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班數學活動糖果有多少活動反思
大班數學活動:糖果有多少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按數群計數的運用很廣泛,通過活動讓 幼兒了解按「數群計數」的方法,在操作中,體驗運用不同的方法數數的樂趣。並盡可能的遷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計數就是計數時不以單個物體為單位,而是以群體(物體群)為單位。幼兒按群計數能力不是突然產生的,而是在幼兒掌握10以內數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果方法得當,大班後期,幼兒的按群計數能力可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范圍可達「100」,甚至以上。按幾個幾個數更快,為什麼?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數群越大,數的次數就越少,數群越小,數的次數就越多的函數關系。
教學重難點:
學習運用多種方法計數及依據某種參照物估計一組數量。
活動目標:
1.學習估計10-30以內物體的數量。
2.嘗試、學習運用多種數數方法(如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對30以內物體的數量正確計數並確定總數。
3.認真觀察、判斷同伴的估數,關注和學習同伴的多種方法。
活動反思:
1.由於為孩子們預先准備了數量顏色不均等的九盤實物糖果,帶給孩子們的是動手操作的濃厚興趣和快捷的數數速度。
2.對實物進行按群數數時,「2個2個」地數幼兒比較容易掌握;「5個5個」地數,對於幼兒 較難掌握。但只要掌握規律多練,數數時還是比較容易的,如:2、4、6、8、10、12、14、16、18、20;或5、10、15、20、25、30……
3.下次作業時需改進:讓幼兒在操作卡上學習「按群圈數」,這樣數起來更清楚。
⑵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有多少塊糖》教學設計
情景導入:
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麼?(一袋糖果)我要獎勵給今天認真聽講,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的同學.
【活動1】數一數活動(一數) 數數活動(一數)
1、你能猜一猜這袋糖果大約有多少塊嗎?
2、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果我們想准確的知道袋中有多少塊糖果,怎麼辦呢?(數一數)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塊糖。(板書:有多少塊糖)
3、為了讓同學們數的方便,我們用圓片來代替糖果,同學們手中的圓片和老師袋中的糖果個數是一樣多的,現在請您們快來數一數吧!(學生數)
4、誰能向大家介紹你的數法呢?
5、看來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數法,都數出來糖果的數量,那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些數法。(課件演示各種數法)
6、同學們快來看一看這些數法,你有什麼發現?(指名說)
7、(邊說邊課件演示)我們1塊1塊數,數了20次,我們一起來數數。2塊2塊數,需要數幾次呢?5塊5塊的數呢,數幾次?10塊10塊的數呢,數幾次就可以了?請你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麼?(生:數的次數不同)每次數的塊數越多,數的次數就越少,每次數的塊數越少,數的次數就越多。
【活動2】數數活動(二數)
1、老師這還有其它的糖果,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圖)你仔細觀察,對於這些糖果的擺法,你有什麼感覺?(生:整齊)
2、「橫著數」
真的排列的很整齊,看(師橫著指)這樣排列整齊的是幾個?怎麼數的?(生:橫著數的)他這樣橫著數的,數一行有7個,在數學中這樣橫著數,叫做按行數。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快和老師一起做。(師生用手橫著指)由於這一行一行都有7塊,所以我們叫做每行有7塊,那有幾行呢?(2行)一共有機塊呢?你們能不能用這樣的語言再來說一說呢?(課件出示:每行有 塊,有 行,一共有 塊。)
3、「豎著數」
(1)我們剛才橫著數,知道是按行數,還可以怎麼數?(生:豎著數)怎麼豎著數?(生上台演示)像這樣豎著數的方法,數學中叫做按列數。
(2)你能不能再豎著按列再數數這幅圖?(出示新圖)每列有4塊,有3列,一共有12塊。誰再用這樣的語言說一說?(課件出示:每列有 塊,有 列,一共有 塊。)
活動3【活動】數數活動(三數)
1、請你觀察觀察「橫著看」或是「豎著看」,你能發現什麼?
