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初一語文第一課如何帶

初一語文第一課如何帶

發布時間:2022-05-28 19:35:58

『壹』 初一語文老師第一課怎麼上

我語文老師高一時的給我們上的第一節課講的是她對文學,對語文的看法,整整一節課的演講,慷慨激昂,效果很好,這可以說是我上高中以來印象最深的一節課,你可以參考一下這種形式

『貳』 初一下語文開學第一課怎麼上

語文老師高一時的給上的第一節課講的是她對文學,對語文的看法,整整一節課的演講,慷慨激昂,效果很好。

其次可以將本學期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有個大體的概念,然後可以給大家講一些小故事,讓同學們思考、評論,引出一些觀點,譬如生活無處不語文之類的。在第一節課的良好印象會給學生親和力,消除陌生感。切記要面帶微笑,循循善誘。

語文定義

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一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運用書面語和口語的能力;一是記憶和理解語言和文化的知識,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化學。任何語種都屬於語文的范疇,文藝文和實用文都是語文中的文章體裁,不僅僅是指文學的東西才是語文。

「語文」一詞,收入詞典的時間較晚,1951年才收入有關詞典(據《呼籲母語課程重新命名》)。但《辭海》和《辭源》一直未收編作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法是「『語言和文字』也指『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新華詞典》注為「『語言和文學』,也指『語言和文章』或『語言和文學』」。這些工具書,因都沒有把「語文」作學科名來解,對「語文教育問題」幾乎不起好作用。語文課學習的「語文「」是「中國古今書面語言作品」。

『叄』 剛入職的新老師,教初一語文,第一堂課應該講什麼

1、全體點名

點名不是教師喊名字,學生喊「到」,而是教師點到每一個學生,簡單詢問一下學生情況。新教師對班級情況不是很理解,如果不是班主任,可以跟班主任要一份班級學生信息表。

通過學生信息表,了解學生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個人成績情況。在點名的時候,新教師可以詢問很多情況,例如到校交通情況、學科學習情況等,最好為每一位學生准備一個問題。這需要新教師提前進行備課,將問題准備好。

2、個人介紹

新教師可以介紹自己姓名、電話,簡單介紹個人簡歷,主要介紹個人性格特點,讓學生對自己有初步了解。通過介紹自己,學生對新教師有了一定了解,能夠深刻記住自己的新老師,對新老師有全面的認識。

3、課堂要求

新教師在課堂管理方面是短板,很多情況都是以前自己沒有接觸的。新教師第一課應該將課堂要求跟學生講明白,也就是要立好自己的課堂規矩。

新教師不知道學校情況,不知道課堂會出現什麼狀況,因此,不要憑經驗和從網上查閱的知識來制定自己的課堂要求,應該請教本校老教師或者領導,從實際出發來制定課堂管理要求。

『肆』 初一語文第一課

散步
莫懷戚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②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求採納。。。。。。。。

『伍』 初一語文的第一課內容及課題!

<在山的那邊>教案

教學目標 :

1、了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3、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4、樹立理想,並培養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朗誦課文。

2、品味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

3、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課前准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鋼琴曲《大海》)、投影儀。

學生:熟讀課文。

教學設計:

導入 新課: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麼,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麼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麼啟示呢?

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裡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投影出示)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釋詞語。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品味重點語句含義

1范讀課文,可播放背景音樂。

學生聽讀時:a.注意老師朗讀的節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b.理解詩中『『山』』與『『海』』的意思。

2組織學生討論「山」與「海」在詩中的意思。

學生剛剛接觸合作討論的方式,能說對大意就行。老師要以鼓勵為主,即使說的不全面、不深刻也無妨,後面還要引導深入探究。

3學生練習集體朗讀課文。

[教師指導]

先給詩句劃分朗讀節奏。b.再挑選意義重音。

以上兩點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掌握了朗讀節奏與重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教師可以以幾個詩句為例,然後讓學生討論、自己劃出節奏及意義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舉例詩句的重音及節奏。

c. 學習集體朗讀。

4、結合朗讀生意,指導學生探究式閱讀,討論。

a. 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問題組)

◆「鐵青」什麼意思?是寫山的顏色嗎?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現什麼?

