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四年級數學上冊數的認識教案怎麼寫

四年級數學上冊數的認識教案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6-19 11:17:13

『壹』 數學教案 認識數字14 14以內的點數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4以內的數量,認識數字4知道它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大小的差異進行4以內數的排序。
3、要求幼兒能聽清老師的指示語,並能按指示語活動。
活動准備:
實物卡片1—4,貼絨大數卡1—4。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對數字1,2,3的認識。
1、拍手數數游戲:
師: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來玩一個游戲:現在我們一起來玩看數拍手的游戲。數字是幾就拍幾下手,聽好口令:預備—拍!拍完後說說:數字幾,我拍了幾下。
2、聽聽老師拍了幾下,在拿出相應的數字。
師:現在老師來拍鈴鼓,你們仔細聽,數一數,看看老師拍了幾下,然後再找出相應的數字。
二、感知4以內的數量。
1、黑板上出示實物卡片:
師:黑板上有什麼?它們各有幾只?集體點數驗證4數量的實物卡。請一個朋友按動物數量多少給它們排隊,想一想,誰排在最前面。
師:誰能幫助這些小動物來排排對,看看你會把誰排在最前面,你用的是什麼方法來給它們排隊的?
三、認識數字4。
1、出示1—4的數卡。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你們都認得那些數字,這些數字裡面哪些是我們沒有學的?它是幾?它是什麼樣子的?
師:4像一面小紅旗。
2、為實物匹配數卡,知道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師:請小朋友給小動物找數字朋友,小動物有幾個就送幾的數字朋友,一邊送一邊說:幾只XX,送數字幾給你做朋友。
師:4除了表示4隻猴子一外,還可以表示什麼?(數字4還可以表示4個蘋果,4個橘子等)。
四、幼兒操作活動。
1、請給每個數字找實物卡做朋友,找對了就送給它,看誰找的對,說的好。
2、活動評價。

『貳』 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認識》比賽獲獎教案優質課公開課優秀教案

《小學數學|左中英圓的周長 首屆全國中小學小學數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標清》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fs23HvmkjDPEBxxM_JlxUw

提取碼:b4tt
小學數學|左中英_圓的周長 首屆全國中小學小學數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_標清.flv|朱麗莉-觀察物體_江蘇省2009年小學數學優秀課評比暨教學觀摩活動.flv|周賢鑫—平均數___2009年江蘇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暨觀摩.flv|鄭麗萍-折線統計圖_江蘇省2009年小學數學優秀課評比暨教學觀摩活動.flv|張正英-認識厘米_江蘇省2009年小學數學優秀課評比暨教學觀摩活動.flv|張偉-小數乘整數_江蘇省2009年小學數學優秀課評比暨教學觀摩活動.flv|張齊華《平均數》_標清.flv|張璟_角的初步認識___首屆全國中小學小學數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flv|張海燕——解決問題的策略__2009年江蘇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暨觀摩.flv|閱兵中的數學故事-華應龍.flv|苑曉鷹_分數的意義___首屆全國中小學小學數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flv|有趣的算式 劉勝峰 第八屆全國新世紀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研討會暨觀摩_標清.flv|許科勤—噸的認識 2009年江蘇省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暨觀摩_標清.flv|徐艷珍_生活中的數學整理___首屆全國中小學小學數學公開課電視展示活動一等獎.flv

