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啟蒙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1、要練習10以內的運算,這是進位退位運算的基礎,10以內的運算清楚了就好辦,不然,10以後的運算就會糊塗。
2、要讓孩子認識兩位數數字的結構,分辨「十位」和「個位」,例如「14」,包含一個「10」,一個「4」,特別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兩位數的運算。
3、兩位數的運算,適合將「橫式」與「豎式」結合起來運算,豎式的十位與個位的關系更明顯一些,不是給孩子講這些「術語」,而是讓孩子通過感性理解。
(1)幼兒園簡單的數學怎麼教擴展閱讀:
加法有幾個重要的屬性。 它是可交換的,這意味著順序並不重要,它又是相互關聯的,這意味著當添加兩個以上的數字時,執行加法的順序並不重要。 重復加1與計數相同; 加0不改變結果。 加法還遵循相關操作(如減法和乘法)。
加法是最簡單的數字任務之一。 最基本的加法:1 + 1,可以由五個月的嬰兒,甚至其他動物物種進行計算。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被教導在十進制系統中進行數字的疊加計算,從一位的數字開始,逐步解決更難的數字計算。
㈡ 大班小朋友數學怎麼教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然後,等到孩子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屋子裡的凳子,桌子上的蘋果、老師給的糖果。然後等孩子回到家,數家裡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孩子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來算。
要先教孩子數實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對數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實物讓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10以內的加減相關口訣:
一、10以內加法口訣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內減法口訣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
㈢ 如何教幼兒學數學
會數數。先教孩子從「1」開始數,把數字形象化更容易讓孩子認識,然後教孩子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知順序。教孩子知道一個數左右相鄰的都是誰,例如:3前面是幾?後面是幾?;知大小。用兩個數作比較,誰大誰小?比如:6和9誰大,大幾個數?
幼兒園小朋友要學會哪些數學
會數數: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也能孰能的從中間某個數開始倒著數或正著數,一般從1開始數數幼兒園小朋友都會了,但是如果從中間某個數開始數的話可能就不知道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知順序:一般讓孩子從1開始數數的時候這樣的順序都是固定的,在此基礎上要讓孩子舉一反山,問問孩子某個數左右相鄰的數字是幾,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知大小:要讓孩子知道兩個數作比較的時候誰比誰大,大多少,在原數數的基礎上可以發散出很多這種小測試,比如:7與8哪個大?大幾個數?小幾個數?
㈣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怎麼教
游戲法:
游戲法是根據兒童好動的天性,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兒童感興趣的游戲中,讓兒童在自由自在地、無拘無束的各種游戲活動中學習數學的一種方法。
兒童數學學習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它能更有利於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體現出兒童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的和諧。
游戲法我們又把它分了六個種類:操作性數學游戲、情節性數學游戲、競賽性數學游戲、運動性數學游戲、運用各種感官的數學游戲、數學智力游戲。
分類介紹:
①操作性數學游戲
這類游戲是指兒童通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從而獲得數學知識的一種游戲,它也有一定的游戲規則。
例如:小班幼兒學習幾何圖形辨識時設計的「送圖形寶寶回家」的游戲,安排三個動物玩具的家,並分別貼上△、○、□的標記,讓幼兒把「圖形寶寶」送到相同特徵的玩具動物的「家」里去。
②情節性數學游戲
這類游戲具有一定的游戲情節、內容和角色,特別適合於年齡小的兒童。通過游戲情節的安排來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這類游戲一般以一個主體貫穿整個游戲。
例如:為小班幼兒學習「3以類計數與許多」而設計的「小貓抓魚」游戲,教師和小朋友分別扮「貓媽媽」和「小貓」,「貓媽媽」以游戲的口吻要求「小貓」們每個抓1條魚,1條、1條魚合起來就成了「2」、「3」、「許多」條魚了,可以分組進行。這個例子在這一系列情節中滲透了「1、2、3和許多」的數學概念。
