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考哪些文體
無非就是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一般前兩個會多點,也容易一點,基本上都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
㈡ 語文閱讀初二答題技巧
閱讀理解在語文學習中所佔的分量特別高,平時上課所用教材中以及平常考試中都會出現大量閱讀理解。想要把語文學習好,必須要做好閱讀理解。很多人反映閱讀理解比較難,而且得分低,事實上想要得高分、理解好文章思想是有技巧可言的。那麼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有哪些呢?
閱讀理解考查學生的知識點比較多,從文章的整體大致脈絡到文章作者所要闡述的思想以及其他細節部分所運用的各種手法,都會成為閱讀理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考試中常常會從上面幾點出發進行出題。並且閱讀理解不同於語文學科的其他知識點,要想學得好,讀得好,必須整體把握,不能將文章支離成片段進行單獨理解,這樣就很可能偏離文意。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其實也比較多。讀者首先需要辨識文章的文體是議論文,記敘文還是散文,這對學好並理解文章至關重要。然後需要通讀文章並把握文章整體脈絡構思。答題時要看清出題者意圖並根據文章內容作答。其次,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們需要認真讀文章的首尾。一般情況下,作者想要闡述的感情都會在這兩個脈絡中表達清楚。
㈢ 人教版初二語文考試閱讀題主要有什麼類型的題目
我是初三學生,所以不太清楚現在初二什麼題型,不過應該差不多
我初二的時候,做閱讀題看是什麼文
散文和小說一般問主旨
某個字或者某句話的用處
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我們老師說前面的題目一般很簡單,想簡單一點答案文中找,後面的就要了解作者想要表達什麼,一般回答兩方面,淺層次和深層次。然後就是碰運氣,如果老師改的松分就多= =反之你懂的)
敘事文首先讓你概括
其他和上面的差不多= =
說明文。。。。
(老師說答案全在文中找,就怕你找不全)
議論文
中心論點是什麼
論證方法和其作用
這個字或詞刪掉好不好,為什麼?
(我們老師說把那些論證方法和用處背下來就好,知道中心論點,那些字啊詞的,肯定是不好,分析一下刪去和未刪去時就好= =)
其實對學生來說,題目做多了,都長一個樣,拿回答公式去套就行了,再來就看人品,我人品爆發的時候閱讀題一分沒扣,其實有的答案沒答全。反之,有一次答全了分全扣了。還要看老師出題目啊,有的老師出題BT沒辦法= =
我從問題看透了本質,教你怎樣做初二語文閱讀理解
(以下為度娘的網路,我的化學老師面對我們奇怪的問題就是一句,問度娘去= =)
第一、巧用信息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
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
如果是小說
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
如果是議論文
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
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
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第二、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
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
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好吧我多此一舉了,完全沒回答對重點= =
㈣ 語文初中考試閱讀都出什麼類型的閱讀
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是作者著重論述的觀點,(一般是文章的題目 或 是全篇中很概括的一句總結性的話).
抒情文一般比較簡單,很容易理解的!額,這類的文章應該抓住作者的很明顯抒發情感的語句,(例如:啊,我愛這... 或 這...真是...太...)等一類型的語句,特別要注意!
說明文就更簡單了,你在做的時候先把每段開頭的語句和結尾的語句劃出來,因為這些句子對你解題會很有幫助的.此外,還要特別留意作者概括、總結本文說明對象的句子啊!
