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如何向課外延伸

語文課如何向課外延伸

發布時間:2022-05-26 22:46:00

❶ 語文課堂中如何有效拓展延伸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大多數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都能抓住「大語文」的特點,充分挖掘、利用和開發各種課程資源,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外拓展,在教學中不再把教材作為「聖經」進行解讀。

❷ 如何使語文課堂內學習延伸至課外的方法分享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語文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❸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有效拓展延伸

語文的外延是社會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閱讀體驗,自覺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把語文的觸角延伸到課外。拓展的本質是學生的課外語文實踐。什麼是教學拓展?教學拓展就是指導學生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證課堂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練習,進行課外讀寫。恰倒好處的拓展延伸能讓語文課堂更開放!比如說在教學第一單元「我愛閱讀」的主題時,課後我安排了一個關於讀書的綜合性學習,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收集有關讀書的名言或者是故事,也可談一談自己的讀書感受,了解圖書的種類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又組織學生進行了讀書匯報。給了他們展示的平台,結果令我很是欣慰,有詩歌朗誦的、有談讀書感受、讀後感的、有表演課本劇的也有講名人讀書故事的。形式多樣,出乎我的意料。
當我們遇到了應用文,說明文時不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課後的拓展延伸也要穩步進行嗎?
五年級上冊第三組《鯨》《松鼠》等這類的說明性文章,在課堂上的學習多少有些不夠盡興,所以應該讓學生根據課文的路途繼續下去,去尋找科學的路徑。適時推介課外讀物法布爾的《昆蟲記》布封的《自然史》。一篇課文教好後,學生應當感到意猶未盡,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使學生的學習向課外、課後延伸,並及時地進定製HR最喜歡的簡歷我要定製簡歷行反饋、交流,這樣,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去開發課程資源,促進課內外學習和運用的結合,調動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並不斷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
從文本空白、懸念處拓展延伸
些文章結尾戛然而止,耐人尋味,留給了學生極大的想像空間,這給學生順著課文思索帶來了機會,可以啟發學生對課文內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發展,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如在學習《小木偶的故事》一文後,要求學生根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充分發揮想像,續寫一個片段:小木偶在賦予了人世間所有的表情後又會遇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
方式多元的拓展延伸
隨著信息技術逐步與學科教學相整合,各種新穎的閱讀方式也隨之出現,如音像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更多藉助於現代音像技術,如電影、電視、廣播、錄像等,比較直觀,它通過畫面、聲音來展示內容,能強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學《開國大典》和《最後一分鍾》時我組織學生觀看了1949年的閱兵儀式及1997年的香港回歸時的交接儀式。再如網路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主要藉助於網路技術,通過上網瀏覽或在線閱讀來達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閱速度是其它閱讀方式無法比擬的,也是現在學生較感興趣、極易接受的閱讀方式。因此拓展閱讀開展過程中同樣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資料的拓展、圖片資料的拓展,通過「屏幕閱讀」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其體驗感悟能力。
同時,拓展閱讀一定要注意要適度,要適合文本,適合學生,適合的時機,適當的數量,合適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在紛繁復雜的語文的學科資料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料給學生。

❹ 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的課外延伸閱讀

教課文 明顯是局限於某一篇文章,著眼於一篇文章的話,可能忽視教育本身。教語文 思維范疇更大,廣度更高。選定的篇目本身就是一些優秀的文章,而由點及面,由一篇文章的教學引發學生對此類文章的思考,進而舉一反三,逐步形成自己處理文章的能力,這才是語文教學的初衷。

❺ 如何讓語文學習從課內走向課外

(一)聯系社會生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並不是孤立在社會生活之外的一門課程,因此,在對其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將其與社會中的實際情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例如在學習《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這篇課文時,同學們被文中所描繪的美麗情景所震撼。原本美麗的羅布泊,如今逐漸變成了荒漠,發人深思,令人心疼。在對這篇課文進行教學時,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明白環境惡化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讓學生了解到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例如,人類活動的增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對草原的過度開發以及對森林的亂砍亂伐,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會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使人類的生存環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因此,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敬畏自然,與自然和平相處。作為青少年一定要有植綠護綠、抵制污染、節約資源、珍愛生靈的意識,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二)挖掘教材的閃光點,進行拓展延伸
課文既然是經典作品,它們有各自的優勢,把這些閃光點挖掘出來,就能充分利用好教材這一資源,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學習朱自清的《春》一文時,抓住語言優美這一閃光點,讓學生品讀文中寫景的句子,揣摩其中的修辭手法,領會其中的語言特色和蘊涵其中的作者感情,讓學生在品讀中理解全文內容。

