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優化一年級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一、教師要明確目標,適當引導
要做到課堂高效,首先,教師必須先吃透教材,明確課文的教學目標,把握教材的主旨,弄清課文的重點、難點,也就是讓學生知道學什麼、怎麼學。然後站在一定的高度來分析教材、領悟教材,適時開發深意。因為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水平,變「組織教學」為「創境激趣」。讓學生在師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種刺激,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需求的慾望,進而形成學習的動機。還要適當引導。我們知道引導是「說書人的引子」,要精粹、要短;要讓聽眾很快安靜下來,進入狀態,巧妙地銜接到說書人要講的故事中去。怎樣在課堂上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需要教師用智慧、用細節去精心營造。優秀的引導應做到:「銜接緊密」「引起興趣」「富於實效」。例如在講授《阿長與(山海經)》一課時,在上課開始,我拿出一本事先准備好的《山海經》給學生們看,讓學生們看其中令人驚嘆的插圖——「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這些圖符合孩子們追求新奇富於童趣的心理,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過來。緊接著再問孩子們:「想要這本書嗎?」孩子們熱情高漲,會紛紛響應,老師再不緊不慢地說:「魯迅先生當年也懷著和你們一樣的心情,下面讓我們進入課文看看,是誰把這本讓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經》帶給他的。」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課文中經典的一段「阿長送書」。用時少,但學生的熱情已被充分調動,思路已隨老師的導入進入文本,這就體現了導入的高效性。在備課時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設計教學活動,不能為活動而活動,更不能為熱鬧而活動,一定要讓學生能通過每個教學環節收獲什麼,在高效的理念指引下進行教學。
二、教師的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的有效性
提問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常規環節, 其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創造、表現的機會。變「講授知識」為「主動探討」。讓學生擺脫教師那種生澆硬灌的教學模式,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根據自身的實際來選擇、探求蘊藏在教材中的知識。一節語文課的效率高低,往往與教師能否成功地誘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實施課堂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如《變色龍》一文,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並依次討論以下問題:(1)奧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麼?(2)他「善變」的特徵有哪些?(3)他雖然變來變去,但有一點沒變,那是什麼?(4)是什麼原因使他一變再變?(5)作者為什麼要塑造這個形象?這樣一組從易到難、環環相扣的設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他們進行積極地思考,進而討論和解決問題,高效地實現學習目標。
三、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高,積極性就高,課堂效率自然會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慾望,在這種慾望驅使下,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例如,在上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考慮到初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童年玩耍的環境有深刻印象,對生活充滿美好幻想的特點,根據課文內容以學生的興趣點切入教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以《我心中的樂園》為題,把自己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生心中的樂園有現實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後直接引入魯迅先生描寫的兒時的樂園——百草園這一重點文段。讓學生通過分析生動、具體的描寫,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愛的動物透出的歡樂天真的稚氣。體會描寫中准確的形容、生動的修辭和清晰的層次。學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兒童時代輕松自由,充滿情趣的百草園生活,與三味書屋單調陳腐、枯燥無味的讀書生活作對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殘害兒童身心健康發展」這一深刻主題。進而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豐富積累,體會生活無窮無盡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這樣的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語文教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雙基」訓練。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四、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明確和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的認識為歸宿的特殊過程」。因此,應該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動參與者,而教師必須改變過去一貫盛行的灌輸和強制式教學,挖掘課文中的情趣特點,採取民主、平等的教學態度,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活躍起來。早在世紀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兒童手腦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兒童的口,讓他們能講……」的教育思想。為了強化語文課的思維活動,教師必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例如在上《核舟記》中「船頭坐三人」一段時,把課堂變舞台,讓全班同學以課本、桌椅為道具,同桌互相協作表演佛印及「蘇黃共閱一手卷」的動作神態,學生邊朗讀、邊演示,通過課堂即興表演,學生在角色轉換中理解古文語言,古文背誦這一教學難點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完成了。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轉換角色,充當導演,讓學生充當演員。通過教學活動設置劇情,科學、合理地利用演員(學生),調動各種因素,讓舞台(課堂)充滿光彩,使演員投入其中,樂在其中。只有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只要學生養成了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習慣,變「鞏固知識」為「張揚自我」。讓學生免除機械記憶、重復練習之痛苦,以自我表現的形式,消化、深化知識,並內化成自身素質。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事半而功倍。
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價值觀和道德品質的重任,語文教學目標中也明確揭示出通過語文教學發展學生道德與學生個體和未來生活的關系。語文教學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不僅容納了傳統民族文化和當代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張揚著華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興旺發達的民族傳統和人文精神。比如:捨生取義,見義勇為,熱愛和平,反對分裂,尊老愛幼,團結合作等最可寶貴的精神品格,還為我們塑造了大量的人格榜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南宋愛國英雄文天祥;「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藺相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和崇高人格的范仲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無私奉獻的魯迅先生等。在語文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躬行實踐,自覺做中華民族和世界先進人文精神的傳人,要充分發掘這些人物和精神蘊涵的內在神韻,精心地選擇、組合、疏導,在人物形象與學生心靈中間架起一座情感橋梁,使學生的靈魂超越時空,與那些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進行交流溝通,沐浴他們的人格光輝,感受他們的精神道德力量,從內心深處得到震撼和陶冶。
總之,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應鼓勵師生在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㈡ 如何構建小學一年級語文高效課堂
孔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九。?
