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設計好一篇語文教學設計

如何設計好一篇語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06-15 19:47:53

『壹』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基本步驟

所謂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流程,就是指一節小學語文課的設計過程。它大致包括解讀文本、設定目標、整合資源、過程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六方面的內容。

一、解讀文本

「文本」就是指包含豐富教育資源的,可供學生、教師與之對話的閱讀材料的總和。教學中的「文本」呈現形式,可以是由語言文字構成,如一篇課文,一部名著,甚至是一段文字或一句話;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圖像等,如課文中的有關插圖也是文本。

教師可按下面的步驟實現對文本的解讀。

1.「走近」文本,即感覺文本,把握要旨。就要首先摸准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對作品的感覺與認識。

2.「走進」文本,即感知文本,品味獨特。品味文本內隱的獨特意義,體驗美的熏陶,真正地實現與文本的情感交流,講究「披文入情」之理,追隨「情動辭發」之境。

3.「走出」文本,即感悟文本,創生文化。這是對文本的深層次審視與重組、升華與提煉,是領悟內涵、發現理趣、挖掘本質的閱讀活動。它要求教師不僅應從文本解讀中創生問題、創生精神、創生個性,而且要以此為基礎不斷地去加工和創造新的發展空間,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將文本的解讀延伸到動態的教學中,展開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元對話,體現其人文導向,創生文化精神,追求詩意的教學風景。

二、設定目標

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和價值、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其中「知識和能力」屬教學目標的基本層面,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考量教學效果的主要顯性因素;「過程和方法」首次列入課程目標,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它是隱性的,但其作用極為重要。「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兩個維度是要靠「過程和方法」來實現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標准》突出強調的目標,內容是隱性的,而其形式是外顯的,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也是人的發展所必須的。教學過程中不能簡單地把內容與目標一一對應,將「三個維度」割裂開來,而是要在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有所側重地落實「三個維度」的目標,使其既互相滲透又融為一體。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把學生當作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來看待,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制訂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應遵循以下四條基本原則:

第一, 教學目標設定要全面。

第二, 教學目標設定要合理。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定位應恰到好處、不偏不倚,植根於文

本,不拔高、不牽強。

第三,教學目標設定要靈活。一方面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把教學目標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靈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學中也要隨機調整,甚至讓學生參與到確定教學目標中來,要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基礎和學習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變化,注意教學目標的生成性。

第四,教學目標設定要適當。即教學目標要符合課程標准要求,又要符合學生實際,還要考慮學生的差別,設層次性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時,要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個體差異,按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的順序,安排教師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層次。

三、整合資源

《標准》指出:學校和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貳』 沒有教參,沒有教案,拿到一篇新課文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第一,這篇課文是什麼類型的文章(即理解它的文本特徵、文體特徵);

第二,這篇課文是寫什麼的文章(即內容、主旨);

第三,這篇課文是為什麼而寫的文章(即寫作動機、寫作背景);

第四,這篇文章是怎樣去寫的文章(即語言特色、寫作手法)。

這就是普通備課的四個問:問文體特徵,問文章的內容和主旨,問文章的寫作動機和背景,問文章的語言特色和寫作手法。

第五,編者為什麼把這篇文章放在這個單元(即了解編者意圖和單元目標);

第六,這篇課文最大教學意義在什麼地方(即思考它的教學價值);

第七,最能體現文章主旨和寫作特色的語段是哪幾個(即注重教學聚焦);

第八,讀這篇文章,學生自己可能讀懂的和需要老師教懂的分別是什麼(即做出學情預判)。

你教得靈活、教得靈動,課堂上可以有很多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出來。語文課的特點就在於實施教學的人是有懸念地在教學。都說生活是有詩和遠方的,但老師你自己首先缺乏了詩意,你又怎麼能夠引領學生走向遠方?

