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成績工作安排

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成績工作安排

發布時間:2022-06-07 16:20:59

A. 高中語文老師如何提高學生語文成績

高中語文老師如何提高語文成績,這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為語文它是一門依靠平時積累的學科。

B. 關於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成績的幾點建議

一、語文教學要重視激趣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使自己的教學成績有較大提高,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是極為重要的。 1、導入激趣。每節新課之前,教師的導入語要簡潔、鮮明、生動、新穎,富有有誘導性和啟發性。這是新授之前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有經驗的語言語老師總會恰當地運用導入語,以使學生集中精力,激發起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以飽滿的熱情和探究的慾望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常用的導入方法有:講故事法、謎語法、點撥法、回憶法、想像法、設疑法、糾錯法等,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聲像法來引入新課,會收到更好的導入效果。 2、讀書激趣。俗語說: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哲人培根有句名言:閱讀使人充實,會讀使人敏捷。正確的讀書方法(如:比較讀書法、點線面讀書法),恰當的讀書方式(如默讀、朗讀)都會提高讀書效率,使人獲益。如果再能以靈活的手段,在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同時,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讀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樂讀愛讀,讀懂讀通,則會極好地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常用的方法有:限時速讀、跟(老師或錄音機)讀、分角色讀、分組讀、齊聲讀、提名單個讀;還可以聽讀(即聽老師范讀、聽錄音、聽同學讀或開展朗讀比賽等等。在讀書活動中,要求學生不添字不丟字,不倒讀不破讀;注意朗讀的輕重音、語調語速,節奏情感等;反復練習,注重引導,會使學生感受到朗讀的藝術美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從而品味出文章的思想內涵,獲取知識信息,增強語文素養。 3、精講激趣。不同文體的課文當然要用不同的講授方法,不同的語文老師當然有不同的講授風格,但總的來說,熟透地把握教材,精心地編寫教案,精當地選擇教學方法,會給課堂教學增輝添彩。在此基礎上,語文老師如果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課堂上精彩的講授,則會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正是教師的典範性應該發揮的榜樣作用。講授中,精彩紛呈,如:尋光探路的引導,投石擊水的發問,高屋建瓴的點撥,畫龍點睛的提示,歸納總結的復習;還如:講詩歌或聲情並茂,或抑揚頓挫;講散文或字字珠璣、或娓娓動聽;講戲劇或繪聲繪色、或入情入景;講小說或慷慨陳詞、或感同身受如此種種,雖不能苛求每節課如皮,但如果能有意識地運用於課堂,一定會極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4、板書激趣。課堂教學板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板書要體現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好的教學板書,一定會讓學生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也一定會給學生留下無窮的回味、殷殷的期盼。教學板書建議:①用不同的字體。心理學認為,刺激物間的顯著對比,易引起注意,板書就可以遵循這一規律,採用不同的字體,放大、縮小字,造成反差,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②用不同色彩的粉筆寫。板書中注意使用不同色彩的粉筆寫。即可以突出要強調的對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促進課堂教學的提高。③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巧妙地板書設計,或橫向排列括弧歸納,或如耀眼的五角星,或如飛翔的和平鴿,或如燃燒的火炬都會讓人醒目提神,印象深刻。 二、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法指導 中學語文教學涉及聽說讀寫的方方面面,教材課文類型多,教學訓練項目多。因此,中學語文的教與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切實重視學法指導,其意義是重大的,也是深遠的。以下就個人的教學體會,簡要舉數點滴語文學習的指導方法,和老師們共勉。 1、講讀課文。指導學生採用五步學習法,即預習----聽講---質疑----練習----拓展,也可以概括為讀---聽----說---再讀 ---寫。第一步讀,初讀課文,讀懂讀通,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句篇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記下字詞的音形義,記下自己讀不懂的問題,做好預習,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准備。第二步聽,聽老師的講授聽同學的講述,聽清楚聽明白,做好筆記。第三步說,課上積極發言,說自己的理解和見解,說自己的體會和看法,說自己的疑難和疑問,跟老師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思想觀點,訓練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第四步再讀,新課講授後,老師一定要給學生留出再讀的時間,讓學生回讀課文,歸納所學,查找遺漏,完成課文相關練習,加深理解,將以上所學形成體系,納入大腦信息庫網路,以利於儲存和再現。第五步寫,即動手能力。可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將所學知識形成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完成課外拓展練習題目,以其正確率檢測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二:結合所學,在日記上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將思想和感受比作可以目睹的文字:或在老師指導下練習仿寫,將所學默化遷移,從而達到訓練書面表達能力的目的。 當然,①就不同的課文來說,以上五步的順序可以作適當的調整;②就其每一步來說,老師又可以作入細的方法指導,在此不再贅述。 2、自讀課文。課內自讀課文大多安排一課時,其學習方法更應該靈活多樣,如列寫作提綱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自讀---討論---歸納學習法,點線面學習法,目標定向學習法等。 3、不同表達方式的課文。就表達方式而言,側重於運用某一種表達方式則會成為某一文體的課文,因而學習法指導也應不同。如學習記敘文,應指導學生把握記敘文的六要素和七要點;說明文應把握四要素和五要點;議論文應把握三要素和四要點等等。 4、不同文學樣式的課文。就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文學作品而言,更應注意學法指導,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重在授之以捕魚的方法。如:指導學生認真把握和深入領會小說的三要素就等於讓學生拿到了進入小說房間的鑰匙。 5、語言的實際運用。語言的簡明、得體、連貫是語言的實際運用的三大不可或缺的要素。