◆我的「幻想」指什麼?「零分」又指什麼?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具體指什麼?為什麼說是「飄來」的?

◆「誘惑」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指什麼?

◆「喧騰」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指什麼?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的「終會」表達了一種什麼心情?

學生通過討論,以上重點詞語基本可以正確理解。個別有爭議的詞語,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山」與「海」的含義,也從象徵意義上來理解,來解釋,可予以補充,糾正。

b.在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節奏、意義重音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揣摩語意,初步讀出句子所表達的語氣。然後討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句子)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候的「我」有什麼特點?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閱讀,是學生接觸的新學法,也是本節課重點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以調動學生思維。答案不求統一,要點合理即可。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全詩所講述的道理

①引導學生再次討論「山」與「海」的深刻象徵意義。

②討論,全詩講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以上所討論的內容,盡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想,多說,不要強求答案用語標准,意思正確就行。

結合自身生活體驗,深刻領悟詩歌所表達的人生哲理

①引導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

這是體現語文與生活聯系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②全班激情齊讀。

小結,布置作業

①小結:激越的情感,顯示出我們已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業 。

a.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b.熟練朗讀課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背誦。

c.抄寫生字。

點評

本教案簡潔、明晰,在設計中緊緊抓住詩歌這種體裁特點,採用朗讀教學法,在朗讀中整體感悟詩歌內容,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的語言、意境,在朗讀中享受到美的情感熏陶。這一步步,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主動、合作完成的。在教學中貫徹新「課程標准」,就是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而老師只起引路、搭橋、鼓勵作用。結合學生自身生活體驗的反思的活動,也體現了新課程密切聯系生活,啟迪學生思維的特點
<在山的那邊>教案
01.在山的那邊

《在山的那邊》課堂實錄及點評

教學過程 實錄: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美麗的青島海濱,而是生活在大山裡,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雲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麼呢?(課件播放大山的畫面)

生:在山的那邊是什麼?

師:為什麼會這么想?

生:因為大山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生:因為大山裡的世界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大海是這樣廣闊,我想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師:同學們的想法和詩人王家新小時候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詩人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二頁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在小學一定都學過詩歌了,喜不喜歡詩呀?

生(齊):喜歡!

師:為什麼?

生:詩歌句子短,讀起來比較上口

生:詩歌有感情,能打動人。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詩歌是通過精煉、優美又有節奏的語言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要通過朗讀來品味語言,用情去讀,用心去悟。同時要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詩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啟示,幫助自己成長。

教師邊說邊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1、朗讀詩歌,品味語言

2、聯系生活,感悟人生

師:同學們預習生字了嗎?

生(齊):預習了!

師:誰來朗讀生字?要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學生踴躍舉手,教師出示課件並點名朗讀生字詞

生:痴想chī隱秘yǐn鐵青tiě凝成níng誘惑yòu

喧騰xuān紮下zān漫濕màn一瞬shǜn間

師:有沒有錯誤?

生(部分):紮下,不該讀zā應該讀zhā

師:這是個多音字,要根據具體語言環境來判斷。請大家到課文中把這個詞找出來,並把整個詩句讀出來。

生:詩句是「一顆從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有的學生讀zhā,有的讀學生讀zā)

師:到底應讀zhā還是zā?為什麼?

教師用眼睛搜尋並暗示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立即有個學生拿出字典來查,教師點頭表示贊許,更多的學生紛紛拿出字典來查,不一會兒,就查到舉手了。

生:這個字有三種讀音,在詩中應讀zhā而不d,「紮根」指植物的根向土壤里生長。

師:對,應讀zha。字典是我們學習語言的最好的老師,大家一定要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下面請大家把生字齊讀一遍。

生放聲齊讀生字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山那邊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到詩中去找尋答案吧。請同學們先聽老師讀一遍。

教師通過課件配樂配畫面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生凝神聽朗讀,受到感染,教師讀完,學生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師:大家為什麼鼓掌咽?

生(齊):老師讀得好!

師:謝謝同學們給老師的鼓勵。同學們一定能讀得比老師還好。不過關鍵還是這首詩寫

得好,大家喜歡讀,是不是?