本真,本色,實實在在,就是好的語文。當你時常用語文之心去思考語文的時候,語文才能真的進駐你的內心,化作美麗的風景。我們本身都不完美,也無須強求完美,但我們必須努力前行。一句話,愛世界,愛生命,愛語文,老老實實地教語文,綻放你教學的智慧,這樣語文會與你做出許許多多美麗的相逢與相撞。

『叄』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的方法有哪些

1讓學生多背多記,抓緊早晚自習的時間。(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關鍵)
2閱讀,注重方法,答題的方法,看分答題,抓住主幹。原文中有答案的最好用原文。
比如一些常考題,環境描寫有什麼種用,加點字在句子中的好處,等等。按格式答題,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題可以不用講太多,關鍵是讓學生會做。這些平常歸納的方法技巧可以叫學生找筆記本抄下來,考前看一看加深印象。
3作文,當然讓學生平常多看一些課外書是可以的。最好平常練習,比如寫周記(裡麵包括字詞,摘抄,作文)然後評講佳作。教學生如何看清題意,等等。
4最最重要的是課堂,不要講得像催眠曲,要幽默風趣,特別是講說明文和議論文。

『肆』 語文教學設計怎麼寫

首先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一篇初中語文例子 一【教學思路】 本文是歷史劇《屈原》的一個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長篇獨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詩。要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正確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點,從而在誦讀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內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鬥志。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戲劇文學的特點──劇本主要靠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徵手法,體會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培養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1.指導學生誦讀,體味文章氣勢,感受情感律動。 2.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已經通過預習課文,掌握了基本知識。並且通過網路收集了解了本文的作者資料以及寫作背景。具有較好的基礎。但由於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不同以及自身約束能力不同,在對文章語句賞析與情感把握上面仍然較為生疏,且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四【教學重、難點】 ①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五【教學策略】 主要採取多媒體創設情境,合作探究以及獨立思索等方法。既能調動學生各種器官的感受,理解課文,走進人物。又能讓學生提高閱讀欣賞能力,學會合作,在共處中求知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 學習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媒體:①屈原專題網站 ②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七【課前准備】 學生 ①預習課文,會寫生字、准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②課前藉助網路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

『伍』 語文教學方法設計的原則

語文教學方法設計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

1、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自始至終都要有清醒的認識,即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

2、讓學生充分閱讀的原則。閱讀首先是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然後是學生之間就作品所進行的對話,最後才是教師的參與。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一定要讓學生先讀、多讀,這樣才會有所領悟。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切不可在學生都課文還沒有充分的閱讀,甚至是還沒閱讀的情況之下匆匆開講。

3、尊重學生閱讀體驗的原則。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良好的語感是「悟」出來「讀」出來的,而不是「聽」出來的。因此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切不可以自己的感受作喋喋不休的支離破碎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要尊重學生想表達與述說的慾望,讓他們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即使他們的問題與見解有時看來是粗淺、幼稚的,也要從他們的經歷及認知能力出發尊重他們的體驗。

4、強調合作學習對意義建構起到關鍵作用的原則。堅信在學生們「亂哄哄」的討論中會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堅信這種「爭吵」對他們意識的影響:敢於發言,且要言之有理,如何讓別人樂於傾聽自己,接受自己的觀點。設計課堂上運用合作原則,討論問題的時候,要注意提高討論的效率與質量。

5、隨時提供探究性學習材料的原則。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可把探究性學習的內容難度降低,它可是以閱讀材料為基點而引出的對其語言特點、結構劃分、課文主題的討論等,也可是從課文內容出發向課外延展而進行的文化內涵、科學內涵豐富的探究。

6、教案留空的原則。傳統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從教學目標到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時數、步驟一一作好周密、詳細的設計,但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學生的個人經驗及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應該為這些學生給予提出解決的機會。因此教案設計要留出一些空白用以記錄學生的問題,並把它作為一個教學設計應考慮的要素。

