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怎麼理解數學應用一年級

怎麼理解數學應用一年級

發布時間:2022-06-24 11:07:41

① 怎樣理解初一數學應用題

初中一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少年期,機械記憶力較強,分析能力仍然較差。鑒此,要提高初一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務必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這是每一個初一數學老師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

筆者在應用題教學中採用以下分析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圖解分析法

這實際是一種模擬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針對性,數學教學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問題、速度問題、調配問題等,多採用畫圖進行分析,通過圖解,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從而根據題目內容,設出未知數,列出方程解之。(例略)

2.親身體驗法

如講逆水行船與順水行船問題。有很多學生都沒有坐過船,對順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學生難以弄清。為了讓學生明白,我舉騎自行車為例(因為大多數學生會騎自行車),學生有親身體驗,順風騎車覺得很輕松,逆風騎車覺得很困難,這是風速的影響。並同時講清,行船與騎車是一回事,所產生影響的不同因素一個是水流速,一個是風速。這樣講,學生就好理解。

同時講清:順水行船的速度,等於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於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

3.直觀分析法

如濃度問題,首先要講清百分濃度的含義,同時講清百分濃度的計算方法。

其次重要的是上課前要准備幾個杯子,稱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幾小包鹽進教室,以便講例題用。

如: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呢?

分析這個例題時,教師先當著學生的面配製15%的鹽水200克(學生知道其中有鹽30克),現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製成20%的鹽水,老師要加入鹽,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只知道鹽的重量發生了變化。這樣,就可以根據鹽的重量變化列方程。含鹽20%的鹽水中,含鹽的總重量減去原200克含鹽15%的總重量,就等於後加的鹽重量。

即設應加鹽為x克,則(200+x)×20%-200×15%=x

解此方程,便得後加鹽的重量。

② 如何在一年級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從數學的早期發展來看,數學起源於人類實際生活的需要。數學本身是人為的。人是數學的主人,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為我所用,解決實際問題。然而不幸的是由於教育競爭的壓力,由於應試教育的扭曲在我們的數學教育中,數學成了封閉系統,成了固定的邏輯聯系,不是數學成為人的工具,而是使人成了數學的工具。目前,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差,應用意識弱。大多數學生都是為應試而學數學。長此以往,必將學而無用,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標准強調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要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育中尤為重要.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感到數學有趣、數學合理、數學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一、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當前我國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考題多半是脫離了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應用數學問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解現成數學題的能力很強,而把實際問題抽象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卻很弱。而數學是以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的,它的許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從現實中來。但它有更多結論去為生產和社會各行各業服務。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編制一些與生活、科學有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其萌發學好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願望,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達到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效果。
在教學垂線段一節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我是這樣引入的,如圖,小蘭的家在公路邊,為了出行更加方便,小蘭的爸爸想修一條水泥路直通公路,怎樣修才能使路程最短。請在圖上畫出來並說明理由。通過教學不僅使學生知道了從直線外一點到直線上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同時使學生體會到了學習垂線段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也學到了運用垂線段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培養數學的應用能力。
有的孩子數學考試成績很好,但只是死記硬背,機械的重復操作,是一部學習數學的工具。不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發動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又增強了數學的應用能力。
例如,組織孩子出外遊玩,怎樣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怎樣租車,准備多少食物和礦泉水,怎樣買門票最合算,每個孩子應繳多少錢,……。這些都與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有關。
又如,怎樣幫助農民伯伯算出堆在牆角的谷堆的重量,通過思考學生知道要求谷堆的重量,先要求出谷堆的體積,怎樣求谷堆的體積呢先要知道谷堆底面的半徑,……通過一番討論,操作、研究。學生獲得了解決問題後的成功體驗,對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更加充滿了興趣。
在教學平均數時,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是一個難點。我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我讓學生思考:一條河的平均深度是1米,一個小孩身高1.4米,他雖然不會游泳,但肯定不會在這條河裡淹死。你說對嗎?為什麼?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1米」是一個平均數,但並不是說河裡的每一個地方的深度都是1米,而是可能有比1米淺的地方,也有比1米深的地方。
在教學長方形的表面積時,我讓學生給磁帶設計包裝盒,如果有4盒磁帶,有幾種包裝方式,哪一種更省包裝紙若有8盒呢?
三、了解數學的產生是生活的實際需求,體現數學的價值,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
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要強調數學的存在價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狀態,促使其更為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例如「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首先要認識「1/2」,我出示一個月餅,分成兩半,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一半。有的用畫圖的方法,一圓分成兩半;有的學生畫了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半。有的畫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半,其中的一半塗上顏色,等等。這時教師出示「1/2」這個分數,告訴孩子所有這些都可以用1/2來表示。有的孩子就提出可以繼續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示嗎?我同意孩子繼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隨著教學的進一步深入,孩子們已理解了什麼是1/3、1/4……但在表示上老師並沒有強求學生一定要用分數來表示,有的學生還是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示。這時老師出示了1/100,讓孩子們來表示,這是那些畫圖的孩子才認識到分數的存在意義,終於接受了分數。他們從內心深處接受了這一看似抽象卻簡潔明了的數學語言,感受到了數學的價值。
四、動手操作,強化應用意識。
學生能否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是其數學應用意識強弱的重要標志。例如,在教學周長的概念時,我先讓學生動手感知周長的實際意義,讓學生用水彩筆沿著各種圖形的邊緣描一描,用手摸一摸數學書邊沿,觀看螞蟻繞樹葉的邊沿爬一周,再總結周長的概念。
在測量周長時,我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測量數學書的周長,硬幣的周長,樹樁的周長等等。通過這類實踐性活動,讓生活問題數學化,學生不僅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強化了數學應用意識。
五、介紹數學在社會發展,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興趣
許多孩子都認為比起語文或其它學科,數學實用性不大,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為了讓孩子了解數學在社會發展,日常生活中起的巨大作用,我在教學數學編碼時,我組織學生了解自己的學號編排,身份證的號碼所表示的含義,為什麼電話號碼會各不相同,讓學生去收集生活中的編碼。在教學百分數時,我結合生活中購買物品打折優惠的計算方法,在教學利率時我讓孩子自己去存壓歲錢,在教學對稱,平移,旋轉時我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們製作花邊,展示數學外在形式與內在結構的和諧美,奇異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體驗數學學科的價值。
六、 挖掘教學知識點,展示數學的趣味性,強化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了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後我出示了一個數學問題,公元7世紀,,在古羅馬城有一位聰明伶俐的公主叫珍妮,一次敵人攻佔了古羅馬城,其父母在激戰中雙亡,珍妮被迫帶著殘兵和幾位大臣背井離鄉,來到非洲的北部,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她們想在這里安定下來以圖大業,但安定下來需要向當地的地主買一塊土地。
於是珍妮公主和幾位大臣帶著一些金子去地主那裡買地,地主看了看她們帶來的金子,輕蔑地說:「你們帶來的這些錢,只能換取一張牛皮圍起來的土地」,說完後收起金子揚長而去。聰明伶俐的珍妮公主想了想,終於想出了對付地主的辦法,她用刀子把牛皮割成很細很細的牛皮條,又把這些牛皮條一根一根地連結起來,於是得到一根很長的牛皮繩。用這根繩子可以圍成一塊面積很大的土地。這位公主究竟應該圍城一個什麼形狀,才能使所圍得土地面積最大通過研究學生知道了當周長相等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中圓形的面積最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興趣。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的學會運用數學為我所用。

