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發布時間:2022-05-26 15:36:13

❶ 舉例說明初中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重視習慣培養,增強核心素養。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所做所想,讓學生敢說、能說。語文核心素養的體現之一就是學生能夠掌握語言表達的藝術,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不斷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和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能夠從能說到會說,最後完全掌握語言的表達藝術,能夠說者愉快,聽者悅耳。在學習和培養表達的過程中,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教師並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這段話需要如何去表達,用何種的修辭手法、何種的表達技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比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更為重要。語文學習更多的是邏輯上的學習,不像數學和物理等學科,對於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有高度統一的。在語文的學習中,也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即對別人的表達進行質疑。初中生對於課本上的課後問題以及老師給出的標准答案全盤照收,教師應該告訴學生為什麼要按照標准答案進行思考呢?從語言邏輯的另一個方面思考會不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這就需要學生的質疑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質疑意識是語文學習的兩大習慣,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關鍵的作用。
(二)創設問題情境,積極採取探索的教學模式。創造合理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的狀態,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去探索和討論語文課程中的內容。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教學目標中所要求的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進行思維創新。例如,在學習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時,餘光中先生為什麼會對大陸有如此的思念之情,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分析呢?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一些答案,然後引導學生參考課外文獻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使學生能夠了解文章寫作的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與生活結合。語文最終是要為生活服務的,一些語文中的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更為密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在實踐中體會課文所講解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地獲得生活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❷ 淺談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注重對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這是新課程標准改革方案中一個獨具特色的亮點。而這種語文核心素養的建立,對於初中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與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都有著不可言說的好處。同時,這也就給老師們提出了更加具體化的要求去進行初中語文課堂的教育教學。而這不僅有利於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核心素養的養成,而且對於老師自身教育教學素質修養的提升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我將從以下四個大方面來談談對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方式方法:
一、創建具體的教育教學環境,注重對學生系統知識的教授,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
老師在培養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應該把學生們置於一定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去,通過濃厚的學習氛圍的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來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系統知識的傳授與教學。通過系統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逐漸去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語言建構素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構建具體有效的語文教育教學環境,讓這些初中生在濃厚的語文學習氛圍的影響與帶動下去進行語文知識的接收與學習。通過老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系統知識的教授,讓學生在心裡建立起一個比較整體的語文知識框架,從而讓他們能夠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清晰的去進行語文知識的系統化學習。同時,培養初中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這既是新課程標准改革方案中對初中生群體的具體要求,也是老師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培養初中生去養成的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語言建構能力的培養,對初中生與他人的交流交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與人交流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夠提升自己對於語文學科學習的語言建構與應用的核心素養。所以,這些良好的教育教學模式與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於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來說意義重大。
二、活躍語文課堂學習氛圍,提升教學過程有效性與趣味性,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在語文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主動的活躍自己的語文課堂,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給學生們創造一個適合他們學習心理階段的、他們能夠接受的一種有效的學習環境。而這種符合廣大初中生心理要求的語文課堂的構建,往往都是帶有濃厚趣味性的,這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與語文課堂的積極性的提升都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語文課堂本身來說,它就是具有人文性與趣味性相統一的一門學科,活躍課堂氛圍對於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老師就更應該採用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模式,活躍語文教學課堂,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教育引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採用信息化教學的手段,豐富課堂形式,從而更有效的去活躍語文課堂。由此可見,這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在調動初中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能夠開闊他們的語文學習思維能力,從而更好的挖掘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這些具體的教育教學手段的應用,在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發揮著一個很好的帶動作用。
三、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加深學生對名著閱讀的理解,增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們進行廣泛而深刻的語文閱讀。對於初中生來說,初中學習階段對他們語文閱讀的閱讀量與閱讀層次也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只有通過學生們對一些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感悟,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切切實實的感受到閱讀經典帶給他們的精神愉悅,從而才能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他們對文學作品的審美與鑒賞能力的積極性。所以說,這在提升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鼓勵初中生進行有計劃的廣泛閱讀,這也是新課程標准改革中的一大亮點。要求初中生進行廣泛深刻的閱讀,多讀書,讀好書,從經典作品中去感悟優秀文學作品帶給人們的心靈的激盪與情感的震撼。尤其是對於初中生來說,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與閱讀量,就必須進行廣泛而深刻的閱讀,從閱讀中建立自己對於某一經典名著和優秀文學作品的獨特的理解與感悟。同時,不僅要廣泛的閱讀,而且還應該在有一定閱讀知識積累的層次上去建立一種對文學經典的審美與鑒賞能力。尤其是對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鑒賞,可以通過具體的詩詞曲等的教育教學來進行有效的鑒賞。這種審美鑒賞能力的構建與培養,對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重大。
四、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巧妙的融入語文教學,加深學生對優秀文學的認同
新課程標准改革方案中尤其重視對學生繼承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明確提出對革命傳統教育的高度重視。因此,作為老師,我們就應該積極順應這種改革趨勢,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巧妙的融入到對初中生語文課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加深他們對於優秀文學作品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感悟。
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革命傳統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也是對當今社會積極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這種良好風尚的繼承與發揚。這兩種教育教學目標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們加深讀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去接觸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文學作品,,增強他們對於祖國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同時,革命傳統教育的引入,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這對於新時期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他們在當今幸福生活的年代也能夠牢記革命先輩們的努力與奉獻。由此看來,這種形式的教育對於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意識的建立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綜上所述,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需要踐行在具體的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老師積極主動的對他們進行一些方式方法的有效引導,更需要這些初中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去不斷踐行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能力,培養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

