
四、技巧的運用
1、提問議疑導入。緊扣課文設計一兩個問題,最好能總領全文,或從側面入手,對理解課文起關鍵性的作用。例如:《司馬光》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時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他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水的缸里,你有什麼辦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來?今天要講的課文中的司馬光,就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2、敘述故事導入。小學生愛聽故事,通過講故事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課,老師就可通過講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萬只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一定會很濃。
3、歌謠導入。歌謠,特別是兒歌,在兒童教育方面的作用歷來備受重視。課堂教學中也引進一些兒歌,並加以引導,可發展兒童的想像力,符合「寓教於樂」的教育原理。
4、謎語導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讓學生猜一個謎: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有謎語導入對「眼睛」的學習,過渡自然,學生興趣濃厚。
5、游戲導入。小學低、中年級宜採用這種方法。
6、音樂導入。多用於音樂渲染氣氛的課文和直接是音樂歌詞的課文。如《鳥的天堂》,教師可先放《百鳥朝鳳》的樂曲。如上作文課,作文題為《我所喜歡的一隻歌》,教師可在學生動筆之前先放幾只優美動聽的歌曲,並加以適當的點評。
導入新課的藝術和方法還有很多,如笑話導入法、成語導入法、表揚導入法、觀察導入法、詩詞導入法、珍聞導入法等等。切記生搬硬套,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系統、科學地做好小學語文備課工作,以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㈡ 語文學科備課有什麼注意點
我把備課分為隱性和顯性兩部分。如果說寫教案是顯性的,那麼,鑽研教材、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了。第一步:鑽研教材。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
備「朗讀」,一是多讀,用心揣摩課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聽別人朗讀,聽錄音。平時,我特別喜歡聽廣播電台的小說朗讀、詩歌朗誦,這對提高我的朗讀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鑒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我先努力去做。
此外,隱性備課還包括查閱資料。書到用時方恨少。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聽了一位歷史老師講課,很感動,問他是什麼時候備課的,這位老師回答說:「備了一輩子。」一個好的教師,隨時隨地都要為備課做准備。
有的老師覺得教學資料難找,我推薦他們試試101教育PPT軟體。裡面有海量電子教材、免費PPT課件、教案、PPT素材等等,可以一鍵插入使用,能夠節約大量備課時間。
㈢ 語文老師備課要好久怎麼辦
多向前輩取經,以借鑒和學習前輩的教案為主,其實很多教案都是大同小異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大量的聽課,自己不停磨課,畢竟實踐才是真理。
新手老師教得不夠好是正常的,如果新手老師上來就能教得很好,那讓那些老教師怎麼辦?所以,你不要因為一些小問題就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適合做老師。你現在首先要提高的是自己的個人水平。
㈣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備好語文課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認真全身心地去備課,你才能游刃有餘地上好課,才能自如地引導學生去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反之,你的課會上得一沓糊塗,學生所獲無幾,久而久之,又從何談起教學質量呢?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遼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要遼闊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加浩瀚的,是人的心靈。語言文字不僅能記錄廣闊無邊、綿延無窮的事物,也能微妙地表達人的豐富的心靈。語文教師則是語言文字的傳播者。怎樣用心培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怎樣用語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打動學生,使他們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為語文教師提出的新的課題。新課程形勢下的備課,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
教師備課中研究教材要從知識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來考慮。知識性包括語文內含的知識和課外延伸的知識。語文內含的知識即:字、詞、句、段、篇、文體、修辭等。課外延伸的知識即:社會的、自然的、倫理的、道德的等。人文性是從大語文觀來講的,即:教材中所滲透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等,即對科學、民主、平等以及對生命的關愛等價值觀的追求。
一、整體備課
整體備課就是新學期拿到新書以後,教師要及時閱讀全冊教材,目的是對全冊教材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把握全冊教材訓練的序列及訓練的重點、人文教育及課外實踐的相關內容等,做到心中有數,便於整體安排教學、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這個環節可以是粗線條的,但它是必不可少的,用最少的時間,追求最大的效果。
二、單元備課
單元備課就是對單元內的一組課文進行集中備課,尋找共性與個性。因為每組課文無論從人文的角度和知識的角度都有共性,這是編者遵循學習的規律、知識內在的規律、學生成長的規律精心編排的。因此。我們在單元備課時就要認真閱讀,發現這一共性,合理安排這一單元的教學、學習、訓練,不平均使用力量,使每一篇文章各盡其用。善於發現與之相關的課外資源,實現課內與課外的互補,最終達到發展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魅力,從而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三、課時備課。
課時備課是具體進入對一篇文章的備課。首先要考慮每篇文章在本單元所承載的任務,它處在什麼位置,然後才是進入對一篇文章的備課。研讀教材,把握編者意圖。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憑借,是學生學習的範本。因此教師要想教好學生,研讀教材是關鍵。我們可以遵循下面的步驟:第一,讀懂文本;第二,細品課後思考題;第三,確立授課思路;第四,確定教學重點;第五,對照教參、學生實際定奪講課思路;第六,合理確定教學內容,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施。
目前對於學生的學習常規也要特別給予關注,基本的規律要讓學生了解。譬如:答題的基本形式,訓練學生說完整話等,教師要加以引導,特別是教師要率先垂範,說標准話,寫規範字,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