❻ 如何讓語文學習從課內走向課外——淺談語文課堂中的拓展延伸

淺析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延伸
內容摘要: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拓展是根據教學實際、學生實際展開的。「潤物細無聲」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信手拈來,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經意間的拓展延伸,卻能夠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深化文章主旨,發展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們在實踐中努力追尋著。
關鍵詞:課堂教學 把握時機 行之有效 類型豐富 方式多元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大多數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都能抓住「大語文」的特點,充分挖掘、利用和開發各種課程資源,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外拓展,在教學中不再把教材作為「聖經」進行解讀。
什麼是「課堂教學拓展」? 一位教育專家是這樣說的:「根據教材要求、文本特點、教學目標、學生基礎、教師個性,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度、適量、適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關內容,其中包括文字、音樂、圖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讀寫思的教學策略,促進感悟,促成建構。」
小學語文教學要真正發揮葉老所說的「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的作用,必須將活的語文資源引進課堂,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得法於課內,增加拓展閱讀興趣並學會拓展閱讀,再從課外閱讀中有所收獲。
一、拓展延伸——把握時機
拓展性閱讀作為課內教材的補充、延伸,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類型及教學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時段。為此,教師可從課前拓展性閱讀、課中拓展性閱讀、課後拓展性閱讀三個角度來談談其具體操作。
1.課前拓展性閱讀。課前拓展性閱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儲備能量。如蘇教版四年級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禮》一課,上課伊始,老師可請學生談談課前通過查資料(包括上網)所了解的瀑布形態,如何形成的。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為下文學習埋下伏筆。
2.課中拓展性閱讀。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疑難,適時地利用拓展性閱讀材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釋疑解惑。
蘇教版三年級教材中的《菩薩兵》一課,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讓學生了解藏族同胞聽說又有部隊開進自己居住區,便躲進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這里老師可簡介軍隊是如何對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請學生們談談自己在電視上、電影中所看到的相關內容。學生對第四自然段中翻譯說的「一定是烏雲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句話就容易理解了。
3.課後拓展性閱讀。語文的外延是社會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閱讀體驗,自覺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把語文的觸角延伸到課外。拓展的本質是學生的課外語文實踐。什麼是教學拓展?教學拓展就是指導學生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證課堂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練習,進行課外讀寫。恰倒好處的拓展延伸能讓語文課堂更開放!
蘇教版新教材課後思考練習中多了一些 「搜集資料」的要求。如四年級教材《人類的「老師」》一文,課後要求「你還知道哪些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事例?搜集有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在小組里跟同學們交流。」;《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課後要求「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說說人們為什麼總愛在她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又如《李時珍夜宿古寺》一課的課後要求「中葯是我國寶貴的遺產。你知道哪些中葯?說說這些中葯的葯效。」這些都表明,實行課程改革,要不斷增強課程的資源意識,加強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所以,一篇課文教好後,學生應當感到意猶未盡,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使學生的學習向課外、課後延伸,並及時地進行反饋、交流,這樣,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去開發課程資源,促進課內外學習和運用的結合,調動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並不斷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說語文課堂教學拓展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由於我們缺乏對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經驗,因此在教學中不免出現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說是無效的拓展。
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時候,一位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引入科學常識,說明壁虎的特點,觀察壁虎的捕食錄像,了解壁虎的生活習性;一位教師上《荷花》一課,講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大」一句時,說這個畫家就是大自然,然後開始拓展問「大自然還畫了哪些美麗的圖畫」;一個教師上《水上飛機》一課,只花近20分鍾的教學時間,讓學生讀課文並總結出水上飛機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後就補充了網上搜集來的大量的有關水上飛機的圖片、種類及用途介紹等等。對於文質兼美的課文是如何以童話的形式、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紹出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的,不再研讀、品味,課文的語言特色幾乎完全被忽略,這顯然是有悖於語文課的初衷……
語文課堂教學就如一道道菜餚,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燒菜用的鹽,沒了少了,這道菜則給人感覺淡而無味,多了亂了同樣讓人無法入口。因此,適量、適度的進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
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應該是跟文本之間有一種「互文性」的關系。拓展的內容和教學需要達成的目標也應該有一種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拓展時,也應該是自然的、不露痕跡的。
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導入時,教師不露痕跡的運用拓展教學往往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整個課堂教學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愛的小蜜蜂》教學中,一位教師這樣引出問題:
(1)出示蜜蜂采蜜畫面。最吸引你的是什麼?為什麼?
(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篇描寫小蜜蜂的課文——可愛的小蜜蜂(齊讀)
(3)課題直接告訴我們什麼?
(4)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楊朔寫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開頭是這樣的。(課件:出示原文的開頭,讓學生自由讀)
(5)同學們看了這段話,你認為作者對蜜蜂是懷著怎樣的感情?(不喜歡)
(6)是呀,為什麼從開頭的不喜歡到這里的覺得可愛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從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開頭的一段話,讓學生從這段話中了解作者對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歡的,甚至是帶有害怕情緒的。那麼為什麼作者能從「害怕」到課文中的覺得「可愛」呢?一次簡單的不露痕跡的拓展,讓學生很快產生疑惑,同時也讓學生產生學文的慾望。
2.適度拓展
拓展延伸應在立足文本的基礎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對文本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超越,因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最終必須超越課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應該圍繞課文的主題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任何離開課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樓閣,不著邊際的。為了拓展,將課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卻沒了原則和規矩;為了創新,囫圇吞棗學習課內知識,忙於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卻多了幾分浮艷。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教學之本,才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憑借,也才是最好的課程資源。拓展延伸是為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服務的,不能讓內容為拓展延伸服務。正如於漪所說:「離開文本去過度發揮,語文課就會打水漂。」所以在對課文拓展延伸時,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緊扣文本,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
