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有哪些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
1、數據收集整理。
2、表內除法(一)。
3、圖形的運動(一)。
4、表內除法(二)。
5、混合運算。
6、有餘數的除法。
7、萬以內數的認識。
8、克和千克。
9、數學廣角──推理。
10、總復習。
主要學習:
表內乘法和除法,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不進位、退位)含有加、減、乘、除的兩步計算題和括弧的認識,也就是簡單的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
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其它的還有統計和初步認識,能用一個方格表示5個或10,圖形的簡單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重量單位千克和克等計量單位的簡單認識,所學內容比較簡單。
重點要注意乘法口訣的記憶和應用乘法口訣做簡單的表內乘除法,兩步計算的運演算法則和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B.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有哪些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
一、長度單位:
1、統一長度單位。
用人的身體一部分作為測最長度的單位有什麼缺點因為人與人之間身體高矮不同,作、腳、兩臂有長有短,測量出來的物體長度很不準確!後來人們就規定了一定的長度作為長度單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統一的長度單位。
2、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在測盆較短的物體時通常用厘米作單位,估計一厘米的長度:食指寬、田字格寬、圖釘的長等等。
3、認識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認識線段。
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加法:
100以內的數的加法(不進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兩位數加兩位數(練習課)。
2、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三、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初步認識。
2、直角的初步認識。
3、銳角和鈍角。
四、2~6表內乘法:
1、乘法的初步認識。
2、2~6的乘法口訣。
五、觀察物體:
觀察物體、觀察立體圖形。
六、7~9表內乘法:
7~9的乘法口訣。
七、認識時間:
認識時間。
八、數學廣角——搭配:
排列、組合。
C.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是什麼
二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
1、認識厘米和米。
2、認識線段。
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3、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4、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
5、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應用題。
6、連加。
7、連減。
8、加減混合。
9、加、減法估算。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特點。
2、直角的認識。
3、單元測試題。
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認識。
2、5的乘法口訣。
3、1、3、4的乘法口訣。
4、乘加乘減。
5、6的乘法口訣。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訣。
2、倍數。
3、8的乘法口訣。
4、9的乘法口訣。
第七單元統計。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
1、數的組合。
2、數的排除。
第九單元總復習:
1、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2、表內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觀察物體。
5、統計。
6、綜合練習(一)。
7、綜合練習(二)。
D.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是什麼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內容是如下:
一、比較
1、挑選水果
2、選衣服
3、整理衣服
二、配對
1、分水果
2、看電影
三、10以內的加法
1、我的鉛筆
2、做運動
3、水果裝盤
4、校園一角
四、10以內的加法
1、小小文具店
2、公園里
3、兩棵大樹
五、我學會了
1、綜合練習一
2、綜合練習二
E. 二年級數學書,這種布9元一米,我要10米.一共需要多少錢呢怎麼寫算試
一共需要90元。
9X10=90元
這是二年級上冊的題,只學了9×9,孩子並不理解9×10,應該10-1=9(米)9×9=81元81+9=90元。
乘法的計演算法則:
數位對齊,從右邊起,依次用第二個因數每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到哪一位,得數的末尾就和第二個因數的哪一位對齊;
1、十位數是1的兩位數相乘方法: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相加,得數為前積,乘數的個位與被乘數的個位相乘,得數為後積,滿 十前一。
2、個位是1的兩位數相乘方法:十位與十位相乘,得數為前積,十位與十位相加,得數接著寫,滿十進一,在最後添 上1。
3、十位相同個位不同的兩位數相乘方法:被乘數加上乘數個位,和與十位數整數相乘,積作為前積,個位數與個位數相乘作為後積加上。
