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活動的感想開頭怎麼寫

語文活動的感想開頭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5-27 12:31:41

㈠ 怎麼寫上語文課的感受

不能幫你寫 只能給你些資料參考一下以後遇到讀後感怎麼寫會有幫助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還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兩個詞語)做題目,下一行是——《讀<×××>有感》,第一行是主標題,第二行是副標題。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六、要審清題目。 在寫作時,要分辨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讀」能抓住重點,「感」能寫出體會。? 七、要選擇材料。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八,寫讀後感應以所讀作品的內容簡介開頭,然後,再寫體會。 原文內容往往用3~4句話概括為宜。結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要把重點放在「感」字上,切記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寫讀後感的注意事項
①寫讀後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 ②要寫得有真情實感。應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絕非「檢討書」或「保證書」。 ③要寫出獨特的新鮮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見解來吸引讀者或感染讀者。
編輯本段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呢?
(1)引——圍繞感點 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3)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4)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5)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五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編輯本段一、先要重視感
感要多 讀要少,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二、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
, 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四、敘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復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五、寫景、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 (5)簡要地說明原文有關內容,重寫有感。
編輯本段讀後感範文
《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回想起來這已是我第二次讀《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了,但是這一次我卻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再一次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中不能遇到困難就唉聲嘆氣,應該勇於面對困難遇事還要樂觀一些,都不要把任何事都看的那麼絕對,要多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就像魯濱遜一樣雖然身陷荒島卻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制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就像在發現有野人的時候剛開始手忙腳亂,可是最後他沉著冷靜以他的勇氣與智慧和「星期五」並肩作戰,一起打退了野人,這也體現出一個人遇到困難只要沉著冷靜的去應對就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對人就像一顆種子他會想盡辦法沖破泥土去感受太陽的溫暖,當他經歷完千辛萬苦回頭望去,他已是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了,在我們的旅途中不能只停留在原地,要時刻想著只要我努力明天會更好,這樣才不會因滿足於現狀而自失。 魯濱遜又是個徹頭徹尾的「經紀人」。他熱衷於航海,並不因為什麼浪漫的追求,而是完全為了經濟利益。他在海島上曾發過幾句金錢無用的感慨,但說過以後立刻就把見到的錢幣一一收好,最後又一錢不落帶回英國。 在他看來,非經濟的社會關系和活動是次要的,他被海盜俘獲時曾鼓動同為海盜奴隸的小男孩佐立一起逃跑,並許諾要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然而一旦出逃成功又有人出了個好價錢,他只稍經猶豫、略講價錢就把那孩子賣了。後來他在荒島上解救了一名土著,給他起名「星期五」,便順理成章地把他收為奴僕。從這些看來一個人也要存在一些利益觀念也要具備一些經濟頭腦,會分辨哪些對自己有利哪些對自己有害不能滿足於現狀有事要做一些長遠的打算才能更保險一些。 全書最精彩、最令人難忘的是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作者用第一人稱以及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另外,小說的語言自然流暢,文字通俗易懂,這也體現出了笛福小說的一大特點,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讀者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也正是這篇小說啦啦啦……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給背誦出來呢!

讀後感寫作要點
①要弄懂原作。「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②要認真思考。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③要抓住重點。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復想,反復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④要真實自然。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

㈡ 活動感想的作文開頭

令人興奮的一次活動
還有,主題是什麼啊?

