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實詞虛詞什麼意思

語文實詞虛詞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5-19 23:46:42

1. 語文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是什麼意思

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
【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式是以虛詞為標志的,如判斷句「......者......也」、被動句的「為......所......」等虛詞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頻繁,而且它的解釋也相當靈活。主要常用的虛詞有:之、其、於、以、而、則、乃、若、且、者、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雖、雖然、然而、然則、也。矣、乎、哉、焉、耳等。

2. 語文中的實詞虛詞有什麼

實詞就是有實在意義 虛詞就是沒有實在意義 虛詞一般沒有實義,表示動作銜接或語氣。 實詞是有實際意義的詞 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 【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佔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文言文中的許多句式是以虛詞為標志的,如判斷句「......者......也」、被動句的「為......所......」等虛詞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頻繁,而且它的解釋也相當靈活。主要常用的虛詞有:之、其、於、以、而、則、乃、若、且、者、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雖、雖然、然而、然則、也。矣、乎、哉、焉、耳等。

3. 在語文中,什麼是實詞,什麼是虛詞

實詞就是名詞、形容詞和動詞、數詞、量詞和代詞
而虛詞就是是語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如文言文用法中的,以、而、於、乎之類的。

4. 實詞和虛詞是什麼意思啊

把語法功能作為主要依據,認為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不能充當句法成分,沒有詞彙意義只有語法意義的就是虛詞。

1、實詞,是漢語詞類中的一種,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即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

2、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彙,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具有必須依附於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語法成分、不能重疊的特點。

(4)語文實詞虛詞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漢語的詞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大類,14小類。大類即實詞和虛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區別詞共7小類是實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語氣詞、擬聲詞等7小類是虛詞。

實詞例如: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稱的實詞。

1、表示專用名稱的叫做「專用名詞」,如「雲南」「上海」「李白」「白居易」等;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稱的叫做「抽象名詞」,如「范疇」「思想」「質量」「品德」「友誼」「方法」等;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詞」,如「上「「下」」左」「右」「前」「後」「中」「東」「西」「南」「北」等。

虛詞例如:副詞

副詞總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做狀語。如 「很」「頗」「極」「十分」「就」「都」「馬上」「立刻」「曾經」「居然」「重新」「不斷」等。

副詞通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如「就來」「馬上走」「十分好」「重新開始」,只有「很」「極」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做補語,如」「高興得很」「喜歡極了」。

5. 語文上的虛詞是什麼意思

虛詞的定義是,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主要的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
虛詞種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

它是種抽象的但並不模糊的沒有實在意思的詞,所以是「看不見」的,但它不包括你說說的的符號也不是你像你說的那樣「可怕」「別扭」的詞,其主要作用是在語法功能上。

樓主的問題提得真苛刻,這個問題可不簡單,而且專業性極強,不知道你能否看懂啊?

詞彙語法化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所涉及的因素較多,本文僅就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因素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壹 句法位置的改變

就多數情況而言,詞彙的語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實詞句法位置改變而誘發的。漢語的虛詞多數是由動詞、形容詞虛化而來。動詞通常的句法位置是在「主—謂—賓」格式中充當謂語。在這種組合形式中,充當謂語的動詞,一般只有一個,它是句子結構的核心成分,它所表達的動作或狀態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某個動詞不用於「主—謂—賓」組合格式,不是一個句子中唯一的動詞,並且不是句子的中心動詞(主要動詞)時(如在連動式中充當次要動詞),該動詞的動詞性就會減弱。當一個動詞經常在句子中充當次要動詞,它的這種語法位置被固定下來之後,其詞義就會慢慢抽象化、虛化,再發展下去,其語法功能就會發生變化:不再作為謂語的構成部分,而變成了謂語動詞的修飾成分或補充成分,詞義進一步虛化的結果便導致該動詞的語法化:由詞彙單位變成語法單位。所以,在詞彙的語法化過程中,句法位置的改變、結構關系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以動態助詞為例。近代漢語動態助詞「將」「著」「取」「得」等均由動詞演變而來。它們從動詞向動態助詞演變的過程是從進入連動式開始的。



魏晉南北朝,「攜帶」義的動詞「將」出現於連動式,基本格式是「動詞+將+趨向補語」:

(1)行至赤亭山下,值雷雨日暮,忽然有人扶超腋徑曳將去,入荒澤中。(《還冤志》)

