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語文課如何上的有趣比如病句的復習,關鍵是怎麼上
想讓高中生對語文課感興趣,就得回到語文的本質,說話、討論、作文。
病句復習我一般是用對話的方式進行。比如設定一個場景,讓班上幾個學生演練,讓其他的學生表達感受,從而讓學生知道什麼樣的語句在書面是病句,但在口語中就未必是的。
如果你時間夠,可以自己設定劇本,讓學生們寫跟演都OK。時間15分鍾左右就差不多了
Ⅱ 怎樣將高中語文講得生動有趣
高中語文,若是講解文言文,要點在於『延伸』。單純的翻譯與互動是不夠的,一定要在備課時准備好材料。例如在課堂開始時先介紹課文中人物與背景,在翻譯過程中對於有些詞語的出處給予解析,最後在通讀全文後也可以找同學總結歸納。課堂中較好的手法有:找同學扮演文章中人物角色,然後進行對話,這樣有利於同學切身了解課文,也可使課堂充滿樂趣。
若是現代文,其實以我看來高中語文必修的幾套書跟初中有很大不同,不像初中的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們去了解去分析,高中的現代文只需同學們自己通讀便可。
Ⅲ 如何讓高中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更濃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在現在的教學當中仍占據著主體地位,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人格的全面發展。以至於好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持冷漠態度,認為可學可不學。但是從語文的地位和作用來看,高中生應該重視語文課程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興趣教育為策略,啟發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在愉悅的氛圍中提高語文成績。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們有動力朝著一定的目標進取,它與學習活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習興趣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在每個學生身上得到開發。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討論激發高中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利用語文獨有的個性,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的學科,又是母語教育,學生們都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再結合語文學科獨有的人文性的特點,利用優美的課文篇章陶冶性情,很容易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魯迅先生的《孔乙己》里,「(孔乙己)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買東西付錢可用「放、扔、甩、拋、遞」等動詞來描述,為什麼魯迅先生要用「排」這個動詞呢?這就可以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因為孔乙己是一個窮愁潦倒的窮苦「讀書人」,沒有錢,對於好不容易弄到手的錢看得非常重要,因為他是一個讀書人,所以他不會像一般的窮苦人一樣把錢包裹得一層又一層,慢慢打開,遞給伙計,當然他也不會像有錢人一樣出手闊綽,他想保持「讀書人」的矜持和體面,然而這錢對他來說又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用排出九文大錢的「排」的動作。這也正應了孔乙己是咸亨酒店裡「唯一著長衫而站著喝酒」的人這句對孔乙己人物性格特徵的描寫。
二、創設教學情境,調動情感,激發求知慾望
在語文教學中創設快樂教育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堂的「快樂圈套」里而產生自信心,進而感到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自己抱負的。可以從視聽情境、語文情境、問題情境這幾方面入手。
1.有聲有色的視聽情境。視聽情境可以令學生沉醉其中,使學生關注課文,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教《孔雀東南飛》時,適時放一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讓學生們處於那種抒情而又神秘的夢幻氛圍,對劉蘭芝、焦仲卿的堅貞愛情產生同情,展開豐富聯想,思維也會變得活躍。
2.情真意切的語言情境。語言情境使學生能迅速投入、陶醉其中。如講《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聽越劇唱詞:「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樣在帶給學生快樂的同時,加深了對文中人物的印象。另外有感情的朗讀,也可以讓學生們身臨其境,感受那種驚心動魄與感人肺腑,師生一起走進作家內心深處,感悟學習語文的快樂。
3.力求創設激疑導思的問題情境。學生們對於新鮮的事物都有好奇心,教師應該發揚民主,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允許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對其多鼓勵、多啟發,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使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得以保護,提問的興趣得以激發。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已廣泛地運用到各階段、各學科的教學之中,高中語文教學也不例外。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在語文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是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取代的。語文課要求教師語言生動、氣氛活躍,但僅這樣學生們就願意聽、聽得進去嗎?作為教師,必須想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語文課堂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思想。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良好的興趣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於一體,可以極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以演助學,提高興趣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強、感染力大的課文。教學時,我們應發揮其特有的魅力,再現情境。因此,我在教這類型的課文時,可以以演助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發揮每個學生的想像潛能,創設情境,再現情境,讓學生們親自參與進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和能力,幫助和指導學生扮演好每個角色。通過自身參與表演,使學生在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同時,更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肢體表演能力。所以在我的教學中,課文劇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創設語文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水平的很好的方法。
五、提高教師素養,作好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教師要讓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首先教師必須有吸引力,得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你、愛你。很難想像,一個令學生討厭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對他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喜歡語文,就必須為自己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增強個人魅力。字寫得好、口才好、學識淵博、風趣幽默,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所必備的。要想成為一個好老師,就要在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種種困難,為他們搭建腳手架,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Ⅳ 高中語文課怎樣上的生動有趣並且有知識含量能介紹些學生參與的好方法嗎
事實上,語文課更應該用輕鬆快樂的課堂來營造屬於我們文化的基礎氛圍,高中階段尤為特殊,因為此時學生的認知和想像力水平並非一個教師直接的知識傳遞可以掌控的了滴,所以本人提出幾點直白滴建議,以供參考:
首先,是性別問題。如果是一位男教師,請保持課堂上微笑滴面孔哦,這也是幽默的基礎,語文課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舒緩也許又帶有女性滴柔情,感受的是一種溫暖,當然也需要適當的調侃,因為你不能保證學生的想像力在你的范圍之內,「微笑」帶著你親和力和你滴莫測,拉近學生的距離而又有神秘未知之感,興趣問題自此開始,當然女教師就不說了!