㈢ 作文《對語文的感受》500字怎麼寫

學習語文有何方法,其實,學習語文並不是要方法,而是要堅持!在此,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學習方法。
預習,上課認真,做好筆記,復習。這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預習就更為重要了。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們必須先做好預習,預習時可以先閱讀課文,如果是短一點兒的文章,可以採用朗誦的方法。理解課文,如果不會的,可以做些符號。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就是學會歸納知識要點就行了,因此,上課的時候,有不少同學不認真聽課。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你會學到很多知識。適當的做一些筆記,方便你回家復習。復習主要是回憶今天上課的情形,回想一下老師哪裡重點講,哪裡略講,這樣就會有針對性的復習了。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學習語文何嘗不是呢?天才在於日積月累,我們可以每天用上5~10分鍾用在基礎知識上。如果你並不喜歡總結,你可以買一本中考復習的書籍,哪裡有很多基礎知識,最好是你即做即評的那些,這樣你就可以即使糾正你的錯誤加深你的記憶了!
閱讀與作文是緊密相接的。有的同學並不喜歡看書,認為浪費了寶貴的玩耍時間去做不好玩的事情,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其實,並不是的。剛開始時,你對讀書並不感到興趣,你可以閱讀一下《伊索寓言》等那些小故事,但卻要你喜歡上看書,又要學會生活的書籍。慢慢地,你便會喜歡《名人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繁星春水》等名著。就如論語里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認為語文其實很有趣,語文里也可以使你大笑,你會發現看多點兒書籍比玩耍來的更有趣。
現在我們每一天都有三分鍾演講,我們可以藉此訓練的我們的「說」能力,
不要認為說完就過去了,其實我們可以好好表現一下自己,語文也要靠「說」「吃飯」。做到「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工」的效果。而聆聽者需要安靜,寧靜致遠。藉此我們就可以訓練我們的「聽」能力了。不要認為三分鍾演講是無用功,其實它包含著無數語文。
說作文,我還是不能與詩韻、芷韻、綺雯等的文章有神韻,有感情色彩。總以為運用幾句名言,運用幾句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就行了。其實,不是的。我看過她們寫的文章,她們都寫的很有感情的。我便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希望我的文章也富有感情。我們可以寫寫日記。譬如:有一天放學回家,在路上,我聽見了一個中年婦女說:「我才不要看了,我又不認識字。」因此,我們可以聯想到這個婦女是新中國成立是時期的,那時中國還很貧窮。就會想到我們現在是何等的幸福啊!「知識改變命運」等。我們可以以小見大,用真情實感去寫。積累得多了,感情就豐富起來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上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寫也是同樣重要的,我們要多寫文章。很多同學說,沒有什麼可以寫的,因此,你得多看書了。每天花30~40分鍾來學習語文。其中10分鍾歸納今天的知識;復習要點。10分鍾可以做一下閱讀題目,看一下書,做一下讀書筆記;可以寫一下感受之類的吧!其次,我們需要認真對待作業。
其實,學習語文並不困難。魯迅說:「世上哪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罷了」。只要我們勤奮一點兒,認真一點兒,細心一點兒,高分便不是問題了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學習語文,沒有對錯,看的書多了,心靈和行為日趨高尚。「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㈣ 關於活動的作文開頭怎麼寫

關於活動的作文開頭

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所有活動,就像一條珍珠項鏈,每一顆珍珠,都代表著一次活動。其中,最閃亮的一顆珍珠,便是我要寫在這張紙上的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動。

那是一個星期一的下午實踐課上,我們班在班裡舉行了「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活動。這活動可新奇了!我是主持人,心裡既高興又緊張。

作文《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活動》的文章開頭
《一次公益活動》作文開頭
今天,我們求知學堂舉行了一次公益活動,活動的主題是「低碳環保,拯救地球。」活動的宗旨是讓更多個人了解低碳環保的重要性,加入到拯救地球的行列中來。

校長李老師先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低碳環保的知識,然後把我們分成了兩個組,一個組是跟著蘇老師的,另一個組是跟著曹老師的。很榮幸,我是跟蘇老師一組的。我們各組拿上了各組的旗,我們是「愛護動物」小組;他們是「節約用水」小組。

《《精彩的中隊活動》》作文開頭
早晨,回到學校,同學們個個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又是搬桌子又是換服裝的,難道今天有什麼任務嗎?對啦!今天就是我們學校接受紅領巾示範學校復評的日子。雖然天空下著小雨,但我們興奮的心情依然如舊,絲毫不減。即將畢業,我們活動的主題就是《畢業聯歡》,當然!我們隊的中隊活動與眾不同,節目新穎,給這次的中隊會活動添加了不少神秘感!

《「圓夢蒲公英,暢享快樂暑假」夏令營活動感想》作文開頭
在幾天前,我收到了我的帶隊老師的一個電話,電話里說在七月二十八日有一個夏令營活動,讓我提前做好准備。為什麼會有這個活動呢?因為在幾個月前我參加了一場比賽,只要是參加的人都可以去參加這個夏令營活動。我興奮極了,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㈤ 語文聽課後的收獲和感受怎麼寫

聽課後的收獲和感受(一):

在這半學期里,我聽了十六節的小學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聆聽了各位教師的課,收獲良多。下頭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獨具的魅力。當我聽著教師們的課時,做課教師那或優美煽情,或簡潔流暢的語言,使我想到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入情入境。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也讓我感動不已。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教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託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准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課件教學的亮點——鼓勵性評語的應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口頭對學生進行鼓勵,也起到了必須的作用,但這次聽課中,不僅僅有口頭的鼓勵更是將其應用在了課件中,與各個環節相結合,學習情緒極大的調動起來。作為旁觀者的我,看到這些標題時,眼前一亮,並深深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與殷切期望。

三、教師的必備素質——標准普通話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應當講普通話,並且是標准普通話,一方面,這是教師的必備條件,身正為范,正確的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能夠准確的傳達給學生們知識,尤其是在公開課評選中,如果不掌握好普通話,很可能成為自我的「軟肋」,這兩節課都流利地運用了普通話是課堂教學更加大放光彩。

四、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做課教師們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

五、實現了師生主角的轉變。幾位教師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上,教師利用一切時機,創設各種情境,與學生一齊對話,學生在教師的有效組織下誦讀、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由被動的理解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有自主選擇學習資料、學習夥伴、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學習的自由,在這樣樣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怎能不主動學習呢?