尋根溯源 1、據《通志·氏族略》、《史記·孔子世家》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子姓,以字為氏,稱為孔氏。2、據《廣韻》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子姓,為商湯王之後裔。③據《通志·氏族略》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姬姓,為黃帝之後裔。3、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姓考》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女吉姓孔氏,為黃帝之後裔,以祖字為氏。4、據《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媯姓孔氏,相傳為舜的後代。5、據《漢書·藝文志·雜家》所載,出自上古時代夏帝孔甲之後裔。6、據有關資料所載,出自上古時代伏羲氏之大臣共工氏之後。7、據《左傳》等有關資料所載,春秋時鄭穆公有後人名孔張,其子孫有以其人名為孔姓者。8、少數民族改姓。清滿洲八旗溫屯氏、溫都氏,土家、苗、蒙古、回等民族也均有孔姓者。
得姓始祖 孔父嘉。據有關資料所載,孔姓本源於子姓,為商紂王庶兄微子啟之後裔。西周初期,紂王庶兄微子啟因正直賢明被周公封在商丘,建立宋國,其死後,由弟衍繼位,衍玄孫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勝,勝生正考父,正考父歷任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大臣,其有一子名嘉,字孔父,宋穆公時任大司馬,後因太宰華督作亂而被殺,當時孔父的兒子木金父年紀尚小,由家人抱著逃到魯國,木金父長大以後遂以父親的字為姓,稱為孔姓。再傳至五世孫叔梁紇時,生有一子,這就是後來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望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從此孔姓家族便發展成為一個世代顯赫的家族,史稱孔氏正宗。孔父嘉也就被後人尊為孔姓家族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孔姓最初的發源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後因避戰禍而逃到魯國,此為孔姓家族的第一次東遷。這次遷徙,使魯地逐步成為後世繁衍之中心。進入秦朝,孔姓在魯地已成為一大望族,並不斷向四周鄰近省份遷徙繁衍。兩漢之際,孔姓族人除有部分居魯地祀奉孔子香火外,還有部分入仕,成為當朝高官,地位顯赫一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北方連年戰亂,孔姓族人又一次大規模南徙,進入浙江、安徽等地。盛唐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士族壯大,孔姓繁盛,郡望與名人大量涌現,家族播遷也愈加廣泛,逐漸分居於江蘇、浙江、江西等江南各地。元、明兩代,孔姓族人又廣播於江夏(今屬湖北)、臨川(今屬江西)、江寧(今南京市)、池州(今屬安徽)等地,且陸續向四周徙居繁衍。至明末清初之際,又入遷福建、廣東、貴州、雲南一帶。清朝以後,孔姓子孫已遍布全國各地,還遠播海外,使孔姓成為我國諸多家族中一個著名的大宗族。當今孔姓族人分布很廣,以山東、江蘇、吉林多此姓,上述三省孔姓約佔全國漢族孔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而孔姓「聖地」山東獨佔百分之六十。國外孔姓則以南韓居首。
郡望堂號 孔姓在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諸多郡望,據有關資料所載,主要有四個:1、魯郡,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2、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3、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4、會稽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
堂號:孔姓族人以「闕里」、「至聖」作為其堂號。?