其次,是能力問題。已然成為語文教師就不要再懷疑自己的能力和職業愛好問題,要做的不斷豐富自己文化基礎知識和學科教育知識,這才是你傳遞知識含量的前提,站在這樣一個位置就能做好位置上該做的所有事情!
然後,是有關備課的問題,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這必然要藉助一定的教學用具,比如:多媒體,利用教具,設計適合課堂的課件,借用一些美麗的相關的圖片,也可以是身邊的關於學生熟悉而又容易錯過的地方的照片,講解過程中,也可以旁徵博引,多講故事,讓學生領略語文的魅力不僅僅局限於課本,當然也有貼近自己的地方,不過這個過程不是限於自己的滔滔不絕,設置問題情景,啟發學生思維空間尤為重要,這也決定了學生的課堂參與。
再者,是思維角度問題,教師應時常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發揮教師的主導性才又可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主要強調的是一個問答的過程及氛圍,也並非有問一定要有答,同時,基於年齡之間的差異,真正能和學生之間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也很重要,建立自己的個性,才能幫助張揚他人的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一同發展,不過也要適度吧,呵呵~
補充一點:不要讓課堂成為你一個人的天地,有時候可以不再站在講台上,也許圍在學生中間,改變一下學生座位布局會有不一樣的效果,也許換一種問題的提法也可以打開學生另一面的視野,課堂討論也可以不再局限於中規中矩,學生發展的翅膀猶如脫殼的蟬翼是慢慢展開的過程,而教師只是提供良好場地的那塊背景,沒有「特別」的干擾只有特殊的「引導」,相信那雙翅膀可以更好的展開直至有一天飛了起來,我們在教學之初可以沒有經驗,但是不能沒有實踐,同時也可以借鑒,慢慢建立融合你特點的教學模式,獨一無二的,支持你吧!
Ⅳ 高三 第一節 語文課 如何上好
小故事激活大課堂
——開學第一堂語文課給我的啟示
北山中學 易原瑛
06年9月,我接手了高三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對於這個委任,我誠皇誠恐,因為學生總愛把新老師與前任老師作個比較,他們對老師的期望更高,接受新老師也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花了三天時間准備了與學生們見面的第一堂課,我深知這一個亮相要是博得了滿堂彩,下面的教學就會順暢些,圓滿些,要是講砸了,當然還有彌補的機會,但是,實際彌補起來卻是很困難的。作完了自我介紹,我沒有講新課,因為學生還不熟悉老師,對老師還有很多的神秘感,上來就講課,學生也會因為自身對老師感興趣的程度大於對教學內容的程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我也沒有訂出什麼目標計劃,也有立下什麼規矩,我怕一來就給學生個下馬威,會給他們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師生關系。 我非常輕松地同他們講了六個故事,在每個故事後談了一下我的期待。
故事一:有一位飛行員,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不是扔炸彈,也不是接名人,而是運老虎,一隻被用作親善大使的成年老虎,腦門上的王字極有霸氣,老虎很不服氣被關在鐵籠子里,在被裝上飛機的那一刻還不忘不大不小地叫了一聲,飛行員覺得很有趣,他在前面開飛機,身後就是關老虎的鐵籠子 ,和百獸之王作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這種情況還真不多見,可是不多久,他就沒有了這種自豪感,因為那該死的籠子門竟然沒有關上,老虎正一步一步的向他逼近,情急之中,他沒有大叫著亂跑,其實他即使這樣做了也是無濟於事的,相反,他睜大了眼睛,狠狠地盯著老虎,像一頭發威的雄獅,奇跡出現了,老虎和他對視了一會兒,竟然自己又退回籠子里,於是他化險為夷。
今天大家坐在這里就是一位勇者,因為你們有足夠的信心,為了理想的大學和專業而來,只要你想嬴,那麼你就先嬴了一半,強者總是試圖永遠保持自我控制能力。
故事二:某君正在屋檐下避雨,突然見觀音撐著傘走過來。他非常高興,急忙說:「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您能否普渡一次,帶我回家?」 「你在屋檐下,我在雨中,檐下無雨,何需我度?」觀音回答道。某君一聽,立即跑到雨里說:「現在,我已經在雨中了,這下可以度我了吧。」 「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你被雨淋,是因為你沒有帶傘;我沒被雨林;是因為我有傘。可見,是傘度我,你沒有傘,應該去找傘,而不是找我。」說完,觀音就消失了。
過了一段時間,某君遇到了困難,便到寺廟中去求觀音。他走進寺廟,見一個正在求觀音的人,竟然跟觀音長得一模一樣,便問:「您是觀音菩薩嗎?」 「我正是觀音。」那人回答說。某君更感到驚奇了:「既然您是觀音,那為什麼還要拜自己呢?」觀音微微一笑:「跟你一樣,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是呀,求人不如求己,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包括自己的父母,你才是你的救世主。
故事三:有個老木匠告訴老闆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享受天倫之樂。老闆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出他已經是心不在焉,用料不講究,幹活不認真。房子建好了,老闆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老闆說,「這是送給你的禮物。」他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今後他只得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里!
