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中的奧數是什麼

數學中的奧數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9 10:32:57

① 奧數是什麼

「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1934年—1935年,前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

2012年,IMO已成為一項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學科競賽,同時也是公認水平最高的中學生數學競賽。中國的數學競賽始於1956年。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等人的倡導下,由中國數學理事會發起,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四城市首先舉辦了高中數學競賽。

好處

奧數相對比較深,數學奧林匹克活動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引導少年積極向上,主動探索,健康成長的一項有益活動。

有許多涉及到實際應用的問題,如計數、圖論、邏輯、抽屜原理等。解決這類問題,一般都需要對實際問題的數學意義進行分析、歸納,把實際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然後用相應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

② 什麼是奧數呀

「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1934年和1935年,前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近年來,我國各種以遠遠高於課堂數學教學內容為主的各種課外數學提高班、培訓班紛紛冠以「奧數」的名號,使得「奧數」培訓逐漸脫離奧賽選手選拔的軌道,凸顯出泛大眾化的特徵。雖然不少知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工作者發出了謹防「奧數」走偏的呼聲,但「奧數」成績與中學升學之間的微妙關系使得「奧數」內涵的擴大化趨勢難以阻擋。凡是各學校、團體主辦的各種杯賽針對性極強的課外數學培訓統統披上了「奧數」的外衣,脫離課本、強調技巧成了「奧數」的代名詞。 1、「奧數」究竟學些什麼? 奧數」究竟是什麼?它和我們平時學的數學課有什麼區別和聯系?我想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都不一定很清楚,可能就覺得只有那些思路比較新、怪,難度比較大的所謂「難題」、「偏題」才是「奧數」。其實不然。 奧數仍然是屬於數學這一門學科,我想這是毫無疑問的。奧數中當然也有和我們平時所學的課堂上的數學相聯系的部分,是課堂內容的深化和提高;但是奧數中更多的是和課堂上的數學看起來不沾邊的內容,那麼這部分內容究竟是什麼,又來自於哪裡呢? 數學的范圍是極其廣泛的,世界上最權威的分類法大概把數學分成了幾十個大類,一百多個小類。我們從小學高年級的一元一次方程開始算起,一直到高中畢業,在七、八年的時間里,所涉及的數學類別也就是平面幾何、三角函數、線性方程(組)、解析幾何、立體幾何、集合論、不等式、數列等等。作為數學教育,當然應該以這些內容為主,因為它們是數學的核心方法和領域,但是這些內容就是連初等數學的范疇也沒有完全覆蓋。 那好了,什麼是奧數?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數學課上所不講、也沒有時間去講的一些數學分支的基礎內容,比如圖論、組合數學、數論,以及重要的數學思想,比如構造思想、特殊化思想、化歸思想等等。這些內容的選擇是很科學的,因為這些領域的基本方法和簡單應用是不需要專門的數學工具的,而且帶有很強的趣味性和游戲性。這些方法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拓展它們的思維和知識面自然是很有幫助的。 順便說一句,其實奧數裡面,特別是中低年級奧數中,有很多內容是來自於中國古代數學專著的方法和思想,比如「盈虧問題」,比如「雞兔同籠」,還比如高年級或中學奧數中要介紹的「中國剩餘定理」等等。我認為這些方法看似簡單,但是其中的確凝聚了中國古代數學家的超凡智慧,並且與西方的數學方程思想很不一樣,獨辟蹊徑,自成一派。我想這也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學習它自然是很有裨益的。 我們在「奧數」的教學實踐中,並不是一味的去追求難,追求怪,也一直是本著「打實基礎,靈活運用」的目的在操作,主要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它們對一些數學中看似不起眼的常識、小結論的認識,比如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來解決對角線垂直的任意四邊形面積問題,再比如等比數列求和與循環小數化分數的方法間其實存在著本質的聯系,並且裡面還涉及到了一點「構造」的思想等等,於平凡處見不平凡,化腐朽為神奇,讓學生在「我怎麼沒想到」的感嘆聲中不斷加深對數學的認識,在不知不覺中進步。 