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如何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

語文課如何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05-31 14:38:23

⑴ 如何將信息化教學在平時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渴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甚至達到樂此不疲的地步,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感興趣才能有激情。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只是停留在「說教」這一層次,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難培養學生興趣的穩定性、持久性,更難使學生真正產生一種學習的內驅力。語文本來是最開放的學科,與生活同在,色彩斑斕。但是,應試教育卻使學生感到語文索然無味,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於一體,動靜結合、圖文並茂,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渲染了活潑的教學氣氛,令學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生動高效,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
我在教學《望洞庭》一課時,首先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導入:同學們,在一個秋天的深夜,詩人劉禹錫行經洞庭湖,被這樣一幅美景迷住了。此時,電腦屏幕上相機展現如下畫面,音箱里同時傳出優美動聽的配樂朗誦:「洞庭湖裡的水清清的,綠綠的,湖面平靜得像鏡子一樣,天空中一輪明月灑下一片銀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閃爍著銀色,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鏡圖,更妙的是,遠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這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多麼像那銀盆里放著一個小小的青螺呀,這簡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色彩鮮明、動靜結合的畫面,舒緩流暢的音樂、滿懷激情的解說相互揉合在一起,生動逼真地再現了洞庭湖的美景。詩中蘊含的美,變得那麼鮮明、具體。接著,教者請學生把書合上,在頭腦中畫畫,把洞庭湖的美景畫出來。學生爭著發言,有的說:「我在藍藍的天空中畫了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月亮倒映在水中……」有的說:「我在湖中央畫了一座山,山上長滿了青青的草……」有的說:「我還在水面加了一點銀光。」學生多種感官並用,不知不覺進入了詩的意境,煥發出愉悅的情感……
二、運用信息技術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緊扣教材重點和難點進行,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將抽象概括的文字元號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可感的東西,使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化難為易,逐步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一文時,我設計了以下動態畫面:夜空中,一隻蝙蝠邊飛嘴裡邊發出聲音,用「))))」代表聲音。「))))」碰上一棵大樹,「((((」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開大樹,安全飛去。在此基礎上,屏幕出現第二幅畫面:蝙蝠變為飛機上的雷達,蝙蝠嘴變成天線,耳朵變成熒光屏,大樹變成一座高山,飛機依靠雷達安全飛行的畫面便展現在同學們眼前。這些生動的畫面不僅幫助學生理清了蝙蝠和雷達飛行探路的復雜過程,而且體會到雷達正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才發明出來的。蝙蝠和雷達兩者這一勾連,文本內容一下子成為生活中可見可摸的實實在在的東西。
三、運用信息技術可減輕學生在課文難點處理解的坡度對突出重點有益處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審美情趣,這是因為小學語文教材不僅具有豐富的知識,還蘊含著豐富的文、情、景等審美因素,利用信息技術PPT課件科學的、藝術的進行審美教育,可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和自我展現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材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優美的環境和景物描寫,在教學中利用PPT效果讓美的情境感染學生。從而積累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跨越時空限制;把難以見到的事物適時有效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大量的多樣化的信息同時作用於學生的多樣感官;讓創設的特定環境喚起學生的審美意識,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以較快的速度攝取較多的審美體驗,進而提高他們感受美、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享受語文的審美功能和人文魅力。
四、優化過程,提高效果
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的識字,寫字教學一直以來都比較單調、枯燥。老師厭教,學生厭學。但是如果利用多媒體就能「化厭為喜」了。我時常或下載或設計一些識字游戲,如「摘蘋果」「找朋友」等應用於識字教學中,學生們學得開心,記得也牢。還有寫字教學,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給學生們做出最好的示範。
五、運用信息技術,模擬課文內容,啟迪學生思維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兒童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並不說明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只停留在形象階段,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材料,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促進思維向深層次發展。
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用信息技術對課文進行背景資料的介紹,幫助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了解,對課文的理解。因為小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不豐富,對於有些課文所涉及的背景資料如果缺乏基本的儲備。對課文的理解則可能出現障礙,而教師適時的背景介紹就是有效的解決途徑。
六、注重拓展,深化學生體驗。
想像力的基礎首先是豐富的感性知識。其次還要有對具體形象的生動語言描繪的能力和對感性知識重新組合的能力。電教媒體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教師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培養學生語言的描繪能力和組合某種形象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決不可滿足於僅僅利用感性材料達到教授知識的階段.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這是一篇介紹我國最南端景色的課文,有海灘、海底、海島許多美麗的地方。課堂上如何融趣味性、生動性為一體進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我在課件製作中搜集大量的西沙群島的圖片及錄像,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觀看神秘的海底世界和充滿生機的島嶼,從而歌頌我們的祖國有如此美好的景色。
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體會它所包含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本領,引導他們去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同時深化課內知識。這就要藉助多媒體課件存儲量大、功能強、操作簡便等特點,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從文本到多媒體再到課外知識,無形中,讓學生們學會了自主學習,引導他們探求新知的慾望。從而也更透徹的讓他們理解了課本知識。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多媒體教學要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它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是因為介入了現代教學媒體,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學質量才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教學的真正含義。只有有機結合語文教學的特徵,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

