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教研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系。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夠加強小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小學生去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同時也能發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下面我結合我自己的教學,談談我的教學體驗,與各位同仁一起分享、切磋。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閱讀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也就是說,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能夠獨立閱讀。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作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喜歡做,願意做,才能夠做好。由此可見,同樣的道理:在課堂中,學生只要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對課內閱讀產生興趣。
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
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採用靈活多變的、科學合理的方法指導學生閱讀。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課堂教學的設計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要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授之以漁」,要「交給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一)教師要掌握常用的讀書方法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自己就必須掌握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並在教學過程中能靈活地運用這些讀書方法以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
(二)教師要將讀書方法滲透在閱讀教學中
指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主要靠教師有意識地把方法滲透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使學生經過一次次的閱讀實踐,一點一滴地逐漸領悟方法,並且反復地練習運用,這樣才能慢慢地形成閱讀能力。為了培養學生自覺地運用科學方法去閱讀,就要求教師必須做到:
1、讀前提出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應將讀書方法的指導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寫進教案,並設計出實施步驟和方法等;
2、讀中相機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點、難點給予適當的點撥、啟發等,指導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困難,從而讀懂課文。
3、讀後歸納方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讀完某段或某篇後,應引導學生回想剛剛經歷的學習過程,小結讀書方法。如引導學生說出一句話、一段話是如何讀懂的,段落是怎樣劃分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歸納的等等,並鼓勵學生把學到的這些方法不斷地運用於閱讀實踐,逐漸形成獨立閱讀能力。
三、閱讀能力應以理解為關鍵
閱讀能力是以感悟、理解、體驗為基礎的重要能力。獨立閱讀能力,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至少應該達到以下兩條:一是讀懂;二是會讀。
(一)讀懂
讀懂,即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學生基本閱讀能力的形成,在於教師的指導和有針對性的訓練。 「帶領學生從文章走個來回。」就是說,首先把課文內容弄清楚,從而進入文章的思想內容,再從思想內容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課文中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讀有多種辦法,我一般採用誦讀、朗讀、默讀、個別讀、齊讀、范讀等等。不管是那種讀法,教師都要提出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讀一遍就要一遍的收獲,而不是一味的讓學生去讀。
(二)會讀
會讀要求學生初步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的方法,初步具有整體上把握自己閱讀方向、正確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具體地說是:
會用精讀的方法,正確而又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達到自己的閱讀的目的。精讀,就是對文章逐句誦讀,領會要旨的一種閱讀方法。精讀有利於透徹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形勢,有助於提高閱讀的深度。精讀訓練的要求是:1、規定閱讀的方向。即精讀前確定精讀的主要問題。2、指點閱讀的程序。一般都應該按「整體感知——局部分析——整體綜合」這三個邏輯步驟訓練學生精讀,使之理解課文。3、指點閱讀的方法。包括運用基礎知識指導讀解的方法和運用閱讀思考剖析讀物的方法。指點閱讀的常規。如:參考、圈點、批註等。
四、要增強服務意識,為學生的自學創造條件
(一)課堂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體現學生自主學習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學中,我將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分成小組,以優代差。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去思考,讀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讀懂了的講出來,小組間相互討論、交流;全班經過討論還理解不深不透的,教師再引導學生深入讀書、思考、討論,教師也可以給以必要的講解。曾看過好多優秀的教師在講授新課時都是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讀後談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感受等,再引入新課的講讀。學生談的不一定符合教師的心意,但確是自己印象深、受感動的地方,是學生真實的感受。經常這樣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體現和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
(二)要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思維
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思維也就活躍起來,對於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思想情感等必然會有許多不同的理解。學生往往會提出讓教師預料不到的問題和想法,教師應對學生發表的不同意見持歡迎態度,對學生那種克服從眾心理,敢於發表創見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並在教學中因勢利導,使提出的問題妥善解決,使不同意見得以發表,切不可壓制、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要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和鼓勵。我在講讀《陶罐和鐵罐》時,讓學生談自己喜愛誰?為什麼喜歡?多數學生說喜歡陶罐,因為它老實、謙虛;當我正在稱贊大家時,有位學生突然大聲說:「它還善良」。這是我課前沒想到的,於是我鼓勵學生繼續講講課文中哪裡體現了陶罐的「善良」。學生講出在課文結尾一段寫陶罐被文物工作者挖出後,請求人們快把鐵罐挖出的話中體現了陶罐的「善良」。我對這位學生善於思考,敢於發表不同見解的創新精神大加贊賞。這種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中學生的發言更加積極,氣氛異常活躍。