對了,閱讀理解的題型還比較多的就是散文了。散文應該不會考得很難,主要的題目都幾乎集中在語言方面了。教你一招啊,在評析散文的語言特點的時候,要這樣回答:(本句運用...的修辭生動、形象、具體地描繪出了...的 ...特點。){其中...的內容是要你根據你自己對文章內容的具體內容具體回答的}
如果按照這個解題方式解題的話,相信可以對你解閱讀理解的能力有所幫助的哦~試試吧!希望你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中可以順順利利啊!呵呵o(∩_∩)o...另外我也想給自己打打氣,我也要加油!!!好吧,我們一起努力哈~~~~
能問下你男的女的啊,我女的,If你是女生的話以後我也願意幫你哦!同胞嘛,呵呵~!~~
㈤ 初二,語文閱讀不好,請問《一本》《漁夫閱讀》《學而思》《鼎尖訓練》哪個比較好
《學而思》。
進入初中,學生學習的課程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們會接觸到一批新的學習科目,初中新設的課程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而每個年級會變更一些科目。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科目將貫穿初中三年。
學習建議
1、學會制訂
括制定學習目標、時間安排、資源分配等等。學會制訂學習計劃,可以節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學會預習
育家葉聖陶說:不教學生預習,他們經歷不到在學習上很有價值的幾種心理過程。學會預習,可以打有準備的仗。教會學生預習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3、學會聽課
是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聽課是學法指導的重中之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認真聽、注意看、多動腦、多練多記、歸納總結,把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旁觀者。
4、學會復習
學會復習能夠深入理解和鞏固所學。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復習是對知識集中再加工的過程。凱洛夫說,趕著馬車,不往後看,只向前趕,趕回家的只是一輛空馬車。只顧學,不復習,到期末的時候就差不多忘干凈了,很多同學一到考試就考不好,與不會復習關系很大。
5、學會寫作業
寫作業是讓學生獨立思考,用學過的知識去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寫作業時會對課堂教授的知識進行檢查驗證,發現在理解上還有哪些漏動,及時糾正的話就可以不斷的提高。
㈥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型有哪些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型
概括類問題
1.本文的線索是什麼?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看文章的標題, 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全文的線索;其次是關注文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語,這個詞語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線索。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內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四個要素,然後根據「(何時、何地)誰 干什麼 結果怎樣」或者「什麼 怎麼樣」的思路組織語言。准確、清楚、簡潔,不要把概括內容變成了原文復述。
概括議論文或說明文文段的內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說來,議論文、說明文的段意是通過中心句來表現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個文段的開頭(起提領作用),或在結尾(起總結作用)有時也在中間。
3.簡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點(優點、用途)。
此類題經常出現在說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點,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進行提取加工。首先要分析文章結構,注意段中的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幾點特徵。另外,在找到一點特徵後,還要看看下面幾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隱含在那裡,看分值答題,注意不要遺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話,然後問為什麼,原因是什麼?
把題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語句處附近。可以直接用文中相關句子作答,也可以對提取出來的關鍵詞進行加工。
鑒賞類問題
1.本文的標題有何作用?
標題通常有以下作用:
(1) 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的發展;
(2)總結文章內容、點明主旨(突出主題);
(3)形式新穎,吸引讀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變化。(需注意的是回答時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據文章的內容靈活套用)。
2.文中加點詞語有何作用(好處、妙處)?
一般有固定的答題思路:
(1)動詞:生動形象地表現什麼,(或傳神刻畫了事物……的情狀),表現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詞、副詞:生動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點、情態(或描繪出一幅……樣的場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何作用或對文中的畫線句進行賞析,請說說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此題的答題思路:分析該句的修辭作用+具體語境作用。
