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生課堂如何寫語文筆記
俗話說,「心記不如帶墨」,「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老師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不記下來,過些時候也會忘的。記筆記是記憶的擴大和延伸,便於以後復習、查找。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是以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能處於動腦、動手、動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抑制「思想溜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記筆記還能提高書寫速度,節省時間。老師從小學高年級起就應該教學生寫語文筆記。學生從小就學會記語文筆記,能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和其它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當時受益,而且能終生受用。 怎樣記語文筆記呢?應該把學生的預習筆記、課堂筆記和部分語文作業合起來都寫在一個本上,統稱「語文筆記」。這樣可以化繁為簡,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減輕老師的批改負擔;既有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又有課堂教學的反饋;還有基礎知識的驗收。老師批改語文筆記,可收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語文筆記本最好用十六開的「格備課筆記本」,在每頁的兩邊豎著畫二道直線,分成三份。左邊一份約有兩個字寬,記項目用,起目錄索引的作用;右邊的一份約有一寸寬,做備注用,這部分供學生靈活運用,記些疑難問題、自己的評價、感想、學習方法等,這部分記的內容不要求一致;中間的一份最寬,最重要,學習的內容都記在這一部分。 准備工作做完以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記了。記語文筆記可以分做三個階段來進行: 1.課前預習記 學習新課以前學生要預習,把預習中學會的內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字、詞等內容都在這時完成,這是語文筆記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2.課堂聽課記 這是語文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語文課上,學生要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欄,把預習中理解不準確的現在得以更正的內容記在右邊備注欄。這時有兩點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師講,學生聽,課後記或老師把要記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學生抄;二是學生不能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地都記下來,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邊聽邊思維,總結出要點,概括成重點句子或重點詞語,然後再寫到語文筆記上,只要意思對怎麼寫都可以。剛著手訓練時,教師要把需要記的內容說慢點,長句子和重要之處重復一二遍。要記的關鍵詞、生辟詞、同音詞和易混、易錯的字,教師要板書,防止學生寫錯。 3.課後鞏固記 語文課上過以後,學生要整理筆記,課文中已經解決了的疑問要追記,落下部分要補上,心得體會最好是概括地記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憑興趣摘抄。通過課後的整理和修改,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加深了,認識得到升華了。課後要記的內容還包括該課書後面的部分練習題,如要抄寫的詞語,要解釋的字、詞,要理解的重點句子的含義,填括弧,造句等。這樣做,每課的內容都集中在語文筆記上,便於知識歸類,便於復習查找;學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寫作業,可把語文筆記當做作業交;老師在批改語文筆記時,不但驗收了該課的基礎知識,還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聽課情況。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徵求學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做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強求一致,這樣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求異思維能力。 附:聽記填充式筆記法 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包括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整理知識的能力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其中整理知識的能力尤為關鍵,是培養其它能力的前提。而做好課堂筆記是貯存、整理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 整理知識的能力是指對所獲取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經過篩選歸類,納入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系統並作必要的記憶。沒有知識的整理、貯存就不可能真正獲取並運用知識。 中學生怎樣做筆記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林密老師總結了一種較優越的筆記法——「聽記填充」法。 「聽記」,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一邊聽著教師傳「道」解「惑」,一邊將這些「道」、「惑」和「解惑的方法」在筆記本上解「惑」。 中學教師主要是以聲音作為主要的手段來傳「道」解「惑」的。呂叔湘指出:用聲音傳授知識有四大好處——不受光線限制,不受障礙物的阻礙,有效距離較圖畫大,說話的同時可以打手勢。 「聲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於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學會聽記,學生就能把教師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的「變化無窮的意義」整理、貯存下來,使之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 但是,學生不能機械地「聽記」,不要把教師的講解,不分巨細什麼都記下來。 教師要訓練學生「比較」、「歸納」,將獲取的知識的內在本質特徵揭示出來,「合並同類」,得出對學習未知信息有啟迪作用的規則,並立刻將它們有條有理地筆記下來。