六、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自主合作。這些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式,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實現平等交流對話,教學相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了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培養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七、這些課教育學生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素質教育之首。這些課能關注學生的生活,教育學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我: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本事,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

教育的生命線是教師,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異常是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下,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應當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素質,這樣才能在教學改革的春風里與時俱進,不斷進取。

㈥ 急求語文感想的作文

我的語文學習感想

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面對自己接受了幾年的語文教育,我想多多少少都有著自己不同的體會和看法。如今同樣作為一個高中生的我,回想過去9年所接受的語文教育,也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想將自己的語文學習分成四個階段:初始期、轉折期、平穩期、彷徨期。

當我踏入小學的大門,我的初始期便開始了。這本是一段懵懂的時期,對於教和學並沒有十分感性的認識,只是聽著父母的話去上課,然後聽講、完成作業,一切就像是早就安排好的。至於自己學得如何,學成什麼樣,只是看著分數的高低來評判,即使分數低了,自己本身也並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來使自己提高,只是渾渾噩噩迷迷糊糊地學。

我的轉折期始於小學四年級。雖然當時仍然對於語文學習沒有很強烈的感觸,但是自己能夠意識到自己寫不出作文,甚至是寫不來作文。算是幸運吧,當時正好遇到一位在作文教學上有所建樹的語文老師,經過其一番教育,自己無論對作文的技術還是寫作的興趣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為我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初中後,我語文學習的平穩期開始了。這里我想要先說明,之前我遇到的所有語文老師都是十分優秀的。也因為這個,我對於接受初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感覺十分的理所當然:他就是應該這樣教,就是應該教得這樣好。當然,這個「好」並非我當時的感觸,就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是「理所當然」的。

當我進入高中,在某一段時期接受了兩位語文老師的教學期間,我的彷徨期也隨即來到。雖然一個除了周末每天都要接受其教育,另一個知識一周聽一節課,但是他們之間的實踐和我的感觸卻是成反比的。這里我只能用「感觸」這個字,因為如果真要說出什麼好和不好,很難說起,或者說根本區別不出,但是自己主觀上的感受卻差距甚遠,於是對於語文教學,從那時起,我便有了一絲不安和疑惑。

以上四個階段,雖然從時間上來看相對是獨立的,但其實我們知道,學習的每個過程都是互相關聯著的。有些曾經認為「不過如此」的東西也許在日後成為了「原來如此」。那麼,結合我自身語文學習的四個階段,我想提出以下兩個關鍵詞:規范型教學和創新型教學。

我們說過:課堂情境中的語文知識應找到一個可以教的方法,保證受教育者的絕大多數達到一個較高水平,但又為更優秀的人留下空間。我們應找到有序的、可操作的、有實質性內容的訓練,但也應不能扼殺精英的發展和創新。

這可以說是語文教育的一個最理想的狀態,而相信每個老師對於這種要求都多少有這一點意識,希望自己教出的學生水平能像這個要求靠攏。然而,我們往往也發現:事與願違。那麼,我們不如在語文教育中劃分出一些東西,比如:什麼是可操作的,什麼是需要留下空間的,什麼是很難達到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平衡的。

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是什麼?是拼音和漢字。這恐怕是所有接受過語文教育的人都知道的。一個人是否學好了最基礎的語文,或者說漢語,可以從他的發音,對拼音的了解程度以及識字的量上面大致看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要通過普通話等級考試一樣。因此我總是自嘲說:我現在的語文水平都是從小學裡面賺來的,吃的都是小學的本。其實卻是如此,一些n、l不分、前後鼻音分不清,對基礎漢字的不熟悉,正是語文老師在最初階段沒有打好基礎的結果。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語文教學中可以進行一些有序的。可操作的、有實質性內容訓練的方面之一。就像中國引以為傲的跳水和乒乓,其實都是靠著日復一日的基礎訓練練就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隊的跳水和乒乓幾乎沒幾年就會有新的血液不斷輸入,因為總體水平都高,那麼就不難在其中挑選出類拔萃的了。