宗族特徵 1、孔姓家族綿延不絕,持續兩千餘年,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輩份分明,有史可稽的著名宗族。2、孔姓家族組織比任何一宗族都嚴密,極具家族與時代特色。3、因歷代封建統治者均倍加推崇儒家學說,所以孔姓族人得到歷史上他族無以倫比的恩賜,且歷千年不衰。4、孔姓人特別注重研修家譜、家訓,其譜系井然,家訓嚴格,孔姓具有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譜系最完整的家譜,為我國諸多領域研究之珍貴史料。5、孔姓族屬歷經千年,繁衍日盛,人口眾多,但其字行輩份始終排列有序至今不亂。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聖公孔思晦始用輩字,並定五十五代為「克」,五十六至八十五代字行為:「希言公顏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孔姓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續修第八十六至一百零五代字行:「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名人精粹 孔子:春秋末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曾周遊列國,整理《詩》、《書》等文獻,並將《春秋》加以刪修,使之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孔子創立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並經後世補充修正,使之系統化,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孔子也被歷代君主尊奉為「至聖先師」。孔化:戰國時期魏國人,戰國秦漢間大商人,以經營冶鐵業為主,富至數千金。孔霸:京師(陝西西安)人,孔延年之子,為孔子十三代孫,漢宣帝時為太中大夫、高密相,元帝時賜封關內侯,號褒成君。孔融: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漢末三國時文學家,其才華橫溢,文鋒犀利簡潔,多嘰嘲之辭,曾歷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等職,為「建安七子」之一。孔志:東漢孔子十七代孫,光武帝時任大司馬,後被封褒成侯,世居洛陽一帶。孔穎達:唐代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經學家,曾任國子博士,國子司業等職,奉唐太宗命主編的《五經正義》融合了南北經學家之見解,唐代以其書為科舉取士之標准。孔彥舟:相州林慮(今河南臨縣)人,曾任沿江招捉使,後為金將,官至河南尹、南京(今河南開封)留守。孔廣森:山東曲阜人,清朝著名學者,他淡泊功名,熱衷學術,博聞廣識,對諸子百家均有涉獵,對經史、音韻、數學均有突出成就。孔尚任:山東曲阜人,清代著名戲曲作家,孔子第六十四世孫,曾任戶部主事、員外郎,被破格授國子監博士,後罷官回鄉。以其著名崑曲作品《桃花扇》而稱名於世。孔祥熙:山西太穀人,早年留學美國,曾歷任國民政府實業部長、財政部長、行政院長、中央銀行總裁等職,掌握國民黨財政大權,與蔣介石、宋子文、陳立夫、陳果夫合稱「四大惡人」哈哈哈!
㈢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內容摘要
第一,相信學生。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相信學生的展示願望,相信學生的自律意識,相信學生的智慧潛能。我想利用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己組建學習小組,教師只用簡單做一諸如關繫到紀律、學習效率方面的人員調整。每個小組起個名字,提出口號,同時在教室牆壁張貼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流程等的指導意見,並對各組的表現進行打分量化,以「紅花」或者「紅旗」等標志來顯示各組學習效率。不要小看這些形式,對於小學生來說這非常有效地,且意義深遠,這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第二,加強展示。展示環節是高效課堂的關鍵環節。它是和以往以「講」為主課堂的最大區別。展示要兼顧全體學生,了解學情確定重點展示內容,教師應要求科代表收齊學生完成的導學案進行第一次批閱,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只要學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師絕不能包辦代替。教師只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指導和督促,讓全體學生都參與交流、展示。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並感受學習的快樂。再者,也可給學生講講展示的好處,如1、 對膽量是一種鍛煉。2、可以迅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3、可以訓練思維能力。4、適應大學多樣生活的基礎5、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生活6、鍛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平台。使學生有展示的慾望。
㈣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1、精心的課前准備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前提。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前,教師應反復通讀教材,用心解讀教材,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在本階段的地位和作用,確定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前,應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差異,關注共性、突出個性、有的放矢。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學情和自己的個性特長,選擇最適合本課的教學方法。學生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沒有高質量的預習,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
2、創設生動和諧的學習情境。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調動學生的感情、點燃學生的激情。同時,它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那麼,要做到有實效地創設情境就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情境創設要有針對性。情境的創設應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和事件為背景,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慾望。其次,情境的創設要有趣味性。創設的情境要讓學生獲得探究的樂趣、知識的樂趣、創造的樂趣。最後,創設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既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與已有知識有一定的聯系,又能感覺到新知識具有挑戰性。
3、處理好自主與引導的關系。自主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提倡,確實有助於張揚學生的個性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些課堂上的自主學習似乎有點放任,教師的引導似乎也有點隨意,實效性並不高。因此,追求課堂的生動活潑,不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內在的、深層次的靈動。要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在課堂的教學中,既要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有教師慎密的引導。自主和引導必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自主學習才能真正產生實效。
4、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小組學習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教師講解獲得的知識印象更為深刻。
㈤ 如何構建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高效課堂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都在發生著令人欣慰的質的變化。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勢、教學習慣乃至評價標准不可能隨著課程的改變而徹底改變,這樣就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益的低下。故此,實施課堂高效教學,進一步改變課堂教學中少慢差費的現狀,成為深化課程改革,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0分鍾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麼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那麼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 激情授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課過程當中,讓教師的情感與授課內容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配合授課內容,並且要把學生的情緒也引入教師的激情當中。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帶表情和動作朗讀,讓學生想像自己來到海底,看到了什麼樣的珊瑚?什麼樣的海參?怎樣的大龍蝦?並把他們的動作表演朗讀出來,這樣讓學生和老師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精心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先聲奪人,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慾望。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短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產生走進文本的慾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 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一個引導過程。
