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未來語文課堂作文怎麼寫

未來語文課堂作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5-26 14:00:59

『壹』 我想要的語文課堂500字作文

我想要的語文課堂

「叮鈴鈴——」又是一堂語文課,我們望著黑板上語文課代表在課間抄好的預習題,心慌意亂地在將課文的那幾頁紙翻來翻去地找答案。
一會兒老師就會點人起來回答預習題的答案,從而檢測我們是否已經按照要求完成了預習,然後是每組抽點一名同學起來將課文的四個自然段念完,再然後是說感想、最後都是找好詞好句……
似乎每節語文課都是同樣的模式,而這樣枯燥、無聊的語文課已經讓我和不少同學感到厭煩。在我們看來,語文課就是沒有感情的讀記背和摘抄,以及按照標准答案來體會和感悟文章的思想——這是我們討厭語文課的一個重要原因。我相信在全國其他地方,應該有不少學生持有類似的對語文課的看法。
什麼樣的語文課是我、我們想要的呢?
首先,它應該是優雅動人的。我們需要聽到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誦,需要老師指點我們愛上讀書,從誦讀中感受文字韻律的美好。
其次,我們不要標准答案來桎梏我們的想像力。圍繞著課文的中心思想,我們需要老師允許我們發揮想像力,將只有文字的課文還原、補完成為畫面動人、有聲音、有色彩、有感情的鏡頭。
最後,我們需要得到關於課文的更多知識。就著課文說課文是沒有什麼意思的,關於課文涉及的歷史背景,在那久遠年代裡的相關的動人傳說和社會思潮,都是我們想要了解的。
希望語文老師能摒棄刻板的參考資料、摒棄照本宣科的習慣,帶給我們更多驚喜,指引我們去讀更多的歷史故事和好的文章,讓我么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和發揮想像、正確使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快樂和美好。

『貳』 未來的學校語文課是怎麼樣的請展開想像寫一寫

我覺得未來的學校語文課,和現在的課程都差不太多,只是未來的課程會更加豐富一點。

『叄』 作文:今後我怎樣上語文課

這篇覺得對你沒什麼大用處,你接著看第二篇吧!

如何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
千里孤鴻 發表於2007年08月02日 10:39 閱讀(1234) 評論(0)
分類: 個人日記 舉報

如何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
第一課非常重要,既關繫到新老師在同學們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響他們今後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定要精心准備,一炮打響,讓學生在很高的層面上重新認識語文課的不可替代的價值,並從此「死心塌地」的愛上語文。這便是語文教學成功的第一步——甚至是一多半了。

我每教一批新生,前兩節從不忙於講新課;而主要是調動學習興趣,講明學習意義,介紹學習方法,等等等等——我戲稱之為「磨刀課」。
關於語文學習的價值、意義、重要性——對高一新生也要講,而且要大講特講,因為他們在初三時因為「應試教育」已對語文產生了深深的誤解甚至反感。

要讓學生對語文產生前所未有的好感,讓他們明白:語文學習除了關乎其前途命運。更關乎其生命質量。
1高考怎麼改革語文也是穩居榜首——永遠的「三分之一」。
2立身處世之本,建功立業之基。
3形成民族強大向心力凝聚力的「磁核」。
4是精神的建築師、心靈的守護神。
5生命的別名。

還可參見夫子有關論文之節選:

第一.激發興趣
針對學生興趣不濃、消積被動的學習態度,我總是首先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慾望,讓他們產生強大的內在動力,產生不學不行、欲罷不能的心理需求,以高漲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學習,自覺地彌補自己的貧乏。

在激趣方面,我總結出這樣幾點經驗:
一是一定要上好面對每批新生的第一節語文課。這節課要讓學生對語文產生前所未有的興趣和認識,產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的審美驚訝:哦,原來,我們的母語,我們學習和使用了這么多年的漢語是如此的美妙、神奇呀!為此,我個人創作了一篇抒情散文《我愛你,漢語》,又搜集了《漢字,奇妙的精靈》(說明文)、《妙不可言》(雜文)、《華語情結(節選)》(余秋雨《文化苦旅》)、《聽聽那冷雨(節選)》(台灣餘光中,見《港台抒情文學精品選》)等激趣資料,逐次用來,效果非常之好。

二是在其後的教學活動中,要不斷保護和強化最初激發出來的興趣,使之更加濃厚持久。具體方法有:①以趣激之,②以智激之,③以情激之,④以境激之,⑤以美激之。(詳見筆者專論《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

三是要時刻用一個美好的能力目標來激勵學生。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增長得越快。」面對每批新生,我都首先讓他們把爭做「五一居士」,做為語文學習的最高目標、畢生追求。我所說的「五一居士」,是指能夠達到「①一手好字、②一張鐵嘴、③一肚子名篇佳作、④一筆好文章、⑤一顆永遠年輕的心」這樣五條標準的人。語文教學要是能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這樣的「五一居士」,我認為那已是最大成功。(詳見筆者專論《培養語文能力,塑造「五一居士」——我的語文素質教育觀及實踐》)