2、通過橫著數,豎著數,我們都能准確的數出數量,這兩種數法還能用算式來表示呢?請你打開書16頁,將橫著數的方法寫在這里,豎著數的方法寫在這里。(課件說明)
3、說說你是怎麼列的算式?(板書貼圖和算式)
豎著數,有幾個3呢?(生:5個3)你能指一指嗎?(每指1個3,老師就貼1個3)
橫著數列出了這樣的算式,有幾個5相加,指一指。(學生邊指,老師邊貼)
4、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數法,列出了兩個不同的算式,仔細觀察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指名說)算式不同,怎麼得數相同呢?(生:一個是5個5個數的,一個十3個3個數的)小算式中的秘密都被你們發現了,看來同一幅圖,橫著數,豎著數,所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活動4【活動】拓展延伸
1、同學們數的這么好,小青蛙也來湊熱鬧了,它要和我們玩跳格游戲。(出示17頁第4題)你們看清楚小青蛙是怎麼跳的了嗎?(生做在書上)
2、小青蛙太頑皮了,都跳到了老師這把尺子上了,它還想3格3格的繼續往下跳,那我們的算式就這樣要一直的加下去了,你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如果我們能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就好了,這個方法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⑶ 小班數學《數數有多少》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3、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准備】
1、動物園門票每人一張。
2、幼兒人手一份10以內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以去「動物園」遊玩的形式,帶領幼兒進教室。
點數9個小朋友。
師: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玩了,請小朋友排隊入場。請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開始,看誰動作快。
①幼兒自主排隊。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點數人數。
師:現在請男孩子來數一數女孩子有幾個?記住要從小紅旗開始。(男孩子數女孩子)再請女孩子數數有幾個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續情境:練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
(1)示範數10的數。
師:瞧,這是誰呀?讓我們看看有幾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動物園里這么動物,要請小朋友把它一個一個在排序板上排好隊,排一個要大聲數一個,看看你一共數到幾個動物?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指導或幫助。
(4)評價——請幾名幼兒點數自己的操作材料。
師:你的是什麼動物?請你從小紅旗開始用手指一邊點一邊大聲的數給我們看一看有幾個?數完後追問:你數到了幾個?
(5)挑戰:點數15以內的數。
動物園又來了許多動物,可是這么多數也數不清,誰願意上來幫我數一數?
三、結束情境。
師:時間不早了,動物園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把動物放回籠子,來排隊吧!
【活動反思】
《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課前所思: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正好本周主題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動物園玩的經驗,所以定位在去動物園的情景。
課堂實踐:我帶著15名小朋友進入場地後,以「進動物園要排隊」的形式,讓男孩、女孩排在分別排在小紅旗後面,並且相互從小紅旗處數數,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幾個?」點數完畢後,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10的點數後,提出要求:請把這些玩具在小紅旗上面排隊,邊排邊數看看一共有幾只?小朋友自主選擇後,我個別邀請幾位上前操作。最後以動物園要關門,請小朋友帶好動物,跟隨我出教室。
課後反思:整個環節可以說是沒出什麼亂子,小朋友井然有序並且操作的時候也都正確無誤,似乎沒有難處。而創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標!在第一個排隊數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數。在小朋友操作的環節,我給予的材料都是10以內的數,但在點評時沒有拿出10的整數;另外課後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戰項目,讓小朋友嘗試。
這節課,考慮的還不算太全面,雖然達到了目標不過也不算太精細,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厲,考慮到位有突破!
小網路:數數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採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裡默念,為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為。
⑷ 關於糖果的數學問題。
設一共有糖X塊
已知奶糖佔45%,則奶糖數量為45%X,又放入了16塊水果糖,則共有糖果X+16,而奶糖占所有糖的25%,則奶糖數量為25%(X+16),由題目知道奶糖的數量不變,所以25%(X+16)=45%X,得X,然後再乘以45%就是奶糖的數量啦~
或
(25×16)÷(45-25)
=400÷20
=20
45%×20=9
原來有奶糖9塊望採納~~~~~~~~~~~~~~~~~原來有七十四塊
現在有九十塊
