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如何教古詩朗讀

小學語文如何教古詩朗讀

發布時間:2022-05-26 15:49:50

Ⅰ 怎樣培養小學生誦讀古詩詞

培養小學生誦讀古詩詞

【內容摘要】培養小學生誦讀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從小就吸收經典的文化知識,不但能夠陶冶情操,性格溫和,舉止文雅,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道德修養的提高,而且有利於培養
一、以識字為主,為朗讀感悟打好基礎
也可以通過詩文,如:以教學《春曉》為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在詩句中圈出主要的生字再學習。
1、在朗讀中感悟,可通過學生觀察圖畫或教師介紹,了解詩人的情況,再聽老師范讀一次,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美。
2、讀准字音、讀出韻律節奏,再小組合作;朗讀詩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全班交流,教師點撥;幫助學生讀懂詩意。
3、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初步了解詩文大意。
4、指導感情朗讀、感受意境,引導背誦、品味朗讀,初步體會詩情。 5、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6、拓展延伸,把自己學過的古詩詞背給同學聽、背誦古詩比賽。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平台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農村小學生的最愛,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我開展了以下誦讀活動: 1、在班級中開展「我是誦讀小明星」誦讀比賽,比賽設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學生在比賽中情緒高昂,都想把自己最好的誦讀能力展現給老師和同學看。
2、每天早上的早讀課,我安排二十分鍾的時間給學生誦讀詩文,在略知詩文大意的基礎上,誦讀詩文效果更佳。每節課的課前3分鍾,安排學生誦讀詩文,由班干輪流領讀,常言道:「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長時間地誦讀詩文,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誦詩的興趣倍感增加。
3、每隔一周,我就在班裡開展「看看誰是收集詩文小能手」的比賽,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詩文,並利用周一的班會課進行交流,讓學生把自己收集的詩文讀給老師和同學聽,讓大家評選出當期的「收集詩文小能手」。
三、營造誦讀氛圍 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誦讀好詩文,首先得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提倡愉快誦讀,讓孩子們把誦讀經典當作一件樂事,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從眾心理,一個人單獨做一件事情,也許不會有什麼興趣,要是幾個人甚至更多人都一起做這件事情,他的興趣就來了。同樣,一個人讀古詩較難,可是,全班都讀,全校同學都讀,則大大激起了每個學生的誦讀興趣。因此,我們學校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面向全體學生,要求一至六年級所有同學都參加誦讀詩文,同時,還要求老師、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跟孩子們一起誦讀,伴孩子一起成長。形成人人讀經典、個個誦詩文、處處有書聲的良好風氣,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誦讀氣氛,大大激發學生熱愛經典詩文,喜歡頌讀詩文的熱情。
把朗讀、誦讀、積累作為古詩詞教學的重點。需要指出的是,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誦讀指導。最好多范讀,可以給學生最直觀的感覺。節奏、重音、抑揚頓挫的聲調,學生一聽范讀自然明了。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讀成誦,背熟每一首古詩,直到能正確默寫。古詩詞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科學掌握、把握好節奏、方法讓學生在熱愛古詩中去欣賞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的基礎。」我們培養的學生不是無情物而是有情人,他應有健康的人格、豐富的情感世界和藝術想像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因此在「大語文觀」理念的指導下,古詩教學應激活學生學習古詩詞興趣,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文學氣質,文學素養,對漢語言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學生徜徉在文學的海洋中,領悟語言文字之精妙。
總之,從小讓學生直面古詩文,誦讀古詩文,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是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的一大功德無量的事。通過誦讀經典古詩文教學的開展,學生一定能夠積淀豐富的文化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對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真正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Ⅱ 小學如何進行古詩教學