❸ 核心素養語文如何落實

核心素養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新航標。課堂是落實核心素養的主陣地,要實現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課堂必須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具體表現為:

一是目中有人,即教師要摒棄重知輕人的陳舊觀念,樹立「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教育心理學:一種認知觀》一書中寫道:「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這再次印證了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學習「最近發展區」理論。

「學成於思,思源於疑」。真正有效的學習,是基於學生問題的整體性學習,而不是以知識為中心的碎片化學習。整體性學習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強調問題解決策略,先見森林後見樹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具有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功效;碎片化學習遵循知識的邏輯順序,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導致學生的學習處於支離破碎和零敲碎打的狀態,如同走迷宮,效益低下。
從知識為中心的碎片化學習轉向問題解決的整體性學習,是核心素養背景下深度學習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核心素養教學轉化的必然選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重知輕人的觀念,抓住學生的認知障礙點、思維矛盾點、情感體驗點和智慧生成點,引導學生開展基於問題解決的整體性學習,實現問題共振、情感共鳴和智慧共生。「目中有人」是核心素養教學轉化的前提。

二是胸中有書,即教師要摒棄「一滴水」與「一桶水」的陳舊觀念,樹立終身學習思想,厚積薄發,做學生創新火花的點燃者和智慧泉水的引路人。有人曾說:「教師要做一條常流不斷的小溪。」教師作為學習化時代的一員,只有勤學善思、胸中有書,才能常教常新,課堂才會呈現學生智慧之泉噴涌而出的勝景。

特級教師竇桂梅執教葉紹翁的七言絕句《游園不值》,引領學生如痴如醉地讀詩、品句、背詩、唱詩,發掘出「從游園不遇」到「游園有遇」的文化內涵,揭示了文本的哲理。教學「一枝紅杏出牆來」一句,竇桂梅引用老子的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引導學生理解「一枝」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這樣的語文課,以深層次的文化探究為主線,語言的感悟、理解與應用貫穿始終,就像一曲優美的充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旋律,讓人盪氣回腸、回味無窮。這與竇桂梅深厚的專業素養是分不開的。要實現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教師必須多讀書、多研究,形成深厚的專業積淀與文化底蘊。根深則葉茂,「胸中有書」是核心素養教學轉化的基石。

三是教中有標,即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標統領教學,以課標作為評價教學是否有效的標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深度學習和跨學科教學成為課堂教學新趨勢。去年春天,筆者聽了一節成功的跨學科教學課,內容是小學二年級的古詩詞——白居易的《憶江南》。執教教師將音樂課與語文課整合為一體,先通過語文學習引導學生理解誦讀這首詞,感受詩詞的意境美;再通過音樂學習,讓學生學會演唱,領略古詞曲的音樂美。誦讀有助於演唱,演唱加深了誦讀的理解,美育熏陶與語文教育自然地融為一體,共同演奏出美妙和諧的生命樂章。這樣的跨學科教學,既遵循語文課標的理念,也符合音樂課教學要求,是基於深度學習的跨學科教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成為必然。
准確把握和內化學科課程標准,是實施深度學習和跨學科教學、實現核心素養教學轉化的必然選擇,「教中有標」是核心素養教學轉化的核心。
那麼,究竟該如何實現核心素養的教學轉化?一言以蔽之,教師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