生(齊):是!

師:那麼老師也給大家配上音樂齊讀,好不好?

生(齊):好!

教師放音樂,學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課文

師:大家自己評評讀得怎麼樣?

學生有的點頭說「好」,有的搖頭。教師請搖頭的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速度太快,沒有感情。

生:該重讀的沒重讀。

師:為什麼會這樣?

生:讀的遍數少了。

生:因為是齊讀,所以難度較大。一個同學讀快了,大家都跟著全讀快了,就沒有感情了。

生:對課文意思理解不透,還沒品出味來。

師:這幾位同學說得不錯。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讀,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同學們讀的感情不夠,關鍵還是對詩的內容的理解不夠。下面我們就先來一起看看這首詩的內容。請大家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1、在山的那邊是什麼?「山」和「海」的含義是什麼?

2、全詩為什麼分為二節?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師:下面我們來一起討論這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山的那邊到底是什麼呢?

生(齊):在山的那邊是海。

教師板書大大的「海」

師:「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還有其他含義嗎?

生:「山」,就像是困難;「海」就像是理想

生:「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實現理想信念途中的艱難險阻。

教師在「山」下寫「困難」在「海」下寫「信念」

師:全詩為什麼分為二節?

生:第一節詩,寫了我童年時候: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後。

生:第一節詩,寫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後的拼搏和奮斗。

生:第一節詩寫的「山」和「海」就是現實中「山」和「海」,第二節詩中的「山」象徵了困難,「海」象徵了信念。

師: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生:要實現理想的願望。

生:要不怕困難,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師:詩人的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呢?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並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並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討論進行約六、七分鍾。

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師:大家討論好了嗎?

生(齊):好了!

師:讓我們把自己的發現一起交流、討論,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看誰的眼睛最敏銳,能發現美,能發現問題。

生爭相舉手

生:「山那邊的山啁,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句詩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望見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喪極了。

師:怎麼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

生:因為上一句詩人說「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從「終於」這個詞可見爬上山頂費了很大力氣,花了不少時間。

師:這句沒寫詩人自己,你怎麼看出他的心情?詩中的寫法好不好?

生:寫大山好像人生氣時那樣「鐵青著臉」,詩人將大山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難過,這樣寫既形象又生動。

師:對,這正是詩的語言特點: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詩人主觀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傷的時候,看見美麗的花也像在流淚一樣。你能讀出這種感情么?

學生有感情朗讀前後共五句詩。

師: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會怎麼想?

生:怨恨媽媽。

師:怨恨?「媽媽,那個海呢?」(師故意帶著怨恨的口吻朗讀)

生:不……不是怨恨,是帶點怨意,有些埋怨吧。

生:我認為主要是疑惑不解,因為媽媽一般不會欺騙自己的孩子,「我」沒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問媽媽。

生:說明「我」失敗之後仍不灰心,繼續尋找、追求。

師:對,怨恨比怨意或埋怨的詞義重多了,用在這里顯然不太恰當。我們在說話寫文章時用詞一定要准確、得體。在這里主要是失敗之後仍不灰心,繼續尋找、追求。你用這種心情把這句詩讀一下好嗎?

生朗讀

師:大家還有沒有其他的發現,也可以說說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生:「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麼會下深根?

話音剛落,其他同學立即交頭接耳小聲討論起來,開始都面有疑惑,過了一會兒有一兩個同學舉手。

生:「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後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紮下深根。

生: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他紮下深根。

師:問題提得棒,回答得更棒!飄來的東西確實不易紮下根,而且是深根。唯有不懈努力,日積月累,滴水穿石,才能做到。那麼,在朗讀時,應該怎麼讀?

生很多舉手,全班齊讀。

師:讀得不錯,「飄」和「扎」都作了重音處理,同學們的語言的感悟力非常好啊。一定還有更多的感悟和發現吧?

生:我覺得「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這句的三個量詞用得特別好。

師:請你說說是哪三個量詞,好在哪裡?

生:「一次又一次」,強調了「我」失望次數多;「又一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

師:如果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麼樣?

生:失敗後就灰心喪氣。

師: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從這句詩你得到什麼啟示?

