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進行語文科組建設

如何進行語文科組建設

發布時間:2022-05-21 16:52:37

⑴ 如何加強語文學科建設

在充分思考之後,我們結合學校課程建設的總體要求,將學科課程建設作為我工作室的研究方向。這也就是我今天要匯報的內容: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學科課程建設及實施。
任何一種研究都離不開理論的支撐,鍾啟泉教授的《讀懂課一書就是對我們的研究最好的幫助。這是一本不一字一字讀就讀不懂的書,也是讀懂後還想再讀第二遍的書。當我們在教學上有了好的想法卻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好時,這本書就是我們的理論支持。他提到了:學校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環節是教師專業發展——這就是內涵發展的內涵。進一步可以說,內涵發展的政策指向就在於每一個學生學力提升與人格陶冶,這就引出了「核心素養」的話題:如何描述新時代新型人才的形象,如何解讀新時代期許的學力與學習。
「核心素養」一詞相信對我們每個老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是課程設計的依據,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幫助學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語文教學之間就如同是「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就是核心素養,「酒一杯」就是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語文教學。因此,我們要明確核心素養與學科素養兩者的關系。核心素養是作為新時代期許的新人形象所勾勒的一幅「藍圖」,那麼學科就是支持這幅藍圖的「構件」,各學科擁有自己固有的基本概念與技能,並有自己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核心素養具有唯一性、滲透性、整合性,學科素養個體性與多樣性的特徵。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是全局與個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明確了兩者關系,我們還有了解一根鏈條,就是課程發展鏈:核心素養——課程標准——單元設計——學習評價。任何課程開發或一線教師都要在這一連串環環相扣的鏈環中聚焦核心素養,然後就是最關鍵的做好「單元設計」。 教學中的「單元設計」師基於一定的目標與主題所構成的教材與經營的模塊與單元。課程開發的基礎在於單元設計。
作為語文教師,語文學科的素養是指中小學生具有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一個時代的發展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到目前語文有四大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三生語文」課程建設
我們「三生語文」就是基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出的。為此,我們提出了「三生語文」學科課程建設。三生指生活、生成、生長。「三生語文」是指以尊重學生元認知的學習水平為基礎,藉助學習內容的整合,師生間的協調學習,激活學生的認知沖突,活躍思維,靠自己的主觀力量實現內在的自我價值提升的語文綜合性課程。這一概念尊重了學生的學習從生活出發,並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就學習內容而言做到了橫向豐富、縱向關聯;從學生的學習全來看,實現了學生的自由生長與合作發展。
我們依據學校培養目標——中國靈魂、國際視野和學校的課程體系——德鑫智潤課程,提出了「三生語文」課程目標:能讀寫、善語用、勤思辨、塑品格。依據目標,我們的課程體系包括兩大分支——多維度閱讀課程、多元化表達課程。
多維度閱讀課程
所謂多維度閱讀課程,就教學對象來說,實現了教師、學生、教材的三位一體;就教學內容來說,實現了從單篇精讀到群文閱讀,再到整本書閱讀的全方位、立體化的閱讀教學研究;就教學評價來說,我們注重過程性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的結合,並通過系列成果展示來檢驗閱讀課程效果。
如何開展多維度閱讀課程的教學研究?1.做好教材文本「單元設計」,實現國家課程的校本化。2.做好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實現課外閱讀課內化。3.藉助觀課量表課例打磨,打造生本高校課堂。4.藉助層級推進校本研修,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教材文本「單元設計」
每個備課組都對現行教材的教學單元進行了重新梳理,設計了更加適合我校師生所需的「教學單元」。每個「教學單元」就是一個課程,按照課程四要素,我們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對「教學單元」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例如六年級(略)
重新設計「教學單元」,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主體學習、合作意識明顯增強,師生間協調發展,課堂效率明顯提高。單元設計就是撬動課堂轉型的一個支點。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將整本書閱讀納入課堂教學,是我們始終堅持的教育追求。多維度閱讀課程,我們做好了教材文本「單元設計」,每個年級都有足夠的課堂時間做整本書閱讀規劃。我們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特點,整本書閱讀規劃也各有不同。低年級我們採用每周三節閱讀課的方法,將繪本、詩歌、童話引入課堂閱讀;中年級我們採用分段集中閱讀法,把學期中和學期末兩個時間段各拿出一到兩周進行故事書閱讀;高年級我們則採用集中先教材後整書的閱讀法,集中完成教學內容,然後開啟小說閱讀之旅。這樣的教學設計,更利於同備課組的教學研究,也保障了學生在校的閱讀時間。
(三)觀課量表課例打磨
「觀他人課堂,成就自我教學」是我們在每月兩次的課堂打磨中感受最真切的內容。用科學量表來觀課,最大的好處就是教師有目的的參與聽評課。五個緯度,五種觀課點,聽課教師帶著任務參與聽課,不再是隨意而為,而是全身心的投入課堂中,藉助觀課視角來走進課堂,聆聽課堂的聲音。
一個學年我們供磨課10次,這些課有精讀教學課、有群文閱讀課、有整本書閱讀課、有習作表達課。一次次的磨課,讓我們對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環節及時間分配、學生課堂表現等方面都有了系統的研究,也為我們生本高校課堂打下了基礎。
(四)層級推進校本研修
我們語文學科的校本研修採用層級推進的方式開展。最上位的就是每周一次的備課組織會。我們認為這是我們語文組的高端會議,很多的智慧、決策、思想都是在這個6人組會議上誕生的。這是一種思想的統一和引領,更是展開行動的核心力量。我們還有每月兩次的校本教研,每周兩次的集體備課,每天一次的備課組交流。一個團隊的發展一定是大家共同前進,而不是某幾個人的鶴立雞群。
多維度閱讀課程,是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間的對話式學習,是佐藤學計劃性課程的具體實踐,打造了了主動、合作、高效的課堂,幫助學生建構整合閱讀視角,滲透多維閱讀理念,讓教育生活化、學生有所得、教師有所長。
