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初一語文知識點包括什麼

初一語文知識點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4 00:23:23

1. 七年級語文重點學什麼

其實個人覺得初中的語文其實挺難的,看初一以第一冊一單元的第一課就是《在山的那邊》,這首先賽對於在童年末端的孩子們未免太過沉重了.要說初中語文學什麼,語文就像一個面很廣的海,是說不出重點的,大概歸納,個人覺得主要是:

文言文的基本功:包括一些名著的誦讀,記憶和一些基本文言實習虛詞的掌握,文言句式的分析等等,話又說回來,具體怎樣教和老師水平有很大關系的,有些老師不懂的拓展,上課就是讓學生「讀這一段」或是」讀下一段「,那是神悲劇的.另外好的老師能從文言文中引申很多典故,這些故事講給學生聽,是很能激發興趣的額.

現代詩近體詩古體詩的記誦,這個說實話要求不高,要達到理解賞析水平也不是初中生能夠的,畢竟閱歷很少,尤其是有的現代詩很鬼魅,只要求記誦即可.

白話文閱讀:對於小說,包括古典小說和現代小說,要求掌握小說的寫作背景,作者的身份特徵,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就是在法國社會拜金之風盛行的社會背景下寫的,老師牛B的話還可以跟學生介紹一些歷史背景.對於議論文,說明文,散文等等,都要了解其寫作背景,作者身份,才能深刻體會文章主旨,同時還要通過每篇文章來講述各種文體的結構,修辭等等,比如議論文結構:論點,論述,結論,就是紅樓夢里黛玉跟香菱說的律詩的」起承轉合「一樣

課外閱讀:這個主要就是看自己了,書到用時方很少,不再贅述哈.
就這些了,有點多啊.

2. 初一上語文知識點歸納

一、敘述人稱(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能給人親切自然、真實的感受。用「第一人稱」寫「我」,最適宜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都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表現出來的。用第一人稱寫「他」時,最適宜寫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因為用「我」的觀感來寫「他」的這些,較為客觀。「第一人稱」寫「我」的外貌,寫「他」的心理活動,必須加上摹擬的話,才能讓讀者心悅誠服。寫「我」的外貌,可以這樣寫:「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的臉是多麼紅。」寫「他」的心理活動,可以這樣寫:「心裡很輕松似的。」)
2、第二人稱(作用: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或者說「記敘的順序」)(三種):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范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種不常用的,叫「平敘」,即: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五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作用: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等等。具體回答的時候要說明白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等。
2、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時代)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3、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四、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4、誇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於吟誦,易於記憶。
8、反復: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註:上面只是簡要給出各種修辭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內容具體來回答,避免空洞。
五、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
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
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
六、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解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時,有一個方法或手段問題,人們習慣上將它稱為表達方式。
比如: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
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
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
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七、標點符號:
1、引號的五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⑤特殊含義
2、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3、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八、十種常用寫作手法:
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徵 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例:《海燕》以海燕象徵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與海鴨、海鷗、企鵝的卑怯形象作對比,突出海燕勇猛、敢於斗爭的鮮明特徵。
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徵。例:《白楊禮贊》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楊禮贊》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朴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斗的頑強精神。
先抑後揚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徵。 例:《白楊禮贊》先說白楊樹不是「好女子」,而後稱頌其是「偉丈夫」,更突出的強調了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神韻。
九、試卷題目常見的一些術語(問題):
1、有何作用 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2、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3、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課外閱讀 指課本(教材)之外的閱讀內容。不管是課內讀的還是課外讀的內容。
4、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5、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6、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准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准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7、註: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體現了什麼,強調了什麼,強化了什麼,營造了什麼,表現了什麼,還有深化了主題,點明了題旨等等。
十、其他:「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語言特點 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二種抒情:1、直接抒情 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種事物或情況抒發感情,由於是作者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時的語言往往有強烈的主觀性色彩。 (1)為抒發感情而選擇某種形象 (2)針對形象直接抒情
2、間接抒情 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過其它方式來抒發感情,語言比較冷靜客觀。 (1)借人物之口來抒情。 (2)通過特定的語調來抒情。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連貫、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三種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包括六種:①一般←到→個別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概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七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 分類別、 下定義、引用。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以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發展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 表現沖突,揭示主題。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3.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筆記及重點內容是什麼

