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長城的語文核心價值是什麼

長城的語文核心價值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31 15:49:05

1. 萬里長城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結晶。它的建成,對於防範匈奴,保衛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幾千年來,它一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華夏兒女的驕傲。

2. 長城的價值是什麼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歷史的進程中自然形成,並在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中,特別是在全民族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斗爭中被世人所認同,所接受。

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徵國防和民族統一的長城自然提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喚起整個民族的抗戰意識。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 。

長城對中國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義勇軍進行曲》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心目中已升華為勤勞、智慧、百折不撓、眾志成城、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意志。

(2)長城的語文核心價值是什麼擴展閱讀:

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中國的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美術、音樂等文藝作品,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

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3. 長城有什麼的價值

萬里長城的價值
一、1.首先,萬里長城有歷史的價值。萬里長城是一部悠久的古代封建社會最豐富最
輝焊的中國文明史篇章,凡舉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
在長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鐵馬兵戈、改朝換代、民族戰爭、外來侵略等在長城身
上都有所反映。萬里長城作為一座歷史的實物豐碑,將在中華大地上永立不倒。
2.其次,萬里長城有文化、文學、藝術價值。因為在萬里長城身上所蘊藏的中華
民族2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的內涵十分豐富,除了城牆、關城、鎮城、
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築布局、造型、雕飾、繪畫等建築藝術之外,
還有詩詞歌賦、民
間文學、戲曲說唱等藝術。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戰士、文人墨
客都為長城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篇章。
3.最後,萬里長城有教育、旅遊價值。萬里長城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旅遊觀
光的勝地,萬里長城以它巍巍的雄姿、堅強的體魄、矯健的步伐,象徵著中華民族
堅強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這種精神激勵我們中華民族永遠前進。旅遊觀
光不僅是遊山玩水,而且還兼有強健身體、增加知識、聯系友誼以及進行經濟貿易
等活動的作用。
二、萬里長城是新七大奇跡之一,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長城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建於十四世紀的明長城。據201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數據,歷代長城總長為21196.18千米;而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為8851.8千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4. 長城的重要地位和歷史價值分別是什麼