美好的目標,常能激發出學生持之以恆、自覺學習的強大興趣和動力。

------------------

另附:
我愛你,漢語
遼寧 劉衛民

身為中國人,是什麼使我們能夠自由地「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是什麼使我們能夠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

漢語。唯有漢語!
是漢語賦予我們表達意志的權利和自由,是漢語賦予我們超越時空的本領與才能。
哦,漢語,奇妙的精神造物!它們絕非只是一些僅僅代表一定聲音和意義的死的符號,它們分明是些充滿智慧、充滿感情、善歌舞、會呼吸的、活的精靈!

千萬不要小看這說話的權利。「你表達了自己,你才獲得了生命。」(舒婷)每於關鍵時刻,卻因語言的貧乏而抓耳撓腮、臉紅脖粗甚或搜腸刮肚、頓足捶胸——那份尷尬、那份難堪,遠勝於皮肉的創痛或呼吸的窒塞。

生為中國人,卻不曾留意漢語的美妙;說了這么多年的中國話,卻不曾真正領略過漢語的風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又是怎樣的遺憾、悲哀或者不幸、罪孽?!

詩經、楚辭,樂府民歌,漢魏古風,唐詩宋詞,元明劇曲,明清小說……這是一座座怎樣神奇瑰麗的寶庫啊!你怎能竟然屢過其門而不入?
請聽聽語言學家的禮贊吧:漢字,除了聲符的表音作用之外,兼有形象性和表意性;漢字的形和意,不僅積淀了悠久的文化傳統,還凝聚著豐富的民族心理、民俗風情;可見,漢字具有豐富的人文性。漢字形體方正,結構勻稱,聲韻結合,音調優美,又具有整齊的結構美和悅耳的音樂美。若論書法之妙和吟誦之美,其氣象萬千、其鏗鏘有致——實乃世界上其它任何語言所不能相與媲美的。漢語講究嚴格的詞序、句序,稍有顛倒,表意則變,「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則有天淵之別。然而方塊之間卻也自由靈動、意味無窮!漢語言簡意賅,詞少意豐,又有突出的邏輯性、雋永的含蓄性,無比的簡潔性……

請聽聽漢語的陽剛之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再聽聽漢語的陰柔之妙:「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再看看詩人秦觀寫給好友蘇軾的一封「信」(回環詩):
暮 賞
已 花
時 歸
醒 去
微 馬
力 如
酒 飛
再看看孟姜女廟前的一副楹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再看看語言學家趙元任偶一為之的語言實驗——《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 …… ……
哦,漢語,我們的母親的聲音和呼吸!你能夠化干戈為玉帛,你可以變戰爭為和平。是你,使我們可以「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是你使我們能夠淺吟低唱,喁喁私語!是你幫我們表達了愛心,是你助我們伸張了正義……

哦,漢語,叫我怎能不愛你!

【補白】台灣 餘光中 《聽聽那冷雨》(節選)
春雨。杏花。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地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個地。太初有字,於是民族的心靈,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

中文之美,不僅美在形體,更美在風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塊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塊文脈的走勢,任何一種表情的意蘊,任何一襲衣袂的擺動,都如巧奪了天工一般,增之則長,減之則短。

這篇你變變,或許還有用::

也來說說語文課該怎麼上

——從怎樣用教材教談理想中的語文好課

特級教師 盧 籌

先說個例子。

去年應邀到深圳評課,其中有一節古詩《畫》的教學,據說得過全國性比賽一等獎。執教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教學基本功非常好。她的教學基本過程是:讓孩子們自讀古詩,找出你感到奇怪的句子來,然後用奇怪的語氣讀句子。最後用奇怪的語氣讀全詩。末了,找出詩中的幾對反義詞,這節課就結束了。這節課除了對教材的理解,其他方面幾乎都無懈可擊,執教教師也很自信,有點怡然自得。可我總覺得這堂課沒有把這首古詩最有價值之處展示出來。

