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課程下語文課到底應教給學生什麼
主要內容:本文針對新課程改革三年來,一些語文教師對新課程標准理解不夠透徹,從而在實際教學中走了幾種極端的現象作了詳細分析,根據自己的多年教學實踐和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提出了幾點看法,從而明確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語文課到底應給學生帶來什麼。關鍵詞:基礎知識 教師地位 學科特點 自主學習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頒布、實施,新教材的推廣使用已有三年,這給傳統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力,也使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傳統語文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讀、說、聽、寫能力,而新課程則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只不過新課程標准下的語文課把「人文」提到了重要位置。「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既要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也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但是,一些教師對語文新課標理解不夠透徹,在教學中走了極端。 一、強調綜合能力的培養,忽視基礎知識的識記、積累。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中學語文教學「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對傳統語文教學重知輕能弊端的有力矯枉。矯枉不能過正,我們發現有的教師和學生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味強調能力的培養,即讓學生不切實際的去談人格、人品、人性;空洞的去學文章、文學、文化,而忽視甚至放棄基礎知識的積累。殊不知,必要的知識積累也是「語文素養」的一個方面。能力從哪裡來?來自於知識的積累和靈活運用,沒有豐富的知識作依託,能力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融入人格教育、人品教育、人性教育,但是語文教育更多地屬於智育而非德育。中學語文教育是大眾化的語言及文學的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或專業教育,不能夠拔苗助長地把成人的思想感情下放給青少年,讓他們過早地承擔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社會責任,讓他們在課堂上熱鬧課後空虛,課堂上說出來頭頭是道寫起來破綻百出,更養成了空談、奢談的習氣。 知識與能力,恰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合則齊美,分則兩傷。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聞捷先生說過:高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對工具特別是電腦得依賴性增強了,造成了人腦得退化,人類出現了世界性的記憶功能衰退,所以中學語文教學中應有大量的識記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因此,我們要正確理解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含義,一方面要把學生的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著重點;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追風逐潮的浮躁心態,引導老老實實的積累知識,從而為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把課程目標落在實處。正所謂: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二、過分強調自主學習和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忽視、消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內容。這是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體現了對現代教育規律的尊重,更是我們對傳統語文教學做了痛苦反思之後的必然選擇。但是,倡導自主學習不能消弱和替代教師的主導作用。有的教師對此缺乏正確認識,為了體現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也走了極端:(1)在教學中。從教學目標的設計到教學各環節的實施、評價都由學生來操作。(2)一堂閱讀課,教師按照自己的「偉大設計」,讓學生就若干問題去讀讀念念,說說講講,而自己只作為發問者、點名者、旁聽者,充其量也只是贊不絕口地說:「好」「很好」。不適時而收放,不相機而導向,不糾誤而糾偏,不升格而總結。這些做法看似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上曲解了「自主學習」的真正意義。在這樣的課堂上因其以學生的過多活動或繁多的「問題」,淹沒了課堂的中心目標;以所謂的「見仁見智」,堵塞了課的升格途徑;以所謂的「張揚個性」,掩蓋了閱讀審美的客觀標准。這些都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喪失,從而使這樣熱熱鬧鬧的一堂課,由於失去了「主心骨」及學生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們的認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層次上徘徊。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以落實教師的主體地位為前提,因為教師首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如果課堂缺乏教師有效的組織管理,由於學生的組織應變能力有限,無法顧及其他個體的反應,必然導致課堂上的無序和失控,從而降低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還是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學生對文本意義的構建是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的,如果沒有教師的漸入佳境的引導和因勢而發的促進,學生就不能在較高的層面上把握文本,學生的閱讀水平將停滯不前,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以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等目標也就無法實現。張志公先生曾說過:「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提高能力必須通過操作實踐。然而實際操作又不能沒有指導,像演戲一樣,戲要演員來演,可是也並非不需要一位導演。成功的語文教學,是導演與演員良好配合的結晶。」所以,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使得教師主體地位旁落,就會嚴重損害學生主體性的落實,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也必然是無序和低效的。