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數學家
在1952年院校調整中,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清華數學系和浙大數學系被砍,舉
國建設北大和復旦,其他重點高校的數學專業規模都很小,造成了這兩所學校現
如今在中國數學界的絕對壟斷地位。
據統計,中國現有活著的數學院士24個,基本可以劃分成北大、復旦和中科
院三派。
北大幫由張恭慶領銜,校內有姜伯駒、文蘭、田剛、王詩宬等人,中科院數
學所的丁偉岳、劉應明、楊樂均畢業於北大,與北大數學系淵源深厚,相互呼應,
基本是一夥的;
復旦派谷超豪、洪家興、胡和生、郭柏靈,加上中科院畢業於復旦的石鍾慈,
一共是5人。
中科院:丁夏畦、李邦河、林群、陸啟鏗、馬志明、萬哲先、王元、嚴加安、
吳文俊、周毓麟。
雜派:陳木法(北師大)、王梓坤(北師大)、彭實戈(山東大學)、夏道
行(美國)。
中科院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因為畢業於不同院校,又在中科院數學所的幾次
改革中相互算計,以至於彼此缺乏信任,所以實際上是一盤散沙,在院士選舉過
程中各懷鬼胎,往往被北大和復旦利用。其中,吳文俊、周毓麟、王元等人年事
已高,功成名就,基本不參與世事紛爭。馬志明後來投靠了北大,林群因為院所
合並一事與眾人鬧翻,剩下的幾個年紀都大了,也不抱團,也不掌控重要的學術
資源。
夏道行早已隱居美國,連院士選舉都懶得回來參加,
除去被剝奪選舉權的資深院士吳文俊和周毓麟,以及隱居海外的夏道行,中
國數學界真正有投票權的院士只有21個,其中北大幫佔了8個,1/3強,而且都是
年輕的少壯派,比如原中國數學會會長張恭慶,不僅把小舅子文蘭弄成了院士,
還隔代指定文蘭為接班人,讓其順利的當上了現任會長,帶領北大幫把持了中國
大部分的數學資源;復旦派谷超豪名氣很大,但是手下的幾個人水平有限,特別
是把他老婆胡和生也弄成院士,讓很多人笑話,加上遠離北京,不具備掌控數學
各類資源的權力,所以復旦派雖然人數多達5人,但是影響力跟北大比相距甚遠。
中科院就跟不用說了,被北大和復旦各個擊破,幾屆都沒有人當選,很能說明問
題。
院士選舉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一般是選2個數學院士,近幾屆院士競選基
本由北大和復旦說了算。
比如2001年,北大把在美國當教授的田剛進行包裝,冒充北大全職教授競選
院士,結果被復旦識破,說這樣的海外兼職復旦多得很,北大仗著人多勢眾,恐
嚇復旦,揚言如果復旦對田剛進行阻擾,北大就不給復旦的候選人投票,復旦一
看與其爭得魚死網破,不如都撈點好處,於是兩校相互妥協,最後北大的田剛和
復旦的郭柏靈雙雙當選。田剛也成為中國科學院自成立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
個沒有全職回國的海外院士,他的這個紀錄至今沒有被打破。雖然事後北大利用
院士章程為田剛當選一事進行自我辯護,但是院士增選細則中卻明確規定海外學
者要想當上正式院士必須重點考慮其對國家的貢獻,正是基於這一考慮,非全職
回國的學者按慣例是不能參加正式院士選舉的,只能參加具有象徵意義的外籍院
士的選舉。(北大在田剛身上嘗到甜頭後,對其經驗進行依法炮製,在03年和05
年兩次推舉非全職回國的佘振蘇參選院士,但是北大在物理界不如數學界那樣一
手遮天,所以這兩次都沒有得逞。)
轉眼到了2003年,北大數學系一舉推出了兩個候選人,其中的張繼平呼聲甚
高,因為北大選票多,所以兩人都進入了第三輪,這次復旦也派出了搞偏微分方
程的洪家興,南開在陳省身先生的支持下派出了重量級人物張偉平,此人得過國
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國內中青年數學家中最優秀的學者,論文質量在國內首屈
一指,加上有復旦畢業的背景,所以一開始志在必得,沒想到北大仗著票數多,
公開發飈,表示復旦系最多隻能上一個,復旦派最經不住恐嚇,只得全力支持谷
超豪的學生洪家興,而放棄了對張偉平的支持,陳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生氣,
他老人家只是外籍院士,沒有投票權,雖然沒有能力讓某人當上院士,但是享有
崇高威望,讓某人當不上院士的影響力還是有的,於是張偉平和張繼平pk的結果
是兩人都沒上成,反而是北師大搞概率論的陳木法撿了個漏,概率論方向多年沒
有出院士,所以這個結果大家也只好認了。
2005年,陳省身先生去世,雖然冒出個丘成桐,但是絲毫不影響北大繼續把
持中國數學界的各項資源,王詩宬的當選幾乎毫無懸念,這一屆的最大看點是南
京大學的程崇慶是否能上,丘成桐認為除了張偉平,當今中國最優秀的中青年數
學家只有兩個,那就是中山大學的朱熹平和南京大學的程崇慶,不過很不幸,程
崇慶搞的東西跟北大的文蘭是一個東西——微分動力系統,後者自然不希望國內
再多一個動力院士,於是雖然程崇慶水平很高,但是缺少了北大的支持,最終仍
然與院士失之交臂。空出的一個名額被山大的彭實戈佔了,此人為何當選?內幕
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與北大的關系絕對不錯。
對2007年的院士選舉做個初步預測,南開方面,陳先生已然仙逝,加上03年
跟北大結下了梁子,張偉平這輩子恐怕也沒有機會當上院士,除非得了fields獎,
想必張偉平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05年連名都沒報,07年就更不會了,否則
豈非自取其辱?北大方面肯定會繼續派張繼平出馬,沒有南開橫插一杠,張繼平
