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聽說讀寫原則該如何運用

語文聽說讀寫原則該如何運用

發布時間:2022-06-05 11:18:23

①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小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對其日後課程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小學階段打好語文基礎,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掌握語文的學習技巧,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本文中筆者將對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所幫助。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
現在的語文教學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認為跟教師沒有語文意識,或者說沒有較強的語文意識有很重要的關系,可以說教師是否有語文意識已成為制約語文教學質量的瓶頸。 什麼是語文意識?一句話,就是對如何運用語文的一種自覺。語文意識的養成就是正確的語文習慣的培養和形成的過程。 在平時的教學、教研實踐中,我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有較強的語文意識,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語文教學要擯棄功利,褪盡修飾,刪繁就簡,回歸常態。憑借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節,簡便的教學方法,達到真、純、實、活的簡簡單單的語文教學境界,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語文教學應該走在語文路上,將視野對准語文的本體,把握語文的實質,彰顯語文的價值,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 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語文意識?還是以讀為例。對一個具有高度語文意識的教師來說,教授一篇課文,就不僅要使學生搞清楚課文寫了什麼,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么寫,這么寫有什麼好處,換一種寫法行不行,效果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這個語文意識,語文學習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有這個意識,語文學習的效果就好,進步就快。沒有這個意識,收獲就少,進步就慢。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過程是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閱讀給人以智慧,給人創造力。著名美術家吳為山說過:「讀書的宗旨是使自己進步,恰如聆聽大智大哲大賢教誨。」教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發他們的興趣,並加以方法上的指點。在教師指導和推薦下,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閱讀就彷彿是一粒火種,只要時機適當,足以點亮人們心中的那一盞燈。因此,我們要注意鼓勵學生。難以想像,一個只讀課本的學生長大了會怎麼樣,至少他的心靈之河不會有豐沛的水源。所以,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力爭讀透適合自己的優秀書籍。 我們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從而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自我、提升自我,使鑒賞活動成為他們的自覺修養過程。
三、「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方式
1.聽的能力培養。要適應時代需求,培養跨世紀人才,就必須從小加強聽的訓練,培養學生聽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聽」呢?先教給學生聽的能力的聽讀方法, 可以先做示範,讓學生模仿,然後反復進行聽的訓練。聽的訓練不僅僅局於課內,完全可以課內外結合起來進行訓練。只要學生願意主動訓練, 課外培養聽的能力機會很多如:聽廣播、看電視、聽報告、聽故事, 哪怕是聽別人談話,都可以慢慢培養聽的能力的,此外就是對聽到的作文指出它的優缺點或者進行「聽後感」訓練。
2.說的能力培養。要讓學生敢說話,小學生因為生理、心理因素的影響,有的不愛說話或不敢說話,有的敢說話卻只言片語、結結巴巴,這就需要老師多提問來訓練勇氣,要加強對膽小、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交流訓練,引導、表揚和獎勵他們多說話。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豐富學生的說話內容:有些學生作文很好,可是不善於言談; 有些同學作業非常認真,正確率很高,但上課一提問,他便「沉默是金」。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口語的訓練和復述能力的培養。
3.讀的能力培養。首先,把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當作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環,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語言文字, 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在教學時,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准確地理解,同時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導學生讀書時,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篇課文或一段話,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預習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課文,學生通過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然後帶著問題學習,這樣閱讀的積極性就會提高。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教授新課,就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注意預習要求要明確具體,這樣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通過反復訓練學生辨析課題,抓住重點,使學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學到了一種基本的讀書方法,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4.寫的能力培養。按照新課程標準的指導精神,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寫作方法,以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有很多可取作寫作的材料。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寫作的源泉一定是蜂出泉流,長流不息。觀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觀察的方法對於學生的寫作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學生要在寫作中學會表達,首先關鍵是學會積累,懂得積累材料、積累語言,文章就有東西可以表達。因此,應培養學生養成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勤寫觀察筆記,多作讀書筆記,把平時看到的現象、讀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記錄下來。
另外,從學生開始學習作文的年級起,就應教給其自改作文的方法,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興趣,多方面培養學生自改的習慣。每一次的作文練習,我都先讓學生起稿,把自己想寫的東西寫下來,然後收上來,在文中寫上我的點評,再讓學生自己去修改,把文章好好改正字詞錯誤,想出新點子,把作文寫完整。
四、結語
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選擇合適的教法,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地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而語文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理解語言的能力並且要達到精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②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落實聽說讀寫的訓練

1、聽的能力的培養。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接受知識的手段,聽是說讀寫的前提。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聽的能力的訓練。要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排除干擾。要循序漸進、經常訓練。
2、說的能力的培養。葉聖濤把說的能力培養提高到「樞紐的地步」,認為它能帶動整個語文教學的進行,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要強化說話訓練,做到讀說結合。聽說結合,看說結含,想說結合,做說結合。寫說結台,評說結合,使說的訓練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3、讀的能力的培養。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書寫、計算、觀察和表達總稱為學習技能的五把刀子。閱讀能力的高低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學科的關鍵。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要教會閱讀方法,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要培養閱讀速度。在訓練中,從時間上要課課有讀的訓練,從形式上要朗讀、默讀、背誦等互相交替。從質量上要注意速度、理解和記憶。
4、寫的能力的培養。寫作教學是培養學生運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的訓練。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要處理好幾個關系:①讀與寫的關系——由讀寫脫節,讀多寫少轉變為多讀多寫。以讀帶寫。以寫促讀。②寫與改的關系——不是多改少寫,而是由學生多寫。教師少改,發展到學生多寫自改,培養自改能力。命題作文與多種形式作文的關系——命題作文是一種寫作形式,不是唯一的形式。寫作訓練形式應當靈活多樣。如命題作文,非命題作文(仿寫、改寫、擴寫、續寫、整理材料寫、寫日記、寫j立用文等),分解寫作練習(寫景、寫人物外貌、寫場面、寫對話等)。