常見修辭答題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情態),表達了(人物)……的情感。
擬人:把**擬人化(或賦予**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的情狀(描繪出……的畫面),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齊,氣勢更強烈,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誇張:誇大 (或縮小)了(事物)的大小(長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點。
反問: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以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人物)……的態度(觀點、情感)。
設問: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
(1) 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
(2) 引用故事、神話傳說,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對偶:使文章節奏鮮明,增強文章的節奏感和韻律美。
4.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先弄清該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在文章的開頭:①引出下文;②開頭點明故事所要描寫(說明、議論)的對象;③照應文章標題;④設置懸念,吸引讀者;⑤為後文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作鋪墊),推動情節的發展。
在文章中間:①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②為後文的情節發展埋下伏筆(作鋪墊),推動情節的發展。
在文章的結尾:①總結全文;②解釋全文主旨;③照應前文;④照應文章標題;⑤引人深思。(需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答案全部都寫上,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套用適用的答案)
5.文中畫線句(某段)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先分析屬於何種描寫手法,然後分析其作用:
①人物描寫(肖語動心):表現了人物**的特點,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質);
②環境描寫:烘託了一種**的氣氛,表達了**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心理)
6.請分析文中**的形象或文中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從文中檢索關於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的描寫,提取出關鍵詞來分析人物性格,並對結果進行加工合並。
7.文章運用了對比(伏筆、象徵等的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對比、象徵、伏筆、照應等,每一種表現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對比:**和**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點。
象徵: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
伏筆:對將要出現的**事件作暗示,為情節發展作鋪墊。
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令主題更加鮮明,使文章(故事情節)更加嚴密。
烘托、渲染:常用來表現環境、營造氛圍、抒發感情、突出主題。
深層次含義理解類問題
1.分析本文標題的含義。
此類題首先需找出標題中的關鍵詞語,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後聯系文章的主旨,說出這個詞語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層含義。
2.說說你對加點詞語含義的理解。
首先找到詞語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後弄清上下句具體語境,弄清這個詞語所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
3.說說你對文中畫線句含義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含義一般有兩種答法:
①將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和具體語境或文章的主旨聯系起來,然後用淺顯的語言表述;
②解釋這個句子為什麼這么說,這么說的原因是什麼。
4.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讀完本文後的啟示。
此類題屬於開放性試題。回答此類問題時,只要符合題乾的要求,聯系文章的內容,有具體的事例說明,表述合理即可。
㈦ 初二最有可能考到的語文閱讀理解
這都是我們老師以前給我們做的,希望可以幫到你,我還有方法的PPt
(一)閱讀《剽悍的十八歲》,完成第 15—17 題。(共15分)
剽悍的十八歲
曹春雷
①那年夏天的七月,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黑色。
②高考前一天,父親突患重病,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他毅然放棄了高考,還有什麼能比父親的命更重要呢?他穿梭在醫院各科室之間,交錢、拿葯、取化驗單……
③父親終究還是離開了人世。從此以後,再沒人為他和母親遮風擋雨了。
④辦完喪事,他想,自己必須成為一棵大樹,來為母親遮風擋雨。
⑤父親留給娘倆的,不是財產,而是債務。父親生前舉債辦了一家石粉廠,誰知廠子辦起來後,產品嚴重滯銷。