的當選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懸念。而復旦在05年沒有任何斬獲,07年肯定會全力出
擊,可以預計,07年的兩個名額勢必會被這兩個學校繼續瓜分。
正如南方人物周刊采訪國內某重點高校數學教授時提到的,中國數學有過很
輝煌的歷史,當年的華羅庚,蘇步青,還有陳省身,不僅自己做出了世界一流的
成果,而且人格高尚,為中國數學的發展指明了一些方向,帶出一些好學生,這
么多年了,沒有像他們這樣有威望的人來帶著中國的數學往前走。現在的中國數
學界被一群品格低下的人所控制,因為他們自己本身數學也不行,所以也打壓有
能力的學者,通過掌控中國的獎金和基金,擴充自己的勢力,這二十年中國數學
沒有大的發展,原因就是這樣。錢是投入越來越多,但是效果反而不如以前。北
大心裡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一到利益關口,就以利益為重。而且他們現在完全掌
控著數學領域的院士選舉,院士選舉是重頭戲,很多年輕人為了當院士,就低三
下四,可以說是忍氣吞聲,包括做學問等,完全是人格都變了。
『貳』 仍然在世的偉大數學家有哪些
王元
可以說,王元是當代中國人乃至華人領域里的數學大佬。
『叄』 現在還活著的數學家有沒有有多少
在1952年院校調整中,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清華數學系和浙大數學系被砍,舉國建設北大和復旦,其他重點高校的數學專業規模都很小,造成了這兩所學校現如今在中國數學界的絕對壟斷地位。
據統計,中國現有活著的數學院士24個,基本可以劃分成北大、復旦和中科院三派。
北大幫由張恭慶領銜,校內有姜伯駒、文蘭、田剛、王詩宬等人,中科院數學所的丁偉岳、劉應明、楊樂均畢業於北大,與北大數學系淵源深厚,相互呼應,基本是一夥的;
復旦派谷超豪、洪家興、胡和生、郭柏靈,加上中科院畢業於復旦的石鍾慈,一共是5人。
中科院:丁夏畦、李邦河、林群、陸啟鏗、馬志明、萬哲先、王元、嚴加安、吳文俊、周毓麟。
雜派:陳木法(北師大)、王梓坤(北師大)、彭實戈(山東大學)、夏道行(美國)。
中科院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因為畢業於不同院校,又在中科院數學所的幾次改革中相互算計,以至於彼此缺乏信任,所以實際上是一盤散沙,在院士選舉過程中各懷鬼胎,往往被北大和復旦利用。其中,吳文俊、周毓麟、王元等人年事已高,功成名就,基本不參與世事紛爭。馬志明後來投靠了北大,林群因為院所合並一事與眾人鬧翻,剩下的幾個年紀都大了,也不抱團,也不掌控重要的學術資源。
夏道行早已隱居美國,連院士選舉都懶得回來參加,
除去被剝奪選舉權的資深院士吳文俊和周毓麟,以及隱居海外的夏道行,中國數學界真正有投票權的院士只有21個,其中北大幫佔了8個,1/3強,而且都是年輕的少壯派,比如原中國數學會會長張恭慶,不僅把小舅子文蘭弄成了院士,還隔代指定文蘭為接班人,讓其順利的當上了現任會長,帶領北大幫把持了中國大部分的數學資源;復旦派谷超豪名氣很大,但是手下的幾個人水平有限,特別是把他老婆胡和生也弄成院士,讓很多人笑話,加上遠離北京,不具備掌控數學各類資源的權力,所以復旦派雖然人數多達5人,但是影響力跟北大比相距甚遠。中科院就跟不用說了,被北大和復旦各個擊破,幾屆都沒有人當選,很能說明問題。
院士選舉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一般是選2個數學院士,近幾屆院士競選基本由北大和復旦說了算。
比如2001年,北大把在美國當教授的田剛進行包裝,冒充北大全職教授競選院士,結果被復旦識破,說這樣的海外兼職復旦多得很,北大仗著人多勢眾,恐嚇復旦,揚言如果復旦對田剛進行阻擾,北大就不給復旦的候選人投票,復旦一看與其爭得魚死網破,不如都撈點好處,於是兩校相互妥協,最後北大的田剛和復旦的郭柏靈雙雙當選。田剛也成為中國科學院自成立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沒有全職回國的海外院士,他的這個紀錄至今沒有被打破。雖然事後北大利用院士章程為田剛當選一事進行自我辯護,但是院士增選細則中卻明確規定海外學者要想當上正式院士必須重點考慮其對國家的貢獻,正是基於這一考慮,非全職回國的學者按慣例是不能參加正式院士選舉的,只能參加具有象徵意義的外籍院士的選舉。(北大在田剛身上嘗到甜頭後,對其經驗進行依法炮製,在03年和05年兩次推舉非全職回國的佘振蘇參選院士,但是北大在物理界不如數學界那樣一
手遮天,所以這兩次都沒有得逞。)
轉眼到了2003年,北大數學系一舉推出了兩個候選人,其中的張繼平呼聲甚高,因為北大選票多,所以兩人都進入了第三輪,這次復旦也派出了搞偏微分方程的洪家興,南開在陳省身先生的支持下派出了重量級人物張偉平,此人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國內中青年數學家中最優秀的學者,論文質量在國內首屈一指,加上有復旦畢業的背景,所以一開始志在必得,沒想到北大仗著票數多,公開發飈,表示復旦系最多隻能上一個,復旦派最經不住恐嚇,只得全力支持谷超豪的學生洪家興,而放棄了對張偉平的支持,陳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生氣,他老人家只是外籍院士,沒有投票權,雖然沒有能力讓某人當上院士,但是享有崇高威望,讓某人當不上院士的影響力還是有的,於是張偉平和張繼平pk的結果是兩人都沒上成,反而是北師大搞概率論的陳木法撿了個漏,概率論方向多年沒有出院士,所以這個結果大家也只好認了。