③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習慣

語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甚至影響到將來的發展和提高。它的重要性至今仍有些學生未引起注意,總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不少學生雖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但對語文學習上的困難束手無策。為了使學生端正不重視語文學習的思想,幫助與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通過研究,我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如下: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
現在的語文教學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認為跟教師沒有語文意識,或者說沒有較強的語文意識有很重要的關系,可以說教師是否有語文意識已成為制約語文教學質量的瓶頸。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語文意識?還是以讀為例。對一個具有高度語文意識的教師來說,教授一篇課文,就不僅要使學生搞清楚課文寫了什麼,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么寫,這么寫有什麼好處,換一種寫法行不行,效果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這個語文意識,語文學習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有這個意識,語文學習的效果就好,進步就快。沒有這個意識,收獲就少,進步就慢。
現在,在語文教學中,語感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但是怎麼培養語感,大家並沒有一致的認識。我認為,語感就是語文意識的直覺形式,它就是語文意識不斷豐富、提高、強化的結果。語文意識的養成對正確、豐富、敏銳的語感的養成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偷」,這些名言都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閱讀過程是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閱讀給人以智慧,給人創造力。著名美術家吳為山說過:「讀書的宗旨是使自己進步,恰如聆聽大智大哲大賢教誨。」教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發他們的興趣,並加以方法上的指點。在教師指導和推薦下,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因此,我們要注意鼓勵學生。難以想像,一個只讀課本的學生長大了會怎麼樣,至少他的心靈之河不會有豐沛的水源。所以,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力爭讀透適合自己的優秀書籍。我們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從而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發現自我、提升自我,使鑒賞活動成為他們的自覺修養過程。作為一名學生,能獨立閱讀非常重要。經過反復構思,我設想了一套量化表格,由「閱讀規劃表」、「閱讀摘抄卡」、「天天閱讀登記表」等組成。動員家長參與,適時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閱讀任務,開展讀書競賽活動、誦讀活動等,制訂有效的獎勵機制。
三、注意作文教學的過程性指導
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應該是「構思、起草、修改和成文」的過程。而我們的作文教學比較注重寫作前的啟發和寫作成文後的評價與反饋,對於寫作過程中的其他環節的指導還不深入。從教師這一塊來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不能有效地作用於學生的寫作過程,即過程性指導。因此,要改變現在作文教學的現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要作用於學生的寫作過程。也就是說,作文,要把過去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與學生的寫作實踐進行面對面的碰撞,在學生的思維上產生影響。那麼,這其中有哪些可以運用的方法呢?舉例如下:
(1)注重「兩記」。堅持讓學生寫好「兩記」,即日記和讀書筆記,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並積累寫作素材。
(2)現身說法。注重教師的示範作用,以「下水」作文激發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學生交流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獲得的感受和體會,讓學生從中獲得啟發,得到教訓。
(3)典型展示。讓學生在和別人交流寫作感受和體驗的過程中形成對寫作過程的正確認識。注重評優激勵,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
(4)放大細節。對寫作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環節進行鋪演和解剖,讓學生在放大的鏡頭中發現問題,在反復的歷練中揣摩要領,領悟規律。
(5)現場提升。讓學生在修改和調整中獲得過程性的體驗,在動態比照中獲得強烈的學習刺激,鼓勵合作,提高作文質量。
總之,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想真正地發揮效用,發揮老師的導師功能,就一定要想辦法去作用於學生的寫作過程,而不能只是講孤立的知識,懸空的技巧。
四、持之以恆抓寫字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培養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從修訂大綱到課程標准,十分重視寫字,強調打好基礎,包括「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畫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體現了加強寫字,提高寫字質量的指導思想。同時我個人認為美好的字體可以表達一種情懷、一種趣味、一種心境、一種追求。我嘗試了以下幾種激趣法,效果較好:
(1)「天天書法展評」。利用教室牆壁,精心設計一片學生作品展評空間。統一用田字簿紙張,學生每天張貼一張,字數不作要求
(2)設立「優秀榜」,「進步榜」。採用自評、集體評價的方式,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並獎勵作業本、鋼筆等。
(3)目標預設與評價。每周學生結合實際,給自己制定短期目標,如「寫好基本筆畫」、「寫端正字」、「調整好字的大小」等,一周結束作總結評價,從而制定下周目標。堅持下來,學生就能體驗到這種過程的快樂,並收獲成功。
實踐證明,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和聽說讀寫能力,遵循教學規律,加強學法指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樹立正確的語文觀……是理解與落實《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的標志。我堅信,只要我們從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出發,抓住契機,主動努力地探索實施,不斷地總結反思,就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作為、有所創新、有所進取。