生:不要企圖一舉成功,要能承受住失敗和挫折。

生:跌倒後要能爬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師:說得好不好?

生(齊):好!(學生一起鼓掌!)

請你把這句讀一讀?

生朗讀詩句,重音把握不準

師:還有誰來讀讀?注意重音。

又一名學生起來朗讀,強調了兩個「又」字。

師:好,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生:我特別喜歡這句「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了漫濕了我的枯乾的心靈……」詩人確信遠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著「我」不懈的奮斗。

師:為什麼說「枯乾的心靈」?

生:說明要實現理想必須經歷失敗,「我」對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潤「我」的心靈,使「我」的心靈不再枯乾,而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師:朗讀這句是一定要充滿對理想的渴望,請你讀試試。

生有感情朗讀,全班齊讀。

生:我最喜歡最後那兒句「是的!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的翻過無數座山後,在一次次的戰勝失望之後,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這句詩很有人生哲理,當理想實現的時候,人們是多麼興奮、驚喜啊!

師: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生有感情齊聲朗讀,但仍有些放不開

師:同學們有沒有過成功的經歷?

生(齊):有!

師:不夠洪亮!有沒有?(師加大音量)

生(又齊聲響亮):有!

師:好,就用這樣的聲調和喜悅來讀。

生齊聲朗讀,有進步,但仍沒有讀出高潮

師:這遍讀得怎麼樣?

生有的點頭,叫好:有的搖頭。師點名叫搖頭同學

生:最後一句的語調應該上昂很高。

師請這名學生示範朗讀,讀得很好,師生共同模仿。全班再次慷慨激昂的放聲朗讀。

師:讀了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誦下來了?

師當堂示範背誦,不少學生能夠背誦,然後全班有感情背誦。

師:開始同學們朗讀,自己覺得不夠理想,現在我們已經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再把全詩朗讀一遍,相信大家一定大有進步!

在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的基礎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近十分鍾。

師:下面就把我們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體驗與同學們分享吧。誰先說?

生:記得在五年紀的時候,我愛上了游泳,可是就是基本的腳法怎麼學都學不會,每次練習比賽我都落在最後,我想是不是我就這點能力?在我一次又一次流下眼淚之後,我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攀過這座山。我開始了自己安排的特訓,別人練兩小時我練四小時,別人游一圈我游十圈,我的汗水佔了游泳池的三分之一,這段艱苦而有意義的訓練,讓我一步步爬上了山頂,我堅持了六個月,終於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還被少體校的游泳隊選去,讀了這首詩就讓我想起自己這段經歷,我也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海,這是我堅定信念不懈努力的結果。

師:相信你在遇到其他困難時,也一定能想到這次難忘的游泳經驗。

生:「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我最喜歡這句話,因為我有這么一段難忘的經歷。那時一年以前吧,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與舞伴參加了「全國少年拉丁舞錦標賽」。來到賽場上,看到碩大的賽場,台下坐滿了人,我緊張極了,快透不過氣來。比賽開始了,輪到我獨舞時,剎那間,腦子里一片空白。跳得一塌糊塗,在預賽中我居然連前十六名都沒有拿到,回到賓館後,我哭得非常傷心。老師和舞伴都來安慰我,從那一刻起,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賽拿到前三名。在這一年中,我刻苦訓練,從最基本的?卜叉下腰到組合中的花步,每天不知要練上幾千遍幾萬遍。每周二十個小時的訓練使我疲憊不堪,而每次在我失去信心,激勵我的總是那碩大的舞台,燦爛的獎牌。一年後,我又回到當初那個賽場上,比賽中我進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水平,終於一年的酸、甜、苦、辣、痛沒有白費,我取得了亞軍的好成績,雖然離冠軍還有一步之遙,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師:在遇到困難時,理想能激勵我們戰勝困難。形容賽場的寬大,用「碩大」是不是值得商榷一下?還有其他的經歷嗎?