學生勢必專心致志,順應教師的思維指向,時而聽講,時而邊聽邊記,時而邊練邊記,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這一過程。因而這種筆記方法的實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獲取知識的能力,還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興奮狀態。 「聽記填充」式的筆記還能高效率地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鍾。 學生邊聽邊記,基本上省去了教師「板書」的環節,將節省下來的原板書所用的時間「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增大了每堂課知識的容積率。讓學生在獲取了更多的知識的同時,整理這些知識,練就他們日後上大學或工作中所需的筆記能力。 「聽記填充」中的「填充」,其本質特徵是邊練邊記。 教師應教會學生「點金術」,而不是只交給他們「金子」。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運用「所以然」的規劃、原理展開聯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運作過程中將解題步驟、方法記在筆記本中。 「聽記填充」式的運作是這樣進行的: 聽教師傳「道」——歸納、比較——聽記規律、原理——聽教師解「惑」——聽記「解惑」的方法、程序——練習「解惑」。 譬如:講解一詞多義的「之」。歸納、比較出「之」用法的規律:(1)代詞(代替的內容一般在「之」的前面,也有少數是在「之」的後面)。(2)助詞:a、在偏正式的名詞短語中位於「偏」與「正」之間的「之」相當「的」;b、在主謂短語中,位於「主」與「謂」之間的「之」起作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c、提賓標志的「之」位於……;d、定語後置標志的「之」位於……;e、湊足音節的「之」位於……。(3)動詞「之」的位置是……。(4)……,等等。然後聽記解題的最佳程序:(1)按照文句的本來面目,分辨「之」在句中的位置。(2)確認「之」的功能。(3)解釋「之」的含義。接著訓練學生「解惑」——將具體文段中的「之」找出來按以上的原理、規則、程序解答問題。 「聽記填充」法具體實施中的格式是多樣化的:回答式、填空式、表格式……。亦不完全杜絕「板書」,如:課題、問題次第的數碼、筆記的格式……可利用「黑板+粉筆」來演示。只不過筆記的內容是以「聽記填充」來完成的。 總之,中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的能力,這種能力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延伸閱讀:初中生課堂語文筆記本文轉載地址:|更多
② 初中生如何做好筆記
01
筆記本要選好 做筆記的一個前提就是要有筆記本。中學生要學的科目很多,基本上每一科都需要筆記本,因此要選好筆記本。最好選厚度適中的,一百頁左右的為好,大小要合適,在32開到B5比較合適。最好選擇線圈本或線本。
02
分級要清晰 在記筆記的時候一般會按照課本上的單元章節來做筆記,因此在分級的時候可以參考教材的分級: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課(第一節)、一、(一)、1、(1)……這樣一級一級的記下來,條目非常清晰,不僅看得舒心,而且方便記憶,在腦海中形成知識框架。
03
字跡端正 記筆記的時候,不求字要多麼好看,但是一定要端正。每個人的字跡都會變化,尤其是在字體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的中學時期,三年足以改變好幾個風格。因此,在記筆記的時候,不要要求自己寫的多麼好看,要要求自己的字一定端正,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要看筆記也不會覺得之前的字不堪入目。
04
標注筆的顏色不要用太多 做筆記的時候經常會做標注,很多人為了表示自己標注的是不同的內容,會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注。但是太過多的顏色會讓筆記起來特別亂。因此標注筆的顏色不要太多,盡量控制在三種以內。
05
內容不要記太多 筆記本是用來記重點的,不要把所有的都記到筆記本中,尤其是對高三二輪復習的筆記本,不要想著記得特別全,要記得精。有些該縮寫的詞語就縮寫,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可以記成「中特理論」。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空間,也減少自己心理壓力(讓自己覺得筆記沒有那麼多)。
06
要有合適的留白 筆記本不要寫得太滿,每一頁、每一課、每一個單元都要有合適的留白,這樣方便以後補充內容,也滿足視覺上的美學。例如像歷史筆記:「時間:1945年8月5日」雖然只有這么幾個字,但是後面就不要把事件跟在時間的後面,應該另起一行,這樣有利於筆記本的分級,也不會讓歷史筆記本密密麻麻的,畢竟歷史筆記中要記啟發、教訓、影響、原因什麼的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其它地方適當的留白可以讓筆記本更加好看。
07
記筆記的形式要多樣 記筆記的時候不要整本筆記本都是漢字,要結合圖形、表格等,讓筆記更加直觀,也減少視覺疲勞。例如數學筆記就可以在旁邊畫上圖形,不僅可以減少一些文字,也可以讓自己復習的時候一看就懂。
08
風格統一 在記筆記的時候,風格一定要統一。這里的風格包括了用筆顏色、字體、分級等所有的一切,最好連標注用的熒光筆等都要統一,要不然到復習的時候,看到一堆的風格不一致的筆記本,心會比較累,會感覺亂七八糟的。
③ 該怎麼做語文筆記
俗話說,“心記不如帶墨”,“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課堂筆記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不記下來,過些時候也會忘的。記筆記是記憶的擴大和延伸,便於以後復習、查找。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是以記為主。
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能處於動腦、動手、動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抑制“思想溜號”,使注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記筆記還能提高書寫速度,節省時間。老師從小學高年級起就應該教學生寫語文筆記學生從小就學會記語文筆記,能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和其它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當時受益,而且能終生受用。
總之,在課堂上記筆記要耳聽、眼看、腦想、手動。在聽懂的前提下,對獲取的知識信息通過大腦的思維,經過“選擇——加工——歸納——濃縮——反饋”的過程,然後讓手有重點地記錄下來。記錄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行為可以播種習慣,習慣可以播種性格,性格可以播種人生。課堂筆記的指導,在語文教學中是有無窮益處的。相信,教師指導有方,學生就一定會養成好的習慣,這會讓學生的終生學習受用無窮!