(2)若生女,輒持將去,母隨號泣,使人不忍聞也。(《顏氏家訓?治家》)

(3)見一老嫗,挾將飛見北斗君。(《古小說鉤沉.幽明錄》)

連動式的「動詞+將」間關系較鬆散,常可插入賓語或連詞:

(4)有二人錄其將去,至一大門,有一沙門據胡床坐。(《古小說鉤沉?冥祥記》)

(5)忽有白蛇,長三尺,騰入舟中……縈而將還,置諸房內。(《王子年拾遺記》)

連動式的「動詞+將」表示一種「攜帶」性的運動,動作是由主體攜帶對象進行的。而「攜帶」這一動作,又是以完成前一動作為條件,才得以進行,表「攜帶」的「將」在某種程度上依附於前面的動詞。「將」字之前的動詞,魏晉時主要是與「將」字近義的(如「持」),或隱含有「攜帶」義的(如「曳」,即使沒有「將」,「曳去」也是「攜之而去」的意思)。「將」對前面動詞的依附和與前面的動詞詞義的重合,減弱了它的動詞性。

動詞性的減弱,在唐代引起「將」在句中結合關系的改變:

(6)憑人寄將去,三月無報書。(《元稹《酬樂天書懷見寄》)

(7)揚眉斗目惡精神,捏合將來恰似真。(《蔣貽恭《詠金剛》)

同是「動詞+將+趨向補語」結構,但其中動作已非主體與對象共同進行,「將」前動詞已不限於帶有「攜帶」義的了。

「攜帶」義減弱的「將」字,開始主要用於表示動作完成後的情況、動作的結果,並出現了新的結構「動詞+將+賓語」:

(8)收將白雪麗,奪盡碧雲妍。(白居易《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

再進一步,又從表示動作的結果發展成表示動作的完成:

(9)輸將虛白堂前鶴,失卻樟亭驛後梅。(白居易《花樓望雪命宴賦詩》)

當動作的完成狀態是進行另一動作的伴隨狀態或方式時,「將」又有了表示動作持續的用法及相應的結構「動詞〔,1〕+將+動詞〔,2〕」:

(10)騎將獵向南山口,城南狐兔不復有。(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

發展到例(9)、(10),「將」字已是動態助詞的用法了。

「將」字變化的起點是動詞「將」進入連動式,處於第二動詞位置的「將」字在語境(語義、前面動詞詞義等)影響下動詞性減弱,引起結合關系變化(對動詞選擇性減弱),再進一步到「攜帶」義逐漸消失,在句中主要表示動作的狀態、結果,最終發展成只表示完成、持續等語法意義的助詞。〔(1)〕

「將」字的演變過程也是其它大多數動態助詞的語法化過程。



(11)春月,蜂將生育時,捕取三兩頭著器中。(《博物志》)

這是一個連動式的句子,賓語為「取」與前面的動詞「捕」所共有,「取」前動詞有「取得」義或以「取得」為目的。

(12)合取葯成相待吃,不須先作上天人。(張籍《贈施肩吾》)

「取」已非「取得」義,變為表示動作結果。

(13)殷勤潤取相如肺,封禪書成動帝心。(陸龜蒙《奉和襲美謝友人惠人參》)

(14)若遇丈夫諧調御,任從騎取覓封侯。(秦韜玉《紫騮馬》)

「取」由表示「結果」發展為表示動作完成(例13)或持續(例14)。〔(2)〕



(15)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史記?李將軍列傳》,卷一○九)

連動式,「得」前動詞有「取得」義。

(16)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àn�①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說新語?德行》)

「得」前動詞無「取得」義,「得」表示動作結果。

(17)我令之罘歸,失得柏與馬。(韓愈《招楊之罘》)

(18)傳得南宗心地後,此身應便老雙峰。(《東陽夜怪錄》,《太平廣記》卷四九)

(19)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鄭谷《雪中偶題》)