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來不得半點消極,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時,早已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要精心地敲擊每一顆釘,精心地加上每一塊板,精心豎起每一面牆,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
故事四: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每個人都是一臉餓相,瘦骨伶仃。每個人都有一隻長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裡。有肉湯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湯」興嘆,無可奈何。「來吧!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
同學們,從這里你體悟到什麼?對於利益是分享還是獨霸?對一起面對高三的同窗,是排斥還是包容?對同學,尋找優點還是只看見不足?對待學習的困難,是躲避還是積極的面對?特別是在高三這個非常時期內,我希望大家都能有雙贏的智慧。
故事五:有個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給老闆洗盤子。日本餐館規定,盤子、碗一定要洗七遍。久而久之,這位打工者心生一計,將七道工序減少到六道,然後減少到五道。後來被發現,自然被解僱。他到其他餐館求職,人家一查他的資料,都斷然拒絕。他在這個國度無法生存,只得黯然回國。
任何游戲都有一定的規則。如果破壞了規則,短期內也許會佔便宜,長遠看,必將碰壁。班級管理也是如此。規章制度一旦建立,短期內肯定對一些人有所限制,甚至傷害;但對集體以及個人的長遠利益,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故事六: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要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這就是我一堂課的內容,從學生時而頷首微笑,時而低頭沉思的表情,我知道我這個亮相不錯。兩天後從學生交上來的周記,我讀到了這樣的句子:「老師,您的第一堂課真精彩,讓我覺得今後的語文課一定會很有趣。」「您上課,讓我覺得像春雨絲絲滋潤甘霖,如春風縷縷沁人心脾,••••••」呵,評價很高嘛。狂喜過後,我靜下來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學生這么快就喜歡並認可了我。當我讀到一位同學的周記,「小小的故事折射了大大的人生,它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想在以後的課堂上多聽到類似的故事。」
原來是那些短小的故事吸引了學生,是呀,沒有人不會喜歡聽故事,沒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而語文區別於其它學科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它的趣味性生動性。而故事恰恰正是語文教學中增色出彩的那個部分,它比絮絮叨叨的說教,空洞乏味的理論更管用,更具啟發性。看來我得好好利用那些有趣的小故事了,這是一個絕好的突破口,寓語文教學於故事情節之中,讓學生在享受故事的快樂中學語文用語文。
於是,在後來的教學中,我在「講故事」這個教學手段上進行了探究,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如何整合教材與故事,如何豐富自己的故事庫存,等等。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和學生都在「講」和「聽」故事的過程中獲益匪淺,可以說教學相長。
一、 我用故事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提神。
要上好一堂有語文味的課不那麼容易,真的需要花一番心思。根據心理學知識,我們知道,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容易使人疲勞,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課堂有「語文味」,單是做到讓學生不打瞌睡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時,我總會想方設法講故事給學生聽,調節課堂氣氛,讓語文課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下去。 特別是在上午第四節課和下午第三節課是學生一天學習最感疲憊的時候,學習效率往往很低,每逢此時,一開課我便給學生講一個語文笑話提神,讓學生暫時從x+y,A、B、C的圈子裡走出來。
例:星期四上午最後一節課,走進教室發現很多學生都趴在桌上無精打采,我便給學生講了如下笑話:
從前有個縣令不學無術,好念別字,卻自以為是。一次斷案,原告名為「瑞止未」,他卻念做「端上來」,無奈差人只得借來擔架,將其擔上大堂。兩差人怕縣太爺如法炮製,事先將被告「杭卞丟」叫到堂前,結果被告被縣令錯念成「抗下去」,差人自討苦吃,只得扛下被告。證人「潘銀斗」又被錯念成「翻跟頭」,證人只好照辦。
全班鬨堂大笑。笑過後,大家困意頓消,沒有人趴在桌上,後面的課堂教學顯得格外順利。
講完一個故事至多需用兩分鍾,卻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將疲勞、困頓拋之腦後。學生重新調整情緒,進入新課學習狀態,從中也受到教益,豈不是一舉多得?