⑵ 語文課程教學怎樣和信息技術結合

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果,但是,在開放性的語文教學中,研究如何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並加以應用,對於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顯得極其重要。筆者主要從四個方面探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應用,即以先進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情境;以多樣的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瓶頸;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激活學習思維;利用創新的教學結構激勵自主學習。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教學 整合應用
語文是基礎工具學科,它是交際的工具,是表情達意的工具。語文教學要把學習語言、培養語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統一起來,它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標對語文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備包括閱讀理解和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培養信息素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形勢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已在語文教學中被廣泛運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核心領域中的應用也已成為衡量教育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為此,我們要認真研究、實踐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充分運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條件進行各種語文教學的有益嘗試、探索,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把學生培養成信息時代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迅速普及和提高,語文教學已進入了一個全面開放的嶄新時代,教師運用多媒體對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影視等的綜合處理,達到了聲、圖、文並茂的情景教學效果,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更為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寬廣途徑。
1,、以先進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情境。
大量的現代化教學媒體創造了先進的教學手段,為取代傳統的「黑板+粉筆」模式提供了條件,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系統進入教學領域,語文教學再不是填鴨式滿堂灌,語文課堂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投影、錄像、音樂、計算機動畫等為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從而極大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愛好和熱情,甚至還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實行個別化教學,在一種創造性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春》一課時,首先利用聲、情、圖、文並茂的錄音教學手段,充分發揮課文錄音的示範作用,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然後放錄音,學生聆聽欣賞課文錄音並伴錄音輕聲讀,跟錄音試著讀,以錄音教學創造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聆聽欣賞中走入春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提高了學生的朗讀鑒賞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情趣,更為深入分析課文內容打下了堅實基礎。接著我又利用投影、計算機動畫並配上音樂效果等製作展示一幅幅春天的圖畫,讓學生在一種有效的情境中走入朱自清筆下的「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中,讓學生在一種極具形象的感官中獲得對春的體驗,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以較好的教學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以多樣的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瓶頸。
傳統語文教學有它良好有效的一面,但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迫切需要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介入到語文教學中來。而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也改變了語文教學一人講、學生被動聽的單一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已經使以投影、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的演示為主體的多媒體演示教學模式成為常態,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形象、新穎,易於師生感情交流,及時反饋、引導,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教師、學生的地位發生了較大變化,語文的課堂真正變成了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教師成了課堂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學生成了知識的獲得者、建構者,特別是基於Internet的遠程教學模式的蓬勃發展,教師作為信息的提供者,利用多種計算機語言組織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動態三維模型,利用它們之間的關聯編寫教學課件,創設學習情境,學生可以通過瀏覽器以主動探索的方式學習,從而在與外界交互的活動中獲得與建構新的知識,真正突破傳統教學的瓶頸。例如我在教學《看雲識天氣》一課時,利用幻燈片、動畫、動態三維模型演示雲層的變化過程及天氣變化狀況,就讓學生對如何看雲識天氣有了直觀而形象的理解,我再配以通俗的講解,課文的重點、難點便迎圖而解了。在平時語文教學中,我一貫要求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搜集文本資料,補充文本資料,發揮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從而讓學生自如運用各種聲像信息,有效突破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啟發思維、接受知識,有效提高了學生語文素養,真正實現了教學模式的突破。
3、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激活學習思維。
現代通訊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讓教學的資源更豐富、教學的形式更多樣,教學的內容更寬廣、教學的效果更顯著,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得以更大空間的提升。今天的「教材」已經成了「學材」,語文教學要求給學生的東西更多了,但是很多以前要在課堂講授的東西已經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內外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獲得,課堂則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感悟能力為主。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極大地活躍了學生思維,也讓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了質的提升。例如我在教學《故宮博物院》一課時,課前讓學生自己動手上網搜索、下載與文本內容有關聯的文字、圖片、聲像等資源,讓學生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故宮建築有了直觀而形象的理解,這些也極大地幫助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習興趣,讓現代語文教學課堂變得生動而活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也特別注重運用多種多媒體資源豐富學生想像力,增強學生記憶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注意力,從而向課堂45分鍾要效果,達到語文教學效果最大化。
4、利用創新的教學結構激勵自主學習。
何克航教授曾指出:當前中小學教學改革的主要之一,是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建構「主導——主體」教學結構。信息技術進入語文教學,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多種教學功能,創新教學結構,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演繹出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如「方法、滲透、領悟、小結、運用」方法指導模式,「一讀為主、情境體驗」賞讀模式,以體驗、探究為核心的「綜合性學習」的模式等,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在我教學《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時,設計分三個環節:誦讀——研讀——鑒賞閱讀。首先第一個環節:誦讀,欣賞《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課件中的朗讀,課件運用大量聲像資源創設了一個極為生動的情境,激發了學習動機,然後在教師誦讀方法的指導下,學生自主誦讀,既可以根據文本字詞解釋、思路、藝術特色分析等材料進行自主學習,也可通過課件欣賞誦讀,隨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讀競賽,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二個環節:研讀,首先對所學內容進行檢測,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狀態並加以個別指導,然後有針對性提出問題,鼓勵學生以小組協作方式探究學習,並且充分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教學資源解決問題。第三個環節:鑒賞閱讀,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剛才鑒賞分析課文的方法去鑒賞閱讀課件中舒婷的《思念》一詩,分析器其詩歌內容和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同時完成相關訓練題。通過這樣一些教學結構的創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漸漸有了質的飛升。
因此,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綜合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可以與傳統語文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能夠優化語文課堂,優化教學資源,優化學習環境,優化教學結構,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利於開拓學生思維空間和培養各種能力。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努力尋求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以促進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下冊)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
【2】《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與製作培訓教材》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
【3】朱京、李建耀,必然抉擇: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J】,中國電話教育,2001,(9)。