2、「奧數」適合什麼樣的學生學習? 在我看來,奧數主要是針對課堂上的數學學得相對比較扎實,學有餘力且又對於數學有著一定興趣的學生。 但同時也要看到,適合學奧數的學生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奧數學習也是必須要分層次、分難度,根據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內容和難度,因人因地因時而宜的。我覺得難度的選擇,最好是以學生上課能聽懂,課下花點功夫就能基本掌握為准。另一方面,我也很不贊成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平時數學課上的內容暫時還都沒有學得比較好的話,那麼還是要以平時課堂的數學內容為主,要不然花時花力花錢還於事無補。 3、「奧數」不等於「提前學」 我看到網上有一篇名叫《小學奧數熱過了頭》的文章,作者是上海數學特級教師周繼光老師。在周老師看來,奧數好像就變成了是「提前學」的代名詞。他在該文章中這樣說道:最近筆者在書城的奧數「書海」中隨意買了一本《沖刺金牌——全國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最新優秀試題精選與題解》,它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地2000-2002年的小學數學競賽題。我從中找出38道有關幾何圖形的試題,全部做了一遍,發現竟有30道題要用到初二以上的知識,如勾股定理、根式運算、比例線段、等積變換等才能解決。另有七道題也要用到初預、初一的有關知識才能解決。只有一道題可用小學數學知識解決。書中的代數試題也有類似情況。試想一下,把這些題目讓一般的小學生去啃,不是為難他們嗎?如此不恰當的超前訓練不僅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而且會使絕大部分學生從此懼怕數學而遠離數學,甚至厭惡數學。沉重的心理壓力將會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此不少老師與家長深為憂慮。 周老師以上這段話,我不敢苟同。首先,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這一點是小學四年級的內容,所謂的「等積變換」其實在小學奧數里也就是這么點內容,最多再深入一步,等高的三角形面積之比等於底之比,至於旋轉變換、反射變換等都是沒有的。比例也是小學的內容,當然上海小學的內容可能比別處少一些,因為它有個初中預科班,其實就相當於一般的小學六年級。全國小學數學競賽是不能因為上海的特殊情況而減少大綱內容的,如果周老師非把這部分內容也認為是初中的話,那這個問題就真的說不清楚了;其次,線段的比例自然也是小學的內容,只要不是涉及到相似三角形或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就我的教學實踐來看,全國小學數學競賽的幾何題目基本上只要利用三角形面積的簡單變換就能解決,頂多加上一點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或者字母表示數,這也都是小學五年級的內容。 至於勾股定理,一般只涉及到勾三股四弦五,並不要去真的計算什麼平方,即使計算也都是好數字,什麼根式運算是壓根就不會出現的。筆者曾經精選幾道競賽題寫過一篇文章《剖析小學幾何》,其中就介紹了華杯賽中的一些難題,也只要用到小學的知識,只不過靈活多了。 「提前學」好不好?我也認為不好,沒有必要。那麼奧數里究竟有沒有提前學的數學知識?有。不過占的比例很少,大部分奧數的內容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交待了,它和正統的數學課堂講的內容是沒有交集的,平時的數學課會講抽屜原理嗎?會講哥底斯堡七橋問題嗎?會講中國古代的「雞兔同籠」,「盈虧問題」嗎?不講。同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直是避免把初中的內容來講;什麼絕對值、實數、代數式(當然最基本的平方差、完全平方六年級下學期還是要教的)、嚴密的幾何論證等等都是不講的。六年級涉及到的一些證明問題,也都是一些染色問題、抽屜原則等等,並沒有提前涉及中學的幾何代數證明。 下面說說方程,就我和學生的接觸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學習字母表示數,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方程的思維方式。通過奧數的學習,他們認識上得到了提高,培養了良好的方程思維,也明白了列方程和解方程是完全可以分開的兩個數學思維活動過程。當然,小學奧數對方程的要求要比小學課本上稍多一些,六年級上學期要求一元一次方程的靈活運用,下學期要求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但是我們絕不會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和根式運算。 因此,奧數並不是「提前學」,更不是有些人說的「數學中的雜技」,它就是課堂外的數學,和課堂內的數學是主幹與支乾的關系,既是課堂的提高和深化,又是拓展視野的數學園地。所謂「提前學」帶給學生們的種種負擔與不良影響並不適用於「奧數」,至少是不適用於「奧數」中的絕大部分內容。