④ 怎麼做筆記最有效初中
第一,一般來說,中學老師講課,都要把章、節標題寫在黑板上,這部分內容記下來有助於了解知識的系統性、條理性。但也會出現因課文內容需要、老師講授思路不同,而不按板書順序講課的情況。
3
/12
第二,如老師有時從課堂效果出發補充某些內容,插入對已學知識的回顧,或者顛倒某些課程內容體系中的順序,這時,一方面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聽課,同時要注意保持知識本身固有的順序和條理。
4
/12
第三,課本,只是講述知識的。編課本的人一般並不把編寫的思路、學習方法等都編進課本。而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則經常會談到許多關於學習方法、思想方法等內容,這些雖然不是課本知識體系以內的內容,但是它是老師的切身經驗,對學習行之有效,對中學生提高素質、能力極有好處,也應及時記入課堂筆記,切勿放過。
5
/12
記錄課堂筆記的要求
6
/12
第一,詳記
就是把課堂上講的知識,盡可能地全面記下來。這種方法適用於政治、語文、生物、部分化學課程。
7
/12
特點是:內容比較散,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不很強,而且各部分的內容的重要性和份量比較平均,如果記錄不完整,容易產生不連貫、不全面、散架子的現象。
8
/12
第二,略記
就是只記錄主要內容,次要內容略去。這樣,可以省出時間來思考問題。這種方法適用於數學、物理、部分化學課程等。
9
/12
特點是:前後內容緊密聯系、邏輯性強,公式方程等各種關系式較多,因而只要掌握關鍵內容即可,其餘問題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
10
/12
整理筆記主要應當做到二點:
11
/12
第一,系統化
課堂上隨手草記的內容,由於為了爭取時間,不影響聽課,往往次序失當,輕重不一,缺乏系統性。課下整理的筆記,應當是一個知識的體系。
當然,這里說的「體系」並不是固定的,可以是和課本上的知識體系相一致,也可以和老師講課的體系相一致,還可以是學生自己對知識理解之後所悟出的和前面兩個體系不同的體系。
12
/12
第二,要留出附頁
筆記留副頁,或者是留出一頁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空白處,無論是預習筆記、課堂筆記、課後整理的筆記都是需要的。副頁的內容,一般有以下ABCD個方面:
A.預習時發現的自己掌握不夠好或忘記的內容和問題,預習中產生的見解或體
會,
B從課本以外的同類書中摘錄的與筆記內容有關的內容,
C補充課本或老師講課中的不足,
D聽課時產生的見解或體會,易出現的錯誤(以提醒自己),易混淆的概念(以示區別),溫習筆記時產生的見解和體會。
經過一段新課的學習,自己的認識水平提高了,對問題的認識深刻了,再去溫習筆記可以糾正過去筆記中的錯誤,可以補充新的認識,使記筆記的水平不斷提高。總而言之,整理筆記是把知識深化、簡化和系統化的過程,帶有濃厚的個人特點
⑤ 語文如何做筆記
語文課堂筆記如何記:
1記課堂筆記的五大技巧
1.不要記得太緊太密,每頁右邊留下約1/3的空白處,以便日後補充、修改。
2.用詞用語要簡潔濃縮。
3.寫字速度要快、字跡不必要求太高,能看清就行。
4.注意聽課與看書結合,有些內容可直接在書上批註。
5.用不同顏色的筆,比如你用藍色和紅色,一般的用藍色筆寫,重要的內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紅色筆寫,這樣便於以後復習只需看一下提綱然後進行聯想。
2整理筆記的「七步法」
第一步,憶。「趁熱打鐵」,課後即抓緊時間,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的信息。實在憶不起來,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為筆記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補。課堂上所做的筆記,因為是要跟著老師講課的速度進行的,一般的講課速度要比記錄速度快。於是筆記就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甚至符號代文字等情況。在憶的基礎上,及時作修補,使筆記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仔細審閱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其中,特別要注意與解答課後練習,與教學(學習)目的有關的內容的修改,使筆記有「准確性」。
第四步,編。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使筆記有「條理性」。
第五步,分。以文字(最好用紅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以語文為例,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作家與作品類,哪些作品(課文)是分析類,哪些是問題質疑、探討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為分類摘抄做好准備,使筆記有「系統性」。
第六步,舍。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有「簡明性」。
第七步,記。分類抄錄經過整理的筆記。同類的知識,抄在同一筆記本,或一本筆記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類抄錄。這樣,日後復習、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綱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筆記有「資料性」。
⑥ 初中如何記好課堂筆記
1).緊跟老師的思路
課前認真地進行了預習,並不是說聽課時思想就可以放鬆了.我們應當認真聽講,緊隨老師講課的思路.一位同學總結了這樣的方法:
1.認真聽講,緊隨老師講課的思路(何為重點,何為難點……);
2.沒聽懂先做個記號,課後再說,先跟上老師的講解;
3.盡量將老師講的知識當堂消化;
4.聽課時大腦要如同參加考試一樣機敏、緊張.
