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教師語文聽課評語優缺點
1.留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2. 不過早地出現結論,肯花時間讓學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探究時間和體驗的機會。 3.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能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4.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工合作,會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5. 教師能按照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的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實現。 6. 新的課程觀認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新教材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教師 能善於用教材去教,能依據課程標准,因時因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注重聯系社會變革和學生的生活實際。 7.課上出現了教學內容泛化的現象,教材備受冷落,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被 充分挖掘,學科味不濃。 7. 教師能合理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具有發展性 和激勵性。 8. 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教師讓學生自學;學生能夠自己表達的,教師鼓勵學 生去表達;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做。
10.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解放學生的耳,還解放學生的腦、口、手。
I、教師角色轉變的評價,評價師生關系的平等: ⑴師生平等關系的形成是課堂民主的具體體現,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夥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逐步形成。 ⑵我們在教學時應該敞開心扉,以平等的心態去和學生交流O (3) 教師是一個平等的參與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人。 (4) 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 的學的統一。這體現的是新課程所確定的培養目標和所倡導的學習方式。 (5)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而教師卻成了課堂的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組織者和引導者。 2、關於尊重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的評價: (1) 新課程強調:「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2) 現代教學論認為,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所在。課堂上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相互補充的氣氛濃烈。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輕松愉快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積極思維中發展思維,在交流表達中提高表達能力。教師的平等參與不僅加大了師生間的親和度,而且對學習重點有效地進行點撥和引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3) 尊重、信任學生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給學生充分自主探究、自主發現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教與學的精彩,就源於回歸兒童的真實
生活。在這里觀察誰不由教師決定,而是基於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由他們自己來選擇,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思維去質疑問難。最後,讓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去探究解決問題。 (4) 自由組合的學習方式,打通了嚴謹、封閉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寬松、合作的學習氛圍中自主探究,促使學生思維的靈動、開放、創新。(自由組合的學習方式的評價) 小學語文評課用語三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多地方值得學習。 老師在教學新知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很好,引導得也很到位,同時還讓學生體會到學生與生活的聯系。 (I)整節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致勃勃。 ⑵充分體出了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最後環節讓學生計算身高,設計好,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和參與率極高,特別是老師能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 老師並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 課.件園)中給予了學生比較充分的自主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提升。 老師能從學生特點出發,讓學生在玩活動過程中探究新知識、理解新知,人整體上
來看,效果確實不錯,值得學習。 2、⑴有「創新」和「創意二能活用教材,愛想點子。新課改的理念體現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數學生活化,設計好。 3、在教學設計時充分利用認知基礎,組織生用論的方式比較原來學習的應用題和這節課學習的應用題有哪些地方不同,讓學生明白這節課新知識「新」在由—個未知數發展到兩個未知數。 4、主動、自主的獲取新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了主導、主體作用。 5、利用舊知遷移進行新知的學習,並且進行小組交流,利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 6、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7、採取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8、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體現趣味性和層次性。 9、教材理解透徹,知識重點和難點把握准確。 10、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學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補充,讓學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❷ 如何評課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課主要就是在課程講授的過程當中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情況,還有就是知識的講授是否難道達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過程,以及他語言性組織是否符合學生的理解力。
❸ 怎樣評價一節語文課
評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評課是學校教研活動中一種常見並且非常重要的形式。那麼,語文教師應該如何評課呢?