例(17)—(19)中,「得」已由表示動作結果進一步演變為表示動作完成或持續的動態助詞。

以上幾個動態助詞的語法化過程概括起來都是:連動式→表示動作結果(補語)→表示動作完成、持續(助詞)。

在這個虛化鏈中,由於句法位置的變化而進入特定的語法結構(連動式),是其變化的誘因和基礎,只有在特定的語法位置上,在語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這些詞才可能產生新的用法,詞義才會不斷虛化,最終從動詞發展為助詞。反之,同一時期內沒有用於連動式的「將」「取」「得」,都繼續用作動詞,語義、功能都沒有明顯改變。而且,在唐五代前後進入相同語法結構的一組動詞,沿著同樣的途徑發生了相似的變化,產生出一組功能相近的助詞,這一點更清楚地顯示出句法位置改變、結構關系調整對詞彙語法化的影響和作用。

近代漢語里,用於處置式的介詞「將」是由「執持」義的動詞「將」演變而來。介詞「將」的語法化過程同樣顯示出句法位置變更對它的影響。

祝敏徹先生(1957)曾研究過「將」由動詞到介詞的發展過程。

先秦,「執持」義動詞「將」只用於「主語+將+賓語」格式:〔(3)〕

(20)吏謹將之。(《荀子?成相》)

兩漢以後,「將」開始用於連動式:

(21)於是即將雌劍往見楚王。(《搜神記》)

在例(21)中,「將」作為連動式的前一個動詞性成分,表示後一動詞「往」的伴隨狀況。顯而易見,連動式中,後一動詞「往」是句子的中心動詞,這種狀況導致了「將」的動詞義減弱,詞義開始抽象化。

入唐以後,「將」又進入「將+名詞+及物動詞」的連動式:

(22)孫子將一鴨私用,yòu�②以擅破家資,鞭二十。(《朝野僉載》)

這里,「將」的賓語同時也是連動式後一動詞「私用」的賓語」,「將」仍是動詞性成分。但正像例(21)一樣,句子里中心動詞是「私用」,作為非中心動詞,「將」只是一種輔助性動作。這種在句子語義表達中的輔助詞地位,促使「將」字的詞義進一步虛化,這是因為「語言中的某一成分所表示的意義(這里指的是行為)如果不甚顯著的話(因句中另一行為表示的意義更為顯著),那它所表示的意義就容易在人們的印象中逐漸消失掉……。」(祝敏徹,1957)

「將」在連動式中詞義進一步虛化的結果導致其原先的詞彙意義消失而轉變為介詞:

(23)強將笑語供主人,愁見生涯百憂集。(杜甫《百憂集行》)

和助詞「將」一樣,「將」字由動詞到介詞的語法化過程導源於其句法位置的改變,同期句法位置未發生變化的「將」字,仍保持其動詞的語義和功能,沒有發生語法化的演變過程。

從上面的舉例和分析可以看出,句法位置的改變及其固定化通常表現為某個實詞由在句子結構中的核心句法位置變成經常出現在某個適合於表示特定語法關系的句法位置上,從而引起其詞義變化(抽象化→虛化),發展下去,便虛化成專門表示這種語法關系或語法功能的虛詞。漢語的主、謂、賓、定、狀、補六個句法成分,先秦即已具備,且語序相當固定。這些句法成分在句子結構中的地位是不相同的。其中主、謂、賓為核心成分,是主要由實詞承擔的句法位置。定、狀、補為非核心成分,詞彙意義實在或不太實在的詞都有進入的可能。因此,詞彙在這些句法位置上發生語法化的可能性也不相同。一般說來,狀語和補語的位置較容易引發語法化,這是因為表示範圍、程度、時間、工具、方式、原因、對象、結果等語法范疇的詞彙一般都出現在這兩個位置上(解惠全,1987),處在這兩個位置上的詞彙如果詞義進一步虛化,就有可能轉化為單純表示各種語法意義的語法單位。

從以上對漢語動詞語法化過程的考察中,我們可以看到,發生語法化演變的動詞大都是由於句法位置的改變,進入偏正式的連動式中,作為非中心動詞成分,這些動詞在結構和語義上依附於其前或其後的中心動詞。這種處境和地位導致這些動詞的動作性減弱,詞義發生抽象化。與此同時,其語法功能也會相應變化,或在中心動詞前作狀語,或在中心動詞後作補語。詞義的進一步虛化,又使得這些動詞發生語法化:作狀語的動詞轉變為介詞,作補語的動詞轉化為助詞。

貳 詞義變化

句法位置與結構關系的改變會引起詞義的變化,導致實詞的語法化;同樣,詞義的演變、虛化,也會引起詞的功能的改變,使之用於新的語法位置、結構關繫上,從而產生一個新的虛詞。詞義變化也是影響詞彙語法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結構助詞「個」的產生過程中,詞義變化的影響顯得更為明顯。

