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中如何加入主題學習

語文課中如何加入主題學習

發布時間:2022-01-31 05:25:39

① 語文主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哪些關鍵因素

堂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構成課堂教學的基本元素是學生、教材和教師。教材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客體,這對矛盾成為課堂教學各種矛盾的關鍵所在。要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對矛盾趨於和諧統一,我們就必須科學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下面,我辯證地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通過現象看本質:教學目標居支配地位一堂課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它由各種要素構成。教學方法作為其中一種因素,顯得比其它因素更為活躍。

② 如何開展語文主題學習的教科研活動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明確教材不等於教學內容,它僅僅是教學的一個依託,而作為教材的二度開發和使用者,我們必須讀懂教科書的編寫意圖,做到學期初拿到教材時認真研讀每組課文的編寫特點,並明確每一課的編寫意圖,只有高度重視對文本的深度解讀,才能使文本中精華的思想得以展現,只有深入地解讀文本,才能夠實現與讀者的心靈對話,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作為語文教師,如果上課時對教材內容不甚了解,講課時信馬由韁,隨意性極強,那麼這樣的語文課堂必然不會是高效的課堂。我們語文學科強調「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每遇到一篇新的課文,都應該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在能是高效的課堂。

③ 如何利用語文主題學習進行讀寫訓練

一、教師要有「讀寫結合」的理念 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以前的語文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只需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要求背誦的背下來就行了。但是,隨著課改的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成為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寫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鑽研教材時能夠關注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的方法,諸如怎樣選材、組材,怎樣確定中心,怎樣遣詞造句等,要在讀的同時讀明白:這篇文章好在哪裡,我以後寫這類文章要怎樣才能寫好。這樣,讀文章就仔細認真多了。平時,我還經常提醒孩子們,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這個題目的中心詞是什麼?也就是學習審題。如果讓你來寫,應從何入手?讀文章的過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讀完後再想想,這篇文章好在哪裡?鼓勵孩子養成一邊讀一邊提筆在手,養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這樣琢磨咀嚼,會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要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 讀與寫要實現兩者之間有效的結合,首先要利用好語文課本這個最好的載體,在語文課堂中結合教材的設計,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為孩子寫話實踐提供仿寫借鑒的對象,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進而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1.讀寫結合,先從課文的仿寫做起 仿寫是寫作的一個單項訓練,扎扎實實地練好寫作基本功,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如遣詞造句,小的片段練習等,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礎。如我教學《學會合作》這一課時,讓同學們學習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運用總分總的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從不同方面來寫,並用上「總之」一詞。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結合季節寫花兒盛開的情景,有的聯系品德課上學到的知識,從不同方面寫了祖國的變化……效果相當好。 2.讀寫結合,還應為孩子們張開想像的翅膀 在閱讀中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力是必然的。只有讓孩子在閱讀中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融入課文情感,習作中才可能會有可寫之處,更有可看之處。巴金老人曾說:「我會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更有感情。」閱讀時孩子們融入了情感,在腦海里產生了作品中所描寫的景象,產生了不同的閱讀體會、感受。孩子把閱讀的體會感受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中,產生了寫作的情感,這樣的作文才會別具匠心裁,獨樹一幟。如我教《漁歌子》一詞時,針對這首詞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抓住詞中描寫到的景物及色彩,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想一想還會有怎樣的美景,然後把自己想像中的情景寫下來,注意動靜結合。時值春節,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再加上平時的積累,很快,一篇篇如詩般的美景從學生筆下流淌出來。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想像,不僅發展了語言,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教師也檢測到了學生對這首詞的理解情況。 三、及時地評講必不可少 讀寫結合,如果僅僅滿足於學生寫了,還差得很多。要想真正提高效率,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還要注重及時評講。評講宜及時。在學生動筆習作的時候,教師要在巡視過程中尋找寫得好的、有代表性的練筆作為範例。當大部分學生完成時,開始交流、點評。除了學生積極主動交流、點評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作品」進行細致評講,讓學生在評講中或開闊思路,或積累語言,或學會修改…… 總之,只有教師心中有「讀寫結合」的理念,定能夠想出更多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高招,學生的讀寫能力也定能在逐日的訓練中得到提升。

