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台灣小學語文戲劇怎麼結合

台灣小學語文戲劇怎麼結合

發布時間:2022-05-24 19:14:12

A. 語文新課標中關於戲劇教學的要求是什麼

閱讀與鑒賞
7.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

二、選修課程
小說與戲劇
1.培養閱讀古今中外各類小說、戲劇作品(包括影視劇本)的興趣,從優秀的小說、戲劇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態,學會尊重、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風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恰當的評價。
3.學習鑒賞小說、戲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說、戲劇各自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解讀小說、戲劇作品,提高閱讀能力和鑒賞水平。學寫小說、戲劇評論,力求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新穎見解。
4.朗誦小說或表演劇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語言,深入領會作品內涵,體驗人物的命運遭遇和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5.嘗試對感興趣的古今中外小說、戲劇進行比較研究或專題研究。
6.留心觀察社會生活,豐富人生體驗,有意識地積累創作素材,嘗試創作小說、劇本,相互交流。

(六)關於選修課的設計與教學
小說與戲劇
本系列課程的一些基本教學要求,與「詩歌和散文」大致相同,應重視作品閱讀欣賞的實踐活動,不必系統講授鑒賞理論和文學史知識;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資料,引導學生自行從書刊、互聯網搜集有關資料,或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豐富對作品的理解;組織小說、劇本閱讀欣賞的報告會、討論會,交流閱讀欣賞的心得。此外,可結合觀摩根據小說改編的戲劇影視作品,幫助對小說的感悟和理解;鼓勵學生組織文學社團,創辦文學刊物,積極向校內外報刊投稿;通過觀摩戲劇演出,嘗試戲劇表演,加深對戲劇作品的體驗。

以上摘自語文學科新課程標准,希望對你有幫助。

B. 怎樣進行中學語文戲劇教學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材·語文·必修5》中,大量選入了中外戲劇,這對於本來較枯燥無味的中學語文教學來講,無疑是增加了一些新元素,使我們看到了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成果正慢慢地滲透到我們的教學當中。但這一改變,也使我們語文教師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對於戲劇這類比較新的文本,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展開教學呢?
有人說,既然不知道如何教好,那就不教了,改學生自讀。要知道,戲劇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它把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展示一種風情或社會面貌,它的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語文價值。
戲劇是語文綜合能力培養的一個平台。戲劇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發展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比如:解讀、欣賞劇本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改寫劇本、續寫劇本、創作劇本、對劇本文本以及表演的評論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戲劇表演則能使學生懂得自己的行為舉止需要考慮特定的身份、不同的場合以及恰切的性格表現等,而當學生進入角色後,他們又可以「換位思考」,嘗試著理解他人、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
正因為戲劇具有如此重要的價值,所以我們不能拋開戲劇教學。然而實際情況往往是這樣:戲劇教是教了,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卻常常陷入這樣幾個誤區:
一、未能突出戲劇的文體特徵,把劇本作為普通文本講析。
二、濫用角色朗讀,知識傳授不足。
三、忽視了戲劇的鮮活性與整體性。
四、不顧語文學科的特點,致力於戲劇表演。
五、濫用多媒體設備,只看戲劇不講戲劇。
以上一系列問題阻礙了戲劇教學的健康發展,不能突出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很有必要進行戲劇教學改革,以便能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那較有效的戲劇教學應該是樣的呢?我們在展開戲劇教學時,應當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注重「個性化語言」的文本解讀,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正所謂「言為心聲」,戲劇劇本呈現的基本形式——人物之間的對話,表現了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矛盾沖突的逐步加劇,進而揭示了具有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的人文主題。所以,我們進行戲劇教學的基礎應該是指導學生解讀個性化的語言,找出戲劇沖突。
具體應如何操作呢?首先,我們應該注重採用多種方式誦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聽說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也能獲得對於人物形象的初步感知。其次,引導學生去體會戲劇語言所具有的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深入剖析人性、揭示社會主題等作用,這也就是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樣化的解讀。
當然,多樣化解讀不等同於亂解讀。德國接受美學家伊瑟爾說過:「文本的規定性嚴格制約著接受活動,以使其不至於脫離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結構,而對文本意義做隨意的理解和解釋。」可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教師除了應當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大膽地解讀文本之外,我們還需要充分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對文本解讀盡量逼近於文本最初始的意義。
二、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
在戲劇教學中適時、適度地觀賞視頻資料對學生理解文本、解讀語言有重要的作用。而實踐也證明,相應的視頻資料的引入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畢竟,戲劇作為一種舞台表演藝術,通過聲象的形式呈現出來,最能夠渲染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但我們也應當認識到,視頻欣賞絕對不能高於、甚至替代基礎性的文本解讀。
那麼,如何運用多媒體設備才算適度呢?我們應該注意這樣兩點:
首先,視頻播放的內容要精選。
其次,視頻欣賞引入的時機要恰當。
精選為的是節省時間、突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引入時機恰當指的應該根據學生認知的實際需要來選擇視頻播放時間。
那視頻究竟何時播放才算恰當呢?舉一些具體情況來說,比如:對於節選的課文,可以在教學前播放課本未選的視頻,這樣的引入方式比教師自己介紹劇情效果好,也容易使學生進入劇情,便於課文教學;對於課文部分,視頻資料的引入最好放在學生認真研讀文本之後,這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劇本文本與視頻資料之間的差別。
總之,教師要謹記一點:我們播放視頻是有目的的,或為引入、或為加深印象作用、或為延伸拓展等,我們應該、也只能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凸現出效果。
三、適當拓展戲劇學習形式,如劇本點評、劇本寫作戲劇表演等等,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雖然我們不應該將戲劇教學課上成戲劇表演課,但我們還是可以把戲劇表演當成課堂教學的延伸,畢竟戲劇是一門由文學、導演、表演、音樂、美術等組成的綜合藝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劇本的理解,而且能夠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而這種形式也比較容易操作,可由學生自主准備。
在這多種形式當中,點評劇本最容易操作、最有效的形式。在文本解讀或表演欣賞的基礎上,學生經過自己的思維加工,進行創造性地闡發、評論,這不但可以深透地理解文本,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創作劇本這種形式難度最大,比較適宜於高年級的學生嘗試。教師在組織這種形式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發揮指導的作用。正所謂「語文生活化」,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自己身邊的人與事,把握那些能夠觸動自己情感思維的素材,寫出真情實感,這樣的練筆形式,才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戲劇的教學要注重有效性,有效的戲劇教學應當抓住戲劇的主要特徵,以「個性化語言」的文本解讀為基礎,以適當的多媒體設備教學為輔,並且應當適當地開展戲劇表演、劇本創作、劇本或表演的點評等戲劇輔助學習形式,從而逐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C. 台灣小學語文課本《快樂的我》全文