2005年,陳省身先生去世,雖然冒出個丘成桐,但是絲毫不影響北大繼續把持中國數學界的各項資源,王詩宬的當選幾乎毫無懸念,這一屆的最大看點是南京大學的程崇慶是否能上,丘成桐認為除了張偉平,當今中國最優秀的中青年數學家只有兩個,那就是中山大學的朱熹平和南京大學的程崇慶,不過很不幸,程崇慶搞的東西跟北大的文蘭是一個東西——微分動力系統,後者自然不希望國內再多一個動力院士,於是雖然程崇慶水平很高,但是缺少了北大的支持,最終仍然與院士失之交臂。空出的一個名額被山大的彭實戈佔了,此人為何當選?內幕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與北大的關系絕對不錯。
對2007年的院士選舉做個初步預測,南開方面,陳先生已然仙逝,加上03年跟北大結下了梁子,張偉平這輩子恐怕也沒有機會當上院士,除非得了fields獎,想必張偉平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05年連名都沒報,07年就更不會了,否則豈非自取其辱?北大方面肯定會繼續派張繼平出馬,沒有南開橫插一杠,張繼平的當選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懸念。而復旦在05年沒有任何斬獲,07年肯定會全力出擊,可以預計,07年的兩個名額勢必會被這兩個學校繼續瓜分。
正如南方人物周刊采訪國內某重點高校數學教授時提到的,中國數學有過很輝煌的歷史,當年的華羅庚,蘇步青,還有陳省身,不僅自己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成果,而且人格高尚,為中國數學的發展指明了一些方向,帶出一些好學生,這么多年了,沒有像他們這樣有威望的人來帶著中國的數學往前走。現在的中國數學界被一群品格低下的人所控制,因為他們自己本身數學也不行,所以也打壓有能力的學者,通過掌控中國的獎金和基金,擴充自己的勢力,這二十年中國數學沒有大的發展,原因就是這樣。錢是投入越來越多,但是效果反而不如以前。北大心裡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一到利益關口,就以利益為重。而且他們現在完全掌控著數學領域的院士選舉,院士選舉是重頭戲,很多年輕人為了當院士,就低三下四,可以說是忍氣吞聲,包括做學問等,完全是人格都變了。
『肆』 仍在世的大數學家有誰
國內的好象沒有了,陳景潤96年也去世了。
劉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賈憲
賈憲,中國古代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曾撰寫的《黃帝九章演算法細草》(九卷)和《演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數導)均已失傳。
他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賈憲三角"和增乘開方法,增乘開方法即求高次冪的正根法。目前中學數學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與此相仿,增乘開方法比傳統的方法整齊簡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開高次方時,尤其顯出它的優越性,這個方法的提出要比歐洲數學家霍納的結論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約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他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訪習於太史,又嘗從隱君子受數學」,1247年寫成著名的《數書九章》。《數書九章》全書凡18卷,81題,分為九大類。其最重要的數學成就----「大衍總數術」(一次同餘組解法)與「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使這部宋代算經在中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號敬齋,金代真定欒城人,曾任鈞州(今河南禹縣)知事,1232年鈞州被蒙古軍所破,遂隱居治學,被元世祖忽必烈聘為翰林學士,僅一年,便辭官回鄉。1248年撰成《測圓海鏡》,其主要目的是說明用天元術列方程的方法。「天元術」與現代代數中的列方程法相類似,「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於「設x為某某「,可以說是符號代數的嘗試。李冶還有另一步數學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講解天元術的。
朱世傑
朱世傑(1300前後),字漢卿,號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數學名家周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莫若、祖頤:《四元玉鑒》後序)。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鑒》(1303)。《算術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鑒》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志,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現今河北省淶源縣,他是南北朝時代的一位傑出科學家。他不僅是一位數學家,同時還通曉天文歷法、機械製造、音樂等領域,並且是一位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他算出的圓周率為3.1415926<π<3.1415927,這一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指出誤差的范圍,是當時世界最傑出的成就。祖沖之確定了兩個形式的π值,約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這兩個數都是π的漸近分數。
