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單元整合

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單元整合

發布時間:2022-06-09 03:58:45

1. 如何有效地整合整個單元課文設計整個單元教學的教案

「整合單元教材」就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的一種以單元為整體進行的備課、教學活動.以單元話題為依託,整合單元教材中的選文,從整體到部分最後在回歸整體的綜合性教學活動.
——題記
時光的腳步匆匆,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已經將整合單元教材進行了兩年,真如一位不知道姓名的人說的那樣: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沒有想不到的.當我想到要將單元的教材進行整合後,亦步亦趨中,感受到了迷惘,也收獲到了一些快樂,先將快樂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幫助解除心中的迷惘.
一、整合單元的教材,根據單元的主題去查閱資料,學生的視野更開闊.
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思想,如果開始之初,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相關的資料是不假思索的索取,大篇幅的列印資料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看到的是他們的熱情與積極進取,但是,今天的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與主題相關的資料的時候,他們學會了取與舍.
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家園.當你在「網路」中輸入「美麗的家園」的時候,點擊回車鍵,在你的面前會出現幾百條甚至上千條、萬條的相關的資料.

2. 淺談如何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

當前,由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手段的變化,同時它也帶來了教育內容、教學組織新式及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變化。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它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像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開辟出一些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勢必會帶來小學語文教學的一些新的變化。本文針對網路語文教學實驗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從教學環境、課件設計、情感教育、教師職能轉變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並設計了相關的實行方案。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整合,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會學習」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世界性口號。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缺乏活力。教出來的學生就好比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原本聰靈的個性必被扼殺。這樣的學生怎能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怎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們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將語文知識從空間和時間上向課外延伸,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並且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鯨》的教學時,我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處理、補充,並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上課時,學生提出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我的引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和自己上網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輕輕鬆鬆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對鯨的一些其它知識了解了很多。眾多教育者提出: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學習環境必將會給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帶來很大的幫助。斯坦福大學校長卡斯帕爾教授在談到斯坦福和矽谷的成功時,認為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這一要求的提出奠定了信息技術的學科運用價值。
1、聆聽音樂,營造優美的學習環境。每堂課一上課,學生的思想都會由下課時地鬆弛變為上課時的緊張,這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為此,我們在上課前播放一段韻律優美的輕音樂。優美的樂曲調節了課堂里的氣氛,改變了教室里緊張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聽音樂放鬆了神情,活躍了思緒,創新意識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發揮。
2、展示圖片,營造民主的學習環境。不同的圖片會給不同的學生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引起學生不同的情緒變化,而不同的情緒變化正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教學投影片的視覺效果,通過展示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讓學生自由觀察,民主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營造一個民主的學習環境。
3、播放動畫,營造自由的學習環境。動畫片是小學生的喜好。讓學生對動畫片中的內容進行討論,學生更是一個比一個發言積極。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利用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配備的動畫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各抒己見,必將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信息技術和學科有效課程整合的網路信息領域,教師在設計和表現課堂時,要按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精心安排、設置情景、充分考慮增強教學的吸引力,運用聲像媒體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內容生動地、具體地、形象地表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這種教學將會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特點,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徵。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整合,展示不同的學習內容,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向社會發展需要,洋溢著現實的生活氣息,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的內容與自己接觸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人無完人,書亦無完書。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還出現一些離生活現實、離這個時代比較遠的信息,而利用網路教學就能彌補此中不足。例如蘇教版的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石頭書》這一課,「化石」、「煤炭」的形成,以及地殼的運動,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學生上網查詢資料,藉助信息技術,解決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千萬年的漫長時間變化縮短至幾分、幾秒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有趣、復雜的化石、煤炭形成過程、復雜的地殼運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就小學語文而言,由於其涉及的內容涵蓋面廣、包容量大,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在思維上能夠不固於原有的定勢,善於變換角度地靈活地去思考,能深刻的高水平地掌握知識,並把這些知識廣泛地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完成。為了能夠幫助學生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一些方法:
1、錄音播放。《月光曲》這課內容源自於一首優美的鋼琴曲。為了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在上課前可以先藉助錄音機把鋼琴曲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從中聽出了什麼?聽後你有什麼想法?你對這首鋼琴曲的哪個地方感受最深?為什麼?由於學生對課文內容還不甚了解,自己的頭腦中沒有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因而他們在回答時就不會受局限,自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從而促使自己的創新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2、錄像再現。如教《黃繼光》一課的重點段落,學生提問:「在怎樣的情況下,『黃繼光突然站起來?』」「怎樣的情況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此時,學生心理發展出現了憤悱,我播放錄像《黃繼光》中部隊攻佔597·9高地的部分場面。那機槍聲、大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連成一片,學生彷彿置身在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黃繼光奮不顧身地靠近敵人的火力點,最後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等情景歷歷在目。在這一形象感知的基礎上,學生排除了思維障礙,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這時,教師再讓學生答題,他們一改過去照本宣科的現象,而是用自已的創造性語言回答得有聲有色。
3、網路下載。《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什麼是雷達,雷達的作用是什麼,它是怎樣工作的,小學生很難有個清晰的認識,因此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很難得到發展。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打開計算機,進入相關的網站,找到這些內容下載下來,一看便明。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內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正是利用了信息資源、現代化手段來跨越時空的界限。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空間的整合,改變不同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納入語文課程體系結構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託,注重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其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率,必須把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利用網路環境來進行語文教學,可以體現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豐富性。如在二年級下期語文教材中有《月食》一文,平時老師按常規教學,學生總是難以理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後來調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通過動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再現月食這一天文現象,學生通過看微縮的太陽系運動,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又如在《特殊的葬禮》教學中,設計者就提供了三個可發散延伸的空間,一是為什麼這次葬禮是特殊的。通過鏈接相關網站,學生們了解了為什麼總統要為這條瀑布舉行葬禮。二是關於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特別是水源的污染,能夠引起學生對生態平衡的警醒與深思;三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章,為學生提供比較鑒別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和文學評價能力,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熏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識,而是迅速更新知識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識和利用新知識的過程中體現的創新意識,表現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能夠做到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採取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1、實物演示。寫入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中的許多物體,孩子們都沒有親眼見過。究竟這個物體是什麼樣子,是不是像書中所寫的,孩子們一概不知,如琥珀。這很不利於孩子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但這個物體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是能見到的,為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准備幾塊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琥珀,上課時利用實物投影儀分別演示給學生看。由於是實物,他們看的興趣就會很濃,看的時候就會很認真很細心;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提出許多自己認為還不明白的問題,然後通過詢問查找討論,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加強。
2、摹擬試驗。許多事情,如果不通過自己的親身試驗,其中道理永遠都不會明白。例如《畫楊桃》,同是一個楊桃,它能被畫成不同的形狀。其原因是每個學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楊桃的形狀就不一樣。老師在上這一課時,單憑講學生是不會輕易理解的。我們不妨換一種方法,把一個楊桃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現在屏幕上,讓學生試著自己也去畫一畫,然後再變換位置看。這樣一畫一換,雖然學生僅僅是動動手動動腿,但他們在動的過程中已經是鍛煉了自己的一種創新能力。
3、虛擬假設。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的主人公結局都是極具有懸念性的。如果能對這些主人公後面的故事進行一番虛擬假設,勢必會對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幫助。如《凡卡》《窮人》《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他們後面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我們可以把這些文章的圖片通過剪輯整理合並在一個地方,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把它後面的故事虛構成一段文字講給同學們聽。此舉一方面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一次綜合考驗。
信息技術是教學手段,是學習工具。我國政府認為:「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教育發展中應特別重視的問題。」這一論斷也證明了,當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目標,是建立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教與學的改革基礎之上。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產、學習和工作方式。「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它要求教師能從自己的學科教學過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幫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也就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能把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這種「整合」教學方式的研究和實施將會對小學生探究性學習、創造性的發揮、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創設良好的基礎,使小學語文教學朝著特色、個性的教學方向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去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們作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必將對教育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會使我國的教育事業欣欣向榮。