④ 怎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人們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來完成的,人們通過「聽」和「讀」來接受語言,這是一種接受性語言能力,而通過「說」和「寫」來表達思想則是表達性語言能力。而在說和寫這兩種能力中「說」就顯得更具有交流快捷、使用靈活、適應性廣等特點,同時更能體現語文科工具性的特點。在新編的《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對口於交際能力的要求識「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恰當機敏的進行口語交際(包括交談、發言、演講、辯論等)。同時在課本的編寫中,重視了口語的訓練,專門設了三個單元,既有口語交際訓練的知識短文,又有具體訓練的內容,這一切對指導教學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扭轉或彌補了以前在口語訓練上存在的觀念上的偏廢或操作差等現象,使這一教學目的落到實處。然而一段時間里,學校較普遍的存在著重寫讀聽能力的培養而輕視說的能力的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普遍差。上課回答問題,或面紅耳赤,低頭不語;或其期期艾艾,語無倫次;平時交際,顛三倒四,不知所雲,究其原因就是老師在教學中沒有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認為口語交際能力考勁不大,練也白練,耽誤時間,況且高考中不涉及口語測試。那麼,怎樣才能迅速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了?在課題實踐過程中,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們經過理論學習,借鑒參考,首先構建了課題的理論體系,認為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是單純的說話技巧的體現,同時它取決於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知識水平等因素,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體現。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將會更高,將兩個知識水平相當的人放在一起,當然思維敏捷,能言善辯的定受青睞,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價值實現的需要。同時說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讀寫的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雖然各有其相對獨立的訓練辦法和途徑,但他們有時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在聽的過程中,可以開拓知識領域,豐富詞彙,活躍思維,是廣泛的獲取知識,為說寫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而說的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性、靈活性、邏輯性。培養學生對字詞句的綜合運用能力,直接有助於寫作。所以說的能力培養也是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語文水平的有效途徑。基於此認識,我們認真探討地對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提高這一能力所採取的措施,以及把培養學生個性語言品質作為最高目的的論題進行了有益地探討,並取得了初步的教學效果。一、 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 性別因素。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任何階段的男女學生都具有其各自性別特點和發展規律。而性別差異的研究蘊藏著極大的教育潛能。在說話、朗讀、口頭語言的表達方面,女生明顯優於男生。事實也是如此,我們發現在學校的演講、朗讀、小品、講故事比賽中,女生的成績總是較男生好,就是平時在課堂上,女生就聲音的洪亮、語句的流利、內容的准確上都優於男生。 性格因素。 心理學家認為,盡管人的性格千差萬別,但從行為表現來說大體可分外向型和內向型。性格內向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上與性格外向的相比明顯存在著差異。內向的學生一般都不善言談,即使心裡有話也表現為不主動,長此以往,就會產生一種自我封閉的心理。一說話就顯得面紅耳赤,結結巴巴。作為老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音「性格」施教,切不可認為是消極態度,給予批評,其後果是更加內向。 環境因素。 由於每個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不同,見識、知識水平、社會交往和所操語言的發音準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來自農村的學生一般由於所處環境的影響,在口語表達上較普遍的存在著自卑感和羞怯感,常是一問三不知。老師要及時了解這些,幫助一些在口語上有障礙的學生盡快適應,在教學中,在城鄉同學交往中得以提高。 教育因素。 由於教育不能面對全體學生,一些先天口齒伶俐、性格外向、家庭教育良好、成績優異的學生往往得到老師的青睞,得到鍛煉的機會就更多,相反,那些拙於表達、性格內向、成績一般的學生得到的機會將更少,最後人為地造成了兩極分化。失敗的教育導致了失敗的結果,更導致了失敗的人生結局。二、 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鼓勵性的開啟。 教師在充分了解了學生口語能力的基礎上,對一些表達相對比較差的學生,採取鼓勵性的談心,消除他們恐懼說話的心理障礙,講清口才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正如一位哲學家說的一個人如果不表白自己,別人就會把你忘掉,使他們由我怕說到我想說。適時抓住這一契機,課堂及時提問,給他們創造在人面前說話的機會,一旦有所進步,便不吝鼓勵,讓他感到成功的喜悅和老師的關心。 多形式的訓練。 課堂口語訓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都有其階段性和針對性特點,如果應用得當,將會起到良好的作用。下面就此談談我們的一些嘗試。(1) 新學生的姓名介紹:到一個新的環境里,老師渴望了解學生,同樣學生也渴望了解老師,這為口語訓練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同時因為是第一次表白自己,大家都像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所以訓練效果是很成功的。我們的做法是利用以到兩節課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介紹自己的姓名,並說出取這個名字的原因。(2) 每節「三分鍾的演講」「兩分鍾的評說」:學生在課外三五成群,經常是侃侃而談,但面對大家卻膽量頓消,為此我們的做法是要求每個學生寫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條子上,裝在盒子里,課前抽條准備,上課後站在講台上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後,有另一個同學講評。同學評同學,無所顧忌,有感而發,肯定中有建議,不足中又補充,常常會贏得大家的掌聲。實踐證明,這一活動對於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是大有裨益的。(3) 「課前美文欣賞」:課前安排一個學生准備一篇優美的詩歌或散文,在台前朗讀,要求其他學生仔細傾聽,然後讓一位學生復述美文中自己認為最好的語句。由此生發出一篇口頭作文,這樣既訓練了口語,也提高了作文水平和美的鑒賞能力。三、 培養學生的個性語言品質 個性語言品質是指一個人的獨特的語言風格和語言魅力。它是由淵博的知識、機智的談鋒、詼諧的語氣等等組成。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演講家,但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能自然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的人,這既是教育的必須目的,也是教育的可能效果。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訓練過程中,利用一切成功的手段,諸如多媒體教學片,感受大師的風格,彌補不足,形成自己的特點。