多元化表達課程
多元化表達課程是我們根據培養目標、課程性質、教學要求記憶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對學生進行的知識、能力、綜合素養的多元表達實踐課程。該課程共分為三部分:文本主題表達課程、項目研究表達課程、戲劇教育表達課程。前者屬於「教材課程」范疇,後兩者屬於「活動課程」范疇。
(一)文本主題表達課程
本學期,我們對一至六年級教材中出現的所有與表達有關的內容進行了梳理,按照體裁排序我們有了幾個重要發現:整個小學階段應用文和想像文的訓練星星點點的鋪撒在六個年級;寫人、寫事、寫物、寫景的表達訓練是穿插進行,有斷層現象;說明文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都有教學,但是只有一次相關表達訓練。這樣的教學編排,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很難在一種無序的、雜亂的、斷層的學習中提升的。
我們按照「文本主題」的思路將一直六年級的表達訓練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規劃。八個主題多種訓練點按照年級梯度開展表達教學。如:「小小觀察家」 表達主題,每個年級都根據兒童認知特點和課標要求進行了內容的劃分和目標的落實。(略)五年級的觀察發面,我們從好玩的發面喜樂匯入手,讓孩子在家體驗一次發面過程,動手、觀察兩不誤,親子體驗樂趣多,讓孩子們的發面成為世界上最美的發面。來到學生,我們讓學生分項發面樂趣,教師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對發面過程進行細致描寫,並完成了我的發面故事。
(二)項目研究表達課程
本學期,我們進行了「家的文化」項目研究。其研究目的是:藉助對「家」多角度、多樣化的研究活動,進行不能年齡段的學生尋根之旅,通過閱讀、訪談、調查、演講等多種研究形式,實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思維創作能力的提升、文化思想意識的提升。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努力尋求學生學習境脈的真實性;努力把探究過程還給兒童;努力創造課堂中的思維文化;努力實現「從教師中心」到「學習者中心」的轉變;最終實現活動性、協同性、反思性教學。
「家的文化」項目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共同研究內容
我講祖孫三代的故事
分段研究內容
低年級
在童話、童謠中發現家的美好
中年級
用日記記錄我的家庭故事
高年級
五年級:我的姓氏與名字的研究
六年級:用歷史眼光研究「家國」文化
作為共同研究內容「我講祖孫三代的故事」,我們讓每個孩子都和父輩、祖輩對話,通過聽爺爺、爸爸講那過去的故事,對三代人的生活進行了解,並用手繪畫,記錄三代人的故事。孩子們對這項研究喜歡至極,他們的生活視野被打開,觀察視角、理解維度也拓寬了。手繪的故事我們讓孩子們在課堂上交流,他們投入的樣子把同學們帶入一個全新的年代。很多孩子忙碌的在黑板上記錄不同年代的代名詞。
當然,不同年級我們還有分段的研究內容。從低年級的童話、童謠的閱讀中發現家的美好,到中年級的用日記記錄生活中的家庭故事,再到高年級的用歷史眼光來研究「家國文化」,實現了從童話閱讀到生活體驗,再到歷史文化的層次性、思維性、深度性的研究。
例如:五年級「家的文化」研究,我們共有四個板塊:祖孫三代的故事、一封家書、名字研究、姓氏研究。「一封家書」開啟了親子的情感互動之旅,在當下信息飛速傳遞的今天,寫信作為最好的情感溝通紐帶,幾乎被人遺忘。於是,當孩子們收到父母的來信時,激動、驚喜、淚水一股腦都出現了。一封家書抵萬金,一封回信敘千言。我們利用課堂讓孩子們為父母寫回信,我們的教學重點就是怎樣把一件事中讓自己感動的瞬間寫清楚,能從自己的小秘密,以及對父母的建議希望等方面寫出心裡話。這樣細致的指導,孩子們更明確了寫信的內容。很多孩子都把自己寫哭了。我們還利用幾何圖形原理,和孩子們把信疊起來。當家長在枕頭底下發現孩子的來信時,同樣激動的無以言表。當然,在姓名研究方面,我們也用心指導,孩子們通過網路圖展示祖孫三代的名字,我的名字的來歷、我的名字我做主,每個孩子都在奇妙的研究中學會發現、學會思考、學會表達。
「家的文化」作為項目性課程,其單元編制是以「主題—探究—表達」的方式來設計的。這樣的設計,讓學習者共同地探究課題,展開協協同性、活動性學習,保障了每一個學習者表現並反思學習成果的經驗。「教師是作為前輩研究者同他們一道從側面支持他們展開對話的促進者。」(鍾啟泉語)因此,師生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是相互鼓勵、幫助與支持的。
「家的文化」項目研究作為多元化表達課程的「活動課程」,是基於兒童生活經驗的活動模塊優先的「經驗單元」,是藉助師生的合作或者學習者滋生的雙手,打破學科的框架,作為學習者自身的經驗活動的模塊來設計與組織的。這種真正的學習,不僅是現代社會的需求,也是適應丹霞學習者的需求的。也將成為世界課程發展的主流。(鍾啟泉語)
(三)戲劇教育表達課程
戲劇教育絕不是讓學生在表演技巧、技能上下功夫,而是讓學生在文本學習中進行閱讀創造,將閱讀感受同文本人物發生關聯,藉助表情、肢體、語言、舞蹈等形式呈現閱讀收獲。這是一種綜合學習活動,更是學生最感興趣、最樂於接受的一種教育形式,也是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實現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徑。
讓戲劇照亮每個孩子,是我們本屆戲劇節的主題。如何更好的進行戲劇教育研究,我們進行了這樣大膽的嘗試與探索。
1.做規劃是一切教學研究的起點。
首屆戲劇節展演絕不是我們教學中半路殺的程咬金,而是在學期初同備課組長、全體語文教師協商後確定的教學目標。我校「三生語文」課程,始終堅持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藉助多緯度閱讀與多元化表達兩大研究項目,實現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提升。戲劇教學研究將閱讀與表達完美結合,藉助學生閱讀的文本、書籍,通過創編劇本、參與演出等形式,讓學習動靜結合、個體與群體關聯、閱讀與表達融合,讓學習不再枯燥、單一。
每個年級在規劃戲劇演出劇目時也是煞費苦心。低年級重童趣,教材中大量的文本內容都與動物有關,都是童話,於是教師在規劃戲劇劇目時,就考慮到兒童的認知特點,藉助教材來開發戲劇內容;中年級重故事,閱讀教學開始由教材閱讀延伸到整本書閱讀,適合兒童閱讀的世界經典兒童文學,教師都積極為孩子們推薦,讓課外閱讀課內化,孩子在經典兒童文學的滋養下愛上閱讀、愛上經典;高年級重文化,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都是孩子們用來修身養性的至寶,文化理解與傳承,讓孩子們的閱讀有思維、有溫度、有力量。
有了這樣的思考,我們的戲劇劇目規劃自然水到渠成。一年級「森林裡的動物」主題,各個班級自主選擇文本中出現的小動物進行戲劇創作;二年級「快樂的童話王國」主題,各個班級將不同的經典童話搬上舞台;三年級《愛麗絲夢遊仙境》、四年級《夏洛的網》則是整本書的閱讀呈現,年級共讀一本書,各班自選其中幾章創編劇本,一本書的內容由一個年級進行演繹;五年級《哈利波特》、六年級《三國演義》將名著閱讀引入課堂,在長線閱讀中,「哈迷」和「三國迷」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群體創作劇本,選取最適合班級演出的劇目進行戲劇展示。
這些閱讀內容都是我們在學期初進行的教學研討,有規劃的教學才會有條不紊。教師和學生都成為心中有數的人,認定目標,一路學習、相互幫助,這應該是和諧而溫暖的教學工程。
2.長線閱讀與表達讓教學研究全面化、立體化。