祖暅
祖暅,祖沖之之子,同其父祖沖之一起圓滿解決了球面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體積公式。現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紀可謂祖暅對世界傑出的貢獻。
楊輝
楊輝,中國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在13世紀中葉活動於蘇杭一帶,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著有《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演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變本末》三卷(1274年)、《田畝比類乘除演算法》二卷(1275年)、《續古摘奇演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續古摘奇演算法》中介紹了各種形式的"縱橫圖"及有關的構造方法,同時"垛積術"是楊輝繼沈括"隙積術"後,關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楊輝在"纂類"中,將《九章算術》246個題目按解題方法由淺入深的順序,重新分為乘除、分率、合率、互換、二衰分、疊積、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類。
趙爽
趙爽,三國時期東吳的數學家。曾注《周髀算經》,他所作的《周髀算經注》中有一篇《勾股圓方圖注》全文五百餘字,並附有雲幅插圖(已失傳),這篇注文簡練地總結了東漢時期勾股算術的重要成果,最早給出並證明了有關勾股弦三邊及其和、差關系的二十多個命題,他的證明主要是依據幾何圖形面積的換算關系。
趙爽還在《勾股圓方圖注》中推導出二次方程 (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圖注》中利用幾何圖形面積關系,給出了"重差術"的證明。(漢代天文學家測量太陽高、遠的方法稱為重差術)。
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華羅庚1924年初中畢業之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他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專家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其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哈代與李特爾伍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發表40餘年來其主要結果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其專著《多個復變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了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調和分析、復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著廣泛深入的影響,曾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研製,曾出版《統籌方法平話》、《優選學》等多部著作並在中國推廣應用。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在發展數學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研究論文200多篇,並有專著和科普性著作數十種。
陳景潤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
數學系。195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在華羅庚教授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這一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引用。這項工作,使之與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獲得197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後對上述定理又作了改進,並於1979年初完成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 16 ,受到國際數學界好評。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生活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 數學》等著作。