語文教學方法設計原則

『陸』 怎樣寫語文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主渠道。結合新課程教學實踐,對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設計進行了一些嘗試、總結。
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開發課程資源,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這要求我們從傳統的寫教案轉變為教學設計,鼓勵教師用有創意的教學引導學生有創意的閱讀、有創意的表達。
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一要突出語文性,特別是語文新課程強調的新的理念、新的要求的落實,以教師教學行為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二要突出課堂特點,使一課一得或多得,一課一新或多新,促使學生語文知識掌握在課堂,語文能力發展在課堂,語文方法應用在課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潛移默化在課堂。
怎樣寫語文教學設計?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五個內容: ① 教材分析。一般包括語文教學課題的出處、內容、編者意圖。 ② 設計理念。突出本課語文教學運用的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 ③ 設計思路。主要指本課語文教學意向、比較宏觀的教學過程結構。 ④ 教學流程。指語文教學課堂活動的立體結構,如創新性的語文教學方式、特色性的語文內容板快、主題型的語文問題系列、指向性的行動目標和簡明的設計說明。這部分一般應該詳寫。 ⑤ 課後反思。語文教學設計的效果反饋、得失歸因分析、改進措施、對教學規律的感悟等。
語文教學設計經常用的幾種方法。一、線索引導法。在閱讀散文的時候,我們一般用這種方法。二、畫面分析法。這種方法用於是由畫面組成的文章。三、情境分析法。鑒賞詩歌一般用這種方法。四、細節分析法。小說往往由情節組成。在寫的過程中,只有處處注意細節的照應,才能夠沒有疏忽,用細節來表現人物,細節是作品藝術之樹上的美麗的藝術之花。我們通過分析細節,就可以全面理解作品的人物和內容。五、表演示範法。有些課文是有強烈的戲劇性和動作性,我們可以用表演的方法,來對課文進行理解。讓學生充分參與。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比如我們教《皇帝的新裝》一文,我們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在繪聲繪色的表演中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一舉兩得。……
語文課程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而「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其目的就是為改變過去那種過於強調學科本位,課程內部各部分之間割裂的狀態,要強調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溝通,與生活的溝通,在語文課程中學習到其它方面的知識和方法。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過去那種陳舊的課堂結構,建立一個開放式的課堂。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想像,激活他們的思維,將他們的學習引向更為深廣的空間,實現由課內到課外,由學習到實踐的延伸,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柒』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哪些要素