長城的歷史價值的意義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表述:
(l)長城是保衛中原農業文明與和平生產環境的屏障。長城就其本質而言,只是在「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的戰略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戰略防禦措施,它在軍事方面的巨大功效,始終是古代社會最基本的功能。兩千多年來,圍繞城牆展開的攻防之爭,構成了古代軍事活動的主要內容,一系列的守城戰略戰術體系也由此而產生。
縱觀全部長城的修築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地防止和避免戰爭,以求得人們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它對於中原農業文明所起到的安定與和平的保障作用,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2)長城是一條推動北方地區經濟開發的杠桿。縱觀中國古代北疆開拓發展的歷史,大多與以長城為核心的邊防建設有關,可以說長城起著經濟的杠桿作用。圍繞著長城的修築,以及為解決守城將士軍備給養而實施的軍屯、民屯和徙民實邊等措施,均刺激了北方地區經濟的發展。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就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 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而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那些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還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實為兩全其美之策。 漢代的河西長城對於活躍西北邊地貿易、推動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漢王朝與西域諸國之間的使節,曾頻繁行走在這條路上,促進了當時的貿易活動。
北疆交通網路最初也是直接由於構築長城防務的軍事需要開闢建立起來的。道路通暢,交通發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又是進一步促進經濟活躍的前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是運輸糧草裝備、調集兵馬的一條大動脈。這無疑對於加強邊區與內地的物資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確實發揮了刺激北疆經濟開發,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線作用。
最後,我們再看看長城對北方經濟和中原經濟建設所起到的保護作用。通覽長城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哪一個朝代,只要在得力的朝臣邊將主持下,充分發揮長城的御邊作用,就會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可見,在長城修築二千餘年的歷史過程中,長城對北方長城沿線及中原經濟、農業文明的保護作用是多麼巨大。
(3)長城是一條民族融合的紐帶。長城對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在中國歷代都有所表現。公元前5l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西漢時期,王昭君慨然北嫁匈奴,在民族團結的友好史上,留下了令人稱頌的篇章。在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後,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朝與北部蒙古族的關系也比較緊張,但不乏友好往來之舉。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系。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更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帶不間斷的大規模民族融合,使漢族和北方民族之間最終形成了「你變成了我,我變成了你,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互交融的親緣關系,這正是長城防線發揮了凝聚、聯結的紐帶作用。
因而我們說,長城是在農牧民族的碰撞與融合中,樹立起的一座民族融合的不朽豐碑。
(4)長城是一座文化藝術的寶庫。長城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宏偉壯觀的文物之一,積淀和凝聚了極為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例如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今天的趙長城遺址及其出土的匈奴族金冠、金牌和一系列的青銅文物就是明證。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里,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諸如敦煌、雲岡、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北京地區保留的元代居庸關雲台、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另外,長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長城許多關隘的券門上有不少雕刻和裝飾,不管是磚雕還是石刻,其工藝之精湛,裝修之富麗,足可以與一些皇家和王府的工程相媲美。因此說長城是世界上偉大的傑作,那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長城對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自從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諸國之後,遂開辟了我國東起漢朝首都長安(今西安),西到大秦(地中海東岸一帶)全長2萬余里的著名交通幹道,這就是被後人稱之為的「絲綢之路」。自此我國和中亞、西亞等國進行的物資和文化交流多取此道。一二千年來,中外友好使團頻繁往來於這條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直到今天仍在發揮著作用,功績是巨大的,意義也是深遠的。
自從長城誕生以來,長城就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守邊將士、詩詞名家、帝王將相以及民間百姓等,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文藝作品,其中有民歌、神話、民間傳說等,尤其是詩歌詩詞相當多,內容十分廣泛。有描繪萬里長城的雄風,詠唱萬里長城的壯美,也有無情揭露鞭撻統治階級役使兵民築城的酷虐殘暴及其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等等。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吟詠長城的第一篇秦朝民歌:「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撐柱」!這首揭露秦始皇暴虐無道、充滿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民歌,被魏晉之際的哲學家楊泉引入《物理論》,後又被酈道元轉引入《水經注》得以保留下來並流傳至今,因此彌足珍貴。這首唯一遺留下來的秦代勞動人民的口頭文學作品,開後世歷代詩人歌詠長城的先河,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功不可設。
自秦以後,歌詠長城的詩詞佔有首要地位,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這些詩篇與長城的修築與保衛具有密切的關系,其中有的歌詠長城關隘雄偉壯麗,築城工匠的勤奮智慧;有的寫懷念遠人、悲歡離合的內容。文辭有悲壯,有纏綿,有哀怨,有歡欣,題材廣泛,格調生動,形式多樣。而且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5. 簡單說說長城的文化價值是什麼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乾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作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目前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6. 長城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長城文化底蘊深厚。今天,我們的了解和認識,與長城的價值和意義相比,還差得很遠。只有真的懂了長城的偉大,才能發自肺腑、身體力行地去熱愛長城、保護長城。

要想理解長城文化,必須關注和回答以下問題:第一,有人說長城是封閉、保守的象徵,那麼中華民族為何持續兩千多年不斷地修築長城?第二,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在這個特殊的人類文明現象中,長城起著什麼作用?如果沒有長城,中華文明是否還能延續至今?第三,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下,如何看待長城所代表的中華文明的重要價值、引領意義?