首先,要做好評課的准備工作。要想評好課,首先要了解聽課的內容,熟悉教材;要熟悉新課程理念、懂得語文課程標准;要掌握學科特點,了解一些常見的教學模式,熟知其中的優缺點。
其次,要認真聽課,做好記錄。
聽課的四要素:
看:師生的活動。
聽:教師的語言。
記:運用規范的符號和文字記錄,便於分析、統計。
想: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結構;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師板書;學生活動。
舉例:湖北荊州市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老師的例子。選自本人書寫的《深深的足跡》。
我同時用若干張表格紙和兩個本子作聽課記錄:表格紙專門用來進行數據記錄,如這節課的導入的時間、提問次數,朗讀的時長,學生能夠靜默思考的時間、用了多少次的影像資料等等。一個本子專門用來記錄教學進程,如導入的內容,每個教學步驟的教學內容,等等。另一個本子記錄我聽課的瞬間感受以及對課的評價和關於優化本課教學的思想火花。
我同時將兩種顏色的筆用於聽課記錄,黑筆用於記錄,紅筆用於評點。
每一節課,我都將手錶調到整點,以利於計算時間。
20節課中,這6種工具陪伴著我:筆記,勾畫,評點,計算,歸類,隨想,沒有一點兒懈怠,沒有一點兒疏忽;比所有的聽課老師都要忙碌,比所有的參賽選手都要緊張,比所有的大賽評委都要勞累。
當然,這是特級教師的聽課方式,我們要努力地學習。平時我們常見的聽課記錄方式是什麼樣的呢?通常我們聽課做記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錄型,這種形式如同錄音機一樣,如實的記錄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仿效的用意多,這種記錄方式一般不可取。因為聽者記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種是選擇型,選擇某一側面或某些問題,而選擇記錄內容的依據是根據聽課者的需要,如主講人的優勢所在、課堂的特色、存在的問題等。我平時聽課只記錄一些教學結構(教學環節、步驟),這需要提煉和概括。重點的部分會實錄一些。覺得有問題或有亮點的地方,詳細地記錄一些。
下面,談談如何評課。
點評有以下幾種形式:
⒈先說優點或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研討的問題。這種形式比較多見,良好的開端是點評成功的一半。
⒉先談需研討商榷的問題,再把優點加以點評。這種點評開門見山、有針對性,一定要注意指出問題的數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⒊在每一條「優點」中,再重新加以設計,提出改進方向,以求更好。
⒋評者只談體會,不直接談優點和不足,而是通過富有哲理的體會,給授課者留下思考、留下啟迪。或激勵贊揚、或蘊含希望。這種點評層次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功底,需因人而異。
以上談的是點評的形式,知道了點評形式還遠遠不夠。下面談如何分析課堂教學。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2. 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⑤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4.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它為各科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說信息技術是人們用來獲取知識、傳授知識、運用知識的媒介。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5.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正確、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能及時發現、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語文教師還要具備朗讀基本功。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方面可為學生示範。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還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包括知識與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課學生很忙,但思考度很差。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主要看教師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學生,實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風格,如特級教師)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如餘映潮的板塊式教學、王淞舟的詩意語文教學。對整節課的評析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六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入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六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當然,我們在平時的聽課、評課活動中,根據我們教研活動的重點或目的,可以有選擇地確定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
評課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兩個「突出」:突出重點;突出特點。三個「為主」:要以肯定成績為主;要以幫助提高為主;要以鼓勵改革為主。五個不要:不要挖苦諷刺;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以個人的傾向品評;不要居高臨下、趾高氣揚;不要信口開河。
❹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怎麼評課
古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藝術瑰寶,詩章簡短,意境深遠。本課所選的兩首送別組詩,都給人以「相聚時難別亦難」的傷感。由於詩詞內容時空跨度太大,而小學生閱歷較淺,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而教學中不能僅僅滿足於詩歌意思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應創設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讀背吟誦,在讀中感悟,在比較中體會別情,在比較中想像詩歌所描繪的畫面,藉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小學古詩的評課稿
本節課教學首先通過音樂導入,創設意境,做好感情鋪墊。接著通過學生自學,小組交流討論學習,疏通詩意。然後,通過品讀關鍵語句,展開想像,領悟詩境。最後,通過配樂誦讀,升華情感體驗。整體環節比較緊湊,銜接較為自然。通過此次學習,學生對送別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基本上完成學習目標。
不足之處在於:
1、部分學生不能樂於參與討論,不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2、教師對於達到以生為本,實現生本課堂的目標還需要努力,對於農村學生的學情要把握更精準。
3、上課是對於語言表達訓練這塊處理有些倉促。
4、對於「相惜」、「悲壯」品味還不夠深入。
5、課堂總體平緩,無特別亮點和精彩之處。
6、在學情把握上,「精讀一首,帶讀一組」應該會比兩首古詩同時進行比較教學效果會好。 7、應該在古詩重點詞句進行深入咀嚼,不能蜻蜓點水。如果還有機會重上,我將著力解決以上幾方面問題。
篇二:四年級古詩復習評課稿
背誦古詩一直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傳統項目,也是我部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林敏老師向我們展示的《漫遊詩林》將孩子們帶入了浩瀚、有趣的詩詞海洋。陶醉於中國古詩歌的神韻之中。課堂上學生們誦詩、對詩、唱詩、畫詩、演詩,真可謂生動活潑、動靜相宜。孩子們那搖頭晃腦,神氣活現的神態,充分展示了我們中華5000年的詩詞瑰寶,這種吟誦,既是對語言文字的積淀,又是學生思想的啟蒙、人格的熏陶。 作為一節中國傳統文化課,它又體現了以下幾個「多」:
一、 所展示的古詩多。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古詩誦讀復習學過的古詩,領略古詩詞的神奇魅力。林老師帶領孩子們誦古詩,佳言妙語對對碰。各個環節都緊緊圍繞學習古詩、展示古詩來進行。整堂課,孩子們始終快樂著、興奮著、學習著。
二、 所展示的形式多。
孩子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對古詩濃厚的興趣得益於老
❺ 小學語文怎樣評課
准確、細致地觀察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師的教學行為,把教師的行為與學生的活動聯系起來評價,從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效評價教師的教,以學論教。 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評課必須認真觀察的一個重點。觀察時應注意學生是否學得主動,學得輕松,這可以從參與狀態來評析。觀察整堂課學生參與學與教的廣度、深度與自覺程度,尤為重要的是關注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有效學習。還可以從交往狀態來評析,這是課堂教學活動效能的關鍵因素。課堂上多邊、豐富、多樣的生生、師生交流與反饋,整個教學環境和諧、活躍、民主平等,這是一種積極的課堂景觀。但是僅僅觀察參與狀態和交往狀態是遠遠不夠的,很可能被「虛假的繁榮」所迷惑,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如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封閉還是開放,學生敢不敢提出問題、發表見解,是否全面細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等。同時還必須關注課堂的生成狀態,關注目標達成狀態。通過課堂教學的觀察評析,了解學生是否對學科學習有信心、有興趣,評判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基礎知識方面的達成度。 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觀察則應關注以下幾方面。一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的組織能力。這包括教師組織教材的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組織語言的能力。二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的注意點。教師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既定教案、自己的教學思路,更重要的是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及時反饋與調節學生的活動。三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教學機智。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更需要教師具備機智的應變能力,教師須敏銳、快速地捕捉即時信息,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及時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並恰當加以處理。四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狀態。較理想的情緒狀態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熱情真誠,充分尊重學生,通過言談話語、音容笑貌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創設和諧、平等、活躍的課堂氛圍,尊重差異,尊重多樣選擇,尊重每位學生,注意對學生學習情緒的激勵,採取積極的態度肯定學生。 二、「評課」應關注有多少學生實現有效學習 文喆先生曾指出,能夠使學生有效學習的課才是好課。使大多數甚至是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是否認真研究了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能力准備,是否研究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態度,是否研究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這是判斷有效學習達成度的基礎。其次是看課堂教學任務解決得怎樣,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解決,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否合情合理。 三、「評課」應有利於課堂文化的重構 鍾啟泉先生指出,課堂教學總是某種文化,學生都在進行著某種「文化適應」,其本質就是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對學生的影響;余文森先生也曾指出,教學價值觀直接影響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和過程的取捨,思維方式對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具有直接的制約。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期望通過「評課」評出一個對話的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一個探究的課堂,一個建構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一個快樂的課堂,一個有效學習的課堂,追求一種理想的課堂文化。 課堂教學文化是在交流對話中生成的,「評課」也應該是在交流對話中實現。評課者和被評者平等對話,在交流中傾聽被評者的解釋和說明,鼓勵被評者自評,充分尊重被評者的個性和創造,尊重其勞動成果。在交流中,評課者把從課堂獲得的信息進行比較整理,並進行原因分析,然後反饋給執教者,共同分享其教學成功的喜悅,一起總結不足,研究改進意見。 四、「評課」——課堂教學評價實施 評課須明確評價項目和評價要點,這方面,北京提出的《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試行)》不失為一份很好的方案,很有參考價值。這份方案所建立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從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要素出發,設置了6個「評價項目」、14個「評價重點」。具體如下: 一、教學目標 1.符合課程標准和學生實際的程度。2.可操作的程度。 二、學習條件 3.學習環境的創設。4.資源的處理。 三、學習活動的指導調控 5.學習指導的范圍和有效程度。6.教學過程調控有效程度。 四、學生活動 7.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8.學生參與活動的廣度。9.學生參與活動的深度。 五、課堂氣氛 10.課堂氣氛的寬松度。11.課堂氣氛的融洽度。 六、教學效果 12.目標達成度。13.解決問題的靈活性。14.教師和學生的精神狀態。 除了上述6個「項目」外,評價指標中還設置了三個小欄:一是「其他」,用以留給評課者列出補充的評價項目和要點;二是「教學特色」,提醒評課者關注教師教學上的獨創性和突出的教學效果;三是「評課等級和評語」。 評課的目的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而在診斷課堂教學問題,發現教師的發展優勢和可能的發展領域,使之揚長補短,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評課在堅持課堂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同時,必須切實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把改進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開發教師的潛能,促進教師的長遠發展作為評課的重要目的,注意「評課」不「評人」。
❻ 小學語文評課四實指的什麼
「四實」為忠實,充實,扎實,朴實