❹ 在初中語文課堂如何滲透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日常生活交流里必不可少的存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同學和家長對於語文學科都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覺得語文是母語的學習,隨隨便便學學就能學好,無需耗費太多的精力,還不如抽出更多的時間多來補習一下數理化或者英語。但事實卻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語文學習自有其方法和策略。這就不難理解,有的同學一考,出來的結果都很理想,甚至是接近滿分,而有的無論怎麼考都只能是那一點點分,或者是有部分同學在認識到了語文的重要性後,即使是努力了也只是事倍功半,取得的進步是微乎其微,更有甚者,努力半天都只是原地踏步。
從筆者教學實踐多年的觀察來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許多學生忽視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他們覺得學好語文只要背背記記就好了。不可否認的是,語文學習也是有技巧的,想要學好語文最關鍵的不是誰記得厲害,把握語文素養才是核心和關鍵,要不然為什麼大家都是背一樣的古詩詞,考試結果卻很懸殊呢?
值得注意的是,素養和我們常常說的素質教育里的素質還是有些不同的,很多人都覺得素養是一個很縹緲空洞的概念,語文核心素養更是令人捉摸不透。那麼何為語文核心素養?新課標里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包括「語言的構建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及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四個方面。
二、注重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無論是在哪個時期,無論是在哪所學校,課堂都是一個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所以想要提高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絕對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但眾所周知的是,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鍾內達到最好的效果,則需要教師想辦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從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觀察來看,很多同學其實有著學好語文的心,但由於方式不得法,而收效甚微,初中階段的同學由於年齡和心智的限制很難做到持之以恆,多次嘗試以後,見不到效果就放棄了。假如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就為其滲透關注語文核心素養的意識,並且在其受挫時能幫助其從語文核心素養方面予以幫助,最後得到的結果必然不差。
三、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與培養的措施
首先,打好基礎,新課標中關於核心素養的第一個定義也是語言的構建與運用,體現到課堂教學上就是字詞的認讀、文章的理解、作文的寫作等。新課改以來,教學方式都有了一定的革新,但很多教師都陷入了一個誤區,以為多運用多媒體工具和多多提問就是將教學回歸學生主體,就是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雖然這樣的課堂看似活潑新穎,但在這樣的教學下,很多同學連字詞都還認不完整呢,就要在多媒體上對著機器練習朗誦,這些作法都不符合核心素養的本質要求。真正能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方法是幫助學生們把基礎打牢,可以通過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們識記生僻字詞,課堂時間有限,在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後就可以讓他們在課堂外多用此方法去多看課外書,這既能夠幫助學生們打好語言基礎,又能幫助學生們拓展知識面。
其次,基礎打牢後,思維和審美方面的提升對於語文學習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多多鼓勵學生們進行發散思維,多進行創新性思考,是幫助一位學生實現從一個書獃子到一個有自己獨立思想的社會主義新青年的轉變。發散思維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而創新是目前我們國家對於人才的最主要的素質要求。因此,從中學時代起就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性對於國家未來發展也是有著極強的積極作用的。

❺ 語文核心素養除了課堂還有哪些途徑

二、語文核心素養的三條培養途徑
在對語文核心素養有了清晰的認識後就可以將之落實到教學一線之中。關於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條途徑。
(一)課標與教材要縱橫合宜
在橫向上,語文核心素養提出的在四個層面的核心素養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自洽性,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它和過去的「聽、說、讀、寫」的關系。一切改革都是在借鑒和吸收過去優秀的做法和經驗的基礎成功的,大樓不可能平地而起。如何體現課標的橫向邏輯力還是一件有難度的事。在縱向上,小學、中學應該是一體化的。高中語文新課標知識對高中階段的核心素養進行解讀,並沒有與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核心素養聯系起來,它們的內涵是否相同還有待研究,而且新課標也沒有與小學以及初中建立縱向貫通的鏈條。
學科素養到教材又是一級轉化。教材對學生和教師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並且在學生和教師的心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課程標准制定的同時,中學的語文新教材的制定也應該提上日程。教材的制定也應該縱橫合宜。