③ 什麼叫奧數

「奧數」的全稱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在世界上有著悠久的歷史,1934年-1935年,前蘇聯就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於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名稱,而第一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於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

奧數可以激發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簡單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它用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數學中的奧數是什麼擴展閱讀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國內的奧數競賽,國際間的奧數競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奧數在其它一些國家並不表現出「病入膏肓」,相反,奧數成了一些國家發現傑出數學人才的平台。1894年,匈牙利通過決議准備數學競賽,這一賽事的正面作用是明顯的,發現了一大批有潛力的人才,其中包括著名力學家馮·卡門,著名經濟學家、1994年因博弈論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豪爾紹尼等鼎鼎大名的人物。

中國的奧數教育問題很多,一方面存在著片面追求難、怪、偏等有違教育規律的問題,另一方面,一些學校規定奧數獲獎學生可以優先獲得教育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教育公平,奧數教育「特權」的存在,也直接導致一些家長和老師對奧數「頂禮膜拜」,卻絲毫不顧及學生是否對奧數有興趣,不管有沒有興趣,都得跟著奧數的「魔棒」轉。

④ 奧數是指什麼

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

1934年-1935年,前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但旅費由參賽國自理。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

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

拓展資料: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青少年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目的是:發現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份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系。

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第一屆競賽由羅馬尼亞主辦,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共7個國家參加競賽。以後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都是每年7月舉行(中間只在1980年斷過一次),參賽國從1967年開始逐漸從東歐擴展到西歐、亞洲、美洲,最後擴大到全世界。

2013年參加這項賽事的代表隊有80餘支。美國1974年參加競賽,中國1985年參加競賽。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運轉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有了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常規,並為歷屆東道主所遵循。

⑤ 奧數是什麼意思

奧數就是奧林匹克數學的簡稱。1934年和1935年,前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羅馬尼亞數學物理學會邀請東歐國家中學生參加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的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從此每年一次,至今已舉辦了50屆。
奧數的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有些題目的難度大大超過了大學入學考試,有些題目甚至數學家也感到棘手。通過這樣高水平的比賽,可以及早發現數學人才,然後進行培養,使其脫穎而出。
近年,國內外很多名牌大學和重點中學比較注重奧數人才,通常通過奧數選拔優秀生源。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對奧數優秀的學生偏愛有佳,每年有很多全國高中數學競賽成績優異的學生直接免試進入北大數學系。
由於,高校和重點中學對奧數人才的重視,近年來,又出現了小學奧數一詞。小學奧數全稱叫「小學奧林匹克數學」,或叫「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稱呼起源於「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體現了數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其實它更准確應稱為「小學競賽數學」。

⑥ 數學奧數是什麼意思

您好!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數。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⑦ 「奧數」是什麼意思

奧數的意思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數。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

(7)數學中的奧數是什麼擴展閱讀:

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

我國的高中數學競賽分三級:每年10月中旬的全國聯賽;次年一月的CMO(冬令營);次年三月開始的國家集訓隊的訓練與選拔。

對我國中學影響較大的還有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該賽也分三輪進行:美國中學數學競賽,考試形式是30道選擇題,要求90分鍾內完成;美國數學邀請賽,考15道填空題,答案均為不超過999的正整數,要求3個小時內完成;美國數學奧林匹克,這是美國國內水平最高的數學賽活動,每次考5道題,3.5小時內完成。

⑧ 什麼是奧數

奧數就是有趣味的數學、有較大難度的數學、有好方法解決的數學、用來競賽選拔的數學。

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奧數中有我們平常數學課上所不講、也沒有時間去講的一些數學分支的基礎內容,比如圖論、組合數學、數論等等,還有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比如構造思想、特殊化思想、化歸思想等等。

涉獵這類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拓展他們的思維,增強思維的條理性,它們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擴展。

奧數題普遍比較難。既然是為競賽服務,當然應該有難度才行,它們是普通課堂內容的深化和提高,不同的試題有多種不同的視角,需要有較深入的分析才可解答,這類考題可以考查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8)數學中的奧數是什麼擴展閱讀