評課結束後,個別交換意見時,我跟這位教師說,如果是我來執教,我會這樣設計:首先,我會拿出一幅畫,畫上也許有一叢花,一隻貓,兩只蝴蝶。讓學生把這幅畫告訴別人,看看他們會怎麼說。學生說的時候一定會說畫上有什麼、有什麼、有什麼,指導一下,他們還會說出花怎麼樣、貓怎麼樣、蝴蝶怎麼樣。把他們說話的公式總結一下就是「有什麼」和「怎麼樣」。除了這種說話模式,他們再沒有別的招數。再掛出一幅山水畫來讓他們說,他們依然是用這樣的說話模式說話:上面有山有水有花有鳥,指導一下,他們會說山怎麼樣水怎麼樣花怎麼樣鳥怎麼樣。這時,老師可提出一個要求,就是:不說上面有什麼,也不準說上面的東西怎麼樣,又要讓別人知道上面有什麼,上面的東西怎麼樣,有沒有什麼辦法?學生們一定傻眼。這時可亮出古詩《畫》,讓同學們讀後說說,這首詩有沒有說「上面有什麼」「上面的東西怎麼樣」。同學們一定會說「沒有」。「那你讀後知不知道上面有什麼、上面的東西怎麼樣?」同學們一定會說:「知道。」「不說『上面有什麼』『上面的東西怎麼樣』,又能讓別人知道『上面有什麼』『上面的東西怎麼樣』,這首詩有什麼奧妙?」讓同學們邊讀邊想小組放開討論探究,再全班交流探究。學生探究有困難,可以《還珠格格》中香妃的「香」是以「蝴蝶圍著她飛」來表現的為例,提示學生:把一件事物產生的效果表現出來,也就等於直接描寫了事物本身。就象描寫了鏡子中的你,也就等於描寫了你一樣。

這時,可以反觀全詩,理解全詩,看看是不是描寫了「畫」所產生的「效果」:遠遠看去,山的顏色十分豐富,風景迷人。我不由得往前走去。越走越近了,我的疑問也來了:「這山間的流水怎麼會沒有聲音呢?」仔細一看,原來這是畫的山,畫的水。(這山,這水,畫得多逼真哪,我還以為是真的山,真的水哩)咦,春天過去了,這里怎麼還是山花爛漫呢,仔細一看,原來這也是畫的花,我還以為是我把季節搞錯了呢。(你看這花畫得多好哇,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了。)再看那隻鳥,人走到面前了也不飛走,仔細一看,原來也是一隻畫的鳥。(畫得栩栩如生,真是太象了,我都把它看成真的鳥了。)

這種通過描寫效果來反映事物的方法一箭三鳥:既讓人知道了畫上有什麼,也讓人知道了上面的內容怎麼樣,還不露形跡的表達了一種贊嘆的感情。至此,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描寫效果的辦法來描述一件事物,比如,說一個人很臭,不必說他散發的是什麼臭,有多濃,可以從描寫效果角度說「他走到哪裡都有一大群蒼蠅圍著它」「誰從他身邊經過都要捂著鼻子」等等,學生自能頓悟。最後,給學生拓展練習:用描寫效果的辦法寫一個人很懶或很勤快,或寫天氣很冷很熱。如此,這種從古詩里讀、悟出來的表達技巧就內化為學生的一種能力了。如果每篇課文都能象這樣讓學生從文章最突出的特點中學到一點東西,「積土成山,風雨興焉」,還用愁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強嗎?

這就是我理想中的語文課。葉聖陶說「課文無非是例子」,「例」就應該「例」在這個地方。要做到這樣可不容易:首先,教材必須是有某方面特色的經典文章,堪為範例,而不是只從內容出發選擇的文章。第二,必須執教者自己首先能悟到文章的妙處,而不是僅依賴「教學參考」。悟到了文章妙處,才能知道要引領學生往何處去。而要做到這點,前提是執教者自己必須是一個舞文弄墨的愛好者。有這種身份,才會有這種靈性和悟性。第三,必須把文章的妙處淺化、生活化、通俗化,必須設置一定的符合兒童思維規律的參照物,突顯課文的特色、妙處,於無聲處聽驚雷。象上述例子中的兩幅畫那樣。第四,文章的妙處的感悟,必須由學生自己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完成,不能包辦代替。至多在學生悱憤的情況下,略作點撥。讓他們親歷過程,體驗感悟。第五,在學生悟明文理後,讓其趁熱打鐵,練習實踐,一試身手,內化為能力。

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文章也一樣。每一篇經典的詩文,都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妙處、特色,而這種妙處、特色不是從教科書里能找到答案的,因為我們的文章學研究受西方表音文字語言學理論的局限,還沒有研究出來。何況,文章的特色、精妙之處字詞句段篇都有,千人千面,浩如煙海,是一種活的呈現方式。必須由執教者從寫作者的角度,從應用表達的角度去體察去理解,才能悟到。就象上述描述「效果」的特色那樣。

文章不同,妙處各異,還可以舉出其他例子。要上好課,也可以各有千秋,但藉助文章的特色是一致的。比如,一位深圳的老師上《七步詩》一課,他是這么上的:先從課外知識引入課題,接著播放了引發七步詩曹植與曹丕明爭暗鬥的電視片,然後要同學們去讀這首詩,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悲憤),最後拓展延伸:你還學過哪些飽含深情的古詩?(生舉例:《遊子吟》等)這節課教師講得確實不多,但是要說學生學到了多少東西,我則表示懷疑。這節課的失誤,從根本上說,也是教師沒有理解到文章的妙處。