反思:備課確實是一個技術活,好的備課,上課時用的時間少,收到的效果卻很大。怎樣在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我們在單元備課時就要認真閱讀,發現這一共性,合理安排這一單元的教學、學習、訓練,不平均使用力量,使每一篇文章各盡其用。善於發現與之相關的課外資源,實現課內與課外的互補,最終達到發展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魅力,從而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㈤ 小學語文該如何備課
小學語文該如何備課
一、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內容,鑽研教材特點
古人雲: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教材是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主要媒介。語文教材是屬於文字性的,更具有教材本身的特殊性,對老師課前准備的要求就更高了。身為教師,要是自己對教材都一知半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茫然無知,連課文的主要內容都弄不明白,又怎能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呢?就在前不久,由於課前准備不充分,我差點下不了台。
在教《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的時候,因為那幾天我正趕時間整理學校安全工作的材料,又自恃自己古文功底較好,認為隨便都可以應付過去,就沒有去認真分析教材,只粗粗看了一眼課後的注釋就走上講台了。當講到兩個小孩各持一個理由,孔子不能裁決誰對誰錯時,一個學生舉手問:「老師,這兩個小孩到底哪個說的對呢?」當時我脫口而出:「這兩個小孩的說法都不正確,因為太陽在同一天的不同時候和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
可在講解太陽為什麼會「近大遠小」「遠涼近熱」的科學依據時我就找不著北了,支支吾吾的連自己都不滿意,只好故作深沉,假裝引而不發,布置學生回家自找材料,自己解決,才脫出窘境。由此我體會到,我們教師備課就要備在上課之前,先學生一步去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內容,鑽研教材特點,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以及在學習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胸有成竹,對教學重點難點瞭然於胸,才能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目標,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因課制宜,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形成教案。
二、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根據學生實際設計課堂教學方案
我們在聽公開課時不難看到,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全班同學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教師上課時整個課堂幾乎成了幾個優等生表演的舞台,而大多數同學卻在發呆。究其原因,就是前者在備課時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接受能力來設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步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而後者只是把自己想要教給學生的內容機械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些學生根本找不到自己參與的機會,齊讀課文時就人雲亦雲,教師提問時就三緘其口。二者相比,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傳統的教育教學理論總喜歡把學生當作是一張白紙,教師想怎麼寫、怎麼塗抹都行,備課時只考慮到要教給學生什麼,而不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只注重教材內容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果,盡管上課時一絲不苟,嚴格按照教學設計上,卻往往事倍功半,總有一些學生學習效果不怎麼理想,達不到「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教學目標。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要「因材施教」,現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培育教育人和種花草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大家都知道,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以至同一班級的學生的素質、接受能力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即使是精心挑選的尖子班,學生的水平也是不可能整齊劃一的。
特別是我們中心校的生源來自幾個行政村,時不時還會有外地學生半途轉來插班,程度參差不齊,差別相當大。有的學生一點就透,甚至能舉一反三;而有的學生連課文都讀不流利,更不用說理解課文、寫作文了。這樣的班級,如果平均使用力量,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設計的內容難度太大,則中下等的學生接受不了;難度中等,則那些尖子生吃不飽,潛能生仍然聽不懂;太簡單,則中、上等的學生吃不飽,且會拉慢教學進度。
要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我的做法是:在備課時做到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根據本班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設計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的教學內容,讓優生能吃得飽,讓中等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讓潛能生能從成功的體驗中樹立信心。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就像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三、精心設計,寫好教案
教案是備課書面形式的體現。寫教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校以及上級的檢查,更重要的是我們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內容、步驟進行有計劃的安排,所以也有人把教案稱為課時教學設計。教案的內容應包括課題、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的重點難點、每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相應的教學方式、主要的啟發性問題、板書設計和課內外作業設計及處理方式。
對於語文科的教案來說,啟發性問題、板書和作業設計尤為重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相應的啟發性問題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於層層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內容;而准確美觀的板書設計則能對課文內容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方便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做作業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鞏固,作業設計科學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對課堂學習內容消化的程度。