C. 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一、有計劃地開展語文教學
開學初制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學。在教學中,要因班制宜採用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落實到每節課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學生某些薄弱的語文能力,應加強培養。如我班的學生,就要注重閱讀分析理解能力的培養。於是,除上課多讓他們說自己對課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還讓學生在課外多閱讀書報、課外書,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課文中的聽說訓練,結合學生的周記、作文,培養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貫穿與諸育之中而居主導地位,決定著培養人才的方向,起統帥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期開始拿到語文課本後,要通覽教材內容,了解編者意圖,針對各類型課文的內容作出統籌規劃,制訂本學期德育重點,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景、品詞析句、朗讀體會、作文教學等來滲透德育。平時,課堂上我們要與學生通過平等交往,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這樣,不僅有利於他們踏上將來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於他們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以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當我們在教學中,以鼓勵為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勵與呵護是教學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老師進課堂應該准備一千頂高帽子。其實,什麼樣的教育都應當體現出學生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就從學生的細節入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理解、尊重和關愛,老師那毫不吝嗇的表揚的話語,使學生找到自信,學習起來信心百倍,因為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又都是從自信開始,而自信,可能就是從老師的一次不經意的鼓勵開始的。
四.採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採用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識字與寫字教學,教師可讓學生說說字形結構,增強對漢字規律的科學認識,引導學生按規律有序歸納所學生字。也可讓學生給字找朋友,開展游戲識字,如漢字開花、漢字加減法、猜字謎等,還可以組織百字競賽等。識用結合,則可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在閱讀能力的培養方面,不但課堂上多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讓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在輔導中,對學生因材施教,特別是對個別學困生,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改變他們的學習現狀。同時,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利用好語文教研活動,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寫作方面,在課堂上多做一些小練筆,然後進行指導,從細節著手,寫一個小片段,拿出幾篇各種類型的文章,師生共同交流,找出優點與不足,然後自己再去改。
五.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學生就會學會學習,自覺學習,合理安排學習生活,這樣會受益終身。
六. 增加知識儲備,更新教育觀念
作為教師,應該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因為打鐵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備豐富的知識,不掌握先進的教 學理論,怎麼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人才呢?同時,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來,學生對你的教學也會不買帳。教師應該牢牢樹立教育的四大觀念:一是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二是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應該放下自己的師道尊嚴;三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作用,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四是樹立一種大語文觀。

D.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第一、要在課前下功夫認真備課,因為備好課是上好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熟悉教材。也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達到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出於吾之心」,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精髓,在課堂上才能有系統有條理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二)了解學生。班上學生有哪幾個層次,對各層次有哪些需求,防止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消化不良」現象的發生,充分估計授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並選擇相應的對策。

(三)設計教學方法。考慮怎麼教好學生,如何對教材內容進行教法加工,如何安排一節課的全部活動。 

第二、認真上好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也下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應從學生的好奇心出發,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和強烈的學習慾望。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他們對一些游戲、故事、活動特別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就必須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平時教學中,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以鼓勵為主,真正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這樣往往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古代關於教學方法的故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均是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名言,如小學生識字,有相同部首組成的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師:三個「口」能組成什麼字呢?生:品!師:三個「日」呢?生:晶!師:像這種結構的字還有嗎?生:有。

師:同學們課後查字典找一找,看看誰找的多明天把它寫在黑板上。像這樣不僅縮短教學時間,還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還可以讓學生課外活動充實,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鞏固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課後加大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並利用課余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四,精選課堂教學習題、作業題。

(一)、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布置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二)、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

(三)、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四)、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五)、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第五、注意家校合作。每學期開學召開家長會,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共同商討教育大計,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

(4)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成績工作安排擴展閱讀:

教育質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教育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師的素養,學生的基礎以及師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程度。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