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是主導者,又是特殊的閱讀主體,要用其豐富的體驗處於閱讀教學的最前列,引領課堂教學的主流,在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性的同時,起到正確導向、精要點評、高效對話等主導作用。 三、強調人文教育和綜合化教育,忽視學科特點,弱化教學重點。 根據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新的認識和定位,課程標准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嶄新理念,強調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聯系和與其他課程的溝通,這是基於語文學科本身的綜合性特點和人的發展的全面性、整體性需要而提出的。但是,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為了體現出課程的綜合性和語文課的人文性,無視語文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一味地去搞課外延伸、「文理溝通」。以為不「拓展」「遷移」一下,就不足以提高課地品味,就不足以體現新課改的新理念。於是每堂課必有「拓展」「遷移」這一檔「節目」,一定要塞進一些課外資料,進行「讀寫結合」「內外互聯」式的強化「訓練」,以顯示課的容量之大,內容之豐。如此不分課型的、硬性的、「拉朗配」式的「涉外」活動,擠去了閱讀理解文本的寶貴時間,而對文本的理解只是「走馬觀花」「水過地皮濕」。如上《背影》這篇文章,有的教師針對父親爬月台賣橘子這件事,引申出父親是否違反交通規則的討論,把語文課上成了交通法規課。《孔乙己》的結局令人同情這是事實,可有的教師卻同情過度,設計出孔乙己告狀,把語文課上成了法律課……至於語文課被「異化」為物理課、化學課、歷史課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有人把這種舍本求末、舍內求外的教學法比作「鍋里不吃吃鍋外」不無道理。 倡導綜合性學習、突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應以尊重語文的學科特點為前提,不能喧賓奪主、舍本逐木。要知道,語文是一門關於語言的學科,語文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在於「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沒有閱讀、寫作技能的提高,科學教育、審美教育等也就失去了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劉國正先生說過這樣的話:「我認為,語文課的基本任務仍然是教育學生理解、熱愛和熟練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個基本點歷久常新。」 真正有效的拓展遷移訓練必須建立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堅實的基礎之上。囿於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脫離語文學科特點去搞寬泛的「綜合性學習」,也是難以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樣是違背了新課程標准要求的。因此閱讀教學必須尊重文本,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學生要通過自主研讀文本或帶著文本走向教師,以獲得新知,陶冶情操,發展能力,使學生從感知課文內容到准確理解文情文意文理文趣,再到詩意盎然的文學層面,博大精深的文化層面、異彩繽紛的美學層面。 四、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把「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放到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在這個前提下,新課程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強調「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當有助於這種方式的形成」。這一觀念的轉變,無疑給遭受眾議的語文教學帶來一片曙光,對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授受式學習形成了巨大的沖擊。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它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把他放在與教師平等的地位上。這種學習方式的改變,為語文教學展現了廣闊的碧海藍天。但有的教師將心思用於課的形式上,以「標新立異」的形式來「包裝」並不生動的課的內容,如教師設計好幾個問題,然後分組討論,學生回答,教師明確答案,其中「小組討論」搞得轟轟烈烈,學生三個一群,四個一夥,甚至讓學生加入到喜歡的那一組,整個課堂很熱鬧。而「小組討論」這本來就是很傳統的學習方式,近來被貼上「合作學習」標簽大加標榜。在有些教師的眼裡,它好像是新課改的產物,以為這是「合作學習」的最佳形式或唯一形式。於是幾乎每堂課都有小組討論這一道「風景」這實際上還是問答式教學的延伸,看似與學生合作、探究,但自主性卻無從體現。主要原因:(1)學生受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的限制,討論的層面很淺。(2)教師對學生認識上的偏差輕易否定,未能充分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3)教師把個人理解、教參的答案或傳統權威的結論凌駕於學生之上。(4)現代學生多數是獨身子女,由於社會等多方面原因從小就養成很強的依賴性,他們對問題的思考大多數浮於表面,對較深的問題有的甚至就不想思考,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所謂的「小組討論」就使有些學生喪失了獨立思考的時間,問題出來後懶於思考而急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甚至等著別人的答案。這些實際上仍是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這樣的「討論」表面轟轟烈烈,實則空空洞洞。 這里並非要否定這一學習形式,關鍵要看討論的有效度,就某一篇課文而言,它有沒有討論的必要;就某一問題而言,它有沒有討論的價值。討論題無論是由教師提出還是由學生提出,它都要能成為課堂教學的焦點,能點燃閱讀文本的亮點。它要有一定的新穎度,能迅速激起學生對話的興趣;它要有一定的難度,能有效開啟學生的思維;它要有一定的深度,對閱讀理解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切不可任何問題都要小組討論。 在哈佛大學師生中流傳著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cation is to have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 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就應該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為這種學習方式的核心。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前提必須是學生自主性,教師要堅信學生的能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學生「讀」和探討出來的,只有學生「讀」出來的能力,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性體現。因此現今刻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可以嘗試這樣進行:(1)學生自主閱讀。(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3)合作探究,教師適時指導。(4)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解決問題。(5)學生自我總結解決問題後的所得和體會,找出有規律性的東西。(6)能力遷移,舉一反三。所以學生在此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態度、探究精神、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才是一節課最有價值的東西。 以上是筆者在多年教學中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產生的幾點想法,語文的課程改革畢竟剛剛起步,很多新理念的貫徹落實還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