④ 語文主題學習與語文教學怎樣相結合

結合文本進行主題拓展閱讀
1.從課題入手進行主題拓展閱讀。有的課題包含著豐富的閱讀因素,在布置預習時可以讓學生從題目入手,圍繞題目進行拓展閱讀,了解相關知識或寫作背景。如在教學《白鵝》(人教版四年級上冊)一課前,先布置學生預習:明天我們要學習《白鵝》一課,鵝是一種非常高雅又有趣的動物,它的身上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請同學們回家後在網路中錄入「鵝的故事」,看你能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故事。課文還沒學習,學生對鵝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達到了未學其文、先愛三分的效果,有助於學習課文時對文本進行細致深入的理解。
2.從矛盾點入手進行主題拓展閱讀。有的課文有很多前後相矛盾的地方,而這些矛盾的地方又恰恰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地方。教學中,如抓住這些矛盾點,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進而進行拓展閱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主題拓展閱讀方法。如《草船借箭》是一篇古典文學作品。很明顯,編者的意圖是激起學生閱讀古典文學的興趣,但要通過這篇課文就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抱著《三國演義》閱讀很不容易。在執教《草船借箭》一文時,可抓住課文中的幾個矛盾點,有效地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1.魯肅是誰的人?諸葛亮明知魯肅是周瑜的人,為什麼還敢把准備草船這樣重要而機密的任務交給他?2.魯肅在草船借箭這件事中幫了誰?他為什麼不幫他的上司周瑜對付諸葛亮反而幫助諸葛亮?這幾個矛盾點,在學生心裡形成了一個結,他們有強烈地要解開這個結的願望,而這幾個矛盾點僅靠閱讀《草船借箭》是無法解決的。這時教師可趁熱打鐵,進行拓展:事實上,魯肅在周瑜屢次陷害諸葛亮的過程中不止一次地幫助諸葛亮渡過難關,要想知道魯肅為什麼要幫助諸葛亮,諸葛亮為什麼敢於信任魯肅,請大家閱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這樣,學生帶著強烈的疑問閱讀,興趣就有了,就明白了,魯肅之所以屢次幫諸葛亮,是因為他就是孫劉聯合抗曹的創始人,他屢次幫助諸葛亮,就是要顧全大局,加強團結,共同抗擊強大的敵人曹操。
3.從人物命運入手進行主題拓展閱讀。人都有關注人物命運的特點,所以善於製造懸念的導演都會在每一集連續劇的結尾吊足觀眾的胃口,吸引人一集又一集地看下去。其實,我們也可以根據人的這一特點,學學導演,在學生有效閱讀文本、對課文產生興趣後,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從而有效地進行主題拓展閱讀。比如教學《景陽崗》一課,可在學生品讀了武松打虎,感受到緊張、精彩、神勇、刺激後借機拓展:馬上看林沖,馬下看武松。武松的拳腳功夫最是厲害。他性格豪爽,「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絕對出手」,武松在《水滸傳》里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痛快淋漓,盪氣回腸的故事。武松打虎與那些故事相比,不過是小菜一碟。比如飛雲浦脫險,當時武松因打了蔣門神被張員外陷害,手腳都帶上了鐵鏈,脖子上還帶著枷鎖,被兩個捕快押到一個叫飛雲浦的險境,前後出現了四個殺氣騰騰的執刀殺手,再加上兩個已經抽出刀來的捕快,共六個人要殺他。這飛雲浦,就是懸崖上的一座獨木橋,兩邊都是萬丈深淵,他的手腳又都被鐵鏈枷鎖縛住了,逃是沒法逃了,一般人只能引頸受戮了。當時,一個捕快趁武松不注意,把綁在武松腳上的鐵鏈一拉,就把武松拉倒了,然後順著地面只顧拉著跑,武松站都站不起來。而那幾個殺手拿著刀對著武松只顧亂砍,在這種情況下武松的命運如何呢?請同學們閱讀《水滸傳》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鬧飛雲浦》。第二天學生只要讀了肯定會爭著說武松是怎樣脫險的。然後趁熱打鐵,引導學生閱讀「怒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單臂擒方臘」等一系列有關武松的故事。一星期下來,正好是一個武松專題研究閱讀,使武松在學生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從課文作者入手進行主題拓展閱讀。學生對作者的認識大都始於具體的課文。比如新美南吉,學生就是從課文《去年的樹》開始認識他的,然後閱讀他的《小狐狸買手套》《白蝴蝶》等,漸漸喜歡上這個作者,再去找更多他的書來讀。漸漸地就形成以課文作者為中心的主題拓展閱讀。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或課前,或課尾,或課中,要適時地把作家請出場,推介給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作家的初步認識,開啟一扇以「課文作者為中心」的閱讀大門,從而對其作品產生閱讀期待。
我們說,一旦學生對某一作家的作品產生閱讀期待,教師就可趁勢開展以該「作家為中心」的主題拓展閱讀。當然,對不同作家的作品,要採取不同的推介方式。比如故事性強的作品,講一個有趣的情節;語言優美的作品,朗讀一段;知識豐富的作品,講一些前所未聞的知識;篇幅較長的作品,可以簡介全書內容,也可運用現代化媒體播放書中一段精彩場面的人物道白或敘述,或播映改編的電視劇或電影中的一個場面激趣,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時,還可與學生共同閱讀一章節或一篇,指導讀書方法,制定閱讀計劃。
主題閱讀的關鍵是學生興趣的激發。如果學生連課文都不感興趣,你還讓他拓展閱讀,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進行主題拓展閱讀前要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產生課外閱讀慾望。同時還要注意難易適度與跟蹤反饋。
需要注意的是,主題拓展閱讀不一定每課都要進行,不求多,要求質。如果一學期有效地進行幾次像武松專題閱讀或安徒生專題閱讀這樣的主題閱讀,學生的語文素養必定能大大提高,從而真正達到「紮根課內,拓展課外,大量閱讀」的目的。