衡量的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E. 如何提高高三語文課堂效率

怎樣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所有高中語文教師所關心並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問題。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許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已作了大量的實踐,並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因此,在這里再來談這個問題,就總有避輕就重的感覺和拾人牙慧的嫌疑。而之所以讓我一意孤行地要來作這個論文,是因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了一些膚淺的認識。這些膚淺的認識,一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教學實踐的總結,二是來自於與同行就這個問題的探討,三是來自於對本縣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在內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在本文中談到的低效現狀、原因分析以及改變現狀的策略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如果把本文所談到的低效現狀及原因分析當作普遍性來論述,就會使本來光明的語文教學前景蒙上「黑暗」的陰影,並把我誤當作《伊索寓言》里的蒼蠅,狂妄而沒有自知之明。愚以為,要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關鍵在於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現狀綜述
1、課堂教學任務的封閉、單極化現象
(1)以教材為立意式。此種課堂以為「教材」即是教學,因此,教學的目的是「學好這一篇文章」,教學的過程是「解析這一篇文章的內容」,教學的結論是「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這一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2)以寫作歸宿式。此種課堂或離開思維內核,排除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孤立地品味語言,以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或進行淺表的讀寫結合,倉促地將「讀」帶過,「立竿見影」地讓學生在課堂上也這樣寫一篇。比如,有一位老師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時,老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梳理文章的明線與暗線,然後在黑板上畫出了這一課典型的雙環結構,即行蹤線索:出門—荷塘途中—荷塘凝望—憶采蓮盛況—歸來;情感線索:不寧靜—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暫得超脫—超脫不得。然後就叫同學摹仿這個雙環結構,在課堂上也寫這樣一篇類似的寫景抒情的文章,這一課就算結束了。而這一課所描寫的美景學生沒有去欣賞,美景中所蘊含的情思也沒有讓學生去品味,語言的巧妙運用沒有讓學生去揣摩。這就是典型的以寫作為歸宿的教學。
(3)以考點構架式。此種課堂將所學課文按考試閱讀模式訓練:熟記難寫的字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點理解性的歸納,至於原文的情、意、道則完全不涉及,想像、聯想也因不考而屬多餘。更有甚者,將課文編成考題,指導學生不讀全文,只對應地找出考題涉及的內容半猜半蒙。這種教學完全忽略了學生在閱讀中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創新潛能的開發。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是某些名校奉為經典的高考秘訣,我也曾一度作為課堂教學的圭臬而引以為自豪,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在應對考試,尤其是應對中考、高考中也確實有一定的成效。
2、課堂教學結構的格式化現象
當前影響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的教學結構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一是分析式教學法。所謂分析式教學法,就是脫離課文語言實際架空分析。其結構一般表現為,分析時代背景,分析結構層次,分析中心內容,分析寫作特點。這種分析式教學方法成了近幾年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誤區,有的認為課堂教學就是分析課文,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課文分析上。一篇好端端的課文,分析來,分析去,分析得體無完膚,真不知道語文教學是什麼時候走上了「分析課文」的道路?現在的閱讀分析教學真有點像醫學上教人體解剖學,解剖段落層次就像在解剖人的四肢,解剖文章的篇段就像在解剖人的內臟,解剖寫作特點就像在解剖人的骨骼和經絡。解剖來,解剖去,只見筋骨,不見血肉,只見死人,不見活人。課堂這么寶貴的時間不指導學生讀書,卻在課文里乾巴巴地分析來分析去,學生怎麼會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是串問式教學法。一節課漫無目標,問這問那,一問到底。其結構表現為:一問作者是誰,二問段落怎樣劃分,三問中心思想是什麼,四問表現手法有哪些,等等。問得茫無邊際,問得無窮無盡,由於問題提得過於煩瑣、零碎,湮沒了主問題,把語文課上成了「滿堂問」的課。筆者曾聽一位教師教《春》,老師開始講解課文了,問道,第一個「盼望著」是什麼意思呢?那麼第二個「盼望著」又是什麼意思呢?「東風來了」是什麼意思?「春天的腳步近了」又是什麼意思?這樣提問豈不是文章有多少句話就可以提多少個問題嗎?
三是練習式教學法。即整節課做練習、做考卷,教師不加指導,不加點撥,放任自流,亦稱「滿堂練」教學法。這樣的「滿堂練」實際上是「滿堂灌」。因為題目是做不完的,不加選擇,不進行有針對性有指導性的練,是一種盲目的練,是一種輕重不分的練,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
上述三種,一言以蔽之,當前語文課堂教學「滿堂講」、「滿堂問」、「滿堂練」成為普遍存在的傾向。如此教學,何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教學低效現狀的原因分析
1、課堂教學任務的封閉、單極化原因分析
產生以上種種現象的原因雖然很復雜:有對教材作用的錯誤認識,有對「讀寫結合」的淺表理解,也有對進行素質培養的閱讀教學能否應試的困惑。但是,如果撇開高考制度不論,就語文教學本身而言,根本原因仍是閱讀教學觀念的陳舊,閱讀教學過程的封閉、單極無序。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點。
(1)尚未建立獨立的閱讀學科理念。「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認識周圍世界的途徑之一。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一個分支,早已存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閱讀教學仍沒有表現出獨立的學科意識,不少人認為「閱讀只是個手段,寫作才是目的」、「閱讀是過程,寫作才是結果和標准」、「選拔人才只需寫一篇文章就行了」等等。誠然,閱讀和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學習寫作的門徑之一,但是,閱讀卻不完全是為了寫,閱讀教學也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學習寫作。國家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在必修課程中明確把「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並列提出,而且對「閱讀與鑒賞」的內容進行了原則性的界定。如:「在閱讀與鑒賞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注重個性化的閱讀」等等,可見,閱讀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能力而被學生所掌握,而不是作為寫作的附庸。當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之一確是不容置疑的。
(2)尚未摸索出閱讀教學的科學規律。心理學家把人們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特徵叫做能力。閱讀能力的構成是十分復雜的,其基本功是理解與速度,而核心是理解,理解的深刻性和敏捷性是閱讀的優良品質的一個重要標志。要有深刻敏捷的理解,讀者就必須具備分析、綜合、聯想、想像的思維能力。如此復雜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是有客觀規律的,它的內核也是有等差級別的。正因為我們有的老師,包括我在內,曾不明白這個道理,在課堂教學中只注重老師單方面的繁瑣分析,而不注重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涵詠,學生一堂課下來往往只記住了一些零星的結論,而這些結論對於理解能力的形成卻是毫無意義的。
(3)尚未完全構建出自主創新的閱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強調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強調師與生、生與生、師生與教材的創造互動。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生動活潑的學習。
2、課堂教學結構的格式化現象原因分析
(1)教學觀念的陳舊是導致「滿堂講」的重要原因,持這種觀點的教師認為「老師主導」就是「老師主講」,教師不對課文進行分析,那要教師干什麼,以為對課文分析得頭頭是道,能引經據典,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便是一堂成功的課。知識貧乏者把課上得索然寡味,知識豐富者把課上得像聽故事。學生的思維根本沒有得到訓練,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落實。
(2)對課堂質疑的誤解是導致「滿堂問」的直接原因。雖然一堂課總是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貫穿,但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不僅取決於是否對課文內容有深層次的理解,也取決於是否對學生的思維層面有準確的把握。出現「滿堂問」只能說明教師本身對教材鑽研不夠,而且對學生缺乏研究。一個教師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問題有序地層層深入地組織起來,把學生的無序的問題,哪怕是看來無序無理的問題隨機應變地引向深層,就很難駕馭課堂。其結果,不是聽任對話在一個膚淺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瞪瞪看著課堂陷於一片混亂。
(3)出現「滿堂練」的直接動因是針對考試,「怎麼考,就怎麼練」把每堂課都上成高考訓練課是不少教師教學的「法寶」,而且也能出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此造成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厭惡,同時,也扼殺了語文的人文性,喪失了語文「文以載道」的功能。
三、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
(一)、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
課堂教學的目的應該是:(1)建立獨立的閱讀學科理念。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習得閱讀能力,包括收集、選擇、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鑒賞評價、懷疑探究作品的能力,為他們具備開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創造性應對社會的能力打下基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是這樣表述「閱讀與鑒賞」的要求的:
1、在閱讀與鑒賞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
2、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3、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與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其餘略)
對此,我們應該仔細鑽研,認真體會,以切實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樹立五種新的教學觀念
一是「主體教學觀」。這是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為了學生,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得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翁的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是「民主教學觀」。教學要民主,要尊重學生,不搞獨斷專行,不搞一錘定音,讓學生消除壓抑感,體會和諧感,產生能動性。
三是「大語文教學觀」。語文教學要大視野、大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學生學習的時間,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四是「思維教學觀」。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五是「分類教學觀」。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類教學,讓學生相互積極影響,相互促動,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飛的就飛」的局面。