⑥他和母親商量後,關閉了廠子,變賣了設備,連同家裡積攢的錢,都用來償還了債務。但依然有八家沒能還清。都是村裡的鄉親,當初父親借錢時,他們連老底兒都拿出來了,指望著父親年底能給一些分紅,可現在……
⑦幾個不眠之夜後,他告訴母親,決定休學一年,出門打工掙錢還債。母親長久不語,淚流滿面。
⑧臨行前,他將自己高中的課本都裝在包里。他要去的是一個叫紫川的地方。那裡小煤窯比較多,村裡好幾個人在那裡打工。那一年,他十八歲。
⑨輾轉奔波之後,他站在了小煤窯前。第一次下井,他驚恐不已。巷道黢黑,周圍時不時有矸石墜落的聲音。採煤面上很嘈雜,有用木柱支護頇板的,有打眼放炮的,還有拉拖運煤的。隊長安排他拉拖運煤,不是技術活,有力氣就能幹。
⑩拉拖,就是將繩子拴在用汽車外胎做成的筐上,套在肩上,用近乎爬的原始方式往外運煤。運煤巷道只有半人高,根本不能直立。
⑾近一年裡,他一直在巷道里拉拖。剛開始時,困擾他的是孤獨、寂寞,還有累、疼。繩子緊緊地勒在後背上,磨得脊背火辣辣的疼。但他從沒想過放棄。他總在盤算著,再干幾天活,誰家的債就能還上了。這個念頭,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亮。
⑿他慢慢適應了,後背漸漸消腫,大概已磨出繭了。他在拉拖的時候思考著高中課本上的問題,消磨漫長的時光。
⒀閑暇時間,工友們打牌喝酒。而他,捧著高中課本寫寫畫畫。晚上,別人睡了,他在被窩里用手電筒照著讀書。他相信:總有一天,自己會站在大學校園里。
⒁這不是夢想。
⒂終於有一天,他真的坐在了寬敞明亮的大學教室里。打工的第二年,他還清了債務,還留有一部分結余的錢。他參加了當年的高考,被順利錄取。
⒃大學畢業後,他在這個城市安了家,把母親接到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
⒄多年後,單位組織旅遊,他又到了當初打工的地方。小煤窯已不復存在,被當地政府關停,建成了旅遊區。
⒅站在曾經流過汗的地方,他透過時空,看到了當年在井下匍匐拉拖的自己。
⒆他感謝那段歲月,正是當初的匍匐,才讓他褪去了青澀和稚嫩,學會了真正的站立,這樣的十八歲,屬於真正剽悍的男人。
(摘自2010年9月10日《解放日報》有刪改)
15.閱讀②-15段,請將「他」這段經歷的幾個過程補充完整。((4分)
辛苦打工
堅持學習
16.閱讀12段中畫線句子,結合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慢慢適應」的內容和原因各有哪些?(4分)
「慢慢適應」的內容:
「慢慢適應」的原因:
17.請結合文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作者除用行動描寫外,還通過什麼描寫來逐步表現人物的「剽悍」性格的?(150字左右)(7分)
( 二)閱讀《秦淮河上尋漿聲》,完成第 15—17 題。(共15分)
秦淮河上尋漿聲
龔文瑞
①最早對秦淮河的認識,緣於唐代杜牧的詩《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霧靄如煙,酒肆飛歌,人家熱鬧,商女如花……從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與風月,與商女、人家、詩人是裹挾在一塊兒的。
②當時的我沒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無端的遐想。想什麼呢?想秦淮河的風月,歷經六朝撂下來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詩冊了?想有誰可以測知秦淮河裡究竟融了商女胭脂紅多還是融了商女相思淚多?想秦淮人家是誰?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輕舟載月?是商家的揮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裊裊婷婷?想是秦淮河風流還是來到秦淮河的詩人風流?是秦淮河的風流誘發了詩人的風流,還是詩人的風流賦予了秦淮河風流?到過秦淮河的人說,在秦淮河,詩境與環境曼妙無比——詩歌中可以讀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詩歌。
③我想像的秦淮河,兩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軟軟的吳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艷俗的女子也是可以有的,而每個酒家門前肯定也飄逸著一方旌旗或是幾盞燈籠,打著誘人的「秦淮人家」字樣,吸引著天下來客;臨河的窗邊最好有一扇窗開著,窗檯上吊一盞小燈,供著一盆蘭花或茶花,或倚著一個婉約的江南女子,如果沒有女子倚窗,則要有吳歌從窗里飄逸出來,迷得遊船的才子、公子們船艙探頭,引頸覓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見底,甚至可見魚蝦追逐,船從如鏡的水面劃過,劃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燈光下閃爍著片片鱗光;天上有一輪孤月隨著船走,船窗里有三兩個知己男女,或撫琴或輕歌,或飲酒或品茗,或敘情或抒懷,盡說些風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則要有一爐暖炭煮著黃酒,如果是夏天則要有一把絹絲的扇搖著涼風,如果是春天就遐想「無風自婀娜」的王獻之詩中的桃葉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戲說來江南貢院考試的才子唐伯虎的風流韻事……
④後來,我讀大學時,讀到了朱自清、俞平伯兩位散文大師的同題美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對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兩位大師因為生活經歷和對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寫出來的文章或重於抒情或偏於狀景,伯仲難分,均是千秋文章。這時的秦淮河,已然沒了六朝的歷史味的古韻,但仍有商女的歌聲從「生澀的歌喉里機械的發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顯然不適應這種缺乏情韻的歌聲,他們寧願在燈與月交融的秦淮河靜靜的一隅「靜聽那汩——汩的槳聲」……於是,秦淮河的風月在我心中演變成了「汩——汩的槳聲」。
⑤2005年農歷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時值寒冬,卻人流如織。秦淮河窄窄的,不過百米,兩岸燈火如炬,迷離閃爍,舊唐詩流淌的風韻被放大得有些變形,感覺上更似一位珠光寶氣的女子。這熱烈的場景令我一時竟不能適應。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應該是如許艷俗的呀!