「個」本為量詞,專以記竹,漢魏以後變成一個一般量詞,用以計數各種東西:

(24)負服矢五十個。(《荀子?議兵》)

(25)但願尊中九醞滿,莫惜床頭百個錢。(鮑照《擬行路難》)

(26)可更覓數個刀子。(法苑珠林?冥祥記》)

然後發展出不指一個明確數量的虛指用法,可以脫離數詞使用:

(27)為個朝章束此身,眼看東路無去因。(張籍《寄朱闞山人》)虛指的「個」有時可直接用於形容詞之後:

(28)驚飛失勢粉牆高,好個聲音好羽毛。(鄭谷《飛鳥》)

形容詞之後的「個」已不再表示物體的量,而成了表示事物具有某種性質的標志,詞義虛化了。

詞義的演變引發了組合關系的改變,從「數+個+名詞」,變為「形+個+名詞」,最後又出現了跟在名詞、動詞等後面的「個」:

(29)師雲:「你既不會,後面個僧dǐ�③對看。」(《景德傳燈錄》卷八)

(30)今日問個,明日復將來溫尋,子細熟看。(《朱子語類》卷一一五)

(31)莫怪說,你個骨是乞骨。(《張協狀元》四齣)

量詞「個」到結構助詞「個」的演變,是從詞義虛化開始的。從計竹,到一般量詞,到虛指的量詞,再到用於形容詞之後表示事物的性質,最後擴展到名詞、動詞等之後,成為部分地區使用的結構助詞。在詞義由實到虛的演變過程中,結構關系、語法功能不斷地調整、變化,以適應詞義的演變,並最終在意義和功能兩方面都完成了詞性的轉變。

現代漢語里嘗試態助詞「看」是由動詞「看」演變而來,它的語法化過程也是從詞義的虛化開始的。

動詞「看」本為「瞻視」義:

(32)遙見dǐ�③桓赤如血色,怪其所以,尋即往看,見一餓鬼。(《撰集百緣經》,《大藏經》卷四)

魏晉六朝時,動詞「看」由「瞻視」義引申出「測試」義:〔(4)〕

(33)其家有機,讓比丘坐:「即坐小待。」復起以指內釜中,看湯熱不。(《摩訶僧律》,同上,卷二二)

(34)五六日後,以手內瓮中,看冷無熱氣,便熟矣。(《齊民要術?笨jū�④並酒》)

(35)嘗看之,氣味足者乃罷。(同上)

「看」由視覺動作演變成泛指的「測試」,詞義開始抽象,為其語法化奠定了基礎。

在同期文獻中,這種「測試」義的動詞「看」,已可以用於主要動詞之後而不帶賓語:

(36)婦怪不語,以手摸看,謂其口腫。(《百喻經?ān�⑤米決口喻》)

(37)施功既訖,糞塔如初,在大塔南三步,婆羅門不信是糞,以手探看,遂作一孔。(《洛陽伽藍記?城北?凝園寺》)

這里的「看」仍是「測試」義動詞,「探看」「摸看」猶言「探試」「摸試」。

這類「看」詞義如果再進一步虛化並且用於祈使句中,就變成了嘗試態助詞。這樣的例子在六朝前後的文獻里已經出現:

(38)將還家,語王雲:「汝是貴人,試作貴人行看!」(《俗記》,《太平御覽》卷八二九)

(39)精舍中庭前沙地有眾長壽:「借我弓箭,試我手看。」答言:「可爾。」(《摩訶僧dǐ�③律》,《大藏經》卷二二)

(40)汝好思量看。(《十誦律》,同上,卷二三)

動詞「看」由表視覺動作的「瞻視」擴大使用范圍,抽象成為表示一切用感官測試的動作。這種詞義變化促使其組合關系、語法功能相應變化:由作主要動詞帶賓語,變為依附於主要動詞之後不帶賓語。詞義抽象化達到一定程度後引起詞義虛化,使之最終失去原有的詞彙意義,變成只表示嘗試義的語法單位。