F.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詳細�0�3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摘要: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明白教什麼,讓學生明白學什麼,還要讓學生清楚為什麼學,以及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解決好這三個問題,語文教學便導入了正確的軌道。 關鍵詞:語文教學;理念;方法;教什麼 目前高中語文面臨讓人憂慮的現狀:一是語文教材內容的滯後;二是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三是學生學習語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這些涉及學習語文興趣、習慣、效率等方方面面,無不影響語文教學質量。 筆者思考之餘作了些嘗試。現將想法和做法論述如下: 一、切合實際的計劃、安排、組織是實施語文有效教學的前提 語文知識面廣、知識點繁密,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明白教什麼,讓學生明白學什麼,為什麼學,那麼緊接著的是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解決好這三個問題便將語文教學導入了正確的軌道。其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要通讀教材,確定語文教學的目標任務 只有教師把教材通讀後才會做到胸中有教材、有知識結構,明確重難點,激活自己的思想頭腦,產生引進教材相關的課程資源並整合教材的想法。這樣,教師不僅明確了教學目標任務並且有了實施教學目標任務的思路和做法。 2.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 要開展好教學,計劃十分重要,近者一學期,遠者三年,必須要有長遠的打算。這是實施教學以及可持續提高教學質量的工程體系。計劃可分以下幾部分: (1)課堂教學計劃。重點是理念更新和傳統模式的改變,以及課堂結構的優化問題。課堂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主陣地,必須要有詳細的計劃。且要安排詳細重點講授內容和研究性內容等。 (2)第二課堂計劃。這里將課堂以外統稱為第二課堂。其包括作業的種類及要求。落實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渠道和做法,學生語文成績測試的方式以及活化語文知識的活動安排等。這些計劃的制訂,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運作。 (3)安排組織是關鍵。為了細化語文教學任務且保證任務落實到位,筆者給自己所帶的班級成立了學科委員會,其成員根據語文任務項目而定。如:筆者按早讀、課前三分鍾演講、作文、隨筆、測試五大塊,分別任命了五名同學為語文學科委員,分別負責任務的安排、布置、督促、落實,並及時上交相關作業,反饋信息。 以上做法為進一步開展語文教學提供了組織保障。形成了良性的學習氛圍。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落實語文教學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作為教師,應該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要堅持不懈地致力於更新自己的做人理念和語文教學理念 理念帶動一切。一個人成長的標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只有不斷開創新的自我,才會創造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2.注重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陳舊的模式 語文教學要提倡自主學習、老師適時引導、點撥的方式,打破以往簡單單一的結構模式,要使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動態的結構,拓展語文學習面,真正使語文課堂教學激情洋溢。 3.注重語文聽、說、讀、寫等各項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必須重視語文能力的落實,筆者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1)利用課前三分鍾演講,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口語訓練; (2)課堂上注重啟發提問學生,重在問為什麼,以此鍛煉學生的思辯能力; (3)注重誦讀能力的培養,以此增強學生的語感; (4)注重情感氛圍的渲染,以此達到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目的。 三、發揮第二課堂的重要作用 1.加強訓練 為了鞏固學習方法以及強化應試能力,必須有計劃地利用好課余時間,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學習任務,如堅持階段性地下發上乘的高考模擬題,讓學生加強訓練。 2.開展與語文有關的文體活動 如:作文競賽、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等,以此活化語文教學內容,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加強作業的檢查評改 要加強作業的檢查評改,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改變書寫潦草的不良習慣。 4.重視平時的各種測試 要做到考前動員培訓、考後評講總結,以此反復進行,最終將學習語文的態度、習慣、方法等得以鞏固,最終成為學生個人語文學習和應試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只要從宏觀上弄清了語文教什麼、為什麼教、怎樣教的問題,再加上具體可行的做法,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再遙遠。 (作者單位 甘肅省渭源縣蓮峰中學)

G. 高中生怎麼提高語文成績 有什麼學習方法

1、制定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有利於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避免盲目性,從而增強有序性。一個好的學習計劃,不僅能讓我們的學習更加的有條理,也能很快提升學習效率。制定學習計劃是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邁進的第一步。

2、主動預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學會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初始階段。預習不是拿過課本讀一遍,而是要目的、有計劃的預習,對於高中語文來說,預習要達到了解文章層次、結構;將新舊知識相關聯;找出難點、疑點,提出問題的目的。

3、保證課堂效率。

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必須要有較高的課堂效率,課堂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全神貫注才能跟緊老師的思路,抓住知識重點,解答預習中遇到的疑問。只有在課堂上把老師講的內容消化吸收,才能為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打好基石出。

高中語文成績不好的根本原因:

1、重視程度不夠。「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改日哥讓你高攀不起」,這句話用在語文學科上再恰當不過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都覺得語文成績不容易拉開,成績好的130,成績最差也能得八九十分,所以,沒必要在語文上花精力,學與不學差距並不是很大。

2、學習方法不對。一些同學幾乎沒有清晰明確的語文學習方法,有的同學用老一套「死記硬背」來應對文言文,用「生搬硬套」來面對作文,要知道經過多年的教育改革,語文的知識點變得又多又雜,考查的范圍也非常的廣,考查的靈活性也大大提升。