(1) 審題激質疑:關鍵字句是題目的「窗戶」,透過「窗戶」才能領略內涵,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圍繞題目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題目的脈絡和內容。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可這樣設問:「島」是什麼意思?「群島」又是什麼意思? 「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富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引導學生通過對「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線索或內容。
(2) 身邊小事啟質疑:除了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質疑能力之外,應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身邊日常事務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於思考的習慣。
三、 創設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有問題才會去思考,思維總是指向解決某項任務的。教師根據自己對教材的鑽研和掌握,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出幾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去思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一般是通過高質量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例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師引導: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生1:「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生2:「富饒」是什麼意思?生3:為什麼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生4:西沙群島的什麼富饒?……學生所提的問題,其實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再加上教師的點撥、引導,學生就能順利地感悟文中所描寫的內容了。顯然,這部分內容若以「教師講解明白」為主,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若以「學生探索明白」為主,學生就變成了主動探索者。
四、 放開手腳,讓學生唱主角 。
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起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學「語文」,用「語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
五、 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創新能力。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若學生學語文知識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例如:學習《秋天的雨》一文,分析秋天的雨有哪些顏色,學生先自己讀,然後勾畫,再體會,最後有感情地朗讀。要求學生依同樣的方法自學下一段,秋天的雨有哪些氣味。學生通過學法指導後練習學法,最後掌握學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有法可依的。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來得出結論,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
六、 優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創新。
應對學生的創新表現予以及時的激勵,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燃起來,並開設各種獎項,如「進步獎」、「創意獎」等。專門鼓勵表現有特色、有創意的學生。讓學生從評價中體驗成功,增強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這種豐富多彩的評價方式,實際是對學生創新活動的一種肯定,更能激起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總之,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相信隨著我們不斷探索研究,實施高效課堂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完善,最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㈥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審視我們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中講得口乾舌燥、筋疲力盡,而學生卻聽得頭昏腦脹,這樣的教學,從表面上看,占滿了課堂教學的有時間,教師也感到盡心盡力了,但從學生學習的效果來看,是一種低效教學。 而有效教學則在有限時間和空間內,採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深入鑽研課本 把握教學重難點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二、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1、課始,.課題入手, 開端引趣。
上課一開始以趣導入, 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導入, 開始設疑, 把課堂教學當作是一項探索活動, 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慾望, 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我在上《狐假虎威》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入的:你們見過老虎嗎?它的脾氣怎麼樣?假如一隻狐狸和一隻老虎在一起,誰怕誰?誰吃掉誰呢?不用問,當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但是老師今天要講的故事卻是老虎聽從狐狸的話,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覺得狐狸威風凜凜。你們說怪不怪?想知道是為什麼嗎?請打開課本《狐假虎威》。此時,教師的提問激起了學生思維內部的矛盾,一種求知若渴,急於揭開謎底的濃烈學習興趣喲普然而生。
2、課中,巧妙切入, 喚醒情趣。
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就要結合教學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求新求奇。語文教學要主則詳, 次則略, 不可平均用力。教師必須做到任他千瓢水, 我只取一瓢。即抓住課文的重點, 牽動一隅而提挈全篇, 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課末、學以致用,發展興趣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易受新鮮事物的影響,既不穩定,具體表現是易於激發,但難以持久。因此,我矜持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教學後安排學生把所學知識及時的、經常地用於實際,使學生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深化所學知識。並進一步發展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巧用電教媒體, 提高課堂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 恰如其分地運用電教媒體, 發揮其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 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1、.運用媒體, 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雲海日出》一文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黃山雲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這部分內容比較深奧, 學生難以理解。在深入品悟語言文字後, 我運用媒體將黃山雲霧的特點清楚地展示給學生, 並配以文字說明和圖片講解, 使聲音和圖像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活動的畫面, 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 再讓學生深入思考, 組織語言, 這樣學生就能輕松地表達出雲霧的成因和形成過程。思考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進行創造和再加工, 將原來冗長的文字敘述通過聲音和圖像表現出來, 使教學內容更加集中簡練, 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同時運用多媒體通過學生視覺和聽覺雙重通道的刺激, 引導學生去想像文字所包含的意義, 使學生加快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2、.運用媒體, 巧設朗讀。