戲劇教育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長線參與。這里的長線參與絕不是為了表演而拉長戰線長期排練,而是通過廣泛的、一段時間的閱讀學習,讓學生將閱讀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情感認同,通過朗讀、對話、評析、討論等多種方式,實現參與式閱讀、深度化閱讀。
例如:五年級閱讀《哈利波特》,這是一套風靡全球的魔法書,全世界的孩子都會在適合的年齡為成為「哈迷」而自豪,於是我們將這套書引入五年級的語文課程。從開學初,每個班級就發動孩子們閱讀《哈利波特》,這套書的魅力是不需要任何閱讀導讀的,我們只告訴孩子們,因為你的閱讀我們的教室就會變成魔法教室(事實的確是這樣)。孩子們在開學初就有了這樣的閱讀期盼,所有的導讀都是故弄玄虛。我們用「百日誦讀」微信曬書的方式,家長每天給孩子們曬閱讀書目和閱讀時間,從最開始的閱讀30分鍾,都後來的120分鍾,可見孩子們的閱讀痴迷度。在家長的反饋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閱讀情境:我的孩子從來沒有像讀《哈利波特》這樣痴迷的讀過一本書;孩子現在走哪兒都帶著《哈利波特》,連朋友聚會也不例外;我的孩子讀《哈利波特》讀瘋了,現在什麼書也不看了,怎麼辦;孩子讀我也讀,難怪孩子喜歡,我也喜歡的不得了;我的孩子問老師借了本英文班《哈利波特》,因為不認識,居然選擇一頁一頁的抄……這樣的評價足見《哈利波特》「世界風靡」絕不是浮誇。
我們選擇的閱讀方式就是讓孩子們徹底的自由讀。因為這本書的魔力就是能讓孩子因為自由而痴迷。如果五年級的孩子能痴迷閱讀,那麼在以後的閱讀遇見中,他們一定也會全力以赴,畢竟這是一部能讓孩子體驗持續閱讀的最好的開端。
有了這樣的閱讀興趣,長線閱讀在保障了學生的閱讀時間的同時,我們還在閱讀思維品質上下功夫。
我們會利用課堂時間讓孩子們暢所欲言,有時是選擇文本的精彩片段來閱讀賞析,有時是選擇幾個主要角色來進行評析,有時是全班進行串聯故事的游戲,讓學生理清小說情節,畢竟這部小說共7本,時不時的梳理故事情節是為學生掃清閱讀障礙的。有時我們還會開展學生加入魔法學院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分析,做選擇。而我們很少做的卻是讓學生做讀書筆記。縱然「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一種極好的閱讀習慣,但是在這里我卻想為孩子們辯護一下,如果讀書就要做筆記,就像旅遊就要寫文章一樣,我想沒幾個孩子願意閱讀。該小說本身就需要大量時間長期閱讀,再加上閱讀應該是個體行為,是自由的,不帶任何約束的,如果一味的用老師讓寫筆記來制約孩子的閱讀,又有多少孩子的閱讀會由內而生呢?因此,變機械的寫為靈活的說,變單調的摘抄為多樣的賞析,變枯燥的評論為愉快的活動,學生的閱讀思維會更全面、更立體。
3.戲劇創作讓教育回歸本真,每個人都是教育中的主角。
教育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自我成長。這里的人不僅僅指學生,還指教師。教學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每時每刻的人與人的對話中努力成為最能成為的自己。因此,當大家還在議論主體或主導地位的話題時,不妨想想這樣的討論有沒有把相互尊重信任、彼此需要作為前提。其實,教育的主角是每個參與其中的人——教師和學生。成就他人也是在點亮自己。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得力於這次全員參與的戲劇創作。
36位語文老師協2000多名學生全程參與戲劇創作,共同經歷了一場奇妙的生活體驗。確定演出內容、創編劇本、角色選擇與pk、道具課件製作、全程攝影、服裝確定等等,每一項都是協商完成的。這個過程已經沒有誰說了算之說,更多的是怎樣才能更好。例如:五六年級在學生群體創作劇本時,很多有創作慾望的孩子就自由組合,反復修改,形成了20多個極好的劇本。這個過程學生就是主角,他們幾乎把老師丟到一邊,而是和同學在一起商量,他們是真正的實幹家,興趣愛好已經讓他們不去想什麼是困難,什麼是不可能了。當劇本構思好後,他們會很誠懇的聽老師的意見,並根據需要再做修改。尊重和信任在這里自然流淌。
再來說說角色的選擇與pk。戲劇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可以扮演角色,在孩子們的眼中,角色無大小,即使做個不說話的蘑菇,孩子們也會引以為傲。每個班級在戲劇創作中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個孩子都要選擇一個角色,如果角色重復就要pk。孩子的世界就是這么奇妙,越是這樣孩子的興趣點越高,好像最後能否登台不再重要,幾個人同時扮演一個角色好像更有意思。於是,我們的很多准備時間都用來角色pk了。如果本場失敗,他們會再選一個角色參與明天的pk,如此反復,樂此不彼。如果都敗下陣來,他們就參與道具組、課件組、攝影組、服裝組等。所以,全員參與絕不是什麼全體都登台,而是全員參與戲劇的創作過程。現在想來,這些屢戰屢敗的孩子應該是最受益的。
說完孩子,再來說說老師。戲劇創作過程中,教師是什麼主角呢?1.閱讀第一人應該是教師,如果老師不閱讀,不知道整本書的內容,就會因為沒有底氣而感動沮喪。因此,無論是讀過多次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還是大布頭《三國演義》,都必須讀。2.教師要動員和協調全員參與,隨時關注每個孩子的參與情況,保障戲劇創作過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例如:《哈利波特》縱使讓很多孩子著迷,但是也不可否認有不愛看的孩子會出現。怎麼辦?了解情況後,教師鼓勵孩子可以看其它書籍,但是戲劇創作過程中他可以根據同學們的需要做後勤服務,比如攝影、做道具、等群眾演員等等,只有和同學們在一起,他們就不孤單。3.紀律、安全、合作、選擇、禮儀等方面,教師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次演出萬事俱備,教師更多的要從德育入手來關注戲劇創作。難怪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組織一次活動累掉半條小命,辛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我們這次戲劇展演中,我們卻看到了老師的另一面——心甘情願。「希望以後多一些這樣的活動,給更多的孩子機會,孩子的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和課本中。」這是一位老師在戲劇展演結束後,寫下的感動。可見,彼此的幫助、相互的全力以赴,所有人都是滿足而幸福的。
全新的教育形式換來了我們對教育的全新認識,戲劇教育我們夠膽量搞這樣的研究,沒有專業指導、沒有現成經驗,沒有上級指示,只有一群熱愛語文教學的老師同所有小學的孩子們創造了這樣的美好和奇跡。在其它學科的老師看過之後,都紛紛留言:多年以後,也許小學所學孩子們不在記得,但是這樣一次大型的戲劇展演會永遠紀念。是的,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掉之後剩下的東西。我們正是用戲劇教育來完成這樣的教育使命。
戲劇課程我們要保留下來,每年都要潛心研究,用心來做。
總述
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學科課程建設及實施,每位教師都是開發者與實踐者。教育需要有理想,而理想就是一種情懷。語文老師應該是理想主義者,並要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研究之路。我們在課程建設、課堂實施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品格,努力實現教師專業成長。