3、主動性不夠。這和前面的第一點有直接的關系,正因為重視程度不夠,學起來才變得被動。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它的特殊在於需要同學們自己去積累、應用,「學習永遠是自己的事情」,到了高中,語文老師僅僅是引導大家如何學習,具體的知識還需要同學們自己主動去索取。

一部分同學低分的原因就是課堂聽聽課,課下從未關注過語文;要麼心血來潮學上幾天,這種一曝十寒式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大忌,語文需要的是少量多次,循序漸進,邊讀邊悟。

H.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如下:

一、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1. 選擇、培養好班幹部,形成良好的學風。

班幹部對整個班來 說有著 「以點帶面」 的作用, 可以激勵引導學生發奮學習。 因此, 選擇和培養好班幹部對班上學風的好與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語文老師,學習委員和各排小組長的選擇和培養很關鍵。因 為他們要協助老師抓好學生日常作業 (如: 平時預習、 家庭作業、 背默過關)的檢查,對於班幹部,老師首先要嚴格要求他們,在 紀律上,要以身作則,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在其他各個方面也 要起著帶頭作用,但在其犯錯誤時,班主任一定要一視同仁,不 可偏愛班幹部;其次要幫助他們樹立威信,對他們做得對的要堅 決的支持,同時在班上學生面前多表揚;要注意指導班幹部的工 作,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做,要盡量創造條 件,逐步由「扶」 到「 放」 。

2. 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的優劣與他們的 學習成績好壞幾乎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老師 要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抓緊抓實。

①養成早讀的習慣,要求學生早上來到教室後認真讀課文、 背名篇;

②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在課上要專心地聽老師講,聽同學 講,還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作業要獨立思考完成,只有通過自 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業,才能享受到你學習成功的快樂;

④養成預習復習的習慣,每天都要對未教的內容進行預習, 把已教的內容復習好;

⑤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習只有靠問,才能成為學問;

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字跡工整,行款美觀,並做到有一 定的速度。

二、抓好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

備課時不僅要將課本內 容, 教參內容和材料有機重組, 而且每次備課時都認真閱讀課本, 仔細確立教學目標, 然後根據課文內容搜集適量的習題來補充課 堂教學。重視二次備課,即課前進行 10 至 15 分鍾的對 上課的主要內容、思路、方法、教學預設做最後思考,並做好相 應的教學准備,再進課堂。這樣做既保證了教學的實效性,又能 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 加強積累,強化訓練

學生通過課內外閱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 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 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 括三個方面:

①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 積累相關的字、 詞、 句、段、篇等;

②能注意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

③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 我們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積累的內容主動地分 類,主動地整理,然後進行全班性的大綜合。這里積累的過程也 是一種訓練過程。

3、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 。 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 值的知識。 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 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 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 識去組合、去創新。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說過: 「教,是 為了不需要教。 」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 文學習創新的主旋律。

在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讀—畫—思—寫—問」的五步預 習方法,意思是「讀課文、畫詞句、思內容、寫批註、問不解」 的方法。學生掌握這個預習方法,有利於提高他的自學能力和閱 讀水平。

在閱讀教學上,注重理清文章的脈絡,滲透理解詞句的方 法, 指導學生抓住文眼來理解中心, 歸納小結 「分段、 概括段意、 概括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感悟表達方法」等閱讀技能,並 進行遷移學習到同體裁的課文中去,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在習作教學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邊的事物,關心時事, 並注重閱讀積累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的感受訴諸筆端。 把從課堂 教學中學到的課文表達方法遷移運用,多積累素材,多練筆,學 生的表達能力亦然不斷提高。

4、拓展知識視野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 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 之後,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可開展一些相關的語文活動:

①優秀文段朗讀。通過學生自主搜尋優秀文段,使學生主 動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獲了許 多東西。

②好詞佳句的收集。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 匯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