思考朗讀是對語言文字由外到內的吸收, 也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學生只有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 才能理解文章的內容, 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電教媒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學習語言, 增強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 加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開展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他把全班全班學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學過程的大部分環節都以小組活動為核心。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以及全體的表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如:《江南第一樓》一課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幫助學生概括了江南第一樓的幾個特點及分析作者的寫法後布置了一次小練筆:仿照《江南第一樓》的寫法,寫一篇寫景的短文,寫出景物的特點。每個學生只要求寫其中某一方面的特點。寫好後,小組中四人合作一篇文章,結尾共同完成。動手寫之前,要求小組成員先討論該景物的特點,明確各自的任務。由於寫作已不僅僅是個人的事,他還關繫到小組的榮譽,因此,同學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專心了。
㈦ 一年級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如何進行
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是一年級孩子的主要特點。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是上好一堂高效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一、課堂教學的組織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先決條件 1、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耳朵最靈,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需要課堂形式靈活多變。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快坐好」師:「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裡?耳朵耳朵在聽講。」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中。一年級的課堂需要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致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3、老師用兒童化語言講課。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他們自製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4、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二、實現高效課堂的保障就要把好質量關 1、加強學生的寫字練習、識字練習。在識字教學中可進行形式多樣的識字比賽。如:同桌之間比、組與組之間比、男生與女生之間比等。還要引導學生去認識我們身邊的一些學過的字,如:廣告、標語等,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這樣學生識字量會不斷得到擴大。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寫字練習,這與識字教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寫字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更要強調寫字姿勢,長期嚴格要求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習慣。學生的執筆姿勢尤為重要,正確執筆姿勢是寫好一手漂亮字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不能忽視這一環節,教師要規范學生的寫字筆畫、筆順,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寫字教學不只是要求學生會按書照抄,而且還要記住它們的音、形,理解它們的意思。教師要讓學生經常聽寫,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教師要教給學生記憶字形的方法,如:利用、比較法、減偏旁、加偏旁等方法記憶字形,這樣有利於學生寫字能力、識字能力的提高。 2、加強學生的朗讀練習。朗讀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要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通課文。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形成依賴性,使他們不能自主地去學習,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要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要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課文、熟讀課文,如採取同桌之間、組與組之間、男生與女生之間進行比賽朗讀。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3、加強學生用字組詞,用詞說話、寫話練習。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詞彙較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的組詞、說話、寫話練習。在學生學會生字的基礎上,讓他們用生字練習組詞,鼓勵學生用一個字組多個詞,同時,挑選出自己喜歡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並寫下來。這樣做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彙,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在做好了以上幾點的同時,作為教師也要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有步驟、有目的、有計劃上好每節課,向四十分鍾要質量。學習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測試,及時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令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進步,才能提高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總之:教師只有不斷實踐總結,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只有細心加耐心加愛心,才能使課堂能夠高效。
㈧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如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教學應該是各種樣式、各種方法,都在競爭,都在開放,這才是大好局面。真正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是探究的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高效的課堂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且全面協調的發展。具體地講,從教師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從學生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獲得顯著發展的教學,這里的「發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持久性的發展;從投入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投入少但教學產出高的教學。