語文老師的教學就應「忠實」於語文學科。但現在為什麼會出現背離語文教學宗旨的「流派」呢?主要是因為目前對語文學科的性質和任務都存在著一定的爭議。語文課就是要教學生讀書、作文,這就是我說的「忠實」。是不是一節好課,首先要判斷是不是語文課,要判斷這位老師是不是忠於語文,要看他是熱衷於搞別的還是熱衷於語文。
第二個標準是「充實」,就是課的內容要豐富。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角度看,課得有內涵,有廣度,有深度,不是很膚淺的,不是很狹隘的,不是很單薄的。當然,課堂內容的「充實」,有賴於教師的修養,有賴於教師的文化積淀。
第三個標準是「扎實」,「充實」是從內容的角度來說的,「扎實」是從效果的角度來說的。所謂「扎實」就是這一堂課能實實在在地讓大多數學生有所體會,有所收獲,不是表面上的熱鬧,不是少數人「統治」課堂,更不是教師的自我表演。
「朴實」的課就是本色的課。我們平時怎麼上課就怎麼上,讀書就是要把書讀明白,寫作文就是要把文章寫好,不要搞花架子。搞花架子會「勞民傷財」,說得更遠一點,這樣搞對學生的心靈是一種戕害。學生跟愛搞花架子的老師學語文,可能語文沒學會,怎麼搞花架子倒是學會了,這學生要是將來走進社會當了幹部,那就更不得了。
❼ 小學語文評課用語是什麼
小學語文評課用語有:
1、老師的課語言精練,教學環節過渡自然,過程由淺入深,方法靈活多樣。
2、老師的課堂中,教者都能夠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不是傳授的現在的方法,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3、本堂課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板書大方,教師注意歸納總結,能聯系書本以外的知識,擴大學生聽聞。
4、課上得很成功,給人耳目一新,無論比指導思想、課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新的理念,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本質。
5、教師能有效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
❽ 如何點評小學語文公開課
一、 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當前,在貫徹落實新一輪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情況下,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應看執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幾個思想觀念轉變:
(一) 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樹立目標意識。
重發展,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在語文課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習慣等的和諧發展。要樹立四會培養目標(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與發展)
(二) 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個性意識。
每個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個性特長、非智力因素、學習領域都存在差異,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三) 由重教師「教」向重視學生「學」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語文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組織指導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只關注學習的結果。
(四) 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轉變——樹立研究意識。
單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綜合信息交流是以討論研究為形式的課堂教學結構,信息在師生、生生間達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臨下向平等和諧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學生學習過程,伴隨著感受、情緒、意志等而展開,思維發展、創新意識培養需要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
(六) 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特色意識。
教學活動是創造性的活動,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個性、教出風格。
二、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實事求是指對語文課的分析要以課堂的真實情況為基礎,以科學的理論為依據,不帶任何偏見,不夾雜感情因素,不分厚薄親疏,通用一把尺子,一個衡量標准。恰如其分地進行評價。
(二)坦率誠懇原則
所謂坦率誠懇就是對課的長處一定要充分肯定,看準了問題,一定要明確地提出來,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無根據地唱頌歌。對缺點和不足,也不應顧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當地指出,成績要說夠,缺點要說透。
評課時要考慮教師心理承受力,對年長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師應含蓄、客氣一些,對年輕而心理承受力強的教師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顧整體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評課者應樹立整體思想。通常,在分析課堂教學時常常會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節課的整體分析,而忽略對局部的分析。二是脫離整體孤立地對局部進行評價。因此,評課者應注意樹立整體意識;堅持在評課中,把點和面,局部和整體結合起來。
(四)激勵性原則
評課者科學的藝術性的評課能激發教師鑽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積極性。對於一些中青年教師如有幾次成功的課得到恰當適時的鼓勵和評價,可能使他們後來成為教學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動力因素。運用激勵的導向,可以達到:聽一堂課促進多堂課,聽一個人的課激勵一批人,聽一門學科推動多門學科。
(五)差異性原則
被評的教師情況不同,對課堂的要求不同,評課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評課就應各有側重。在評課形式上應該因人制宜,靈活多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導人。
(六)講究方法原則
評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應遵循人的認識規律,符合人的心理過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講課者的勞動。一般來說,不管是成功的課,還是失敗的課,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費了心血,因此在評課時,評課者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肯定這一點。其次,要褒貶得當。評課的褒獎與貶斥要有個「度」,決不是褒越多越好,貶越少越佳。過多而不切實際的肯定,會給人虛假逢迎之感。在談到缺點時要講分寸,應以商量和提建議的口吻與執教者交換意見。再次,要主次分明,評課時在關鍵重點問題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講透,而在一般的問題上,則可一帶而過。尤其對缺點問題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問題可輕描淡寫,留給教者自己去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