1、奧數在我國曾經被稱為「趣味數學」

因為奧數題中,尤其是在小學奧數題中,許多都帶有很強的趣味性和游戲性。這類奧數題,題面看似簡單,幾乎人人都能看明白;題意生動有趣,但很有迷惑性。

求解的方法很多,絕大多數人只會用笨辦法做,麻煩、費時,而正確快捷的解答方法往往簡單巧妙。

2、奧數依然是數學,是課堂數學的拓展

世界上最權威的分類法大概把數學分成了幾十個大類,一百多個小類。一元一次方程、平面幾何、三角函數、線性方程(組)、解析幾何、立體幾何、集合論、不等式、數列等等。

作為數學教育,當然應該以這些內容為主,因為它們是數學的核心方法和領域,但是這些內容就連初等數學的范疇也沒有完全覆蓋。

⑨ 什麼是奧數

「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1934年—1935年,前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目錄

奧數
奧數概述歷史近年奧數在中國奧數實質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概述獎項介紹職責大致規則細則學習奧數的方法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簡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總體介紹國際賽史IMO競賽章程規定國內賽況國內措施—試二試
高中數學競賽大綱(修訂討論稿)
中國數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制定高中數學聯賽概述高中數學聯賽內容奧數
奧數概述歷史近年奧數在中國奧數實質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概述獎項介紹職責大致規則細則學習奧數的方法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簡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總體介紹國際賽史IMO競賽章程規定國內賽況國內措施—試二試
高中數學競賽大綱(修訂討論稿)
中國數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制定高中數學聯賽概述高中數學聯賽內容
展開 編輯本段奧數
奧數概述