⑤ 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聽說讀寫的整合

1、如何進行聽說讀寫的整合教學。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只有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有機結合,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聽 精聽和泛聽相結合,將聽英語和語音教學有機結合。 (一)泛聽: 英語老師應該在課堂上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英語的氛圍內學習語言。課堂用語屬於泛聽形式的內容,對學生沒有什麼硬性規定與要求,只要聽懂會做或簡單問答就可以了,因此對學生沒有什麼壓力。多聽會起到增加英語氣氛,培養語感的作用。在開始的一兩節課,可以英漢並用,說一句英語,重復一遍漢語,如Hello, boys and girls. 同學們好!Good morning/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早上/下午好,同學們!Is everyone here? 都到齊了嗎?Who's absent?誰缺席?What day is today? 今天星期幾?等等。有的話可以藉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擺動示意,表示讓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可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於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 please. 或雙唇緊閉用右食指豎立雙唇前,也可示意"停止說話或別說話"。如果雙唇翹起,用食指豎唇前作發噓聲則可表示 Be quiet, please."請安靜"的意思等,另外如Come here. Go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Turn to Page…. Think it over. 等都可用表情、動作或手勢表明意思。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復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如老師一說Practise the dialogue. 用兩手指一示意說In pairs, please. 學生馬上就會意,兩人一組練習起來。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師生配合越來越默契,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熟練程度,學生可以逐步養成聽英語並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不斷提高聽的能力,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二)精聽: 中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範發音,就急於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果導致自身發音欠准,而且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可採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範發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中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於「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學生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二、說 培養良好說的習慣的培養 中學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於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話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十分注意發揮「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用「師愛」去贏得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師生感情雙向交流,密切師生關系,形成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同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利用一切教學媒體(圖片、實物、玩具、幻燈、投影、錄像、錄音、指套、木偶等等)創設情景,寓教於樂,讓學生身置語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開口練說,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讀 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 中學英語教材課文句短簡單,讀來朗朗上口。有些學生覺得這些句都已能講能背了,在朗讀時漫不經心,不是看著一句句朗讀,而是滑句,一古腦兒讀完,存在「假讀」現象。有的朗讀時語速、節奏掌握不好,過慢、拖沓,一字字頓著讀,或是過快,發音不到位,無停頓,混著讀。特別是在集體朗讀時,伴有拖音明顯,節奏較差,語速偏慢等現象。為此,教師要對症下葯,變換教法,隨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的習慣 四、寫 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後學習不利。啟發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按照規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每個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學生由於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稜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直、方、角現象。對此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學,及時指正。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形成的。中學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是靠教師。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地、有步驟、嚴格地訓練學生,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課堂中有機結合,才能使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請按照讀前—讀中—讀後的過程,設計一個閱讀教學案例。(300字)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概述Do you believe…? We learn to read by reading.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 knowled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go and live among its speakers. The next best way is to read extensively in it. 閱讀是讀者從語篇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著名語言學家 Christine Nuttall認為,作者將自己頭腦中的信息編碼,形成語篇,讀者再把語篇解碼,獲取信息。閱讀活動各環節的設置應注重其心理效應、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語篇的整體性。閱讀是讀者與文章的交互過程。傳統觀點認為閱讀就是要從文章中獲取信息,了解文章的內容就是達到了閱讀的目的。然而現在語言學家們提出了新的看法。「 閱讀是一個語言心理的猜測過程」 ( Goodman )。讀者在對語言層次的詞語進行解碼的同時,也在運用自己的知識(事實和社會文化方面的知識、有關閱讀材料話題的知識、文章結構組織的知識、情景上下文的知識等)對文章的下文進行預測,閱讀檢驗自己的預測、修訂自己的預測、進行新的預測…… 整個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讀者與文章的交互過程。字面閱讀( read the line )字面閱讀是對閱讀的最基本要求。低級層次( low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 )推理閱讀 (read between the line) 指讀者能依據文章的細節材料推測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根據字面意思進行必要的推理、推論。閱讀的高級層次( high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 )形象閱讀 (read beyond the line) 讀者能將閱讀材料與真實的生活聯系起來,特別是與讀者自身的經歷、知識、觀點聯系起來。只有當低層次閱讀和高層次閱讀共同作用時,才能實現流利閱讀的目的。這樣的閱讀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這,也正是我們閱讀教學的目的。閱讀教學的定義《英語課程標准》指出:「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英語課程標准》,第 9 頁)英語課程標准》閱讀五級要求:1 .能 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 的含義;2 .能理解段落中各 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3 .能找出 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 ;4 .能讀懂 常見體裁 的閱讀材料;5 .能根據 不同閱讀目的 運用簡單的 閱讀策略 獲取信息;6 .能利用 字典等工具書 進行學習;7 .除教材外, 課外 閱讀量達到 5 萬詞以上 ,累計 15萬字。閱讀教學的目的教師通過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獲取 信息,得到 感知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高英語能力的目的。閱讀的基礎與建立途徑基礎途徑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學習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學習深度閱讀學習 廣度閱讀學習(相當於精讀) (相當於泛讀)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域界語言知識學習通過閱讀課文學習新的語言知識(通過教材學習)閱讀能力的深度學習精深閱讀,形成新的閱讀能力(通過教材學習)閱讀能力的廣度學習廣泛閱讀,強化深度學習獲得的新的閱讀能力(通過課外閱讀學習)閱讀教學的原則 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是指在閱讀教學中採用語篇教學法 (text approach),實際上就是從語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語篇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要求學習者從其層次結構及內容上入手,最大量地獲取和掌握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逐步地培養其恰當使用語言的能力,即(口筆頭)交際能力。所以這種方法可以達到把語篇分析、打語言基礎以及交流能力的培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目的。現代語言教學研究證明,人們的閱讀是一種主動的「猜測——證實」的過程,是一種心理語言的揣摩過程,是一種(作者與讀者)「相互交流的過程」。要進行語篇教學,將閱讀材料進行整體的理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要採用從整體到細節的「自上而下 (top down)」的模式,調用學習者的圖式知識 (schematic knowledge)。教課文必須從整體入手,一是學生的預習必須先整體理解內容;二是教師上課必須先從背景知識入手,要求學生說說與之有關的 background information,問幾個 global questions。然後,有重點地討論一下語法、詞彙等知識點。點面結合的原則閱讀理解的對象是整篇文章,而考查時命題卻絕大部分是詞、句、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始終要把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總體理解與句、段的理解分析緊密結合起來,把握「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規律。既要考慮全面,又要注重細節,做到點面結合。精泛結合的原則精讀和泛讀是閱讀的兩個方面。英語課堂上的精讀應以「精雕細刻」「點滴不漏」 的「講深講透」英語知識為重;泛讀課應以「拓展視野」「培養習慣」「發展技巧」為主。精讀與泛讀相互結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聽說讀寫統籌兼顧原則在教學中,我們只能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有所側重,而不能採用簡單的方法,重視閱讀就不顧其他技能的發展。