⑤ 如何利用好「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一、「閱讀測試」,激發閱讀興趣

當學生缺乏主動的閱讀興趣之時,而又閱讀的篇目又非常的經典,是學生閱讀的寶貴資源。我們可以嘗試用閱讀測試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閱讀效果。首先教師明確閱讀要求:教師發出指令後學生才可以讀書,教師在黑板上隨時記下閱讀所用的時間,每十秒一次。當學生讀完後,從黑板所顯示的時間記下自己所用的時間。讀完文章後把書收起來,憑記憶筆答閱讀測試題。

還嘗試「限時閱讀」,即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讀得字數多,記住的內容多。

學生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包括新的教學方法。閱讀測試,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速度。

二、師生推薦閱讀,深化主題,升華情感。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精髓,課文是情感信息對載體,閱讀是教學的「靈魂」。只要用心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就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就能使抽象的文字變得趣味盎然有滋有味,就能使學生在認知和理解教材的同時,受到美感、理智、道德等情感熏陶。我們可以適時開讀書推薦閱讀會。這樣的讀書,重點不在讀上,也不在推薦的篇章上,而是放在推薦理由是否充分,能否打動觀眾。

三、舞台展示,提高能力,實現超越。

結合學生活躍、愛表演的特點,以小組展開學習競賽,把學習閱讀與綜合素質評價融合起來。按閱讀效果分類給小組不同的積分。這要我們教師在開學之初就提前制定競賽的方案,讓學生提前了解競賽的內容和規則,每個單元的競賽要求大都一致。朗誦會,課本劇、話劇等豐富多樣的形式。