成功的教案更主要是體現在實用性:字體要工整,條理要清楚;語言要簡明扼要;要體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創造性;體現本班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方法。自己要使用的教案,當然要確保自己用起來順手。要寫教學反思,把我們課堂教學中的得失記錄下來,進行反思,弄清楚「得」「失」,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更好服務今後教學的有效方法。
㈥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備課
一、要准確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給教師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給教師一個極大的餘地,它是編者與教師的對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如何運用好教材,教師的備課是關鍵.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堂的特徵具有開放性,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於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改變課堂結構,優化教師講授為學生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程是經驗,課程是人類已有經驗和教師,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的結合,因而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的過程,在這里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在這種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求得新的發展。所以,備課的第一要務是安排學習活動。充分使學生自主,獨立,交流學習,挖掘教材或練習內涵,靈活設計活動,盡可能地尋找學生活動的載體,咬文嚼字,多向思維,給足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充分安排學生質疑的活動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大膽思考問題,促進新知識的生成,文字是載體。學生通過讀,自己生活的經驗,已完全能體會,教師要想多說也不行,只能做導演。
二、要開闊心胸,遠見卓識
自己的胸襟有多寬?愛因斯坦說過:「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任何信念。」備課前教師思考的過程就是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人的胸懷比天大,每一位教師應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把握中國文化和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國際接軌,這樣,我們就能高瞻遠矚、胸襟廣闊、視野開闊;我們的頭腦就不會固執,思想就不會僵化。因此,教師在備課前要善於浮想聯翩,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深入鑽研教材教法,精心設計每一步教學環節。不能復制名師的備課,要把別人的東西加以變化,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按照康德說的那樣:「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腳站著」,使備課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見、遠見和創見。
三、要創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創新在哪裡?備課設計,只有創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說「所謂創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創見。人雲亦雲的、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許多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鑽研備課,而是在「復制」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願違,「復制」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復活動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復制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到課堂的生成變化。
四、要預設情境,合理引導
語文課堂教學注重生成性已成為教師的共識。為了追求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有些老師認為課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有的甚至認為翻翻教參就可以上課,教案留在課後再寫,無須把課堂思路圈起來,但卻往往由於缺乏充分的預設,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這就是教者課前沒有充分地預設無法做出合理的引導,只注重生成的形式,不知其設計目的。新課程強調動態生成並不否認預設。教學活動是有明確目標,有具體要求的活動,事先應該而且必須有周密的預設,這種預設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明確努力實現三維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大體過程,並虛擬地進入頭腦中的「課堂」。即構劃出情境。
五、要實踐檢驗,有長遠眼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要說,「課堂是檢驗備課的唯一標准」。課前無論如何精心設計教案,都不能說明備課已經成功了。備課的成功與否要用課堂來檢驗。其實,我們很多老師都注重課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與不足,並及時地記錄下來。可問題是很少會有老師對自己的教案進行再次增添刪減,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二次備課」。往往是上完課後就會將教案拋擲一邊,不為將來作打算,不為自己的進步做努力,缺乏長遠眼光。
如果能進行授課後的「二次備課」,根據上課的情況作一些適當調整,會使你的教案趨於完美,會更加符合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有條件再一次走進課堂,運用新的教學設計,你的課堂或許會精彩紛呈。把眼光放遠、再放遠些,還可以進行「三次」或更多次備課(上課的過程,也是不斷備課的過程。有人稱通過反復上課,不斷修改自己教案的過程為「洗課」),你的備課水平就會在反復備課中不斷地提高。
㈦ 小學語文老師備課難嗎
難不難是相對的。對於有經驗的老師,備課是不難的,因為他知道該准備什麼,該怎樣講課,哪些是重點難點?
對於初入職的年輕老師,這可能有點兒難。因為你沒有經驗,不知道怎麼講課,不清楚該講些什麼。所以備課就有點兒難。多向老教師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