現在是知識和信息爆炸的年代,學習成為人類生存發展的第一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基礎教育開始轉向全民教育,隨著知識的多元化,也要求我們的語文教育適應時代變革的需要,要用電腦技術來改進我們的語文的傳統教學模式。另外,教育部在《關於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也指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到其他學科中。
近年來,我區開始全面實施國家新的課程標准,教科書也實行了自主選擇,我們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課本。新教材體現了「課程標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導思想,而且教師參考書還配套了教學素材光碟。作為一所硬體設施較好的「農村示範」中學,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整合來促進教學已成為我們思考、探究的一個新課題。
在現代教學手段運用方面,一方面,學校投巨資建設校園網、多媒體室,甚至於每個班都購置了多媒體系統;另一方面,老師還是停留在課堂上基本用一支粉筆教天下的階段。較先進的教師也不過是製作幾張投影膠片,放幾篇課文朗讀磁帶,至於製作課件在多媒體室上課則成了老師和學生的奢侈品。但是,作為一名勤於思考的教師,不難發現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再不作更新語文教學就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能力更無從說起。無疑,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已成為大勢所趨,不由我們不去思考、探索、實踐。我想,我們的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不妨圍繞著新的課程標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模式,以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這方面來展開。
所以作為現在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利用現代技術的意識和現代教育的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大大推動語文教育的教育改革。
2、語文教師應該注意整合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3、語文教師應該通過信息技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的自主學習能力,4、4、語文教師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特點,作為教師的教學輔助工具和學生的認識工具、構築數字化學習資源,學生實現從主動的角度和探究的方法來學習,,探索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中學語文的有機整合,通過有效的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優化語文學科,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善學習,變革傳統的教學與學習觀,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環境,構築面向信息化社會的學習文化。促進教師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加強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而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