⑵ 怎樣開展語文教研活動

開展語文教研活動的方法:

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

我校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

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

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

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語文書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每個班的電腦中。

三,個性修改制度化

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

教研工作的意義:

教研工作是學校教學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另一種的教學形式,也是學習、交流經驗的方式,「他山之石可攻玉」。教研活動可以相互學習並借鑒別人的經驗、理念、教學方法,從而在教學實踐中去改進自己的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有時候對某一問題,通過交流會使我們彷彿有豁然開朗的清爽之感覺,這樣在學習、交流、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

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樹立「崇本尚德,對孩子一生負責」的教育理念,依據「科研引路,教學創新,提高質量,促進發展」的原則,確立「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以校本研究為載體,以教學創新為主攻方向,以提高質量為主要目標」的工作思路,積極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團結本組全體教師,共同學習、扎實工作、開拓創新,構建適應我校教育教學發展、具有鮮明特色的語文教科研體系,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品位。
二、工作目標
以本學期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工作計劃精神為導向,緊扣學校工作計劃和教科研工作計劃,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在深化校本教研的過程中,加強語文學科教研組的建設,堅持「閱讀」與「習作」兩條腿走路,構建「本真•靈動」的語文課堂文化;立足學科特點,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精神與學習習慣。
三、主要工作及具體措施:
(一)規范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積極貫徹落實教導處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尤其是「六認真」教學常規的要求,試行層層負責制,積極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與教研工作。
1、改革備課模式,加大研究力度——凸顯實用,彰顯個性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針對以往高耗低效,教師孤軍奮戰的弱點,建立「高效、共享、反思」的新型備課方式,由教研組統一安排,每周星期二第六節課為低段集體備課時間,星期三第六節為中段集體備課時間,星期四第六節為高段集體備課時間。實行電子教案,提高備課質量,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實效。從「文本解讀」入手,以讀者、學生、教師三種身份解讀文本,科學定好教學目標。潛心閱讀文本,捕捉「語言文字訓練點」,確定「一課一得」,進行「重點突破」,精心進行「板書設計」。但要避免不加選擇的盲目下載和同組內教案的雷同,倡導教師分工協作,重點突破,備出精品,實現智慧共享的同時彰顯個性,並注重教後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習慣。開學前提前一周備課,平日提前兩課時。但每次檢查教案為了使大家的教案做到完整,兩周查一個整單元,實際上是延後檢查了。一課時一反思。
2、善用課本,講求教學實效。語文教學,是對話教學,是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而溝通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是文本,即狹義地指課本。
(1)教師用課本做到「五要」、「四看」和「三記」五要:要自主先行朗讀,以對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定位主流解讀;要以編者的要求看課本,找准「訓練點」;要以教師的身份看課本,尋求有效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的眼光看課本,圈出「興趣點」。四看:看單元導讀知整體;看園地內容懂要求;看文本「泡泡」知學法;看課後練習明訓練。三記:電子備課教案不用手寫了,教材課本就要充分地利用起來。備課時記錄教學目標、標記重點難點,巧記教學方法。
(2)學生用課本做到「七字要求」:讀、標、圈、點、劃、記、寫。七字要求隨年級螺旋上升。
3、聚焦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力求有趣,追求高效。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永恆的主題。引導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實施教學目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構建開放輕松、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語文學科的個性,立足工具,弘揚人文,在教學中努力做到「吃透目標、夯實基礎、指導學習、大膽創新」,內容要簡,方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豐、輔導要細、作業要精、負擔要輕、質量要高,把知識教學、能力培養、潛能開發落到實處。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各種教具,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獨立思考、追求新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一切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好分數、高素質,有個性發展、提高幸福指數。尤其要關注薄弱班級學習。學科教研,立足課堂研究,立足學生的學習。學科建設中,關注學習語文薄弱的班級學習的狀況。從備課中定「味」(語文味),從觀課中察「行」(教師言行),在議課上明「策」(改進策略),從學業反饋中探「源」(問題的歸因)。使薄弱班級的學習有明顯的提升。爭取各班的兩率均達學科的一級目標,實現教學質量的均衡發展。
4、規范作業與考試,實施質量監控。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一所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語文教學質量及時評價,堅持「重平時」、「看一分三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提高率)的原則,注重教師平時的教學效果,探討在新課程標准指導下,如何有效、合理地設計、布置課堂作業、周末作業,如何提高課堂四十分鍾效率和課余抓「兩頭生」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布置課內外作業,作業要求明確,緊扣教學目標,習題要精選,做到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自查考試內容嚴格遵循課程標準的精神,做到難易適度,題量適中,形式多樣,力求將聽所讀寫、綜合性學習等方面均有所反映。(詳見《作業布置與評改規范》)教研組內定期開展作業本的自查和互查活動,期初進行作業設計研討,期中開展學生作業展覽,期末進行作業評改考評,旨在鼓勵老師們在相互查閱中互相學習與借鑒,從而設計出更為科學、高效的作業布置方案與體系。(以備課組為單位,作業每周檢查,每次可檢查期中的一-兩項,保證每個月全部作業檢查一遍;教研組和教導處做不定期抽查。)每月進行一次內部的質量分析與階段性教育教學總結,及時發現不足,切實調整教育教學方法與策略。
(二)加強特色學科研究,推進課改進程
1、繼續做好語文學科特色建設工作。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教學的育人功能,整合教學資源,發揮師資團隊作用的優勢,有效推進學科特色建設,全面推進我校的學科教學改革,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一——六年級開設國學特色課程,利用每周一節的閱讀課,自主開發「國學」校本教材,選擇使用,使學生在文化的滋養中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2、強化學生寫字的指導,著力提高書寫質量。規范學生的寫字指導,提高書寫質量是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師應在教學中明確對學生寫字的要求,要特別重視學生日常寫字,各科作業都應要求書寫規范、認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筆就是練字時」。潛心書寫,靜心練字,堅持不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內容是學校下發的《小學生鉛筆寫字》和《小學生鋼筆寫字》,剛開始每節課不求數量,但求質量,循序漸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數量和質量要齊頭並進,期中、期末考試卷要嚴格按照書寫標准給分。每周一節書法課重在指導,不得私自挪用(一二年級由語文老師任教,至少保證二十分鍾的寫字時間。三年級由張立江老師任教,指導鋼筆書法的入門學習。四五六年級的書法課是軟筆,鋼筆寫字由語文老師自行承擔指導工作。)每位教師都要以正確、認真的書寫作學生的表率,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3、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如:徵文比賽、現場作文比賽、漢字書寫、手抄報製作比賽、經典誦讀表演等活動。各項比賽要精心備戰、及早訓練。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加強校本教研,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大力推進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工作,探索新形勢下教研組建設的新內涵、新思路、和新功能,全面提升全組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在新一輪的課改實驗中,我們只有以校本教研為根本,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教研品味。
1、繼續深入實效地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本著 「人人有課題,個個搞研究」的教科研精神,繼續做好「草根式」課題研究工作。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策略,形成圍繞研究主題開展的理論學習、實踐探究、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經驗交流一系列的教研專題研討活動。開學初確立小課題研究主題(繼續深入上課學期的課題研究);根據課題專題進行集體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人人上課,重點研究,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改進教學方法與策略。期末課題成果匯報課:匯報成果,總結分析,形成階段性總結材料。
2、執行習作教學指導意見,提高習作教學水平。深入開展「習作教學研討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習作興趣與質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1)結合市習作教學指導意見,結合校情,制定我校的操作方案。科組長備課組長在習作教學中,既是指導者也是實踐者,課例+講座式引領科組教師進行習作教學改革。
(2)以優秀習作論文和教學設計的評選為平台,加強對習作教學的研究。學生以優秀習作評選和班級網站為平台,鼓勵學生勤練筆、愛作文,倡導在教師指導下的自評自改、互評互改(每人每學期至少兩次)。
3、開展即時性教研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碰到疑難問題,及時與同組、同室、同班教師討論商量解決)
(四)、教師發展工作
1、鼓勵教師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各種教學、論文評比活動。要鼓勵(獎勵)教師多寫論文、總結、反思、案例分析等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爭取發表、參評,為我校的校本教研增加分數、增添亮色。要鼓勵(獎勵)老師帶動學生多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多出成果,為學校品牌形成品質提升做貢獻。
2、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觀看優秀教學視頻、參加鎮、區級教學觀摩。
3、教研組和備課組及時收集最新教學資料、教育教改信息,供教師學習研究,及時掌握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動向和教育方法。
4、開展語文教師基本功訓練和教學研討活動。根據市、省關於語文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工作要求,本學期我組計劃開展語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專業培訓與測試。著力促進青年教師成長,開展青年教師說課競賽(35歲以下青年教師參加,聘請老教師做評委指導)
二月下旬(第二周):新入職教師展示課活動
三月中上旬(四周-五周):經驗教師示範課活動,(請每個備課組有經驗的中年教師上示範觀摩課8節,35歲歲以上教師參加)。8人
三月中下旬(六、七周):青年教師創新課活動,(請每個備課組部分青年教師上創新研討課8節,30——35歲青年教師參加)8人
四月份(八—十一周):青年教師成長匯報課(請每個備課組部分青年教師上課題研討交流課16節,30歲以下青年教師參加)16人
五月份(十三-十五周):草根式課題研究研討課(作為校級教研課每組選派優秀教師上課。同時舉辦草根式課題研究階段經驗交流活動)(6節課)
六月份:教師基本功驗收活動 國學匯報驗收 期末復習研討活動
(五)加大自查、互查力度,監控教學質量。
1、四課巡查(一日一查),即早課、晚課、正課、興趣班、活動課。(教導處安排人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執行巡查)
2、作業檢查(每周一查),項目有:人數齊否、次數夠否、種類夠否、是否整潔、批改是否規范、是否有錯批錯改、錯了是否有訂正、有無二次批改。作業種類:必查作業和特色作業。(備課組長負責檢查並在組內通報結果,及時調整監控)
3、教案檢查(隔周一查),項目是否填寫齊全、是否提前一周撰寫、有無教學反思、詳略得當、是否有個性有特色。(備課組長負責檢查並在組內通報結果,及時調整監控)
4、教研記錄、聽課記錄(一月一查)。教研活動每次要有記錄,聽課節數教師不低於16節,組長不低於20節。(聽課記錄要詳細,項目要填全,聽課記錄既要有教學過程、課堂觀察記錄,還要有簡要的評價與分析,發現亮點,指出不足,客觀評價,有利提高;教研記錄也要詳細,條目清楚,重點內容具體,盡量公整規范,學期不少於16次。)