❷ 語文教什麼,語文怎麼教
一、語文課教什麼
語文課教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走路如果沒有目的地,無論走多長時間走多遠都是盲無目的、毫無效果的;就像一個人干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干一樣,無論怎樣干都是白費力氣的。不過,明白了語文課的性質和地位,在了解了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教什麼的問題就明白了。《語文課程標准》「第二部分課程總目標」中關於總目標的闡述是明了的: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筆者抽取以上內容的關鍵詞,對總目標有以下不太准確的歸類:1、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類。有學會漢語拼音、會用語文工具書、能說普通話、能正確流暢地書寫漢字、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綜合實踐類能力。有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主動探究學習、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3、素養和方法類。包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包括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等。如果把以上內容再進一步濃縮的話,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歸入到「思」裡面去,那麼,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的能力。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也不是培養本學科解題能力的,它是以語文素養為立意的學科,它旨在培養學生為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養和提升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的學科。如果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不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學,那我們的教學就可能有問題。據我的調查,我們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的講讀課還是這樣的套路:瀏覽課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標出序號,和學生一起,一問一答地畫出段落層次,總結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等等。我不是說不能這樣教,而是說這樣設計的目的何在,為了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而設計。同樣的教學設計、一樣的教學行為可能會因為目的和對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徑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講解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點等為目的,這就嚴重偏離語文學科的總目標,這樣的語文課就可能不是語文課了。還是這樣講,如果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能力的,那就是一節語文課。
不管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堂,還是九年級的語文課堂,語文的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等形式進行的。讓任何一位老師離開「聽、說、讀、寫」去教語文課,想教的像語文課肯定是比較困難的。「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應該是沒有多大異議的。我今天提出的語文課教什麼也包括這四個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思」,語文教學不能沒有「思」,而且還應該以「思」為核心,圍繞著「思」進行語文教學。這里的「思」內涵很豐富,可以理解為「思想」、「思維」、「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思緒」、「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識與法度,「思」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得以實現。語文教學要用「思」去創造一個既豐富多彩又富於意義與價值的的語文生活。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存在而靈動,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凸顯而柳暗花明。「聽、說、讀、寫、思」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們的語文教學因以培養「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而成為真正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教什麼?「聽、說、讀、寫、思」。這就是我對語文課的理解。語文課就是教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會思的能力。具體的聽、說、讀、寫、思所承載的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已經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雞已經學會覓食的本領,食物對它還是問題嗎?小貓學會了釣魚,魚對於它來說還是問題嗎?然而,反思一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這樣做的嗎?你現在的課堂是為分析課文而分析課文,還是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而分析課文。你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還是在以記住你所教的知識內容為主呢?