⑶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好的運用信息技術

新世紀什麼更新最快?那就要數科技的發展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已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代表---計算機也進入了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很多老師認識到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具有更直觀、更生動、更吸引學生等特點。如何能把計算機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正確合理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對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起到積極作用,更好的接受語言訓練,是很多教師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的出發點。作為21世紀的教師,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活動,是教師必會的一項技能。這么好的教學媒體能否發揮其實際的作用就要看怎樣運用它了。
首先要明確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特別是信息技術環境,只是一種技術、工具和手段。他可以為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發揮獨特的優勢,也可以為死記硬背的灌輸式教學發揮作用。要想發揮計算機的優勢教師的作用必不可少,教師作為教育者,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其主要渠道是課堂教學,是離不開信息的傳播的。
我們知道,人的信息來源主要靠視覺,約佔全部信息的百分之九十,所以如何提高可視信息的傳播,尤為重要。
在現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經常使用各種電教煤體,要想發揮計算機特有的作用,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1)要求要有好的教學設計;(2)電教媒體的選擇,要求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長處,從而達到優化組合應用;(3)軟體的選擇,在內容形式上要求很好的滿足教學要求,且有較高的音像指標;(4)手段的使用方式,要求教師有良好的使用技能,會把握使用的時機。
其次,要在深入理解「語文」這兩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語文課中的很多知識不是看幾張圖片就能解決的,電教媒體的使用也許解決的並不是很重要的內容,但是,這沒關系,因為你所選擇的媒體能完成你想達到的某個目的就可。千萬不要失了主次。
自從計算機進入我校輔助教學,通過親自操作、使用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一起探討、分享。
一、用計算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計算機教學具有直觀性強的特點,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積極作用。例如在教學語文第四冊中《精彩的馬戲》這一內容時,我先利用計算機可播放電視片段這一特點,上課剛一開始,我就先請學生和我一起通過多媒體看一段精彩的馬戲,馬戲播放時,學生看的津津有味,播放結束時,學生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時我問學生看了這場馬戲有什麼感受,有的學生說馬戲真有意思特想讓爸爸帶我去現場看一場這樣的馬戲,有的學生說我真想知道那些叔叔阿姨怎麼把它們訓的這么聽話等想法,這時我對學生說有一位小同學也去看了一場非常精彩的馬戲,他在看過馬戲之後還把那天他看到的馬戲寫成了一篇文章,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位同學看到什麼馬戲了,他是怎麼寫的呀?學生聽完我的想法積極性很高。然後我讓學生帶著剛才的問題自己先自學課文。這課的導入,運用了計算機這一煤體效果非常好,學生的視覺感官完全被調動起來了,在適時的發揮教師語言的引導作用,很容易就把學生緊緊的抓住並引到課文中來了。
2、運用計算機也具備聲音媒體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語文第四冊中《藍樹葉》這一課,在計算機上出示插圖同時讓學生自讀課文,用計算機出示課後練習題李麗向林圓圓借綠鉛筆,(後來為什麼沒有接?林圓圓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麼臉紅了?)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播放插入的聲音「同學們你們好,我是林圓圓,我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和我交朋友嗎?」這句話的插入,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自己的想法,完全融入到課堂中來了。