⑸ 幼兒園小班數學《糖果有多少》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估計10-30以內物體的數量。 2、嘗試、學習運用多種數數方法(如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對30以內物體的數量正確計算並正確總數。 3、認真觀察、判斷同伴的估數,關注和學習同伴計數的多種方法。 【活動准備】 教具:自備紅、黃、綠、藍四色托盤一個,盤中分別裝有數量為10顆(紅盤)、15顆(黃盤)、20顆(綠盤)、30顆(藍盤)的同種糖果;表示10顆糖果的標記卡1張;記錄單;水彩筆1套。 學具:鉛筆人手1支;第 一、二組人手1冊幼兒用書(第25頁);第三、四組人手1串數量為15-20的串珠,記錄單;第五、六組人手1盤數量為25-30顆的蠶豆,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游戲「看誰估的准」。 教師請幼兒觀察桌上的四盤糖果,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紅盤里有多少顆糖果?你是怎麼知道的?(看數字、數的)誰能依據紅盤里所裝糖果的數量,估計出黃盤、綠盤和藍盤中各裝有多少顆糖果呢? 請一名幼兒說出自己估計的各盤糖果數。 教師出示記錄單並提問。 師:**小朋友估計的每盤糖果的數目,你們認為應該記錄在記錄單的什麼位置?(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上的標記和空格,以幫助幼兒明確估數記錄的相應位置——即「黃、綠、藍三色托盤標記」下面、「眼睛觀察標記」後面的三個空格裡面) 教師將該名幼兒的估數記錄下來。 師:還有誰願意說出你估計的每盤糖果的數目?(可請多名幼兒回答,及時記錄幼兒的估數,如遇相同的數目則可不記) 師幼討論:大家估計的這些數目,究竟誰的正確?誰的更接近?我們怎樣驗證呢?(數一數) 教師先後請3名幼兒上來,帶領大家數出每盤糖果的實際數目,並將正確答案記錄在記錄單第三行「動手數標記」後面空格的對應位置。(幼兒在數糖果時,教師應引導大家觀察每個幼兒採用的不同計數策略) 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對比估數與(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實際數目。 師:哪個估數正確?哪個估數與實際數目最接近?(對估數正確或最接近的幼兒給予鼓勵) 二、幼兒分組操作游戲。 師:哇,看來我們大三班對估數掌握的特別好,那麼我要出幾道題目考考你們,你們有信心做好嗎? (1)串珠有多少。 師:先估算一下串珠上有多少顆珠子,請在記錄單上排用「√」表示你認為最接近的數字;再數一數串珠實際有多少顆,想想一串珠子應該怎麼樣數?從哪兒開始數?怎麼樣才能做到不重復數、不漏數?數好後請在記錄單下排用「√」表示正確數字,再看看你估計的數目與實際的結果接近嗎?差多少? (2)蠶豆有多少。 師:先估算一下盤子里有多少顆蠶豆,請在記錄單的上排用「√」表示你認為最接近的數字;再數一數實際有多少顆蠶豆,想想可以用哪種數數方法數的又對又快,數完後請在記錄單下排用「√」表示正確的數字,再看看你估計的數目與實際的結果接近嗎?差多少? (3)糖果有多少。 師:請小朋友完成幼兒用書第25頁的活動,要求是根據左邊每隻糖袋裡有的10顆糖,估計一下右邊每隻糖袋裡各裝了多少顆糖,並在你認為最接近的數字上打「〇」表示;再數一數實際裝有多少,如果答案一致就為自己畫個「√「。 三、活動評價。 展示個別幼兒分組操作游戲的記錄單。 師幼共同觀察其估算的數目;再檢查實際的數目是否正確,並運用幼兒提出的各種數數方法進行集體驗證,如兩個兩個數的方法,三個三個數的方法,五個五個數的方法,讓幼兒感受按群計數的快捷;最後對其估計的數目與實際的結果是否接近或一致進行判斷。
⑹ 數學小班糖果有幾顆說課稿
小班數學《糖果有幾顆》說課稿
活動背景:介於小班幼兒已經對點數有了感念的前提下,讓幼兒初步感受實物和數之間的聯系。
活動目標:
判斷每個糖果中糖果數量,並與點卡對應連線。
2.判斷一個糖罐中不同顏色的糖果數量,並與點卡對應連線。
3.品味糖果的甜蜜味道。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1.寶寶們,快要過新年了,今天老師帶來了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猜猜看裡面會是什麼?(搖搖、摸摸等形式)這個東西呀,甜甜的,寶寶們最愛吃了。(糖果)
2.那我們就請他出來吧,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將糖果倒出放在盤子里)盤子里有多少糖果呀?(有許多糖果)
3.盤子里有各種各樣的糖果,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樣的糖果?幼兒自由述說,每說到一樣就從盤子里挑出來展示給大家看。
小結:糖果有許多種,有軟糖、硬糖、有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糖。
二、裝糖、送糖游戲
1.老師准備了一些小袋子,這些小袋子上面可都有秘密哦。(老師示範:先數數袋袋上有幾個圓點,然後請大夾子幫忙往口袋裡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
2.現在請我們寶寶也拿著袋子去裝糖果吧,先要看清楚袋子上有幾個點點,再去裝糖哦。
3.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袋子里的秘密,你請了幾顆糖果寶寶。
(我袋子上有三個點點,所以我請了三顆糖果……)
4.送糖:我們寶寶都累了吧,糖果寶寶也累了,他們要回家了,這里有5間房子,看看房子上面有什麼啊?(數字1~5)這就是糖果寶寶的家,你手裡有幾顆糖果就把它送到數字幾的房子里。(出示貼有數字的筐,請幼兒把糖裝入相對應的數字筐里,提高幼兒匹配能力)
三、分享糖果 今天我們跟糖果寶寶做游戲玩得開不開心啊?在你們送糖果寶寶回家的時候,糖果寶寶告訴老師說你們本領很大的,要老師獎勵你們呢,現在請我們寶寶每人拿一顆糖果,嘗嘗看它是什麼味道的。
⑺ 中班數學分巧克力的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的:
1.復習5以內數數及認數,能手口一致點數,學習按數取物。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手口一致點數;知道數字代表的實際數量。
2.活動難點:會按數取物。
活動准備:
1.教具:小動物5隻; 5以內數字卡;蛋糕一隻。
2.學具:印有數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圖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魚、小草、小蟲子、胡蘿卜等圖片,幼兒抄作紙每人一份。
一、活動過程:
師:1.出示小豬圖片,這是誰呀?今天小豬特別的高興,因為今天小豬過生日。媽媽還特意給他准備了一隻大蛋糕。(出示蛋糕)
師: 2.小豬要過幾歲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蠟燭表示一歲,讓我們一起數一數蠟燭吧,有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有許多小動物們也來給小豬來過生日了,他們會是誰呢?