⑥顯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於美好想像的詩歌與傳說中,只會是如同朱自清一樣的感覺了——「心裡充滿了幻滅的情思」。21世紀的市場經濟,商業運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濃郁得像黏稠的蜜,現代、時尚的霓虹燈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調的人語,蠱惑得秦淮河的清韻全然了無蹤影。或許,秦淮河的唐詩宋詞的妙韻全部回到詩卷中去,回到歷史中去了。這日,天寒地凍,我四處尋覓也沒有尋覓到曾經載過朱、俞的那種帶槳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棄了遊船的想法,我預見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詩韻,感受不到朱、俞筆下的那感動人心的「汩——汩的槳聲」。
⑦其實,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終是厚重的,她沉澱了層層疊疊的歷史,流逝了年年歲歲的時光,而且,還將繼續把歷史沉澱,把時光溶解,直到永遠。秦淮河始終是靜謐的,她歷經千秋歲月,早已看慣了風花雪月、刀光劍影,看慣了朝野更迭、聚合離散,看慣了春風楊柳、冰霜殘梅,也早就習慣了商女們的歌舞昇平,習慣了商女們的愛恨情仇。秦淮河始終是自然的,她為城市承載了過多的奢侈,包容了過多的繁華,可這奢侈與繁華是人類給予她的呀,應該返樸的是人類,是攪了秦淮河清韻的人類。歷史一頁一頁翻過,時光一年一年走過,世事變遷,世事繽紛,靈魂屬於自己,本就是走馬觀花的我們又何必向秦淮河尋求些什麼呢?
⑧對秦淮河有了這樣的理解,我的心驀地清明起來。身臨繁華卻心如靜水。而這心的靜水中,一支靈魂之槳在游弋,發出「汩——汩的槳聲」……
15.作者在寫對秦淮河認識的過程中,主要寫了對秦淮河的印象及感悟,閱讀文章,填寫表格。(4分)
認識過程
印象、感悟
①
熱鬧風流,曼妙無比。秦淮河與風月,與商女、人家、詩人是裹挾在一塊兒的。
讀《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②
③
④
16.閱讀畫線句子,結合文章內容,揣摩作者「失望」的內容和原因(4分)
「失望」的內容:
「失望」的原因:
17.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寫秦淮河的變化的。(不超過150個字)(7分)
參考答案:
(一)閱讀《剽悍的十八歲》,完成第 15—17 題。(共15分)
15.答案示例:放棄高考,承擔責任(或照顧父親);變賣設備,資不抵債(或償債未清);決定休學,掙錢還債;還清債務,高考錄取 (評分:本題4分。每空1分。表達准確、規范即可得分。)
16.答案示例:內容:一是孤獨和寂寞;二是累和疼
原因:有「還債」這一堅定的信念;後背已消腫,磨出繭子。
(本題應從心理和身體兩方面思考作答) 評分:本題4分。每個要點各1分。
17.答案示例:作者主要是通過心理描寫逐步體現「他」的剽悍的。首先「他」的「為母親遮風擋雨」的心理,體現了他的敢於擔當,「休學一年」「打工還債」凸顯了他的果斷與勇氣。打工時靠「一定要還清債務」的「念頭」挺過來了,最後以「他相信:總有一天,自己會站在大學校園里」的堅定信念實現理想,此刻,一個剽悍的男子漢形象躍然紙上。
評分:本題7分。答出心理描寫1分,舉例與分析3分,體現「逐步」1分,語言表達2分。
( 二)閱讀《秦淮河上尋漿聲》,完成第 15—17 題。(共15分)
15.答案示例:
①讀《泊秦淮》 ②古韻消失,歌聲缺乏情韻。秦淮河的風月變成了「汩——汩的槳聲」
③走近秦淮河 ④清韻詩韻全無,「汩——汩」槳聲消失。秦淮河是厚重的、靜謐的、自然的。