③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辯論、演講、出手抄報等等。學 生在活動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一學 期下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5、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我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 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有時以 讀代講,讓學生自主感悟;有時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盡情發表自 己的看法,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I. 如何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怎樣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所有高中語文教師所關心並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問題。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許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已作了大量的實踐,並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因此,在這里再來談這個問題,就總有避輕就重的感覺和拾人牙慧的嫌疑。而之所以讓我一意孤行地要來作這個論文,是因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了一些膚淺的認識。這些膚淺的認識,一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教學實踐的總結,二是來自於與同行就這個問題的探討,三是來自於對本縣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在內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在本文中談到的低效現狀、原因分析以及改變現狀的策略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如果把本文所談到的低效現狀及原因分析當作普遍性來論述,就會使本來光明的語文教學前景蒙上「黑暗」的陰影,並把我誤當作《伊索寓言》里的蒼蠅,狂妄而沒有自知之明。愚以為,要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關鍵在於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現狀綜述
1、課堂教學任務的封閉、單極化現象
(1)以教材為立意式。此種課堂以為「教材」即是教學,因此,教學的目的是「學好這一篇文章」,教學的過程是「解析這一篇文章的內容」,教學的結論是「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這一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2)以寫作歸宿式。此種課堂或離開思維內核,排除創新意識及能力的培養,孤立地品味語言,以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或進行淺表的讀寫結合,倉促地將「讀」帶過,「立竿見影」地讓學生在課堂上也這樣寫一篇。比如,有一位老師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時,老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梳理文章的明線與暗線,然後在黑板上畫出了這一課典型的雙環結構,即行蹤線索:出門—荷塘途中—荷塘凝望—憶采蓮盛況—歸來;情感線索:不寧靜—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暫得超脫—超脫不得。然後就叫同學摹仿這個雙環結構,在課堂上也寫這樣一篇類似的寫景抒情的文章,這一課就算結束了。而這一課所描寫的美景學生沒有去欣賞,美景中所蘊含的情思也沒有讓學生去品味,語言的巧妙運用沒有讓學生去揣摩。這就是典型的以寫作為歸宿的教學。
(3)以考點構架式。此種課堂將所學課文按考試閱讀模式訓練:熟記難寫的字詞,背誦有關的文學常識及名言佳句,作一點理解性的歸納,至於原文的情、意、道則完全不涉及,想像、聯想也因不考而屬多餘。更有甚者,將課文編成考題,指導學生不讀全文,只對應地找出考題涉及的內容半猜半蒙。這種教學完全忽略了學生在閱讀中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創新潛能的開發。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是某些名校奉為經典的高考秘訣,我也曾一度作為課堂教學的圭臬而引以為自豪,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在應對考試,尤其是應對中考、高考中也確實有一定的成效。
2、課堂教學結構的格式化現象
當前影響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的教學結構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一是分析式教學法。所謂分析式教學法,就是脫離課文語言實際架空分析。其結構一般表現為,分析時代背景,分析結構層次,分析中心內容,分析寫作特點。這種分析式教學方法成了近幾年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誤區,有的認為課堂教學就是分析課文,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課文分析上。一篇好端端的課文,分析來,分析去,分析得體無完膚,真不知道語文教學是什麼時候走上了「分析課文」的道路?現在的閱讀分析教學真有點像醫學上教人體解剖學,解剖段落層次就像在解剖人的四肢,解剖文章的篇段就像在解剖人的內臟,解剖寫作特點就像在解剖人的骨骼和經絡。解剖來,解剖去,只見筋骨,不見血肉,只見死人,不見活人。課堂這么寶貴的時間不指導學生讀書,卻在課文里乾巴巴地分析來分析去,學生怎麼會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是串問式教學法。一節課漫無目標,問這問那,一問到底。其結構表現為:一問作者是誰,二問段落怎樣劃分,三問中心思想是什麼,四問表現手法有哪些,等等。問得茫無邊際,問得無窮無盡,由於問題提得過於煩瑣、零碎,湮沒了主問題,把語文課上成了「滿堂問」的課。筆者曾聽一位教師教《春》,老師開始講解課文了,問道,第一個「盼望著」是什麼意思呢?那麼第二個「盼望著」又是什麼意思呢?「東風來了」是什麼意思?「春天的腳步近了」又是什麼意思?這樣提問豈不是文章有多少句話就可以提多少個問題嗎?
三是練習式教學法。即整節課做練習、做考卷,教師不加指導,不加點撥,放任自流,亦稱「滿堂練」教學法。這樣的「滿堂練」實際上是「滿堂灌」。因為題目是做不完的,不加選擇,不進行有針對性有指導性的練,是一種盲目的練,是一種輕重不分的練,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
上述三種,一言以蔽之,當前語文課堂教學「滿堂講」、「滿堂問」、「滿堂練」成為普遍存在的傾向。如此教學,何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教學低效現狀的原因分析
1、課堂教學任務的封閉、單極化原因分析
產生以上種種現象的原因雖然很復雜:有對教材作用的錯誤認識,有對「讀寫結合」的淺表理解,也有對進行素質培養的閱讀教學能否應試的困惑。但是,如果撇開高考制度不論,就語文教學本身而言,根本原因仍是閱讀教學觀念的陳舊,閱讀教學過程的封閉、單極無序。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點。
(1)尚未建立獨立的閱讀學科理念。「閱讀」,是人類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類認識周圍世界的途徑之一。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一個分支,早已存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閱讀教學仍沒有表現出獨立的學科意識,不少人認為「閱讀只是個手段,寫作才是目的」、「閱讀是過程,寫作才是結果和標准」、「選拔人才只需寫一篇文章就行了」等等。誠然,閱讀和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學習寫作的門徑之一,但是,閱讀卻不完全是為了寫,閱讀教學也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學習寫作。國家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在必修課程中明確把「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並列提出,而且對「閱讀與鑒賞」的內容進行了原則性的界定。如:「在閱讀與鑒賞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注重個性化的閱讀」等等,可見,閱讀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能力而被學生所掌握,而不是作為寫作的附庸。當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之一確是不容置疑的。
(2)尚未摸索出閱讀教學的科學規律。心理學家把人們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特徵叫做能力。閱讀能力的構成是十分復雜的,其基本功是理解與速度,而核心是理解,理解的深刻性和敏捷性是閱讀的優良品質的一個重要標志。要有深刻敏捷的理解,讀者就必須具備分析、綜合、聯想、想像的思維能力。如此復雜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是有客觀規律的,它的內核也是有等差級別的。正因為我們有的老師,包括我在內,曾不明白這個道理,在課堂教學中只注重老師單方面的繁瑣分析,而不注重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涵詠,學生一堂課下來往往只記住了一些零星的結論,而這些結論對於理解能力的形成卻是毫無意義的。
(3)尚未完全構建出自主創新的閱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強調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強調師與生、生與生、師生與教材的創造互動。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生動活潑的學習。
2、課堂教學結構的格式化現象原因分析