盡管如此,隨著受教育者年齡的增大,學識的增長,思維能力的提高,一味地灌輸,一味地照本宣科顯然也是很有問題的。那麼,如何去對學生進行啟發,如何進行創新型的教育的問題,就被擺到了首位。

這里插一段讓我記憶猶新的事情吧。記得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了分段以及歸納段落大意的教學。老師有一次讀了一段文字,突然把我叫起讓我歸納這段大意。我支支吾吾說了很多,卻沒有一個能讓老師滿意的答案,最終老師選擇了自己將段落大意告訴我們。

對於這樣的情況,也許很多人都有過和我一樣的經歷。這是老師教學水平的問題么?我想恐怕不是,而是一種方法,或者是老師的想法。在老師的眼中,這樣一段簡單的文字的概括自然是簡單的,但是在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的思維往往並沒有達到那樣的一個邏輯。但是再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因此需要老師在課堂中進行培養,如果每次都是講授,那麼更會讓學生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那麼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對於這個矛盾,我想,這也正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難點所在。我自視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也不多發表意見。但是,如果這個問題放到已經有一定能力的初中生甚至是高中生身上呢?我認為這和小學生的問題是截然不同的。我個人認為,中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創新型教學的關鍵,在於感覺。

「 感覺」是一個十分抽象的詞。但也就是這個詞讓我在整個高中期間對語文的教學處於彷徨階段。同樣都是語文老師,感覺上的差距我卻無法用實際的,可衡量的東西來使兩人的差距顯得理性化合理化。更讓我感到疑惑的是,一個認真備課教學卻得不到我的好感,另一個隨手拈來卻一見如故。

最後,當我跳出這樣一個怪圈,再來慢慢地審視這件事時,稍許有了一些釋然。

仍然是圍繞感覺這個詞,我認為,一個能給學生好感覺的語文老師需要:漂亮的板書、博學的知識、簡潔的語言、關鍵的詞句和一兩節使人印象深刻的教學。這里,我想對其中幾個進行一些說明。

如博學的知識。一個人即使再有學問,一定有自己所不了解的領域。因此,博學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高要求。因此,沒有一個硬性的規定說一位老師需要博學到什麼程度,知識一個老師不僅需要在專業知識上能有解答學生大多數問題的能力,更是要敢於自己承認自己薄弱的方面,如果一名語文老師對數學、英語、畫畫都有所掌握,那才令人感到奇怪呢,但是,如果對於自己想要引用的一句詩自己都記不清,還需要學生的提醒,那顯然是過分了。

又如關鍵的詞句。不同於小學教學,中學語文老師往往不需要在黑板上進行大量的板書,也不同於大學教學,老師只寫幾個學生可能從語音上理解容易出錯的文字,中學老師需要對一些講解之中的關鍵詞進行板書。如今很多高中都有了多媒體設備,有些教師很大程度上都運用多媒體,對學生說:重點都用紅色標注出來了,而板書往往寫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字。這往往會給學生一種這個老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現成的,他只是上課來進行一遍復述而已,使學生對其教學內容日漸失去興趣,最終導致「感覺不好」。

再如一兩節使人印象深刻的教學。這就要說到平穩時期我所收到的教學了。雖然事隔多年,然而,有兩堂課成為了我永遠忘不了這個「絕類彌勒」的老師的原因:《背影》和《核舟記》。這兩堂課的教學都有類似點:圖畫。尤其在《核舟記》的教學中,課前,他特地用了十五分鍾時間將核舟的大致面貌展現在黑板上,還另外畫出了魯直、佛印、蘇東坡三人的坐姿。教學期間,他幾乎不用書,而是指著黑板,向我們講述了這個核舟的故事,使人彷彿真的看到了一個核舟展現在眼前。如果一個老師每節課都挖空心思地去想該如何將課上得有新意,那恐怕不僅心有餘而力不足,更有點耍猴的味道在其中。但是,如果長時間的教學卻不能使學生銘記一片獨特的文章或是一堂與眾不同的課,也必然是失敗的。

最後,我想說說關於新教材的一些想法。盡管我是學習舊版語文教材的,但對於新教材的內容也有所聽說。新教材比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思考能力、課堂實踐討論能力等,也對學生提出了比較大的課外閱讀量。這些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中小學教育畢竟是應試教育,他不可能同大學中的教學那樣每課都使用三四個四五個課時進行如此細致而發散性的教學,這不僅不符合考試的要求,也必須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老師必然會抓緊對於考試重要課文的教學,並且按照教學大綱來進行,甚至按照老教材的教法進行傳授,這些在這種教育體制下是必然的。那麼,如何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進行高質量的語文教學,給學生一種釋放壓力的空間,給其提高和發展的空間,我想,做到以上幾點,給學生一個好的感覺是必須的了。

以上就是我對語文學習的一些回顧和感想,比較冗長,也有些瑣碎,算是對我所受到的語文學習的一種總結吧。

㈦ 囗語交際:這學期我們進行多次語文綜合活動,那次收獲最大,或感受最深,把收獲或感受寫出來.加怎麼寫的

寫感受先有開頭,再把事情經過寫出來,結尾可寫懂得的道理,感受,也可以與先前的行為做比照,這樣才完整,得分應該比較高.希望對你的作文有作用.