一、誦讀古詩,理解其義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中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國宋代作家蘇軾也說道:「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作為古詩需要多讀,只有多讀、熟讀,才能夠理解其義。因此,教者要引導學生多讀熟讀,善解其意。
1.激發誦讀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必須要增強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古詩具有音樂感(韻律、和諧音調、抑揚頓挫、平仄交錯),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激發他們的誦讀潛在能力,營造一種和諧、民主、愉悅、快樂的朗讀氛圍。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應該運用鼓勵的手段,尊重學生的朗讀,特別是對那些朗讀比較差的學生,不能諷刺挖苦,而是要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感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要面向全體,讓朗讀優秀的學生幫帶朗讀較差的學生。要開展一些能夠促進朗讀教學的活動,比如,詩歌朗讀大賽、背誦詩歌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採用多種朗讀形式促進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例如,單獨朗讀、二人對讀、分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師生賽讀、配音朗讀等等,通過各種朗讀樣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樂趣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朗讀,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進入到自覺誦讀的狀態中,深深地被詩歌的美吸引住,陶醉在詩歌美妙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激發了他們的朗讀欲,自覺地感悟到了詩歌的內涵,領略到了詩歌的偉大與神奇。
2.培養學生朗讀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想讓學生學習好古詩就要養成從小喜歡學習古詩的習慣,只有形成了習慣才能夠自覺地去朗讀、體味、咀嚼、感觸和欣賞,從中享受到它的內在美。一是讓學生能夠正確而標准地朗讀古詩,做到不丟落字,也不添字,不破句讀,練成讀音準確、發音洪亮、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效果。二是達到眼、心、口統一步調,使他們不斷提高靈感性。三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只有通過持久的訓練和堅持才能夠真正培養出愛好古詩、學習古詩、欣賞古詩、能寫詩歌的能力來。就像清朝孫洙所說的那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二、引領學生,走進情景
1.詩歌都是通過意象來體現的
也就是通過景象和物象來表達作者的意旨,因此,我們做到真正地了解詩歌的內涵,就必須把握詩歌的意象,也就是要走進詩歌的情境中,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情景里。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抓住詩歌中的重點詞,理解詩歌的境界,進而達到理解詩歌的意旨。比如:在學習《小池》一詩的時候,就要抓住詩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兩句,就會清楚地看到美好春天到來,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景象啊!進而表達出詩人觀察的細膩、用詞的精練。因此,只有抓住這樣的詞句才能更好地了解詩歌的意旨,也能夠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學好詩歌的重要條件,因為詩歌具有審美性,它靠語言的凝練濃縮了語言的高度表達力,具有跳躍性,它的內在美需要欣賞者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升華到令人陶醉的意境美。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去發揮自己的主觀想像力,達到真正地學好詩歌的目的。比如,我在執教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一詩的時候,就是讓學生去注意對「人家、紅葉、山路、雲彩」等意象的挖掘,從而看出一幅壯美秋天的畫面。我通過多媒體把這些美景都展現在屏幕上,學生由此增強了對詩歌的理解。
總之,對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還有很多的方法。限於文章的篇幅只談這兩個方面。不管怎麼樣教學都要把握詩歌的特徵來強化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詩歌,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促進古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望採納,謝謝!

Ⅲ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藝術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藝術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2000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簡稱新大綱中明指出小學階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50篇。低年級背誦古詩詞是每學年30篇以上,中年級30篇左右,而高年級則為20篇以上。2001年試行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提出第一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二學段為50篇(段),第三學段為60篇(段)。而且在其附錄的「古詩詞背誦推

薦篇目」就有70首。由此可見,新課程標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地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婦孺皆知、膾炙人口,都是古詩中的精品。那麼,如何指導學生誦讀這些古詩詞呢?

一、初讀詩文,了解作者

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誦讀古詩方法很多,分自讀、對讀、群讀,又可分為默讀、聲讀等。多讀,可以讓學生把握詩詞的內在節奏。節奏是古詞的生命,讀詩的過程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化為心中之本。

整體朗誦詩歌的過程中,由於現代文和古文之間的不同,首先要引導學生讀准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例:《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現在「衰』』讀「shuai,但古讀音應該是「cui」,古讀音更能押韻,更能體現古詩的韻律美;例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古時應該讀xia.,而現在用漢語拼音讀xi4,就不和諧,不押韻了。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就先讓同學們自己讀,多讀幾次,體會到古詩的押韻美,學生自然選擇讀古音了。

二、精讀課文,了解詩意

讀通古詩後,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語文課本中,古詩詞都會有注釋,將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我多半希望學生採用小組合作或個人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讓讓學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師在旁適當點撥即可。還可以鼓勵學生藉助古漢語詞典,去自己翻找。這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1)了解背景:

有不少的古詩詞,它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

再比如:翁卷的《鄉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張志和的《漁歌子》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只有」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抑孤獨的心境。

(2)想像力的培養: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像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善於創造就必須善於想像。想像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像補充和領悟,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後,請同學們想像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3)課外拓展的必要性

從最簡單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自居易的《憶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麗風光的圖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嘆下,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為何難忘江南,從而讀出對江南的贊美。送別詩我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依依不捨得離別之情……古詩詞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古人的心情與感受無不包含在這短小精煉,意味悠遠的詩文中,只有貼近我們心靈的詩句才是千古名句,我們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詩文。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吧!