四年級上冊,全文:我們家的大花貓性格實在古怪。說它老實吧,它有實的確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可是,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麼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啊,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兒響動,又多麼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鍾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地給自己解悶兒。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要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它什麼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勇猛,不要說對付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它小時候可逗人愛哩!才來無們家時剛好滿月,腿腳還站不穩,已經學會了淘氣。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起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後來,膽子越來越大,就到院子去玩了,從這個花盆跳到那個花盆,還抱著花枝打鞦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被它折騰的枝折花落。我從來不責打它。看它那樣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我喜歡還來不及,怎麼會跟它生氣呢?

D. 語文教法學法如何寫

語文教學方法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路、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盧仲衡、魏書生)
(八)其他教育教學的方法舉隅:
1、語感教學法 (洪鎮濤、王尚文)
2、思路教學法
3、情感教學法 (於漪)
4、案例教學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點撥教學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
7、導讀教學法 (錢夢龍)
8、目標教學法(布盧姆)
9、反饋教學法(劉顯國)
10、問題教學法(杜威、馬赫穆多夫)
11、欣賞教學法
12、活動教學法 (杜威)
13、點面教學法
14、愉快教學法 (上海一師附小等)
15、成功教學法 (上海閘北八中)
16、整體教學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學法 (美國的斯萊文、前蘇聯阿莫納什維利)
18、啟發式教學法 (《學記》、柏嘗試教學法拉圖)(邱學華)
19、設計教學法 (克伯屈)
20、發現教學法 (布魯納)
21、創新教學法 (奧斯本、吉爾福特、陶行知)
22、差異教學法 (華國棟)
22. 單元教學法
23. 比較教學法
24. 程序教學法(普萊西、斯金納)
25. 直觀教學法
26. 圖示教學法 (王松泉)
27. 暗示教學法 (洛扎諾夫)
28. 競賽教學法(羅樹根)
29. 大語文教學法(張孝純)
30. 非指導性教學法(羅傑斯)
31. 掌握學習教學法(布盧姆)
32. 道爾頓制教學法(柏克赫司特)
33. 有意義學習教學法(奧蘇貝爾)
34.遷移教學法 (馬芯蘭)
35.嘗試教學法 (邱學華)
36.學導式教學法 (胥長辰)
一、什麼叫閱讀?
閱讀:是一種通過文本媒介,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創造信息的過程.
閱讀本質是對話。
1、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智活動
2、閱讀是一種復雜的情感活動
3、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語言技能活動
閱讀的功能:信息解碼、文化浸潤、心靈溝通。
閱讀的類型:積累型閱讀;理解型閱讀;鑒賞型閱讀;研究型閱讀。
閱讀的方式:
(一)語義學閱讀;
(二)文體論閱讀;
(三)社會學閱讀;
(四)文化學閱讀;
(五)接受美學閱讀;
(六)綜合性閱讀。
閱讀的方法:默讀與朗讀;略讀與精讀;慢讀與速讀。
二、閱讀教學的任務:
(一)激發閱讀興趣(廣泛、專一、濃厚、高尚)
(二)培養閱讀習慣(心理、行為習慣)
(三)教會閱讀方法(泛讀—略讀—精讀—研讀等)
(四)提高閱讀能力:
1、認讀能力;
2、理解能力;
3、概括能力;
4、質疑能力;
5、評判能力;
6、鑒賞能力;
7、攝取能力;
8、積累能力。
三、閱讀教學的內容:
(一)寫作四系統(主體、客體、載體、受體)
(二)文章六要素(中心、材料、結構、語言、表達方式、文體)
(三)古人讀文六要旨(識字、釋詞、品句、析段、求旨、探法)
(四)今人讀文「新八股」(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朗讀課文—正音釋詞—劃分段落—分析課文—歸納中心—總結特點)。
四、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梳理教學思路;