「奧數熱」受控制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簡稱IMO,是一項以數學為內容,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國際性競賽活動,至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現在,IMO已成為一項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學科競賽,同時也是公認水平最高的中學生數學競賽。我國的數學競賽始於1956年。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等人的倡導下,由中國數學理事會發起,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四城市首先舉辦了高中數學競賽。 有認為,表述為''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簡稱應是''數學奧賽''.表述為''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題''的簡稱應是''數學奧賽題''.表述為''數學模擬奧林匹克競賽題''的簡稱應是''數學模擬奧賽題。''
歷史
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羅馬尼亞數學物理學會邀請東歐國家中學生參加,在布加勒斯特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從此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舉辦了50屆。
近年奧數在中國
近年來中國代表在數學奧林匹克上的成績就像中國健兒在奧運會的成績一樣,突飛猛進,從40屆到第43屆,中國代表隊連續四年總分第一。
奧數實質
奧數相對比較深,數學奧林匹克活動的蓬勃發展,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引導少年積極向上,主動探索,健康成長的一項有益活動。有許多涉及到實際應用的問題,如計數、圖論、邏輯、抽屜原理等。解決這類問題,一般都需要對實際問題的數學意義進行分析、歸納,把實際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然後用相應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在這一構造數學模型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用數學觀點看待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用數學語言和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揭示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學概念及其關系的能力等等。使學生能夠在這一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看到數學的實際作用,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美的感受力。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奧林匹克數學的這一教育功能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編輯本段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概述
獎項名稱: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其他名稱: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 創辦時間:1959年 主辦單位:由參賽國輪流主辦
8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得主
獎項介紹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國際中學生數學大賽,在世界上影響非常之大。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目的是:發現鼓勵世界上具有數學天份的青少年,為各國進行科學教育交流創造條件,增進各國師生間的友好關系。這一競賽1959年由東歐國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助。第一屆競賽由羅馬尼亞主辦,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共7個國家參加競賽。以後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都是每年7月舉行(中間只在1980年斷過一次),參賽國從1967年開始逐漸從東歐擴展到西歐、亞洲、美洲,最後擴大到全世界。目前參加這項賽事的代表隊有80餘支。美國1974年參加競賽,中國1985年參加競賽。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運轉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有了一整套約定俗成的常規,並為歷屆東道主所遵循。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但旅費由參賽國自理。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
職責
主試委員會的職責有7條: 1.選定試題 2.確定評分標准 3.用工作語言准確表達試題,並翻譯、核准譯成各參加國文字的試題 4.比賽期間,確定如何回答學生用書面提出的關於試題的疑問 5.解決個別領隊與協調員之間在評分上的不同意見 6.決定獎牌的個數與分數線。 考試分兩天進行,每天連續進行4.5小時,考3道題目。同一代表隊的6名選手被分配到6個不同的考場,獨立答題。答卷由本國領隊評判,然後與組織者指定的協調員協商,如有分歧,再請主試委員會仲裁。每道題7分,滿分為42分。 7.競賽設一等獎(金牌)、二等獎(銀牌)、三等獎(銅牌),比例大致為1:2:3;獲獎者總數不能超過參賽學生的半數。各屆獲獎的標准與當屆考試的成績有關。
大致規則
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由參賽國輪流主辦,經費由東道國提供,但旅費由參賽國自理。參賽選手必須是不超過20歲的中學生,每支代表隊有學生6人,另派2名數學家為領隊。試題由各參賽國提供,然後由東道國精選後提交給主試委員會表決,產生6道試題。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試題確定之後,寫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語言,由領隊譯成本國文字。主試委員會由各國的領隊及主辦國指定的主席組成。這個主席通常是該國的數學權威。主試委員會的職責有7條:1)、選定試題;2)、確定評分標准;3)、用工作語言准確表達試題,並翻譯、核准譯成各參加國文字的試題;4)、比賽期間,確定如何回答學生用書面提出的關於試題的疑問;5)、解決個別領隊與協調員之間在評分上的不同意見;6)、決定獎牌的個數與分數線。
細則