教材與課程標准不同,教材是真正直接面對學生和教師,其更加形象地體現核心素養理念。目前的教材種類很多,在新的教材中如何既能反映核心素養理念,又能擁有自己的特色,這其實很有難度。
在縱向上,不同的學習階段的語文教材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語文學科的教材編寫模式一直都是單篇文章,即使是新課標這種情況也沒有太多改變。從文選的角度選取文章,這樣選出的內容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同一篇文章在不同階段的教材中出現,與語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比較飄忽,因此課程內容邏輯感不強,不同學習階段的縱向的邏輯力就無從談起了。
(二)教研以及課堂要很好地執行endprint
教師專業發展在核心素養的落實中扮演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有多種多樣的保障機制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服務,主要有教研室的業務指導、研討會、公開課等。因此教研員和名師具有重要作用,其對青年教師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應該由教研員和名師帶頭落實語文核心素養。
在落實核心素養時,教師的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才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落實核心素養必須進入課堂。教師在教學中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時容易出現三個錯誤,分別是泛化、異化、固化。泛化就是把什麼東西都當作核心素養,異化就是固執地把自己堅持的本不是核心素養的內容劃入核心素養中,固化就是將核心素養的落實方式固定化。
(三)過程和結果要具有公信力
教育領域的評價始終是非常有難度的,也是教育改革必須跨過的一個坎。即使是在一些教育發達的地方,他們推行核心素養已經有很多年,但是他們依然難以對取得的成果進行評價。

❻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在閱讀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總目標之一是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能力,注重情感體念,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因此,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培養興趣,增強動力。作為老師,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學生對於閱讀的認識,增強內在驅動力,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讀出情感,讀出事理。另一方面,要經常鼓勵學生多讀好書,寫好讀書筆記,及時整理讀書心得,在廣取搏采、提高閱讀能力、增進修養的同時,提升個人的閱讀品位。

2.營造氛圍,給足時間。雖然大的社會環境不太理想,讀書的氛圍並不濃,但我們可以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空間內營造相對濃厚的讀書氛圍。學校有圖書館,庫存豐富,不妨定期向學生開放,周末可全天開放;開設閱覽課,每周必讀;建立班級圖書角等。

3.舉辦活動,促進閱讀。舉辦活動可以展示閱讀成果,促進群體的閱讀,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例如,可以藉助學校的現有資源,定期主辦讀書報告會,以此為平台,請專家講,請老師講,請學生講,以思維碰撞思維,以視野擴大視野,以情感強化情感,將讀書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憑借,教師要利用好教科書,落實教材的基本要求,憑借教材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准確理解教材中字詞含義,字詞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閱讀教學要注重對字詞的理解,從而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不同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注重教材中詞語的積累,增加學生的作文詞彙;品讀教材中的佳句,盡情抒發情感;學習教材中寫作方法,學會合理地布局謀篇。

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從生活中引導學生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學習要善於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從生活素材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習語文不是要我們把課文里的文章背得多麼熟練、記憶得多深刻,更重要的是藉助教材這個例子來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從而增長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讓學生從教材中去聯系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觀念、情感、審美等,從而實現學生和課文作者的交匯、融合,甚至讓學生走出文本,利用所學知識,去體驗、解決社會上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無法但也有法,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學得法,運用得當,有利於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1.勾畫批註法。圈點,是在閱讀時利用一套自己能理解的符號,在文章重點句子、詞語等處做上記號。批註,即指對文章的評論、鑒賞、質疑等。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時勾畫批註,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影響終生的語文學習習慣。

2.朗讀品悟法。語文教學的一切離不開讀,朗讀是最基本的語文教學方法之一,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會意、在讀中品境、在讀中析法、在讀中體情、在讀中悟理。

3.利用資源法。語文教學當然離不開一些必要的教學資源。語文課堂教學有哪些資源呢?課本、學生、教師這是三個基本的資源。此外,還有多媒體、黑板、學案等。多樣化教學是有效教學至關重要的行為之一,其方法為綜合運用學習材料、設備、展現方式等,多樣而靈活地呈現教學內容。

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從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因此,我們應該樹立一種「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育思想,落實於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發現語文的生成規律,體驗和理解優秀文學作品,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創設語境、自主探究、注重體悟
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創設具體的語境進行自主探究無疑至關重要的一點。無論是「課標」還是「考試說明」,都有這樣的要求,正確識記常用漢字的讀音、字形、字義,並能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運用,理解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意義與作用,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而這一點正是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必然要求。

當然,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主陣地還是在課堂。新的課程改革,就是要改變課堂面貌,讓學生輕松學習,簡化低效、繁瑣的教學環節,騰出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交流和感悟,讓學生在課堂上說話,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❼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如何落實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想要落實。那麼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分析能力。