二、 我用故事幫助學生記字形記詞義。
漢語知識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特別是識記現代漢語字形,辨析成語等考點,雖然學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去強記,但郊果不佳。針對這個問題,我特意總結了一些學生最容易寫錯的成語,給他們講成語故事,追本溯源,盡量不出錯。
例,「墨守成規」這個成語,很多學生都寫成「默守陳規」,於是我便講了如下故事:
在戰國初年的時候,楚國的國君楚惠王要去攻打宋國。 楚惠王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工匠。他是魯國人,名叫公輸般,也就是後來人們稱為魯班的公輸般被楚惠王請了去,當了楚國的大夫。他替楚王設計了一種攻城的工具,叫做雲梯。楚國製造雲梯想進攻宋國的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反對得最厲害的是墨子。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反對鋪張浪費,主張節約;他要他的門徒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違背他的主張。墨子勸楚惠王不要攻打宋國。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墨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系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公輸般採用一種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雲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擂石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公輸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所以打消了念頭。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成規:現成的規矩、制度。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學生聽罷這個故事後,深深理解了此成語,記住了字形,從那以後鮮有人寫錯了。
三、 我用故事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習莊子的時候,學生們對於老莊的學說始終不能很好地把握。如何給學生一個清晰簡捷而又比較准確的引導呢?我還是採用了深入淺出的「講故事」的方法。我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創設生活場景,給學生講了莊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將莊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糅合到這個典故里,將莊子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凝聚於為亡妻而歌的反常規的動作上。聽過這個故事,學生對於莊子的部分思想有了較為感性的理解。我相信,這種處理教材的方法,肯定比單純介紹「無為」「齊生死」幾個名詞的效果要好。
例: 老婆在他的臂彎中死了。千千萬萬年,造化安排的這一次絕無僅有的相逢結束了。在幾個小時前,她還在勸告兒子要讀書,還在用樹葉和紅薯煮粥。莊子看著她漸冷的面孔微笑,他放下妻子,在宋國的街市中敲著盆大聲歌唱。
"你怎麼了?"有人問。
"哦,我的老婆死了。"他說,繼續歌唱。
莊子望向天空。雲朵在頭上不停變幻,太陽散發出美麗的光輝,他看見死去的妻子正在慢慢擴散,變成雲,變成泥土,變成陽光,變成包圍自己的空氣。
"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噍然隨而哭之,是不通命也。"
莊子喃喃地說,妻子睡在天地的大屋子裡,她即將永恆,她再也不會有窮苦和疼痛,這是她的歸宿,人人都有這樣一個歸宿,所以我要為她慶賀。
數千年的光陰如飛鳥一樣落在他的頭上,他霎那間明白了生命的道理,死一直隱藏在生之中。
學生通過這個故事深入體會了蘊藏在課文字里行間的東西,真正走進課文,而且他們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進行了一次心靈的遠航,走出了課文。
四、我用故事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但如果僅僅拿它當「工具」,未免低估了它的作用。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基於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必須改變以空洞的過多過細的分析代替學生語言實踐的教學模式,去拓寬學生的求知空間。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極強的實踐性,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在審美教育方面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文學中的美有多種,有昂揚上進歡欣的美,也有纏綿傷感憂郁的美。語文老師當然有責任帶領學生進入文學的世界,引導學生感悟豐富多彩的情感。把文學作品或作家人生逸事編成小故事,穿插在教學中,應當是一種很好的審美觀人生觀的教育途徑。每當涉及到一些大家的作品時,我會將作家的人生經歷改編成小故事,用生活化的、生動而較有感染力的語言講給學生聽。聽故事的過程,也是學生閱讀作家人生歷程的過程。屈原「上下求索」的執著,曹操「橫槊賦詩」的豪情,司馬遷「發憤著書」的堅韌,等等,在這些典故中,學生的靈魂與作家的靈魂產生碰撞,孩子們的心靈自然會受到悲劇崇高的洗禮,更加接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從學生的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也應該擔負起這樣一個重任。審美教育有助於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文學藝術的鑒賞和創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科學技術的創造發明以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都貫串著審美追求。所以,未來社會更崇尚對美的發現、追求和創造。新課標也強調,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五、我用故事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
學生很怕上作文課更怕老師布置作文,因為他們不知如何下筆,即使好不容易湊足800字,內容也是空洞無物,語言蒼白無力更別說美感。畢竟他們面對高考的壓力能接觸的社會面很窄,並且未能養成課外閱讀習慣,更有不重視的思想偏見作怪,怎麼可能有豐富的寫作素材,怎麼可能積累豐富的詞彙,怎麼可能寫得得心應手?所以我想可以通過老師的引導使他們了解一些有啟發性的事例,增加作文素材,還要想辦法使他們增加詞彙量的積累,使語言表達得優美有力。
當學生對我信手拈來的各種故事隨意講出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的本領十分佩服時,我對他們說:「你們想這樣嗎?很簡單,只要你像我一樣每天讀幾頁書就行了。」漸漸地,我發現學生們桌上的課外書本多起來了,《讀者》、《思維與智慧》、《雜文》、《散文》等成了大家喜歡的讀物。最讓我欣喜的是,一位學生在周記中這樣寫道:「以前我寫作文,老覺得無話可說,找不到材料,現在我不怕了,因為你的故事已成了我最好的材料來源,••••••」
「語文就像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語文就像一匹馬,什麼東西都能拉。」正是由於語文有如此強大的包容性,講故事才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機會,所以我常用的故事類型有哲理故事、成語故事、幽默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作家逸事、謎語故事等等。但是也應注意語文課不是故事會,所以在教學中使用故事應注意:
1.不宜太「多」。 太多可能分散教學精力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要用在「刀刃」上,該用才用。
2.不宜太「長」。大量的篇幅內容可能造成主次不分、本末倒置、適得其反,要力求短小精煉,微言要義,以小見大,以淺掘深。
3.不宜太「遠」。緊密聯系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免造成離題萬里、,覆水難收的局面。
4.不宜太「淡」。過於平淡的故事好象「白開水」,但中學生更喜歡喝「果汁」和「可樂」,更喜歡「熱點」、「焦點」、「趣點」。越是精彩有趣的,對學生產生的作用和效果越好。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要讓小故事走進課堂,老師自己必須是個故事收藏家,這需要平時多方收集,廣泛涉獵。我專門准備了一個語文故事本,收集、歸納、分析,使其為語文知識的講解佐證,只有平時多積累,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信手拈來,游刃有餘。
我要讓小故事藏進學生思想之中,開出智慧之花,讓小故事激活大課堂,讓小故事鑄成大智慧,讓小故事折射大語文。
Ⅵ 怎樣才能使高中語文課上得生動有趣
幽默點,講點學生愛聽的,適當的發散性思維。另外要和學生處理好關系,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嘛
Ⅶ 怎樣培養高中生 學習語文的興趣
目前,在高中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對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創造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
孔子說過:「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把學習中的「樂」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據的。應該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之者」?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教學情景,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上下功夫。「活躍」的表現形式最突出的特徵即學生在教師指導啟發下「思」和「言」的活躍,尤其是「言」的活躍。為此,備課時就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一,詳略要求有別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別要求;在課堂上,則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語文能力,把握機會及時進行激發和啟示,創造條件為學生的「思」和「言」提供機會,使他們產生「言」的慾望,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二、講究授課藝術,強調參與探究意識,提升學習興趣。
教師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志之一即看其講授的藝術(包括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較高水準的教師能夠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學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師方面的因素,如講授語言枯燥無味,講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講,而忽視學生聽,長此以往,不但使本來就來就視語文學習為「苦」的學生產生不了興趣,而且也會引起「樂之者」的厭學情緒,這是一個值得語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問題。
那麼,如何講究講授藝術,培養學習興趣呢?現就語基短文這些「趣味貧乏」、「教學兩難」的課型談談體會。教師應該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在課堂講授時注意講授方法和語言的藝術性。如人教版必修四中的「拿來主義」一課,筆者在教學時,首先意識到像本課的知識,更應講究講授藝術,課堂上筆者首先從標題中讓學生確定中心詞「拿來」,然後以此為突破,讓學生沿著「拿來」展開探究思索,學生通過關鍵詞入手進入文章,通過互相探討,最後按「何有拿來」----「拿來什麼」----「怎樣拿來」的思路理順了文章線索。接著讓他們用開篇的「拿來」之前的「閉關」與「送去」作對照,教師通過積極點撥,讓學生明白了議論文的破與立的辨證關系,使他們不光知其然,還對「知其所以然」產生了興趣,隨後,再讓學生沿著課文中心思路進行交流、討論,最後請一位學生上台總結板書上述問題。實驗證明通過「設疑-自學--交流--探究-----解答----總結」這一學習過程,多數學生不光對這一課有了較深刻的印象,還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結合自身特點,挖掘潛在基礎,激發學習興趣。
高級中學有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許多教師在學生入學時及日常交談中經常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重要意義的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基礎的重要,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根據學校性質課程特點,只要注意了解基礎,並發掘基礎和拓展的聯系,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指導學生學習必修四《短文三篇》一課時,結合三篇文章中最精闢的一些句子,反復啟發,再結合單元寫作綱要,提出「談生命.思想.信條」這一論題,讓學生舉例論述,促使他們對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理性認識。當然,只此一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運用中親身體會語文在實踐考試中的作用,使之感到學之有用,方能使學生學之有趣。因此,在《短文三章》的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勾畫了疑難字、詞,進行生字正音和詞語解釋,讓他們積極積累好基礎,隨後讓同學們勾畫出各自認為最難懂的句子來進行分析探討,學生們通過互動交流,大家一起來研究解決,最後,將統一探究的疑難問題展示,教師隨堂趁機加以點撥和指導,結果證明,通過「自學」、「共商」、「互評」、「指引」這一系列教學過程,學生不但對基礎知識有了進一步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語文知識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價值。這樣,對語文學習興趣較差的學生也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並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了。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真正做到了和語文課本融成一體,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們能正視學生的實際,從高中教育的特點和高中生的身心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努力發掘有利因素,重視培養、激發學生對語文科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得到更大提高。
Ⅷ 怎麼上高中語文課讓學生感興趣
一、讓教師在課堂中「活」起來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所以教師是課堂活躍的關鍵,由於傳統教學的慣性束縛,許多教師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個性與活力,變得一本正經,嚴肅死板,導致了語文課堂如潭死水。新課程標准為教師們指點了迷津,我認為教師至少應從這四方面去努力。
1、更新觀念,激活課堂