『叄』 青島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青島版科學六年級上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物質的變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變化》、《物體的運動》、《生活中的機械》、《研究與實踐》七個單元。它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以地球上的物質及其變化、生物體的外部表象及內部結構、機械與物體的運動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起來,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徵」之間建...
類別:教學研究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28 [查看詳細]2、青島版科學三年級上教案 《我的雨量器》
小學科學青島版三年級上《我的雨量器》教案14我的雨量器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實際測量降水量,培養學生持之以恆進行科學探究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2.在製作雨量器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樂趣。3.會製作簡單的雨量器,會利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並在測量降水量的過程中發現正確使用雨量器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課是繼製作風向儀之後再一次讓學生製作觀測工具的課程。因為學生已...
類別:三年科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28 [查看詳細]3、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
第一單元游戲里的科學單元說明:力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它存在於我們的周圍,有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有物體之間相互接觸而形成的摩擦力;有物體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彈力;這些無處不再的力,每時每刻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關注.他們可能會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的經驗,對各種力的現象進行解釋,但是他們還不能通過比較科學地,積極地探究各種力的現象來認識力.這個單元就是要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有關力的現象進行探究,讓他...
類別:三年科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6 [查看詳細]4、青島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第1課教學目標1、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徵;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2、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問題意識,體驗玩玩具的樂趣。3、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徵,並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教學重點會提問題教學難點提出自己的感興趣的問題教學准備教師准備學生准備各種各樣的玩具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活動過程教學活動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及二次修改
類別:三年科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6 [查看詳細]5、青島版一年級數學教案 一單元
南極小客人練習課教案設計人:孫紅教學目標:1、經歷從現實情景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3、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計數單位「...
類別:一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4 [查看詳細]6、青島版數學一年級下教案 第二單元
二、下雨了——學看鍾表教案教材分析這部分是主要認識鍾表面上的整時刻。教材先讓學生認識鍾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弄清楚短針才是時針,長針是分針。在此基礎上再認識鍾表面上接近整點的時間,理解「大約幾時」的含義學情簡析對於時間,多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並且經常接觸。但是,對於鍾表,許多孩子沒有接觸,或較少注意,因此,這部分只是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於幾時半的理解可能存有困難。
類別:一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4 [查看詳細]7、青島版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案 第三單元
三、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情景圖以連環畫的形式展現農夫一天的活動,教材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這四幅圖中自然界的現象,引入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學習。教學目的與要求1、具體情景中,初步感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2、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初步的判斷能力和方位意識,建立初步的空間感和方向感。3、經歷探究辨別方位的過程,體驗合作探討問題的樂趣。
類別:一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4 [查看詳細]8、五四制青島版小學第2冊數學教案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法」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2―25頁,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2、經歷解決問題、探索、交流演算法的過程,體現演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4、在學習...
類別:一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4 [查看詳細]9、青島版小學第二冊數學教案 第八單元
八、我們的鞋碼——統計[教學目標]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學會用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整理數據。2、通過實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一個單位),能夠根據統計結果提出和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與同伴交流。3、結合現實情境,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4、在與同伴合作統計的活動中,形成
類別:一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4 [查看詳細]10、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下教案 第九單元
九兒童樂園教案———總復習[單元分析]:總復習這一單元,是對整冊教材內容的全面回顧和整理。通過復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溝通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總復習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游覽兒童樂園為主題的綜合情境圖。該圖把全冊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學習內容,通過玩電瓶車、坐龍...
類別:一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4 [查看詳細]11、青島版四年級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下冊
青島版四年級第二學期科學實驗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以《科學課程標准》為指導,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二、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4、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5、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
類別:科學教學計劃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3 [查看詳細]12、青島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制五年級下冊教案全集第一單元生命的奧秘本單元由《我從哪裡來》、《人的一生》、《細胞》、《我像誰》、《生物繁殖新技術》五課組成。主要是研究人作為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如何繁殖下一代、人的生長發育過程,生物的構成和遺傳變異現象,以及認識生命個體、科學技術研究的現狀,提高學生對生命延續意義的認識。第一課我從哪裡來目標: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活動准備:本課主要以資料准備...
類別:五年科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3 [查看詳細]13、青島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青島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第一單元: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第一單元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材分析:本單元由一個信息窗組成,呈現了小學生在圖書館查閱到四種動物的體重情況,引出克、千克、噸的認識。此情境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對質量單位產生疑問,如「1克有多種?」「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內容:克、千克、噸的認識,克、千克、噸的關系及克、千克、噸的簡...
類別:三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2 [查看詳細]14、青島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7冊)教案1、萬以上數的認識2、計算器3、三位數乘兩位數4、平行和相交5、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6、統計7、整理與復習第一單元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教材分析:本單元在學生認識萬以內的數,能正確讀、寫萬以內數的基礎上,教學認識億以內的數。通過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數,認識億以內的數,會讀、寫億以內的數和整萬、整億的數,感受這些大數的實際意義。了解十進制記數法,會用「萬」「億」...
類別:四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2 [查看詳細]15、青島版小學數學第六冊教案 第二單元
青島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教案三年級數學備課第二單元課時備課課題認識軸對稱圖形課型練習課時5-2教學目標重點難點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能很快的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2、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感受現實生活、自然界中豐富的對稱現象,激發學生的
類別:三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2 [查看詳細]16、青島版三年級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
青島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一單元教案采訪果蔬會一、單元教學內容: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正確進行筆算。2.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3.能進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4.掌握含有兩級算或含有小括弧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類別:三年數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12 [查看詳細]17、青島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及教案
青島版五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本冊教材分了七個單元,第一單元是《凸透鏡》引導學生精力探究過程,建立事物間的聯系,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第二單元是《這是怎麼回事》探究熱會遺傳到、對流、輻射等方式傳遞,了解熱會使物體的形態、形狀發生變化,理解自然界各類事物之間的變化是相互聯系的;第三單元是《認識自己》通過觀察、試驗、比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體生理的奧秘,從而了解肌肉和骨骼、人...
類別:五年科學教案 大小:未知 日期:2008-03-02 [查看詳細]18、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植物與土壤單元分析:土壤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本單元共分為四部分《土壤里有什麼》、《土壤的種類》、《植物與土壤》、〈保護土壤〉。學生認識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體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氣、腐殖質等成分構成的,讓學生把知道關於土壤的事情、觀察土壤的結果、想知道的問題都記...