『伍』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
1、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2、馮祖荀
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在日本留學期間,馮祖荀和當時由北京赴日留學的若干學生發起成立了「北京大學留日學生編譯社」,該社「以講求實學輸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國民之知識為宗旨」,選擇編譯的題材「亦必以純正精確可適用於中國為主」。
該社出版《學海》雜志,於1908年發刊,總發行所為上海商務印書館。該刊分甲乙兩編,乙編涉及理工農醫各科,首期首篇即是馮祖荀譯的《物質及以脫論》,《學海》是我國最早的科技譯刊之一。
3、熊慶來
熊慶來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熊慶來在「函數理論」領域造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國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蘇黎世國際數學家大會。
1934年,他的論文《關於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發表,並以此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此學位的中國人。這篇論文中,熊慶來所定義的「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被載入了世界數學史冊,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4、林家翹
林家翹(1916.7.7-2013.1.13),美國國籍,生於中國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學和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現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林家翹致力於通過數學的應用來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
他不僅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而且為應用數學概念的傳播不遺餘力,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流體力學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他在應用數學領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特別是發展了WKBJ方法。
5、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福建福州人,當代數學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原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陸』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
1、最具天賦的數學家加羅瓦
埃瓦里斯特·伽羅瓦,1811年10月25日生,法國數學家。現代數學中的分支學科群論的創立者。用群論徹底解決了根式求解代數方程的問題,而且由此發展了一整套關於群和域的理論,人們稱之為伽羅瓦群和伽羅瓦理論。在世時在數學上研究成果的重要意義沒被人們所認識,曾呈送科學院3篇學術論文,均被退回或遺失。後轉向政治,支持共和黨,曾兩次被捕。21歲時死於一次決斗。
『柒』 目前在世的最牛數學家是誰
丘成桐。陳省身的弟子。
1983年獲得菲爾茲獎,這是世界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直到今天,他還是華人中第一位的獲獎者(2006年陶哲軒成為第二位華人獲得者),這個殊榮就連陳大師都沒有獲得過,他就是丘成桐。
他26歲便登峰造極,成就了一生的輝煌。丘教授最重要的工作是在26歲之前就完成了。40年來他對數學永不停歇的追求,讓他的名字在幾何、拓撲和理論物理學界幾乎無處不在。國外一個很有名的數學家勞森說,他和丘教授合作的時候,丘教授還沒畢業,但當時他就感覺到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將會在幾何領域里處處稠密,但他沒有想到如今這個名字在理論物理界也是處處稠密。大家應該有稠密這個概念,就是說總是能聽到看到這個名字,比如說我們前幾天在開超弦大會,卡拉比——丘流形,幾乎每一個演講里都會提到這個名詞。
幾十年來數學就是他的生活,他的娛樂、他的生命。跟他在一起很累,因為你要不停地跟著他的腦子想數學。與他相處,開始時或許你不會覺得他有任何過人之處,大家看他也許普普通通,甚至連普通話都講得不是很清楚。但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他直達難題本質的氣魄,只能是天生才有,我覺得這是天生的大氣魄。因為解決問題時,我們有時總想耍一點小技巧,可他碰到難題就是硬要把它砸開。有人稱他是數學界的「凱撒大帝」.