考試分兩天進行,每天連續進行4.5小時,考3道題目。同一代表隊的6名選手被分配到6個不同的考場,獨立答題。答卷由本國領隊評判,然後與組織者指定的協調員協商,如有分歧,再請主試委員會仲裁。每道題7分,滿分為42分。 競賽設一等獎(金牌)、二等獎(銀牌)、三等獎(銅牌),比例大致為1:2:3;獲獎者總數不能超過參賽學生的半數。各屆獲獎的標准與當屆考試的成績有關。 做題,有選擇性和針對性的做題:
學習奧數的方法
「題海無邊,題型有限」。學習數學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有了扎實的基本功再進行「奧數」的學習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在孩子真正掌握了「奧數」的學習方法後,堅持每天做一定數量的練習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做題的前提是對學過的知識有了透徹的領悟,做題不光是只做難題,簡單、中等、難,這三類題都要做,最好把比例控制在3:5:2為最佳。從而避免了孩子難題還會做,中等題和基本題總是准確率不高的現象。五年級開始後要堅持每天做十道左右的題。為了提高孩子解題速度,根據題目的難度每次限時40-60分鍾,然後由家長嚴格計時並根據標准答案判分。記錄不會做或做錯的題目,有能力的家長可以自己給孩子講解,最好把一時不理解的題目請教相關的有豐富經驗的老師,直至弄懂、弄通為止!!!對於做題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這是我們做題最終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以前不會做或做錯的題目,以後一定要讓孩子不定時的至少再做一次!題目的選擇可根據正在學習的奧數課程和輔導老師的建議,由孩子和家長一起討論來決定。學習幾個知識點後一定要做一些綜合試卷或綜合題,主要針對孩子學習的「薄弱」環節,要求輔導老師必須有針對性地給孩子多做些題目。做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從小培養孩子具有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注意:剛開始做題前一定要對所學知識已經透徹、深刻的掌握,否則題做得再多的也只會事倍功半,起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簡介
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是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較高層次的數學競賽。1985年,由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大學倡議,中國數學會決定,自1986年起每年一月份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冬令營為期5天,第一天為開幕式,第二、第三天考試,第四天學術報告或參觀游覽,第五天閉幕式,宣布考試成績和頒獎。CMO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每天3道題,限四個半小時完成。每題21分(為IMO試題的3倍),6個題滿分為126分。各省、市、自治區派出選手參賽,還有香港、澳門和俄羅斯代表隊。題目難度較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為高,技術性極強。比賽設有一至三等獎。成績頂尖學生將進入中國國家集訓隊,預備同年7月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從1990年開始,冬令營設立了陳省身杯團體賽。從1991年起,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它成為中國中學生最高級別、最具規模、最有影響的數學競賽。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總體介紹
數學賽事 數學競賽是發現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重大數學競賽的優勝者,大多在他們後來的事業中卓有建樹。因此,世界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數學競賽活動。十餘年來,我國中學數學競賽活動蓬勃發展,其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我國中學生在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多次榮登榜首,成績令世人矚目,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數學才能。在教育行業,新東方的奧數會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和發展方向給予具體的指導,一直是業界的領先者。 了解國際賽史,熟悉國內賽況,認識數賽意義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國際賽史
在世界上,以數為內容的競賽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希臘時就有解幾何難題的比賽;我國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的賽馬,實是一種對策論思想的比賽;到了16、17世紀,不少數學家喜歡提出一些問題向其他數學家挑戰,有時還舉行一些公開的比賽,方程的幾次公開比賽,賽題中就有最著名的費爾瑪大定理:在整數n≥3時,方程沒有正整數解;…… 近代的數學競賽,仍然是解題的競賽,但主要在學生(尤其是高中生)之間進行。目的是為了發現與培育人才。 現代意義上的數學競賽是從匈牙利開始的。1894年,為紀念數理學會主席埃沃斯榮任教育大臣,數理學會通過一項決議:舉行以埃沃斯命名的,由高中學生參加的數學競賽,每年十月舉行,每次出三題,限4小時完成,允許使用任何參考書,試題以奧妙而奇特的形式見長,一般都有富創造特點的簡明解答。在埃沃斯的領導下,這一數學競賽對匈牙利的數學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許多卓有成就的數學家、科學家是歷屆埃沃斯競賽的優勝者,如1897年弗葉爾、1898年馮卡門等。 受到匈牙利的影響,數學競賽在東歐各國蓬勃開展:1902年羅馬尼亞,1934年前蘇聯,1949年保加利亞,1950年波蘭,1951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相繼進行了數學競賽。 把中學生的數學競賽命名為「數學奧林匹克」的是前蘇聯,採用這一名稱的原因是數學競賽與體育競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崇尚奧林匹克精神。競賽的成果使人們意外地發現,數學競賽的強國往往也是體育競賽的強國,這給了人們一定的啟示。 1934年在列寧格勒,1935年在莫斯科,有關的國立大學分別組織了地區性的數學競賽,並稱之為「中學數學奧林匹克」。當時,莫斯科的著名數學家都參加了這一工作。前蘇聯的數學奧林匹克分為五級:學校奧林匹克,縣奧林匹克,地區奧林匹克,共和國奧林匹克,全國奧林匹克,再選出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六名代表。 對國際間組織數學競賽最熱心的是羅馬尼亞的教授羅曼。經過他的積級策劃,1959年7月,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簡稱IMO)在羅馬尼亞古都布拉索舉行,拉開了國際數學競賽的帷幕。當時參加競賽的學生共52名,分別來自東歐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前捷克斯洛伐克、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前蘇聯等7個國家。每個國家有8名隊員,前蘇聯只派了4名隊員。以後(除1980年由於東道主蒙古經費困難而暫停)每年舉行一次,到1990年在我國舉辦第31屆時,已發展到54個國家和地區的308名選手。到1995年在加拿大舉辦第36屆時,雙增加到73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名選手。