『肆』 四年級數學上冊札記大數的認識怎樣寫

(1)可以先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再引出億以內數的寫法。

(2)試寫一些數後,可組織學生討論怎麼寫含有兩級的數,教師集中討論意見,歸納出:先寫個級,再寫萬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3)教學時,也可從整萬的數引入,讓學生體會、理解寫數的規則。

4.關於練習一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1~5題是配合「億以內數的讀法」的練習題。

第1題讓學生做數位順序表,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製作,加深學生對數位排列順序和數級劃分的認識。

第2題安排了四組讀數練習,每組都是兩個數對比出現。通過練習使學生體會:同樣的數字放在個級和萬級的讀法不同,這也為後面學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作了鋪墊。

第3題呈現了一個情境:小組同學交流不同的讀數方法,探索比較方便的讀法,體現了由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讀數方法。

第4題呈現三幅北京景觀的圖片,讓學生正確地讀出圖下的數,進一步加深對億以內數讀法的理解,提高讀數的能力。

第6~9題是配合「億以內數的寫法」的練習題。

第7題的寫數,沒有數位表來支撐,讓學生直接寫出。

第8題呈現一組有關生物、地理、交通等方面知識的圖片,由學生寫出其中的數,素材具有知識性和時代感。

第9題是根據數的組成寫數,訓練學生對數的組成的理解和正確寫數的能力。

第10~16題是配合億以內數的讀寫的鞏固練習。

第10題呈現了一個讀、寫數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大數。既可使學生感到有趣,也為教師組織合作學習提供了素材。

第11題呈現一組圖片,讓學生讀、寫其中的數。圖片的內容可使學生了解有關知識,擴大視野。

第13題是調查並收集大數信息的題目,培養學生收集數學信息的素養。

第15題是判斷題,通過呈現的4個數據讓學生說出是否合理,不僅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培養了學生對大數的感覺,而且訓練了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