(二) 調控教學節奏;
(三)控制教學情緒;
(四) 活躍課堂氣氛
五、閱讀教學的技能:
(一)導入的技能
1、文學手段導入法;
2、藝術手段導入法;
3、現代技術導入法;
4、活動游戲導入法;
5、實物實境導入法;
6、復習預習導入法;
7、設疑質疑導入法
(二)提問的技能
1、記憶型提問;
2、了解型提問;
3、理解型提問;
4、評價型提問;
5、運用型提問
(三)板書的技能
1、錘煉文字;
2、借用符號;
3、運用線條;
4、製作表格;
5、創造圖形;
6、調諧色彩
(四)結束的技能
1、小結評價 ;
2、練習作業;
3、引申拓展;
4、聯想想像。
六、閱讀教學的模式:
1、教師示範解讀
2、師生對話討論
3、學生撰寫筆記
4、多媒體閱讀教學
七、閱讀教學的類型:
1、強調雙基型(串講與評點;段序式;單元教學:提示-通讀-比較-總結-訓練)
2、利用情境型(帶入情境,感知表象;憑借情境,理解詞句;運用情境,訓練語言;體會情境,指導朗讀)
3、發展思維型(問題教學法:設疑-讀議-解疑-語言訓練)
八、閱讀教學的方法:
1、誦讀、涵泳法(放聲朗讀;虛心定氣、默識心通、切己體察、深入體品)
2、整體感悟法(誰寫、寫於什麼時候、在哪裡寫、寫什麼、為什麼寫、寫得怎樣------)
3、提問、對話法(師生、生生;教師、學生、作者、文本、編者、權威)
4、文學鑒賞法(感知-得意-共鳴-遷留)
九、閱讀教學的步驟(一)
1、了解性預習
2、啟發性講解
3、問題性研究
4、針對性練習
5、發展性提高
閱讀教學的步驟(二)
1、情感導入
2、整體感知
3、探究質疑
4、體驗反思
5、拓展延伸
閱讀教學的步驟(三)
1、確定目標(設定目標、引發動機)
2、創設情境(教育情境、問題情境)
3、實踐探究(實踐活動、研究探索)
4、合作學習(分工合作、對話交流)
5、評價反饋(練習測評、反饋矯正)
十、各種文體的教學:
(一)一般文章的教學(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
(二)文學作品的教學(小說、詩歌、散文、戲劇)
(三)文言文的教學
附:備課與教案
備課:備課標、備教材、備練習、備語言、備板書、備方法、備教具(課件)、備學生;
教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用具、課型、教學方法、課時、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板書設計、資料附註)
教學後記。
作文的重要性:
1、作文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2、作文是學生的基本能力
3、作文是社會的需要
一、作文教學的目標:
1、涵養品德
2、訓練思維
3、表達情感
4、優化語言
5、積累知識
二、作文教學的內容:
1、傳授寫作知識(理論)
寫作規律:
(1)厚積薄發律 (2)有感而發律 (3)勤寫多改律
(4)人文一體律 (5)循序漸進律 (6)從仿到創律
(7)先放後收律 (8)知行結合律 (9)主客互化律
2、訓練寫作能力:
(1)寫作的一般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聯想力、想像力);
(2)寫作的專門能力(審題能力、立意能力、選材能力、構思能力、表達能力、修改能力)。
3、培養寫作習慣
4、學習寫作技藝
三、作文教學的原則:
1、動力性原則
2、過程性原則
3、教練性原則
4、主體性原則
5、個性化原則
6、科學性原則
7、藝術性原則
8、應用性原則
四、作文教學的要求:
1、內容與形式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
2、作文與讀文相結合
3、單項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
4、口頭作文與書面作文相結合
5、命題作文與材料作文相結合
6、作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7、作文訓練與生活(活動)相結合
8、寫實與寫虛相結合
五、作文訓練的方式:
(一)口頭作文訓練方式(即席發言、復述課文、口述作文)
(二)單項作文訓練方式
(三)綜合作文訓練方式(命題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想像作文、話題作文、活動作文、自動作文)
附作文模式:
1、仿寫作文:例文引讀—規律概括—模仿寫作
2、寫實作文:觀察生活—思考感悟—寫作表達
3、寫虛作文:設置情境—聯想想像—構思創作
4、命題作文:命題審題—收集材料—作文修改
5、材料作文:審閱材料—分析定旨—扣題而作
6、話題作文:閱讀材料—引出話題—延伸拓展
7、新聞作文:先定主旨—調查訪談—寫作發表
8、申論寫作:概括問題—提出對策—申而論之
六、作文訓練的模式:
1、我國:指導—示例—練習
觀察—分析—表達(劉 、高原)
「語言—思維」訓練模式(章熊)
分格作文訓練(常青)
文體遞進訓練(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學作品)
2、香港:「命題—寫作提示」引導式訓練
3、台灣:「範文—作文」以讀帶寫、讀寫結合訓練
4、美國:作品示範—寫作知識—預備活動—正式寫作;觀察—思維—語言
5、前蘇聯:「基本寫作能力—特殊寫作能力」訓練體系
6、法國:詞彙訓練—句子合成訓練—作文訓練
7、英國:虛構故事—現實寫作
8、日本:例文—指導—練習
七、作文教學的過程:
(一)教師命題—學生選題;
(二)教師指導—學生准備;
(三)教師點撥—學生表達;
(四)教師批改—學生自改;
(五) 教師講評—學生總結。
八、「新課標」視野下的作文教學:
(一)當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弊症:
1、重「知識」(寫作理論),輕「能力」(寫作能力)
2、重「寫法」(寫作技巧),輕「內容」(寫作素材)
3、重「訓練」(機械訓練),輕「態度」(寫作興趣)
4、重「結果」(文章作品),輕「過程」(寫作體驗)
5、重「語言」(外部言語),輕「思維」(內部言語)
6、重「寫作」(寫作成文),輕「修改」(批改自改)
7、重「指導」(寫前指導),輕「講評」(寫後指導)
8、重「範文」(名家例文),輕「下水」(教師寫作)
(二)「新課改」作文教學觀念的轉型:
1、教學方面:變「封閉型」為「開放型」
2、學生方面:變「被動型」為「主動型」
3、要求方面:變「劃一型」為「創新型」
4、訓練方面:變「單一型」為「多途型」
5、指導方面:變「技巧型」為「實踐型」
6、文體方面:變「文學型」為「實用型」
7、 載體方面:變「傳統型」為「現代型」
8、 目標方面:變「應試型」為「素養型」
(三)「新課改」後作文教學的基本走勢:
1、 淡化命題,強調創設情境
2、 淡化文體,強調語言文采
3、 淡化章法,強調獨特個性
4、 淡化「思想」,強調真情實感
5、 淡化結果,強調寫作過程
6、 淡化要求,強調大膽創新
7、 淡化功利,強調「分享快樂」
8、 淡化指導,強調自由表達
(四)「新課程」作文教學的策略:
1、品味佳作,優化語感
2、體悟生活,積累素材
3、激發想像,開拓思路
4、誘發動機,訓練有素
一、口語交際的涵義與類型:
口語交際能力是言語知識與交際技能的結合,是一種類化了的口語交際經驗在特定場景中活生生的顯現,它不僅要注意聽、說的品質,還要注意交流的恰當、得體、機敏,體現了較強的生活實踐性。對特定語境的准確判斷是口語交際成功進行的前提;
合作、禮貌是口語交際必須遵守的規則。
口語交際的類型:
(1)介紹類,如自我介紹,介紹名勝古跡等。
(2)獨白類,如說笑話、說故事、說相聲等。
(3)交往類,如做客、道歉、轉述、采訪等。
(4)表演類,如演講、主持節目、演話劇等。
(5)討論類,如談話、討論、辯論等。
二、口語交際的功能與意義:
(一)功能:
1、交流信息功能
2、溝通情感功能
3、審美愉悅功能
(二)意義:
孔子:「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
1、個人發展的需要
2、社會生活的需要
3、工作學習的需要
三、口語交際的特點與風格:
(一)特點:
1、口語化與大眾性
2、情境性與臨場性
3、隨機性與生成性
4、多樣性與生動性
(二)風格:
1、簡潔嚴密型
2、庄嚴典雅型
3、詼諧幽默型
4、生動活潑型
5、質朴通俗型
四、口語交際的要素與能力:
聽話—是口語交際的理解過程(態度、能力);
說話—是口語交際的表達過程(態度、能力);
情景—是口語交際的情境(社交環境、語境)。
口語交際的能力:
1、組織內部言語的能力(中心、條理、語脈)
2、快速言語編碼的能力(用詞、語意)
3、運用語音、語速、語調和態勢語能力(神態表情、體勢動作、音量語速)
4、注意能力(詞彙、細節、要點、內容—辨音調、重音、停頓、節奏)
5、理解能力(理解詞義、句型語序、內容,概括中心,猜測隱語,推斷、理解結論—整體感知,抓關鍵詞句、中心句、語言標志、語境,揣摩關鍵語句,重視體態語情感體驗與創造性理解,)
6、品評能力(分辨正誤,作出反應—體會話語風格,領悟弦外之音)
五、口語交際的訓練:
(一) 聽話的訓練:
聽話類型:
1、交際性聽
2、輔助性聽
3、欣賞性聽
4、評論性聽
5、創造性聽
訓練方法:
1、聽記訓練法;
2、聽讀訓練法;
3、聽說訓練法;
4、聽問訓練法;
5、聽寫訓練法;
6、聽辨訓練法;
7、聽改訓練法;
8、聽評訓練法;
(二)說話的訓練:
說話類型:
問答、交談、朗讀、復述、匯報、討論、辯論、講笑話、講故事、自我介紹即席發言、說相聲、演小品、演話劇、演講、作報告、采訪、口頭作文-----
1、結合聽、讀、寫訓練方法;
2、語文課外活動訓練方法;
3、單獨開設聽說訓練課。
強化說話訓練:
(1)增強自信,變「怕」說為「敢」說;
(2)培養興趣,變「敢」說為「愛」說;
(3)激發情感,變「愛」說為「會」說。
附:口語應用常見的語病:
1、略語、贅語—違反「量」的准則
2、散語、斷語—違反「關系」的准則
3、模糊語、重語、急語、緩語—違反「方式」的准則
4、不合語境—違反「得體」的准則
5、角色不當—違反「慷慨」的准則
6、漠視對象—違反「贊譽」的准則
7、攔截話題—違反「謙虛」的准則
8、超前判斷—違反「一致」的准則
9、假意傾聽—違反「同情」的准則
六、口語交際教學應注意:
1、要有計劃,避免隨意性與盲目性,做到科學、有序;
2、採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注意在閱讀、作文教學及課外語文活動中有意識地滲透口語訓練,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站在育人的高度,審視聽說的內容,注意口語訓練的教育性,要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自覺地追求高雅的談吐修養;
4、要創造條件,培養學生聽說的興趣,積極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引發學生思維的「引爆點」,激發其發表的慾望。多鼓勵,引導學生克服思想、心理上的障礙,不諷刺挖苦,允許說錯、允許補充、允許修正、允許質疑、申辯、反駁、允許保留,努力消除說話時怯場、跑題、羅嗦、片面、傷人等毛病。
5、要注意教師的示範作用。
6、因材施教,區別對待,重視班級集體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

