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初中數學追及問題怎麼做

初中數學追及問題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6-20 22:33:03

㈠ 初一數學的應用題 (追趕問題)怎麼做啊,有什麼方法做這些題,我就是應用題不會啊,教教我,好有分啊,謝

追趕問題其實並不難,只要知道「速度差×追趕時間=追趕距離」這個公式就很簡單了
例:甲、乙二人分別從A、B兩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鍾,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鍾,已知A、B兩地相距1000米,問幾分鍾後乙能追上甲?
解:設t分鍾後,乙能追上甲,則
(300-200)t=1000,
t=10.
答:10分鍾後乙能追上甲.

㈡ 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初中數學追及問題的應用題的解法,

追及問題是初一學生在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時的一個難點。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這類問題中的等量關系把握不住,因而列不出方程。下面就追及問題中的三種類型談談如何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一同地、同向、不同時的追及問題 例1一隊學生去校外進行軍事野營訓練,他們以5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進,走了18分鍾的時候,學校有一緊急通知要傳給隊長。通訊員從學校出發,騎自行車以14公里/小時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訊員用多少時間可以追上學生隊伍? 分析設通訊員用x小時可以追上學生隊伍用線段圖表示這個問題的等量關系.兩站同時、同向出發,快車每小時走80公里,慢車每小時走35公里,問幾小時後快車追上慢車?分析設x小時後,快車追_護漫車慢車快車追上f加公里饅棄行粗速度(公里/小時)時間(小時)行程(公里)快車80慢車35X80xX35萬通訊員學生隊伍走j戈小一憊 通訊員追上了學生隊伍。抓住題目中給出的明顯的等量關系是 學生隊伍走的路程=通訊員走的路程。再利用行程間題中隱含的等量關系 路程=速度x時間。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聯繫到一起來表示兩者走的路程

㈢ 數學中的追及問題是怎麼回事

數學中的追及問題是指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問題。 這類常常會在考試考到。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雙人追及、雙人相遇,此類問題比較 簡單;一種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類則較困難。 公式:追及問題 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 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路程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同向追及)

㈣ 追及問題公式

公式:1、速度差×追及時間=路程差(追及路程);

2、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3、路程差÷追及時間=速度差。

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這類常常會在考試考到。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雙人追及、雙人相遇,此類問題比較簡單;一種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類則較困難。

(4)初中數學追及問題怎麼做擴展閱讀

問題解法:常規方法是根據位移相等來列方程,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所以解直線運動問題中常要用到二次三項式(y=ax²+bx+c)的性質和判別式(△=b²-4ac)。

在有兩個(或幾個)物體運動時,常取其中一個物體為參照物,即讓它變為「靜止」的,只有另一個(或另幾個)物體在運動。這樣,研究過程就簡化了,所以追及問題也常變換參照物的方法來解。先要確定其他物體相對參照物的初速度和相對它的加速度,才能確定其他物體的運動情況。

㈤ 怎麼做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分配問題和追及問題

設X就行了

分配問題要記住:全部數量=各個部分數量之和。 注意:設其中一份為X。

追擊問題隱含的條件: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要記住:快者行程-慢者行程=原來兩者間的距離。 注意:同向而行時注意始發時間和地點。

㈥ 初一數學、關於追及問題

一.學生隊多走18分鍾就是0.3小時,設通訊員x小時追上,學生隊則走了x+0.3小時。
14x=5*(x+0.3). 得x=1/6小時,就是10分鍾。
二.設好馬x天能追上,勞馬則走了x+12天。
240x=150*(x+12). 得x=20天。

㈦ 數學的追及問題怎麼做

追及問題
運動的物體或人同向而不同時出發,後出發的速度快,經過一段時間追上先出發的,這樣的問題叫做追及問題,解答追及問題的基本條件是「追及路程」和「速度差」。追及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
追及時間—追及路程÷速度差
追及路程—速度差X追及時間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時間