Ⅳ 如何教一年級學生學古詩

鏈接: https://pan..com/s/1BV_9k_YUcsA9yN7YFYfycg

提取碼: qxnn

Ⅳ 小學古詩詞怎麼教學

中小學古詩詞怎麼學習和背誦

不少人人有這樣的感嘆:小學語文難教,尤其是古詩文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不得不說現在的語文教材加強了對古詩詞及文言文的學習,在中考、高考的考試中課外古詩詞也佔了相當的比重。而古詩詞的學習,又不能只停留在讀讀背背的水平,只會讀讀背背,只能得一些基礎性的得分,如名句默寫。而一旦考查課外詩詞,就不知所措了。

古詩詞的學習重在理解

古詩詞的學習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誦讀,進而達到能夠將古詩背誦下來,這樣是最好的學習狀態。

而也有不少的人強調先背誦,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它的意思了——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多記」「強記」這樣能起到一些效果,而長此以往也會打擊孩子的學習興趣,誤認為學習語文不過是無休止地讀和背。如果真是這樣,得不償失。

課本上的古詩詞全要背誦、課外拓展的詩詞熟讀即可

古詩是我國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不僅可以豐富語言積累,更能提高審美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從而使人終身受益。

學習詩詞的好處先不說,我們怎麼快速背誦一首古詩呢?鄧老師的回答是:意思簡單明了的詩詞直接背,而詩意較為「晦澀難懂」的詩詞,先理解它的意思,再去背誦。理解故事的意思,有時可以通過《古漢語詞典》來查詢字詞的意思,畢竟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意思上有少許的不同,有工具書就方便得多。

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里為什麼是「萬仞山」而不是「萬重山」?原來「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在古時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則形容山極高。弄清了字詞的意思再去理解詩句就不難了。「澎湃的黃河之水遠遠望去好像從奔流在白雲之間,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嶺之上。」

這樣,知其意,再背誦,難度自然會降低不少。反之,即便唐詩朗朗上口,強背不難,但確實是會走一些彎路。

《涼州詞》王之渙

知其意,再背誦,還有更好的方法嗎?也有,那就是通過對詩句的理解,想像其畫面,有了畫面記憶起來就更形象了。

還是以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例。「黃河遠上白雲間」我們的同學可以展開想像,一條黃河從遠遠的天邊流來,好像就是從天邊的雲間流下來;「一片孤城萬仞山」又可以想像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座城堡;「羌笛何須怨楊柳」就簡單直接地想一支笛子和一棵柳樹;「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想像一下「玉門關」。記憶詩詞難,但是記憶畫面卻很簡單。有了畫面,在動動手指,將畫面用最簡單的線條「描繪」下來。

同學們,有了圖畫的加持,背誦起來是不是又簡單了一些呢?

中小學古詩詞怎麼學習和背誦?

Ⅵ 如何教小學語文古詩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
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
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
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Ⅶ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
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
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
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Ⅷ 古詩教學的幾個步驟

一、教學應步步深入。
(1)讀前准備。如:簡介作者以及時代背景,解釋一些字詞等。
(2)從讀中懂。讓學生反復誦讀,說說每句詩的大意。再深入認識詩的寓意。
(3)啟發審美。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體會詩的意境美,從藝術形象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心靈的共鳴,從中受到教育熏陶藝術的欣賞力。
二、應引導學生由表及裡的分析。
學習詩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是不夠的,應當引導學生對一首詩內容有進一步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因為在詩歌中往往是「情與景合、意與象通」,如果抓住了表現情感的景和表現意境的象,把一首詩的許多不同景與象作深入的分析,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相互關系,就能引出這首詩的本質內容。如本課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青山相對出,孤帆日邊來。」這些表面是寫天門的險峻巍峨,長江的浩盪江流,而稍作分析便可得知,那是作者在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表達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應引導學生展開想像。
詩歌是藉助於想像來進行創作的。特別是李白這個富於想像、豪邁情宏的大詩人,其詩作能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如讓學生想像天門山像兩扇門似夾住長江面對峙的景象。從中能調動情感,受到感染。
四、應熟讀成誦。
學習詩歌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和背誦能力,詩歌語言的美必須通過反復朗讀才能體會到,所以在古詩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反復朗讀並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技能。