(1)教學觀念的陳舊是導致「滿堂講」的重要原因,持這種觀點的教師認為「老師主導」就是「老師主講」,教師不對課文進行分析,那要教師干什麼,以為對課文分析得頭頭是道,能引經據典,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便是一堂成功的課。知識貧乏者把課上得索然寡味,知識豐富者把課上得像聽故事。學生的思維根本沒有得到訓練,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落實。
(2)對課堂質疑的誤解是導致「滿堂問」的直接原因。雖然一堂課總是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貫穿,但絕對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不僅取決於是否對課文內容有深層次的理解,也取決於是否對學生的思維層面有準確的把握。出現「滿堂問」只能說明教師本身對教材鑽研不夠,而且對學生缺乏研究。一個教師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問題有序地層層深入地組織起來,把學生的無序的問題,哪怕是看來無序無理的問題隨機應變地引向深層,就很難駕馭課堂。其結果,不是聽任對話在一個膚淺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瞪瞪看著課堂陷於一片混亂。
(3)出現「滿堂練」的直接動因是針對考試,「怎麼考,就怎麼練」把每堂課都上成高考訓練課是不少教師教學的「法寶」,而且也能出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此造成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厭惡,同時,也扼殺了語文的人文性,喪失了語文「文以載道」的功能。
三、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
(一)、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
課堂教學的目的應該是:(1)建立獨立的閱讀學科理念。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習得閱讀能力,包括收集、選擇、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鑒賞評價、懷疑探究作品的能力,為他們具備開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創造性應對社會的能力打下基礎。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是這樣表述「閱讀與鑒賞」的要求的:
1、在閱讀與鑒賞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
2、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幫助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3、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與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等多種文本,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對此,我們應該仔細鑽研,認真體會,以切實明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樹立五種新的教學觀念
一是「主體教學觀」。這是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切為了學生,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得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翁的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是「民主教學觀」。教學要民主,要尊重學生,不搞獨斷專行,不搞一錘定音,讓學生消除壓抑感,體會和諧感,產生能動性。
三是「大語文教學觀」。語文教學要大視野、大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學生學習的時間,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四是「思維教學觀」。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求異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五是「分類教學觀」。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要根據學生的差異實施分類教學,讓學生相互積極影響,相互促動,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飛的就飛」的局面。
(三)嘗試建立以「實施主體性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1)自學輔導式。以自學為主,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加強輔導。課堂教學結構設計為:自學—質疑—討論—點撥—自結。
例如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了以自學輔導式學習為特徵的「四環八步學習法」。這種教學法強調:學習過程自動化,即學生在學法的指導下,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學習步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質疑,參與討論和總結,自始至終做學習的主人。學習知識規律化,即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遵循知識本身的科學規律和學生認知的心理規律。這既是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兩件「法寶」,也是教師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案的兩件「武器」。學習步驟程序化,即「四環八步」環環相扣,步步為營,逐步達成目標。知識體系結構化,即讓學生學會整理歸納知識點,形成知識結構板塊。「四環八步」分別是:第一環:預覽(第一步)定向(第二步),第二環:自學(第三步)質疑(第四步),第三環:討論(第五步)答疑(第六步),第四環:測試(第七環)小結(第八步)。
(2)質疑探究式。以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教學的思路,以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和形成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教學宗旨進行教學設計。課堂結構設計為五個步驟:設置問題—探索問題—討論問題—歸結問題—問題遷移(由一個問題引入另一個新的問題)。
(3)分層遞進式。課堂教學中顧及好、中、差各類學生,實行分層教學。教學貫穿一個基本思想,即「承認差異,適應差異,面向全體,分類推進」。教學設計實行「四分」:①學生分層。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差異,將學生分為a、b、c動態的三類。②目標分類。教學目標的制定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③訓練分層。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分類訓練。④評價分層。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准。如a層學生90分為優,b層學生85分為優,c層學生80分為優。
(4)點撥導引式。對學生相機誘導,進行點撥教學。教學中注意「啟發誘導,拔開迷霧,畫龍點睛,開啟思維」。點撥教學的操作結構設計為「六步」:①吃透兩點,摸清障礙(重點、難點、學生心理障礙);②認清方向,選准「口子」;③相機誘導,適時點撥;④討論交流,理解消化;⑤雙向反饋,總結提高;⑥遷移訓練,舉一反三。
(5)學教結合式。讓學生先自學,然後由老師來教,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教結合」的課堂結構設計為五個階段:①准備階段。教師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②自學階段。學生圍繞目標自學。③議論階段。讓學生自我表現,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啟發理解。④點撥階段。在學生自學基礎上,教師加以點撥,讓學生心領神會,豁然開朗。⑤延伸階段。這一階段是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升華。延伸階段要做到「三化」,一是知識的深化,二是知識向能力、技能的轉化,三是學習方法的固化,即演練鞏固,牢固掌握其方法。
以上五種新型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的實施,打破了分析式教學法、串問式教學法和練習式教學法的傳統結構模式,促進了教學思想的轉變,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結構的嘗試,實現了三個轉變,即由過去以教師的分析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由過去以教師信息單向傳遞為主轉變為以師生的雙向傳遞或多向傳遞為主;由過去以面向少數尖子學生為主轉變為面向全體學生。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主體性教學」的特點,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依循層級實施訓練,進行分步教學
依循層級實施訓練,進行分步教學的具體操作要求是「依循層級,分步進行,突出重點,兼及其它」
「依循層級」,即在宏觀上按能力層級進行有目的地閱讀訓練;「分步進行」,即在單篇閱讀中按「通讀,整體把握」,「精讀,品味鑒賞」,「研讀,擴思質疑」三步進行,「突出重點,兼及其它」,即在閱讀的三步中不面面俱到,只突出學習該年段應習得的能力。如《季氏將伐顓臾》,編排在解析能力年段,則重點學習「能否整體感知本文內容」、「能否讀懂句子含義」、「能否理清三告三對的結構」等;編排在鑒賞能力年段,則應在通讀整體把握的基礎上,「賞析三告三對是如何層層推進的」、「設想冉有閃爍其詞、推諉責任時的神態」、「揣摩孔子曉之以理、喻之以害、言之以本時的心態」;進而提出「你對孔子的政見有何看法?」「今天應不應『陳力就列,不能則止』」等。
語文教學近年來,尤其是中學語文教育在九十年代以來受到了全國各界,特別是專家學者的強烈指責,當看了著名文藝理論家孫紹振的《直諫中學語文教學》,以及孔慶東、摩羅、余及主編的《審視中學語文教育》,我時常感到「觀念的恐慌」與「本領的恐慌」,惟恐自己誤人子弟,故也時常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地作一些反思和總結,每有體會,便總有贖罪的感覺。作此文,也正是有感於此,並以此就教於大方。