㈧ 數學相遇、追及問題該如何解決

追及和相遇是運動學中研究同一直線上兩個物體的運動時常見的問題,也是勻變速運動規律在實際問題中的具體應用。 1、追及相遇問題的特徵表現 追上的主要條件是兩物體在追趕過程中同時到達同一位置。在追趕過程中,當追趕者速度大於被追趕者時,二者間距離減小;當追趕者速度小於被追趕者時,二者間距離增大。常見的情形有三種: ⑴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物體A追趕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B時,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兩者有最大距離的條件是兩物體速度相等,即v A =v B 。 ⑵勻速運動物體A追趕同方向的勻加速運動的物體B時,存在恰好追上又恰好追不上的臨界條件:兩物體速度相等。具體做法是:假設兩者能到達同一位置,比較此時兩者的速度,若v A >v B ,則能追上,若v A <v B ,則追不上;如果始終追不上,當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兩者距離最小。 ⑶勻減速運動物體追趕同方向的勻速運動的物體時,情形和第二種相類似。 2、追及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 ⑴分析兩物體的運動過程,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並在圖上標出位移,以便找出位移關系。 ⑵由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將時間關系體現在方程中。 ⑶根據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的位移關系,並列方程。 3、追及和相遇問題的注意事項 ⑴一定要抓住一個條件,兩個關系。一個條件指兩物體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或最小,恰好追上又恰好追不上等」時,雙方速度相等;兩個關系是指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審題時要注意題中的關鍵詞,如「恰好」、「最大」、「至少」等。要作運動草圖或V-t圖象,並由此找出位移關系。 ⑵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停止運動。 此外,除了依據追及和相遇的一般物理原理和方法求解外,還可利用二次函數求極值、二次方程的判別式等數學方法以及應用圖象法、相對運動的知識求解。 知識整合(參考如下) http://www.xuexifangfa.com/physics/points/2118.html

㈨ 數學的追及問題該怎麼解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這個是原理,按照這個非常簡單就算出來了!
你拍照不是很清楚,所以沒有辦法幫您算。
對你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㈩ 有難度的初一數學追及問題

選了6道例題給你試試手,如果合適請採納
例1 好馬每天走120千米,劣馬每天走75千米,劣馬先走12天,好馬幾天能追上劣馬?
解:(1)劣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 75×12=900(千米) (2)好馬幾天追上劣馬? 900÷(120-75)=20(天) 列成綜合算式 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馬20天能追上劣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環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們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解: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時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時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須知追及時間,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時間。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則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500-200)÷[40×(500÷200)]=300÷100=3(米)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軍追擊一股逃竄的敵人,敵人在下午16點開始從甲地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軍在晚上22點接到命令,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開始從乙地追擊。已知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問解放軍幾個小時可以追上敵人?
解 敵人逃跑時間與解放軍追擊時間的時差是(22-16)小時,這段時間敵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時間=[10×(22-6)+60]÷(30-10)=220÷20=11(小時)
答:解放軍在11小時後可以追上敵人。
例4 一輛客車從甲站開往乙站,每小時行48千米;一輛貨車同時從乙站開往甲站,每小時行40千米,兩車在距兩站中點16千米處相遇,求甲乙兩站的距離。 解 這道題可以由相遇問題轉化為追及問題來解決。從題中可知客車落後於貨車(16×2)千米,客車追上貨車的時間就是前面所說的相遇時間, 這個時間為16×2÷(48-40)=4(小時) 所以兩站間的距離為 (48+40)×4=352(千米)列成綜合算式 (48+40)×[16×2÷(48-40)]=88×4=352(千米)
答:甲乙兩站的距離是352千米。
例5 兄妹二人同時由家上學,哥哥每分鍾走90米,妹妹每分鍾走60米。哥哥到校門口時發現忘記帶課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離校180米處和妹妹相遇。問他們家離學校有多遠?
解 要求距離,速度已知,所以關鍵是求出相遇時間。從題中可知,在相同時間(從出發到相遇)內哥哥比妹妹多走(180×2)米,這是因為哥哥比妹妹每分鍾多走(90-60)米,那麼,二人從家出走到相遇所用時間為 180×2÷(90-60)=12(分鍾) 家離學校的距離為 90×12-180=900(米)
答:家離學校有900米遠。
例6 孫亮打算上課前5分鍾到學校,他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家步行去學校,當他走了1千米時,發現手錶慢了10分鍾,因此立即跑步前進,到學校恰好准時上課。後來算了一下,如果孫亮從家一開始就跑步,可比原來步行早9分鍾到學校。求孫亮跑步的速度。
解 手錶慢了10分鍾,就等於晚出發10分鍾,如果按原速走下去,就要遲到(10-5)分鍾,後段路程跑步恰准時到學校,說明後段路程跑比走少用了(10-5)分鍾。如果從家一開始就跑步,可比步行少9分鍾,由此可知,行1千米,跑步比步行少用[9-(10-5)]分鍾。所以 步行1千米所用時間為 1÷[9-(10-5)]=0.25(小時)=15(分鍾) 跑步1千米所用時間為 15-[9-(10-5)]=11(分鍾) 跑步速度為每小時 1÷11/60=1×60/11=5.5(千米)
答:孫亮跑步速度為每小時5.5千米

閱讀全文

與初中數學追及問題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