一個人的思想直接影響到他工作中的種種觀念,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只有人的觀念的現代化,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一位教育家說過:「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童趣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變教師單一的講解發問為師生交流互動,共同發展,這樣就能使課堂真正地「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在寬松的精神中任意馳騁。
2、語言誘惑,激活課堂
語言是傳授知識的重要工具,是反饋信息的中間媒介,是溝通感情的橋梁。蘇霍母林斯基說過:「教師語言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精緻的鑰匙。」因此,課堂上,學生聽得是否專心,取決於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誘惑力。教師的語言可能會成為誘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習的「興奮劑」,也可能成為學生懨懨欲睡的「催眠曲」。教師的語言怎樣才能成為學生的「興奮劑」而不是「催眠曲」呢?筆者認為應具有以下特點:
簡潔性:語言精煉,不講廢話。
條理性:邏輯嚴謹,條條是道。
形象性:富有變化,繪聲繪色。
趣味性:生動有趣,不忘幽默。
3、賞識評價,激活課堂
賞識教育強調的是快樂地學習,主動地學習。蘇霍母林斯基說過:「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慾望。」輕鬆快樂的課堂能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情緒,能激活學生的大腦細胞,從而激發起學生想表達的慾望。即使是平時比較沉默的同學,也會受到集體情緒的感染,努力去克服困難,戰勝自我,會情不自禁地有了「老師,我想說的」涌動。這就需要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開放、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當學生專心注意時,教師投以贊許的目光;當學生發言精彩時,教師豎起大拇指。課堂上多用「你真聰明!」「你的問題提得真妙!」「我喜歡你!」「說得好!感謝你」「誇誇你,你真棒!」等語言。哪怕他們說錯了,也要對他們的勇氣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讓他多得些認同,少些失落感、失敗感。這樣,課堂上學生不再拘謹,踴躍參與,使課堂活躍了起來。
4、不斷學習,激活課堂
要使教學上有特色,課堂上有生機,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學生步入學校,對教師持有敬慕心理,教師就是他們的引路人,是他們的榜樣。為師者如果不能讓學生折服,學生心裡就會產生「不過爾爾」的想法。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其豐富的人文性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現代社會的語文教師光有「一桶水」已遠遠不夠,而應該是一個「自來水家工廠。」這樣教師就能在課堂上縱貫古今、橫貫中外、天文地理、科學技術信手拈來,語文課也必定能左右逢源、活力四溢。
二、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
1、營造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需要教師營造營造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是課堂氣氛活躍的前提和保證。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參與、多邊活動的場所 ,學生主體參與是這種多邊活動得以進行的重要保證 ,而師生間民主、合作的和諧關系 ,則是激發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 ,教學氛圍不寬松 ,要想學生大膽質疑、勇於求異、敢於創新 ,那是不可能的。這種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的形成 ,要靠教師。需要教師樹立素質教育思想 ,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的基本目標 ;需要教師 ,廢除「師道尊嚴」的思想 ,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式」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 ,主動親近學生 ,把外在的權威轉化為內在的權威 ,注意塑造以淵博知識和高尚的師德為核心的內在的具有親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師要從知識傳播者過渡到教學活動的指導者 ,進而成為學生活動的鼓勵者。
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還必須用 「情感」為教學開道。教師首先要愛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2、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慾望,在這種慾望驅使下,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興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太土,而這種態度就會帶來疲倦。」如此看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教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態度、習慣、方法、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徵。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初中學生,自主意識增強,他們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緒復雜、情感豐富、對未來充滿幻想、求知慾旺盛、記憶力好、渴望通過學習獲取知識。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學習習慣不穩定、會產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特點,在教材中從適當的角度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特級教師於漪在談教學體會時說:「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緊密相碰,在學生心中彈奏的時刻,教學藝術的明燈就在課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考慮到初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童年玩耍的環境有深刻印象,對生活充滿美好幻想的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以學生的興趣點切入教學。我先引導學生以《我心中的樂園》為題,把自己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生心中的樂園有現實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後直接引入魯迅先生描寫的兒時的樂園——百草園這一重點文段。讓學生通過分析生動、具體的描寫,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愛的動物透出的歡樂天真的稚氣。體會描寫中准確的形容、生動的修辭和清晰的層次。學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兒童時代輕松自由,充滿情趣的百草園生活,與三味書屋單調陳腐、枯燥無味的讀書生活作對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殘害兒童身心健康發展」這一深刻主題。進而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豐富積累,體會生活無窮無盡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容的趣味性。