基於以上理解,我認為,語文課教什麼?基於能力和情感目標的教學設計——「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訓練。語文課就是教學生如何聽、如何說、如何讀、如何寫、如何思。
二、語文課怎麼教
既然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那麼,語文教學就是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及品質去教,圍繞培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去教,圍繞讓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去教。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是以「思」為核心,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能任意偏廢。
(一)關於以「聽」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關於「聽」。「聽」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項重要語文能力,「聽」與「讀」尤其在獲取信息方面發揮著同樣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明確了傾聽訓練的價值,教學活動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為師者必須讓學生明確:具備一定的傾聽能力,是廣泛而准確地獲得信息和掌握科學知識的需要;是積極從事交際活動,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需要。在日常口語交際活動中,只有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才能在與他人交談時作出積極准確的應對。
在語文教學中,「聽」通常是指學生上課時注意聽教師講,是一種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聽」。但筆者認為「聽」的教學不僅僅是這些。語文教學上的「聽」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學生「聽」的興趣,二是培養學生「聽」的態度和習慣,三是培養學生「聽」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聽」的興趣,要求語文教師上課要生動、有趣,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發揮聽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要廣泛地聽,不僅聽老師的,也聽同學的。聽的形式可多種多樣,例如回答問題、朗誦課文、開展辯論、講故事等;聽的手段有錄音、影視、錄像等。從而養成學生主動接受、敢於質疑的習慣。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了解學生,根據不同的個性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加以引導。使學生學會在聽的過程中,用點頭、微笑、贊許、關注的眼神來注視對方;用表情及簡短的語言來啟發對方;不輕易打斷對方的話;允許對方發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見,不對別人進行譏笑或人身攻擊。
第三,要培養學生掌握「聽」的科學方法。要求學生集中精力,面對說話的人和所表述的話題,注重喚起相關的知識、資料、概念和想像,形成與有關這個話題相關的互動。圍繞對方說些什麼,為什麼這樣說;對所聽到的詞句及重點都要有心理反應和認知上的反饋;在「聽」的過程中能夠進行快速地總結和評價,對所聽到的內容,能區分主次,自覺形成整體觀念,從而在心中牢記需要記憶的內容。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育願望的實現,都必須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的。學生傾聽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傾聽習慣的教育養成也不例外,教師應注重學生傾聽樂趣的培養,把學練傾聽轉化為學生的內心需要,這樣,傾聽訓練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生學會傾聽,使學生善於傾聽乃至樂於傾聽,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心理,不要因為大型考試很難進行「聽」的測試而遺忘「聽」的教學,樹立全面發展的大語文教學觀,要滿懷信心、持之以恆地抓好學生的傾聽訓練,不可產生一蹴而就、急於求成的想法。
(二)關於以「讀」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大部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還是比較中重視課文閱讀的。設計朗讀、精讀、泛讀、略讀等教學環節,但很多老師進行這些環節時可能是隨意的、目標是模糊的,可能僅僅是為完成讀課文的內容而忽視「讀」的能力的訓練,或者是僅僅把「讀」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手段,或者是沒有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以「讀」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訓練。筆者認為語文教學上的「讀」,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精讀、泛讀、速讀的能力訓練上,而不是僅僅是讀讀課文,為講解分析做鋪墊。
朱熹在《讀書三則》中說到:「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可見「讀」是一種口、眼、耳、腦並用的語言訓練形式,是語文教學的一把重要的鑰匙。
語文教材上的選文大部分都具有典型性、科學性、實用性等特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讀」的趣味點,對範文的謀篇布局、風格特點、題旨意境等進行生動的分析和點撥,使學生想讀、愛讀,最終達到理解文章、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和能力的提高。
注意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訓練學生泛讀能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課外閱讀量。在泛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的速度,培養速讀的能力。
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鑰匙。」因此,教會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是終生受益的事情。有步驟的閱讀方法包括讀書、理解、領悟、應用四個階段。首先是讀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是理解,訓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能夠快速地掌握書本內容的結構、思路、特點。其三是領悟,注重讀後有所啟發、有所領悟、有所感觸、有所創新,能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其四是應用,將書本的知識和自己的體會運用在實際生活和學習當中,提升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認知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關於以「說」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過程就是「說」。教學上的「說」,不僅僅是教師的「說「和學生的「說」,更不是教師授課,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語文教學上的「說」,應該是一種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技能訓練。因此,這種「說」的能力的培養,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一定的時間、任務、環境、標准來進行。