1) 「喵喵喵」是誰呀?小貓,看小貓還給小豬帶了生日禮物,是什麼呀?(西瓜)有幾個?可用數字幾來表示?師總結:小貓給小豬送了一個西瓜,我們就用數字1來表示。
2)「 還會有誰呢?」「嘰嘰嘰」小雞也來了,小雞送了什麼禮物呢?(兩根黃香焦)有幾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
3) 小松鼠、小羊、小兔也來了,他們會是什麼禮物呢?(幼兒觀察送了什麼禮物)?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分別是3朵花、4塊巧克力、5塊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師:小動物給小豬送禮物了,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小豬送禮物,好嗎?老師也給你們准備了禮物送個小豬,(要求;小朋友們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麼禮物,有幾個,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禮物數量,看看黑板上的每個框中的數字再放進相同數量的禮物)。
2.幼兒先討論自己的禮物是什麼,有幾個,再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3.提醒幼兒認清數字和數量,能手口一致點數;能力弱的幼兒多給予幫助和指導。
4.請個別幼兒講解操作情況給小豬送了什麼禮物,送了多少。
5.小豬請老師把小朋友送的禮物先收一下,師生整理好籃子。
三、游戲鞏固
1.師:小豬非常開心,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給他送了許多的禮物。現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動物們的肚子有些餓了,小豬想送一些吃的給小動物們。小豬要請我們的小朋友幫他招待小動物們。(要求:看看你的抄作紙上的數字是幾,就給小動物喂幾個吃的。)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檢查幼兒操作。
3.作品展示,並給予評價。
四、游戲結束:
為小豬慶祝生日,唱生日歌。
⑻ 數學題: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顆
6-5=1顆7-6=1顆8-7=1顆。可以看成都是少1顆6、7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2×3×7×4=168168 -1=167顆。這包糖果至少有167顆
⑼ 中班數學活動《水果有多少》的反思
今天我執教了數學活動《水果有多少》,整個活動我圍繞目標展開,讓每個孩子在情景中掌握知識。
首先,來說說我的目標定位,結合我班孩子的實際情況我把目標定位在9以內的數量:(1)學習不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和判斷9以內物體數量。(2)在復習鞏固7、8、9三個數,初步建立數的守恆觀念。在活動中我班的孩子基本達到要求。孩子年齡小,他的思維有著直觀性和形象性,而數卻是抽象的概念,因此,我想單一的圖片往往不能很好的調動孩子的學習的積極性,於是活動中我設計了PPT,讓孩子在有趣的感官中學得知識。
其次,PPT的製作我「以小猴與小朋友做游戲」的形式展開並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游戲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和思考,為孩子創設了極佳的教學環境。比較遺憾的是展示時由於條件的限制讓本來可以動的畫面沒有很好展現,也因此在水果和動物匹配時效果一般。而事實也證明多媒體的製作讓孩子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連平時不怎麼說的小朋友都積極的舉起了小手,生怕自己「漏」掉了。
最後,孩子們的操作活動我以小猴考大家為由,出示三種操作卡:1、連連看。2、看數字貼水果。3、看水果畫小圓點。因為有了一定的基礎,很多孩子在操作中能很快而且正確的完成。
我想,數學源於生活,有用於生活,因此把數學生活化,更能讓孩子們置身於實際生活中,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當然在活動設計中需要根據原有經驗,引導孩子走向最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