Ⅸ 小學三年級古詩教學方法

1、 想像情景,身心體驗

比如,在《宿新市徐公店》一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運用古詩教學七字訣(即擴、留、補、換、調、嚼、連)將古詩描寫的內容情境再現,根據前面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教師可以說:「同學們,讓我們來運用聯想感受詩中所描寫的畫面,這兒有一道稀疏的籬笆和一條幽深的小路,籬笆旁邊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嫩葉還不太茂盛,未能成陰,不能遮涼。」

講到這里,教師可提問 「詩中所描繪的落英繽紛、嫩葉稀疏的畫面,同學們想到了哪一季節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想一想在生活中什麼時節可見到這樣的情景,讓學生發現生活之美,只要有心,何處無詩意?讓學生懂得:我們要好好愛護這詩化的環境。

其中的人文內涵油然而現。後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教師可說:「在一片菜花地里,天真活潑的兒童面帶笑容,正快速奔跑,追趕著蝴蝶,蝴蝶飛入菜花里,便無跡可尋了。」此時,教師可問:「為什麼蝴蝶飛入菜花我們就看不到了呢?」學生便會回答:「因為菜花是黃色的,蝴蝶也是黃色的。」此句重在啟發學生發現大自然的奧妙。

2、 感音像,升華情感

古詩具有音樂美,是從其音韻和諧、節奏鮮明的特徵上來呈現的,在小學生看來,古詩讀來是琅琅上口的,聽起來是聲聲悅耳的。教師可藉助音頻材料,重在使學生感受詩中所流露的情感,達到從詩意向詩境的升華。如《靜夜思》,通過有感情的誦讀,讓學生於深夜對月凝望的惆悵中領悟到作者的思鄉之情。教師就是要利用形象的可感性、直覺性,通過情感的熏陶,再運用優美靈動的語言向學生展開作品所描繪的生動優美的畫面,在作品所描繪的形象與學生思維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學生聽了之後能夠讀懂詩意,達到情感共鳴。

二、讀講相輔,品味詩意

1、以讀為主,「不求甚解」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其中,便包含了「好讀、細讀、熟讀」的概念。

首先,應引導學生向「好讀書」方向發展。這就要培養出學生讀古詩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讀古詩;其次,要引導學生慢讀細品,切不可囫圇吞棗、以唱讀的形式來讀古詩,要求學生吐詞清晰。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再者,應要求學生,達到背誦的程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古詩,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古詩詞系統,使其運用於生活之中,可潤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以講為輔,畫龍點睛

在教學古詩的過程中,不應該是老師把古詩的詩意、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一股腦兒地倒給學生,教師的講解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讓學生大膽猜譯,以猜代講。不必刻意花精力去逐字逐句講解。不要太拘泥於形式,不要擔心該怎樣翻譯古詩,要求學生大膽聯想,可以在不脫離文章主旨的情況下去理解背誦古詩文。這樣,學生以一種放鬆的心態去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被動學習為主動,讓學生主動求知,這樣才能學得更快樂,學得更有效,學得更多。

三、循序漸進,感受詩美

第一、反復吟誦,品味語言美。古詩凝煉出來的是精華。它運用誇張、比喻、象徵等多種修辭手法再現大自然的美和社會人情的美。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等等。

第二、理解詞句,領悟意境美。古詩所描繪的畫面與作者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而形成藝術境界上的美,寫景中包含著作者的情感,而情感以所述之景來襯托。學習古詩,理解詞句所包含的情感,去領悟其意境,能從中受到熏陶,人的性情也得以陶冶。

第三、探尋底蘊,理解哲理美。古詩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情思更有待人們去探索。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中,展現了生命新生衰亡是大自然的規律,但生命生生不息,一直延續著。其哲理韻味有待學生去探尋。讓學生探索古詩的韻味,可啟發學生思維,以達到藝術熏陶的效果。