同時,拓展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包含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閱歷、認知水平、知識積累、學生能力發展水平、地區差別和特徵等。做到切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適當變換內容或改變難度,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很親切,都有話可說。每一節語文課,教師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教學目標,而且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也是衡量一節語文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因此,拓展延伸時教師應注意照顧學生個性差異,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多設置一些難度各異的學習內容,多設計一些不同層次的訓練項目,以供學生自由選擇,各取所需。立足課堂實際,考慮時間、場地、情景的限制。否則,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過是一種表演或作秀,比作一隻「綉花枕頭」恐怕並不為過。
特級教師秦詠中在教學《三顧茅廬》一課時,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情感的漸漸推進,一點一點地把劉備和諸葛亮的生平資料引入進來,把與文本相關聯的資料滲透到學習過程中。此時的拓展在教師一張一弛的把握中,彷彿落花般悄無聲息地飄落,使得原本在學生心目中陌生而遙遠的三顧茅廬的故事,一步步地走進了學生的心靈,領悟到了劉備「求賢若渴」的內涵。
再如一位老師在解讀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沒有單純地在「綠」字上做文章,而是設計了想像說話環節:「 又 江南岸」,讓學生仿照詩句展開豐富的想像。一石激起千層浪,由於學生對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級也積累了大量的描寫春天的詞句,於是他們很快調動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喚起相似的記憶,用鮮活的語言,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他們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紅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鳥又唱江南岸」……
就這樣,教師沒有多餘的講解,更沒有採用花俏的課件,而是採用一次簡單的說話訓練環節,讓學生在適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風的吹拂下,江南又顯現出一片綠色的、充滿生機的景象。
從學生的閱讀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閱讀基礎、閱讀心理,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乘勢引入相關資料,能保證學生面對重點難點疑惑點時,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發現、自我收獲的空間,促進學生視野融合。
3.巧妙拓展
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課內外的適度拓展延伸,可以讓語文更加充盈和豐富!教師在課堂上恰當地選擇拓展的內容,適當地選擇拓展的時間,則有助於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撥動學生內心的感情之弦。
例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這篇文章時,為了讓學生能深刻體會周總理的不辭勞苦,有位教師在學了課文之後引入「總理最後一段日子的工作時間表」。在悲涼的音樂聲中,在教師動情的朗讀中,學生完全進入了情境。學生深深地被總理的頑強,被總理的不顧個人身體所感動,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聽課老師也無不為之感動。此時大家內心都充滿了對周總理的崇敬愛戴之情。可以說這樣的「拓展」讓人心動,令人拍手稱快。
教師的恰到好處的引領和延伸,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美妙,可以讓學生的練筆在情感的鋪墊和知識的積累中進一步得到訓練,使得此時的拓展體現出「畫龍點睛」的效果。一位教師在教學《我們愛你啊,中國》一課時是這樣拓展的:
在學習「山河壯麗」這一部分之後,讓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的祖國著名的風景,然後讓學生試著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一寫;在教學「文化燦爛」這一部分的時候,這位教師沒有給孩子們講四大發明、、文房四寶、三皇五帝、唐詩宋詞……而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教者更多地引導學生回憶奧運會開幕式中所出現的那些中國元素,學生的表現很是興奮。記載中華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發明」、美輪美奐的中國畫卷軸、浩瀚星河中飛舞的天女、多種多樣的戲曲……盡管孩子們說的不是怎麼太完整、太精彩,但是從他們興奮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更加關注祖國、關心祖國了!祖國燦爛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與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學生的心中!
接下來教者引導學生聊如今祖國的各種巨大的變化,聊神州、聊高樓、聊文化、聊「嫦娥」(飛船)……在聊的過程中體會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偉大成就!
適逢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課後,教者布置了一個作業——仿照課文,也創作一首詩歌,贊美祖國,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這樣的拓展方式,是對課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結和提升,進一步豐富了課文的內涵,使學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課文的寫作特點,使學生在情感體驗和人文感悟的同時,語言也進一步得到訓練,在教學中真正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類型豐富
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主題是由語文閱讀教材而來。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文體類型和不同的學習方法設計教學,開展活動。拓展閱讀的類型往往分為三種:情境欣賞類拓展閱讀、感悟哲理類拓展閱讀、文學欣賞類拓展閱讀。
1.情境欣賞類拓展閱讀
情境欣賞類拓展閱讀,就是通過收集閱讀大量與課文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進入到主題情境中去,了解並體驗某一名勝的地理環境與人文景觀、歷史故事及文化信息,從學生的視角形成獨特的感受與觀點。
如蘇教版四年級語文教材中《九寨溝》主要介紹了九寨溝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色。學習課文後,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虛擬網上游——《中國名勝任我游》,讓學生扮演導游或遊客,通過大量資料的收集閱讀,了解、體驗某一名勝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歷史故事、文化氣息、風俗習慣等,從自己特定的視角形成獨特的感受與觀點,向大家描繪和闡述,在拓展閱讀的主題活動中進一步鞏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感悟哲理類拓展閱讀
感悟哲理類拓展閱讀,就是通過收集閱讀大量與主題有關的「寓言」、「成語故事」等文體特徵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蘊涵的哲理,並聯系生活實際加以體會。如《感受中國寓言》是學生學習了蘇教版五年級教材中的《成語故事》後的拓展閱讀,主要學習目標為:閱讀某一類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體驗寓言的寓意,並聯系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
3.文學欣賞類拓展閱讀
學生通過搜集並閱讀欣賞散文、詩歌、隨筆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並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如冰心的《只揀兒童多處行》學習後的《冰心散文鑒賞》就屬於欣賞式拓展閱讀。五年級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冰心的散文《只揀兒童多處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筆之獨特,筆下的意蘊之美。後續的拓展閱讀可以開展《冰心散文欣賞》的主題學習,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點和進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內在美和外在美。
四、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隨著信息技術逐步與學科教學相整合,各種新穎的閱讀方式也隨之出現,如音像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更多藉助於現代音像技術,如電影、電視、廣播、錄像等,比較直觀,它通過畫面、聲音來展示內容,能強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網路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主要藉助於網路技術,通過上網瀏覽或在線閱讀來達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閱速度是其它閱讀方式無法比擬的,也是現在學生較感興趣、極易接受的閱讀方式。因此拓展閱讀開展過程中同樣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資料的拓展、圖片資料的拓展,通過「屏幕閱讀」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其體驗感悟能力。
此外,與任何教學活動一樣,對於拓展閱讀同樣需要及時的檢查反饋,需要適當的評價。只是在評價中,更應該傾向於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生生互評,評價的內容要以閱讀的興趣和自主性為主,使我們的學生通過拓展愛上閱讀,使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愛好。
提倡教育創新的今天,學習語文再不能局限於課堂,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奧妙無窮的大自然、紛繁復雜的大社會的源頭活水,讓學生在開放的、無比豐富的教學內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擊!課堂是語文教育的主陣地,有效的教學拓展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新的提升,使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語文課不能缺少的環節,而它首先應立足於課堂,再向課外拓展延伸。在課堂中要充分利用這些空間,盡可能地讓語文課堂更開放,將教學內容變得更充實,將教學思路變得更寬廣,將教學方法變得更靈活。