第二天,我跟教學的指導者說,如果是我來設計,我會這樣做:首先,我會拍攝或用動畫製作一粒豆子長成一棵豆苗結出豆莢最後豆子在鍋里煮豆苗在灶里當柴燒的全過程,讓深圳的孩子們知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本意是什麼。然後讓孩子們理解曹植曹丕的關系和詩的創作背景,從而理解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的喻意。至此,仍不可打住。還應讓同學們思考,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於曹丕對曹植那樣「手足相殘」的事例,由此使他們今後一想到一看到「手足相殘」的事件,就會聯想到《七步詩》,就會脫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由理解本意、喻意,到理解引申意,由學一首詩,而增添了孩子們的一種語文素養。只有到了這一步,才能說是一堂好語文課。

當然,《七步詩》的妙處還不止於此。它最妙的地方,還在於作者在那樣緊迫危急的情況下,還能說出如此得體的話,既勸喻了君王,又消除了加害的口實,化解了危機,還出了一肚子怨氣,義正辭婉,一箭多鳥,不愧為千古一絕的好詩、妙詩。如能從引導學生理解該詩如何說話得體入手悟得詩文的妙處,從而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勢、面對不同的對象,說出最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又最有分寸最得體的話,那這樣的課,就更是功德無量的好課了。

說了這么多,概括起來,一堂好語文課的標准,我看最根本的是三條:一是藉助教材的特色、妙處,使學生得到語文素養的提高;二是這種特色、妙處的感悟,必須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得以實現;三是把這種感悟及時通過嘗試實踐,內化為能力、素養。其中,文章的妙處,是從文章「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為什麼要寫」這幾方面去比較思考,領悟到的,這也是學生「探究什麼」的主要內容。

其實,任何一個教師,只要自己的基本素質好,又能把握住語文課堂教學的規律,都能上出異彩紛呈的好課來。把握語文課堂教學的規律,不外乎是把握語文學科的規律和學生學習的規律。其內容如下表。如何靈活運用,在於各人的悟性、造詣。只要能把各方面規律的要素爛熟於胸、把握協調,教學思路與其一致,你就是一個自覺的好語文教師。條條大路通北京。你上的課,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跪倒在「大師」們的腳下作仰視狀或被學術界光怪陸離的西洋鏡攪亂了自己的神經。

(附記:看了《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5年第7、8期的熱點討論「語文課該怎麼教」 ,很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因此,藉此文談談自己理想中的語文好課是什麼樣子。至於為什麼不談點實際的東西,主要是覺得只有理想才是最完美的,只有理想才堪作好課的標准。而目前中國還難於有合乎理想的好課,原因是漢語的教學理論還未發展到這一步,何況好課的標准就像真理,我們只能步步逼近它,卻永遠不能窮盡它,哪會有十全十美的課例呢。)

『肆』 未來的語文課是什麼樣子的作文50字

未來的語文課很可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人工智慧會更加的便捷,而且講課的教學方法也會非常的高效,讓所有學生都聽得懂。

『伍』 200字2.想像一下,你嚮往的未來學校生活中的語文課是怎樣的(是語文課噢)

未來的學校生活應該是非常先進的,沒有了傳統的課桌椅,每個同學都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我們通過3d影像來自身,其中學習各種先進理論,先進課程

『陸』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話題作文怎麼寫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該是老師少講學生多講,多訓練我們的口才,讓我們每節課都有自由發言的機會。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充滿歡笑,將課文故事化,將故事教育化。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該少不了故事和游戲,它是故事與游戲的好兄弟。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該從來不上演老師「照書念經」的節目。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上課時四周不要總是白色的牆壁,而是經常有美麗的小河和婷婷的綠樹。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每天都有新的形式,就如每天都有一個新老師來給我上課。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每個課堂情節都有相關的音樂在耳邊縈繞,使我入迷而不分心。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老師只用少部分時間講課文,再發兩篇以上的課外美文讓我們自己閱讀。 „„

這是前不久我採集到的孩子們的聲音。孩子的話當然難免有些天真,但是這些發自肺腑的聲音卻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對一堂語文課優劣的評價,歷來標准就不盡相同。在剛剛進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今天,在不少專家學者都對新課程發出「摸著石頭過河」慨嘆的今天,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就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通過收集、整理、思考,總結出孩子們「理想中的語文課」的兩個標准。 一、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往往把自己活動范圍限定在講台上,教師在課堂中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都以此為基礎展開,學生往往成為學習的被動者,這是不符合學生的「理想」的。新課程標准強調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師生的互動研究。學生在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獲得真正的課堂主人的身份。這當然是「大庇天下學生俱歡顏」的幸事。