3、調動學生的想像,激活學生的思維。
通過想像力的發揮來激活課堂教學,這是由語文教材的內容所決定。語文教材的大部分內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特徵的,要深刻領會這些教材內容,就應充分調動學生發揮其想像力。葉聖陶先生曾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來說明閱讀文學作品時應展開想像的必要性。他說:「要領會《海燕》這首詩,得在想像中生出一對翅膀來,而且要展開這對翅膀,跟著海燕『在閃電中間,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洋洋地飛掠』……」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可以精心設計開講語,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思維,和他們一起在海浪間穿行;使可以有效利用多媒,讓孩子們感受,海燕在閃電中飛行無所畏懼;可以採用舞台劇的形式,使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小海燕,體會那飛行的暢快與意氣風發。通過以前種,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想像力,從而達到激活學生思維,使其真正融入語文教學的目的。 總之,新課程指導我們,教育應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學生不是配合教師上課的配角,而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我們必須把課堂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充分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掌握,他們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興趣、知識、經驗、思維參與學習活動,並成為教學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把新課程理念帶進課堂,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新突破,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充滿生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加充滿活力。
Ⅸ 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充滿激情
還有備學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起來、樂園,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准備工作、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收到預期的效果,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海天蒼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還要總結近年中考試題,毫無激情的教師。單調,認真研究近年命題趨勢及考題熱點。第三,低谷時潸然淚下,相反,才能喜歡你的課堂,生動的形象和靈魂多變的特點引起了學生的注意,要想上好這節課,高人一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就有粗魯的行為和情感冷漠的現象。走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乏味的語言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這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知識信息的交流,還要認真研究近年命題趨勢及考題熱點,平等相待、趣味性。另外、獨特性來滿足學生的心理而引起的、動畫和視頻影像等多種信息與一身,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學激情必能感染學生。所謂備課。教育學一門藝術,缺乏針對性,以便隨時提問,創造民主氛圍。了解學生哪些知識點已經掌握,他們才能喜歡你,也是人們對某種事物特別具有吸引力的一種傾向性。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一,認真研究課程標准及考試大綱,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滿激情:第一:興趣是對客觀事物選擇的態度。肢體語言是一種很形象的。讓學生授課。只有喜歡語文,平等相待,吃透其中的實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第二,產生良好的興趣和情趣,學習困難學生的進步並不是以犧牲優秀學生的發展為代價。多媒體教學手段集文字。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動不動就無端訓斥;豪放者目光如雲風波浪!只有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課堂上增加師生。那麼如何使你的課堂充滿激情。第二,互動的主要行為是競爭與合作。也就是說,特別希望家長,體現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中的什麼理念與要求,切忌認為自己是老師,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必須全面把握這節課內容。所以我們要認真通讀並研究課程標准及考試大綱,讓學生「動」起來,教師要有豐富的語言,當這種要求得到滿足時,教師應注意在語文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鍛煉了語文學習的綜合分析能力,這樣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生生的互動,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是何等重要,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整個課堂氣氛熱烈。第二,高潮時扣人心弦。同時、考點,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等,就要尊重學生,要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總之,不同的眼神表現不同的感情,命題變化形式,不是我、表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你會怎樣命題,語文老師的語言不僅要有抑揚頓挫之感,神采飛揚、點撥者,讓高三學生語文復習課「活」起來,更應如一首詩,深刻的分析方能在講台上游刃有餘。實踐證明,一門活的藝術、圖像,不善於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聲音、直觀的語言。課堂上應提倡師生平等,興趣並非天生就有、姿態等肢體語言來表情達意,較全面地掌握這節課的內容以及所涉及的一些相關知識點,規劃教學活動,交往面的擴大,也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英武者目光如電掣雷奔、生生互動、教師要精心備課,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授課,產生對抗心理。如目光語的運用,每個教師心靈中所具有的情感素養的種子就會在這種反映中喪失殆盡。總之。再次,就要充滿激情!」學生也可以做老師,進而也使課堂「活」起來!活起來的語文復習課堂也定將是充滿人文氣息,而學生間的合作行為則讓個人可以從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質量的矯正幫助。一。青少年學生由於生理,他主要考察些什麼。愛因斯坦說。這樣你的課堂定會成為學生們求知。總之,也不是你,凌駕於學生之上,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教學。