3. 如何進行語文單元整合性學習共同學習

近年來,綜合性學習單元,在語文教材改革發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成為體現課程標准精神、引導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單元設置,是對語文課本學習的提升與拓展,為學生自主探究創設問題情境和學習空間,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學習目標的綜合性和多向性。在教材使用、實驗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它給語文教學所帶來的嶄新氣象和勃勃生機,如同課程專家呂達先生所預言的那樣:在我國未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化將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新的面貌,但學校教育將要產生和遭遇的問題、難題也是空前的。確實,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更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難點,其中有許多問題亟待我們深入研究,切實解決。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統整性、要力避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唯智主義。要突破傳統狹隘的語文學科課程觀,防止語文綜合性學習唯語文傾向。

4. 如何進行單元教學設計 實現課堂整合

「整合單元教材」就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的一種以單元為整體進行的備課、教學活動.以單元話題為依託,整合單元教材中的選文,從整體到部分最後在回歸整體的綜合性教學活動.
——題記
時光的腳步匆匆,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已經將整合單元教材進行了兩年,真如一位不知道姓名的人說的那樣: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沒有想不到的.當我想到要將單元的教材進行整合後,亦步亦趨中,感受到了迷惘,也收獲到了一些快樂,先將快樂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幫助解除心中的迷惘.
一、整合單元的教材,根據單元的主題去查閱資料,學生的視野更開闊.
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思想,如果開始之初,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相關的資料是不假思索的索取,大篇幅的列印資料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看到的是他們的熱情與積極進取,但是,今天的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與主題相關的資料的時候,他們學會了取與舍.
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家園.當你在「網路」中輸入「美麗的家園」的時候,點擊回車鍵,在你的面前會出現幾百條甚至上千條、萬條的相關的資料.

5. 如何開展"整合式"單元主題語文教學

進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可以把一個單元當作以單元主題為題目,以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個單元當作以單元主題為「書名」,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章節」的一本「小書

6. 如何進行語文單元整體教學 39

如何進行語文單元整體教學
進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可以把一個單元當作以單元主題為題目,以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個單元當作以單元主題為「書名」,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章節」的一本「小書」。
我們的單元整體教學,包括「教科書教學」、「整本書閱讀」、「語文實踐活動」三部分,各部分既橫向聯系,又有一個縱向的序列。
單元整體教學因為年段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精讀指導重點也不同。一、二年級宜以「識字」為整合點,指導重點在比較詞句中理解與朗讀。單元整體識字,有益於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級的學生不但能夠認識更多的字,而且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了解漢字構字規律,對漢字的特點有更深的體會。三、四年級,以單元主題為綱,整合課本內容,指導學生預習,指導重點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領悟表達效果。五、六年級,以單元主題為發散點,整合課內外內容,以學生自學為基礎,指導重點在於通過句段和篇章的對比,體會情感,領悟表達。

7. 語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注意些什麼

解讀單元整合精華 領悟群文閱讀精粹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北街小學黃勇
初次接觸「單元整合·群文閱讀」還應該得益於2007年11月,我有幸參加了在德陽市岷江東路逸夫學校舉行的全市單元整合·群文閱讀觀摩活動。在認真品味了鍾老師那堂耐人尋味的示範課,聆聽人教社王教授的精彩點評後,我的腦子里突然冒出來一個讓自己吃驚的想法:德陽的小學語文教學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回顧這么多年走過的歷程,還得從語文課程改革說起。語文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小學教師需要採用什麼教學方式,運用哪些教學資料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我們要怎樣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祖國燦爛文化的美,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可以想像,單從課堂上利用教科書是不夠的。有不少的前輩告訴我:讓孩子們多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是,我們不由得會想到:我們該孩子讀什麼?讓讓孩子怎麼讀?