第16題是讀、寫數的綜合練習,難度比較大,但寫數的要求以玩游戲的形式呈現,適合兒童年齡特點。

『伍』 四年級學生如何寫對數學的認識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進一步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體驗學習是在新課改理念下產生的一種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學生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參與思維的形成過程、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使學生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在創造中發展;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教學中,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精彩、探究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是每一位課改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數學課程標准》給我們的第一條建議,可見體驗的過程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體驗學習能使學生的學習進入生命領域,調用各種器官去體驗、去感受,能為學生的認知結構與知識結構之間架起一道無形的橋梁,是知情合一的學習。這就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體驗學習。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下面是幾條我搜集的提高學習效率的經驗: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4、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
5、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陸』 怎樣寫小學四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

四年級下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第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麼,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 小數的意義
1、 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2、 小組交流
3、 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 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5、 歸納小數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 小數部分的數位及讀寫:
1、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的進率。
2、小數的讀寫
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
3、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
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並讀一讀,說出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麼。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四、 數學游戲: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五、 作業:
第5頁1-4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千 百 十 個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 分 分 分 數位
位 位 位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測量活動(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尺子。
[教學過程]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後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後,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6頁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
四、作業:
第7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填一填中的表格 試一試中的題目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一)(第8-9頁)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嘗試比較
創設少年演講比賽的情境,比較兩個同學的得分誰的高一些。
1、 小組討論:9.87和9.90哪個數大,並說明自己是怎樣想的。
2、 匯報:通過全班的討論明確,從數位來考慮,兩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二、多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張華比李明表現好,但不能得10分」讓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明確張華的分數在9.90和10之間。
讓學生自己確定一個分數,然後將三個人的分數按順序排列。
全班交流、歸納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三、練一練
第1題:先讓學生在直線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從直線圖上很容易看出結果,體會到直線右邊的數一定比左邊的數大。
第4題:這個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制的理解。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幾分鍾,再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數學游戲:
這個游戲有利於增進學生對小數相對大小的具體感受。不要求學生用小數減法計算出准確結果。
五、作業
練一練 第9頁 2、3

[板書設計]
比大小

教學掛圖 練一練中的題目

比大小的方法: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二)(第10-11頁)
[教學目標]
通過「在方格紙上塗一塗,比較兩個分數大小」的活動,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重、難點]
歸納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過程]
一、探索小數的性質
1、塗一塗、比一比
讓學生在第10頁的方格圖上塗出0.2和 0.20,學生初步感受到這兩個小數一樣大。
2、比較、歸納:
讓學生自己在第2題的兩幅圖中塗出相等的兩部分,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在全班交流時,通過多個實例,就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規律。對於這一規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即可。
3、 舉例說明:
讓學生用實際情境說明兩個小數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顯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試一試: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自己選擇一個小數,再寫出兩個和他相等的小數。通過交流,加深對小數性質的理解。
三、練一練:
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寫出在指定的兩個數之間的三個不同的小數。這道題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
第3題:方格里只填一個數字,答案是多樣的,鼓勵學生填出多種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學填出所有答案。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題1、2的方格圖 練一練中的題目

小數的性質: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一(第12-13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數位間的進率。
2、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數數位間的進率、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題:找出小數在直線上的位置,寫出直線上的點所表示的小數,加深學生對小數的理解,體會數與形的結合。
第2題:首先讓學生明確航模比賽時,哪一架飛機模型飛行的時間越長,成績就越好。
第3題:讓學生看清楚是什麼單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先化成十進分數再化成小數,也可以直接化為小數。
第4題: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單位,不容易比較,讓學生先改寫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第5題:答案是多樣的,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第6題:引導學生觀察前5排數的規律,容易發現每一排的第一個數和最後一個數都是0.1,其他的數是怎樣得到的?
數學游戲:通過組數游戲,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各個數位的意義,建立小數數位的概念,鞏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同時,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將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加減(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 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表現比較好」的問題。教學時首先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分」「綜合素質得分」是什麼意思,怎樣判斷誰的表現好呢?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們一般是將專業分和綜合素質分加起來進行判斷的。
二、探索計算方法
1、根據題目列式,估算結果。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後,先估算結果。
2、探索計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豎式計算,並討論「為什麼小數點要對齊」,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只要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就能對齊,然後就和整數加減法的道理一樣了。
3、研究問題2,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獨立解決,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