參考文獻:
1.劉五生,淺談古詩教學的拓展,小學語文教學,2007年第1期。
2.陳永林,讓資料交流更有效些,小學語文教師,2008年第3期。
3.符煜,發散——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小學語文教師,2005第9期。
4.陶靜,語文教學要把握好拓展的「度」,江蘇教育,2006年第3期。
5.周成平,中國著名教師的精彩課堂小學語文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❼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如何拓展延伸

一、拓展延伸——把握時機
拓展性閱讀作為課內教材的補充、延伸,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類型及教學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時段.為此,教師可從課前拓展性閱讀、課中拓展性閱讀、課後拓展性閱讀三個角度來談談其具體操作.
1.課前拓展性閱讀.課前拓展性閱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儲備能量.如蘇教版四年級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禮》一課,上課伊始,老師可請學生談談課前通過查資料(包括上網)所了解的瀑布形態,如何形成的.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為下文學習埋下伏筆.
2.課中拓展性閱讀.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疑難,適時地利用拓展性閱讀材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釋疑解惑.
蘇教版三年級教材中的《菩薩兵》一課,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讓學生了解藏族同胞聽說又有部隊開進自己居住區,便躲進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這里老師可簡介軍隊是如何對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請學生們談談自己在電視上、電影中所看到的相關內容.學生對第四自然段中翻譯說的「一定是烏雲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句話就容易理解了.
3.課後拓展性閱讀.語文的外延是社會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閱讀體驗,自覺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把語文的觸角延伸到課外.拓展的本質是學生的課外語文實踐.什麼是教學拓展?教學拓展就是指導學生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證課堂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練習,進行課外讀寫.恰倒好處的拓展延伸能讓語文課堂更開放。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說語文課堂教學拓展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由於我們缺乏對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經驗,因此在教學中不免出現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說是無效的拓展.
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時候,一位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引入科學常識,說明壁虎的特點,觀察壁虎的捕食錄像,了解壁虎的生活習性;一位教師上《荷花》一課,講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大」一句時,說這個畫家就是大自然,然後開始拓展問「大自然還畫了哪些美麗的圖畫」;一個教師上《水上飛機》一課,只花近20分鍾的教學時間,讓學生讀課文並總結出水上飛機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後就補充了網上搜集來的大量的有關水上飛機的圖片、種類及用途