漢語里的實詞多數是一詞多義,即某個實詞具有幾個不同而又相關的義位。這些同一個詞的不同義位,通常是通過詞義引申而產生的。詞義引申就詞的義位數量而言,是詞義的發展,就源義和引申義間的詞義關系說,又可以看作是詞義演變。詞義演變的特點通常是由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即詞義所表達的概念內涵減少,外延擴大。

在漢語詞彙語法化的過程中,一個實詞的語法化通常是發生在它的某個義位上,語法化的結果是該詞在某個義位上獨立或分離出某個虛詞。至於這個詞的其它義位則仍按實詞功能繼續使用,不會因為源於某個義位的虛詞產生而導致該實詞消失。這種情形可用下圖來表示:

同時,一個多義詞的不同義位發生語法化的可能性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意義具體、實在的義位很難發生語法化,而比較抽象、不太實在的義位則較容易發生語法化。這是因為比較抽象的義位,其動作性和狀態性較弱,如果進一步抽象、弱化,很容易虛化而變為語法單位。

這就是詞義演變容易誘發詞彙語法化的理據。

應當指出,句法位置改變和詞義變化是詞彙語法化過程中兩個基本而又互為依存的條件。一個實詞由於句法位置的改變而進入某種結構關系,會導致詞義變化;同樣,一個實詞詞義發生某種變化,也會影響其功能,改變其所處結構的關系和性質。許多實詞的語法化過程都是句法位置改變和詞義變化兩方面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

叄 語境影響

詞的意義和功能總是在一定的語境之中才得到體現。在詞彙語法化過程中,語境影響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

反詰副詞「敢」的語法化過程中,語境的影響起了重要作用。

「敢」原是個助動詞,有「可、能、會」等義。例如:

(41)我不敢效我友自逸。(《詩?小雅?十月之交》)

(42)豈敢愛之,畏我父母。(《詩?鄭風?將仲子》)

早在上古,當「敢」用於反詰句時,就相當於「豈敢」:

(43)周不愛鼎,鄭敢愛田?(《左傳?昭公十二年》)

此句在《史記?楚世家》中作:「鄭安敢愛田?」(引自徐仁甫《廣釋詞》)可見,「敢」為「安敢」「豈敢」義。這種用法一直延續到漢魏六朝:

(44)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5)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貧病?(謝tiǎo�⑥《賦貧民田》)

在同時的文獻里,「敢」由「豈敢」義虛化成反詰詞,義同「豈」:

(46)齊人敢為俗,蜀物豈隨身?(何遜《贈族人秣陵兄弟》)

例(46)中「敢」「豈」互文對舉,「敢」「豈」同義。

「敢」用作反詰副詞,唐五代仍見其例:

(47)敢料安危體,猶多老大臣?豈無稽紹血,沾酒屬車塵。(杜甫《傷春五首》)

(48)三千大千世界須臾吹卻不難,況此小樹纖毫,敢能當我風道!(《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

(49)國家音樂,本為九泉,終朝吃你茶水,敢動些些管弦?《同上,《茶酒論》)

「敢」由助動詞虛化為反詰副詞是在反詰句這一語境中實現的。即:A.助動詞「敢」位於動詞之前,其位置與疑問副詞相當。B.在反詰句中,「敢」的語義猶「不敢」,與原來的意義正相反,用反詰形式表現就是「安敢」「豈敢」。由於這種句式的慣用,「敢」的「豈敢」義位中,「敢」的義素成分逐漸弱化,以至丟失,最終虛化成表示單純反詰的疑問副詞。〔(5)〕

「時」在晚唐五代可用作語氣詞,其語法化過程,也與語境影響有密切關系。

「時」本為名詞,表示動作或狀態發生的時間:

(50)於時始雪,五處俱賀,五版並入。(《世說新語?文學》)

唐代「時」在未然(假設句)語境里,開始出現語法化的趨勢:

(51)聞客病時慚體健,見人忙處覺心閑。(白居易詩)

這里的「時」詞彙意義還未完全消失,這一點從它與下聯中「處」對舉可以看出。不過例(51)中作者要強調的是「客病」這一事實,而並不在意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所以例中「時」所表達的時間是無關緊要的。換句話說,「時」在句中的意義已不甚顯著,而「語言中的某一成分所表示的意義如果不甚顯著的話,那它就容易在人們的印象中逐漸消失掉……」(祝敏徹,1957)。

到了晚唐五代,「時」或與「若使」同現,或與「者」(語氣詞)互文,已變成語氣詞了:

(52)若使交他教化時,化盡門徒諸弟子。(《敦煌變文集?破魔變文》)

(53)遠看時意散心驚,近睹者魂飛目斷。(同上,《維摩詰經講經文》)

「時」由名詞語法化為表示假設的語氣詞,是在假設句這一語境的影響之下實現的。

語境對詞彙語法化的影響還表現在一個句子中詞與詞之間的語義制約和規定上。

六朝乃至唐五代以後習見的介詞「著(著)」是由「附著」義動詞「著」虛化而來,其語法化過程也明顯受到語境的制約和影響。

動詞「著」的語法化過程從漢以後就開始了。在漢代以後的漢譯佛經中「著」開始用於「動詞+著-處所詞」格式:

(54)猶如花朵纏著金柱。(《佛本行經》,《大藏經》卷四)

(55)株杌婦聞憶之在心,豫掩一燈,藏著屏處。(《賢愚經》,同上)

這類例句中的動詞多是一些會產生「附著」狀態的,像「纏」「覆蓋」等。「著」後的賓語都表示處所整個「動詞+著+處所詞」格式表示物體通過某種動作而附著在某處。「著」表示前一動作的結果,又引,出物體到達的處所。從詞義看,「著」的動作性雖然已經減弱,但仍帶有明顯的動詞性。

六朝文獻里,「動詞+著+處所詞」的用例迅速增多,「著」所結合動詞的語義類型也有所擴大:

(56)一二日,因載著別田舍,藏置fǔ�⑦壁中。(《三國志?魏志?閻溫傳》裴注引《魏略》,卷一八)

(57)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世說新語?德行》)

(58)負米一斗,送著庭中。(《六度集經》)

(59)可擲著門外。(《世說新語?方正》)

這個時期,「動詞+著+處所詞」格式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在帶「著」的動詞中出現了許多不能造成附著狀態的,如以上幾例,這就使得「著」字的動詞義「附著」消失,而只擔當介紹處所的功能,從而由動詞轉化為介詞。

可見,在「著」由動詞到介詞的語法化過程中,其所附動詞的語義特徵對其虛化起了重要作用。

觀察以上四例可以發現,同樣是介詞,例(56)(57)中,「著」相當於現代漢語介詞「在」,而例(58)(59)中,「著」相當於現代漢語介詞「到」。這種語義差別也同樣是由「著」所附動詞的語義特徵所規定的。例(56)(57)中「載」「坐」為靜態動詞,其動作實施後可達成某種狀態。例(58)(59)中「擲」「送」為動態動詞,其動作實施後不能達成某種狀態。動詞語

6. 實詞虛詞是指什麼

實詞:實詞是語文詞類中的一種,是指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語。

虛詞:虛詞泛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彙,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的詞。具有必須依附於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也不能單獨作為語法成分,更不能重疊使用。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的意義的詞,主要的作用是組合語言單位。

常見的文言虛詞

1、而: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或「和」;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2、乎:用作語氣助詞;用作介詞,相當於「於」。

3、其:第三人稱代詞。做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7. 語文的虛詞實詞是什麼意思啊

1、實詞實詞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意義比較實在,表示事物、動作、行為、變化、性質、狀態、時間、處所等。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區別詞、數詞、量詞、副詞、代詞等八類。
實詞可以根據意義和功能分成體詞和謂詞兩大類。八類實詞中,只有副詞既不屬於體詞,也不屬於謂詞。
體詞主要用來指稱人或事物,以名詞為代表,數詞、量詞、區別詞和代替這幾類詞的代詞。
謂詞主要用來陳述,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和代替這兩類詞的代詞。
體詞和謂詞在語法功能上的主要區別是:體詞主要作主語和賓語,謂詞主要作謂語,謂詞前可以加上否定副詞「不」,體詞則不能加。
2、虛詞虛詞只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
虛詞包括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等四類。

8. 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是什麼意思

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而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虛詞包括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一)名詞

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

名詞類別

①具體名詞:人、牛、山、水、對聯、學校、康拜因
②抽象名詞:友誼、立場、觀點、思想
③方位名詞:東、西、南、北、前、後、左、右、上面、中間、下邊
④時間名詞: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剛才