5.記好筆記,筆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二是聽課時不懂的地方.
總之,老師的思路,是一節課的精華.抓住了老師的思路,也就等同抓住了一節課的精華.
(2).前松後緊法
所謂「前松後緊」,是說聽課時前幾分鍾不妨鬆弛一點,後頭再緊張起來.一節課45分鍾,一天好幾節課,要想每節課自始至終緊張、專注地聽講,說實話也難.為此,全國高考河北省理工類第三名高峰同學認為,聽課時不妨前松後緊.他說,有的同學上課時一開始還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開始走神;而老師上課時往往一開始是回顧以前所講內容並引入新的內容,這些往往比較簡單,接下來才是較深入的分析和講解,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可偏偏此時不少同學已經是心不在焉了.因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剛上課時先放鬆一點,後半節課再緊張起來.
據心理學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續20~25分鍾.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下降.有人對高一100名同學(50名男生,50名女生)就聽課時間的長短進行調查,大多數同學認為一節課45分鍾太長,45%的同學認為30~40分鍾為宜,37%的同學認為20~30分鍾最好,甚至有13%的同學主張一節課在20分鍾左右.這樣,注意力可持續時間與正常教學一節課45分鍾之間,就產生了一定的矛盾.
如果聽課是「前緊後松」,前半節課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後半節課往往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松勁.而課堂教學的內容,往往恰恰相反,後半節才是重頭戲.所以,聽課不妨前松後緊.
(3).有重點地記下老師講課的內容
對於不同的學科,記筆記有不同的記法.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理,書上都有,而且內容完整、語句嚴謹,科學性與邏輯性都很強,所以不必記.就著重記老師對概念的解釋,理解上要注意的地方以及解題的技巧等.政治課上,主要記老師在解釋名詞、概念時比書上講得更通俗、更形象的地方,再記一些理論如何聯系實際的要點,從而幫助自己掌握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語文課主要記課文的時代背景、寫作特點,某些詞語的用法以及老師補充的有關內容,外語課則主要記詞彙的各種用法和區別等,總之,課堂筆記主要是記老師關於教材中重點、難點的分析闡謎和對某些內容的歸納總結,記老師的解題思路或者是老師的獨到見解.特別是對於自己不理解的和老師的講解與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更需要記下來,以便課後研究比較.這樣學習知識印象最深,得益最大.
(4).整理筆記「七步法」
我們在學會記筆記以後,還要學會整理筆記.因為只有經過整理的課堂筆記,才能成為清晰、有條理、好用的參考材料.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的顧佳飛同學,創立了一套「整理課堂筆記七步法」,很有實用價值.這七步是:
第一步,憶.「趁熱打鐵」,課後即抓緊時間,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的信息.實在憶不起來,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為筆記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補.課堂上所做的筆記,因為是要跟著老師講課的速度進行的,一般的講課速度要較記錄速度快.於是筆記就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甚至符號代文字等情況.在憶的基礎上,及時作修補,使筆記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仔細審閱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其中,特別要注意與解答課後練習,與教學(學習)目的有關的內容的修改,使筆記有「准確性」.
第四步,編.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使筆記有「條理性」.
第五步,分.以文字(最好用紅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如,以語文為例,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作家與作品類,哪些作品(課文)是分析類,哪些是問題質疑、探討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等.為分類摘抄做好准備,使筆記有「系統性」.
第六步,舍.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有「簡明性」.
第七步,記.分類抄錄經過整理的筆記.同類的知識,抄在同一筆記本,或一本筆記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類抄錄.這樣,日後復習,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綱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筆記有「資料性」.
