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一年級數學排隊應用題怎麼理解
其實小學數學排對應用題我們要理解的話,就很容易先畫圖,然後整體來說,你就根據前面有幾個人,後面幾個人,再加中間一個人就可以得到總數的。
2. 一年級排隊問題技巧口訣是什麼
運算口訣:
1、已知部分求整體(用加法):兩個有幾,兩數相加再加一,兩個第幾,兩數相加再減一,有幾第幾,兩數相加不算一。
2、已知整體求部分(用減法):兩個第幾,大小相減再減一,從幾到幾,大小相減再加一,一共第幾,大小相減再加一。
如前面有4人,後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
第一題的「前有3人,後有4人」,做題口訣是「前+後+1=總人數」。
第二題的「從前數排第4,從後數排第3」,做題口訣是「前+後-1=總人數」。
第三題「從前往後數排第4,後面還有3人」,做題口訣是「前+後=總人數」。
一年級排隊問題解題思路:
1、定方向:
前、左、頭,列在左邊。
後、右、尾,列在右邊。
2、定位置(用△和○舉例):
有名字的人物,特別標記△;其他人物,一律標記○;人數多時,省略標記○……○。
3、標條件(有幾、第幾、從幾到幾)和標問題(一共、中間)。
4、看圖列式(並計算結果)。
3. 一年級排隊問題順口溜
1、排隊走
小朋友,排隊走,你在前來,我在後,
不說話,不回頭,老師誇我真優秀。
2、排排隊
小寶寶,排排隊。你在前,我在後。
一個跟好一個排,整整齊齊排好隊。
3、排隊走
小小手——擺擺動;小小腳——踏起來;
小胸脯——挺起來;一二一,一二一……
4、一二三,快快快,
抬頭挺胸向前看,
對准夥伴後腦勺,
整齊隊伍一直線。
5、排隊歌
小朋友,快快來,我們大家把隊排。
隊伍一條線,立正挺胸向前看。
對准夥伴後腦勺,不亂歪頭不走動。
(3)一年級數學排隊怎麼講擴展閱讀:
一年級排隊方式:
1、高矮排隊法
最常規的一種排法,可以在每日出操、學校大集會中使用。
2、高速排隊法
為了刺激學生快速整理好手頭事務,先完成的先站位,適用於中餐、放學的列隊。
3、小隊編排法
以小隊為單位,隊長為排頭,通過小隊競賽,有利於促進排隊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達到促進小團隊建設的目的。可以用在運動會、春遊、健康檢查等活動中。
4. 怎麼讓孩子理解一年級數學排隊中間幾個人
一般中間有幾個人都會先告訴你前面跟後面的第幾個中間有多少人,告訴孩子直接從公司你數的那個人後面數到後面告訴你那個人的前面那個就可以了。
5. 小學數學排隊題怎麼講
排隊問題是指一些人排成一行或一列,以其中一人或幾人作觀察點,求出總人數或前後各有幾人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要注意:對於作為觀察點的人不能重復加也不要遺漏。
第一題 第一小隊的同學排成一列。小明的前面有5人,小明的後面有4人,第一小隊一共有多少人?
[解析]解決這類問題最好是用示意圖。(如下圖,Δ代表小明,●代表這一小隊的其他同學)
從圖中可以看出,「從左往右數,芳芳排在第4個」說明:從左邊第一個開始數到芳芳一共是4個人;「從右往左數,甜甜排在第6個」說明:從右邊第一個開始數到甜甜一共是6個人。把這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是4+6=
10(個)。從15個人中去掉這10個人,剩下的就是芳芳和甜甜之間的人數了。算式:15-(4 + 6)=5(個)答:芳芳和甜甜之間有5個人。
6. 一年級數學排序題怎麼教
如下:
1、引導孩子根據題意畫圖,畫圖是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橋梁。可以讓孩子用簡單,易畫的圖形表示排隊的同學。
2、讓孩子先獨立思考,嘗試畫圖,確定解決方法。
3、讓孩子當小老師講一講,講出來才能理清思路。
舉例:
1、同學們排成一隊,小華從前面數排第6,從後面數排第8,這一隊一共有多少個同學?
從前數,從後數,都數了小華,小華數了兩次,也就是多數了一次,所以要減1。
第幾+第幾-1。
2、同學們排隊,小紅前面有6人,後面有8人,這一隊一共有多少人?
小紅前面的6人,不包括小紅,後面的8人也不包括小紅,所以要加1。
幾+幾+1。
7. 一年級排隊順口溜
1、排隊歌
小朋友,快快來,我們大家把隊排。隊伍一條線,立正挺胸向前看,對准夥伴後腦勺,不亂歪頭不走動。
2、站立歌
站像一棵松,小小青松青又青,天天挺立在山頂;風吹雨打都不怕、青松越長越精神。
3、排隊走
小朋友,排隊走,你在前來,我在後,不說話,不回頭,老師誇我真優秀。
4、排排隊
小寶寶,排排隊。你在前,我在後。一個跟好一個排,整整齊齊排好隊。
5、走走走
小小手—擺擺動;小小腳—踏起來;小胸脯——挺起來;一二一,一二一。
(7)一年級數學排隊怎麼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鈴聲響,進教室。書放好,坐端正。老師講,專心聽。要發言,先舉手。站起來,大聲講。同學講,仔細聽。有問題,要補充。
1、鈴聲響,進教室,安安靜靜等老師,抬頭挺胸坐得正,看黑板,腳放平。
2、要發言,先舉手,起立站直再開口。老師講課認真聽,作業整齊又干凈
3、上課鈴聲響後,學生會在小班長的帶動下邊拍邊唱:「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上課守紀律,坐正看前方。回答問題先站好,聲音甜又亮。手不動腳不晃,比一比誰最棒。」
8. 一年級數學解決排隊問題怎麼解答
一年級數學排隊問題
1.小明所在的隊伍左邊有4人,右邊有3人,這個隊伍一共多少人?
4+3+1=8(人)
2.從左往右數小明排第5,從右往左數小明排第4,這個隊伍一共多少人?
5+4-1=8(人)
9. 一年級數學排隊題:什麼情況下加1什麼情況下減1
加一的情況是這樣子的:
比如說小朋友排成一排小明的,前面有三個人,小明的後面有四個人問你,這一排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所以你需要用3+4+1,這個依舊是小明,因為前面三個人,後面三個人都沒有,包括小明,所以在計算總人數的時候,要把小明算到裡面。
減一的情況是這樣子的:
一排小朋友從前面數小,明排第三個,從後面數小明排第四個問你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這種情況需要用3+4-1=6人,因為小明從前面數數了一遍,從後面數又數了一遍,所以3+4裡面有兩個小明要剪去,其中一個小明那就是六個人了。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於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的確,現代數學要求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用數學的語言來闡述世界。
從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重新建構的過程,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
從我們的教育目標來看,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