❽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拓展延伸

淺析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延伸
內容摘要: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拓展是根據教學實際、學生實際展開的.「潤物細無聲」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信手拈來,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經意間的拓展延伸,卻能夠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深化文章主旨,發展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們在實踐中努力追尋著.
關鍵詞:課堂教學 把握時機 行之有效 類型豐富 方式多元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大多數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都能抓住「大語文」的特點,充分挖掘、利用和開發各種課程資源,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外拓展,在教學中不再把教材作為「聖經」進行解讀.
什麼是「課堂教學拓展」? 一位教育專家是這樣說的:「根據教材要求、文本特點、教學目標、學生基礎、教師個性,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度、適量、適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關內容,其中包括文字、音樂、圖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讀寫思的教學策略,促進感悟,促成建構.」
小學語文教學要真正發揮葉老所說的「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的作用,必須將活的語文資源引進課堂,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得法於課內,增加拓展閱讀興趣並學會拓展閱讀,再從課外閱讀中有所收獲.
一、拓展延伸——把握時機
拓展性閱讀作為課內教材的補充、延伸,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類型及教學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時段.為此,教師可從課前拓展性閱讀、課中拓展性閱讀、課後拓展性閱讀三個角度來談談其具體操作.
1.課前拓展性閱讀.課前拓展性閱讀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或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儲備能量.如蘇教版四年級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禮》一課,上課伊始,老師可請學生談談課前通過查資料(包括上網)所了解的瀑布形態,如何形成的.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為下文學習埋下伏筆.
2.課中拓展性閱讀.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疑難,適時地利用拓展性閱讀材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釋疑解惑.
蘇教版三年級教材中的《菩薩兵》一課,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讓學生了解藏族同胞聽說又有部隊開進自己居住區,便躲進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這里老師可簡介軍隊是如何對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請學生們談談自己在電視上、電影中所看到的相關內容.學生對第四自然段中翻譯說的「一定是烏雲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句話就容易理解了.
3.課後拓展性閱讀.語文的外延是社會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閱讀體驗,自覺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把語文的觸角延伸到課外.拓展的本質是學生的課外語文實踐.什麼是教學拓展?教學拓展就是指導學生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證課堂的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練習,進行課外讀寫.恰倒好處的拓展延伸能讓語文課堂更開放!
蘇教版新教材課後思考練習中多了一些 「搜集資料」的要求.如四年級教材《人類的「老師」》一文,課後要求「你還知道哪些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事例?搜集有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在小組里跟同學們交流.」;《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課後要求「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說說人們為什麼總愛在她故居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又如《李時珍夜宿古寺》一課的課後要求「中葯是我國寶貴的遺產.你知道哪些中葯?說說這些中葯的葯效.」這些都表明,實行課程改革,要不斷增強課程的資源意識,加強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
葉聖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所以,一篇課文教好後,學生應當感到意猶未盡,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使學生的學習向課外、課後延伸,並及時地進行反饋、交流,這樣,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去開發課程資源,促進課內外學習和運用的結合,調動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並不斷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說語文課堂教學拓展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但是由於我們缺乏對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經驗,因此在教學中不免出現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說是無效的拓展.
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時候,一位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引入科學常識,說明壁虎的特點,觀察壁虎的捕食錄像,了解壁虎的生活習性;一位教師上《荷花》一課,講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大」一句時,說這個畫家就是大自然,然後開始拓展問「大自然還畫了哪些美麗的圖畫」;一個教師上《水上飛機》一課,只花近20分鍾的教學時間,讓學生讀課文並總結出水上飛機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後就補充了網上搜集來的大量的有關水上飛機的圖片、種類及用途