閱讀的作用與功能從高考的角度講,得閱讀者得天下從中考的角度講,得閱讀者得三分天下二、初中英語閱讀常用教法 閱讀教學模式 1 .自上而下模式 Top-down model 2 .自下而上模式 Bottom-up model 3 .互動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 Top-down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反對逐字逐句閱讀,強調學生已有知識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主張調動學生對課文進行積極思考和擴展的主觀能動性。但這種模式忽視詞句結構,忽視語言知識等其他因素在閱讀理解中的作用,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導致閱讀水平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下降。自下而上模式 bottom-up model 該模式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前先為學生解決文中的生詞生句以及新的語法結構。認為學生只有掌握了英語語言、詞彙和句法的基本知識,就能理解閱讀材料的內容。要求學生根據基本的英語知識逐句地閱讀和理解,已達到理解全篇的目的。該模式沒有重視語言篇章層次上的語言意義和閱讀理解必須有的分析、推斷等思維能力及有關的社會文化知識。互動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這種模式基本觀點:在閱讀中,底層面與高層面的加工方式對閱讀理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底層面的加工需要高層面的參與,其加工結果為高層面的加工過程提供「材料」,信息的傳遞具有雙向性。強調讀者與讀物的相互作用,即強調讀者所掌握的詞、句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和有關題材的背景知識與讀物所傳遞的思想和情感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問式(問答式)閱讀教學模式。在提問式閱讀教學模式中,老師運用設問—引導—啟發—對話—交流交替模式,展開教學程序。通過設問、解答、幫助、指導等多元教學行為的綜合利用,促使課堂教學信息由單向活動,即教師向學生傳授,變成了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也會增多,從而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對話式閱讀教學,課堂教學就比較注重教學情景的設計與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從師生的雙向交流轉向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問互答。教師較為自然地融入學生之中,並與他們建立起對話式夥伴關系。討論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由教師設計、布置討論、組織討論、討論總結四個前後緊密聯系的環節組成,在其具體實施過程堅持知識與能力並重、課上與課下並重、面向全體與照顧重點相統一和恰當性原則。」情景導入—設問—閱讀—疏通、理解—深層問題—討論、擴展—結合實際再討論—總結—布置口頭和筆頭作業、加強語言實踐。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閱讀教學三階段:pre-reading 主要目的:1 )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2 )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引出話題;3 )為進一步閱讀解決理解上的語言障礙。活動形式可以有:問答、討論、小測驗、 游戲等。??Warming-up: 提出話題,激發學習興趣??Presentation: 提供文化背景知識 (根據需要安排 ) ??Revision: 回顧上節課所學語言要點注意:呈現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while-reading 1 .是學生自己閱讀的環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關鍵信息,去獲得關鍵信息。2 .要給學生留有充分閱讀的時間,要讓學生有眼睛看、用腦思考的時間和過程。老師盡量少提問題或講解。可以在學生閱讀後再做這些事情。3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能夠動手操作一些事情,如:瀏覽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體信息、將信息圖表化、記錄要點、回答各種問題等。注意:為了保證閱讀的有效性,必須交待清楚閱讀的任務。該階段所設計的活動以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為目標。設計流程:General comprehension: 首次接觸閱讀材料,解決整體理解問題創設情景—確定理解目標—通過默讀解答所給問題(可伴有錄音)—討論問題答案(先小組後全班)2 .Detailed comprehension: 再次接觸閱讀材料,解決細節理解問題確定理解目標—通過默讀獲取所需信息—解答所給問題—討論問題答案(先小組後全班)3 .Target discussion: 通過掃讀發現教學重點和難點(包括詞彙和語法),並逐個加以解決過程:個人掃讀—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內容:研究情景—確立概念—熟悉結構4 .Mechanical practice: 替換練習、造句練習、朗讀訓練等5 .Meaningful practice: 復述、改寫等6 .Focus summary: 歸納總結所學語言(先小組後全班)閱讀任務建議Put these cut-up paragraphs back in the correct order 段落排序Find words in the text that mean the same as these 文中找同義詞Read the text and find the mistakes in these sentences 讀課文找句中錯誤Give headlines to each section of the article 寫段落標題Put this list of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 事件排序Write a reply 寫出應答Discuss interpretations of, reactions to, feelings about the text 討論對課文的認識、反應和感受post-reading 主要目的:1 .根據閱讀內容進行各種思維活動;鼓勵學生將所閱讀的內容與自己的經歷、知識、興趣和觀點聯系起來。2 .學習語言知識,並將閱讀技能與 其他語言技能進行整合,對學生進行綜合語言能力訓練。活動形式:Pre-task: 布置任務 (一般為筆頭任務 )(可根據學生水平提供不同任務)創設情景(完成任務的必要性) --布置任務—提供實例2. .While-task: 完成任務(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討論方法—制定方案—實施計劃—總結結果3 . Post-task: 展示評價小組展示—全班評價—確立榜樣—糾正不足注意:讀後理解性的檢測環節,重在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 Homework適量的語言知識練習和對課堂內任務成果的完善三、初中英語閱讀案例分析 看光碟並評課 四、初中英語閱讀策略指導和案例分析 閱讀教學策略 1 .合作閱讀策略教師可首先提出閱讀要求,使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接著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檢查小組活動情況,請一個小組宣讀自己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評論,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2 .交互閱讀策略閱讀教學前使學生了解閱讀過程所涉及的四種技能:概況技能 (summarizing),提問技能 (questioning),析疑技能 (clarifying),預測技能 (predicting)。教師鼓勵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提問,及師生輪流提問。3 .同伴閱讀策略一個問,一個讀。提問的同學根據對方的回答進一步發問,由此一直進行到無問題可問為止。注意,只有在聽到對方的問題時才可以閱讀,根據對方問題的種類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這樣可以訓練學生對閱讀技巧的運用。4 .質疑作者策略1 )布置閱讀任務時交代閱讀時應回答的問題:What is the author trying to tell you? Why is the author telling you that? Does the author say it clearly? How could the author have said things more clearly? What could you say instead? 2 ) 學生討論自己「質疑」過程中對問題的回答情況。3 ) 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評估。5 .圖片故事策略1 ) 根據故事製作相關的系列圖片;2 ) 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3 ) 展示第一幅圖片,組織學生根據圖片故事的發展進行預測;4 ) 以此方式依次展示圖片,直至故事結束;5 ) 圖片故事閱讀完後,指導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對比與圖片的差別。閱讀基本技能1 .略讀 (適用於判斷短文主旨大意及中心思想)2 .掃讀 (適用於細節搜索、捕捉、提取及理解 ) 3 .細讀 (適用於推理判斷、揣摩、理解作者意圖)略讀 (skimming ) 和掃讀 (scanning ) 「 Skimming 」 就是選取課文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細節,以求抓住主要意思,對課文內容進行總的理解。這一技巧可幫學生時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文的主要意思上,而不是與主題無關緊要的細節和個別單詞上。「 Scanning 」 是在學生查找特定信息時,通常無需認真閱讀全文,只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後認真閱讀,來了解課文細節。利用這一技巧進行閱讀時,應指導學生尋找課文的有關細節,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與主題有關的段落中。閱讀策略指導課例(兩節)泛讀教學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閱讀能力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培養起來,閱讀能力的增強是與閱讀量的多少成正比的。所以《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增加泛讀訓練。 」 泛讀教學的目的要求中學英語泛讀教學的任務是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理解主要內容,通過學生對文字的快速感知能力。同時鞏固和擴大詞彙及英語知識,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興趣和習慣,擴大知識面,培養自學能力。英國學者弗蘭科斯·格雷里特( Francoise Grellet)認為:「泛讀是一種熟練活動,主要是解決對文章的綜合理解問題。進行泛讀訓練時,首先應該從綜合理解開始,然後再詳細理解過渡。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應該是綜合理解性的,同時,設計閱讀理解練習也應該從對選文的整體意義理解開始,而不是詞彙或較具體的內容。」中學英語泛讀訓練的目的更應掌握選文的基本思想,強調對選文的整體理解,而不應偏離這個方向,去要求過細、過精的理解。明確的泛讀教學的目標,我認為還應包括以下兩方面:第一,泛讀強調在單位時間內更多更好的獲取信息,所以泛讀的根本目的是掌握文章的主旨,即了解其基本內容和中心思想。在進行泛讀訓練時,教師不必講深、講細,對詞彙不做過高的要求,對語法不做過多的分析。第二,泛讀是為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進行泛讀教學時,對選文閱讀理解的程度,在不同年級有不同層次的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在進行泛讀訓練時,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使學生理解層次不斷深入,逐漸實現由知識向技能的轉化。進行泛讀訓練的方法很多,如: SQ3R法: Survey、 Question、 Recite、 Review、 Rewrite。Matching :分別給學生若干篇文章和若干個文章標題,讓學生迅速找出哪個標題應該是哪篇文章的。Skimming :略讀,只要求了解文章的大致梗概。Scanning :只為獲得個別信息,如年代、數據、事件等而閱讀。Task-reading :為了解決某個實際問題而閱讀。Authentic-reading :用實際生活中的資料,如廣告、時間表、商業信函等作為閱讀理解材料。Timed-reading :限時閱讀。在實際教學中,廣大教師要不拘形式,採用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一方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分析、綜合、推理、想像等思維能力的形成。鼓勵泛讀的建議