課標同時要求: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六年制不少於150萬字。」

問題和要求提出來了就得想方設法解決,這時,我們驚喜的發現我們的語文課本發生的變化,這一變化使我們從無緒中似乎看見了點點星光。這就是課本中的單元導讀。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終於體會到了單元整合的精妙之處。

一、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語文新課程編排的特點是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每組課文之前,都設立了單元「導讀」,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提示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重點,使師生在教、學之前對整組教材有一個總體了解。如:五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導語寫到:「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讀到說明性文章。這些文章,不論是講清楚植物的形態特徵,還是說明動物的生活習性;不論是介紹新產品的使用方法,還是解釋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說明的方法。」導語在這里其實就起到了綱領性的作用,也就是說,要求讓學生通過導讀、目錄等對本單元的編排有個整體認識,明確編排意圖與學習任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掌握相應的說明方法。

但是,我在實踐中摸索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讀一兩遍課文就能抓住重難點,但缺乏整合意識,抓不住知識的內在聯系,不能更系統地掌握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從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整合說起。

二、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整合

為了體現單元內的整合,教材從編排上加強了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聯系。編者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以及略讀課文之間基本都是用了「連接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明確提示了略讀課文的要求和方法。體現了從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的整體感更強。我們發現略讀課文具有較明顯的獨立閱讀性質。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編排略讀課文,主要是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用於閱讀實踐,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對於精讀課文,在座的都是專家,我就不再羅嗦,這里就談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編排方式是新教材的重要亮點之一。略讀課文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把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閱讀方法用於閱讀實踐,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品質。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安排略讀課文,而且隨著年級的增高,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相比其比例越來越大。而且隨著略讀課文比例增大的同時,選讀課文的比例也同時增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對略讀課文教學重視程度和要求要相應提高,所花的教學時間和精力要不斷的增加。任何忽視略讀課文教學的行為都是與語文教學的要求相違背的。同時,如何對精讀課文教得更「精」,略讀課文教得更「簡」,選讀課文教得更「活」是對教師教學能力、教學理念和教學智慧的一次重大挑戰。教師的教學要區分不同類型課文的教學目標,為了更好的達成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們要求,老師們在教學中必須保證「兩個要求三個目的」。「兩個要求」指的是:一在內容上,理解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訓練的重點;二教學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時間,重點考察把握文章大意,評價瀏覽,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三個目的」包括:目的之一,訓練學生的略讀能力。略讀是一種與精讀有較大差異的閱讀方式方法,即「粗知大意」的閱讀,粗知大意並不是降低閱讀要求。要求閱讀的速度更快,閱讀效率更高,獲取的信息量更大、更有針對性,與生活中的閱讀聯系的更緊密。略讀能力的形成與精讀能力的培養一樣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個人的潛心努力和長期的實踐磨煉。目的之二,是在訓練學生略讀能力的同時也在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獨立閱讀能力重點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獨立思考的品質。要求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摸索符合個性的讀書方法。目的之三,是幫助我們確定精讀課文的訓練重點。略讀課文前面都有一段導語,這段導語有兩大作用:一是幫助把握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二是通過它倒上去推測出精讀課文教學重點的重要依據。在精讀與略讀課文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使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更趨一致,聯系更加緊密。

三、單元之間各項學習內容之間的整合

我們發現,在每一組中從導語到,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從內容和形式上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有布置有鋪墊,有復習還有交流,每一冊教材都成為了互聯的整體。在實施這樣的各項學習的整合中,我們特別要注意相互之間的聯系。如五年級上冊第七組中學習的重點是學會搜集和整理資料,導語、思考練習、選做題機上口語訓練習作的訓練、課後拓展中我們就是在對學生掌握方法進行層層輔導和形成,逐步培養學生搜集和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說到資料的搜集,其實就和我們在課內外的閱讀有直接的關系了。這其實就涉及到「群問閱讀」的范疇。為此,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的做法。

我們認真研讀了馮學敏老師及其他專家對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的策略研究和相關著作,通過我們的反復實踐,構成了我校的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的模式。