③競賽性數學游戲
帶有競賽性的性質的數學游戲更適合於中、大班,不僅能滿足兒童的競賽、好勝心理,而且有助於對知識的鞏固和培養發展兒童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例如:為大班幼兒學習加減法而設計的「擲股子」游戲,幼兒通過兩個股子的點數和,進幾、退幾,建構加、減的概念
④運動性數學游戲
這類游戲是指寓數學概念或知識於體育活動之中的游戲。這類的游戲既滿足了兒童好動的天性,又滲透了數學的初步概念。
例如:大班幼兒學習數的組成而設計的「擲飛鏢」游戲,先記錄某一總數中的投擲結果(如5個飛鏢,投中3個,未中2個。。。。。。。),再根據對投擲結果的歸納來學習數的組成。
⑤運用各種感官的數學游戲
這類游戲主要強調通過不同的感官進行數學學習,強調兒童對數、形知識的充分感知。
例如:在為學習幾何圖形辨識而設計的「神奇口袋」游戲,幼兒通過觸、摸來感知、區別幾何圖形的特性。
⑥數學智力游戲
這是一種運用數學知識以促進兒童智力發展為主的游戲。數學智力游戲能極大地調動兒童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其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獨創性以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㈤ 幼兒園中班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中班數學要怎麼教呢以下幾點:
1、中班的幼兒學習數學,應該掌握十以內的數字和加減法,了解基本的數學圖形,比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過歌謠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
2、幼兒園學習數學主要目的還是在於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對於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幼兒要保持耐心,還可以根據幼兒的基本情況來調整學習數學的內容和進度。
一、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在興趣中,玩中學是培養幼兒學數的一種有效方法。而在玩中學中通過區分物體的差異就能培養幼兒學數的基礎。
幼兒在學習數字時,最容易使這一概念模糊的是幼兒總是認為只有完全一樣的物體才能確定是幾,而對形態、顏色稍有差異的幾個物體,就不能確定它的數量,這說明,在建立數概念時,數的實際意義比 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導幼兒在觀察中進行比較,確實符合數學規律。
如為幼兒設計幾組數量不同,顏色、形態各異畫面生動的動物,我先讓小朋友點數每組里有幾只小動物,然後,讓幼兒進行觀察和思考:「哪群小動物和哪群小動物一樣多?」「為什麼?」「哪兩群小動物不一樣多?」
這樣幼兒的感知過程就很明顯地反映出目的性和概括性,在這種觀察的基礎上。
很順利地完成了難度很大的不對應比較,並得出雞和狗一樣多,雞和鳥,雞和兔,鳥和狗,狗和兔,鳥 和兔不一樣多的結論。這些結論體現了幼兒真正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
二、玩中動培養記憶力是幼兒學數學的關鍵。
記憶在幼兒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的記憶以無意的、形象的記憶為主。但在教師的啟導下,隨著幼兒活動范圍的擴展,語言能力的增強,幼兒的隨意識記憶也會逐漸發展。教幼兒學數,培養幼兒記憶力極為關鍵。
在興趣中,玩中動是培養幼兒學數的記憶力的重要手段。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又由於幼兒學數,體驗數概念內涵離不開對材料的直接操作。
於是凡是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盡可能轉化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 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對數學中的基數和數序混為一談,特別對數序要了解不夠深刻,為了讓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區分說出第一、第二、第三……這些數序和基數幾,我讓孩子在玩中動,使孩子記得快而牢。
㈥ 怎樣教幼兒數學入門
循序漸進,建立科學的數學思維:
人類學習的過程就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幼兒學習數學也是如此,五六歲的小朋友雖然對抽象數字產生了興趣,但是還沒有完全達到純粹抽象的狀態。所以,在面對「數字」這個抽象概念的時候,唯一一個讓孩子覺得容易的學習方法就是:用實物和數字進行匹配,通過感官,由「量」的實際體驗,過渡到「數」的抽象認識。
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進入加減乘除,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邏輯概念。讓孩子通過實際物品,了解多和少、大和小,再過渡到具體實物和抽象之間的聯系。
舉個例子:
一個蘋果,兩個蘋果。
讓孩子認識到,一個蘋果比兩個蘋果少;兩個蘋果比三個蘋果多。從而明白多、少的概念。