七年級語文第一課知識點:

一、應記住的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

①《春》選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②《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現代詩人、評論家。

⑤《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⑥《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唐代詩人。

⑦《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

⑧《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作者馬致遠,元朝戲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點的字的注音或寫法。

朗潤(rùn)醞釀(niàng)黃暈(yùn)宛轉(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

響晴(xiǎng)發髻(jì)水藻(zǎo)鑲邊(xiāng)貯蓄(zhù)澄清(chéng)。

欣欣然(xīn)藍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

挑著(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碩(shu)棲息(qī)鯿魚(biǎn)。

三、課文內容把握:

①《春》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春景圖,贊美春天的活力,從而激勵人們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大好春光的無限熱愛。

②《濟南的冬天》抓住「溫情」這一特點,緊扣「山」和「水」,描繪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畫,抒發了作者贊美濟南,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③《夏感》以熱情洋溢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夏日裡大自然的景象和人們生活、勞作的情狀。

④《秋天》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

4. 初一下冊語文知識點

一、敘述人稱(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能給人親切自然、真實的感受。用「第一人稱」寫「我」,最適宜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都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表現出來的。用第一人稱寫「他」時,最適宜寫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因為用「我」的觀感來寫「他」的這些,較為客觀。「第一人稱」寫「我」的外貌,寫「他」的心理活動,必須加上摹擬的話,才能讓讀者心悅誠服。寫「我」的外貌,可以這樣寫:「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的臉是多麼紅。」寫「他」的心理活動,可以這樣寫:「心裡很輕松似的。」)
2、第二人稱(作用: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或者說「記敘的順序」)(三種):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范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種不常用的,叫「平敘」,即: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5. 初中語文考察知識點有哪些

初中語文知識點歸納整理
VIP免費 2018-11-30 15頁
記敘文

1.六要素: 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人稱: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更加親切)和第三人稱(更加廣泛)。

3.線索:①人線(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②物線 (某一有特意義的物品)③情線(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④事線(中心事件)⑤時間線 ⑥地點線

4.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分敘(平敘)。

5.劃分:按事件的發展過程、空間轉換、內容變化、人物、場景變化、感情變化、表達方式的變換來劃分。

6.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環境等或正面,側面、細節)、議論、抒情、說明等 。

7.語言的特點:形象,生動,具體。

8.表現手法:描寫、襯托、渲染、對比、伏筆、鋪墊、象徵、比喻、以小見大、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卒章顯志、托物言志等。

 如何找線索?

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作用:文章內容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來龍去脈。

 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後)。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或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比如:回憶往事)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深化了主題。

 人物的描寫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情況。

2、語言(對話)描寫

3、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並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4、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 修辭手法

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對比、借代、反語。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作用: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最常用的還是生動形象。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5.借代: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6.誇張:誇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可以引起豐富的想像,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7.對偶:它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8.反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9.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10.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11.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2.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3.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6. 初一語文知識點 !