❾ 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外延伸內容有哪些

一、科學組建小組 分工要明確
1. 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學習小組,即每個組的成員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而且各組之間必須大體持平。這樣做既有利於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又有利於小組內成員互補互助。為以後的小組合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一般情況下每組4—6人為宜,按長方形圍坐,以便啟發引導之後,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
2. 小組人員分工要明確:根據每個人的特長不同進行不同的分工。善於組織活動的學生為組長;善於記錄的學生為記錄員;善於表達的學生為中心發言人。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鍛煉,定期輪換主發言人,每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在主發言人表達之後,如有遺漏,中心發言人可以補充。
3. 發揮小組帶頭人的作用。學習小組確立後,教師要選擇能力強、成績好、善於表達、有責任心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長很關鍵,老師要不斷培訓組長,教給組長管理的方法,樹立組長的威信,用表揚激勵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對小組長的培訓可以分為集中培訓和分散幫扶兩種形式。 集體培訓是召集班級所有小組長專門立會,具體講解小組長的行為條件,特別要明確小組長的具體職能,培養責任感,樹立小組長的自信心。讓組長知道都需要開展哪些方面的工作。如:督促和檢查本組組員的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組織本組同學積極進行交流學習;考核本組同學的學習參與情況等等。另外,在思想上,也要及時與組長進行溝通。在工作中發揮榜樣作用。如果小組內有矛盾,盡量在內部解決,解決不了的,再與老師協商解決辦法。一個小組就是一個家庭。組長就是家長。無論大事小情,都要操心費力,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得帶領同學一起進退。要形成凝聚力。每個小組都有後進生,組長必須及時關注,不能讓他們掉隊。發現問題及時與大家溝通。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時,督促組長積極主動的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合作意識。分散幫扶是在具體的課堂學習中,教師根據各個學習環節深入各小組幫助引導小組長有效地組織本小組的學習活動。
二、讓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1. 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教師首先針對學習目標、教學內容、重難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並把分組討論的指導思想、意圖、要求、作用明確地告訴學生,直到學生提出具有創造性的問題並加以解決,使學生逐步形成「敢說—— 會說——創造性說」的習慣。
2. 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是交流技能的培養。要培養學生「五會」:(1)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言,努力掌握別人發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評價;(2)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做進一步的解釋;(3)樂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觀點;(4)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5)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言。
三、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空間和時機。
為了使合作學習收到實效,而不是「形式化」,「合作時間」的安排也很關鍵。然而在教學和研究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擔心時間不夠,結果剛開始的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剛進入角色,便草草收場,讓學生匯報,成了簡單的教師「導」,學生「演」,當然結果也就成了「導」不明,「演」不精。合作學習時間可長可短,我們可以把一堂課甚至幾堂課的時間都讓學生進行合作式的探究、互動式的學習,也可以在課堂內讓學生對一個問題進行短時間的討論、爭辯。但不管怎樣,每次合作學習,教師都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有獨立思考的餘地,有交流的嘗試。教師還應有意識地把學生的課堂合作延伸到課外合作,給學生創造合作的空間。這就需要教師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小組探究。只有做到了課內合作向課外合作的延伸,才是真正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性學習並不是每一個教學內容都使用,也不是一堂課自始至終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課堂中使用。課前的預習,課後的閱讀,課外實踐更離不開小組合作。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以及訓練要求,把握合適的時機進行合作性學習。
1. 涉及知識面過多的問題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當學生因知識儲備和生活閱歷的限制,獨立完成有困難時,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啟發,多角度思考,充分發揮其群體創造性。
2. 有爭論性的問題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爭論性的問題教師包辦代替,學生只知結果不曉過程。反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問題就會越辯越明。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又體現了語文教學文無定論的特點。如學習了《龜兔賽跑》這則寓言後你有什麼感想?這個問題就可充分發揮小組討論的優勢,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的小組說學習烏龜持之以恆的韌勁;有的說要吸取兔子的教訓,不能驕傲自滿;有的說烏龜的勝利不值一提,那隻是一個僥幸的勝利,要想真正戰勝兔子還得想辦法提高速度;有的說不必要指責兔子,它為大家提供了一次教訓,失敗是成功之母……可見,信息時代學生的認識已遠遠超越了作品原有的意義,他們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是多麼地強烈。
3. 課外閱讀和語文實踐活動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課外閱讀和課外實踐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鑒於學生在家庭背景、愛好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可讓學生組成合作性的讀書學習小組,並設立閱讀專題,教師還可定期評定出小書迷、小博士、小詩人、小老師等進行獎勵,讓學生在活動中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四、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評價
1. 把握好評價的內容
現在的課堂上我們常見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場面,只聽老師一聲令下:請小組討論討論。頓時教室里熱鬧起來,乍看同學們都在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仔細聽來卻有的在爭論誰先說,誰後說的問題,直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結束還不肯罷休;如果是擺學具則有的還為爭學具而動起手來。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與老師對小組成員間的分工和指導欠缺外,另一方面也與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偏頗不無關系。多數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只注重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而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個體學習情況的評價。新課標提示我們在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評價的同時,還要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合作交流意識、行為習慣等進行評價。特別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正是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老師要注意把握好此良機。如:培養學生樂意與同伴交流合作、善於傾聽同伴的發言、有禮貌地幫助同伴等良好習慣。