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哪些因素
最佳答案
一、 在備課中樹立新的理念。1.樹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教師在備課中,不能只是以為在為教一節課做准備。首先要想到這一節課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什麼。如低年級識字教學,不僅僅是認字、讀字、寫字,而且要在筆畫、筆順、結構方面滲透、歸納,為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作準備。2.樹立「語文全面教育」的理念。教師備課,應著眼於:「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從認識上把握住義務教育對語文課程的要求,把握住語文課程能為義務教育做什麼,把握住語文教育的特點(聽說讀寫結合,聯系生活實際,在語言環境中整體領悟,尊重獨特的情感體驗……)。3.樹立「學生是學習主人」的理念。《標准》的第三個課程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教師在備課時,從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確定,課堂結構的安排,教學方法的設計,評價的適時、適度,都要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4.樹立「開放的大語文觀」的理念。語文教學並不等同於語文課堂教學。一篇課文,一本教科書,要和生活、和做人融於一體。語文學習不是封閉式的學習,它應該包括學習語文的一個人的整個的生活空間,甚至精神世界。這正是《標准》提出的「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真實含義。5.樹立「新的語文教材觀」的理念。(1) 看透語文教材。葉聖陶先生有個精闢的論斷:「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教材是教與學的載體。教學及常見的是誤將這些文當成全部,誤將讀懂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把學生的培養拋在了一邊,變成了學生為文服務,局限了教學,扭曲了教學。語文教材是以少學多,是獲知之例、育能之例、啟智之例、做人之例。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之例,既是練例,又是範例。看透教材就要跳出教材,要懂不為懂,以文為例,教文育人。(2) 吃透語文教材。教材雖是例子,卻又是憑借,當例子指的是目的,並不是不重要,看得遠需要站得穩,當例子更應鑽例子。吃透教材,就要挖掘語言文字——聽說讀寫的載體。吃透語言因素的七要素——音、形、意、道(道理)、境(語境)、情(感情)、采(文采)。要在重點、難點、特點處吃透。(3) 開發語文教材。①擴點:及教材的簡略處求擴展,省略處求補充,概括處求具體,暗含處求明朗,延深處求續編。②疑點: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行疏通性、探究性、鑒賞性、評價性質疑。③異點:從不同角度發表見解。對中求異,異後求佳。④評點:評價任務、情節、語言、作者……⑤爭點:抓住教材某點引發爭論、辯論。⑥聯點:無聯系因素的聯接,遠距離的聯接。⑦移點:借課文內容,移情境,移角色,移情感。⑧用點:根據教材,結合實踐需要,靈活運用。⑨易點:抓住教材容易處,有意加上適當、有趣的難度,激發火花。二、 一篇課文的鑽研。(一)鑽研一篇課文的五個步驟1.初讀課文,掌握全貌,疏通文字。當教師剛接觸課文的時候,應當認認真真地讀幾遍。要強調這里的「讀」,不是默讀,而是出聲朗讀。教師要在吟詠中體味文字飽含的意境和感情,促使自己盡快地進入課文。認認真真把課文讀了幾遍,基本搞清課文有什麼內容,這些內容是怎麼一層一層表述出來的,理清課文大致的脈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基本點。對課文的寫作方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疏通文字是這一步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雖然在一篇課文中一個字詞只是極小的一個局部,但在教學中絕不能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字的讀音、書寫、意思都要正確。2.逐段細讀,理解內容,抓好重點詞句。「段」指的是自然段。備課鑽研理解課文,教師還要靜下心來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去揣摩語言文字,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以便分清課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每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抓重點詞句的好處:1.課堂上指導學生理解內容、理解感情;2.指導朗讀,或者進行語言文字訓練;3.更好體會作者錘詞煉句,鋪陳華章彩文,4.讓自己在品味重點詞句時更好地理解課文,讓自己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同樣起伏升沉。3.劃分大段,理清思路,理解布局謀篇。在逐節細讀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歸納出自然段的段意之後,教師要把課文的結構段邏輯段(大段)劃分好。4.通觀全文,了解寫作意圖,抓住主旨。(1) 回過頭去看一看抓的重點詞句,歸納的段意是否服從中心,如果游離了中心,就該加以補正;中心是怎麼表露的,作者從哪個視角選擇材料,用了什麼樣或哪些寫法來表現物、情。(2) 對課文設疑。(3) 對根據名家的名篇節選刪改的,應盡量找原文讀一讀,和課文對照一下。5.結合實際,制定目標,選定內容,確定重點和難點。結合實際:教師應該根據課文的實際去考慮學生的實際,從「備教材」到「備學生」。從總的方面說,要注意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已具備的學習方法;從細的方面說,要注意學生們聽說讀寫的水平、思維方式、生活范圍和課文的語言文字、表述的內容有哪些差距,課文包容的信息,哪些是學生們了解或比較了解的,哪些是他們的盲區,課文的寫作方法,語言特色,能否被他們吸收、消化、記憶、運用。在面向全班學生的前提下,還不要忽視個體差異,以便分類指導,最後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和發展。制定目標:制定教學目標,要依據《標准》、《大綱》,把握好學段及年級的要求,分清聽說讀寫,字詞句篇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層次水平。制定教學目標,還要依據課文,把握好課文在全冊、全單元的位置及作用,把一課書或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納入一個單元的訓練體系中去,呈現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梯度。制定教學目標,更不能脫離學生知識、能力、智力、非智力以及生活范圍的實際。制定目標時,要明確、合理,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情感與態度的指向都清楚,是可以評估檢驗的。切忌把教學目標定得大而空泛,多而繁雜。選定內容:對一節課內容的選定,要處理好「課文內容」與「課堂教學的內容」這二者的關系。課文中的一些內容學生是能讀懂的,不一定是課堂教學的內容,可以不講或少講.在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不要忘記「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結合課文適當地介紹一些有關的知識,把課文內容向課外延伸。確定重點:在內容上肯於取捨,才能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利於課堂結構的改革。課文重點的確定,除依據《標准》、《大綱》之外,還要依據單元訓練點,抓好課文與主要內容、中心緊密關聯的段落,緊扣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確定難點:難點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離學生生活較遠,缺少感性認識,知識儲備不足又難以想像的。2.含義較深,不易理解的詞句。3.課文中講得比較深的道理。4.較長課文復雜的結構。三、 閱讀教學的備課。(一) 導課的藝術1. 開篇引導,也叫導入新課,導語:目的是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導語力求「精」「新」二字,要生動、有文采、有感情。導語設計有法無式,既可介紹背景,介紹作者、人物,直接審題;又可出示圖像,創設情境;也可提出問題,故設懸念;還可講個故事,做個練習。總之要富於變化,激情引趣。2. 課堂指導,善於點撥:《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課上的指導點撥主要體現在導讀、導思、導路三方面。(1)導讀:是切切實實給學生讀書的時間,真的做到書聲琅琅。初步感知課文時,指導學生認認真真讀,讀正確,把課文讀順。理解課文關鍵處,表現課文主要內容的段。重點的句子,要反反復復讀,邊讀邊想,以思促讀,借用學生質疑的問題,或老師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讀懂內容,領悟感情。這時的導讀,一是注意對詞句的理解,咬文嚼字品字品句的深度是和誦讀達情的水平大體一致的;二是適當在朗讀技巧,比如重音、停頓、速度上要作指導。(2) 導思:是指善於點撥學生提出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善於抓住時機,設計一些既符合學生實際,又有針對性、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疏導學生的思維。(3) 導路:是指把握學生的學路,引導學生和課文之間的「對話」,去貼近作者的思路,找到課文前後內在的邏輯聯系。3.收尾誘導:結尾切不可拖泥帶水,也不能僵死呆板淺白直露,虎頭蛇尾似的結尾肯定削弱教學效果。結尾應當總結概括、深化延伸、簡潔明快、含蓄蘊藉、新鮮有趣、靈活多變。