(共4分。每空1分)
16. 答案示例:
①熱烈艷俗的場景
②因為作者把秦淮河定格於美好想像的詩歌與傳說中;秦淮河商味濃郁、清韻消失;感受不到杜牧的詩韻,感受不到朱、俞筆下的那感動人心的「汩——汩的槳聲」。(共4分。①1分;②3分,每個要點1分)
17. 答案示例:作者運用對比手法來描寫秦淮河的。作者將想像中的秦淮河與朱自清、俞平伯筆下的秦淮河作對比,寫出秦淮河已由古韻之美、詩性之美演變成「汩——汩的槳聲」之美;作者又將想像中的秦淮河與現實中的秦淮河作對比,通過對秦淮河畔人們浮躁與喧囂的描寫和自己深刻的反思,突出秦淮河的厚重、靜謐、自然。(共7分。有「方法」1分,結合內容2分,作出分析2分,語言表達2分)
議論文 材料作用練習
閱讀《君子之交淡如水》,完成第20-22題。(共8分)
君子之交淡如水
①據史料記載,唐朝貞觀年間,薛仁貴因「平遼」有功,被封為「平遼王」時,拒絕了所有賀禮,只收下平民王茂生送來的兩壇清水。薛仁貴當眾飲食下後,說:「早年我家境貧寒,全憑王茂生接濟。如今王兄貧寒,送清水也是一番情誼,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如清風徐徐,若明月朗朗,平淡得讓人覺得如一汪清水。騰達時默默祝福,危難時給予支持,可以不去錦上添花,卻一定會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②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心相印。春秋時上大夫①俞伯牙善彈琴,鄉野樵夫鍾子期善聽。伯牙彈「高山」曲,鍾子期說:「好啊,像巍峨的泰山!」彈「流水」曲,鍾子期說:「好啊,如浩盪的江河!」不需要太多的言語,更多的是心照不宣,還有什麼比心靈上的相契相合來得更純粹?
③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40年革命生涯中的支持與牽掛。為了馬克思能夠集中精力研究革命理論,恩格斯違背自己本來的意願去從事商業工作,在經濟上資助貧困的馬克思。他們曾20年身處兩地,思想和心靈的溝通卻始終不斷。當恩格斯患病時,馬克思在給他的信中說:「我關心你的身體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樣……」不求回報的支持,兩地一心的牽掛,還有什麼比彼此間的扶持和關心來得更長久?
④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是魯迅和瞿秋白腥風血雨中的同舟共濟。面對國民黨的懸賞追捕,同樣處於危難中的魯迅四次收留瞿秋白在家中避難;而在形形色色的反動文人侮蔑和詆毀魯迅雜文的戰斗意義時,是瞿秋白站出來給予魯迅雜文以極高的評價。僅僅憑借當初翻譯進步文學作品時的書信往來,便讓之前未曾謀面的兩人在反對國民黨反革命文化圍剿中,肝膽相照,引為同志。還有什麼比患難與共、志同道合的友情來得更深厚?
⑤共同的志趣,共同的品質,共同的追求,使得彼此相知相助,相惜相勖②,【甲】,【乙】,【丙】,這樣的君子之交,不正應該是你我所追求的嗎?
【注】①上大夫:古代官職名。②勖(xù):勉勵。
1. 文章開頭舉出薛仁貴與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麼作用?(2分)
答:
2. 根據文意,將下面三個語句分別填入文中【甲】【乙】【丙】處(只填序號)。(3分)
①不計安危 ②不論地位 ③不分彼此
【甲】處應填: 【乙】處應填: 【丙】處應填:
3. 閱讀第④段,簡要分析這一段所用事例為什麼可以證明君子之交淡如水。(3分)
答:
(一)閱讀《花開半時偏妍》,完成16—19題。(14分)
花開半時偏妍
李光烈
①相對完整而言,「半」無疑是未完成的一種狀態,是令人遺憾的一種缺失,然而,「半」又何嘗不是一種高妙的境界?