三、試一試
第1題:要注意提醒學生把得數末尾的0去掉。
第2題:在列豎式計算時,給被減數小數部分添上兩個0,計算時不容易發生錯誤。

四、練一練:
第2題:先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對所有的學生不必提出統一要求,有的學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學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第3題:讓學生指出錯在哪裡、什麼原因,並進行改正。
第4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體會估算的作用。

[板書設計]
小數的加減

題1:小數加法豎式 題2:小數減法豎式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購物小票(第16-17頁)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 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核對購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
1、先讓學生說說小票上每一項表示什麼意思。
2、討論如何核對找回來的錢對不對的問題。
3、列式計算,說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二、試一試
第1題:引導學生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簡便。第2小題:可以引導學生把兩個減數相加,再從被減數中減去,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第2題:先鼓勵學生估算,再精算。在計算兩個麵包多少錢時,由於還沒有學小數乘法,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一練
第3題: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在這個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的和與第三邊相比誰大。
第4題:可以把圍成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有的邊的長度沒有直接給出,可以先把它算出來。
第5題:首先幫助學生看懂題意,然後放手讓學生嘗試,並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嘗試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推理,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購物小票

題1: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試一試:小數加減的簡算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二(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題:
計算時可以以「億平方千米」為單位。
第4題:
在比較車身高和車身長時,可以讓學生求出高多少或長多少。在解答第(2)題時,由於兩輛車的前燈道前輪都是0.72米,可以不計算他,只要把後兩個數相加的和進行比較即可。
第6題:
在解答每一個問題時,先讓學生估計,再進行實際計算。
第7題:
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來想問題,雖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來沒有衣架高,但還要考慮到臂長。

第二單元 認識圖形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走進鄉村(第20-21頁)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看書地20頁「走進鄉村」的畫面,讓學生從圖畫中找一找自己認識的平面圖形,一方面鼓勵學生從生活的空間中「發現」圖形;另一方面為圖形分類做准備。
二、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找出的圖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方法和標准。
3、對找到的四邊形進行分類,並說明分類的標准。
4、分類後,找出同一類圖形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
三、畫一畫:
讓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畫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圖形的特點,體會這些圖形的特徵。
四、填一填:
通過這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板書設計]
走進鄉村

圖形的分類: 平行四邊形:
梯形: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實踐活動(第22-23頁)
[教學目標]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硬紙條和圖釘。
[教學過程]
一、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過實際操作,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沿兩個對角一拉,就變形了,他具有不穩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對拉,圖形不改變形狀,他具有穩定性。
二、生活中的運用
第2題: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3題: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並解釋為什麼「現在可以坐了」。
三、練一練:
第1題:通過「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已學過的圖形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親自剪一刀,再說說是怎樣剪的。
第2題:第(1)題,讓學生實際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題,可以讓學生畫直線進行分割,除右邊一個圖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拼成的。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動手做(第24-2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教學重、難點]
1、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三角板。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動手做:
1、小組活動:把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紙板,做成一張盡可能大的長方形,該怎麼辦?
2、小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導總結:認識到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明確平行四邊形兩種高的畫法。
二、認識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邊形的高認識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試一試:
第1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高。
第2題:通過圖示,指導學生怎樣用三角板畫高,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高的過程。
四、練一練:
第1題:使學生體會到邊和高的對應關系,畫出邊a上的高,就要從對著的邊a的頂點到邊a作垂直線段。
第2題:畫出邊a上的高,就要畫出與邊a相對的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垂直線段。
第3題:藉助方格紙,學生將發現幾個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一樣長的,所以它們的高相等。
第4題:通過在方格紙上畫指定尺寸的圖形,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邊和高的相應關系,同時體會到邊和高的長度決定了圖形的大小。
畫圖示讓學生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畫,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要先畫指定長度的邊和高,再畫其它的邊。
五、實踐活動:通過用七巧板拼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使學生加深對三種圖形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分類(第27-29頁)
[教學目標]
通過分類活動,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剪下附頁1中的圖3。
[教學過程]
一、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附頁1中的圖3中的三角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標准和方法。可以按角來分,可以按邊來分。
二、按角分類:
1、觀察第一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2、觀察第二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觀察第三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三、按邊分類:
1、觀察這類三角形的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每個三角形中都有兩條邊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並介紹各部分的名稱。
2、引導學生發現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這樣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四、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辨認各種三角形。
第2題:通過「猜三角形游戲」讓學生體會到看到一個銳角,不能決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必須三個角都是銳角才是銳角三角形。