❽ 教學中如何體現語文核心素養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學科核心素養

在課程目標中融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結合學科特點,選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中應重點關注的內容並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目標中。調查表明,每門課程都可以承載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並且每門課程都有其可以重點承載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點,例如科學類課程學科可以重點承載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問題解決、社會責任等素養要點。

在課程實施方面,以基於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標准改善課堂教師教與學生學。引導教師由單純關注學科知識教學、考試教學轉向全面關注學科能力教學、學生發展素養教學,要鼓勵教師改革教學方式,特別要探索跨學科學習、情境學習,從而真正實現課程從學科本位發展為育人本位,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如葉瀾所說:「每個學科對學生的發展價值,除了一個領域的知識以外,應該能夠提供一種唯有在這個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歷和體驗;提供獨特的學科美的發現、欣賞和表達能力。」每門課程都肩負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不可或缺的獨特使命。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21世紀國內外基礎教育共同關注的熱點專題,而課程則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我們需要不斷借鑒、思考、實踐、總結如何在課程目標、標准、實施等環節中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

日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致力於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六大素養樹立學生成長「標桿」。該研究成果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對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養」的提出,更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其創新在於,以核心素養為統攝,使得教育「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更加凸現;其突破在於,它是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自從世紀初新課改以來,課程的「三維目標」已經人盡皆知,但人們往往只在學科教學的文本知識中去尋找它,將它機械地割裂開來,並且存在對它善貼標簽的現象。「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貫穿於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質量標准與評價的整個過程中。「三維目標」可以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以完整體現。因此,「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養的落實
核心素養的落實,顯然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變更,它更是以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為保障的。
1.回歸學習本質—解決問題
要真正實現這一改變,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學習的,進而回歸到學習的本質。縱觀人類社會,無論是思想發展史、社會進步史,還是科學發現史、技術革新史,無一不是在不斷發現新問題中解決問題,又在解決問題中發現新的問題;而對於每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講,都是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尋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只是,在現代知識的海洋中,我們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歸對問題的探求,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回自己應有的智慧,應是學習的本意。
2.學習方式改變—問題化學習
從以講授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中間的橋梁是「問題化學習」。「問題化學習」讓我們看到,所有的教學必須以學生學習為主線去設計,必須讓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能夠發生並且展開。需要在教學中強調問題化學習。以真實的問題形成問題鏈、問題矩陣,就是試圖讓孩子在學習中,在對問題的追尋中,慢慢形成一個知識結構——從低結構到高結構,從本學科的結構到跨學科的結構,從知識到真實的世界。在問題化學習的過程中,以認知建構的方式去重組問題、重組內容,讓學生在問題與問題的聯系中,在綜合地帶和邊緣地帶,進行知識的碰撞,進行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這就是問題化學習方式極具價值之處。
同時,問題化與情景化是緊密聯系的,問題往往產生於情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具有重要價值。如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不起聯系,那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應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方法,是核心素養實現的現實基礎。知識是素養的媒介和手段,知識轉化為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情景。如果脫離情景,知識就只剩下符號,知識的應用和知識蘊含的文化精神就無從談起。
3.教學模式的變革—「活動課程」
在教學中,要大力倡導和精心設計學科活動。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是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學科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習者的親身經歷與學科知識建立聯系。學科活動要體現經驗性,讓學生通過經驗的獲得來重構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活動」;要體現校本性,應該結合不同區域和環境的特點選擇資源和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結合學科內容和特點設計活動。

4.課程規劃—學科和跨學科課程
落實核心素養,從學校的課程規劃角度,要完成兩種課程的設計:一是學科課程,二是跨學科課程(即綜合性課程)。學科課程是基於學科的邏輯體系開發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跨學科課程是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它關注的是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時的真實體驗和直接經驗,是以社會生活統合和調動已學的書本知識。它有利於學生獲得對世界完整的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兩種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各有特點,後者是以探究性學習方式為主導的。兩種學習交互在一起,才能夠實現讓教育和學習回歸生活,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全部社會意義。也許可以這樣說,所有以核心素養為指向的教學,需要通過學習者間接經驗學習和直接經驗學習的交互才能實現。因此,當前學校完善兩種課程的設計就極為重要。

❾ 如何在教學中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語文》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 kd18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彙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

閱讀全文

與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