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有什麼區別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06-04 20:47:38

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是什麼

課程標准提出的三維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知識與能力目標。「總目標」的6-10條是對課程中知識與能力的具體規定,是「知識和能力」教學的基本依據。我們要深入鑽研新課標,了解新課標中的知識能力要求與舊大綱比較有什麼變化,從而正確把握新課程「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如,閱讀教學,舊大綱要求「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新課標則要求「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此外,還有閱讀量閱讀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強調積累與語感的培養,這是舊大綱所沒有的。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這是新課標所特有的。「總目標」第五條是有關過程與方法的要求,倡導「探究性學習」,強調在實踐過程中學習。「過程」,重在「親歷」。「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都要讓學生親歷過程,在過程中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應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伴隨著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情感的體驗,審美的陶冶,如影隨形,而不能游離其外。中外教學史說明,獨立於具體的知識技能學習的「方法」是很難產生遷移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現的是語文的人文性,強調的是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內涵比起舊大綱「思想性」目標要豐富得多,深刻得多。「總目標」1-4條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涵蓋傳統的思想教育的精華,以及生命意識、現代意識、多元文化、國際理解和語文學習興趣、信心、習慣的培養。

❷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寫

如下:

1、結合課後注釋及及工具書,自學古詩,了解詩的大意。

2、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悟詩歌博大的人性美。

3、課內外結合,激發對詩歌的興趣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小學語文教案格式:

一、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准備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學習新課

a、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b、學習生字詞

c、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麼事

d、小組討論、交流。

e、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

3、指導感情朗讀,入情入境

4、小結,拓展延伸

5、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❸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

課程標准提出的三維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認識和能力目標。 「總目標」的6-10 條是對課程中知識和能力的具體規定,是「知識和能力」教學的基本依據。通過深入鑽研課程標准,特別是課程標准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與教學大綱作比較,便可正確把握新課程「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如,閱讀教學,教學大綱要求「能理解主要內容,領會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程標准則要求「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此外,還提出了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以及強調積累與語感的培養、閱讀方法的運用、個性發展等,這些都是教學大綱所沒有的。從現代社會對未來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對「知識和能力」這一維度也應有新的理解,應具備的語文能力不能僅僅局限於過去的相對狹隘的聽說讀寫能力。比如課程標准提出的「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課程標准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總目標」指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過程中學習、運用語文」。「過程」,重在「親歷」。「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都要讓學生親歷過程,在過程中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方法」,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伴隨著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情感的體驗,審美的陶冶,如影隨形,而不能游離其外。中外教學史說明,獨立於具體的知識技能之外的學習「方法」是很難產生遷移的。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要努力改變過去重知識傳授和被動接受的傾向。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現的是語文的人文性,強調的是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內涵比起教學大綱「思想性」目標要豐富得多。「總目標」1-4條是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涵蓋傳統的思想教育的精華,以及生命意識、現代意識、多元文化、和語文學習興趣、信心、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重要維度滲透於教學過程之中。
4.理清三維之間關系。 在新課程中,三維目標是主要矛盾,知識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這三個維度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個維度,同時它又是其他兩個維度發展的依託。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假如把語文素養比做一座大廈,由三維目標構成,知識與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就是上層建築,基座穩固了,語文教學的根基才不會產生動搖,「上層建築」也才能發展得越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重要的一維,沒有它,將使語文教學回到課改前的狀態,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沒有「過程和方法」的目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將難以落實。在兼顧其它二維的情況下,知識和能力的堅實牢固,是語文新課程追求的目標。
5.整合三維目標。 新課標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提高。」教學中,我們要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把三個維度簡單地疊加,要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地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新課標中的「課程目標」處處為我們整合三維目標提供了典範。如,第一學段「口語交際」第6條規定:「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自信心」「積極」「感興趣」是情感、態度的要求,「表達」「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參加」「發表」就體現過程,如何討論和怎樣發表意見則體現學習方法地要求。在擬訂三維教學目標時,我們要借鑒新課標對三維目標的整合方法。

❹ 如何確定小學語文課的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學生識字、寫字、詞語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閱讀和寫作更需要一點一點地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既要有所教學年段的總目標,還要有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並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落實好教學目標。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1、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二、教師要制定好每個單元和課時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前五個單元都有不同的綜合學習內容,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個部分。