F. 二年級數學教學建議怎麼寫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身心可塑性強。看待二年級學生的學習,不能單一地看學習成績。從心理發育看,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覺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時注意力的穩定性遠遠不夠。由於個體的差別,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對待學習仍帶有游戲的態度,所以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教學要有其獨特之處。
二、本學期成功的地方:
1、本學期注重了學生專注聽講,思維能力的培養。
方法:(1)、課堂上,老師的眼睛看誰,就由誰來回答。
(2)、課堂上,老師為每個孩子准備很多學具,讓孩子多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嘴講
題。 讓孩子的眼、腦、手、口並用來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3)、當孩子學習中有困難,不要輕易的告訴答案,應給孩子搭個台階,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從而
自己找到答案,提升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書中87頁第4題時:有的孩子能直接想出答案,有的孩子不能,怎麼辦?這時,給每個孩子准備數字8、9的卡片,能直接想出答案的孩子,用數字卡片拼一拼,驗證一下你的結果。不能直接想出答案的孩子,藉助數字卡片拼一拼,尋找答案。這樣,好孩子有事做,同時也給了其他孩子思考的時間,效果很好。
2、本學期還注重了計算能力的培養。(認真做,會檢查。)
口算堅持天天練。課前聽算,每天晚上做口算小卷。
練口算要注重全面,(加減乘除混合練),注意提高速度,注意正 確率。
經過這樣的訓練,全班同學的計算能力大大增強,在期末數學考試中,沒有因為計算錯誤而丟分。
三、今後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地方:
1、在教學乘除法意義的時候,一定要打透,並及時鞏固,避免孩子們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會結合意義講題;在橫看,豎看圖,列加法算式的時候出現錯誤,不能真正的理解並靈活的應用。
2、在教學中注意學生有序思考,有序觀察的指導。
3、課堂上注重學習方法的提煉。
4、教學中出現的數量關系式適當的滲透給孩子。
5、課堂上注重捕捉有效的資源並合理的利用。
6、課堂上盡量做到讓所有孩子都動起來,讓課堂無死角。
7、備課前應對每個單元的知識網路圖清晰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清楚的了解每一課的知識點,每一道練習的目的是什麼,注重單元整理復習課的指導,孩子們從主題圖入手抓知識點,從練習題入手找易錯點,能根據重點、易錯點當小老師獨立出題。每節課課後,也可以讓學生嘗試出題。每個單元都這樣復習,到期末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自己整理復習了。
四、教學建議:
1、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發揮教師群體力量進行備課,進而彌補自身個體鑽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准確把握教材。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水平。
4、抓住開放式練習,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練習的設計中應該有許多答案不唯一的開放性練習題,這樣的練習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對新知的掌握,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靈活性和嚴密性。
5、在計算題的教學中,要使學生透徹地理解算理,同時要多練,且形式多樣地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
6、加強學習習慣和策略的培養。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會檢查的習慣等等。
7、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做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五、難題、易錯題類型:
1、請你橫著看,每排( )個,有( )排。
也就是( )個 ( )
列加法算式: 此處易錯
列乘法算式:
請你豎著看,每列( )個,有( )列。
也就是( )個 ( )
列加法算式:
列乘法算式:
2、看圖寫算式
乘法算式:( ),表示( )個( )相加的和是( )
除法算式:(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除法算式:( ),表示每( )個分一份,分成了( )份。
3、一節課35分鍾,2:35下課,這節課是從( )時( )分開始上課的。
4、分針從5走到8,經過了( )。
5、56裡面有( )個7,列式( ) ( )÷=7 8÷( )=12÷( )
2的4倍是( ), 8是4的( )倍, 比48少19的數是( ),
( )的2倍是10, 4的( )倍是8 , 81比18多( )。
6、每兩棵樹中間放2盆蘭花,從第3棵樹到第9棵樹之間能放( )盆花。
7、一節課35分鍾,7:45上課, 時 分下課。
8、判斷題
(1)求幾個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
(2)把28個蘋果分給7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4個。
9、 8=( )÷( ) 這樣的題學生理解困難。
總之,針對二年級孩子的特點,在平日的教學中,應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發展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