㈧ 語文感想怎麼寫

首先把語文的重要性說出來,其次說出你學習語文以來有什麼收獲,最後深有體會,語文存在生活中,鼓勵自己今後學習語文的方向和計劃。

㈨ 學習語文的感想

語言文字給我帶來的感覺是曼妙的。它可在樸素簡質中囊括精髓,雍容靡麗中一攬芳華,且可以描繪的形式呈現世間萬物。對於我們這代中學生來說,語文有時卻成難題。

我認為只要做到讀通課文,重點挑出你生疏的詞稍加留心(尤其是老師強調)就不會有問題。因為其實有些字詞,單憑語感就可猜出如何寫,加上形聲字的居多,只要掌握基本的字詞結構和筆畫的規律,外加平日多看多積累,將其印於心中,這塊部分相當於小菜一碟。

(注意考試時寫清楚一筆一畫,不連筆)

這部分其實一般會出題在課內現代文理解或古文理解的第一題。題目可能會問:

> 出自哪本書

> 作者是誰

> 作者原名/作者又被稱為???

> 出自的書的有關資料,如早期的名字(如《朝花夕拾》早起名為《舊事重提》)

方法:把所有的課文和古詩的作者和出自的書的有關資料歸類在一張紙上,默讀,自己或和同學互相出填空題。

現代文理解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的題:


1. 標題/某詞/某句作用/賞析

內容上:

分析含義(表層含義<代表的事件;所含情感>和深層含義<中心主旨>);

結構上:

1過渡;

2線索(時間、情感、事件);

3首尾呼應/照應全文;

4吸引讀者

【如果是某詞或某句話:先鎖定位置,後結合上下文,再找出答案】

(1)動詞:生動形象地表現……的情狀/心情/性格。

(2)形容詞、副詞: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人(某物)……的特點、描繪出一幅……樣的場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 某句話修辭手法作用/賞析/表達效果

比喻 運用了……的修辭手法,把…比成…,生動形象地寫出…的…的特點(通常是本體和喻體之間的共性),表達了(誰)…的情感。


擬人 把**擬人化(或賦予**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的情狀(描繪出……的畫面),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 使句式更整齊,氣勢更強烈,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誇張 誇大 (或縮小)了(事物)的大小(長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點。


反問 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以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人物)……的態度(觀點、情感)。


設問 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引用 (1) 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

(2) 引用故事、神話傳說,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對比 通過…與…的對比,通過兩者強烈的矛盾,強調(人/事物)…的特點,突出了作者(贊揚/批評)…

㈩ 語文讀後感開頭

讀後感開頭六法:http://hi..com/%ED%A8%D4%C2%C1%C1/blog/item/3a3505189067124d42a9ad6a.html

=========================================

《讀後感》開頭示例

1、讀<凡卡>有感:

我一口氣讀完了《凡卡》這篇課文,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哭了,我為九歲的凡卡過著非人的生活而感到痛苦,我彷彿看到了凡卡又在挨打挨罵。

2、《紅樓夢》: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麼的凄涼,總也不忍看後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麼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復習那種傷心.

3、《匆匆》: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之情.

4、《秋天的懷念》今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它使我深受感動。它讓我懂得了做母親是多麼的不容易,知道了「母子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我禁不住沉思起來。
5、《賣火柴的小女孩》 對於小女孩的悲慘生活,我深感同情,她擁有的只能是幻想;而我擁有的,一切都是現實。

6、《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個美好的字眼,許多人在追求它。然而,什麼是幸福,人們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來說吧,過去,我以為過春節才是幸福,既能得到壓歲錢,又能穿上新衣服;既能吃上好東西,又能逛五彩繽紛的燈會。總之,彷彿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其實,我也覺得這似乎太孩子氣了,但對於幸福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我總感到有些迷惘。讀了《幸福是什麼》這篇童話後,受到了啟發,找到了答案。

7、《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過,我總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我在假期中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給背誦出來呢!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或讀了一段話,或讀了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
第三,選准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閱讀全文

與語文活動的感想開頭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