⑥ 語文主題學習怎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在我們普遍的意識中,語文素養好的人,一般都是從小就閱覽、欣賞古今中外的名著,受到其優秀文化的影響、熏陶,在這種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優秀的品質。他們對真、善、美有自己的鑒別能力,對是非曲直有自己正確的衡量標准,對社會、人生有自己正確的觀點。這樣的人無論他身處逆境,還是春風得意,他都能以一種坦然心態去面對生活,始終能把握好生活的航向。何謂語文素養?在《新課標》中,這樣指出: 「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素養包含的基本內涵和要素很多。但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從教學工作著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談以下幾點個人之見:
一、走進文本,深入解讀,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的培養,加深、加強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把學生帶進教材,深入解讀文本,讓學生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有句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文本的解讀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對文本的解讀直接影響著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聽說讀寫得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要素之一。且是否深入的解讀文本,影響著課堂的流動,影響著課堂的生命。所以深入解讀文本,指導學生個性化的解讀,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如何解讀文本,教師需要多重身份進行。
首先我們是普通的讀者,放鬆心境欣賞美文,把文本讀透,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感悟作者表達的心境,做到胸中有書。其次我們要以學生的身份進行文本解讀。我們以學生的思維,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讀了文本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感到的疑惑,難點重點在什麼地方,然後再思考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能給學生啟發與引導等等。再次我們還要從作者的角度進行文本的解讀。設身處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意圖,寫作思路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抓住重點的詞語、句子或者段落。深深的鑽進文本,品味體會作者的情感,與其在心靈上產生共鳴。從而實現真正的解讀文本。當然文本的解讀還需要我們找准一個合適切入點,《我的戰友邱少雲》的文本解讀,可以抓問題來解讀,引導學生抓住「我們趴在地上必須紋絲不動」一句,這樣提問:「紋絲不動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必須紋絲不動呢? 邱少雲是如何紋絲不動的呢? 這說明什麼?」這些問題是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鑰匙,不僅可以取代教師的分析,而且幫助學生進一步抓住文章中心,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再如抓關鍵的語句來解讀文本,《荔枝》一課中,「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的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捨不得吞下……」抓住這樣的重點句段,。「不停地撫摸」「小心翼翼」「托著」「愛憐地望著」「不住地」這些詞語,把母親對荔枝的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細致的描寫使我們眼前浮現「母親筋脈突兀的手撫摸荔枝,嘗到荔枝後孩子般的笑臉」那生動的情景。文章巧借荔枝表現了這位偉大母親的品質,而兒子的孝心也使母親對這荔枝格外珍惜,細細品味。真可謂細微處見真情。
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們應盡量做好閱讀主體的能動作用,運用已有的對文本解讀的經驗,跨越時空,引導學生與文本的主體——作者達成心靈的共識,形成思維的共鳴,讓我們課堂流動起來,更有生命力。在教學中,進行多種形式的表情朗讀,展現課文描寫的形象,抓住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即「傳神之筆」進行體會,落實語言文字的綜合訓練。這樣做,就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走出文本,拓展閱讀,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
語文素養是學習所有科學知識、從事各種社會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礎素養。光靠教材的幾篇文章,學生要學會表達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帶學生走進文本,還要帶著學生走出教材,擴大他們閱讀范圍,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
首先,在教學中,我們要上好學校開設的閱讀課。在閱讀課上,我們以教材配套的課外閱讀讀物為載體,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書邊思考」。例如要求學生在讀書的時候用「△」標出優美詞語,用「~~~」劃出優美句子,並寫出簡單的閱讀心得。使閱讀活動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我讀書我快樂。特別是在低年級段,就讓學生慢慢養成做好讀書比價的習慣。因低年級學生能力有限,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讀書筆記做的簡短些,但堅持寫好讀書筆記的意識培養是很重要的。這對學生一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都是大幫助的。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資料的搜集,延伸文本,豐富學生知道,提高語文素養。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至5分鍾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有關的材料,或做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實驗,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學習完《新型玻璃》這一課後,可以開展一個「商品促銷」活動,幫助學生熟悉說明文的寫作特點,訓練學生用說明的方法來表達的能力。再比如,學完《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學生可以在網路課室里觀看圓明園的有關視頻,並讓學生到網上查閱了解圓明園的毀滅過程。這樣既拓展了學生關注社會的視野,也陶冶了學生的愛國情操。
再次,做好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在讀中積累語言,體會讀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在上好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對自己所帶的班級,制定長期的課外閱讀的計劃,指導學生有效有序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汲取養料。低年級:童話、神化故事為主。中年級:科普讀物、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為主;高年級:少年版本的中外小說名著為主以及現代散文。組織學生交換閱讀,建立班級圖書角,。定期在班內組織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匯報讀書心得。也可以師生共讀一本書,利用閱讀課的時間,進行交流。
三、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語文實踐活動,是學生語文能力體現的載體。學生的語文素養,可以通過語文時間活動來進行提升。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境。語文一旦與生活聯系馬上就生動活潑起來。譬如,「聆聽音樂美,發現繪畫美,欣賞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社會美、生活美,都可以從語文學習中獲得。反過來,它們又無一不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時,要利用一切機會給他們創造「語文化」的生活情境:
在教一年級的時候,因為學生年齡比較小,我在引導學生讀好繪本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嘗試寫「繪畫日記」。孩子們不會寫的漢字用拼音來代替,圖畫下配有一句話的文字解說。圖文對話,孩子們也有興趣做好。二年級。我訓練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建立一個「新聞小日記」,把自己觀察的事情,可以寫一兩句話記錄下來,如果自己今天沒有觀察到什麼。就晚上回家記得看新聞袋袋庫,把聽到的事情寫一兩句話。這樣在低年級階段就有了良好的表達基礎,為中高年級的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組織學生還開主題隊會;辦語文手抄報,聽廣播;參加文藝、體育、科技競賽;經常接觸生活,積極參與集體生活、公益勞動、社會實踐、參觀旅遊,甚至交友談心寫日記……讓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給生活帶來的幫助和樂趣,使學習語文與生活運用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都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方法。