在課堂內進行「說」的訓練。首先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說」是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的最根本途徑。懂得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說」的重要性。課堂上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說」的環境,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在課堂內進行敘述、說明等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復述課文、介紹自己、口頭描述周圍的人和事等;如果進行各種朗讀和表演活動,可以結合課本中散文、詩歌、劇本、小說等不同語言特色,使課堂教學適當地小品化、朗誦化、故事化。對學生「說」的內容、膽量、聲音、感覺、姿態等方面進行有系統地訓練。此外,還可以在課堂外進行「說」的實踐。如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經常舉行小型主題班會、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以「說」為主的活動,培養學生快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也可以在取得家長支持的前提下,適當布置「說」的家庭作業,促進學生說得清楚、准確而富有表現力。
(四)關於以「寫」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寫」可以理解為「寫字」,也可以理解為「寫作」。
首先說寫字。電腦是現代文明的一大標志,但對漢字書法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認為有了電腦打字就無需寫好字,這是十分錯誤的。首先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一部分,需要繼承和發揚。其次,在社會中,在學校里,無論考試還是招生、招聘、就業等很多時候,電腦就無法代替手寫,因此書寫也是一個人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寫一手好字可能會增強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但是,據有關部門統計,當前社會,人們的書寫能力嚴重下降,各階段的寫字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很不均衡,中小學生的寫字水平也在不斷下降。因此,當前語文教學應當加強寫字教學,要讓學生認識到寫字的重要性,不同年級應該根據不同的學段因材施教,開展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讓每一位學生寫出一手漂亮的漢字,陶冶學生追求美、熱愛美的情操。當然,教師也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力求寫規范的漢字,並持之以恆。
再說「寫作」。如果說「寫字」是追求外表美的話,那麼「寫作」就是追求心靈美。寫作應該是一種心靈的傾訴,思想的外現。寫作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正常生存能力,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一種反應出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綜合性思維活動,真正的寫作應該是一種輕松而又愉快的學習或生活過程。但是,當前青少年的寫作能力不容樂觀。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據我的調查,當前中小學生的寫作問題還是比較大的,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越來越弱。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作文的內容越來越虛假,甚至胡編亂造,作文模式僵化,語言空話、套話連篇。相當一部分學生懼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編造作文,甚至抄襲作文。學生感受不到寫作的快樂和幸福,語文教學的寫作是為考試作準備,而不是為生活和工作做准備。因此,當前語文教學中「寫」的教學問題是比較大的,因此,要大力改變當前的語文教學的「寫」的現狀,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學生喜歡寫作,會創作。這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應該完成的任務。
我認為語文教學上的「寫」,應該是一種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達意的創新方式,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心理、行為及情緒的宣洩過程,應該是學生正常的常態的思維活動,也是學生思想和意識的外顯過程,更是學生進行審美和創造美的一個美好過程。但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寫」往往只是一種學生被動的應試訓練。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平時就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思考其中的情與理;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教學就不能是一個教師出一個作文題,學生寫一篇文章的過程,而應該是一種師生共同探討人生、抒發理想、各言其志的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於一個「初寫者」,教師要當好師傅,要把基本的寫作技法教給他,讓他入門;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集中思維、創新思維等能力的訓練;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不能為講課文而講課文,而應該把「聽與說」、「讀與寫」結合起來;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不要讓我們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考試書」,而應該引導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應該和學生一起讀大師的作品,聆聽大家的教誨;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抒發自己的心靈感悟,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熱愛生活、懂得生活,擁抱生活,才能越來越睿智、聰慧、人文、快樂等等。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我想,我們的學生是會幸福地學習的。
(五)關於以「思」的能力為立意的語文教學