⑥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

一、教師要有「讀寫結合」的理念
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以前的語文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只需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要求背誦的背下來就行了。但是,隨著課改的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寫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鑽研教材時能夠關注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的方法,諸如怎樣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遣詞造句等,要在讀的同時讀明白:這篇文章好在哪裡,我以後寫這類文章要怎樣才能寫好。這樣,讀文章就仔細認真多了。平時,我還經常提醒孩子們,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這個題目的中心詞是什麼?也就是學習審題。如果讓你來寫,應從何入手?讀文章的過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讀完後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裡?鼓勵孩子養成一邊讀一邊提筆在手,養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這樣琢磨咀嚼,會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要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讀與寫要實現兩者之間有效的結合,首先要利用好語文課本這個最好的載體,在語文課堂中結合教材的設計,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孩子寫話實踐提供仿寫借鑒的對象,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進而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1.讀寫結合,先從課文的仿寫做起
仿寫是寫作的一個單項訓練,扎扎實實地練好寫作基本功,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如遣詞造句,小的片段練習等,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如我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讓同學們學習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運用總分總的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從不同方面來寫,並用上「總之」一詞。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結合季節寫花兒盛開的情景,有的聯系品德課上學到的知識,從不同方面寫了祖國的變化……效果相當好。
2.讀寫結合,還應為孩子們張開想像的翅膀
在閱讀中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力是必然的。只有讓孩子在閱讀中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融入課文情感,習作中才可能會有可寫之處,更有可看之處。巴金老人曾說:「我會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更有感情。」閱讀時孩子們融入了情感,在腦海里產生了作品中所描寫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閱讀體會、感受。孩子把閱讀的體會感受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中,產生了寫作的情感,這樣的作文才會別具匠心裁,獨樹一幟。如我教《漁歌子》一詞時,針對這首詞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抓住詞中描寫到的景物及色彩,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想一想還會有怎樣的美景,然後把自己想像中的情景寫下來,注意動靜結合。時值春節,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再加上平時的積累,很快,一篇篇如詩般的美景從學生筆下流淌出來。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想像,不僅發展了語言,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教師也檢測到了學生對這首詞的理解情況。
三、及時地評講必不可少
讀寫結合,如果僅僅滿足於學生寫了,還差得很多。要想真正提高效率,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還要注重及時評講。評講宜及時。在學生動筆習作的時候,教師要在巡視過程中尋找寫得好的、有代表性的練筆作為範例。當大部分學生完成時,開始交流、點評。除了學生積極主動交流、點評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作品」進行細致評講,讓學生在評講中或開闊思路,或積累語言,或學會修改……
總之,只有教師心中有「讀寫結合」的理念,定能夠想出更多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高招,學生的讀寫能力也定能在逐日的訓練中得到提升。