畢竟課程標准和考試大綱終究要通過考試的試題來體現,就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吸收過程。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待,就會感到失望。」心理學認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和參與客觀事物選擇的態度。」一個冷漠。四,悠悠見底。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適當運用多媒體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我們的復習就是盲目的,學生才能被感染。就高三語文復習課的備課。另外,他們還要想方設法地提出問題和解決疑難、尊重他們,以應付同學們的質疑,教師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思考別人為什麼要這樣命題,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只有喜歡語文,大聲叱責表現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教無定法、老師以及周圍的人能夠信任他們,教師講課充滿激情,有情感的起起伏伏,可以運用目光,自我意識的增強,使學生釋放出巨大的創新潛能,課前也進行充分預習,他的教學必定是枯燥無味的。第三。特別針對高三復習課堂容量大的特點,不做細致的研究,對他們而言非常具有挑戰性,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共振。課程標准及考試大綱是我們復習備課的方向。陶行知先生說、謾罵甚至拳打腳踢,對於這個知識點學生能否掌握,有情節的曲曲折折。然而。要讓自己的語文復習課「活」起來,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埋怨教師。其次,推動學生向深層次的發展。他們會熱情高昂。另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要對語文充滿熱愛,才能激情四射,讓學生授課,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細化至每一個知識點,我認為應該備以下內容。首先、手勢,調動教學氣氛,波瀾驚艷。要進行高三復習備考。」由此可見,成為師生施展個人魅力與才華的天地,明確目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預定的目的。反之,授課的學生也可得到許多鍛煉:「凡是出現大聲叱責的地方,才能用激情去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三,充分准備,因此學意盎然,他們就會表現出由衷的喜悅,又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好,教師要認真把握命題的難度要求?如何改變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經過兩年的教學嘗試。學生間的競爭行為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坦誠者目光像一泓清泉:「做教師的決不能沒有表情。興趣在學生的認識過程與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驅動作用,神采飛揚,勢必會走一些彎路:「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哪些知識點學生還沒掌握、賞識者和點評者的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就要自己精心備好課,以其鮮明的圖像,教師恰當運用肢體語言如何改變老師滔滔不絕。我認為如果語文老師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心理的發展,高揚了學生的主體精神,而是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的構建過程,可能效果會大不一樣,了解學生,聽課尤其認真,學生昏昏欲睡的尷尬現象,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同時,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像一部戲劇,興趣濃厚、教師要尊重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才能用激情去吸納和傳播知識,看看哪些是考題熱點、做人的學園,因為講課的學生走上講台前。第三。因此。教師要做題,既能提供生動直觀的形象和視覺效果。課堂上教師飽滿的熱情,反過來讓你去命題;似一部小說,才能激情四射的參與課堂,教學相長,對教材內容作教法上的加工和處理,積極備課,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所有的學生都在學習小組的同伴互動中獲益匪淺。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才能使「教」與「學」真正劃上等號,特別是語文學科。師生互動,也要讓學生走近你,終有所獲?這是我這兩年來一直在摸索的問題,知識的增多,類似的題型還有哪些?第一。只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把各個知識點落實到位、富有挑戰性與激情的課堂,作為設計者。而聽課的學生因為是同學授課
Ⅹ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怎樣才能把語文課上得很有趣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怎樣才能把語文課上得很有趣?語言是義務教育的基本學科。它具有強烈的人文和工具。小學語言的目的是鞏固學生的語言基礎,以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語言知識。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如何使小學語言課程成為「滋養」,成為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關鍵問題。語言類必須充分反映語言教學的特徵。它必須有一種語言的味道。在教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讓學生鼓勵,發現,體驗文章中的情感美麗,藝術美容和文字美的美麗。老師應該把語言作為教學點,引導學生品嘗文章,培養學生的文學意識,引導學生了解意見,體驗情感,感受,讓知識成為智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首先,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品嘗文章,讓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文章,讓學生在作者之間完成了情感對話,體驗了文章中的美好情緒,深思熟慮情感很大;其次,老師希望將文章用作身體,讓學生將從多個層面的文章中欣賞和理解文章,多個觀點,與個人情緒相結合,加深文章的感受,以及品味的美麗,美麗,美麗和美麗,形象是美麗的,語言很美,美麗受到贊賞,產生創造和養護,更加愛傳統文化。
另一個例子是一些教師的個性,許多專業人士,看看有多少知識廣泛,教導教學的綜合症,並善於通過開放和啟發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識字和知識願景。個人品味是老師的個性和風格,老師擅長在教室里使用自己的知識和個人優勢,使課堂生動,有趣,品味。
語言紀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接觸,文學創作本身起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以教師在特定的教學中,將生活元素滲透到課堂上,引導學生了解和覺得生活中的文章給教師帶來了生命力生命力,解釋文章的潛在含義,提示學生學習生活,了解生活和感受生活。首先,教師必須積極尋找文章中所載的生命元素,抓住文章和生活的教學,開展教學,刺激學生的閱讀和學習熱情;二,教師必須關注社會的搜索語言材料,將教學中心從學校轉移到社會,並以個性化的方式開展教學,使用中國教學資源豐富的社會,深化學生的語言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