要在語文課堂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之人,教師的職責與角色就必須來一個變革,變知識傳授者為思想的激勵者,變奉送真理者為引導發現矛盾者,變權威的施令者為和藹的顧問人。教師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時刻要變換自己的身份。例如,在學生開展合作與交流的時候,教師的角色是一個促進者和合作者,有時也根據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當指導者。這時,教師需要觀察小組的活動情況,包括學生個人的參與情況,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需要深入到小組中,了解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發現他們的失誤,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矯正,並能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個別學生或個別小組有獨到見解或出現創新性思維火花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

在課程改革不斷發展、成熟的今天,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應敢於放開手腳,每堂課都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幹涉他們的「內政」。 二、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天堂。

學生為什麼厭學?這從孩子們篡改歌詞大唱「„„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中便能找到答案。學習的各種壓力已經使他們漸漸地覺得學習只是一種負擔,一種折磨。每個孩子都從心底期待他們理想的那種學習感覺。怎樣的學習感覺呢?那就是樂學,是能讓他們快樂學習的感覺,把學習當作一種快樂的享受,把課堂變成自己快樂的天堂。誠能如是,孩子們定會以澎湃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根本不用擔心他們怕學,學不好。

新課程的課堂應盡力創設利於整個生命健康成長的環境,滿足孩子們「少不了故事和游戲」、「經常有美麗的小河和婷婷的綠樹」的願望。同時,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思想感情、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各不相同的人。我們的語文課堂,應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它真正成為一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快樂天堂。

『柒』 600字初中作文 我期待的語文課堂

我期待的語文課堂:

今天,天高雲淡,萬里無雲,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去上學。我期待的第二節語文課馬上就要開始了。有人可能會問我為什麼期待語文課呢?我告訴你吧:我期待著我的周記能得到老師的好評,因為這篇周記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是我用了一上午的時間,用心的,反復的修改完成的。當我讀我自己的周記時,我感覺到內容非常新穎,題材非常好。我讀完一遍還不過癮,又讀了第二遍,仍舊回味無窮。我想老師一定會被這篇周記吸引的。

上課了,老師拿了幾本周記進了教室,我心想:老師手裡一定有我的周記。我正想著,忽然聽到《難忘的兩小時》這不是我寫的`周記嗎?我頓時喜上眉梢,心花怒放,我把腰板挺得更直了,眼裡閃著光彩看著老師。我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著我的作文的快樂,此時我特別驕傲和自豪。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付出了一上午的時間,收獲到了無比的快樂。今後我還會一如返顧得做好每項作業和事情,為我今後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快樂。

『捌』 小學生作文我期待的理想的語文課堂

語文是什麼?我曾經這樣干百次地問過自己。

曾經以為,語文就是教學生讀好課本中的一篇篇文章;

曾經以為,語文就是圍繞課文讀讀、議議、寫寫、練練;

曾經以為,語文就是訓練學生學會聽、說、讀、寫;

曾經以為,語文就是培養學生愛語文的情感,用語文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

這是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在「語文的審視」中的一段話。語文是什麼?或許一千個語文老師就有一千種答案;或許昨天、今天、明天的語文會有著不同的答案。這不是永恆不變,但卻是我們每位語文老師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對此,談談我理想中的語文課。

一、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

我們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因為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與安排,這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但是在語文課上會遇到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需要教師巧於應變,用智慧啟迪,用妙語點撥,使課堂充滿生成的魅力。

打個比方,預設與生成就如同做一盤菜,材料准備好了,步驟醞釀好了,但在操作過程中火候掌握得怎麼樣,調料放多少,要根據出現的種種情況隨時調整。只有兩者相得益彰,才能燒出可口的菜餚。

如一位教師上《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家都沉浸在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無限同情中,整個教室氣氛凝重,很切合這篇課文的學習。突然,一位學生站起來說:「我旁邊的同學在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塗口紅。」教室里一片嘩然,先前創設的氛圍全沒了……這位教師用和藹的語氣說:「在這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晚上,你們想,光著腳賣火柴的小女孩會塗口紅嗎?小女孩盼望的是口紅嗎?她最需要的又是什麼呢?」這位教師此一問又把學生拉回到了課文中,而且直楔文章的主旨。

如果以上案例讓我們看到的是教師的教學機智,化干戈為玉帛,那麼,孫建鋒老師在教《做一片美的葉子》時抱起孩子的那一刻,已不能用教學技巧、教學機智來概括,它飽含著孫老師對孩子深深的愛。

在對話交流中,孫老師突然示意大家放下高舉的小手,走到一個孩子面前。

師:剛才我發現你一直沒有發言,現在給你一個機會,你想說些什麼?