3、充分利用計算機能演示圖片及活動畫面這個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生喜歡的方式他們才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十分重要的。在講課過程中我經常製作一些活動的、色彩鮮艷的、學生愛看的畫面。盡量使畫面動起來,而且運用素材庫中的素材,在畫面中插入一些動植物的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講《這是潛水艇,那是軍艦》一課時,利用了大量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很少看到潛水艇、軍艦、破冰船等圖片,所以在老師出示那些圖片時特別感興趣,本來很枯燥的一課學生卻很有興趣。
二、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內容更豐富,課堂容量更大,提高課堂的效率。課件操作簡便快捷。
1、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有了計算機輔助教學使課堂容量更大,在一節課中學生接受的知識更多了。例如,教學《這是潛水艇,那是軍艦》一課時,我從各種書中找到與本課有關的大量圖片有通過上網從網上下載了很多圖片和與本課有關的知識,在教授這課時,學生通過老師用課件的演示見到了以前從沒見到過的內容,了解了從來沒接觸過的知識,從學生的表現看學生很感興趣。在例如講《四大發明》這課時,利用課件學生看到了古人更多的發明,認識了我國古代一些有名的科學家,以及這課中提到的四大發明,更詳細的知道了四大發明的作用以及他們的貢獻有多大對現代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學生通過一課的學習補充了很多課外知識,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知識量。
2、增加閱讀量。計算機教學的介入節約了課上的一些時間,節約出的時間就可以用來補充一些課外閱讀知識。例如在教學《落葉》時,我利用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環節中加入了兩篇也是描寫秋天的文章供學生閱讀,學生在閱讀後覺得作者把秋天寫的真美,而且有這么多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我想長此訓練下去,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詞彙的積累會有很大提高的。
3、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後,對突破重難點很有幫助,學生學知識快了,課上的時間可以更多的用於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
二、正確理解計算機的作用。
1、教師的意識要到位,要知道為什麼使用計算機,使用計算機後對教學有什麼幫助,使用計算機媒體要達到什麼目的。不能說別人用所以我也要用,這種使用是為了應付而使用,不是為了使用而使用。像有別人聽課這種情況,有的人用完計算機後自己都說用不用都一樣,使用後也沒達到什麼目的。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像我前面講的在使用計算機時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沒做好。不要認為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了這就是一節不錯的課,有一句話不是說「畫虎不成反類犬」,所以教師們不要為了給人看你會使用計算機才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活動。如果那樣,即使運用課件了效果也不會好,更不能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像有的課只出現了幾張圖表,雖然說演示效果好於投影,但與用幻燈片沒有什麼區別,浪費了資源。所以要先明確這節課要達到什麼目的,先進的電教媒體在這節課中能起到什麼作用,可以怎樣輔助教學者突破新課中的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2、選擇媒體要合理,最大限度的發揮計算機的優勢作用,教師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的一些知識,會正確製作需要的課件,即能幫助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的課件,並會熟練使用計算機,不能因為操作原因,使課件使用不當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其中包括進行教學設計,系統備課,製作課件,根據課件復備課,修改課件的環節。
3、製作精美課件的其他作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使用計算機的各種優勢之外,製作精良的課件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和審美能力等很多方面。
通過使用我們深知計算機在語文學科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如何更好的發揮計算機在教學中的作用,還需要在使用中不斷摸索。我相信在這個技術含量很高的社會里,我們會更好的讓高科技為人類服務,而不要讓它牽著鼻子走。而我們也會在不斷的實際應用中挖掘計算機輔助教學潛力。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會盡力避免我所提到的不好的現象,而讓計算機為我更好的服務。