2. 把握好評價的契機
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優點在小組中及時表揚,對很突出的優點可在全班交流時給予贊賞,對於學生的不良習慣也應委婉指出來。在全班交流討論結果時教師不要急於評價,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後再總結評價,特別是在新課標尊重學生個性、倡導演算法多樣化,新教材問題、結果開放的背景下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3. 把握好評價的主體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除了教師給予評價外,可以由小組的成員自己評價,還可以由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評價。如:合作學習結束後可指名小組長對自己所在小組組員剛才的組內發言和傾聽等合作學習情況作一簡單小結,並說一說討論結果,再由其他小組對討論結果發表意見,最後由教師作總結評價。
4. 把握好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過去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多數是對與錯、好與不好的定性評價,它不能客觀、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不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新課標理念下我們要對學生的精彩評論、優點、點滴進步大加贊賞,並可給予一定的獎勵。獎勵可用語言激勵法、動作愛撫法、授予榮譽稱號法、小組加分法、物質獎賞法等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學生的缺點與不足客觀存在,我們要善於抓學生的閃光點,對缺點和不足委婉指出千萬不可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當學生代表小組發言聲音小需要再說一遍時,教師可說:說得太好了!老師還想聽你大聲地說一遍。這樣學生更有信心大聲地說。當發現某小組有不足的地方時,其他小組或老師可送一個好建議給他們:假如你們能……那就更好了。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教師去挖掘。
五、加強對合作學習中的細節與習慣的培養
1. 課前准備好需要的課本、筆記本、預習內容、雙色筆等學慣用具。
2. 學生自學時要求:①坐姿要直,頭要正,切忌伏桌書寫;②翻動書本、學案要輕,凳子盡量不要響動;③獨學過程不要提問或交頭接耳,獨立完成;④遇到與己無關情況不能分神,更不能抬頭張望;⑤獨學認真思考,閱讀教材,參考資料,獨立學習,全面完成習題,不能敷衍對待,更不能抄襲他人學案,記錄下自己的觀點或疑問;⑥書寫要字跡清晰、工整規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應付。
3. 小組合作時要求:a交流時聲音適度,以雙方及組內,聽清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組交流起立時,不要擁擠;b學生交流離座,要把凳子輕輕放入桌下,便於交流活動;c交流時,鼓勵暢所欲言、神采飛揚、各抒己見的積極表現,防止一言不發、人雲亦雲的依賴心理;d嚴禁假交流,隨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機嬉戲、玩耍;e合作分工時具體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行動要迅速。
六、小組合作學習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合作問題不要過於簡單,要有討論的必要。在教學中會出現這種現象: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老師的問題還沒說完,學生就已說出了答案。
2. 學生要經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後再開始合作。老師不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感到措手不及。沒有獨立學習做基礎的討論猶如空中樓閣,沒有經過獨立思考而展開的討論如無源之水。
3. 學生的主動合作意識要強,合作參與要積極,不能造成部分學生被邊緣化。小組活動時,由於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造成了「優秀學生講,學困生聽」的局面,表面上熱鬧、民主、活潑的合作學習氣氛實則隱含著種種陰影。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機會明顯較多,在小組活動中搶占話語霸權,起著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顯得消極被動,不去積極參與、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只等坐享別人的勞動成果,漸漸地他們對小組合作學習失去了興趣,表現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棄。轟轟烈烈的小組合作學習又變成了「一言堂」,失去了合作的意義與價值。
4. 合作要有序、分工要明確。教師下達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後,全班學生只是按小組圍坐在了一起,可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整個課堂鬧哄哄,卻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
5. 老師要關注學情,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教師要注重巡視、調查各學科組長組織成員對照導學案開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對子幫扶,真正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教師根據學情適時穿插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有效地學習。
6. 提高凝聚力,引進競爭機制,激勵合作學習。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往往是起先學生熱情很高,後來學生情緒低落。運行中最怕的是出現「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即教師滿懷信心,學生無動於衷或一部分學生興致勃勃,一部分學生漠然視之。所以,合作學習策略應用之初教師應注意激發所有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根據心理學原理,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都有競爭心理。因而教師要以外部獎勵(物質獎勵為主)為手段對學生的競爭意識加以誘導,採取以組間競爭促進組內合作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隨著合作學習策略的進一步運用,學生逐漸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從活動中體會到互助帶來的智力樂趣和同學問的友愛,對合作學習過程本身就會產生積極的態度,對合作學習產生強烈的願望。這時候教師要以外部獎勵(精神獎勵為主)為手段對學生的競爭觀念加以鞏固。教師評價時既要對集體的共同成果進行評定,也要對小組的合作水平進行認可。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為了更大的發揮學生間合作的效能,可採用一系列競爭方法。如表揚激勵法,小組得分制,評選最佳組長、最佳組員等。把小組合作中的成果具體量化,進行評比,給予公布。每月讓學生無記名投票選出最佳組長、最佳組員,帶動全班同學向好組長、好組員看齊,通過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小組合作,有效形成合力。
7. 要明辨真偽。實踐證明,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學生的熱情很高。教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教室里立刻會出現熱烈討論的場面。不久這種熱烈討論的場面就會異化。看似場面熱鬧,實則雜亂無章。稍加註意不難發現這是一種假熱鬧。經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討論中部分學生閑聊(與課題不相乾的交談),討論後有時幾個小組或小組內幾個人同時爭著發言,各不相讓;有的小組討論後一個人發言,其他人心不在焉,置身事外;有的小組討論後互相推委,無人發言。這是不樣之兆。教師要放慢教學進度,緊盯小組的運行。待運轉正常後再調整進度。不然小組學習就會流於形式,而且教室紀律一團糟。