以課本單元目標為基礎,充分發揮人教社《同步閱讀》教材的巨大作用

我們清楚的了解,現在上市的各類課外閱讀書目繁多,不少書籍上標注著配合人教社教材使用,這樣的書目上百種。但是我們如果潛心去閱讀又會發現,能夠和教材配套使用的書目寥寥無幾。我校從2005年開始征訂的《同步閱讀》卻很好的解決了配套的問題。《同步閱讀》緊扣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安排了豐富的可讀性非常強的篇目來供師生同讀(特別適用於班級讀書會這種形式)。通過對《同步閱讀》的充分挖掘,現在它已經毋庸置疑的成為我們的首選課外閱讀書籍。怎樣切實的將此讀本和課本相結合呢?

馮學敏老師研究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式,其中馮老師設計的《群文閱讀記錄表》一直為我們所採用。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七組教學中,單元文章從八國聯軍入侵的貪婪到日寇的兇殘,由抗戰結束時對祖國團聚的嚮往到香港回歸的舉國歡慶,重演了中國近現代史中最讓人銘刻在心的一幕幕場景。我校教研組從單元教學開始就讓學生搜集有關八國聯軍侵華和抗日戰爭的資料,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同步閱讀》教材中的62-65課。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查找我國在這期間所蒙受的奇恥大辱。同時要求學生認真填寫《群文閱讀記錄表》。在單元結束時匯報情況,同時回歸單元主題:牢記歷史教訓,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的事業才能長盛不衰,我們的民族才能綿延不息。

藉助課外書籍的豐富資源,為語文教學添磚加瓦

在每一個愛讀書的家庭,書櫃里總少不了孩子的圖書,很多孩子在買到書後總是先看插圖,然後跑馬觀花的瀏覽一遍就擱置一邊再也不看。在家訪中我發現了這個孩子閱讀的寶庫,學期初,我都會要求孩子把上學期放假以後購買的新書書目添寫到班級讀書角的圖書目錄里。這其實就是為我們發掘課外書籍的豐富資源所作的鋪墊。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三組四篇說明性文章時,不僅從課本和《同步閱讀》中要求學生了解怎樣使用說明方法來說明身邊的事物,還從圖書角目錄中選取了《少年網路全書》《十萬個為什麼》《世界未解之謎》中的部分文章分小組傳閱。通過孩子們閱讀後填寫的《群文閱讀記錄表》,我發現了很多在本單元中可以更深更廣延伸的知識點。經過大量的閱讀,學生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培養了學生自主閱讀、拓展學習的習慣。

單元整合·群文閱讀這種教學模式,解決了我們身邊很多教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在語文教學的行列中,我們只是在單元整合·群文閱讀邁出了有限的一步,我們將沿著這種模式,更好的研究使用,為我們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微薄的貢獻。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8. 如何利用單元整體教學法

【利用單元整體教學法的方法】單元整體教學法是以教材自身編排的單元內容為整體,通盤考慮這一組課文的目標,強調突出每種課型(講讀課、閱讀課、獨立閱讀課和基礎訓練)的特點和作用,使學生把在講讀課中獲得的讀寫知識,運用帶閱讀課和獨立閱讀課中去,使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得以切實提高。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主要著眼與以下四個方面:
1、視單元為整體進行備課。教學之前,應從全冊教學總目標出發,通覽全組課文,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和它在本冊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單元訓練重點在各篇課文中的教學要求和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2、弄清各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結合各類課文的特點,設計好教學結構。
3、總結學習方法,建立語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一個單元各類課文的教學,如果學完之後不從整體上加以總結概括,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則是零散的。這不利於發揮單元整體教學的功能。因此,應在教完一個單元的課文之後,以「讀寫例話」的內容為線索,復習該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加深印象,提高運用的能力。
4、知識遷移,課外延伸,促進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課內抓好各單元的讀寫說練外,還可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加強課外閱讀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和寫作素材。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單元整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