他似乎是為數學而生,數學因他變得更精彩,他做人、做事、做學問,都有一種大開大合,征服一切的勇氣,在數學內外他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捌』 數學家有哪些
牛頓與阿基米德,高斯 是世界三大數學家。
以下都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數學家:
江澤涵、歐拉、數學之父─ 泰勒斯(Thales) 、 嘉當 、畢達哥拉斯 、 應用數學大師──歐拉 、歐氏幾何的創始人──歐幾里得 、劃時代的科學巨人─牛頓、業余數學家之王──費爾馬 、孫子巧解「雞兔同籠」、吳文俊 、錢學森、 華羅庚 、青年數學家伽羅瓦、南北朝時代的偉大數學家祖沖之算、 程大位及其所著《演算法統宗》、我國最早的女數學家班昭 、 李冶、 徐光啟、朱世傑 、 陳建功、 楊樂、楊輝、熊慶來、王元、蘇步青、僧一行、程大位、陳省身、 陳景潤、數學神童維納、學成績不佳的數學大師─埃爾米特 (Hermite)、希爾伯特、數學家:R.E.博切爾茲、 S.P.諾維科夫、博學而另類的代數幾何學家 A.格羅騰迪克、 有史記載的第一位女數學家--希帕蒂婭、芒德勃羅、羅巴切夫斯基、約翰·納什、卡當、保羅·厄多斯 (Paul Erdos)、埃瓦里斯·迦羅瓦、桑雅·卡巴列夫斯基、一位仁道主義的數學家─阿涅澤、學成績不佳的數學大師─埃爾米特、數學奇才、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數學之父─塞樂斯 (Thales)、高斯、中國古代科學史上的坐標──沈括、中國數學界的伯樂──熊慶來、業余數學家之王──費馬、數學奇才──伽羅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第一個算出地球周長的人──埃拉托色尼
『玖』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請舉例5個,並寫明死了還是活了,有哪些關於他們的小故事。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
1.華羅庚
自學成材的天才數學家,中國近代數學的開創人!!
在眾多數學家裡華羅庚無疑是天分最為突出的一位!!
華羅庚通過自學而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家,他是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貢獻。在這些數學領域他或是創始人或是開拓者!
從某種意義上他也是位傳奇數學家,一生最高文憑是初中,早年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就後,聞知新中國成立後,發出"粱園隨好,非久居之處"呼籲在國外的科學家學成回去報效祖國,跟他同時代在聞訊回國的科學家,許多都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最著名的有:
導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導彈做出貢獻
兩彈元勛鄧稼先:為中國創立了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
回國後華羅庚開創了中國的近代數學,並建立了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培養了大批數學家如陳景潤,王元等號稱華學派,後來致力於應用數學,將數學應用於工業生產,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
由於華羅庚的重大貢獻,有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華引理、華不等式、華運算元與華方法。
另外華羅庚還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著文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院士」。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2:
2.陳省身
現代微分幾何的開拓者,曾獲數學界終身成就獎----沃爾夫獎!
他對整體微分幾何的卓越貢獻,影響著半個多世紀的數學發展。
他創辦主持的三大數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啟後的數學家。
在微分幾何領域有諸多貢獻,如以他命名的"陳空間","陳示性類","陳纖維從"
一位數學家說道「陳省身就是現代微分幾何。」這也許是對他的最好評價!!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3:
3.蘇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幾何學家,射影微分幾何學派的開拓者
早年對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做出了貢獻,
四、五十年代開始研究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
60年代又研究高維空間共軛網理論
70年代以來在中國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計算幾何!!
為中國數學走向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4:
4.陳景潤
華羅庚的學生!數論學家,歌德巴赫猜想專家!
離解決歌德巴赫猜想即"1+1"問題,最近的人,證明了"1+2"
陳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專注於這個領域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陳為世人所知是由於報告文學家徐遲的<<歌德巴赫猜想>>報告文學,當年很多人熱血學子因為這篇文章而走上數學道路!!
趨今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級難題!!!眾多數學家認為用現有數學理論系統無法解決這一問題,除非出現新的數學觀念,新的數學理論系統!!!
注:
"1+1":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能分成兩個素數之和.
"1+2":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數之和,其中一個是素數,另一個或者是素數,或者是兩個素數的乘積。這是目前陳景潤證明得到的距歌德巴赫猜"1+1"最近的結果!
數學家證明歌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也是非常有趣的,人們是從"m+n"去逼近"1+1"的,"m+n"即每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為素因子不超過m個與素因子不超過n個的兩個數之和。
當時各國數學家不斷努力,最終解決了"3+3","2+3","1+3",在這一逼近過程中,在華羅庚帶領下也寫下了許多中國數學家名字如王元,潘承桐等,最終陳景潤解決了"1+2"!!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5:
5.丘成桐
陳省身的學生,因解決微分幾何的許多重大難題而獲得數學界菲爾獎!
丘成桐的第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是解決了微分幾何的著名難題—卡拉比猜想,從此名聲鵲起。他把微分方程應用於復變函數、代數幾何等領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決了高維閔考夫斯基問題,證明了塞凡利猜想等。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終於使他成為菲爾茲獎得主。
望採納
『拾』 現在活著的大數學家有誰
張奠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