第4題:根據對三角形進行分類的活動,學生得到啟發,把梯形進行分類。
五、實踐活動:
第1題:將長方形的紙,剪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第2題:用長方形紙,怎樣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讓學生自己動手剪。
第3題:當學生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就會推出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相等。
第4題:用正方形的紙,剪成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分類

按角分類: 按邊分類: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內角和(第30-32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於180º。
2、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於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質疑
教材第30頁創設的情境,激發探索的興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問題:怎樣得到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
大多數學生會想到測量角度。
2、小組活動:測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並記錄在第30頁的表格中。
3、匯報測量結果和得到的結論。
發現大小、形狀不同的每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都接近180º。
4、進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否正好等於180º呢?
小組活動探索方法。
5、得出結論。
三、試一試: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運用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和是180º,求出第3個角的度數。
四、練一練
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º,判斷題中的三個三角形說的對嗎?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

測量三個角的度數求和: 結論: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第33-34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驗活動,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重、難點]
1、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問:從郵局到杏雲村那條路最近?你是怎樣想的?
生:走路線a最近。因為……
師:在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走近路。在這幅圖中,郵局、清泉村和杏雲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組成一個三角形,從圖中和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同學們都認為路線a最近,路線b加上路線c一定比路線a遠。那麼,是不是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一定比第三邊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組活動:在填一填中畫幾個三角形,量出它們的邊長,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書上有一個範例,可先討論一下,再做。
2、匯報: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練一練:第1題:判斷每一豎行三條線段能否擺成三角形。
第2題:組織學生用小棒擺一擺,並填入表中。
第4題:如果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和8厘米,那麼第三條邊可能是多長?有多個答案,第三邊只要大於3厘米小於13厘米即可。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書設計]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填一填: 結論: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數學欣賞(第35-3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 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 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過程]
一、 圖案欣賞。
1、 欣賞書中提供的圖案和學生自己收集的圖案。
2、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的特點。

二、 活動1:
指導學生設計圖案,先製作基本圖形,再把基本圖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圖案,再塗上顏色。
三、 活動2:
先讓學生觀察這些基本圖形是怎樣得到的,然後選擇其中一個設計美麗的花邊。
四、 活動3:
讓學生獨立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再組織全部展覽。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數圖形中的學問(第37-38頁)
[教學目標]
體會到按一定規律去數,可以做到不重不漏,發展有序思維。
[教學重、難點]
體會到按一定規律去數,可以做到不重不漏,發展有序思維。
[教學過程]
一、小貓圖案中有幾個三角形。
讓學生自己去數,並說說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數的。

二、數人像圖中的正方形
讓學生嘗試自己數,再小組交流,數的方法。可以先數出小正方形有5個,中正方形有5個,大正方形有1個,共11個。
做試一試:數長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個長方形。