⑷ 語文組進行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徑

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行為,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課程改革這一宏偉工程才能得以順利實施。在參與課改實驗的一年多來,我校以校本教研工作為關鍵,探索培訓、教研、科研三位一體的研究機制,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構建學習型學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嘗試。 一、對校本教研的認識 學校是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要場所,是教師成長的搖籃。學校理應為教師的自我實現、專業發展而服務。根據教師的教學實踐,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是全面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校本教研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校本教研必須以學校發展為本」,強調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圍繞學校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工作,為學校的教育發展服務。第二層含義是:「校本教研必須以教師發展為本」,必須確立教師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研究的主人,通過校本研究來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為教師的自我發展、價值實現服務。第三層含義是:「校本教研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是培養人、發展人的事業,校本教研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尤其要解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性,反對形式主義。 二、開展校本教研的幾點做法 1.學習提高——努力做好校本培訓工作 (1)培訓工作日常化我們把校本培訓當作學校常規工作來抓,與平時的教研活動、業務學習相結合;與青年教師的培養相結合;規定每周五晚上為全體教師的雷打不動的業務學習時間,使校本培訓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2)培訓內容廣泛性培訓內容力求做到全面、豐富、翔實。具體有課程通識培訓、各科課程標準的學習、實驗教材培訓、教科研培訓、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等。如僅數學學科就包括數學教學理論選講、學習理論與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教育科研、數學課堂教學、特級教師教學思想、數學思想方法、案例研究與寫作、數學教育展望等專題,力求教師對當前的數學教育改革與研究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了解。 (3)培訓形式多樣化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貼近教師工作實際。具體有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在培訓效果上體現了「新、活、實」三個字:內容新——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教學方式和新型的師生關系;方法活——採用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效果實——備課時要想到、教學中要做到、課後要反思到。 2.反思交流——積極開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動 (1)教研行為自主化 制度上保證:學校規定每周三為語文學科教研日,周二為數學與其他學科教研日。教研活動中要求做到「三個有」,即有主題、有中心發言、有活動記錄。組織上到位:教研組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中間力量與基本組織。我校非常重視教研組的建設,根據學校實際分成14個學科教研組,其中包括10個語文數學教研組再加體育組、藝術組、英語組、綜合課程組。明確各教研組長的職責,加強對教研組的指導與考評。行為上跟進:要求教師主動參與各類教研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驗中的成功與失敗。廣大教師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被動研究」變為「主動研究」,學校教研氛圍日漸濃厚。 (2)教研主題專題化 在開展教研活動時,我們要求事先定好計劃、確立研究主題,做到「兩個結合」。一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即要求學校各級教研活動要與課題研究相結合,要與課改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二是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根據培訓主題、培訓內容開展教研活動,如課程通識培訓、實驗教材培訓等。 (3)教研內容系列化 我們認為開展系列的主題教研,有助於教師更加深入系統地研究問題。為了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我校提出上好「三課」的做法。即老教師、優秀教師給青年教師上好示範課,青年教師上好匯報課,課題研究上好研討課。 (4)教研形式多樣化 從教研性質上分有注重操作的參與式研討、同課異構的比較式研討(師徒上對比課)、自我申報的沙龍式研討、提高層次的課題式研討、諸多學科的交叉式研討(音美合科教學研討)、多渠道多反饋的交流式研討等。具體組織形式有課堂觀摩、說課評課(實話實說)、主題沙龍、課題研究、觀點展示(頭腦風暴)、熱點評說、讀書交流等。 (5)教研科研一體化 我們認為教研科研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而服務,為了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者的最大發展而服務。為了提高教研科研的實效,我們的做法是教研活動科研化、科研活動教研化。學校教導處、教科室經常協同組織開展教研活動。 3.同伴協作、加強交流——大力開展集體備課制 積極探索備課制度改革,試行集體備課制,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16個字。即教師先分塊備課,然後是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實際修改,課後必須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與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都記錄下來。教案一般採用電腦輸入,提倡備多板塊、移動式、個性化的教案。這樣既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4.專業引領———搭建教師學習對話的平台 沒有專業引領的研究活動,教師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除了教師個人的學習鑽研之外,還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機會。 (1)校內:開展新老教師傳幫帶活動一是採用新老掛鉤師徒結對的方式,要求教齡未滿6年的教師必須拜一名老教師為師,全面學習老教師的優秀經驗和敬業精神。二是成立校學科指導組,校長任學科指導組組長,書記與分管校長助理任副組長,下設語文·思想品德、數學、藝術、體育、常識·勞技·外語、信息技術1個學科指導小組,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學校實行「推門聽課制」,要求學科指導組成員每周聽課不少於20節,每學期不少於20節,並定期匯報交流教學情況。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 (2)校外: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一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政策上要給予傾斜。對於一些優秀青年教師則讓其出去參加幾個月的脫產學習,讓他們接受高層次、全方位的系統培訓,促使他們盡快成長。二是給青年教師搭建一個展示鍛煉的舞台,讓他們在一些大型研討會上展露風采等。請進來,學校邀請市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的領導、老師、教研員進行指導。邀請省內外的各級專家、特級教師來校作講座。 (3)學校承辦各類教師培訓、教研活動要求教師空課時間主動參與各項活動,聆聽各位專家們的報告,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與理論素養。 5.資源整合——教研、科研、培訓一體化 (1)整合資源 教研、科研、培訓三者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有機的整合。要把教研、科研、培訓統一納入校本教研的范疇,統一規劃,統一實施。 (2)突出「校本」二字 即校本教研要結合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開展工作。 6.激勵保障——發揮學校服務導向功能 (1)組織到位 將學校形成一個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助理負責抓、教導處具體抓、教科室協同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網路。 (2)制度到位 學校要制定各項教學常規制度(候課制)、聽課評課制度、師徒結對制、青年教師星級評定製、教師外出學習匯報制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了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人員到位 一是實施教研活動組長負責制、學校領導聯系制。即各教研組的活動由組長負責,學校領導各聯系一個教研組,指導並參與各個組的教研活動。二是學科指導組成員要深入課堂、研究教學,全面負責各學科的教學指導工作。 (4)經費到位 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學校在經費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個保證:保證實驗經費、保證課題研究經費、保證外出學習經費、保證校內獎勵經費。 (5)激勵到位學校專門出台校內績效獎與科研獎實施辦法,用於獎勵在教學、科研方面有貢獻的教師。鼓勵教師向「科研型、學者型」教師轉變。通過實施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的研究機制,教師的專業意識得到了明顯增強,初步具備自我反思與交流協作能力。教師在實踐中學會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學會了交流,在虛心中學會吸納,在領悟中學會調整,在合作中學會成長。