生:我要講的是半年前,我上六年級時,馬上就要開青島市小學生運動會了,我苦練了三年跳高,只看這次運動會的成績了。不知是不是由於心理上的壓力,我在技術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跳高時助跑和起跳不能協調,我的成績也因此大打折扣!一向活潑開朗的我顯得很憂郁,這樣一座大山我能戰勝他嗎?「當然!」生性好強的我怎能這樣屈服!三年來我的成績一直很優秀,怎能在這一次關鍵的比賽中,給學校抹黑,讓老師失望呢?一種堅定的信念鼓舞著我,我整天苦思冥想,可是響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經過多次嘗試,我終於在一瞬間開了竅:我做對了!激動的我馬上抓住要領,又接連跳了好幾次,我終於找到了感覺,此時,我好像已站在了這座山的半山腰,另一半的路程就看我的最後發揮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運動會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跳的1米56的成績已達到了國家女子跳高二級運動員的標准。這次難忘的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山的巨大,海的廣闊,也讓我明白了要戰勝「山」那樣的困難,需要多麼大的努力,多麼堅定的信念,當看到海的那一刻,又是多麼激動,多麼欣慰。這一次,讓我更深的認識了自己,我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那麼我就是最偉大的!伴隨我的將永遠會是山那邊的大海!

師:在很多時候,我們要戰勝的最大困難也許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

生:能不能戰勝自己!

師:對!人生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我們繼續聽聽同學們的人生經歷。

生:我很喜好書法,在我剛開始學寫書法的時候,我的筆總是不聽我的使喚,老師在班裡舉行了一次書法比賽,所有同學的家長都來觀看這次比賽,而我是這次比賽的最後一名,丟盡了臉。於是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下次比賽中奪得第一名。我還給自己制定了計劃,每天比別人多用兩三倍的時間來寫書法,而且寫一遍要有一遍的提高,就這樣,我每天都在努力,終於在半年後的又一次比賽中如願以償取得了第一名。現在,我已經獲得了很多的獎,最好的一個就是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就是這樣翻過一座座大山,我終於看見了我嚮往已久的大海。現在這件事一次次激勵著我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難,我深信:只要付出了,努力翻過那阻擋你實現理想的山,就一定能看見大海,那就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師:困難總是一個接一個的,如果這位同學滿足於在班上的第一名,認為那樣就是看見了大海,他會怎麼樣?

生:不再努力。

生:拿不到全國一等獎。

師:對!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沒有信心?

生齊聲答:有!

師:最後讓我們再一次用我們的心靈投入的齊誦最後幾句詩,讓好詩伴你健康去成長!全體師生一起飽含激情地背誦最後幾句詩。

師:今天的作業 練習,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教師邊說邊出示課件。)

師: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兒,下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點評

這是一堂充滿激情的詩歌朗讀教學課,整個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整個教學流程由「整體感悟」、「研讀與賞析」、「體驗與反思」三大教學板塊組成,給人以非常嚴謹的感覺。教學中教師通過恰當的「導」、「引」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讀的內化要求,並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引導學生反復地朗讀,認真地品味語言,不斷地揣摩,學生從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語感。另外,教師教好地把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的教學媒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優化了教學過程 ,優化了教學的時間結構,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總的看來,這是一堂成功的語文教學研究課,教師的教學觀念新穎,語言親和力強,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較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對我們落實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實施新課程改革有比較好的借鑒。

課文: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一一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字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一一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陸』 初一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

1 在山的那邊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詩中所說的「海」是什麼呢?詩人說,「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就是說,「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山那邊是海,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無數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無數座山,那就更要歷盡艱險。這就是說,理想的實現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

一方面因為渴望早日實現理想,一方面因為對實現理想的艱巨性估計不足,以為爬上一座山就能看見大海,就能達到理想境界,可事實並非如此,就不免失望、沮喪。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神往山那邊的新天地,是童年的遐想。「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這就是說,媽媽指點了理想,喚起了我的想望,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海,一旦望不見海,望見的依然是山,於是大失所望。

長大了,詩人領悟了,媽媽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遙遠,但是並非虛無縹緲。理想和信念,使人不畏長途跋涉,「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詩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堅定信念,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一個意境翻出一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二、問題研究

1.為什麼說是「隱秘的想望」?

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瞭望見大海,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

2.為什麼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裡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麼?為什麼說是「飄來的」?

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痴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並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

5.「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呢?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6.「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先要想為什麼「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後的心情,能體會到那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練習說明

一 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詩歌除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著什麼意思?