事實上,人類文明誕生至今,始終面臨著三大問題:生存、秩序和傳承發展。長城的出現和存在,與此密切相關。生存,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根本。作為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的修築,最初的動力便是解決生存和安全問題。

秩序是一個永恆追求。農耕和游牧,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經濟類型,彼此有著強烈的沖突和互補。資源互換,通常有搶奪、貿易這兩種方式。如果搶奪成為一種常態,戰爭就會越來越多。長城的修築,構建了良好的秩序。農耕民族在長城裡面種地,游牧民族在長城外面放牧,二者通過長城成千上萬的關口來進行貿易。這樣,就有效促進了民族融合與社會進步。由此可見,修築長城時,壘起堅固的城牆,封閉是手段,交流是目的。

傳承發展才能走向未來。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這樣一種辯證關系,耐人尋味。幾千年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正是在這樣的碰撞、融合中發展進步的。修築長城,體現了對長城之外生活族群的承認,代表著一種共存共生、融合發展的關系。長城內外,是獨立存在、相互依賴的一個整體。長城,是中華民族愛好和平這一文化情結的表達。長城的每一塊砌磚、每一塊壘石上,都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和平願望。多元利益平衡基礎上的一體利益最大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人類的發展,也應當以多元利益平衡基礎上的一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城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去看待長城在不同階段的作用,但它的核心思想和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接下來,希望把長城所代表的中華文明,在國家層面上積極推廣。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也是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愛國,不是空泛的,而應是一種真切、深沉的情懷。那麼,國是什麼?從繁體字「國」的字形可以看出,國主要由三個要素組成:一是土地;二是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三是這片土地上人的安全。理清了文化的根、生命的源,愛國就變得自然而然、發自肺腑了。長城,應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

如何讓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並且造福社會?把長城保護做真,是當務之急。排除長城險情,保護其完整性、真實性和歷史風貌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做的是,通過修繕防止牆體繼續坍塌。如果有些地方需要回砌,也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歷史信息。換言之,長城修繕應以現狀保護和最小干預為原則。長城保護的形勢,總體來說是越來越好,但與客觀需要相比,我們的重視和努力還遠遠不夠。除了專業人員,還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及參與。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長城腳下的農民,能夠因為長城保護和利用而受益,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方面,河北秦皇島市首創的「長城保護員」機制值得肯定。除此,還要把長城旅遊做實,把長城故事講好。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將長城的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更多地關注人,關注人的情感交流。現在,這方面的工作很艱難、很繁重,但也迫切需要!

7. 長城的文化價值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於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邇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

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里,遺留下來眾多的名勝古跡,諸如敦煌、雲岡石窟、麥積山、萬佛堂石窟壁畫、雕塑;元代居庸關雲台、金代的盧溝橋以及金中都、元大都遺址與出土的文物等,都體現了文化交流的特點,同時也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的輝煌。



(7)長城的語文核心價值是什麼擴展閱讀

長城軍事意義:長城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8. 萬里長城的價值

城牆的文物價值在於,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於研究古代建築技術和成就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古代建築工程,以其龐大的規模、復雜的構成、磅礴的氣勢、壯美的景觀和無與倫比的價值為人們所熟知。

長城的修建過程歷經十幾個王朝、2600餘年的時間,至明代形成了由牆體、單體建築(敵台、烽火台、馬面)、界壕/壕塹、關隘城堡及相關遺存所構成的完善、立體的軍事防禦體系。也是從那時起,長城逐漸為世界所認識,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1987年,「中國長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長城蘊含著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和平安寧的美好願望。自從人類歷史進入不斷發生戰爭的年代,人們就渴望一個長期和平安寧的環境,這種渴望反映了人們愛和平、惡戰爭、喜安寧、厭掠奪的美好願望。

萬里長城的軍事功能更加註重防禦,並不具備較強的進攻性。為了保障京師的安全,明王朝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修築北京長城,戰略部署更加註重防禦而非進攻,可見長城是崇尚和諧、愛好和平的雄偉標志。

萬一長城的特點

萬里長城有長、堅固、歷史悠久、施工精湛、工程量大等特點。它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9. 長城的文化價值

很高興為您回答!

嘉峪關

(摘錄於網路)

希望能幫助到您,求個採納不難吧?

閱讀全文

與長城的語文核心價值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