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數學: 「權數」用來衡量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作用大小的數值叫權數。比
錯誤。
權數是指變數數列中各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反映了各組的標志值對平均數的影響程度。體現各組單位數占總體單位數的比重大小。
5000個座位只來了75人,上座率1.5%,這是比值,不是比重。
而上座率25%以下的有5家影院,25%~50%的有13家,50~75%有8家,75%~100%的有2家。這樣的區間 [0,25%),[25%,50%),[50%,75%),[75%,100%]叫分組(標志值),5家、13家、8家,2家 才叫 權或權數,表示4個分組中標志值的佔比 或比重
㈡ 數學中權數的含義及其符號。
權數可以理解為各個樣本的重要性程度
㈢ 什麼叫權數,
權數是統計學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基本概念,但在現行的統計學教材與辭典中都沒有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最初在講到次數分配數列時,把各組所包含的單位數稱為頻數,各組單位數占總體單位數的比重稱為頻率。接著在計算加權算術平均數時,把這種頻數或頻率稱為權數,對權數的解釋也就到此為止。其實這種作法是很不嚴謹的。 計算加權算術平均數後,應用權數的場合很多。標志變異指標,動態趨勢指標、平均速度指標、統計指數和統計預測等都要運用權數。權教的實際內容和表現形式早已遠遠超出了頻數和頻率的范圍。如算術平均數除了各組的頻數和頻率可作權數外,各組的標志總量也可以作權數,例如,10個城市的平均輕工業產值比重,就以每個城市的工業總產值作為權數。上證綜合指數、深圳綜合指數,皆以所有A、B股的總股本為權數;上證30指數、深圳成份指數,卻都以樣本股的流通股為權數。平均發展水平以時間間隔為權數。零售物價指數附圖,並非實際銷售額或其它的實際經濟量,而是一個根據實際數字推算、調整並由結構相對數表達的固定權數。因此停留在頻數階段的權數解釋,怎麼能概括出權數的全貌和反映出權數的實質呢? 其實權數的實質在於它對所計算和分析的指標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各組權數的大小,影響各組的數值在平均數計算中的份額。現行教材中對這種權數實質的歸納,要麼採用迴避,要麼指某種具體的權數,使這么一個重要的概念,成了只會意會,不可言傳的玄乎名詞。 一個如此重要的概念居然缺乏定義,問題出在對權數實質的歸納上。若取消調和平均數,再引入含權因子概念,權數的定義問題就可以解決。事實上調和平均數在統計中是個累贅,應予取消
㈣ 權數是什麼
權數的實質就是總體的各組單位數占總體的比重對平均數的影響 如一個班有50個學生。某科考試評等級分:不合格的2人、合格的10人、良好的30人、優秀的8人。這些人數就是權數,通過權數我們可以看出哪個等級強哪個等級弱了。
㈤ 權值是什麼意思
權值指加權平均數中的每個數的頻數,也稱為權數或權重。通俗的講,權值就是指這個指標在整個分析過程中所佔的重要程度。
對於多位數,處在某一位上的「l」所表示的數值的大小,稱為該位的位權。例如十進制第2位的位權為10,第3位的位權為100;而二進制第2位的位權為2,第3位的位權為4,對於 N進制數,整數部分第 i位的位權為N^(i-1),而小數部分第j位的位權為N^-j。
的權值。
例子:
1.學校食堂吃飯,吃三碗的有 x 人,吃兩碗的有 y 人,吃一碗的 z 人。平均每人吃多少?