本題從朗讀與把握總體形象入手,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體會詩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賞詩歌要領會藝術形象所蘊含的意味。

探究「山」所蘊含的意思,要聯想到爬山是怎樣吃力,還要考慮到山是一座座山,無數座山。

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艱難險阻。全詩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感情:要達到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二 聯繫上下文,品味下邊詩句中加下劃線的詞語(括弧里的問題可做參考)。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這個詞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2.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這是寫山的顏色嗎?)

3.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山頂」的誘惑力在哪裡?)

4.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枯乾」在這里是什麼意思?)

本題根據詩歌語言凝練的特點,引導學生探究關鍵詞語所蘊含的意義。這種品味,有一定難度,但是品味得好,又很有興味,能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欣賞詩歌和其他文學作品的能力,教師應視情況幫助學生探究。

1.「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里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鐵青著臉」,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覺。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喪極了,好像山在那裡責備我痴心妄想,臉色鐵青。

3.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4.「枯乾」形容對理想的渴望。

三 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提示:這個大海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既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既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既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郁的……

本題是結合課文的練筆。「提示」表明「大海」不一定象徵理想,這樣就拓寬了思路。最容易寫的還是第一次到海濱旅遊,可以寫對大海的嚮往,到海濱終於見到大海的心情,寫大海無比壯闊的美,等等。

教學建議

一、加強朗讀訓練。

探究前宜安排朗讀,以了解學生的朗讀能力、感知能力。探究過程中宜安排片段朗讀,作為探究的重要手段。探究後宜安排朗讀,提高表情朗讀的水平。

二、抓住探究的關鍵。

關鍵是「海」與「山」的象徵意義,特別是「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人們對實現理想境界的長期性和艱巨性,起初往往估計不足,一旦達不到預期目的,就大為失望。這種情況還可能反復多次。隨著認識不斷深化,才能對長期性和艱苦性有比較充分的認識。詩人告誡人們,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為多次奮斗不能達到目的就灰心喪氣。探究到這層精義,就會喜歡這首詩,覺得最後一節詩簡直是人生格言。

三、開創研究性學習新風。

本課是七~九年級階段語文學習的第一課,貫徹「課程標准」精神要有個好的開頭。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教師要引而不發,路讓學生自己走,教師起引路、扶助、鼓勵作用,一開頭養成好習慣,開創研究性學習的局面,今後就比較好辦。

四、重視「讀一讀,寫一寫」。

「讀一讀,寫一寫」,是識字和寫字,讀音要准確,寫字要規范,還要練習書法。「讀一讀,寫一寫」,又是語言材料的積累,可以不斷豐富語言。詞語只有爛熟於心,才能在自己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中運用自如。孤零零一個詞,不容易記,用法也吃不準,最好識記所在的短語短句,例如,「海在喧騰」就容易記,容易用;不斷擴展,不斷變化,可以生成各種句子。如「海在遠方喧騰」「海在遠方為我喧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重視「讀一讀,寫一寫」,才能練好語言基本功。以後各單元都是如此。

五、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1.閱讀文學作品,要培養感受、理想、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要使學生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精妙之處,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2.重視朗讀訓練。

3.從第一課開始,著力開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定位於「語文學習的主人」,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引導和組織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課時安排

1.看導語,默讀課文。

2.讀一讀,寫一寫。

痴想 隱秘 鐵青 凝成 誘惑 喧騰 漫濕 一瞬間

3.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

(2)各自練習朗讀。

(3)領讀。

(4)齊讀。

4.內容研討。

可在適當時候將「有關資料」中的詩人創作談讀給學生聽,以幫助理解詩歌。

研討,首先要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疑難就是問題,深層的含義或奧妙也是問題。讓學生用鉛筆打問號,然後提出問題,教師補充。

(1)「在山的那邊,是海」,對這個「山」字,「我」小時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2)詩人領悟媽媽所說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麼,什麼是「信念凝成的海」?詩中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3)讀第一部分,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為什麼想到山的那邊,而且是「常伏在窗口痴想」?為什麼去爬山?為什麼又說自己的想望是「幻想」?