生:每片葉子都為大樹做出自己的貢獻,我的爸爸媽媽……(孩子話未說完就泣不成聲)

(這一舉措讓在場的老師都呆住了。孫老師好像立刻明白了什麼,他把這個三年級的孩子抱起來,盡管有些吃力)

師:孩子,我要講一個珍珠蚌的故事。在海邊,有一些很不起眼的蚌,它們的體內鑽進了泥沙,特別的痛苦,但它們用自己的寬容和毅力將這些泥沙一層層地包裹,一直把它們變成璀璨的珍珠。孩子,我還要對你說,你的心靈可能受到了傷害,但是,你現在的不幸正是你人生的一筆巨大的財富。

孫老師輕輕放下孩子,用自己潔凈的手帕擦去孩子臉上的淚水,並送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整個禮堂掌聲雷動)

孫老師沒有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孩子的感受。關注孩子的異常表現,主動詢問孩子,直至抱起孩子,對孩子喃喃細語。這一舉措完全出平孫老師的預設,課堂上這一不和諧的音符,在孫老師和諧動情的伴奏下,生發出讓人回昧的美。如果說,這是一堂理想的語文課,怎能不讓人信服!

二、語言與精神齊飛共舞

語文課通過鮮明、生動、准確、有力的語言以及語言所承載的內容,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個廣闊而深邃的人類精神世界。語文課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教給學生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者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影響著學生的感受和思考,並最終積淀成為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

綜觀我們的語文教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實際應用」為本,隨之產生了支離破碎的閱讀分析,或人為地將課文肢解成字、詞、句、段,一味地進行語法、寫法的指導。我們的語文課是」戴著鐐銬跳舞」,少了真正的心靈自由。很多時候,學生不是在閱讀,而是在做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

其實,「語言」與「精神」是合二為一的,它們共生共長。語文內容本從生活中來,離開了人文的文章就不再是文章,離開了人文的語文也不再是語文了。語文就是以語言為載體,生動形象地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真諦,陶冶學生情操。學生通過閱讀走進課文,與作者交流、與文本交流,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但是有的語文教師為了所謂的「尊重學生獨特體驗」,而置文本價值於不顧,這是不能讓人接受的。

一位教師在總結《烏鴉喝水》一文時問: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烏鴉?

生1:烏鴉愛動腦筋,它很聰明,自己想辦法喝到水,他想的辦法真好。

生3:烏鴉不講衛生,小石子放進水裡多臟呀!

生4:烏鴉不太會動腦筋,找根吸管喝水多方便。

生5:烏鴉的叫聲煩人,還上過狐狸的當,真笨。

這位教師對每種答案都給予了肯定,特別是對後三種意見大有贊賞之意,這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說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教育意義,難道《烏鴉喝水》的作者是想告訴小朋友烏鴉不聰明,烏鴉的叫聲煩人嗎?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這樣的「創新」,這樣的」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完全背離了文本承載的教育價值,與《課標》相悖——新課程非常重視培養學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再如,浙江省第四屆」教改之星」宣敏老師上《田忌賽馬》時提的一個問題也有此嫌疑。師出示:從剛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

教師首先讓學生對「快不了多少」進行了理解,然後問,田忌有沒有聽懂孫臏的話?(沒有)師:田忌真是——(生答:真笨,真傻。教師補充:真不動腦筋。)有幾個同學還在小聲議論著田忌真沒腦子。我們說田忌笨,田忌傻嗎?根本不是。教師這一問題真是多此一舉,不僅沒對領悟課文主旨有幫助,反而把學生領進了一個岔道,背離了文本承載的教育意義。

三、感悟與對話使課堂閃現智慧

感悟,是語文教學活的靈魂。學生對文本沒有感悟,那麼一切的文本對話,都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新課程提倡「生本」意識,於是課堂上就由教師的「一言堂」,煥然成了學生的「多言堂」,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角,這本沒有錯。但隨之而出現的是學生想的少,沒有真正做到靜心思考、認真感悟,那又怎能有效地進行對話呢?面觀現在語文課堂中的感悟,一是沒有給足時間讓學生感悟,二是感悟不夠深入。眾所周知,學生對文本的內化有個過程,需要磨合的時間,思考越充分,個性感受才會越深入。另外,在大多數學生還沒有深刻感悟時,個別學生的觀點對多數學生近乎空白的思維會起到一定的誘導作用,思維或多或少地會受到限制,不利於整體感悟。

教師要想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妙語連珠,大膽地進行交流、對話,同時又能切入要害,言之有理,除了平時大量的語言積累外,還必須有深刻的感悟作基礎。讓我們來看看《我的戰友邱少雲》的兩個教學案例。

[案例一]

師: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你讀懂了「我」的哪些心情?