⑸ 對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看法

一、問題的提出
小學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長期以來,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廣大一線教師進行著不懈地探索。面對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小學語文教學從觀念、內容到方式、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傳統課堂中以傳授、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時代的學習方式,是通過中外理論和實踐證明具有高效性和優越性的一種學習方式,而且也是課堂教學改革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把合作學習作為一條重要的理念提出來,認為在語文學習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並在一些地區的試點學校進行嘗試性探索;進入21世紀,合作學習在我國得以較廣泛應用,並在實踐中得以不斷發展和完善。但合作學習作為一整套理論和技術如何與各地各校的實踐教學完美結合,如何使其在各科教學實踐中方便、熟練、高效地操作,以及在實踐運用中還存在哪些問題等等,一直是廣大一線教師疑慮的問題。本人在大量閱讀理論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針對目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運用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期與廣大一線教師積極研討、共同學習、不斷進步。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優勢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全班分成若干小組,4-6名學生為一組,圍坐在一起,老師分配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通過充分交流、討論、合作來解決問題,展示成果,最後由老師和同學及時給予點評反饋和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合作互助,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從而獲得在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等方面的成長。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對小學語文課堂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向來十分重視聽、說、讀、寫的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完美地將這幾種訓練在交際這樣一種平台上結合了起來,讓師生、生生之間有足夠的交流和實踐機會,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知識和生活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專注度,又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因而很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再其次,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真正歸還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轉換了教師的角色定位,解放了語文教師被禁錮的思維,使教師的教變得輕松、靈活,學生的學亦輕松、主動,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一個公平展示自我的可能。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我們都充分認識到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髙效性和優越性。然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實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存在著「形像而神離」、低效甚至無效等諸多問題。
比如,從教師層面上看,不少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初衷,只是為了迎合聽課教師與評課標準的需要,使之成為課堂氛圍活躍的一個工具;也有不少老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禁錮,「不放心」把課堂還給學生,仍處於猶豫排斥狀態;還有一些教師積極致力於課堂教學改革,但在課堂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疑惑和偏差,導致學習效果並不明顯。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根據實踐觀察、了解和分析,筆者對當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分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小組建設缺乏科學性和全局性。小組建設的優劣是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是否高效的前提和關鍵,但大多數情況下,小組的劃分或由學生自由組合,或就近組合,或由班主任按成績好壞強制分配。成員確定後,小組後續建設也缺乏整體規劃和設計。結果導致小組缺乏凝聚力,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小組力量不能最優發揮,小組與小組之間力量懸殊,課堂學習淪為少數人的舞台,大多數學生處於依賴、觀望的狀態,合作學習意義全無。
二是教師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培訓。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但離不開教師適時地、正確積極地指導。缺乏對小組長、學科組長以及組員的分類培訓,導致小組運行不暢、職責不明、合作不力等問題。另外學生在合作探究某個問題時,教師通常只是在學生間隨意走動,等待成果展示,教師成了課堂的旁觀者,而不是過程性教學中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導致小組合作學習趨於形式化,浮於表面,課堂學習低效甚至無效。
三是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缺乏認知和掌控。目前課堂中常見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大都以課堂討論為主,形式單一,許多老師認為合作學習就是討論,討論越多越好。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內容也欠缺思考和篩選,認為只要有小組討論的環節,即為小組合作學習。不需要討論的,不適合討論的,都在討論,導致小組合作成為了走過場,走形式,讓合作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評價方式單一,缺乏過程性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踐過程中,對於小組的學習成果,大多以教師評價為主,並且評價的內容僅僅停留在對學習結果的直接表態,同意或是疑惑,贊許或反對,評價語言單一、籠統、抽象、趨於片面化,缺乏明確的指向性,也缺少對合作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評價效果堪憂。
四、對於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各類問題,筆者結合理論學習和實際調查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轉變觀念,加強學習,堅定目標。
合作學習能否順利高效開展,取決於師生之間聯動配合機制的優劣。因此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師生的觀念認知要統一、角色定位要明確,目標要堅定。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合作學習理論進行深入地、系統地學習和把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生的幫助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是整個課堂的掌控者,因而要大膽舍棄傳統教學中一言堂、一人扛的弊病,還主體於學生,換課堂於學生,在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間的同時,不放任、不隨意,適時給予指導,引導學生擺脫傳統課堂中懶、等、靠的消極狀態,正真作課堂的主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擺正姿態,不再作高高在上的教書先生,而是深入學生,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建立在了解與信任上的合作才更堅固,也更高效。
2.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強化學習小組的後續建設。
小組組建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學的性格、能力、習慣等個性特徵的前提下進行,切忌隨意性。要遵循相對均衡、自願與調整相結合、相對固定化的基本原則,並要對小組成員角色進行合理分工。組與組之間成員數量、男女性別比例、學習能力要相對平衡,優秀生、中等生與後進生要合理搭配,以利於小組內部的相互幫助及小組間的公平競爭,避免因出現「優優組合」和「後進組合」導致兩極分化。另外,小組劃分時要充分考慮自願與調整原則和相對固定原則,對於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和問題要及時調整和解決,因為相互了解、相互團結是合作的前提,但要避免「趕鴨子上架」和頻繁調整組員。小組組建後,教師要指導小組對成員進行角色分工,根據學生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文字書寫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等方面,賦予其相應的身份和職責。如組長、記錄員、檢查員、評論員、觀察員等角色,各成員間相互配合,各司其職,確保小組順利高效運行。另外,教師還要指導小組成員構建具有小組特色的核心文化,如組名、組歌、組規、獎懲機制、口號、活動等等。實踐證明,具有核心文化的小組更團結,更具有凝聚力,運行也更規范高效。
3.注意對小組成員培訓的及時性與長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和高能高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熏陶,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因而,小組組建完成後,教師要首先對小組各成員進行分類培訓,指導其充分發揮特長,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探究任務,教師還要適時給予指導和培訓,授之以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對少數懶、等、靠的學生,教師要及時予以指導和糾正。比如,任務下達後,教師要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仔細觀察並適時介入,在小組對任務還不清楚時、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時、小組合作出現矛盾沖突時等情況下,教師要耐心指導,反復確認,以保證整個課堂的有序性和合作學習的高效性。
4.科學設計探究問題,精心篩選合作學習內容。
合作學習的成效是由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的特點決定的。因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備課,制定出合理的、有利於開展合作學習的學習目標,設置具體的、有針對性的、難易適中的,具有一定開放性和思考價值的探究任務。當一個問題多數成員可獨立完成時,問題的結論、思考角度具有相對唯一性時,或者探究問題太易或太難時,那麼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必要。另外,學習內容要多元化,聽、說、讀、寫、演各項訓練要相互穿插滲透,除小組討論外,還可採取辯論、競賽、演出、朗誦、展覽等多種方式,讓合作多樣化地滲透到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
5.評價要及時、精準,評價方式要豐富多樣。
只要有學習,就要有評價,無評價就沒有標准和方向,也就沒有效果。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和獎懲機制,評價要做到及時、准確、有針對性、多樣性,獎懲有度,獎懲分明。對於學生的展示和成果,做得好的,要及時鼓勵,好在哪裡,要點評到位,以利於學生間的相互學習和發揚;不好的要及時指出並予以糾正,問題在哪裡,如何改進,標準是什麼,一定要明確,具有指向性、針對性和啟發性,切忌片面籠統和「一竿子打死」。評價方式要擺脫教師「一言堂」的習慣,可採取學生自評、小組內部互評、小組間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語言要精準、真誠,注意說話方式。評價的結果最終一定要落實到獎懲機制上,科學合理的獎懲,能在小組內部以及小組間形成一種積極的、熱烈的競爭氛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在當今的課改中得到了廣泛而積極的運用,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先進性和優越性。但對於很多地區的很多教師而言,合作學習還屬於新生事物,因而在實際的認知和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惑。筆者旨在通過自身的深入學習和實踐調查,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能夠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期望與致力於合作學習教學的教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