E. 戲劇表演實際上是什麼的結合形式

戲劇表演實際上是方言話劇和歌舞的結合形式。

F. 課本劇的教學方法:小學課本劇怎麼教

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如何將書本的知識有效的傳授給學生並為之所用,這就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不斷探究的問題。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總是會感覺到課文講解得已經很細致了,重難點已經很明確了,但學生的反應卻總是不令人滿意。我想關鍵還是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強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把語文知識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把語文技能與具體生活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自會興趣盎然,在實踐中真正提高能力。編演課本劇是其中一種方式。
一、課本劇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課本劇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以戲劇的形式體現,發揮學生的各自特長真正放手與學生,它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語文新教材中所凸現出來的心理因素、美的因素、藝術因素等決定了課本劇在基礎教育階段排演具有較強的可行性。進行課本劇表演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實踐活動,有利於滲透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實踐證明,演好一出語文課本劇,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而且是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和良好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2、課本劇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濃厚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無非以說教為主,教師累學生累且收效甚微。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疑學生對課本劇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充滿濃厚興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他們自己的舞台。課本劇取材於語文教材,且多為傳統名篇,有著良好的文學基礎,經過戲劇這種綜合藝術的再創造後,又具有了較強的教育感化作用。同時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廣泛運用演課本劇這一教學形式,無疑將有利於引領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互動、走向整合、走向智慧,可以變課堂為舞台,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為學生的「做人」與「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3、課本劇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課本劇教學,就是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劇本,並且要表演,選哪一篇?怎樣編?誰來演什麼角色合適?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學生去思考,需要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後才能解決問題。要編演課本劇,顯然不是一個人的事了,哪一個角色、動作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整部劇情的發展、主題的表達。無形中灌輸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要求學生有很好的相互協調與配合的能力。
二、課本劇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當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並不是所有的課文篇目都適合課本劇,課本劇在實際運用中也存在策略欠優化、學生參與少和缺乏相應評價機制等方面的問題,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思考對策,不斷優化。
1、課本劇在語文教學中的適用范圍
盡管課本劇具有多方的好處,但寧精勿濫。課本劇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針對小學語文教學,要有針對性的選擇這種教學模式,並非每一片課文都適合。比如一些文質兼美的看圖學文《桂林山水》等,議論性文體《嚮往奧運》等篇目在進行教學時就不太適應或不太容易開展課本劇教學,故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的不同有選擇地實施課本劇教學。同時,還需要考慮的是我們在實際課本劇教學時所需達到怎樣的教學目的一定要明確,不能盲目追求課本劇的優勢而忽略了實際教學效果;進行課本劇教學的同時既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把握教師的主導地位。
2、課本劇教學必須掌握的幾個環節
有選擇的開展課本劇教學,指導學生完成課本劇的編演,重要一點是要按一定規范操作,同時又要靈活掌握,注意肯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編演程序為導、選、讀、編、演、評六步,每一步相應有具體要求。
導,即引導。可以是開篇通過情境導入的方法,也可以臨時安排觀看相關的課件片斷,激發學生「演戲」的興趣,吊起他們的胃口。選,即選擇合適的篇目,在備課時教師要有全盤的計劃,選較生動的記敘性課文例如:《將相和》《草船借箭》《景陽岡》等。選這一過程讓學生充分討論後決定選用,使學生充分參與,以調動其積極性。所選課文要求矛盾沖突激烈,情節性較強,人物性格鮮明。選用的課文篇幅如太長,也可選取其中一個段落層次,因為初小學生語文實踐水平較為有限,目標不能定得太高。讀,即深入研讀課文,充分理解課文,要知背景、明主題、熟內容。人物性格的內涵與特定的歷史背景相聯系,是為表現作品的主題服務的,所以,對文中人物性格要清楚,更要清楚產生其性格的社會背景,清楚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用心。編,即編劇本。在學生編寫課本劇時,注意不能原文照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完成劇本。演,即表演。背景、道具的設置不需要過於復雜,視班級情況而定。人物對話的表演是重點,應掌握好語調、速度、節奏及停頓,最大程度地為突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服務。分小組表演,使人人參與,人人得到實踐的機會。評,即評議。在表演後,組織學生討論,評論編演的水平及得失,重點是指出創新和成功之處,以起到鼓勵的效果。
3、要在課本劇教學中學會反思
課本劇教學,既要有明確的目標,詳細的過程,還要進行針對性的反思。教學的程序如何,學生態度怎樣,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等等。經過反思,學生之間提出不同的看法,進一步提高對課文深層次的認識。達到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積累,學會運用,學會創新的目的。
總之,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層出不窮,但課本劇始終是教育同仁們一致看好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誠然,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深入研討,使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可以的話請給好評,謝謝!

G. 各國及台灣語文課教什麼,怎麼教

各國及台灣語文課教什麼、怎麼教?

王易 中國教育報

這是關於語文教學、教材的第四篇文章,前三篇文章著重研討中國與美國在語文教學、教材方面的差異,今天的這篇文章,向大家介紹的是美國、法國等國家以及台灣地區的語文教學和教材。站在世界的角度來觀察,中國語文的教學教材改革該往何處去。看完這篇文章,要是覺得不過癮,可以回復「語文」查看小編為你准備的其他文章。

美國:把語文課上成閱讀課

美國中學實行寬松的選課制,語文課也更像是「閱讀分享課」。雖然美國大學入學對寫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學都不設有專門的寫作課程,而是通過閱讀各種體例的作品、寫書評等鍛煉出來。至於語文課上讀什麼書,也由任課教師自己來開書單,無論教育部還是學校,都不會印發統一教材。盡管中學語文課深淺是可選的,但無論哪種課程,大量的閱讀都逃不掉:剛上初中的13歲孩子,一個學期下來可能必須讀6-7種風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點大學的高中生,平均一學期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著。

小說、傳記類閱讀材料在美國中學語文課上所佔比例卻很大。從古希臘故事《特洛伊》、《奧德賽》,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記》、《罪與罰》和《蠅王》等,都是學生最經常被布置閱讀的著作。與中國語文課本主要收錄選段不同,美國中學生還要完整閱讀整本著作,按進度在課堂上進行討論。

一個班的學生同時讀一本作品、並且進度也相當,是美國人熟悉的「讀書會」式語文教育。但美國一些學區卻大膽地引進了「工作坊」式的語文課,這意味著學生自己選擇想讀的書,並跟同學們分享。曾主張學生只該讀「精華讀物」英文文學教授MarkBauerlein就表示,學生讀《哈利波特》還是狄更斯(英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都無所謂,關鍵是在信息時代保持閱讀的習慣。

法國:「通識教育式」的語文課

與美國類似,法國中學的文學課程沒有統一的國家教材,學校根據教育部定立的大綱自主選擇課本。受多年的精英主義教育觀念影響,法國的語文教育曾長期被等同於文學教育,16至20世紀的經典純文學作品,尤其是法國和法語區的經典小說、詩歌和戲劇,都是法國中學教師熱衷選擇的教材。從巴爾扎克到雨果、從拉封丹到拉伯雷,幾乎每一個法國文學分支都可能涉獵,文科的學生還要完整閱讀如(義大利作家)蘭佩杜薩的《豹》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朱麗葉》等譯作。

為了應對中學生越來越不願意上文學課的現象,法國教育部宣布把電影引入文學課程,將學生感興趣的性、浪漫和反叛精神引入日常課堂。法國教育部官員認為,他們選擇的電影能幫助正經歷青春期的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問題。在已公布的200部經典電影中,中學生能在老師陪同下觀看法國電影《輕蔑》(LeMépris)中的男女主角「調情」,以及《赤膽威龍》(RioBravo)的槍戰,並以自己的角度進行解讀。

在法國,有個流行的說法,「每個法國人一生中都要過哲學這一關」。雖然法國高中生在高中階段將分科(主修文科、經濟社會或理科),但中學畢業會考時都需要考哲學作文(類似高考語文作文)。