(3×x + 2×y + 1×z)/(x + y + z)
這里x、y、z分別就是權數值,「加權」就是考慮到不同變數在總體中的比例份額。
2.你的小測成績是80分,期末考成績是90分,老師要計算總的平均成績,就按照小測40%、期末成績60%的比例來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績是:
(80×40%+90×60%)/(40%+60%)=86
3.某人射擊十次,其中二次射中10環,三次射中8環,四次射中7環,一次射中9環,那麼他平均射中的環數為:
(10×2+8×3+7×4+9×1)/10 = 8.1
這里,7,8,9,10這四個數是射擊者射中的幾個不同環數,但它們出現的頻數不同,分別為4,3,1,2,數據的頻數越大,表明它對整組數據的平均數影響越大,實際上,頻數起著權衡數據的作用,稱之為權數或權重。
㈥ 什麼是權數
在統計計算中,用來衡量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作用大小的數值叫權數。
權數
在統計計算中,用來衡量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作用大小的數值叫權數。權數決定指標的結構,權數如變動,絕對指標值和平均數也變動,所以權數是影響指標數值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權數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絕對數(頻數)表示,另一個是用相對數(頻率)表示。相對數是用絕對數計算出來的百分數(%)或千分數(‰)表示的,又稱比重。平均數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標志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這說明權數的權衡輕重作用,是體現在各組單位數占總體單位數的比重大小上。如工業生產指數中的權數是對產品的個體指數在生產指數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進行界定的指標。產品的重要性不同,在發展速度中的作用不同,產品或行業佔比重大的,權數就大,在指數中的作用就大。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中的權數是根據各項指標在綜合經濟效益中的重要程度確定的。(參閱第38題)零售物價指數除選用代表規格品計算個體物價指數外,還要採用零售額為權數,對個體商品物價指數在物價總指數形成中的重要程度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
正確理解統計中的權數
在統計中,用來衡量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作用大小的數值叫權數。權數的總和一般為100或1000,現假設一個算例加以說明。
平均報酬:按不加權計算(800+600+400)÷
3
=
600元
按加權計算:
按從業人員數加權(800×50+600×250+400×200)÷
500
=
540元
按各組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人數比重加權
800×10%+600×50%+400×40%
=540元
從上例看,按不加權計算把不同報酬水平對總體平均報酬的影響等同起來,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按加權方法計算考慮了不同報酬水平的人數(或比重)不同,對總體平均數的影響不同,計算結果表明600元的佔50%對平均報酬影響最大,其次是400元的佔40%,800元的佔10%影響最小,因而平均報酬540元,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從理論上講,權數決定指標的結構,權數如變動,絕對指標值和平均數也變動,所以權數是影響指標數值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權數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絕對數(頻數)表示,另一個是用相對數(頻率)表示,相對數是用絕對數計算出來的百分數(%)表示的,又稱比重。平均數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標志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權數的權衡輕重作用是體現在各組單位數占總體單位數的比重大小上,在計算平均數和指數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工業生產指數中的權數是對產品的個體指數在生產指數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進行界定的指標。零售物價指數除選用代表規格品計算個體物價指標外,還要採用零售額為權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權數來源於居民用於各類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消費支出額以及各種商品、服務項目的實際消費支出額的構成比重,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形成中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
㈦ 請問統計學: 在數學中的「權數」是怎麼理解的呢請舉個例子好嗎敬請高手賜教好嗎謝謝
傳送表示權重的意思。比如說象棋中的老帥是權重最大的,如果老帥死了,那麼象棋就輸了。然後朱氏船中第二段碼和炮船中的三大小兵傳送第四大傳送表示權重的意思。比如說象棋中的老帥是權重最大的,如果老帥死了,那麼象棋就輸了。然後朱氏船中第二段的馬和炮船中的三大小兵傳送第四大,這就是權重的意思。
㈧ 權數是什麼意思
權數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絕對數(頻數)表示,另一個是用相對數(頻率)表示,相對數是用絕對數計算出來的百分數(%)表示的,又稱比重。
平均數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標志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標志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在統計計算中,用來衡量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在總體中作用大小的數值叫權數。權數決定指標的結構,權數如變動,絕對指標值和平均數也變動,所以權數是影響指標數值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8)什麼是權數數學擴展閱讀
平均指標的種類及計算方法
數值平均數:算術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幾何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適用於總體資料未經分組整理、尚為原始資料的情況。
調和平均數是總體各單位標志值倒數的算術平均數的倒數,又叫倒數平均數。簡單調和平均數適用於總體資料未經分組整理、尚為原始資料的情況;加權調和平均數適用於總體資料經過分組整理形成變數數列的情況。
幾何平均數適用於計算現象的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簡單幾何平均數適用於總體資料未經分組整理尚為原始資料的情況;加權幾何平均數適用於總體資料經過分組整理形成變數數列的情況。
㈨ 請問數學: 在數學中的「權數」是怎麼理解的呢請舉個例子好嗎敬請高手賜教好嗎謝謝
權數就是出現的次數,比如你們班數學考試中九十分以上的八個人,八就可以作為權數,它表示是九十分以上的人的個數
㈩ 數學中權的定義是什麼
權指權重
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
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事實上,沒有重點的評價就不算是客觀的評價。
簡單說,權重就是比重。如我們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性:一隻足球對里,教練的重要性是40%,隊長是30%,前鋒是20%,門將是10%——這40%、30%等就是每個人的權重。
求權重當然就是要求出每個人/每項指標在某事件中的重要性/比重/貢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