(二)代詞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詞。

①能夠替代或指示各類實詞。

②一般不帶修飾成分

代詞類別

①人稱代詞: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

②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裡

③疑問代詞:誰、什麼、哪裡、多少

(三)動詞

表示行為動作或發展變化的詞

①前面可以加副詞(剛走、很想)。

②後面一般能加「著」「了」「過」之類時態助詞,表示動作的持續、完成或過去(看著、看了、看過)。

(四)形容詞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狀態的詞。

①前面可以加副詞修飾(很好、不壞)。

②後面能加「著」「了」「過」這類時態助詞,表示持續、完成或過去(紅著、紅了、紅過)。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

形容詞類別

①性質形容詞:好、壞、大、小、方、高、美麗、英明、寬廣
②狀態形容詞(帶程度性):通紅、雪白、紅通通、黑不溜秋、突然

(五)數詞

表示數目的詞。常和量詞結合,數詞量詞結合起來稱為數量詞。數詞類別

①基數:一、二、十、百、千、萬、億

②序數: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數:十分之一、百分之十、千分之二十

④倍數:一倍、二倍、十倍、百倍

⑤概數(約數):幾(個)、十來(個)、一百上下

(六)量詞

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

①常和數詞或指示代詞「這」、「那」結合(這點那點、這種那種、這個那個)。

②單音節量詞能重迭,重迭之後含有「每」的意思(個個條條,即每個每條的意思)

量詞類別

①名量詞(物量詞):一個(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這匹(馬)、那頭(豬)
②動量詞:去一次、說一遍、看一眼、吃一口

二、虛詞

虛詞包括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一)副詞

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的詞。

①一般只能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前作狀語。

②一般不能和名詞結合。

(二)連詞

連接詞、短語或句子,表示他們之間的各種關系的詞。只能起連接作用,不能起修飾和補充作用。

連詞類別

①表示聯合關系的連詞:和、跟、與、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關系的連詞:如果、只要、因為、雖然、即使、不但

(三)介詞

起介引作用的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邊,合起來組成介詞結構,以表示處所、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

①介詞後邊不能加時態助詞「著」「了」「過」。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單說,也不能單獨作謂語,必須放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前邊組成介詞結構。

④介詞結構也不能單說,不能單獨作謂語,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狀語,有少數也能作補語或定語。

介詞類別

①表對象、關系的介詞:把、被、對、對於、關於、連、周
②表示處所、方向的介詞:在、向、從(從前面數起)、往、朝
③表示狀態方式的介詞:用、以、按照、根據
④表示原因的介詞:由於、因、因為
⑤表示目的的介詞:為、為了、為著
⑥表示比較的介詞:比、跟、同
⑦表示排除的介詞:除了

(四)助詞

附著在詞、短語、句子後,起輔助作用的詞,不能單用。

①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

②每個詞的個性很強。

助詞類別

①結構助詞:的、地、得

②時態助詞:著、了、過

③語氣助詞:嗎、呢、吧、啦

(五)嘆詞

表示感慨、應答的詞。

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發生特定的關系,也不充當一般的句子成分,它只單用,獨立成句。

助詞類別

①表示喜悅的嘆詞:哈哈
②表示悲痛的嘆詞:唉、哎喲
③表示憤怒的嘆詞:哼、呸
④表示驚訝的嘆詞:唉呀、咦
⑤表示呼喚的嘆詞:喂
⑥表示答應的嘆詞:嗯、唉

(六)擬聲詞

摹擬事物聲音的詞。

①經常充任修飾語。

②能單說。

9. 語文中實詞和虛詞的區別

實詞和虛詞的區別:
(1)實詞絕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單獨成句),虛詞絕大部分是粘著的(不能單獨成句)。
(2)絕大部分實詞在句法結構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後置。例如「有」可以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組成「有人」「有進步」「有嗎」。絕大部分虛詞在句法結構里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嗎」「的」總是後置的(好嗎、新的),「被」「也」總是前置的(也去,被發現)。
(3)實詞是開放類,虛詞是封閉類。所謂開放類,指是的難於在語法書里一一列舉成員的大類。所謂封閉類,是指可以窮盡地列舉其成員的不很大的類。

實詞是漢語詞類中的一種,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即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及代詞。

虛詞是指沒有完整意義的詞彙,但有語法意義或功能意義的詞。一是依附於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二是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疊。這些與虛詞虛詞無詞彙意義有關。

閱讀全文

與語文實詞虛詞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5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1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