⑹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研組長

教研組是教師集體進行培訓和教學研究的基本組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地,也是學科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教研組整體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本學科乃至整個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關繫到學校文化品位的高底。而教研組工作的好壞又取決於教研組長的能力和態度。因為教研組長處於學校教學教研管理的最前沿,擔負著提高全組教學教研質量的重大責任,除了負責設計周教學整體安排,還要負責引領學科的教師進行培訓和研討,負責整個組的教學工作督導落實。特別是從本學期開始,教研組長更是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尖刀連」,承擔著示範、組織、督促、檢查、指導高效課堂建設的重任。所以說教研組長在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的成長、教學質量的提高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推進「36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這項改革中,更是起著決定性作用。那麼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教研組長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是要努力成為學科教學的骨幹。教研組長是組內的「靈魂」和「權威」。在學科領域內是學校的領軍人物之一。教研組長必須帶頭學習、研究和反思,必須達到業務精湛、頭腦靈活、具有創新意識。不但是學生的好老師,更是教師的「教師」。因為你要和其他教師共同成長,還要負責聽課、評課、督導其他教師的教學工作。所以教研組長必須成為既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又有深厚的教育進學理論功底,還要有探索創新精神的開拓性人才,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率先垂範。只有這樣,教研組長這個沒有權利的「官」,才能「以能服人」,也才能點燃教研組的研究之火。
二是要努力成為潛心教研的先鋒。教研組長首先必須做學習型、反思型的教師,才能更好的帶動全組教師的參與學習、研究和反思,引領大家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變。自己一定要帶頭參加立項課題和小課題的研究,平時要帶著思想進行教學,要多嘗試,多反思,多總結,多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案例。同時,要制定好本組教師的學習、研究和專業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和研究的內容,組織好本組的小課題和高效課堂以及導學案編寫使用的研究。
三是要努力成為善於學習的楷模。一個優秀的教研組長應把學習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可以向同伴學習,向網路學習,向書本學習,還可以通過網路多學習一些優秀課例。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素質、陶冶自己的情操、豐富自己的生活。只有先豐富了自己,才能影響其他的教師參與讀書學習之中。這樣,讓每位教師遠離浮躁,靜下心來教書育人,潛下心來研究。
四是要努力成為協調合作的典範。教研組長上有教務處、教科室和年級主任的管理,下要組織本組教師學習和研究,起者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好協調工作,和全體教師共同合作學習研討。做到在平時的工作中,隨時提醒教師完成好教學和教研常規工作,組織好人人參與集體備課討論導學案活動,開展好課堂教學展示交流活動,組織好校內小課題研究和參加上級立項課題研究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四優」競賽活動,組織好對學生的評價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參賽活動。
除此之外,一名優秀的教研組長還應該是一個以關注組內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為己任,用心創建先進和品牌教研組為目標,關注學校發展創名牌為宗旨的人。