教師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教師還要注意知識的適當擴展。

(4)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❺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兩者的主體分別是什麼啊

一、教學目標
一 什麼是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目標」,是指「與教學或訓練有關的,而並非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也稱行為目標。」
二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的相同之處表現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據相同。無論是"教學目的"的提出還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都必須以教學大綱所限定的范圍和各科教材內容所應達到的深度為依據,都必須服從、服務於培養"四有"新人這個總目標。
第二,二者對教學所起的作用相同。無論教學目的還是教學目標,都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對落實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確定教學重點、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過程等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的不同之處表現在:
第一,從制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依據看,教學目的的提出僅僅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教學目標的制定除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之外,還要依據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提供的參照系和本地教學的實際水平。
第二,從確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所著眼的主體看,教學目的是對教師要教什麼的說明,著眼於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描述的,是對教師的活動的一種期望,但其結果是否符合這種願望,卻難以預料和檢測。教學目標則著眼學生學習的結果,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描述;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一種規定,是學生必須達到的要求,它不僅對教師實用,對學生也是必要的、適用的。

第三,從制定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時所使用的動詞看,對教學目的的描述一般採用"了解、領會、體會"等描述心理過程的內隱體驗動詞或"掌握、應用"等詞語,因而比較抽象、籠統、模糊;教學目的是否達到,不易測量。而教學目標的描述 則多採用"說出、歸納、說明"等表述特定動作的外顯行為動詞,表義具體,深廣度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可用課堂上的隨機檢測、配套的達標自測題、形成性練習題和單元檢測題等,通過測試,檢查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
1.屈辱的婚姻2.章子怡語錄3.分手是解脫4.王菲挺大肚
第四,從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對象看,教學目的只對教師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而教學目標同時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學目標一致,既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和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較好地統一起來。

第五,從二者組合的結構層次性看,教學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單一的結構,缺乏明確的層次與序列,因而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的確定,只能取決於教師本人的業務素質,帶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而教學目標則將較為復雜的學習行為分解為從簡單到復雜的、序列分明的幾個部分,它不但規定了教學活動應達到的最終結果,而且提出了達到這一最終結果的一般教學活動的程序,即通過對簡單行為的逐個實現達到對復雜行為的最終實現,因而對教學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有明確的具體的指導作用,確保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 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分類
《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確定為:情感與態度領域、行為與習慣領域、知識與技能領域、過程與方法領域。
1.情感與態度:描述學生學習課程後在情感與態度方面應達到的水準。包括三個層級的目標:
(1)接受(或感受):是指學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有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
(2)反應(認同):是指學生對課程內容或現象作出的相應的情緒反應,或在接受(感受)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
(3)領悟(感悟):具有相對穩定的態度,表現出持續的行為,形成的具有個性化的某種價值觀或責任感。
2.行為與習慣:描述學生學習課程後在行為與習慣方面應達到的水準。包括三個層級的目標:
(1)經歷:參與相關活動,建立感性認識,領悟正確的行為方式。
(2)模仿:學生能依據課程內容中的一定的知識或規范,進行模仿或操作(練),並達到正確。
(3)習慣:指學生經過反復練習,能按正確的行為規則在相應的情景中,自覺、獨立的行動,並達到正確。
3.知識與技能:描述學生學習課程後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應達到的水準。包括四個層級的目標:
4.過程與方法
所謂「過程」,是指課程教學時學生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探究過程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所謂「方法」,是指課程教學時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包括兩個層級:
①經歷(體驗):獨立從事或合作參與相關活動,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②嘗試: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二、教學目標的陳述技術
盡管每一門課程標準的具體格式目前很難統一,但是不管哪門課程的具體目標的陳述方式應該是一致的,這種陳述方式主要與陳述技術有關,而與具體的課程內容沒有多大關系。一般說來,課程目標的陳述應該注意下列這些方面的技術因素。
1.教學目標陳述的基本方式
(1)結果性目標的方式,即明確告訴人們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麼,所採用的行為動詞要求明確、可測量、可評價。這種方式指向可以結果化的課程目標,主要應用於「知識與技能」領域,如「能在校園里找到醫務室的位置」、「能在地圖上識別不同的地形」、「舉例說明支持某一觀點的證據或事實」、「說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音樂作品」等。