因此,法國中學生的「語文課閱讀材料」涉獵非常廣,除了經典法國文學作品,還須閱讀薩特和加繆等看上去對中學生而言過於艱深的哲學作品。而這很可能還不夠,2010年,法國中學會考作文,要求考生解釋霍布斯《利維坦》(英國政治哲學巨著)和托馬斯?阿奎那(中世紀義大利神學家、哲學家)的《神學大全》節錄。

德國:將語文課上成公民教育

20世紀90年代,德國曾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目的是為了讓教育「更適應社會發展」。在包括語文在內的科目,教材選取還專門加入了更多展現社會「陰暗面」(如種族歧視、違法犯法)的內容,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解釋社會現象。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一次談到教育的訪談中,曾列舉兒子安德烈上德文課的一個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師讓學生在課上討論布萊希特(BertoltBrecht,德國作家)的劇本《伽利略傳》,該劇本講述的是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地球的原理,但原理不被教會所接受。與多數學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堅持自己的理論不同,布萊希特的劇本卻表現了伽利略面臨選擇的兩難:硬碰硬、然後被教會迫害而死,或暫時屈服以保存自己。劇本的結尾是,伽利略選擇了後者。

允許不一樣的東西,僅僅展現了德國中學語文課的一面。在「不在吃飯就在思考」的德國,中學生的德文課的討論更是與別不同。據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回憶,對這部文學作品的理解遠不僅到其「映射法西斯」的背景,課堂上的討論甚至涉及到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個人與國家機器間的關系,可以說已脫離了純粹的語文教育。本身身為大學教授的龍應台稱,這樣語文課讓人聽著「驚心動魄」,因為它實際上已觸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疇。

中國台灣:最重視古文的語文課

在台灣,「教育部門」會匯編供中學生統一使用的課本,但不少學校也在採用自編教材。文言文超過白話文比例,一直是台灣語文課本(台稱「國文課本」)一大特色。在文言文比例被調低到45%之前(今年9月份又剛調整為45~65%的「彈性比例」),台灣學生高中三年學習的文言文比例逐漸遞增,大約為高一的60%、高二70%和高三80%,其中選自先秦諸子的比例很重。

文言散文集《古文觀止》幾乎是每一個台灣中學生都精讀過的教材,大陸學生所熟悉的陶淵明《歸去來辭》、王勃《滕王閣序》等散文,也在台灣學生最為熟悉的篇章之列。台灣國文科教材的白話部分,一部分選自餘光中等有影響力的現當代台灣本土作家作品,而曾被列為禁忌的魯迅和沈從文的作品,現也被列入。

H.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拓展資料: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I. 兩岸青年教師如何探討戲劇教育

2018年8月9日,台灣台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表演藝術專家廖順約如是表示。「戲劇可以作為一個工具,應用到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透過戲劇的主題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作為「首來族」,台灣高雄師范大學英語系大二學生許書綺對此次論壇內容十分感興趣。她稱,來參加海青節是想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增進與大陸同胞的交流。雖是首次來大陸,由於看好大陸市場,她對西進大陸就業十分感興趣。

近年來,福州市中小學戲劇戲曲教育穩步發展,已經建立了43所兒童歌舞劇基地校。福州市中小學戲劇戲曲研究會以戲劇教育與學科課程結合為研究重點,著力推廣普及校園戲劇戲曲教育,與台灣在戲劇教育方面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

福州第三中學校長邵東生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該校大力開展校園戲劇課本劇的實踐研究活動。校園戲劇的魅力所在是用戲劇的元素設計各種體驗,滲透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身邊的每一處都成為小小的舞台,讓孩子都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小演員。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理事胡曉玲則表示,把戲劇元素融入到課堂中,用游戲式的方法帶入課文,可以讓孩子將自身對課文中人與物的理解,充分發揮想像,把較為平面的課文內容通過肢體和語言展現,對於培養孩子的理解力、創造力和增加學習自信心、閱讀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據悉,本次活動由福州市教育局、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福州第三中學、福州市中山小學承辦,福州市中小學戲劇戲曲研究會、福建省金蕾音樂名師工作室協辦。