『捌』 如何寫好一篇語文教案

眾所周知,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體現的是如何組織課文知識,如何設計教學方法的一個准備過程。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好的語文教案呢?根據多年的書寫經驗和認識,一份教案如能做到簡明、系統、實用,那麼老師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順利地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一、簡明

簡明就是簡單明了,不羅嗦,該寫則寫,不該寫則不寫。

備課時,有很多同志的一篇講讀課文教案寫到七八頁,有的甚至寫到十幾頁,真的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寫嗎?恐怕也是該寫的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也許他們認為教案越詳細越好,大到課文重點、難點的全面分析,小到自己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都歷歷在目,一個都不能少。這些同志的這種做法果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寫了十幾頁的教案,結果上課時,幾個問題已經把全部的內容囊括了,接下去不知該說什麼;有的則是預計2個課時該完成的,3個課時還覺得緊張。這不能不說是備課的一個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對課文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沒有抓住重點,更不要對說教學目的的理解和設計啦,他們這種鬍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得到費力不討好的結果也是不足為怪的。

教案是教學的方案,更確切地說是教師上課時大致思路的一個行動指南,而不是自己所有的心裡所想。因此,教案不應過於詳細,只要能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設計好幾個探討的問題,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即可,不必樣樣都詳。如備教案時,像時代背景、作者簡介等則完全可以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或老師一點即可(重點的寫一點),萬不能像寫文學史一樣來寫它們。另外,寫教案時,關鍵的幾個問題設計好了,至於怎樣分析的過程,以及自己對它的理解,只寫個大概即可。因為我們記上的東西就算已定了位,而學生的思維卻是多變的。為了教會學生,以定位來適應運動多變是不行的,可行的只有變換角度,變換不同的說法,否則,一個問題追求惟一標準的答案,很可能要浪費很多時間,而且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二、系統