⑷ 信息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信息化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增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力的呼聲日益高漲。將多媒體恰到好處地運用於語文教學中,能渲染課堂氣氛,培養...
2.
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海上日出美麗景色,想像著那...
3.
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能起到輕而易舉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它通過聲音、圖像、音樂等...
4.
網路媒體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多向主動式信息交流。

⑸ 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哪些信息化手段

淺談信息化教學如何貫穿於小學語文教學當中

隨著社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互聯網的逐步普及,小學生的閱讀視野不斷擴大,閱讀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閱讀多媒體化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文字文本閱讀,這使小學生的閱讀心理發生變化,即使在信息化時代,文字文本的閱讀及閱讀教學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它肩負著承傳和弘揚民族文化、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重任,是學生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需要。因此,面對挑戰,閱讀教學必須具有相應的策略。從某種意義上講,語文教學的成敗取決於閱讀教學是否有效落實。因此,重視並加強閱讀教學,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樂學氛圍
前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營造一個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信息技術媒體集「聲、色、畫、樂」於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均有利於創設特定的情境。因而,利用信息技術媒體的有利條件進行語文教學,便能創設一種輕松而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本」——這是對以前許多農村小學上課模式的生動寫照。然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隨之被打破,課堂教學不再以課本、老師為中心,教與學的外延不斷擴大、加深,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整合、教學方式的革新使得如今的課堂教學異彩紛呈,靈動而富有生氣。
1、課前激趣
一個好的開始對於一堂課成功與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若能在課堂教學伊始便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堂課便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如《江南水鄉---周庄》一文,文字優美、格調清新,通過生動優美的句子,給我們展現出一幅江南水鄉美麗的風景圖。教學前,我以錄像的形式向學生出示江南水鄉---周庄的畫面,配以課文錄音,柔美的畫面與課文朗讀的同步效果,把學生帶入了「迷人的旅行」中,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我問學生:「剛才小鎮的景色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活躍起來,搶著說出自己的感覺:「太美了!」「美得讓我陶醉了。」……學生的心中深深地印下了水鄉的美景烙印,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學中「持趣」
傳統語文教學局限性較強,課堂教學以「教」為主。實施素質教育,則要求我們要變教師的「教為主」為學生的「學為主」,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信息技術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後,學生通過電腦手段,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充分調動了積極性、主動性,輕松愉快地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無形之中促進了這一目標的實現。
3、課外「延趣」
《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構建靈活開放的語文教材體系,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既要注重課堂教學,也不能忽視了課外學習的作用,「樂學」應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如在教學《三峽情》後,我根據課文的內容,讓學生上網查詢資料,深化對「現在三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主題的認識。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網上尋找相關的信息。有的學生找來了三峽工程前與三峽工程後的對比照片;有的學生收集了三峽大移民時三峽兒女對家鄉戀戀不舍的圖片……孩子們將學習的樂趣延伸到課堂之外,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認識,又擴大了自身視野,真正做到了「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
二、巧用信息技術,擴大課堂容量
特級教師洪宗禮老師曾說過一段話,讀來感觸良多。他說:「四十五分鍾的一堂課,時間是有限的;五十平方米的課堂,空間是有限的。教師,只要有廣博的知識,有扎實的基本功,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就可以在有限的時空里,發揮學生無限的思考力和創造力。」而如今這些想法都可以藉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得以實現。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了一起,豐富了傳統的教學內容,使課堂信息容量、知識容量加大,且能通過各種媒介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在愉快的氣氛中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可以說,信息技術使教材「活」起來,真正讓語文教學實現「小課本,大課堂」。
那怎樣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在有限的時空里,擴大語文課堂的容量呢?
1、補充資料,拓寬視野
網上豐富詳實的聲像圖文資料,是語文教學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腦課件引入一些補充材料,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探究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2、配合練習,讀寫結合
課堂上,我們可以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聽說讀寫的課堂練習,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用計算機製作課件,通過多媒體展示,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問題的思考,加快了課堂教學進程,增加了練習容量。同時,也能夠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三、善用信息技術,發展學生能力
1、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便是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理解。信息技術交互性強,方便為學生開辟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可以在這樣的交互環境中,按照自己的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的內容。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語文教材中佳作連篇,文質兼美的文章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又一個優美的意境。而限於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他們對語文教材的品讀首先是感性而較表面的。教學中,我們有必要引導他們進一步體會教材的「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使文章所要表達的「美」更直觀,更形象,將教材所描繪的優美意境呈現於學生跟前,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審美欲,提高他們審美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課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特點,我們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創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主動地建構知識,去提高創新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守住一方精神家園,閱讀教學的價值取向
1、文本閱讀具有不可替代性。信息傳播的多媒體化是信息時代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信息接收渠道也變得日益多元化,但文本閱讀的價值永遠不可取代,因為「語言是存在的家園」。
2、閱讀教學肩負著承傳、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文化全球化遠非經濟全球化那麼來得容易,因為正是民族文化的多樣化性才造就了世界的豐富多彩,而且民族文化自有其穩固的傳承,保護機制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被外來文化沖垮。這就使得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顯得更為迫切。只有提高人們的母語閱讀和表達水平,才能使民族文化的香火代代相傳,從而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閱讀教學能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在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深厚的精神基礎和豐富的人生體驗是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閱讀教學正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領會記載人類先進文化和思想成果的好文章,(傳統的、當代的、名族的、外國的),以真、善、美去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塑造其健康人格,並以此培養道德感、理智感、審美感。閱讀教學在這方面的作用很大而且是其他教育手段難以取代的,很難想像,沒有文本閱讀,能形成崇高,完美的人格。
4、閱讀教學是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需要,終身學習是信息時代對人的必然要求,學習需要閱讀,人類積累的知識不管保存在何種媒介中,要了解它,掌握它,只能依靠閱讀,如果沒有一定閱讀能力,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就很難開展學習。忽視閱讀,必然導致能力的缺陷,從而制約其進一步發展。這顯然無法直面知識經濟社會的挑戰。
語文教學是一門充滿智慧的藝術。信息技術手段與語文教學的結合,則讓這門藝術煥發出勃勃生機。它的運用,為語文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真正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⑹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進行信息化設計應注意些什麼