⑦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

「返回故里」,回歸語文教學的本體,關注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及發展,是《語文課程標准》的核心思想,《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語文是一個人學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為一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做奠基的。語文,語文,語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失去這個根本,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也就失去了生長點。葉聖陶先生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我們進行課程改革,必須切實把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銘記在心。「聽」與「讀」是信息的輸入手段;「說」和「寫」是信息的輸出手段,它們是學生語文能力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既是老師在教學中精心培養學生所具有的四種能力,又是老師培養這四種能力經常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學習,能夠協調發展學生的感、知覺,更體現了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語文老師必須靜下心來,想辦法提高學生的這四種能力。
一、聽,再創形象,聽而怡心,提高學生語言的感悟能力
以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學生在聽方面有一個好的習慣,那就是「聽別人講話時,要特別專心,並能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在聽的同時,要邊聽邊想。養成勤思的好習慣。」新的課程標准雖然沒有單獨對「聽」作出明確的訓練要求,但是,在不同年段的「口語交際」中,都明確指出了聽的要求和目標。經過專家研究,一個人一生中運用聽說讀寫的手段進行學習和社會活動的比例分別為45%,30%、16%、9%,「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課堂訓練中,在強化聽的練習時,怎樣提高學生聽的質量呢?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採取合理的方法將「聽與寫」、「聽與辨」、「聽與記」、「聽與說」、「聽與思」多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同時,老師在要求學生聽讀時,提出有價值的關鍵性的問題,提供給學生思考,要學生有要求地聽,有目標地聽,有成效地聽。落實了聽的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會得到加強。
二、說,言之有理,說而有序,提高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有的語文教師對此理解得比較片面。為了體現對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即使學生是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地說,編造著說,沒有條理地說,都不加以引導,而是不加辨析地給予肯定和鼓勵,這不僅與《語文課程標准》要求的「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相矛盾,而且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不利。
在引導學生獨立研讀文本時,我們可以採取了這樣的措施,要求學生邊讀邊將自己的感悟提綱挈領地寫在書上相應的地方,然後提醒學生在與同學交流前,將自己的體會先進行一次梳理,「我准備向同桌表達什麼,為了說清楚,決定先說什麼,然後說什麼,最後說什麼。」這樣一來,學生說話不僅有條不紊,而且還提高了交流的成效。長期的訓練,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了有順序地表達的良好習慣。
在探究文本的內涵時,老師首先應明確文本本身公認的價值取向,以便及時地對學生的感受進行評價與引導。讓學生懂得「言之有理」。正確的開放性的教學,應該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與文情文理的共鳴。脫離文本承載的教育價值的教學沒有絲毫的意義。
三、讀,抑揚頓挫,讀而動情,提高學生語言的表現能力
朗讀,是最經常的,最重要的閱讀訓練方法。讀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財富,也是學生走近文本、與文本對話、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徑。以讀為本、以讀促悟、以讀激情、以讀導練,應該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但讀並不是放任自流地讀、毫無目的地讀,而應是讀有指導、讀有目標、讀有層次、讀有質量。在講讀課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合理地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要加強對朗讀的指導,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不斷強化朗讀訓練,只有提高了讀的質量,才能使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斷提高,從當前的閱讀教學的現狀看,教師仍然講解分析較多,學生讀書的時間少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朗讀課文,我們當老師的,要多鼓勵、少批評,讓讀的學生認為自己是成功的,老師應充分地認識到,每個學生的能力都不盡相同,每個學生對每段文字的理解肯定也是不同的。老師應保護好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用自己的讀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在讀課文時,不僅要多讀課文,而且要讀得有質量,讀得有水平,要爭取讓每個學生的語言發展,語言的表現力在訓練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讀」教學中值得思考的現象是,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往往讓學生找喜歡的地方、選擇喜愛的句段或喜愛的內容來讀,這雖然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和興趣,但對於培養學生提綱挈領地獲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學習不能憑自己的好惡和興趣,如果孩子的讀書所得只是來源於「喜歡讀」的內容,「不喜歡」讀的就可以不讀,那麼長期下來,這種不完整、不系列的閱讀就會導致學生閱讀能力上的缺陷。
四、寫,字從文暢,寫而達意,提高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草原》這篇文章,老舍先生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形象地介紹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還有在草原上生活的人民。課文第一自然段,老舍先生把草原寫得既像一幅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一樣,又像一首秀麗飄逸的散文詩,使人產生聯想,也想去草原看看,去聞聞,去親身經歷一番。一位老師在講讀課文中「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生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這一句時,老師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為草原寫一首美麗的詩篇?」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於是,老師就播放一曲歌唱草原的歌曲,「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讓學生邊欣賞美妙的歌曲邊創作喜愛草原的詩歌。學生詩興大發,興趣盎然,揚揚灑灑,寫出了不少優秀的詩篇,有的學生寫道:「請到草原來,這里有奔騰的駿馬在嬉戲。跨上一匹好馬,手中的韁繩歡樂地跳躍。請到草原來,這里有清澈純凈的河水唱頌著草原的歌謠,捧一手清涼的河水,讓它為你搓洗掉一身的疲勞。……」看到這樣優美的語句,草原不僅帶給了學生想像的樂趣,也帶給學生美的創作。所以,寫作不能僅僅只能局限在寫作課上對學生的方式方法上的指導,更應在課文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意的引導,讓他們熱愛語文,熱愛寫作,學生自由表達,達到字從文暢,進而提高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用聽說讀寫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中,最朴實的思想,當然要想使課堂氣氛融洽,學生學習自如,還需要老師結合課文教學的特點,對聽、說、讀、寫,合理組織,和諧操作,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扎實,學得有成效。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聽說的要求更高,必須擴大視聽的范圍。既要讀好教材這本書,更要讀好生活這本書,收聽新聞,了解時政,時時處處做生活的有心人,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生活,都離不開聽說讀寫。越是生活質量提高,社會對一個人語文素養的要求也就更高,這一切,對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提出了更新的挑戰。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潛心領會新課標精神,徹底撣去教學中飄浮在我們腦海中形成的浮塵,把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發展當作我們教學的神聖使命,讓我們在語文教學研究這一方領地里自得其樂!