J.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涯中的一門主要科目,對於不少的老師來說都比較困難,如何快速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要正確的方法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學語文常見的教學方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課前做好教學准備

教師在進行課前准備的時候,應該做到合理搭配、統籌兼顧,既要保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能夠盡量多的教授知識,也要保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另外,老師要最大程度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能局限在課本,要多教一些課外的知識,比如:通過互聯網、校圖書館等途徑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經過整理然後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教學准備,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計劃性,能夠有條理的進行教學,避免了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二、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師應該做好學生課前預習的工作。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結束之後,為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也可以組織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進行小組課前預習。課前預習的好處在於,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於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個系統的了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會比較輕松,並且能夠和教師進行緊密的配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習的效率,更有效的掌握老師所講述的教學知識。

三、不斷增設課外教學內容

教師還應該不斷增設課外教學內容,不斷的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局限於課本上的內容,應該將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拓展,讓學生不僅能夠全面的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還能夠最大程度的學習到課外的知識。例如:在學習有關於李白的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一下有關於李白的比較著名的詩歌,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進行欣賞,進而使學生對於詩仙李白的詩歌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增大課外教學內容的比例,讓學生在課堂中最大程度的學習語文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夠更加的豐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問題。首先,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積極的開展一些語文比賽或者語文游戲的環節,由於小學生正處於好動活潑、好奇心強的階段,對游戲有著由衷的熱愛,因此,教師可以創設游戲的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教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伊索寓言》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語言故事分成小組進行表演。其次,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創設的情境應該具有創新性、啟發性、目的性,不能創設一個學生不清楚、不認識、抽象的情境,這樣不僅起不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反而讓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有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會嚴重的打擊小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創設的課堂情境應該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創設科學化的情境,不斷的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優化,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創新教學輔助工具,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輔助工具就是黑板和粉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的輔助工具也在不斷的更新中,因此教師應該把先進的輔助工具帶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來。一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進而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我們應該高度的提倡諸如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使用多媒體工具的優勢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對於一些圖文並茂的東西非常的感興趣,教師將一些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動畫以及圖片等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二是,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將教學資料利用多媒體呈現,進而減少了在黑板上書寫的時間,能夠節省很多的課堂時間,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進行《秦兵馬俑》教學的時候,教師的可以將兵馬俑的圖片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能夠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常用教學方法有哪些一

1、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的教學時間,准確把握課堂節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講解精要的課堂內容,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學習目標。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劃分學生等級,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

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也要盡可能多地列舉例子,補充其他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既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有著終生的意義,他們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總結能力等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相當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效率。

2、渲染課堂氣氛的方法

2.1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語文課最怕的就是教師一個人把課堂時間全部佔用,而學生只能認真聽講。長期這樣下去,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自由學習的時間。以課文《飛向月球》為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老師應該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

月球上有太多神秘的東西,小學生對月球也充滿了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給學生一個自由想像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在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起帶頭作用,然後再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月球上的事物進行猜測、想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講出自己的想像。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整個課堂顯得自由活潑,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表達能力。

2.2角色體驗,點燃學生的激情。角色表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學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而且通過角色表演可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語言的節奏,使學生在表演中逐漸對課文產生感情。《牛郎織女》是一個千古傳唱的神話愛情故事,像這樣的故事光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學生也可以發揮想像,豐富故事內容。比如,當牛郎織女分別多年後,在鵲橋上相見後會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模擬相關的對話。筆者相信用這樣的方法,肯定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更有激情。

3、巧妙設計疑問,激發學生好奇

心理學認為,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所提的問題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的效果。因此,老師所提的問題要與學生的興趣緊密相連,投其所好,巧妙設計疑問,讓他們的好奇心成為語文課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劑。我在教學《"兩彈元勛"鄧稼先》時,以"我的偶像"引入,接著把鄧稼先的圖像掛出來,讓學生們猜猜他是誰,講述一下他的故事,學生情緒高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紛紛在書上找答案,較短時間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鄧稼先是我國傑出的愛國的科學家,順理成章地為老師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

在教學《人類的朋友》時,老師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出現茂盛的大樹、碧綠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生動的畫面配上輕松悅耳的音樂,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接著教師問學生:"你們想去這個美麗的樹林嗎?願意成為小動物們的朋友嗎?"以此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指導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了解,進而啟發:"這節課我們要開動腦筋,怎樣使大自然更美麗?比一比,看誰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好?"學生們在情景的創設下饒有興趣地展開豐富想像,想出了很多好辦法,促使了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4、鼓勵質疑

學貴有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閱讀產生疑問時,正是他們積極參與學習,認真思考,主動探究,使思維向深入發展之際。因此,訓練學生生疑、質疑、釋疑,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重要手段。平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從課題發問;從課文內容發問;從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發問;在教學結束前留出適當時間讓學生發問;從標點符號的運用發問;從課文的中心發問;從某些修飾詞語發問,訓練學生從敢問到善問的能力。

如學習《靜夜思》這篇古詩,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了第一句話後,帶領學生歸納學習方法:①讀詩句;②講字義;③連成句。然後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第二句,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學生自學後提出:不懂"疑"和"霜"是什麼意思。老師便針對學生問題,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解疑,這樣,教師的思維活動與學生思維活動協調一致,使教師思維暴露在學生思維最恰當的地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了學習動力,而學習第三、四句時,老師則採用夥伴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四人一組,運用學法自學,互相質疑、解疑,然後向全班匯報學習過程。這樣學習,用時少,負擔輕,效益高,學生獲得了知識與能力,取得了最優化的學習效果。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成績工作安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