為了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教育部就做出了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決策。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和利用信息技術,學校應配備幻燈機、投影儀、計算機等相關器材、裝備多媒體教室,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我們學校作為農村的普通中學,這些器材配備要晚一些,懂計算機的教師也比較缺,對於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也還只是在不斷的摸索,實施過程中間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因此值得我們大家深思。我作為一個教師,一直在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下面我對利用多媒體來輔助初中語文教學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
當我們正在思考傳統的語文教學為什麼總是有些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時,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的確為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物質基礎,它徹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本書」上講台的老局面,進一步提升了教學功能,大大了豐富了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給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
第一、有利於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我們的老師都希望讓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主動地獲得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強化教學過程中的民主性和開放性,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的功能,能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音、圖、文並茂,創設出奇妙的情境,激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我教朱自清的《春》這一課,把課文中的〈春花〉〈春雨〉〈春草〉〈人迎春〉等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優美的風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也被調動起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的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有利於強化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的想像力、思維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由於教學課件設計形象、直觀,學生的直覺形象思維得到充分地訓練,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由於情境、問題的設計,思維的啟發呈多樣化,綜合性強,知識間的相互滲透比較多,使抽象思維的邏輯性與形象思維的形象性有機的結合,使學生拓展了思維空間,為他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利條件。比如:我在教《看雲識天氣》這一課時,既通過一幅幅的雲圖,讓學生了解了雲的形態,又理解了通過看雲圖了解天氣的變化,讓學生真正了解雲與天氣的關系,加深對這自然知識的理解。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他們的想像力和思維力得到的充分的發揮。
第三、有利於加大教學容量,優化課堂結構。
利用多媒體進行互動教學,信息量大,密度強,適應當代中學生
求知慾望強的特點。它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為教學聯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它擴大了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了學習資源,從而加大了單位課時的教學內容。特別是網路技術的出現,更使我們可以隨時地從網路上獲取相關的知識,使我們課堂上掌握的知識更豐富,更系統。比如:教學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們可以從網路上了解魯迅的生活時代, 為人作風、寫作背景,比傳統教學時老師在課堂講述的要豐富得多。這對於我們來理解作者寫篇文章的主旨大有幫助。
第四、有利於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老師工作效率。
教師的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特別是農村中學的老師更是負擔
較重。靠個人的力量來製作課件是不現實的。那樣我們每天都要花較多的時間來做課件,你說一個老師每天有三四節課,別說frontpage、flash、powerpoint、等軟體還有一部分老師不會使用,就是會也不可能花大多的時間來做,因此,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大量採集素材,建立信息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從市面上購買或從網上下載現成的優質課件備用,教師各取所需;二是教師可以通力合作,有計劃有系統的製作和積累課件。學校將以上兩條途徑獲得的課件存入資源庫,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根據自身的需要及實際情況將課件修改重組,再用於教學。這樣,教師既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又體現了教師的個人風格。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成為語文信息化教學的主人。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避免走入初中語文教學的幾個誤區。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也存在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從而造成有時並不能達到預定的效果。我們應該注意下面幾個問題,避免走入語文教學中的誤區。
第一、 對現代信息化技術認識不夠。
由於對現代化教學知識缺乏了解,有些老師過分依賴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新的教學模式不敢嘗試,存在著排斥心理;也有些教師過分依賴和相信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把一堂課上成的圖片和音樂的展示課,過分花哨,華而不實,嚴重影響了教師能動性的發揮,使學生缺少語文實踐。這是兩個極端,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盡量避免。
第二、課件製作水平不高,影響教學效果。
目前有許多的教學課件,由於種種原因,比如製作者水平不高、製作過程馬虎了事等等。從而使很多課件在教學中不能發揮應有的教學優勢。比如有的課件教學目標不明確,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的課件只是書本知識的簡單重復,教學過程單一,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有的課件缺乏靈活性,操作性,學生很難參與。
第三、授課教師操作不良,也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由於農村中學的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掌握參差不齊,對這些器材
的使用熟練程度不高,或由於時間精力有限,課前准備不充分等,都可使教師在上課時出現失誤,而且失誤率比較高。特別是在農村中學,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可見,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運用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次嘗試。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把豐富的信息載入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使師生的交流更加豐富,更加活躍。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當然,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畢竟只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所具有的潛力還有待我們這一輩人進一步去研究和開發。
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我們一定會成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主人,使它在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⑺ 如何實現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

信息技術集文字、圖片、影像、聲音於一體,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比傳統教學手段有著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它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誘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能夠激發學生興趣。教學實踐證明: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作用。筆者經過多年的語文實踐和探究,發現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和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合理選擇、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整合,可以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漢語的運用能力。本文試結合一些教學實例來闡述運用了信息技術的課堂的「高效」之處。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如何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