⑦ 如何參加「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研究

「主題學習」實驗是依據語文學習大量閱讀的規律,以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為前提,實現課堂上的拓展閱讀,從而使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為了更好地搞好主題學習,制定計劃如下:
一、明確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程理念,深入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研究,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教學「提速」,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實現厚積薄發;讓生活走進課堂,把學習語言與體驗生活結合起來。
二、明確主題學習的目的:
目的在於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探討新的科學閱讀方法,大閱讀數量,多讀書,讀好書,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和自主閱讀的興趣,形成一種樂於探究,努力發現和求知的心理傾向。
2、拓展渠道,構建語文課、綜合實踐課、地校課三課一體,科學、合理、高效的學習主題
叢書。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通過同伴之間積極的相互影響,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強化積累,豐富讀書摘錄、古詩文誦讀、優秀作文集等多種形式的積累活動。
5、初步建立一套班級讀書檢測與獎勵機制。

望採納

⑧ 如何踐行語文主題學習的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能力本位、學習方式變革和創新教育四個最基本的理念,構成了課程改革的核心,成為各學科的所共享的教育理念.1、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發揮學生的智慧潛能為根本.教育的價值取向從「以社會為本」發展為「以人為本」是近年來全球經濟、科技、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反映,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需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使中小學培養目標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的「三個發展」(即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培養目標就充分具體地反映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三個發展」是在傳統的「全體」和「全面」的基礎上增加了「個性發展」的人文內涵,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2、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相對於知識本位而言的.知識本位教育觀傾向於知識與灌輸;而能力本位理念則傾向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科學和人文素養.倡導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是新課程的一個嶄新理念.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表現為知識掌握是能力發展的基礎,一方面表現為能力的培養又直接影響知識掌握的深度、廣度與速度.但知識與能力並非同一個概念,知識的增長與能力的提高並非同步,知識的接受與能力的發展也非一個層面,所產生的意義也不同(知識是即時的,能力是久遠的;知識容易過時,能力則受用終身).所以我們既要突出能力本位,又不能削弱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要根據新課程所提出的「雙基」概念(現在的「雙基」不單純是知識和技能,它整合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旺盛的求知慾、積極的探索精神,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許多新要素,是學生發展的基本素養)實施教學.3、學習方式變革: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發揮學生主體的自覺能動性,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多樣化地、富有個性化的學生.變革學習方式包括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愛學習為探究學習、變個體學習為合作學習三種途徑.學習方式變革的理念是新課程的一大特色.在知識經濟時代,掌握知識的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至關重要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就是將「學會認知」(其餘為學會做事、學生共同生活,學會成為你自己)放在首位的.4、創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學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注重培育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探究、實踐、發現中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這是因為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創新力匱乏的民族意味著缺乏最根本的競爭力;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它需要長期的教育與培養.長期以來,一提及創新,人們就以為是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或申請專利,這是一個誤區.基礎教育階段是創新教育的最佳時期,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在培養模式上高度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在教育方法上全面推廣啟發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性環節、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強化民主性原則,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文新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語文新課程改革決不是教科書的修修補補,而是從培養目標、課程功能、價值取向到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考試評價等方面進行的全面改革.教學實踐證明,沒有全新的教材就不會有全新的教法,而全新的教法又必須建立在全新的課程理念之上.語文新課程體現了以下四個基本理念:5、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包括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中如何加入主題學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5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4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7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0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1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7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39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3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5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3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0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