(2)體驗性或表現性目標的方式,即描述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或明確安排學生表現的機會 ,所採用的行為動詞往往是體驗性的、過程性的,這種方式指向無需結果化的或難以結果化的課程目標,主要應用於「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領域,如「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品,收藏自己喜歡的書籍資料」等。
2.教學目標陳述的基本要素。
⑴要素。一般認為,行為目標陳述的基本要素有四個:①行為主體、②行為動詞、③行為條件、④表現程度。如「在與同學的交往中(條件),學生(主體)能復述(行為動詞)他人的主要觀點(表現程度)」。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目標呈現方式都要包括這四個要素,有時,為了陳述簡便,省略了行為主體或(和)行為條件,前提是以不會引起誤解或多種解釋為標准。
⑵行為主體——應是學生,而不是教師。
由於教學目標的檢驗是評價學生的結果有沒有達到,而不是評價教師有沒有完成某一項工作,因此,教學目標的陳述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陳述行為結果的典型特徵,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能以教師為目標的行為主體。這與原先「教學目的」的陳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們習慣採用「使學生……」、「提高學生……」、「培養學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陳述要求的。盡管有時行為主體「學生」兩字沒有出現,但也必須是隱含著的。

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對條件的表述有四種類型:一是關於使用手冊與輔助手段,如「可以帶計算器」或「允許查詞典」;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中,能……」;三是時間的限制,如「在10分鍾內,能……」;四是完成行為的情景,如「在課堂討論時,能敘述……要點」。
⑸表現程度——要有具體的表現程度
課程內容標准所指向的表現程度通常是指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所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準或學習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因此除了行為動詞上體現程度的差異外,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學生的共同程度,如假設一道題目有五種解題方案,但作為面對全體學生的標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回答五種解題方案,那麼就可以這樣來陳述,「至少寫三種解題方案」、「80%學生都能答出五種解題方案」等。
3.教學目標水平與行為動詞
(1)體驗性目標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
一是經歷(感受)水平。包括獨立從事或合作參與相關活動,建立感性認識等。行為動詞如經歷、感受、參加、參與、嘗試、尋找、討論、交流、合作、分享、參觀、訪問、考察、接觸、體驗等。

二是反應(認同)水平。包括在經歷基礎上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作出相應的反應等。行為動詞如遵守、拒絕、認可、認同、承認、接受、同意、反對、願意、欣賞、稱贊、喜歡、討厭、感興趣、關心、關注、重視、採用、採納、支持、尊重、愛護、珍惜、蔑視、懷疑、摒棄、抵制、克服、擁護、幫助等。

三是領悟(內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對穩定的態度;表現出持續的行為;具有個性化的價值觀念等。行為動詞如形成、養成、具有、熱愛、樹立、建立、堅持、保持、確立、追求等。
(2)結果性目標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
①知識
一是了解水平。包括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徵等。行為動詞如說出、背誦、辨認、回憶、選出、舉例、列舉、復述、識別、再認等。

二是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內在邏輯聯系;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行為動詞如解釋、說明、闡明、比較、分類、歸納、概述、概括、區別、提供、把……轉換、猜測、預測、估計、推斷、檢索、收集、整理等。

②技能
一是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範和具體指導下完成操作;對所提供的對象進行模擬、修改等。行為動詞如模擬、重復、再現、例證、臨摹、擴展、縮寫等。

二是獨立操作水平。包括獨立完成操作;進行調整與改進;嘗試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等。完成、表現、制定、解決、擬定、安裝、繪制、測量、嘗試、試驗等。
三是遷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運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適用性等。行為動詞如聯系、轉換、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

❻ 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是指什麼

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是關於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
具體地來說,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新課程標准倡導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課堂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
新課標標准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與表述,與傳統教學目標表述中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將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機的融入其中。例如,有的教師把《孫權勸學》的課堂教學目標確定了4項:1、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內容。2、把握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3、積累一些重要文言詞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4、使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這種課堂教學目標的表述,只是讓學生從課文中了解什麼、把握什麼、積累什麼,突出的是知識與能力上的要求,而沒有過程和方法的注入,與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表述沒有本質區別,不符合新課標對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要求。
由此看來,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內涵,對搞好語文課堂教學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是做好語文教案設計的基礎,是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前提。