五、要增強群體觀念,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課堂上不僅要有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要有學生之間的交流,要充分認識和發揮學生群體在推動閱讀教學上的作用。曾聽過這樣一個課例:有位教師教學《飛奪瀘定橋》,在講到寫瀘定橋地勢險要這段時,有位學生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敵人為什麼只拆掉橋上的木板,而不炸毀這座橋?這樣不就可以阻擋紅軍過橋了嗎?」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一時難以回答,他巧妙地將問題交給大家,讓學生展開討論,最終學生理解了,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敵人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炸橋,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拆掉橋上的木板,對岸又有他們的重兵把守,岸邊又是懸崖峭壁,橋下又是湍急的河水,光靠這些鐵索紅軍是插翅難過的。從課文中寫敵人的喊叫聲中可以體現出來。這個教學事例就是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群體的作用,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交流中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的具體體現。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滲透於每一節課,每一個細節。我相信,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提高
Ⅱ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
小學時期,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就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國語文教育歷來重視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這四個方面上的實踐也頗有成效。
小學讀閱讀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指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質量的優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閱讀指導課的研究。切實提高閱讀指導課的質量。那麼當前的小學閱讀指導課的狀況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極其搜集到的材料來談一談如何上好小學閱讀指導課。
一、要發揚小學生在閱讀中的發散思維。
思維有兩個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異。二者缺一不可,思維就是不能起飛,求同,發現規律,認識事物共性,求異,發現提點,認識事物的個性,二者互相聯系,互相轉化,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創造。因此,在閱讀求異,即發散思維。在校學生閱讀訓練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從事物的幾個方面,多個層次來看問題,可以順向思維,也要學習逆向思維,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討論能力,討論特別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討論過程是學生反饋信息、糾正錯誤,提高認識,也是接受教師指導,糾正錯誤,提高認識,形成規律的過程。通過討論,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思維更加活躍,沿逆向或多項發展,學生的意志品質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例如,小學課本中又一篇《十里長街送總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人自發來送總理這表達了他們對總理的無比熱愛之情,這是正確的。但是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這就需要同學們自己去尋找答案。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從中學生很快得找到了這段文字的幾個描寫送總理的人的重點動詞:拄|、靠、擠、等詞語,學生在讀這段文字時一定要讀的重一些,一定要突出這幾個動詞,一定要指導學生們讀出人們迫切、凝重的心情,不辭辛勞的事實就如同一幅畫娟一樣展現在同學們面前,那麼總理的形象就得更高大了,人們對總理的愛戴就得到了升華,這樣,教師誘發學生以讀代講就事半功倍了,同學門就可以在讀中尋找知識。但是過多地講究發散性思維在小學閱讀指導中有了一些牽合附會和捨本逐末的弊病,追其原因就是教師過多的重視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讀。例如教師在教《小站》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大談特談學了這篇課文的體會,而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讀中,這樣的教學就偏離了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在指導校學生閱讀時要講究提問的技巧。
在校學生閱讀指導中,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有著關鍵的作用,教師的指導主要又是靠提問來體現的。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可以解釋為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通過同化、順應達到認識與外界一致即平衡的過程。而要引起學生對外界的注意就要提問,所以說提問已經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學習閱讀的手段了。
1、是讓學生明白思考問題的策略。
在閱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不斷的思考,反復的讀。例如有些時候教師問的問題並不是很難。但學生依然答不上來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學生讀得少,沒有體會課文的真正含義。從而導致了教師不得不自問自答,唱獨角戲的情況出現。其實,教師應該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講究技巧指導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原因。一些專家發現了學生回答不出來問題的幾種原因:(1)不知所問弄不清楚這個問題究竟問的是什麼,這主要是學生對問題的問句缺乏分析理解能力,因而無從回答(2)知道問什麼,但都不會組織答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答起。這主要是學生不能將問題的信息與答的信息聯系起來。(3)心中明了,卻回答不清,不能扣問而針對性的答,這主要是學生不了解各種問題回答時的基本敘述模式(4)而針對綜合性問題。往往顧此失彼,或者不知從何入手,找不到突破口,這主要是學生對問題缺乏分解的技巧。針對這四個不同方面的問題,教師提問的同時就要教給學生關於各種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時的思維策略。
具體方法有,教師可以自問自答一個問題,但在問題中插入講解得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過程,供學生模仿,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葉老先生說過:好的文章時讀出來的,美文由需美讀。我想,面對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篇經典範文,我們應該沉下心來組織學生原汁原味的讀,認真反復的讀。
2想方設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引起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每個有經驗的教師是會想方設法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時,能盡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對語言優美的作品,朗讀其中一段,對故事強的作品,講一些有趣的情節,如此常抓不懈定能激發學生約興趣。