②你一定懂「泰極而否」的道理,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它的對立面轉化了。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花兒美艷盛放之時,就是殘敗零落之日。
③花開半時偏妍,人生中,我們要擁有「半」 的智慧。
④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半」中隱美的道理。爬山的過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覺最好。攀爬中摻進了人們對美景的想像,虛實相生之間,美便無限擴伸 與延展。一旦爬到了山頂,一切景色盡收眼底時,反而會有一絲失落感隱隱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現在藝術創作的留白上。眾所周知,繪畫中描摹可觀可觸的有形之物不是什麼難事,要讓抽象無形的語言、聲響和思維等入畫,就不那麼容易了。齊白石的水墨畫《蛙聲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經典之作。齊白石用幾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動的畫面,為我們展示了 「蛙聲十里出山泉」這一蘊含極豐的神奇意境。蛙聲在整個畫面中難覓蹤跡,可以說,齊白石只畫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過虛出的一半,撩撥起觀眾二度創作的強烈慾望與沖動,使「蛙聲」這_難以描摹的意象,在人們的想像中得以生動而鮮活地再現.有限的畫面與無限的想像形成珠聯璧合的完美融合。齊白石的成功給我們以啟迪:運用「半」的智慧,成就藝術留白,使藝術創作達到至高的境界。
⑥「半」,還可理解為一種為人處世的修養。人們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把事情做得太過,留有迴旋餘地的「半」,是為自己,也是為別人開啟了一扇門。「半」,是一種寬闊的胸襟!
⑦李密蓭詩雲: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⑧願我們知曉「半」的道理,掌握「半」的藝術,達到「半」的修養,無邊受用「半」的恩賜與智慧。
(選文有刪改)
16.作者由「花開半時偏妍」,提出了怎樣的觀點?(2分)
17.第⑤段是如何闡述「半」的智慧也表現在藝術創作的留白上」的?請簡要回
答。(4分)
18.閱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弧里的問題。(4分)
(1)攀爬中摻進了人們對美景的想像,虛實相生之間,美便無限擴伸與延展。(「虛實相
生」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2)但妙就妙在通過虛出的一半。撩撥起觀眾二度創作的強烈慾望與沖動……。(「撩
撥」一詞在這里有什麼作用?)
19.第⑥段中說「不把事情做得太過」,請從初中語文課文中選取一個事例加以印證。
(正、反面事例均可,30字以內)(4分)
7. 答案:提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內涵,引出作者的觀點。
8. 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9. 答案示例一: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內涵就是君子之間的交往,形式似「淡」,實則志同道合,友情深厚。魯迅和瞿秋白以前從未謀面,只憑書信往來,就相互信任;當危難來臨之際,卻互伸援手,肝膽相照。所以,這個例子證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案示例二:
魯迅和瞿秋白以前未曾謀面,平日相交只是書信往來,兩人的交往看似平淡,但當危難來臨之際,卻互伸援手,肝膽相照,表現出君子間患難與共、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誼。所以,這個例子證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案:
《花開半時偏妍》
16.(2分)我們要擁有「半」的智慧。
17.(4分)首先闡述抽象無形之物難以入畫(1分):接著舉出齊白石留白的經典之作的例子(1分),闡明留白產生的藝術效果(1分);最後得出結論:運用「半』』的智慧,可使藝術創作達到至高境界(1分)。
18.(4分)(1)眼前景色和想像的美景相互交融(2分)。 (2)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 方法(「撩撥』』賦予「畫』』以入的動作),形象地表達了激發、引起的意思(1分), 突出了留白的妙處(突出了齊白石虛出一半的妙處)(1分)。
19.(4分)示例:夏洛克冷酷無情,堅持索要一磅肉,落得人財兩空。(楊修恃才放曠,
多次觸及曹操的忌諱,最終釀成殺身之禍。)(事例典型3分,表意流暢1分,超出
字格扣1分,事例不是取自初中語文課文不得分。)
㈧ 初二語文考試閱讀考不考說明文和議論文 感覺通常都考記敘文,還是的記敘文一篇,說明文或議論文一篇
一般考試會一篇課內記敘文,一篇課外記敘文,如有附加,一般都是一篇說明文,很少考議論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