幼兒數學入門啟蒙方法:
一般來說,孩子的數字敏感期是在2-6歲,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合理的數字啟蒙教育,幫助孩子打好數學思維基礎,孩子的未來的學習會更順暢,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的數學學習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數數:從開始的單純數數,一般這個階段只是單純的學會數數。
2、數字:開始對數字感興趣,嘗試去理解數字的含義,並學會寫數字。
3、數量:開始對數與量感興趣,學會計算,學會數與量的搭配。
走完這三個階段,孩子才算是真正的走向數學,學會用數字去認識身邊的世界。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過程一定不要圖快,也不要圖多,而是循序漸進的進行教育,比如先教孩子學會3以內的數字,在逐步提升,讓孩子學會5以內的數字,而且建議是用實物演示的方式,利用孩子喜歡或熟悉的事物,比如玩具、食物、水果等。
㈦ 幼兒園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
1、先利用時鍾來學加法: 在開始的階段,寶寶並不能理解「加」的概念,必須利用時鍾來教孩子學習加法,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有個數字的概念,還能學習認表。
2、學習加減法「從口開始」: 書面算式包含很多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很陌生的符號,如果一開始就把一大堆難以理解的抽象符號推給寶寶,將會增加他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厭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聊天的語氣來進行,讓寶寶覺得學習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幼兒園正確教算術方法:
右手代表個位數,左手代表十位數,下面介紹具體方法:將10以內數分解成兩個部分,並將這兩個部分合起來成一個數。在這基礎上能正確、迅速地計算10以內數的加減、連加、連減和自編求和、求剩餘的應用題。
實踐證明,只有讓幼兒多看,多想,多實踐,才能增強幼兒學算術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能將學到的計算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為將來進一步學習科學技術打下初步的基礎。
㈧ 幼兒園數學分解法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分解教法如下。
1、利用食物分解。
2、如一籃水果有5個,一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另外四個放在一個盤子里。
3、讓孩子發現5能分成1和4。
4、同樣1和4能組成5。
5、還有5能分成2和3,3和2,4和1。
(8)幼兒園簡單的數學怎麼教擴展閱讀
破十法:是一種計算方法,即: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破十法口訣
十幾減九,幾加一;十幾減七,幾加三;十幾減五,幾加五;十幾減三,幾加七;十幾減八,幾加二;十幾減六,幾加四;十幾減四,幾加六;十幾減二,幾加八。
㈨ 如何教幼兒園孩子學習數學呢
一,寓教於樂
如何教幼兒園的孩子學習數學呢?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復雜的,因為在讀幼兒園的孩子們,他們對很多事情都只是保持三分鍾熱度。想要讓他們堅持做一件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想要讓孩子一直保持對數學的熱愛堅持,不斷地學數學,家長一定要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學習。比如說家長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數學類益智游戲。孩子對於游戲的好奇心,顯然比對於學習的好奇心更重。所以,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做數學類益智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學習數學,相信很多孩子也更願意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四,給孩子觀看數學類動畫片
家長可以給孩子觀看一些數學類動畫片。讀幼兒園的孩子都是比較喜歡看動畫片的,這個時候家長不能什麼動畫片都給他們看。一些動畫片是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的。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選擇一些合適他們的動畫片,比如數學類益智動畫片,語文類益智動畫片。這些動畫片都是適合孩子看的,如果想要教會孩子學習數學,那麼,家長就要有意識的給孩子找一些數學類的動畫片,孩子看動畫片非常有熱情,如果動畫片裡面在有一些數學知識,那麼相信孩子接收知識也會更快一些,所以,家長可以適當的給孩子放一些數學類益智類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