(讀書聲剛落,教師隨即請舉手的三四位學生回答問題)

生:我從「我的心綳得緊緊的」讀懂了「我」的緊張。

師:現在請你「緊張」地讀一讀。

生:我從「我擔心這個年輕的戰士會突然跳起來」讀懂了作者很擔心。

師:現在請你「擔心」地讀一讀。

生:我從「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讀出了「我」痛苦的心情。

師:你體會得真好,現在也請你」痛苦」地讀一讀。

師:同學們,「我」的心理活動變化寫得很生動,現在大家清楚了嗎?讓我們再帶著復雜的心情讀一讀這段話。

(課堂效果:學生讀不出那種擔心、緊張的心情,致使最後教師問學生邱少雲是個怎樣的人,學生也只能是貼標簽似的說,是個偉大、勇敢、不怕犧牲的戰士。)

[案例二]

師:(深沉地說):請同學們反復誦讀這段文字,想像一下,如果你在戰斗現場,親眼目睹你的戰友邱少雲在烈火中被活活燒死,你的心情怎樣?

(有幾個學生舉手,但教師並不急於迅速讓其作答,而是耐心等待更多的小手舉起,才從容地請學生作答)

生:我的心如刀絞一般。

師:體會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種痛。

生:如同刀在心口上絞一樣難受。

師:課文中指什麼像刀絞一樣絞著我的心?自讀課文,討論交流。

生:火燒到邱少雲身上,我擔心他會忍不住痛而大叫起來。我的擔心如刀絞一般難受。

生:邱少雲被大火活活地燒著,而我又不能救他,這種心情如刀絞一般。

生:看著火苗在邱少雲身上亂竄,我真想出手幫他熄滅身上的火,可我又不能。我的心很矛盾,又很心痛和無奈,這如同刀絞一般絞著我的心。

生:我真想大聲地說,這樣的戰友不能犧牲,我覺得心真的很痛……

(學生痛苦地訴說著,有幾個眼裡還噙滿了淚花)

[案例一]中的「對話」形式至上,閱讀交流只停留在對語句的表層理解上,教師、學生都沒有很好地進入角色,與作者及文中人物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和感悟,所以對話交流也顯得蒼白無力。而[案例二]中,教師創設情境,「如果你親眼目睹了你的戰友邱少雲被大火活活燒死,你的心情怎樣?」使教者、讀者、作者及文中人物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學生的對話交流如同奔涌的泉水,滔滔不絕,他們心中裝滿了訴不完的哀痛和崇敬。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這生離死別、刻骨銘心的人間真情。

語文憑借多彩的語言、豐富的人文、深邃的哲思、綿延的情感,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語文奼紫嫣紅,春意盎然。教師要引領孩子步入語文的殿堂,讓孩子們去感受、揣摩、體驗、感悟和對話交流。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會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而我對「理想的課堂」的詮釋也會不斷地完滿。