❿ 如何做好語文課堂拓展延伸

可以主張學生 不求甚解綜觀全文,教師必須在這 45 分鍾內,好比進入寶山.因此: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必要時做好摘錄、美讀語言的能力少年高爾基有次讀了文學作品.閱讀能力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教師也要依具體情況而定?這正是我們有些同學讀了不少.我們每個學期花那麼多時間來學習課文、人雲亦雲等現象就會慢慢減少,引導學生看時文,我們不一定要使用快速閱讀的方法,規范閱讀行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只有背下來了才是自己擁有的東西,勤於美讀.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哲理情思: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日積月累,材料的豐富,都是學生愛看的,人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逐步提高的,為提高學生興趣,出口成章,替他們嚴格把關、《時文選粹》等:一是主張學生計時默讀.1;還要幫助學生選擇文質兼美,吾意所欲言,其效果遠不如邊讀邊記.2.久盛不衰的武俠小說,高考試題中的文字閱讀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內容空洞、篇幅增長.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學生去探求魔力.高效的閱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並能回答教師設計的問題,以往的作文中缺乏素材,清人唐彪說,還是思想讓別人跑馬,用活語文教材,無不隨意所欲.我認為、課外引導拓展生活即語文.只要老師正確引導,但花了多少時間來背誦課文呢,我們把寫讀書心得作為周記(每周至少一篇)納入作業常規檢查,但我們因為沒有背,視野的開闊,而且理解能力,如泉之涌,同時也是投入和創造,不做筆記,在閱讀教學中,而這些大多是快餐文化甚至不少是垃圾文化,80後90後的青春文學是青年人特別是中學生鍾愛之物,但作文時仍無從下筆的原因,可將閱讀材料的難度提高,用科學的方法培養高效的閱讀能力,教師可適當地指導學生寫一些讀書心得.3、大量閱讀;二是提倡好讀書.具體措施如下,茅盾同志能背《紅樓夢》,想透過陽光對書面的照射來探求字里行間究竟有什麼魔力.當然,對於閱讀障礙比較大的作品,琅琅上口,而是在於引導學生善於美讀,內容非常有系統性,但要精心選擇中學生處於身心發育階段,語文即生活,名言警句,情緒激動.其次,既要熱情地鼓勵學生閱讀積極性,悅耳動聽,讀得再多.因此、《智慧背囊》、筆下生花語文素養也是背出來的,像《讀者》,其實、有益於學習的讀物,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素材資料,對於像詩歌這樣的精練型閱讀材料.語文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我之文也,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再現語言的圖畫美,竟把書舉起來張開一面,應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一項長期的,加大閱讀量,品味語言的音樂美,這是循序漸進步入閱讀教學自由王國的一條必由之路,我們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應當十分重視,滔滔不竭、背誦美文的能力只滿足於美讀是遠遠不夠的,還缺乏明辨是非.總之.李陽的瘋狂英語是背出來的.當然、《正是高三時》.1、言情小說,即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完成教師規定的內容,開始選擇難度和篇幅都較適中的閱讀材料,我們讀詩.課外如能長期的進行讀寫結合練習.著名哲學家周國平先生指出、課內培養能力 語文課堂是閱讀教學的樞紐所在,是靠後天培養所得,我們還可抓住學生心理,去發現魔力,也就必須調動自己的想像.二是要調動想像.別林斯基說,又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應要求學生對理解深刻的內容圈點、快速閱讀的能力新課標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較高,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拓寬視野,不知是人之文.2,比不讀還壞、哲理性強的書籍.要指導學生選擇思想健康、背誦能力等也大大加強了,所以課外閱讀必須強調讀寫結合,又要幫助學生凈化閱讀內容,只欣賞了一回.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有效的閱讀不僅是吸收和接受.課堂教學中,中外名著中不少作品對中學生的成長很有啟示,能夠給人以聽覺上的美感,也理解得差不多了,我們應從高一就開始,感受出作者賦予深厚情思的形象,在頭腦中再現出作者已繪制的令人神往的圖畫、方法技巧等無不應有盡有.古人作詩,因而我們要指導學生藝術性朗讀.通過精心選擇.作文時,一是要注入情感,應筆而生.一個人只讀書,提倡快速閱讀法,因為只有讀好書才能足以怡情,足以長才,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健康的閱讀情趣、抵制誘惑的能力,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 二,我們既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能力,大語文觀念早已為人所熟知並深入人心,更要讀寫結合俗語說,要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相互促進,學生不僅積累了大量的語言.作為語文教師,學生早讀時間必須用來背書.葉聖陶先生能背《古文觀止》.其實新課標語文教材中精選了那麼多精美的課文,或者不必咬文嚼字,隨著訓練的進行.時文貼近生活、格調向上的時文一,學生的閱讀一定會成功提速,節奏鮮明,很多情況下,適當讀一些內容健康:讀得很美了,學生易感興趣.如此這般的訓練,我們規定,足以博採.文學作品的語言音調和諧,還定時在班上開展對某一作品的讀書心得交流班會,對著陽光照著,提高閱讀品味,贊嘆了一回,正如葉聖陶先生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知識性強,相得益彰,對於課外閱讀,再來咬文嚼字,融入自己的情感.閱讀教學的責任不是在於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在課外閱讀時,仍空手而歸,不求甚解,不僅無害,閱讀速度是關系學生閱讀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缺乏觀點,且同樣可以提高語文素養,力求質的突破,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每天背誦材料不得少於300字,講究詩中有畫.人教版的《語文讀本》與課本聯系密切,要幫助學生有選擇地閱讀、系統性的目標來對待,思想價值觀尚未成型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如何向課外延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