系統是指每一節教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練習中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因為從一本書來看,它是整本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部分,從一個單元來看,它又是一個單元的一個部分,正是這一節節的教案構成一個個單元,再構成整本書的教學系統的,因而,只有注意到這一點,才能把每一節的教案都放在它恰當的位置。

例如,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八課備課時,心裡首先要想到本冊書主要學習的是議論文,再次要了解該單元的教學目的是學習提出學習議論文的方法,然後再看第八課採用的是什麼方法提出論點的,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設計學生如何識別和運用這種提出論點的方法,這就達到了本課要求的主要教學目的,且為後邊的幾篇課文的學習做了鋪墊。在大的教學目的的指引下,學生的思考都會圍繞著課文提出論點的方式轉。在講完這一單元後,再來一個知識性的總結,就會使學生發現原來常見的提出論點的方式有這幾種呀!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們無論備哪一節課都不能只顧它自己,要前翻翻,後看看,看看前後和該課的聯系是什麼,是不是需設下那麼一個伏筆和下一堂課的內容銜接呢?總之,一句話,一份教案如果不具備系統性,那麼可以說這位教師對課文的理解是散亂的,那麼教給學生的知識也形不成一個個的網路。

三、實用

所謂實用就是指教案的設計,要適合於自己的學生,適合於自己的實際習慣,不能由自己的性子來,想怎樣就怎樣。

我們就拿語文課本第三冊的語法、句子成分來說,備課時就要考慮自己的學生對短語的知識掌握得怎樣,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情況,才能確定是從短語復習入手備課,還是單刀直入直接從句子成分開始。若備課時如常考慮著這樣的問題,那麼備出來的教案上課時便很少會出現提出了問題,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回答的現象。

當然把實用列為寫好教案的一個大問題來說,主要是要求教師知己知學生,同時也可以說是主要針對那些應付性的教案來說的。什麼是應付性的教案呢?書寫不認真,照抄照搬別人的教案,說話不切實際。這三點說成是應付性教案的特性,我認為是再確切不過了。特別是有的同志備課時較認真,翻閱了不少的課外資料或特級教師的教案,按說,借鑒別人的長處也未免不可,可他想,自己再寫得好也比不上人家特級教師的呀,於是把人家的教案往自己教案本上一抄,認為這算一大成功。但他卻沒想過人家設計的東西,怎能適合自己的學生呢?上課時碰一鼻子灰我想是不可避免的。總之,教案如果備出來沒有實用價值,那它還有什麼意義呢?

綜上所述,備課時如能緊扣教學目的,做到簡明、系統,且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那麼備出來的教案在上課應用時,既得心應手,又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玖』 怎樣做好語文教學設計

新課程的實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它給我們的課堂吹來了春風,課堂變了,學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們的教師茫然了,從傳統教育走過來的教師似乎早就知道課該怎麼上,可現在卻不知道了。經過了許多次的培訓,聽了許多次的講座,隱隱約約中似乎對新課程有了一些理解。可這時代變化太快,還沒等教師們反應過來,有些專家又開始否定這個,肯定那個,在教師面前又出現了那麼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條是真正通往新課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新課程給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有許多的痛苦。在教學中,我不斷肯定自己,又不斷否定自己。我想成為一名有思想的語文教師,可感覺又是那麼難,路是那麼遙遠,但我是不能放棄的。自從聽了遼寧省數學教研室李曉梅主任的報告,我深深懂得,作為一線教師,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教學。經過一些淺薄的思考,我試圖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參考,其中的觀點也未免有些可笑,還望各位專家給予指正。
一、 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課程標准」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明確」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准,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麼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並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麼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適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並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並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課的目標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循環反復、螺旋上升的。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知識積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備等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結合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年段目標作整體思考,使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具體目標和一般目標有機結合。
二、 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
(一) 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查是新課程下優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可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於學情調查的相關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查。「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查不僅要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度的性格表現、情緒的性格表現、意志的性格表現,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但這並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相反,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學情是客觀的,只要有教學、有學生,就有學情問題。與此同時,學情又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計好一篇語文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