J. 戲劇的結構

戲劇結構
1、戲劇結構的類型及其特點:
由於受舞台和時間的限制,戲劇是一種要求最經濟的表現又能最抓住觀眾的藝術。戲劇結構的好與壞,不僅關繫到一部劇本的完整性和統一性,也是戲劇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完整的戲劇結構,可以提供一個特定的矛盾沖突的發生、發展、轉化的全部過程,這會使人們更容易了解這一矛盾的因果關系,從而認識到事物的規律性。
所謂 "結構"是對劇本所反映的生活材料進行組織,也稱之為"布局"。戲劇結構就是劇作家根據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思想主題的要求和戲劇藝術的特殊規律而對全部劇情的設計和安排。戲劇結構類型分為回顧式、開放式、人像展覽式三種。
(1)回顧式結構
"回顧式"結構又稱"鎖閉式"結構.
它的主要特點:出場人物較少,劇情展開的時間、地點高度集中,基本符合"三一律"(時間、地點、情節的一致)的原則,劇情從臨近高潮的地方開始,以前的事用回敘的手法融合到劇情發展之中。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曹禺的《雷雨》等。這種結構的長處是:集中統一,又環環緊扣,容易取得戲劇性的效果。
(2)"開放式"結構
按照故事發展的時間順序展開劇情,人物較多,劇情展開的時間較長,場景富於變化,情節更為豐富、曲折;可以沒有回敘成分。象莎士比亞的《羅米歐與朱麗葉》,老舍的《茶館》,曹禺的《原野》等。《原野》中描寫仇虎從獄中逃出,來到焦家報仇,殺死了焦閻王之子焦大星,帶著他原先的未婚妻金子逃走,當被圍困走投無路時,自殺身亡,完全是按順序推進劇情的發展.這種結構的長處是:有頭有尾,把戲劇情節原原本本表現在舞台上,能容納較廣的生活材料。
(3)人像展覽式結構
"人像展覽式"的結構,是以片斷方式展示眾多的人物形象和社會風貌為主要目的。如曹禺的《日出》等。曹禺的在寫《日出》時,"決心舍棄《雷雨》中所用的結構,不再集中於幾個人身上"。《日出》中人物雖有主次,但並無中心人物,而且互為賓主,交相映襯,沖突也非單線,而是多線索交錯,目的在於通過較多人物的塑造,共同完成一個主題,要批判那"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的黑暗社會。《日出》以交際花陳白露和方達生為串線人物,通過他們,一方面聯系著那腐朽沒落的上流社會中的金八、潘月亭、富孀顧八奶奶之流的"有餘者";一方面又聯系著處於社會最地層的小東西、黃省三、翠喜這些"不足者"。這樣便把"有餘"與"不足"兩個世界的景象都展現在觀眾面前,讓人們看到了一幅半殖民地都市社會的里外兩面。上層社會的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下層人民的食不果腹、賣身賣命的悲慘生活。
2、《雷雨》的結構特點
《雷雨》的結構是"鎖閉式"結構的典型範例。作者運用"回顧式"手法來結構《雷雨》,將三十年前周朴園遺棄侍萍的罪過用回敘的手法融合到劇情發展之中,將"過去的戲劇"與"現在的戲劇"結合得十分緊密。同時作者又純熟地運用"三一律"的創作原則,《雷雨》的故事在時間上的跨度超過三十年,但它在一天內完成。時間集中、地點集中、 人物集中。
戲劇結構與戲劇沖突直接相關。它實際上就是組織戲劇沖突、安排戲劇情節的藝術。
《雷雨》中人物雖然不多,但情節復雜,以血緣、家庭關系連結了沖突各方的人物,使結構十分緊湊。《雷雨》中的各種矛盾都集中在周公館內,罪魁禍首是周朴園。如何來揭露這個人物呢?
戲劇結構的表現形式,或構成部分,通常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高潮作為劇情發展的頂峰,是全劇中最緊張、最有意義的一刻,也是戲劇最吸引人的地方。一部戲劇有一個總高潮。每一幕戲又有小高潮,一個個小高潮最後發展成全劇的大高潮。
3、《茶館》的結構特點
《茶館》的結構屬開放式。它突破了傳統話劇"三一律"的形式,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創新。正如老舍自己所說"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從總體的結構上,截取歷史上三個有代表性的片段。前後五十年的社會生活,集中概括在短短的三幕戲中。《茶館》巧妙地通過北京城裡的裕泰茶館興衰來反映社會的變化,"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出色地表現了要"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被人譽為"圖卷戲"。其結構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A.《茶館》不以貫徹始終的戲劇沖突推進情節的發展,不追求完整地故事。而是把重點放在眾多人物命運及其相互關繫上,描寫了眾多的生活片段,人物速寫,看似鬆散,卻在"葬送三個時代"的主題下,形成了"形散而神不"的獨特而又完整的結構。雖然沒有完整的中心情節,但裕泰茶館的興衰變化卻是連接"三個時代生活"畫面的一條明顯的貫穿線索。
B《茶館》的時間的跨度大,為避免三幕戲變成孤立的三大塊,特意設置大傻楊這個串線人物用"數來寶"的方式來介紹劇情,在場於場之間起著連綴作用。
C、在人物安排上的特點。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王利發、常四爺、秦仲義等在三幕都出現;次要人物父子相承,由同一演員扮演。如清末的打手二德子,說媒拉纖的劉麻子,相面的唐鐵嘴等,他們的兒子都繼承父業,這樣使觀眾感到人物、事件、前後聯貫;其它眾多無關緊要的人物則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每個角色都說自己的故事,又都與時代發生關系。
在這部劇中,上場的人物多達70餘人,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有40多位。這些人物涉及三教九流,有茶館掌櫃、伙計,還有相面的、說媒拉纖的、吃洋教的,還有資本家、太監、打手、逃兵、特務以及破產農民、青年學生等。這些人物的職業、身份、性格等特徵都寫得生動、准確、鮮明。
top

(五)戲劇語言
戲劇語言與小說、散文等不同,它不用敘述體,而用純粹的口語 ;它必須適應戲劇的舞台性、表演性的要求,而具有性格化、精煉美、動作性、含蓄美、諧趣性等基本特徵。
戲劇中有兩種語言: 一是人物的語言,即台詞,包括對話、獨白和旁白。它是劇本塑造人物形象、描繪戲劇沖突、表現主題的主要手段,是形成劇本的基本材料。二是作家的"舞台提示"。
1、戲劇語言的性格化
優秀的戲劇語言,一定是個性化的語言,因為劇中人物性格的創造,主要依賴於人物的語言。戲劇語言的個性化,要求劇中人物的語言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於表現人物獨特的個性。老舍、曹禺筆下的人物個性化語言,非常突出,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老舍認為人物對話必須是性格化的語言,"開口就響,聞其聲知其人"。
《茶館》中的對話,都是人物自己應該說的語言,因此,人物性格區別非常鮮明。戲剛開始時,有錢人家為一隻鴿子在茶館里鬧糾紛,引起松二爺、常四爺、二德子、馬五爺的一段對話,是如何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
松二爺: 好象又有事兒?
常四爺: 反正打不起來!要真打的話,早到城外頭去啦;到茶館來干嗎?
二德子:(湊過去)你這是對誰甩閑話你?
常四爺:(不肯示弱)你問我哪?花錢喝茶,難道還叫誰管著嗎?
松二爺:(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說這位爺,你是營里當差的吧?來,坐下喝一碗,我們都是外場人。
二德子: 你管我當差不當差呢!
常四爺: 要抖威風,跟洋人干去,洋人利害!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著官餉,可沒見著您去沖鋒打仗!
二德子 甭說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動手)
王利發: 哥們兒,都是街面的朋友,有話好說,德爺,您後邊坐!
常四爺: (閃過)你要怎麼著?
二德子: 怎麼著?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嗎?
馬五爺:(並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風啊!
二德子:(四下掃視,看到馬五爺)喝,馬五爺,您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過去請安)
馬五爺: 有什麼事好好地說,干嗎動不動就講打?
二德子: 蔗!您說的對!我到後頭做做去。李三,這的茶錢我候啦!(往後面走去)
常四爺:(湊過去,要對馬五爺發牢騷)這位爺,您聖明,您給評評理!
馬五爺:(立起來)我還有事,再見(走出去)
2、戲劇語言的精煉美
戲劇由於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戲劇語言必須精煉。戲劇語言的精煉美表現在台詞表達內容上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也就是說,用最經濟的語言表達最豐富、最廣博的內容,做到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如在《茶館》第一幕中貧苦的農民康六迫於生計無奈把女兒康順子,讓人販子劉麻子賣給了龐太監。康順子上場後只有一個字的台詞"我"說了兩次,卻把人物特定情境中的復雜心理和盤托出了:

康六: 姑娘!順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麼辦呢?你不找個吃飯的地方,你餓死!我不弄到手幾兩銀子,就得叫東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順子,認命吧,積德吧!
康順子: 我,我…….(說不出話來)
劉麻子:(跑過來)你們回來啦?點頭啦?來見見總管!給總管磕頭!
康順子:我………(要暈倒)
3、戲劇語言的動作性
戲劇語言的任務,不僅在於顯示性格,而且還要展開戲劇沖突,其沖突必然是在其動作性中表現出來.所以,戲劇語言也必須富於強烈的動作性。
所謂戲劇語言的動作性,是指劇中人物不僅表現出在說話,而且出表現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勢、表情、形體動作結合在一起的,推動著劇情的發展。如《雷雨》第二幕中魯大海在揭露周朴園罪惡的發家史時,侍萍目睹了離別二十多年的長子周萍打自己另一個兒子魯大海時,內心世界的痛苦變化過程:

魯大海:你們這些混賬東西,放開我。我要說,你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
......
她大哭起來,不禁沖口而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哦,"這真是一群強盜!(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憑,---憑什麼打我的兒子?"
4、戲劇語言的含蓄美(潛台詞)
優秀劇作的語言總是含蓄、蘊籍,耐人尋味的,蘊含著豐富的"潛台詞"。潛台詞,是戲劇的酵母。"潛台詞"就是潛藏在人物台詞之中的真正含義,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們在日常交談中常說的"話里有話"。
《雷雨》第二幕周朴園與侍萍相見那場戲,當周朴園還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時,表現出一種眷念、懺悔之情,當認出侍萍後,露出了資產階級偽君子的真相。他嚴厲地責問: "你來干什麼?""誰指使你來的? "這兩句從下意識中冒出來的話,是有內心語言和潛台詞的。
前一句話"你來干什麼?"的潛台詞有兩層意思:
其一, 你大可不必到這兒來;
其二是一種威脅之意,你想來敲詐我嗎?
後一句話"誰指使你來的?"的潛台詞是:
不是你,那一定是魯貴指使你來敲詐我的。他非常害怕他和侍萍的事暴露在魯貴這個下人面前,這對他的名譽、社會地位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這兩句"言外之意"的潛台詞,對於表現周朴園的虛偽性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5、戲劇語言的諧趣性
所謂的"諧趣",就是詼諧、幽默、有趣味性。作家有時也用一些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語言妙趣橫生,具有生動性、趣味性,能增強戲劇藝術的感染力。
在《茶館》中生動、詼諧、幽默的語言運用創造出令人發笑而又耐人尋味的諷刺場面。如第二幕中王利發與唐鐵嘴的一段對話:

唐鐵嘴:聽說後面改了公寓,租給我一間房子,好不好?
王利發:唐先生,你那點嗜好,在我這兒恐怕--
唐鐵嘴:我已經不吃大煙了!
王利發:真的?你可真要發財了!
唐鐵嘴:我改抽 白面啦。(指牆上的香煙廣告)你看,哈德門煙是又長又松,(掏出煙來表演)一頓就空出一大塊,正好放白面兒 。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 白面兒,兩大強國侍侯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6、戲劇語言的舞台感和詩意
一部好的劇本不僅文學性強,經得起讀,而且舞台感強,既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又是傑出的舞台劇。這一特色既體現在劇本創作的台詞中,又體現在"舞台指示"的描繪之中。詩意是劇作家追求的美學理想。老舍認為"戲劇語言要既俗(通俗易懂)而又富於詩意,才是好語言。"
深受民族戲曲的熏陶和影響,曹禺和老舍的話劇中字里行間盪漾濃郁的詩意。在劇本中,曹禺喜歡對他所描繪的人物進行外貌、性格和身世的具體描述,對人物生活的場景作祥細的說明和描繪。這種語言如同敘事詩一般,具有濃厚的抒情性。
曹禺決不是孤立地、靜止地撰寫人物台詞,而是讓人物身臨其境地講話,將刻劃人物內心活動的台詞同舞台效果、布景的描繪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產生強烈的戲劇效果。如《雷雨》第三幕魯侍萍讓女兒四鳳"起誓"這一場面,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
作為一門語言藝術,語言在戲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往往是一出戲的成敗的關鍵。
http://210.28.216.20/daxueyuwen/4/gs/xxzd.htm#step15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由於文化背景的差別,不同文化所產生戲劇形式往往擁有獨特的傳統和程式,比如西方戲劇、中國戲曲、印度梵劇、日本能樂、歌舞伎等。
現代的戲劇觀念強調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統一表現以實現綜合的藝術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員、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妝,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系(一般稱為「觀演關系」)。
在中國台灣地區,戲劇是一個范圍較廣的詞語,如舞台劇、電視劇、電影等以劇本為核心進行表演的演劇形式都統稱為戲劇。
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或稱之為劇本。

閱讀全文

與台灣小學語文戲劇怎麼結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