3根據程度不同分別指導。
我們要根據她們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別指導。比如指導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讀課文,主要是提高她們對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在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指導中,我側重於開發他們的智力。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讀物,在閱讀中教給他們方法,提高了他們閱讀課文的興趣。
三、要注意應用最新的硬體設備來幫助學生閱讀。
心理學上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是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按照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小學閱讀指導水平應該注重原有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並以此為基礎,通過使用教學課件有效的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在閱讀中應用多媒體已成為小學閱讀課文的新突破。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閱讀中又很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閱讀中,閱讀教學工作主要是通過:語系、講解、默讀、朗讀。等環節來俄完成。由於班集體授課、課時等影響校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速度是很慢的。而多媒體就存儲了大量的閱讀材料,並可以隨時讓學生能聽到標准化朗讀示範。這樣使學生接觸大力朗的閱讀材料。多媒體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激發小學生閱讀的學習興趣,成為他們學習的動機。這樣校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得到迅速的提高。
我們要將小學閱讀教育開展的更生動,更能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使的閱讀教學更能促使學生增加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就讓我們共同努力發掘,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為語文閱讀教學添磚加瓦吧!
Ⅲ 小學三年級的閱讀理解,應當如何為學生講解
①要求學生多讀文章。
部分學生讀文章時草草讀一遍敷衍了事,這怎麼可能會看出文章的內容中心?所以對於小學的閱讀理解最好以多讀為主旨。一篇文章要細心品讀。
②進行閱讀訓練。
必要的閱讀練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教會學生語感,熟能生巧。在考試時如果遇上閱讀與訓練的相似,那將簡單很多。
③教會學生閱讀技巧。
閱讀理解時教會他們一些閱讀技巧。例如:看文章的標題和結尾,將其兩兩結合,那麼到時要談閱讀後的感悟就會很容易了。而學會分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會找出關鍵句,例如承上啟下等等。這樣的學習方式也將為學生四五年級的閱讀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④重視閱讀類題型。
不少人認為語文只是抄抄寫寫默默,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閱讀理解容易失掉的分更加多。不是說基礎類題型不重要,如果比較基礎類題型和閱讀類題型,個人認為閱讀類題型更加重要。例如:在學校每天布置的在校作業中,最好布置一份抄寫類或復習作業和一份閱讀作業。時間緊湊的情況下可以讓抄寫類或復習作業帶回家做,但閱讀必須在學校完成。這是一個老師對閱讀的態度,也是擺正了學生對閱讀的態度:不可以僅僅只看一遍文章就亂寫或把文章內的話搬下來了就可以了。
⑤分析閱讀理解類題目
在分析閱讀理解類題目時,可以請學生將文章品讀一遍,並在讀的過程中,循循善誘,向學生拋出一個個問題,最後教師來個具體而准確的總結。這時再調頭回到問題中,將學生自己的想法結合教師的正確答案進行回答。這樣既能保證不失分又可以保留學生的想法。以上就是我對小學閱讀理解的感受。
Ⅳ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閱讀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Ⅳ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抓住「讀」字,把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當作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環,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可見老師的職責不僅是教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會學知識,不斷提高語文素質。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巧讀呢?下面本人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引導學生讀書時,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寫了草原的優美景色,抒發了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描寫草原景色的詞語、句子。然後再思考這些詞語、句子描繪了草原怎樣的特點?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讀完課文後,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等詞語和「是……也是……」、「既……又……」、「連……都……」等句子。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准確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風光,同時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草原優美的風光所陶醉。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也很注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比較,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覺得這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抓住「一張」、兩把」、「一盞」、「如此而已」,這樣極其簡單的擺設與「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進行對比,來說明周總理的生活極其簡朴;把工作任務繁重與辦公用品簡單對比;把工作非常勞苦與食物非常簡單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深刻體會到周總理的偉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導學生在默讀或朗讀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幾道思考題:①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②閏土對「我」說了哪些事?「我」對哪幾件事印象較深刻?為什麼?③讀了課文,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後,教師逐一提出討論,學生很快就能清楚,課文主要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 三、創設情境,在身臨其境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把情感帶入教與學的活動之中,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把讀的訓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腦、眼、口、耳等器官活動,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口頭語言,從中理解、體味和欣賞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導朗讀灕江水的「靜、清、綠」這一段時,我先掛出掛圖,進行描述「灕江有許多小船在等著我們乘坐,我們乘著小船、輕輕地搖動雙漿,盪舟灕江。」