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課本不都用人教版
我國中小學教材編寫改革,也把競爭作為一個方向。從2001年開始,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從原來的「一綱一本」發展到後來的 「一綱多本」,即從只有一套固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發展到目前的多套教材。這也是教育部門所稱的「百花齊放」。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十分有限的競爭,而且,教材編寫的主導權,以及教材選用的決策權,還是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手上。也就是說,教材編寫還是對行政機構負責,行政機構滿意,教材編寫者也就不用顧及學校、教師、家長的意見。
這就出現了政府部門說好,而公眾反映卻不佳的教材編寫困境,以及教育部派專家去調查意見,再把專家意見反饋到教材編寫者的「流程」。如果學校、教師和家長有選擇權,當是編寫者主動「放下身段」去聽學校、教師們的意見,去跟蹤使用效果,並把這些意見反映在教材修訂中。靠教育部專家去聽意見,再反饋給編寫者的「工作流程」,難以避免調查專家根據偏好對意見進行取捨(意見失真),以及編寫者是不是真會參考意見的問題。某種程度上說,這還是編寫教材的 「閉循環」,這樣修訂的教材,同樣會有爭議。
建立我國教材編寫、選用的全面競爭機制,是我國教材編寫改革的目標,但實現這一目標,尚需時日。在目前的情形下,為讓公眾的意見,能更充分地傳達到教材編寫者,除了教育部專家進行調查之外,還有必要建立公開徵求意見平台,廣泛收集意見。這方面,我國制訂《教育規劃綱要》的好做法,應該傳承——為制訂《教育規劃綱要》,工作小組及其辦公室先後在境內外召開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和研討會1800餘次;兩次公開徵求意見,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渠道提出意見建議460多萬條。這被認為是《教育規劃綱要》制訂取得的《綱要》之外的成果,對教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貢獻。
中小學教材的修訂,當然無法與《教育規劃綱要》制訂相提並論,但其重要性不可輕視,工作思路也應該一致,如果採取這種集思廣益、良性互動的方式,可以讓各方意見充分呈現,讓教材編寫有一定開放性,同時也把這一過程,變為如何編好教材、用好教材、教育好學生的討論。
B. 北京初中數學教材是不是人教版的
1、標題
人教版:標題清晰直指目標。
北京課改版:標題形式更加多樣化、生活化。
2、每期重點
人教版:初一下期重點在代數,初二上期重點在幾何。
北京課改版:初一下期重點在幾何,初二上期重點在代數。
3、章節
人教版:每個章節呢榮由淺入深,逐步提升,層次感強。
北京課改版:每章內容安排上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逐步過渡到教學內容上來。
4、例題和課後習題
人教版:例題和課後習題比較難。
北京課改版:例題和課後習題比較簡單。
(2)為什麼數學不是人教版擴展閱讀:
教材的編排方式。
教材的編排是決定一個年級中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將按照怎樣的次序組成,或這門學科內容在幾個年級中的排列次序。教材的編排方式一般有四種:
1、直線式排列。這種排列方式是對一科教材內容採取環環相扣、直線推進、不予重復的排列方式。也就是說,在教材的內容排列中,後面不重復前面已講過的內容。
2、螺旋式排列。它針對學習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簡、深淺、難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內容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復出現,逐步擴展,螺旋上升。
3、分支平行式。是把內容分為若干個平行的單元,針對這些平行單位分別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逐一開展教學活動,最後進行總結。
4、綜合式,是上述幾個方式的
C. 為什麼小學數學選用北師大版,不選用人教版呢
摘要 1、課文不同,排版也不同,人教版的要活潑些,而北師大的題比較多,北師大版的比人教版的難。
D. 為什麼沒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
LZ您好!有人教的高中數學啊!我們浙江學的就是人教版的。具體可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網站去看!
具體下載是沒有的,但是電子課本和相關的教學視頻有!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上看看吧
E. 為什麼高中數學用北師大的而不用人教版的
地域問題,也有地區用人教的
F. 小學數學人教版與北師大版的區別
知識的內容基本差不多,就是在內容的編排上有差異,而且北師大的教材書本內容少,要教師補充,人教版的書上內容多些,教師補充的少些
G. 我這里有一所學校,語文課本,數學課本這些課本都是人教版的,只有品德課本是粵教版的,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並不影響整體上課效果,大家使用的教材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孰高孰低,只不過版本不同罷了。
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雖然教材版本不同,但是教學上能夠達成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不會耽誤孩子們的學習。
對於教材版本的使用,前兩年國家都是放寬政策,允許地方上參與教材版本的編寫,因而就出現了一些帶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內容了。
後來在使用過程中,大家的感受都是一言難盡,很多學校都是重新以人教版為准,但是不排除個別情況,還有一些教材版本沒有完全更換過來。
這種情況需要時間來慢慢過渡,一個學段的同學畢業了,從新一屆同學開始,就可以重新使用人教版教材。
但是就算最後沒有更換過來,也並不代表問題有多嚴重。畢竟所有相關同學使用的都是一樣的教材版本,大家的起跑線都一樣,考試內容都是一樣的,這就不會造成任何家長們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了吧。
H. 數學為什麼要分人教版和北師大版
數學為什麼要分人教版和北師大版
總的教學內容基本一樣,1、學法不同 北師大版貌似靈活,人教版重視雙基2、學習順序不同,同樣的內容有時會安排在不同的學期和章節
I. 請問,岳陽市初一年級用的數學教科書及英語教科書是哪個版本的,是不是人教版啊
數學不是人教版,是湖南省本地出版的,湘教版。
J. 數學北師大版和人教版有什麼區別
一、出版時間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數學: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是2009年11月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二、作者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數學:作者是吳江媛。
2、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三、章節不同
1、人教版初中數學:分為有理數、整式的加減、相交線與平行線、平行線及其判定。
2、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幾何圖形初步。
初中數學造成分化的原因
1、被動學習
許多同學進初中入後,還像小學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2、學不得法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
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視基礎
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4、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
初二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
而初二學生正處於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數學學習接受能力的差異。
除了年齡特徵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要求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