關於「思」,在語文教什麼中,筆者已經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思」為核心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怎樣體現「思」的核心呢?筆者認為作為語文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之師,更是思想道德之師。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器來才能毀滅他;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多;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成為一個因有思想而有尊嚴的人,要培養有思想和有尊嚴的人。語文教師不是知識之師,而是思想之師、道德之師,甚至應該是學生的幸福導師,社會道德倫理的傳承之師。
2、語文教師不僅是思想之師,還應該是思維之師。拉馬丁說:「人憑借思考而能變成神。」歌德說:「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因此,思維能力決定一個人以後的工作水平和發展高度。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思維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思維方法,一個人的學習和工作才能應付自如。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不能忽視思維的訓練,如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發散思維、輻合思維、辯證思維等。當然,思維的訓練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任務,其他學科也要進行,但是,語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有其獨特性,它是貫穿於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思維訓練,而非其他。比如,與其說作文是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如說是考查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思維品質(對社會生活現象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創新能力)及能力。
3、語文教師不僅是經學之師,還應該是人文之師。韓愈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語文教師的第一要務。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道德、高尚的審美情趣,從而提高其文化品位,《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蘊育點」,在課堂上營造文化氣息,通過語言文字向學生傳遞祖國的、世界的和歷史的、現代的多元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人文之師的「傳道」之路。《論語•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中,針對三人的不同追求和目標,孔子並沒有單純地評判是非對錯,而是通過點撥、開導、激發和認同的手段來指導學生修身立志。這不正是人性化教學和人文之師的典範嗎?因為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有強烈的人道、人生、人性、人格意向。學習語言,不只是學習語言知識,礪練語言能力,更是情感教育、文化熏陶,從而豐富心靈,培養品德,完善人格結構,從真正意義上育人。所以成功的語文教學需要師生共有一種根植於語言人文精神的人倫情懷、人生體驗、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來凝固化的語言,充分施展個性,造就一種痴迷如醉,回腸盪氣的人化情境。
4、語文的教與學的過程要有「思」貫穿其中。
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語言也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信息的載體。這種工具、外殼、載體,都是只有人類才擁有的符號。因此,思想和思維是語言的核心,如果離開了思想和思維,語言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文以載道」。因此,作為語文教學如果沒有「思」在其中,語文教學也可能就是無效的教學。當然,我們的任何一節語文課(即使再差的課)也有「思」的存在,我現在說的是要把「思」放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心中有「思」——備課想到「思」,教課想到「思」,課後要反「思」,有意思地想到「思」,而不是隨意地「思」,是要強化「思」,教中有「思」,學中有「思」,練中有「思」,讓學生學會「思」、善「思」、能「思」。
筆者認為:語文課就是教給學生「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緊扣興趣、習慣、創新、人文八字要訣,遵循「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四項要求,以提升人的能力和品質為主要目的。
❸ 語文教育有什麼意義
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語文教育,語文更是我們從小到大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並且未來國家還要加強語文教育的影響力。那麼語文教育到底有什麼意義,到底能讓我們獲得些什麼?
基本的溝通交流
語文教育可以說從小時候說話的時候,父母就開始言傳身教。並且我們可以發現,文盲和念過書(學過語文)的人言談舉止都會不一樣。學過語文的人,會更具有溝通能力。所以說,學語文,其實就是學最基本的語言素養,讓我們對於中文的聽說讀寫都能基本掌握。
總而言之,語文教育既然那麼受重視,就證明它具有深遠,重大的意義,我們每個人的所受到的語文教育,都是對我們的熏陶和提高。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為自己學好啦語文而感到自豪!
❹ 語文教會了我們什麼
語文教會了我們作文水平,也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
❺ 語文教會了你什麼作文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是悲苦、寂寞的,細雨閑花之下,我們感同身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執著的愛國熱情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人志士的不屈不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教會我們擁有一種寬闊的胸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為范仲淹的憂國憂民之情而感慨萬千……
是語文,帶我走進了「亂花漸欲迷人眼」、「天街小雨潤如酥」的美好世界;是語文,帶我領悟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豪邁。看那洞庭湖「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看那五嶽之首的泰山,「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看那富春江畔「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祖國江山如此美好,作為炎黃子孫,我怎能不無比自豪?