⑺ 如何構建語文學科小組合作學習

如何構建語文學科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等為理論基礎的,早在19世紀早期,合作學習已被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並實踐,到了20世紀70~80年代,合作學習便已在美國被廣泛的研究和應用。我國古代教學理論中也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等等,這都說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合作學習已被廣大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嘗試著進行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改變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經過近兩年的實驗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體會。下面從幾個方面簡要談一談。
一、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策略
1、科學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是進行語文合作學習的組織前提。
構建合作學習小組必須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合作學習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由於發展水平、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深刻上存在差異,「組內異質」正是奠定了學生為著共同的任務和目標而進行交往和合作學習的基礎。而「組間同質」則又可以為全班各合作小組間開展平等、公開的競爭創造了條件。有利於促進各小組的競爭發展,從而實現共同發展提高的目的。
我們在學期初階段,根據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平均分配,將全班45人分成了7個小組,每個小組6-7人。綜合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組織能力、同學中的威信等情況挑選了7個學生,徵求其意見在自願的前提下委派這7人擔任合作學習小組的組長。然後又依據其餘學生的成績、表現等情況,將他們分成不同情況的6個候選小隊(每個小隊成員間情況大致相同),讓7個小組長分別從6個小隊中挑選一位相互都願意共同學習、發展的成員。這樣就構建成7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
2、指導、幫助合作學習小組形成共同的發展目標和必要的組織分工是進行語文合作學習的保障。
組建好了學習小組,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合作學習了。要使各小組正常運行,合作富有成效,展開良性競爭,還必須指導、幫助每個小組通過思考、交流、協商形成本組的分階段發展目標和任務。制定出較為可行而有共同願景的發展目標,使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思路,產生發展、合作的強烈動機。
為了便於合作學習的科學有序開展,還可以在組內進行必要的分工和角色定位。可以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安排他們擔任合作學習小組的如學習成果記錄員、合作學習監督員、學習顧問、作業收交員等。並且明確在以後的具體合作學習中,會依據學習內容由組長負責,組內討論確定臨時的分工安排。如誰負責在班內匯報學習成果,誰負責整理匯總資料,誰擔任某一活動的主持人等等。實行角色輪換制度,以便於不同發展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方面的學習和發展。
還可以發動每個小組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而有特色的名稱。甚至可以搞一個成立儀式和小組宣言等。激發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共同發展意識。
3、明確合作學習小組的評價和考核標準是促進小組密切合作發展和個人積極成長的關鍵。(轉第33頁)(接第55頁)合作學習要以小組目標達成和具體學習任務的實現為評價標准,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的進步尺度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同時還要輔助個人成長的評價。可以採取自評、互評、組評的形式,以促進成員間的團結合作、人人爭先,促使每一個成員的發展。可以每月總結評價一次,每半學期評比一次。可以設立不同類型的獎勵和榮譽,如「優秀組員」、「語文作文之星」、「小小口才家」、「優秀策劃人」、「閱讀大王」等。期末可以向班主任推薦評比「語文學習標兵」以及三好生等年級內設立的獎勵和榮譽。
二、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合作」策略
語文學習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語文學習的資源也相當豐富,有許多學習內容可以充分發揮合作學習小組的作用,創造性的開展學習,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所以語文老師要抓住語文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組織和引導合作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我們以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作為「合作學習」的時機。
1、在單元學習之初,制定單元整體學習目標和計劃時。引導各合作學習小組在認真預習的基礎上共同制定本單元的學習任務、目標和具體的學習步驟、方式等,並在班內進行交流、討論,在教師的參與、引導和組織下制定出全班的單元學習目標、步驟等。這樣由於是學生自己拿出的目標和任務,學生的學習熱情、自覺性和達成目標的意識就會相當強烈,有助於更好的實現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2、在解答「開放型」問題和重難點問題時。語文教學中會遇到許多「開放性」問題及重難點問題,老師可以選擇相對易急論、答案靈活,有一定思維力度和表達需要的問題,引導各合作學習小組開展組內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和表達能力。
3、在進行「專題學習」、名著閱讀、綜合實踐活動和寫作時。語文課本中的「專題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需要學生的廣泛參與,需要進行方案設計、資料收集、調查采訪、討論交流、整理匯總、成果展示等;「名著閱讀」需要相互督促閱讀進程,相互交流閱讀體會,可以開展名著賞析、問題探討、片段表演等,故上述三類是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合作時機」。老師應該精心組織、悉心引導、積極參與,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表演能力、探索發現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學生會發現語文學習原來如此充滿魅力,可以如此精彩豐富!
三、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轉第43頁)(接第33頁)
我們認為,構建合作學習小組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增強。
小組合作學習使之成為一種「利益共同體」。只有在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組才能獲得成功。這種做法可以使組內的每一個學生都樹立起「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集體中心意識,增強學生捍衛為集體榮譽而學習的強烈動機。
2、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
通過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圍繞一個主題,廣泛查閱書籍資料,進行網路及專家咨詢,去圖書館、社區等,拓寬了知識來源,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各種信息進行選擇、加工的能力。
3、小組合作學習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條件,為學困生創造發問的機會,在優生幫助下達到求知的目的,優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是自己學到的知識條理化,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中等生如魚得水,在他人啟發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從而達到一種「人人求進步,人人求發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4、小組合作學習擴大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突破了單純的師生交流,使學生有較多的參與機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的促進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師生間的關系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
此外,小組合作學習還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競爭意識;更有利於促進學生智力、能力和社會情感的和諧發展

⑻ 如何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新課標要求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面對新的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努力形成學生多姿多彩的個性。筆者認為想要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基礎知識教學
堅守語文教學的本位,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基礎。夯實語文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語文基本能力,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如若不然,又何談構建高效課堂呢?怎樣才能夯實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呢?
1.掌握知識點。即指導學生學一篇文章,應從識記、理解這篇課文的基礎知識入手。如: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1課《曹劌論戰》一文,要讓學生掌握重點實詞的意思,虛詞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反問句、倒裝句等。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通過分析曹劌和魯庄公兩個人物形象進一步理解課文的主旨。
2.訓練能力點。每一篇新課文,要從文中尋求訓練學生某種能力的最佳點,並從不同角度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來訓練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孔乙己》一文的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掌握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方法,從而學會如何抓住特徵寫人,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寫「一個自己最熟悉的人」。這樣設計練習,充分體現課程標准中「語文教學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的思想。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正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形式出現在師生的面前,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教學的重難點淺易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理解課文,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朱自清的《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作者藉助對景物的細膩描寫來表情達意,抒發內心感受。如果能置身於作家所描寫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飛越的景色中,也就進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學時,我就選用《春》的散文TV和平時拍攝的錄像及圖片,在課堂上放給學生們看。此時,學生自己從畫面、音樂中得到視聽的雙重享受,並從中領悟到作家的情感,學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時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由於長期處在應試教育的樊籠中,學生形成了學習和思維定勢,潛在的創新意識被緊緊地擠壓著。要實施新課程標准,首先必須打破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我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我認為讓學生充分的讀是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語文課堂上就應該書聲朗朗,讓學生充分地讀所接觸到的文字材料,這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2.要少析多導,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語文教育要回到人的起點上來,即回到語文的人文性、思想性、文學性、創造性上來,這無疑是對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濡染人,在於其鮮明的文學形象的感染力和豐富的思想營養,但這主要是靠學生自己去領悟。老師析多了,發揮多了,反而會削弱其作用。其實,有些文章也許要用一生去讀,才可真正領悟其思想。
在新課程標准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我們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切實地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把「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逐步變為現實。讓我們與學生一起在新課程標准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中逐步成長!

⑼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准備「合作」 在語文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盡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一般由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2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提出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後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使學生明白怎樣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時機,體驗「合作」 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說,重點的問題,應多採用小組合作學習。「重點的問題」指對學生數學素養形成和發展關系密切的內容,包括對有關概念的理解,對解題方法的把握以及運用數學的規律等。

⑽ 怎樣才能建設一個優秀的語文備課組

  1. 匯聚語文教師精英,讓大家提出自己對備課組創建的想法和建議。

  2. 提取出大家認同的觀點,並羅列計劃和團隊分工,讓擅長寫作的老師專攻寫作文的技巧方法,讓擅長講解的老師專攻閱讀理解和語句改錯的方法。

  3. 將這些技巧和方法整理出來,匯總到一起,再讓各個老師把它們吸收和消化,並用自己的教學方式把它傳遞給學生。

  4. 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每進行一個階段都要尋求和查證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5. 備課組要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備課的方法,讓整個備課組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提高,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方法得到提高,讓學生的語文成績更上一層樓。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進行語文科組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5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1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