一、敘述人稱(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能給人親切自然、真實的感受。用「第一人稱」寫「我」,最適宜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都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表現出來的。用第一人稱寫「他」時,最適宜寫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因為用「我」的觀感來寫「他」的這些,較為客觀。「第一人稱」寫「我」的外貌,寫「他」的心理活動,必須加上摹擬的話,才能讓讀者心悅誠服。寫「我」的外貌,可以這樣寫:「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的臉是多麼紅。」寫「他」的心理活動,可以這樣寫:「心裡很輕松似的。」) 2、第二人稱(作用: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或者說「記敘的順序」)(三種):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范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種不常用的,叫「平敘」,即: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五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作用: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等等。具體回答的時候要說明白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等。 2、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時代)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3、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四、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4、誇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於吟誦,易於記憶。 8、反復: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註:上面只是簡要給出各種修辭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內容具體來回答,避免空洞。 五、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置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 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 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 六、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解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時,有一個方法或手段問題,人們習慣上將它稱為表達方式。 比如: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 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 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 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七、標點符號: 1、引號的五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⑤特殊含義 2、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3、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八、十種常用寫作手法: 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徵 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例:《海燕》以海燕象徵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與海鴨、海鷗、企鵝的卑怯形象作對比,突出海燕勇猛、敢於斗爭的鮮明特徵。 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徵。例:《白楊禮贊》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楊禮贊》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朴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斗的頑強精神。 先抑後揚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更突出地強調事物的特徵。 例:《白楊禮贊》先說白楊樹不是「好女子」,而後稱頌其是「偉丈夫」,更突出的強調了白楊樹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神韻。 九、試卷題目常見的一些術語(問題): 1、有何作用 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2、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3、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課外閱讀 指課本(教材)之外的閱讀內容。不管是課內讀的還是課外讀的內容。 4、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5、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6、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准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准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7、註: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句式),如體現了什麼,強調了什麼,強化了什麼,營造了什麼,表現了什麼,還有深化了主題,點明了題旨等等。 十、其他:「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語言特點 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二種抒情:1、直接抒情 指作者直接出面就某種事物或情況抒發感情,由於是作者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時的語言往往有強烈的主觀性色彩。 (1)為抒發感情而選擇某種形象 (2)針對形象直接抒情 2、間接抒情 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過其它方式來抒發感情,語言比較冷靜客觀。 (1)借人物之口來抒情。 (2)通過特定的語調來抒情。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連貫、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三種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 (3)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包括六種:①一般←到→個別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概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七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 分類別、 下定義、引用。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人物 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以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發展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 表現沖突,揭示主題。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7.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特殊句式:判斷句(者…..也,為…..是, 「即」 「乃」 「則」 「皆」 「本」 「誠」 「亦」 「素」 「必」)、被動句(「於」 「見」 「為」 「受」 「被」 「受……於」)、省略句(承前,蒙後,自述,對話「人物/曰:….」)、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疑問句
二十五、句子成分:
主語:表示句子主要說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詞.代詞.數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等充當
謂語:謂說明主語的動作,狀態或特徵.行為。
表語:是謂語的一部分,它位於連系動詞如be之後,(主語+連系動詞+表語)說明主語身份,特徵,屬性或狀態。它又叫作主語補足語。表語位於系動詞之後,主要由名詞、代詞、形容詞、數詞、副詞、介詞短語、分詞(短語)或動名詞(短語)等來充當。
賓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跟在及物動詞之後,能作賓語的有名詞,代詞,動名詞,數詞,動詞不定式等。
定語:在句中修飾名詞或代詞的成分叫定語
狀語: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狀語。用作狀語的通常是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和從句等。狀語一般放在被修飾的詞之後或放在句尾。副詞作狀語時可放在被修飾的詞前或句首。
賓補:補充說明賓語,用形容詞,名詞,動詞不定式充當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8. 初一語文重點是什麼

初一是孩子調節的年級,語文上的重點一個是古文,要認認真真的背書,字詞解釋,句式。其次,要培養孩子使用工具書自學的習慣。
第二,閱讀量對孩子的中考非常重要,先把四大名著的少年版看了吧。
第三,看一些中學生優秀作文,讓孩子從模仿開始慢慢提高作文。這個千萬不能急,一定要慢慢來。從文章格式開始模仿,到句子的模仿,關於文章內容,還是要多讓孩子出去走走,自己體會生活。
第四,閱讀,是所有家長孩子都頭痛的部分,建議買一套中考試卷,3天一篇閱讀理解,慢慢練習。這個家長要辛苦一些,因為要家長配合分析文章,從簡單的修辭,到作家寫作背景。這些都要家長陪著孩子做。
初一就是要鍛煉孩子自主學習的過程,從小學過度到初中學習的重要階段,出了老師,家長的配合非常重要的。希望能幫到你。

9. 初一上冊語文必考重點有哪些

初一上冊語文必考重點有:

1、《春》選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2、《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

3、《夏感》作者梁衡。

4、《秋天》作者何其芳,現代詩人、評論家。

5、《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10. 初一上冊語文必考重點有哪些

初一上冊語文必考重點有:

1、《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一部小說集,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趣事)。

2、在藝術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形式短小意味深長,語言清新淡雅、活潑明麗、明白曉暢、情韻悠長。

3、《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

4、《童趣》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

5、《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閱讀全文

與初一語文知識點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