❻ 語文課到底該教給學生什麼
教了多年語文,無非是按照大多數教案、教參的模式,教學生讀讀生字詞,朗讀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分析修辭手法等等。之所以孜孜不倦的教學生這些東西,根本原因在於考試,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讓語文課變成枯燥的語言訓練課。而學生在這樣應試的訓練下,似乎應試能力也沒有多大的提高,考試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有時,合上書本,我會反思:這些年我的語文課教給學生什麼了?有什麼東西是可以讓他們終身受益的,有什麼東西是能夠對他們的心靈產生影響的?難道我的語文課堂只能如此平庸地在考試指揮棒下低效的行進嗎?我的語文課堂該怎麼進行? 我知道不能這樣繼續,但是我要從什麼地方進行突破呢?我且行且思,一直在自己的課堂上進行各種實驗,希望有所突破。雖然有所嘗試,力圖凸顯學生主體,強調學生的自主體驗,努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框架,嘗試學案式教學、學生主講式教學,希望通過一種更開放的形式,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敢說、敢寫、敢想。可是效果似乎不盡如人意。不是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是課堂空熱鬧一場,紀律渙散,學生能力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提高。 這種毫無章法的實驗,直到遇到了盧臻老師才有所改觀。聆聽了她的「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理念,並有幸觀摩了她所上的《竹影》一課,給我帶來了理念上的持續沖擊。 第一,個性化的教材研讀,靈動的學生活動設計。盧老師的課堂比較簡潔,之所以用簡潔來形容她的課堂主要是因為課堂主題突出,不是傳統的教教材,而是對教材進行梳理,提煉主題,設計貫穿主題的訓練活動。這些活動的設計處處透露著授課者的思考,比如從「理解什麼是中國畫」這一角度入手,將文本解讀和能力訓練巧妙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考積極性,有放有收,張弛自如;這使我充分意識到研讀教材的重要性,只有教師對課文有自己個性化的解讀,才有可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大門。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傳達教參的精神,那麼無異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樣的課堂絕對不會靈動。 第二,能力目標明確,課標、考標心中有數。 與其說考試這個指揮棒束縛著我們的教學,不如說是指導著我們教學的方向,聽了盧老師的示範課後,我更加堅定了,其實我所追求的靈動教學與應試能力並不沖突,兩者是可以很好的得到融合的。記得餘映潮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很多語文老師教了很多年語文,卻不知道中考、高考到底需要學生什麼語文能力,不知道語文課可以給學生帶來什麼」。這句話可謂一語中的,教學評一體化思想就是解決「教什麼」和「考什麼」之間的融合問題的,將課堂效果落實在學生的語文能力生長點上,是很正確也很有必要的;我們過去的語文課恰恰忽略的就是這個實際問題,才造成學生「一個月不上語文課也沒損失」的低效局面。
❼ 語文教我們什麼
語文教會了我們許多,比如說為人處事道理以及風土人情。和歷史知識。
❽ 作文 語文教會我什麼
《語文》教會我人生的哲理
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小到大,我最大的興趣是讀書。每次一有什麼好書,我總會孜孜不倦地讀起來。但所有書當中,我最喜歡的惟獨只有這一本——《語文》。我喜歡它的理由,是因為它教會我許多的人生哲理。
我們的《語文》課本雖然只有174頁,但裡面的內容卻多姿多彩。例如:有寫關於大自然的,有寫關於祖國的,有寫關於人間真情的……
我最喜歡的是第9課的《窮人》,因為它講的主要是:西蒙死了,只留下了兩個孩子和妻子。有一次,妻子生病了,躺在床上。鄰居桑娜見此情形,於是把兩個孩子抱到自己的家與她的5個兒子睡在一起了。桑娜的丈夫捕魚回來了,於是叫桑娜到鄰居西蒙家把兩個小孩抱來。桑娜一拉開蚊帳,丈夫便看見了兩個小孩已睡在床上了。
這篇故事非常令人感動,它告訴我們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現人心。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一顆善良的心。那樣,即使我們有困難,別人也會給予我們無私的愛。但如果別人有困難,我們也必須伸出援手,給予別人關懷,那樣世界將處處充滿愛心。
裡面也有寫魯迅先生的文章。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語文》書,給予我豐富的知識,令我增長見識,提高寫作水平,我會好好地愛惜它。大新小學洪曉雯指導老師吳希福
❾ 從小到大的語文教會了我們什麼
語文是生活,生活是語文。語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牙牙學語的那天起,我們就和語文有了不解之緣。從懵懂無知的少年到深諳世事的中年,從活力奔放的青年到白發蒼蒼的暮年,語文以它特有的方式,引領著我們,指導著我們,讓我們學會分辨真善美、假惡丑。學習語文提升了我們的人文素養,增強了我們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內省能力等,這些都將內化為一個人的生命。生命因此變得豐富多彩,有深度、有內涵。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更是源遠流長。從倉頡造字到「關關雎鳩」,從「坎坎伐檀」到「北國風光」,從楚辭離騷到漢書史記,語文給我們打開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學習語文,感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習語文,領悟古聖先賢的智慧;學習語文,傳承古老的中華文化,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和使命。學習語文,學習祖國語言,也是愛國主義必備的內容。努力學好語文,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努力學習語文,讓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努力學好語文,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❿ 語文課教會我們什麼
教會我們一種語言,一種生活的工具,一種民族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