(4)「隱秘的想望」指什麼?為什麼說「隱秘」?

(5)山那邊的青山,為什麼「鐵青著臉」?

(6)「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改用議論語言,怎麼說?

(7)「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指什麼?一座座山頂為什麼誘惑著我?「我」為什麼失望?心靈為什麼是枯乾的?海潮漫濕枯乾的心靈又是什麼意思?

(8)結尾表達的信念,如果用議論語言該怎樣表達?

5.小結內容研討的經驗。

學習方法和習慣也是教學目標。學習筆記應該有一部分專門記「語文學習經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等方面應該分頁記。每次小結只須提要式地記一兩點。

6.再朗讀。

7.課外作業。

從「研討與練習」選題,或自行設計。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王家新,1957年生於湖北均縣(現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游動懸崖》(1997)等。

二、山那邊的海——關於《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在山的那邊》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寫下的一首詩,那時我還是一個從邊遠山區來到大學校園不久的大學生。因此,對我來說,重讀這首詩,猶如翻開封存多年的老相冊,重又看到了那個不無稚氣、卻讓人感嘆和懷念的早年的我。

顯然,《在山的那邊》起源於童年經驗。我生於湖北西北部山區的武當山下,父母為中小學老師,從小隨著父母的工作調動,在五六個地方生活過,但一直沒有走出山裡的世界。世界對於幼年的我來說,就是放學後一片寂靜的校園、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環抱著這一切的無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詩的開頭兩句,正是我「小時候」的真實寫照。我想幾乎在每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一些「隱秘的想望」,而詩中的這種對「山那邊」的遙望和幻想,構成了我小時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來,它還隱秘地影響到我的一生。

但是,僅僅如此,還不足以構成一首詩,於是,「海」在我的生活中並最終在這首詩中出現了。「海」的出現,恰好與「山」形成了對應。顯現出一種詩的結構。這里的「山」與「海」,可以從隱喻的意義上來讀解:山,一個實際生活的世界,封閉、灰暗、壓抑;海,一個想像性的世界,開闊、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陸地的結束,另一個世界的開始。海,從古到今,都是對人的自由天性、對人的想像力的召喚。而這些含義,在我年幼時都不可能意識到。我只是憑借著我那耽於幻想的天性在遙望山的那邊,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藍色。

然而,正如人們所知,這種對另一個世界的幻想,在現實生活中是最易受到挫折的。可以說,任何「不務實際」的幻想,在「鐵青著臉」的現實面前,都有它破滅的一天。我在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一再經歷過這樣的讓人的內心深受刺痛的時候。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幻想受挫,但那種理想主義的精神卻在生命中紮下了根來——它因在現實環境中受挫變得更為內在、也更為倔強了!詩的第二節所主要揭示的,就是這種對「海」的信念。也許是由於不屈的天性,也許是我在上初中時讀到的一句格言「只要沿著江河走,就一定能發現大海」,給了我這種信念。而這時的「海」——這個童年時的夢也被提升到整個人生的層面來重新理解,它已和第一節中的海有所不同,它已具有某種人生理想的象徵色彩了。「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又一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也許任何理想都是一個誘惑的圈套,任何理想都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正是在這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人生被提升和充實,人生被賦予了希望和意義,「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命運就這樣造就了我們這樣一代。我們這一代,生於五六十年代,從小受的是理想主義教育,經歷過「文革」和上山下鄉,在「文革」結束後又來到大學校園,有人稱我們為理想主義的一代,又有人稱我們為幻滅的一代。理想主義培養了我們的幻想和精神氣質,但我們也是為「理想」的虛妄付出過最慘重的代價的一代。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許多人歷盡磨難而依然保持著理想主義的精神,但也有許多人到後來心如死灰,變得非常迷惘。正是基於對同代人的這種了解,我在這首詩的後來這樣寫道:「朋友啊,請相信——」。這是對我的同代人講話,但同時也是對我自身的激勵:相信人生存在著一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座山後終會攀上這樣一個峰頂,相信在歷盡磨難後那「最終的海」終會照亮我們的眼睛和生命……