接著播放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學生在聲畫的作用下入境了。這時我輕聲問道:「你感覺到了什麼?」學生齊讀:「灕江的水真靜啊!」接著我再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再讀:「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加重了語氣)。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字讀得響亮而飽滿)。最後我讓學生把三個句子連起來讀。這種讀的訓練不僅有層次,而且有質量,在身臨其境中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培養了閱讀能力。 四、提出明確要求,教給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預習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課文,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然後帶著問題學習,這樣閱讀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教授新課,就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通常的做法是: 1、預習要求要明確具體:即①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②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③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2、根據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課時,我讓學生課內預習,運用標記法邊讀邊思考,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重點和疑點,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對學生提出的疑點,我就引導學生利用集體的智慧進行討論,自己解疑,這樣學生就逐步掌握了預習的方法,從而也激發了閱讀興趣,培養了閱讀能力。 五、抓住課題進行審題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通過反復訓練學生辨析課題,抓住重點,使學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學到了一種基本的讀書方法,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六、鑽研課後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課後問題是解決教路和學路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鑰匙,因此教學生認真鑽研課後問題是掌握學法的一種重要手段。例如在學習《太陽》這篇課文時,根據課後思考題,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課文先講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後講太陽和我們人類的密切關系。這樣學生基本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在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後,閱讀能力也隨之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Ⅵ 小學三年級的閱讀理解如何輔導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
Ⅶ 語文老師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語文老師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要在課堂上加強閱讀指導。
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在課堂上加強語文閱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科學的閱讀方法,比如,在閱讀文章前,老師可以根據文章主旨、人物、情節、線索等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或者指出文章中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在閱讀時加以留意等,從而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理解能力。
2,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閱讀方法。
掌握科學正確的閱讀方法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比如,朗誦閱讀法,評點閱讀法,比較閱讀法,抓住文章中心閱讀法等等。不同的讀物,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能夠取得較好的閱讀效果。
3,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並非一日就能練成,這個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閱讀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並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注重做好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等,不斷地積累語文知識,逐步地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Ⅷ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有效閱讀
一、善用閱讀期待,促使積極閱讀。
學生的閱讀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閱讀是否深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預習課文比精讀課文更有興趣,課外閱讀比上語文課有興趣。閱讀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小學生喜歡情節,喜歡形象,預習了課文,他們就知道了課文大概情節,閱讀期待得到了滿足,這時,老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對進一步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課外閱讀比上語文課要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是這個原因。加上現在的課外讀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式的,形象性強,情節性強,文字淺顯,很容易使學生獲得閱讀的愉悅,而語文課,要學的並不是這些內容,閱讀要有思維的參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維是痛苦的,因此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大幅度地縮水。
我總是先從課題入手,課題往往是一篇課文的中心或課文內容的切入點,在教學中利用課題讓學生發現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動學生的潛在思維,弄清課題與內容的聯系。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小蝌蚪找媽媽》時,我首先讓學生讀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提問:「你想知道什麼?」學生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舉手提出以下問題:「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它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長得怎樣」等等,學生想出的這些問題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文。
特級教師賀誠教《田忌賽馬》這一課很成功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跳躍式導讀,步步深入,步步為營:
(1)破題入手:田忌和誰賽馬?經過、結果怎樣?