⑧ 小學二年級語文如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石家莊學校



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一、 重視聽的訓練,抓好語文學習能力基本功是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重要手段,而語文學習能力,又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聽,概括地說,就是通過語文學習,培養孩子具有辨別語音,理解語意,品評話語,即用聽覺去辨別世界。而我們在以前的教學中往往忽視了聽的重要性。我認為作為一名學生,在聽的方面至少有兩個要求:第一,要聽課文朗讀,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聽課文磁帶,聽教師及同學們的朗讀,這樣有利於記住課文內容。聽的基礎打好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上來了。特別是對一些成績不太好的同學,聽的能力提高後,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集中,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了班級學生成績的整體提高。第二,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專心聽同學發言。因為聽意味著心靈的溝通,意味著眼神的交流,意味著能夠對講話者進行及時的反饋。要讓學生明白,會聽,也是一門學問,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要讓學生通過聽學會交流,訓練大家及時捕捉老師講課過程中重要的信息.

二、 注重說的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現行教材安排了口語交際訓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說」的重視,這為我們開展說的訓練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練習平台。說,就是能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同時能運用姿勢、表情、手勢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經過訓練,同學們說話由不太完整到完整,由不夠流暢到滔滔不絕,說的能力有了質的提高。

三、 加強讀的訓練,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在小學階段,要加強朗讀訓練,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但對於這個問題有些人有片面的理解,他們認為讀就是對課文的讀,這種見解失之偏頗。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於讀,我認為也有兩個層次的理解:一是在課內,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找出來,多讀讀背背,並從語句內容與表達方式上探究,加深感悟。二是在課外,要求學生多讀課外書籍,廣泛了解各方面知識。要讓學生知道,沒有廣泛的閱讀,很難培養出過硬的語文能力。在班級辦「圖書角」,給學生閱讀提供方便,同學們讀得多了,說和寫的能力也增強了。

四、 培養寫作興趣,誘發創作能力

語文教學一貫注重寫作,這是無庸質疑的,現行教材在「寫作」這一部分增加了想像作文和應用文的比重,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實用的作文能力。而以前的作文只是要學生一味去寫,為作文而作文,這種孤立的作文教學只會令學生怕寫作文。命題作文就是這樣,讓學生面對沒有體驗的情況,在根本沒有感受,沒有激情的情況下讓他去寫,我想他永遠也寫不出好作文來。

五、 聽說讀寫並進,全面提高學習能力

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能力的四個方面,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要抓的四個重要環節,它們之間緊密相連,任何把它們孤立和割裂開來的想法都是錯誤的,以前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已經有了太多的慘痛教訓,重「讀寫」輕「聽說」的現象不能再出現了。聽說讀寫必須齊頭並進,不可偏廢任何一個方面,必須把它們當作一個整體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⑨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聽說讀寫能力

聽,再創形象,聽而怡心,提高學生語言的感悟能力
以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學生在聽方面有一個好的習慣,那就是「聽別人講話時,要特別專心,並能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在聽的同時,要邊聽邊想。養成勤思的好習慣。」新的課程標准雖然沒有單獨對「聽」作出明確的訓練要求,但是,在不同年段的「口語交際」中,都明確指出了聽的要求和目標。經過專家研究,一個人一生中運用聽說讀寫的手段進行學習和社會活動的比例分別為45%,30%、16%、9%,「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課堂訓練中,在強化聽的練習時,怎樣提高學生聽的質量呢?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採取合理的方法將「聽與寫」、「聽與辨」、「聽與記」、「聽與說」、「聽與思」多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同時,老師在要求學生聽讀時,提出有價值的關鍵性的問題,提供給學生思考,要學生有要求地聽,有目標地聽,有成效地聽。落實了聽的能力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會得到加強。

⑩ 怎樣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做到聽說讀寫結合

舉個例子來說,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因聽增長了自己的見聞,就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進行相關的閱讀,並進行相應的摘記與心得日記等的書寫,之後與他人交流表達,進行思維的碰撞,便可做到聽說讀寫全面結合。
其實在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訓練四者間互相遷移、互補、同步發展,將聽說訓練與讀寫訓練有機地結合,就可以促進語文整體能力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語文聽說讀寫原則該如何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