⑦ 初中新生如何做筆記
1.從不記到記,做一個主動學習的人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活動本身就可以引起學習中的積極活動,有利於組織記憶和形成遷移。與單純的聽講比較,記筆記可以提高注意力,進而使學習者更加精細地思維。同時,在復習筆記時,喚起對講課內容的再認,對講課內容進行較好的全面回憶,鞏固所學的內容,幫助理解知識。所以,上課應認真聽講、記筆記、課後認真復習筆記。 2.從全記到巧記,做一個巧學的人 (1)變教學實錄為精華實錄。 一般來講,在政治課堂上,學生應該集中精力聽講和思考,通過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腦皮層興奮域,構成多通路的聯系,並簡明扼要地把教師講的思路記下來,課本上敘述詳細的地方可以不記或略記。同時,要記下自己的疑問或閃光的思想。如老師講概念或分析如何組織答案時,主要記知識的發生背景、實例、分析思路、關鍵的答案如何組織以及一些重要結論和注意事項等;對復習講評課,重點要記「知識網路」的梳理,要記政治各題型的解題策略(如審題方法、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錯誤與原因剖析等,總結思維過程,揭示解題規律。記筆記時,不要把筆記本記滿,要留有餘地,以便課後反思、整理,這樣既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又有利於課後有針對性的復習,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變過期「期刊」為「讀者之友」。 好的筆記是課本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合理利用筆記可以節省時間,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當然,還要經常對筆記進行階段性整理和補充,建立有個性的學習資料體系。如可以分類建立「錯題集」,整理每次練習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並作剖析;還可以將筆記整理為「妙題巧解」、「方法點評」等類別。只要這樣堅持做下去,不斷擴大成果,就能克服「盲點」,走出「誤區」,到了緊張的綜合復習階段,就會顯得輕松、有序,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所學知識系統化、信息化,而且要經常翻看。 3.逢補即記,做一個善於積累的人 筆記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紀錄,那麼自然要隨著學習過程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隨著學習的深入,難易的重新劃定;重翻時新的理解的補充;同一知識材料的進一步豐富等。所以,筆記應是流動的活水,要有新的攝入。
⑧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的課堂筆記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的課堂筆記
課堂筆記技術要求:
三點一線:「三點」是指聽課要抓「重、難、疑」點。課上老師提出的難、重點,還有就是「疑點」,要求學生在下課後用一分鍾時間標出疑點。「一線」是整理昨天的知識和今天的關系。
色筆區分:三種不同顏色筆區分三個點。
預留空白:學生聽課時以聽為主,課堂筆記要記成大綱類型的筆記,給課後整理留空白,給初三留空白,中考秘笈「一輪復習抓筆記,二輪復習抓錯題,三輪復習抓歸納」。
如果家長把孩子的作業本當廢品給買了,那對孩子的一生都是一個遺憾。如果把三年的錯題歸納到「錯題本」上,那將是家長送給孩子一生當中最昂貴的禮物。
一輪筆記抓整理
整理錯題本時要把原題和錯解都抄上,要前一天的錯題和當天30分鍾作不出來的題,記錄在錯體本上。周末的時候做錯題分析,做兩件事情1.錯誤的原因和2.正確的解法。平時做作業禁止做一道題花30分鍾,而周末花3小時也要自己解。因為作業主要完成孩子的應試能力,而錯題本主要完成查、缺、補、漏。(作業檢查孩子的應試能力,錯題本完成查缺補露)
二輪復習抓錯題
絕大多數初三學生二輪復習抓不起來。做完一輪復習後,他們都變成聾子和瞎子。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哪沒學好,復習怎麼復習呢?所以錯題本相當於飛機的導航燈一樣,指明前進的方向。錯題本能夠指引自己查缺、補露。
三輪復習抓歸納
文科積累呈層狀,分類整理看數量。理科整理呈樹狀,正確習題練思路。文科學得好的孩子,數量感很強,積累越多,作文越好。
⑨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筆記
所謂的初中語文筆記,做把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下來,把有益的事情描述一就行了
⑩ 初中生需要怎麼樣學會記錄課堂筆記呢
從小學升入初中,老師就會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能充分調動耳、眼、手、腦等各器官協同學習,符合多感官同時活動有利於記憶的原理。有利於積累資料,有助於學生在聽課時積極思考問題和深入領會理解老師的教學,也有利於課後的復習。
還有一些學生會認為,反正教科書上什麼都有,上課只要聽講就可以了,沒必要記課堂筆記。這種觀點更是錯誤的。對於同一學習內容,做筆記的學生比不做筆記的學生記憶效果要好很多。
課堂筆記可以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聯系,以系統的方式將它們組織起來,便於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並以此為出發點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為高效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