Ⅹ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古詩詞吟誦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絢麗奪目的泱泱詩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早在先秦,孔子就說過:「不學詩,無以言。」誦讀古詩詞,是語言特點本身所選擇的語文教育優秀傳統。為了發揚傳統、繼往開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下留學校從本學期開始開展了「誦讀經典古詩文」活動。
一、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誦讀的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經典誦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經典誦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經典誦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誦讀時,要善於聆聽,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點,哪怕是一個字、一句詩,只要讀好了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這樣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就會樹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誦讀的興趣就會越來越高。
1、採用多種誦讀形式。(1)聽經典誦讀。我從電腦裡面找尋到一些好的視頻誦讀,經常組織學生聽讀;(2)范讀。當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以聲情並茂的范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的誦讀慾望。教師聲情並茂的范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只有教師的誦讀水平高了,才能正確指導、點撥學生;只有教師的表情誦讀多了,學生臉上才會顯出豐富的情感;(3)此外,還可以採用:同桌賽讀,小組賽詩,男女生賽讀,師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綜合背誦,靈活而富有變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古詩詞的積極性,學生掌握了背誦古詩詞的方法,就能在實踐中樂此不疲。只有恰當的應用誦讀方式,學生才能愛上誦讀,並讀有所獲。小學生只有熟讀、背誦、摘記大量的古詩詞,才能充分汲取古詩詞的精華,得到古詩詞的浸潤,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那麼怎樣引導學生多背誦詩詞呢?古詩詞不是無情物,根據兒童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動作,邊背誦邊配上樂曲表演,會增進對詩的理解,從而詩的情感產生共鳴,促使學生背得快,記得牢。
2、採用激勵評價。《課程標准》指出:為了促進每個學生在學習中健康快樂發展。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應採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評價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讓學生在評價中進步、成長。因此我在引領學生誦讀積累經典詩文後,還對學生的積累情況、學生成果進行及時總結評價,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評價中認識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我採用」經典詩文誦讀擂台賽」等形式來評選優秀人員來鼓勵學生誦讀經典;採用官銜命名「我是誦讀王」「我是小小藏詩家」「我是吟唱家」等學生自命的官銜來鼓勵學生來誦讀經典。除外,我在學校每天進行的課間操活動結束後充分展示學生誦讀積累經典的成果,讓學生找到誦讀積累經典所帶來的樂趣,找到成功的喜悅。
二、指導學生的誦讀方法
當然,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不斷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引領學生誦讀。
1、培養良好的誦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誦讀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誦讀習慣。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要用普通話,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不讀破句子。在正確的基礎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讀,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其次朗讀時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要做到「七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顛倒,不重復,不唱讀(拖尾韻),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再次,「一天不練口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誦讀習慣,練就扎實的誦讀本領,一定要保證多讀多練。誦讀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讀得多了,詩句的語言、節奏、句式、格調等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學生對詩句的感受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2、選擇誦讀內容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記憶特點,讓學生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古詩文來記。因此,我對學生誦讀內容的選擇不規定,即使他們依舊選擇小時候就能背誦的簡單不過的內容,我也會容許他們拿來作為他們匯報的的成果。只是適地鼓勵他們若能記得更多、內容更豐富些就好了。除了讓學生自由選擇誦讀內容以外,我也會相機地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選擇的去選擇誦讀內容。可以按朝代、人物、描寫內容等方面去進行引領。如,我在引導學生讀了李白的詩後,就會向學生簡單介紹李白這個人物,讓學生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再引導學生誦讀積累「李白」的詩;隨著時令、節氣的變化,讓學生搜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文進行誦讀並選擇背誦。因此通過採取有目的的引領就能讓學生在誦讀古詩時能達到「觸類旁通」。
3、合理安排誦讀時間
我把學生要誦讀積累的內容整理列印出來,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抄寫在專用的「經典誦讀「本子上。然後我們學校利用每周一和周三下午寫字前半小時,集體引導檢查學生進行誦讀。並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間十分鍾或早自習之前,或中午上學以後等課內外時間,引領學生誦讀積累。「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努力去擠,總會有的。」另外,還可採用同桌互助、好友相幫、老師督導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地行走在經典誦讀之路上。
當然,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不斷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如何教古詩朗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