(2)只讀田忌賽馬的內容(最後一段不直接寫賽馬,是作者的看法),抓出最後一段中的重點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引導理解全文:課文哪幾節寫敗哪幾節寫勝?哪幾節寫轉變的過程?
(3)為什麼按正常順序就敗了?轉敗為勝的關鍵點在哪裡?(調換順序,學生用學具表演。)
(4)「只……下」說明這辦法很簡單,但作為大將軍的田忌為什麼想不到,而孫臏卻想到了?(再細讀第三小節。)
(5)馬快不了多少,只要調換順序就一定能勝利嗎?(調換的順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齊威王的心理。)
(6)那麼在田忌取得第一場勝利後,有沒有再失敗的可能?為什麼?又為什麼能取得全勝?
(7)用課文中最後的議論句,再加上勝利全由於「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用不同的說法把課文總結一下。
顯然,由於教師把課文歸納出五個發現點,善用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學生變序讀解,就大大提高了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力度,縮短了發現的過程,建構了一條優化認識課文、提高閱讀能力的「最短程」。閱讀期待下的閱讀,不是閱讀者機械地接納文本,而是閱讀者有一種積極的閱讀心理,充分依據自己獨特的理解、體驗、意願,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想像力,對文本意義進行發掘,對文本空白進行填補,對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行重塑和再創造。在閱讀期待中,滿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要求的心理取向,一成不變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只能使學生產生厭煩。「教學程序」、「教學方法」的陌生化,會使學生不斷產生一種新的期待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用閱讀期待,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促使形式形成積極的閱讀心理。
二、保證讀書時間,強化自主閱讀。
為了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我們首先必須在時間上給予保證。要給學生充分的接觸課文、誦讀課文的時間,包括課前的預習以及課堂上的自由誦讀。
在教學《丑小鴨》一課時,有這樣一段:
……
師:丑小鴨這個夢想實現了嗎?朗讀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部分,找出最能反映丑小鴨激動、高興、興奮的句子,把它讀好。(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找找句子,自讀自誤)。
反饋:
生:(讀)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讀)啊,原來我不是丑小鴨。是一隻漂亮的天鵝呀!
師:丑小鴨發現自己變成白天鵝時,心情怎樣?