今天重讀這首詩,我當然感到了它在藝術上的稚氣,因為詩歌指給我們的道路,其漫長和艱辛,都遠遠超出了我在年輕時的想像。在實際生活中,雖然我已無數次地見過我在童年時所嚮往的海,但是我心目中的那個「海」依然遙不可即。那麼,對於現在的我,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依然是「信念」。如果我不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重新達到這種肯定,那就很難設想我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會堅持下去。重讀《在山的那邊》,並遙望童年的方向,我再次感到了這一點。

三、《在山的那邊》導讀(趙尋)

《在山的那邊》述說的,顯然與他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隨他的挫折經驗以及在這種挫折中他的日見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關。然而,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它要求詩人用「形象」而非簡單的、概念化的語言來處理他所反復體會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經驗。王家新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把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變成一種憤懣的喧囂,而是從中體驗出所有的理想的破滅之苦,並把它轉化成一種以「山」與「海」的對立為基本模式的沉思詩意。

從表面上來說,「山那邊還是山」這樣的發現,自然不過是「山那邊是海」一類幼稚幻想的破滅。然而,「山」在詩中,是阻礙詩人通向他無比嚮往的「大海」的一個屏障,是一種阻礙他夢想實現的現實存在。所以,這種挫折也就喻示了詩人生活中所有的傷痛和失敗,它超越了具體的生活經歷而成為一種普遍性的情感經驗的象徵。

與之相對應,「海」則是那種永遠呼喚著我們出發的誘人的願望的象徵:「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詩人相信,「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山」與「海」的對立,往往是一種無法打破的對立,正如另外一位詩人在《山民》中所說,「他想,這輩子是走不出這里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遙遠/所以沒等他走到那裡/就會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可是,在王家新的這首詩中,「山」與「海」的對立,「山」對「海」的隔絕,因為一個「一次又一次失望」卻一次又一次攀登,不停地翻越群山去追尋大海的倔強的「孩子(我)」的出現,而告克服。這「孩子」可以說正是那不屈的「信念」本身。這個山與海之間的「追夢者」,體現了我們內心「隱秘的想望」,更體現了一代人在現實的重重磨難與對理想的苦苦堅持之間的精神歷程。

在藝術上,《在山的那邊》看似線條單純,卻又波瀾迭出,緊扣人心。詩人富有堅韌的信念,但他的語調並不總是高亢的。他沒有迴避生活的真實,在詩歌的第一部分,他甚至以一個孩子的語調這樣寫道:「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仍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些從負面描寫的挫折感,反過來從感官和情緒上增進了「山/海」對立的真實性,使詩歌得以在一種強有力的沖突中,飽滿地完成了最後的「海」對「山」的逆轉。同時,這種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詩獲得了一種恰當的節奏。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6544.htm

『柒』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春》,到底應該學習些什麼內容

《春》作為一篇傳頌不衰的經典散文名篇,入編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篇課文,足見它的價值和地位之高。那麼這篇課文到底有名氣在哪兒?到底美在哪兒呢?同學們該學些什麼呢?

我見過一些孩子學習這篇課文,還是傳統的老一套,學習生字詞、作者、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當然,學習這些知識並沒有錯,這些知識都非常重要,而且都是學習語文的基礎。

不過,學習課文也要重點突出,主次有別,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抓重點,每一課的學習內容都是一樣的,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孩子的知識學到了,但是能力卻提高不了多少。

為了幫助孩子們學好這篇課文,我結合第一單元的單元提示,確定出這篇課文可以學習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捌』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是什麼

老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第一課的是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新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第一課是懷戚的《散步》。

『玖』 初一語文第一課預習筆記

就是查找有關作者的一些資料,有關這篇文章的資料。對一些句子做品味,把心得寫在旁邊。大概是這樣吧。
第一課,如果是人教版的,那就是《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你就查查王家新是的簡歷(不用長)
比如在第二段「是的,我曾一次次的失望過……向前走去」寫出了作者永不言敗,永不放棄;「那雪白的海潮……心靈」寫出了海的樣子;「在不停地翻過……失望之後」寫出了作者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海,等。

孩子,初中和小學是沒法比的,你一定要努力啊。初中三年是辛苦的,你一定能行。

閱讀全文

與初一語文第一課如何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