IMO競賽章程規定
(1)一年一度的IMO的東道國由參賽國(或地區)輪流擔任,所需經費由東道國負擔,整個活動由東道國出任主席,由各國領隊組成的主試委員會主持,試題和解答由參賽國提供,每國3—5題(也可不提供),東道國不提供試題,而由東道國組成選題委員會,對各國提供的試題進行評議與初選,主要考慮試題是否與以往的試題重復,並把試題按代數、數論、幾何、組合數學、組合幾何等分類,確定試題難度(A、B、C三級),選擇30題左右。如果這些題有新解法的話,還要求提供原解法以外的解答,譯成英文供主試委員選用。 (2)每個參賽團組織一個參賽隊,成員不超過8人,其中隊員不超過6人(是中學或同等級學校學生),正、副領隊各1人,考試分兩天兩試,每試3題,每試4.5小時,每題7分,所以每個選手的最高得分是42分。 (3)IMO的官方用語為英、法、德、俄語,而參賽國大約需要26種文字,屆時由各領隊把試卷譯成本國語言,並經協調委員會認可。度卷先由各國的正、副領隊評判,再與協調委員會協商(每個協調員負責一個試題的評分),如有分歧,由主試委員會仲裁,協商工作是在信任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 (4)IMO的獲獎人數約占參賽人數的一半,評獎根據分數段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其比例平均為1:2:3。此外,主試委員會還可因在某個試題上作出了非常漂亮(指思路簡捷巧妙,有獨創性)或在數學上有意義的解答的學生給予特別獎。 為避免再次出現1980年那樣的中斷,IMO設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有的譯為場所委員會)負責確定各屆的東道主。 按IMO的規定,每一屆的東道主必須向上一屆的所有參賽國發出邀請,而新參加的國家則應當向東道主表明參加的意願,再由東道主發出邀請。 東歐外的國家中,第一個加入的是芬蘭(1965年第7屆),接著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典、荷蘭等也都在60年代陸續加入。1974年,美國、越南加入。此後,參加國逐年增加,並遍布歐、美、亞、非及大洋洲,IMO才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性的數學大賽。 1988年第29屆,根據香港的建議,IMO首次設立了榮譽獎,獎給那些雖然未得金、銀、銅牌,但至少有一道題得滿分的選手。這一措施,大大調動了各參賽國及其參賽選手的積極性。 IMO的精神就是奧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在於取勝,而在於參加。」據此,自1983年第24屆以來,雖然每一個代表隊(6個人為組員)都計算自己的總分,且知道按總分的順序排在多少名,但組織委員會不向團體優勝者頒獎,因為IMO只是個人的競賽,不是團體的競賽。 1981年第22屆,美國是IMO的東道主。美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格雷策發信邀請我國參加,中國數學會復信同意參加,後因故未能成行,只派了當時在美的訪問學者作為觀察員參加了。 到了1984年,在寧波召開的中國數學會首次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1985年派兩名選手參加第26屆IMO,以了解情況、取得經驗。由於選拔時間倉促,只指派了北京、上海各1名優秀學生參加。結果有1人得三等獎,兩人平均成績與以色列第17位,兩人總分則排在32位。1986年起,我國均派6名選手參賽。 我國選手的輝煌成績,極大地激發了千百萬中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情,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國內賽況
我國的數學競賽起步不算晚。解放後,在華羅庚教授等老一輩數學家的倡導下,從1956年起,開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漢、成都等省、市都恢復了中學數學競賽,並舉辦了由京、津、滬、粵、川、遼、皖合辦的高中數學聯賽;1979年,我國大陸上的29個省、市、自治區全部舉辦了中學數學競賽。此後,全國各地開展數學競賽的熱情有了空前的高漲。1980年,在大連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將數學競賽作為中國數學會及各省、市、自治區數學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同時,我國數學界也在積極准備派出選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角逐。1985年,開始舉辦全國初中數學聯賽;1986年,開始舉辦「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1991年,開始舉辦全國小學數學聯賽。 現在,我國的高中數學競賽分三級:每年10月中旬的全國聯賽;次年一月的CMO(冬令營);次年三月開始的國家集訓隊的訓練與選拔。 對我國中學影響較大的還有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該賽也分三輪進行:美國中學數學競賽(AHSME),考試形式是30道選擇題,要求90分鍾內完成;美國數學邀請賽(AIMS),考15道空題,答案均為不超過999的正整數,要求3個小時內完成;美國數學奧林匹克(USAMO),這是美國國內水平最高的數學賽活動,每次考5道題,3.5小時內完成。
國內措施

⑩ 奧數是什麼請舉個例子表示。

奧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奧數最早舉辦中學生數學競賽的是匈牙利。1894年匈牙利「物理—數學協會」通過了在全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的決議。

1956年,在羅馬尼亞羅曼教授的積極倡導下,東歐國家正式確定了開展國際數學競賽的計劃。1959年起有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簡稱IMO。

拓展資料

造句

一、放假時真忙啊,有時候學奧數,有時候練鋼琴,有時候學書法,比上學時累多了。

二、在奧數競賽中,只聽得見"唰唰唰"的寫字聲,大家都在全神關注地做著題。

三、我周末既要上奧數班,又要上奧英班。

四、老師提了一道奧數題,大家都不會,過了好久有一隻小手才慢慢吞吞的舉起來。

五、我對各式各樣的奧數題早已司空見慣,才會讓我今天的數學一帆風順。

閱讀全文

與數學中的奧數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