❼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什麼,怎麼寫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教學將使小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
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主要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另外,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具體到每一個課時,四個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主有次。
小學語文教案中的教學目標,包括制定好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兩種。

小學語文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教師在寫教案時,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採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案時的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以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為導向,而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

❽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如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

一、表述具體,適宜操作
陳述教學目標是為了使教師把握教什麼和怎麼教,學生明確學什麼和怎麼學。如果是公開課,還應該使聽課老師能根據教學目標來評價教學過程。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必須建立在科學的教學理念上,建立在對學生學習需要的科學分析上,建立在對教材的准確把握上,做到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
例如:蘇教版語文第十冊《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目標最初設定為: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重點段落的寫作方法。③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的內心情感。
從上述教學目標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怎樣朗讀才算是有感情的朗讀?本課時要達到什麼程度?「學習重點段落的寫作方法」到底是學習什麼寫法呢?「我的內心情感」到底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在目標的敘述上明顯存在含糊不清、籠統不具體的不足。認真思考後,我又重新設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在園子里無憂無慮的快樂和自在。②學習生字新詞,重點識記「帽」的字形,理解「土窩」「溜平」等詞的意思,學會區別「種」「溜」「桿」等多音字的不同讀音。③學習文中第13自然段利用排比、擬人的手法借景抒情的寫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披文入境,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與親密無間的祖孫情。②感受蕭紅語言的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蕭紅其他作品的願望。
二、立足學情,兼顧學段
例如:閱讀教學中「聯繫上下文解詞」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定位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提出的學習目標是「了解」;在第二學段則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理解詞意」「體會關鍵詞句的作用」等要求;到了第三學段則是「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逐步提出了「推想詞意」「體會表達效果」的目標要求,這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最終實現「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總目標。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既要著眼於學段目標的達成,又要考慮原有目標的基礎,兼顧與下一個學段目標的接軌,提倡「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與「課時備課」相結合,對課程目標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對學段目標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有助於我們了解編者的意圖,明確所教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三、著眼文本,注重取捨
教學目標除了要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各年段的要求,具體、可操作外,還要根據每一篇課文的具體情況來設定。每一篇課文要有所側重,訓練扎實,一課一得,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如《明天,我們畢業》側重於朗讀,在讀中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水》側重於品讀文中的幾個場景,感悟缺水之苦與得水之樂,了解反襯的寫法;《早》側重於在品梅花與品魯迅的對比閱讀中,學習借物喻人的方法。有的教材適合讀的訓練,有的教材適合寫的訓練,而有的則適合想像練說。然而每一篇課文由於教師的理解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教法。教無定法,但一定要有章法。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一些做法,對於教學目標的制定我們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研究、反思、歸納、總結,讓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

❾ 小學語文教案和數學教案有什麼不同之處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贊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語文教案與數學教案無明顯區別,主要是內容不同。

以下是小學語文《送元二使安西》試講答辯,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面試備課紙】

【答辯題目及解析】

《送元二使安西》答辯

問題:你是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情感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jiaoshi688」獲取更多備考資料)

【參考答案】

謝謝考官的提問!

詩歌是用自己的方式給後人展示古人的喜怒哀樂,它讓快樂、悲傷、思念、歡聚、憂國憂民都穿越時空,從一個時代走向另一個時代,每一個字都是一種心情,每一首詩都是一種靈魂,因此,解讀詩歌的情感是學習詩歌中至關重要的環節。

本首詩歌教學中,以一首學生熟悉的《送別歌》開場,一開始就營造一種離別愁緒。

在整體感知環節,在學生把握詩歌正確節奏的前提下,通過多種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在反復的吟誦中慢慢走近詩人,走進送別的場景。

研讀部分,一切景語皆情語,通過前兩句詩歌的意象,請學生想像畫面、描繪畫面,引領他們穿越時空,來到那個下著蒙蒙細雨的早晨,感受濃濃的送別氛圍,並利用地圖讓學生直觀感受元二此去路途遙遠和艱辛,體會最後兩句中「更盡一杯酒」的不舍之情。

最後告知學生王維去世的消息,使學生的情感更進一步升華。

布置作業,讓學生以元二的口吻給王維寫一段話,學生在寫的同時,更能體會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

我相信,通過我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引導,學生一定能夠拉近和古人的距離,走近詩人心中,感受情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各位考官!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案的教學目標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