三、練一練:
第3題:由一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就是中間的1個;由兩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3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2個;由4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6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9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1個;共有16個。
第4題:這是一道思考題,引導學生從有序的數,到找出規律。

四、數學游戲:
有2個圓盤移動3次;有3個圓盤移動7次;有4個圓盤移動15次;有5個圓盤移動31次。 贊同0| 評論 2011-3-20 10:12 quleisi2 | 一級
呈羔小學二年級數學三單元-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doc

......34個23個看圖你得到哪些信息?看錶你能提高提出什麼問題?分組探討、合作學習:根據以上問題列式:教師板書:74—2834—23 28+34+23小組交流師: ...

敬仲鎮課時教學案2升階-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3.doc

......課題 圖形與位置一 課型 新授 案序 6-1 教 學目 標 1、結合情景圖,感知前後、上下、左右各個方位,初步掌握判斷前後、上下、左右的方法。2、在認識前後、上下 ...

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二單元試卷(2)-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第三冊各單元教案.doc

......53米 9米=( )米5. 1米=( )厘米 30厘米+42厘米=( )厘米25厘米+8厘米=( )厘米6. 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1支粉筆長8 ( ...

『柒』 找課件: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表格式)教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

(表格式+設計意圖)
第八冊 第一單元 課時教案
課題
小 數 的 意 義
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能把十進分數改寫成小數或把小數改寫成十進分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際操作:「看一看」、「折一折」、「塗一塗」等活動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

情感與態度: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重點
了解小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及小數與十進分數的互化。

難點
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數位的相互關系。

教具
掛圖 計數器 四張正方形紙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教學步驟
創設情境 建立模型

活動一:看一看,說一說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標簽,讓學生說說商品的單價。

2、談話引入:同學們都能正確地讀出了這些商品的標價,這是我們在三年級時學習了「元、角、分和小數」,一些商品的標價用元做單位時,要用小數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標價可以用小數表示外,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3、四人小組交流自己事先已經收集好的生活中的一些小數。

(全班匯報交流)

4、出示掛圖,學生閱讀第2頁。同學們說得很好,生活中有很多小數,咱們的課本中也舉了一些例子,同學們翻到第2頁,

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結合情境圖,安排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教學步驟
自己讀一讀,課下還可以再繼續找找生活中的小數。這些小數到底表示什麼呢?我們一起進行下面的活動。

動手操作 自主探究

活動一:折一折,塗一塗

1、(出示一個正方形)我們把一個正方形表示為「1」,請同學們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塗色,塗色部分用分數表示;再把另一個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塗色,塗色部分用分數表示。

2、 我們可以寫成小數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3、學生嘗試把 寫成小數。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 ,也就是0.3。

4、請同學們嘗試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幾份,先用分數表示,在用小數表示。然後四人小組交流。

5、挑戰:請同學們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塗上顏色,塗色部分用分數表示,然後試試用小數表示;那23份塗上顏色,怎麼表示呢?

小數的意義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背誦結論獲得,必須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體驗。本環節教師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折一折、塗一塗,先用分數表示,再用小數表示,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教學步驟
6、先四人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 改寫成小數是多少?

呢?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同桌兩人互相商量。

8、觀察發現: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數是一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是兩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是三位小數。

活動二:讀一讀,寫一寫

1、剛才同學們寫了很多小數,如:0.23,0.127,0.409。誰會讀這些小數呢?

學生嘗試讀。

2、這三個小數的小數點左邊的整數部分都是0,如果整數部分不是0,怎樣讀呢?如:32.017,125.409。

學生嘗試讀。

3、觀察總結: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有什麼不同?

4、認識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

出示計數器,教師介紹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

學生比較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與整數部分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5、撥一撥,說一說。

(1) 在計數器上各數位都撥上3個珠子,說說每個3表示多少,這個數怎麼讀?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學會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先讀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再試讀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的不同。

呼~累死我了,好不容易才找到……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數學上冊數的認識教案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