『玖』 以「語文課」為話題寫作文

1.切割話題。寫作時將「大話題」進行切割,使之變成若干「小話題」,然後從中進行篩選,選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應手的一個去寫。比如「尊重」可以切割為以下小話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會有尊嚴;神聖的尊嚴在捍衛正義的斗爭中得到升華;科學的尊嚴不容侵犯;尊嚴不僅是個人價值的象徵,更是民族、國家的立身之本;產生尊嚴的是理性——對正義的執著,而不是沖動——對虛榮的追求,等等。這樣,就使縮小後的題目更貼近生活,更貼近考生,從而使話題作文的內容既不顯得空泛又不失之單薄。
2.限制定向。話題的限制越少,留給考生思維的空間就越大;話題的字越少,詞語的外延也就越大。寫作時,必須加以限制,寬題窄作,切口過大,中心就不集中。限制的方法很多,可在前面加修飾語,可在後面加中心詞,也可前後都加,甚至在中間加。如「父輩」話題可限定為艱辛的父輩、父輩的遺憾、父輩的輝煌、父輩——執著的一代、對待父輩即對待傳統,等等。再如「面對缺陷」這一話題,可以在中間加以限制:面對生理的缺陷、面對個性的缺陷、面對文化品位的缺陷、面對藝術品的缺陷、面對勞動產品的缺陷、面對人類自身的缺陷,等等。這樣一限制,文章的范圍就縮小了,內容也基本確定了,立意就不會有偏離題意的危險。
3.以問領寫。面對寬泛的話題,可以以問領寫,多問幾個為什麼,以此打開思路,縮小寫作范圍。如以「壓力」為話題寫作時,就可以進行如下的思考:什麼可以構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麼?怎樣對待壓力?然後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再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方面來寫文章。
此外,還必須善於擴大。①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見情景中,切入重大的主題,把題材放入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時代高度,使文章躍動時代脈搏,傳遞時代信息,表現時代精神。②把具體事物的某些特徵同某種哲理、精神品質聯系起來,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借文題中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人類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
4.理解話題概念。准確理解話題的概念是做到切合題意的基礎。比如寫《心靈的選擇》,「選擇」是核心所在。如果考生不認真審題,僅僅就協作、互惠、雙贏等作發揮,那就很可能寫成一篇「給材料作文」,偏離題目的要求。當然,「心靈」也是一個重要的限制,它規定了這種「選擇」,必須是震動心靈、震撼靈魂的,必須是心靈承受一定壓力的;這是一種思想經歷升華的選擇,是一種面對大是大非或者關涉良心、尊嚴、人格的選擇,甚至有可能是面對生與死的選擇,因此,這種選擇常常是痛苦的,是經過激烈的思想沖突的,而最後證明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5.把握話題范圍。准確把握話題涉及的范圍,有利於對話題的切分,有利於考生在話題的范圍之內找到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切入點。如以「和諧」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話題中的「和諧」大體上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和諧,獨立的個體之間的和諧等;人與自然的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界的和諧,人與自然界里的各種動物之間的和諧。很顯然,「和諧」是一個大話題,寫作時要能把握「和諧」的范圍,就其中的一個方面的「和諧」來寫。
6.辨明話題關系。如果話題由幾個概念構成,如「自信與他信」、「誠實與虛偽」、「人性人情與內心體味」、「樹木•森林•氣候」等等,要求考生在寫作前要辨明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如2002年全國高考題「心靈的選擇」,審題時要注意:話題中的「選擇」,是指在兩種或多種可能中,經過思索、掂量,作出的自覺(或由不自覺到自覺)的取捨(放棄也是一種選擇)。這種在雙向或多向中進行的選擇,可以是尖銳的矛盾或對立,如生與死、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得與失等等;也可以並不表現為尖銳的矛盾或對立,如情與理、正確與正確、善與善等等。但選擇的結果必須或合情,或合理,或合法,或合度。「心靈」包括思想和情感兩個方面。因此「心靈的選擇」必須區別於一般的選擇:選擇的內容、選擇的過程必須有著思想或情感的矛盾、斗爭或觸動。再如2003年全國高考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就是一種關系式話題。根據話題和引語解說會發現這種復雜的關系之中包含了四種關系:一是感情性質,即親近與疏遠;二是認知性質,即正確深刻與錯誤膚淺;三是對待方式,即認識事物與處理問題;四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與由知到情。「虛題」要「實」寫。對於「虛題」,寫作時要首先考慮話題或命題中包含什麼思想、什麼感情、什麼理念,再從這些思想、感情、理念入手,發掘或選擇具體材料,以具體詳盡的敘述或描寫表達作者對話題或命題的獨到見解或感悟。如「追求」這個話題,看起來很大、很虛,但是如果把它落實到某一具體的人和事上,就容易寫作了。這一話題可以寫一個老師的追求,一個學生的追求,一個科技人員的追求,還可以寫其他各行各業的人的追求,甚至可以寫某一集體或某一國家的追求。總之,這類虛題要寫得很實在。掌握了虛實錯位的方法,碰到這類題目就能立即做出決斷,明確立意,而不會再冥思苦想,耽誤時間,影響寫作速度。
「實題」要「虛」寫。有時提供的話題或材料是具體的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理,但我們在寫作時,要能跳出現實的束縛,通過創設情境,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藉助虛擬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兩點:①善於捕捉形象。實題虛寫的關鍵在於形象與思想天衣無縫的融合。好文章應是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文章內容會失之浮泛淺露,章法零亂;形象思維能力不強,文章會失之呆板,缺乏鮮活的靈性和感染力。只有二者有機融合,文章才能既有形式、內容之美感、美質,又有思想的穿透力。②大膽展開聯想。捕捉形象需要豐富的聯想與想像力,它往往與對全文內容的構思同步進行進行。如以「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物象「井」為載體,附情於物,渲染「井」與某種人的相似點,讓「井」的「物性」與某種人的「人性」相融合,雖然使表達的意旨「超然物外」,卻又使筆下的「人性」切合「物性」特徵。總之,運用此法要注意對實題(物)只能作必要的描繪,而不能面面俱到,主要描繪具有可比喻、象徵的那個部分,虛作與實題(物)之間應有相似或相關之處,不能生搬硬套;由「實」到「虛」,過渡要自然、貼切。
虛寫與實寫,相反相成、相輔相生。在這種辯證關系中,虛因實而更見其抽象,能啟發讀者用想像的馳騁而獲得更高的藝術美的感受;同時,實因虛更見其具體,能使直接的描寫更顯得氣氛濃烈、背景開闊、包孕豐富。

『拾』 短文中,小虎子談到了地理課和生物課。你覺得未來語文課是怎樣的展開想像寫一寫。

也許是奇妙的,經過科技的發展,語文課也許會變得更加有趣。

閱讀全文

與未來語文課堂作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