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今天,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該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創情設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那麼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精心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語是一堂課的切入點。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先聲奪人,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慾望。設計優美生動的導語,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導入時課件出示有關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短片,讓學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產生走進文本的慾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內容很豐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2、 激情授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課過程當中,讓教師的情感與授課內容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配合授課內容,並且要把學生的情緒也引入教師的激情當中。如: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帶表情和動作朗讀,讓學生想像自己來到海底,看到了什麼樣的珊瑚?什麼樣的海參?怎樣的大龍蝦?並把他們的動作表演朗讀出來,這樣讓學生和老師同興奮、同疑問、同激昂、同探求,從而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一種真實而復雜的問題情境,把所有的學習任務放置於這樣的情境之中,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相應的學習活動之中,這就要求創設的情境要著力體現出真實性、問題性、挑戰性、開放性、浸潤性。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這節課中,老師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個情境,其中有碧葉相連的畫面,有輕松愉悅的音樂,有充滿童真的語言,有栩栩如生的表演,讓童真童趣在課堂上盪漾。如第四節:描寫了夏天迷人的夜晚、眨眼的星星和彎彎的新月,出現在靜謐的夜空,多美的意境。教師在學生想像的基礎上展示夏夜星空圖,在孩子們一聲聲驚嘆中深深感受到夏夜的魅力。再如,學習「穿梭」一詞,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相對較難理解的。教師組織學生表演,兩名學生扮演可愛的蝴蝶,其他學生扮演美麗的花朵。老師娓娓道來:「孩子們,你們看,可愛的小蝴蝶在花朵叢中快樂地飛來飛去,從這朵花前穿過,又從那朵花後繞過,多快樂啊!這樣就是穿梭。」學生們在這樣輕松愉悅的生活場景中領悟了詞意。
二、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人人都有參與和發展的機會。當然有效的參與不只是行動上的呼應,更重要的是思維的同步、情感的共鳴,同時這里的「參與度」不僅僅是學生個體參與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學生參與的廣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參與應該是全員參與、全程參與、主動參與、真實參與。
三、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意識。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那麼,如何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一個引導過程。
1、審題激質疑:關鍵字句是題目的「窗戶」,透過「窗戶」才能領略內涵,引導學生讀題、審題,圍繞題目提出問題,不但可以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題目的脈絡和內容。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可這樣設問:「島」是什麼意思?「群島」又是什麼意思? 「西沙群島」在什麼地方?「富饒」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樣引導學生通過對「富饒的西沙群島」的分析探究抓住了本文的中心線索或內容。
2、身邊小事啟質疑:除了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質疑能力之外,應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實際,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身邊日常事務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養成勤於思考
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創設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電教媒體逐步走入課堂,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種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優化運用電教媒體,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高效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運用電教媒體,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是好奇好動,他們樂於在玩中學、在動中求知、在喜悅中探索,所以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是極其重要的。
例如: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我利用電教媒體,給學生創設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聽著優美的音樂,一邊欣賞著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在教師范讀的引導下,學生被帶進了神秘的海底世界,並產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覺,從而萌發了"我要讀"的強烈慾望。又如《五彩池》一課,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娓娓動聽的誦讀,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麗、奇妙無窮。它以獨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學生余興未盡,情緒達到了最佳狀態,一種愉悅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時,我因勢利導,以境引情,引導學生帶著五彩池的贊美之情朗讀課文。由於學生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麗所感染,朗讀興趣隨之而生。
2、運用電教媒體,要堅持啟發誘導,淡化教學重、難點。
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教師的教學要能溫故知新,巧妙地啟發誘導,還要善於設疑,去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淡化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盡管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利用電教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句子中的"勾勒"、"渲染"這兩個詞語比較抽象,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這時可利用電教媒體以動態的效果展示給學生,把中國畫和工筆素描的作畫過程維妙維肖地表現出來,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教師再稍作點撥,學生茅塞頓開。這樣,原來枯燥的詞語立刻鮮活起來,本來不易於用言語解釋說明的也變得一目瞭然,同時,學生也通過形象的流動變化的畫面充分地領略到了草原風光的美麗,並沉醉其間,回味無窮。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3、運用電教媒體,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色彩鮮艷、聲音清晰的感知材料,產生愉悅的視聽效應,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刺激,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例如,如如教學《瀑布》一課,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播放錄相,屏幕上那瀑布的聲響氣熱和壯觀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積極反應,不少學生翹首凝望,不約而同地發出驚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油然而生。這樣,電教媒體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於最積極最興奮的狀態,對課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
總之,實施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將有重要作用,我們一定要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效率,還需要我們全體語文老師不斷探索。相信打造高效課堂最終會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