生:他一定非常高興,會叫起來。
生;他會非常驚訝,簡直不相信是真的。
師:大家說得好極了,那麼誰願意讀這部分。
生:(用多種方式讀好這兩個句子)讀
師:讀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感慨,你想對故事中的角色說些什麼?……
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點往往在個別重點詞上表現出來。在重點處做足文章,雖然上述片段只為讀好兩個句子,但老師捨得花時間,讓學生通過反復的、多形式的讀,來感悟,有的放矢地引導自悟,屏棄了繁瑣的分析。注重抓重點詞句,整體感悟也是教學思想的轉變。讓學生面對課文一遍一遍地讀書,自感自悟,這種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提高閱讀的效率。
課堂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的時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獨立、深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和體會,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課堂上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的時間。同樣是讀課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樣,讓學生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情」。而每一次讀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課前要布置學生自讀課文並收集有關信息資料;課中要保證充裕的讀書時間:在師生、生生交流與對話之前讓學生通讀課文,在師生、生生交流與對話之中讓學生品讀課文,在師生、生生交流與對話之後讓學生悟讀課文。引導學生反復地讀、深入地讀;課後還要布置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積累。
二、創設對話情境,引導平等交流。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於對話過程的有效程度。真正的對話,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身的經驗儲備,靈活地、多角度地體悟文本,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交匯、情感交流,體察他們的境遇,感受他們的思想。在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師應更多地充當向導,成為學生的同讀者,成為引路人,成為可親、可信的朋友。通過設計對話的情境,以一種敞開的方式去面對學生,以一種角色消解的方式走進學生,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要與學生「親密接觸」,甚至融入學生學習之中,與他們進行平等的心與心的對話,把准時機引入到學習的重難處,導入到深的學習層次,導讀出文章的精神、情感與境界,導問出抓住重難點的有價值的問題,導悟出詞句中的內涵、情感等。
我們可從下面的課例中,領會創設豐富、多元的對話情境對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對話對於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的幫助。
在執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3冊《坐井觀天》時,當學生讀懂青蛙為什麼錯,錯在哪裡後,師生、生生、生本之間有一段精彩對話:
師:剛才幫小鳥找原因的時候,講到了青蛙,現在只是幫小鳥找一找他為什麼能說對的原因,再討論。老師聽哪個小朋友說得最好。
(生繼續討論)
師:好了,誰來幫小鳥找一找說對的原因。
生:因為小鳥根本就沒有見過天的邊。
師:它為什麼沒有見過天的邊呀?
生:因為它飛了很長的時間,都還沒有見到天的邊,所以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真會想,請坐。還有沒有男生真會想,女生著急了,女生說一說。
生:我覺得是小鳥說得對,因為小鳥每天在天上左飛右飛的,所以它懂的知識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師:老師從你的話里知道了,小鳥飛的地方多了,見到的東西也多,知識就多,是嗎誰還想說,你來說吧。
生:我覺得應該是小鳥說得對,因為小鳥每天都想看到天的邊,他每天都不斷地飛,還沒看見邊,他每天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師:根據剛才幾個小朋友說的,老師幫他找找原因。因為小鳥飛的地方多,見識廣。他都見過什麼啊,請大家看錄相。
(放動畫片)
[在學生討論之後,教師作適當小結,再讓學生觀看多媒體動畫片,進一步啟發學生認識小鳥為什麼說得對,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師:小鳥都去過哪些地方啊請你說。
生:飛過海洋。
師:(許多學生舉手要說)說過的就不說了。你來說。
生:飛過雪山、草地、村莊、田野……
師:小鳥飛了這么多的地方,還是沒有見到天的邊在哪兒。那青蛙為什麼又會錯了呢請大家先看動畫片。(放多媒體軟體)先讀一讀青蛙說的這段話。
…… ……
師: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他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學到這里,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保羅.弗萊雷也認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新課程改革追求一種主體間的平等互換的對話語境,期待著師生真正達到「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教學對話文化的形成需要營造一種公共話語空間和人文情境,要形成有效的、民主的、和諧的共同言說和互相傾聽的局面。
Ⅸ 如何教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
《【學學技樹】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滿分班》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Hn9GB0u3mCoG-t6A27Ju0w
【學學技樹】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滿分班|閱讀滿分班(記敘文+說明文+文言文) 陳雙 達吾力江 20講|閱讀滿分班(記敘文+說明文+文言文) 陳雙 王雨潔 20講|【贈送課程】小學語文知識大全——小學閱讀技巧魔法班 4講|第4講理解表達技巧,領會語言精妙|第3講理解詞語意思,領會文字魅力|第2講分析句段作用,領會句子含義|第1講把握文章內容,領會文章中心|(4)把握文章內容,領會文章中心第四段.mp4|(3)把握文章內容,領會文章中心第三段.mp4|(2)把握文章內容,領會文章中心第二段.mp4|(1)把握文章內容,領會文章中心第一段.mp4|(4)分析句段作用,領會句子含義第四段.mp4|(3)分析句段作用,領會句子含義第三段.mp4|(2)分析句段作用,領會句子含義第二段.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