③ 什麼是一年級數學應用題

一年級的基本上是加法減法。自己可以出。我先給你出幾道。
1、小紅做了20道題,做錯5道,做對了幾道?
2、小強家有10個蘋果,吃了7個,還有多少個?
3、商店有15把扇,賣去5把,現在有多少把?
4、從車場開走8輛汽車,還剩9輛,車場原來有多少汽車?
5、小明看一本書,一共50頁,他看了21頁,還有幾頁沒有看?
6、小紅有8塊橡皮,小明有15塊橡皮,他們一共有幾塊橡皮?
7、汽車總站有13輛汽車,開走了3輛,還有幾輛?
8、小朋友做剪紙 ,用了8張紅紙,又用了同樣多的黃紙,他們用了多少張紙?
9、馬場上有9匹馬,又來了5匹,現在馬場上有多少匹?
先給你舉例幾道,小孩子不熟練可以自己出,也可以買練習回來做。

④ 小學一年級數學排隊應用題怎麼理解

其實小學數學排對應用題我們要理解的話,就很容易先畫圖,然後整體來說,你就根據前面有幾個人,後面幾個人,再加中間一個人就可以得到總數的。

⑤ 小學一年級數學應用題不懂做怎麼樣去理解

我覺得很正常,一年級的學生認字不多,看題目經常是半猜性質或看例子做題目,可以先用一些實物、直觀的東西做例子,讓其明白其中的基本概念即可,不要急於求成,過一段時間慢慢就好了,你自己先安心放心,不要在意分數,小孩遇挫折,可以給點安慰和信心鼓勵,千萬別給小孩子壓力,一旦小孩失去信心和興趣就麻煩了。

⑥ 一年級數學應用減法題的含義怎麼說

一年級數學應用題也是起著鞏固學生加減法的數學基礎知識的作用的,通過對於具體題目的解答,學生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於數學的基本知識有一個較為清晰直觀的認識,從而可以進一步加深記憶,以達到最終掌握該知識點的目的。

⑦ 小學的數學應用題怎麼理解

一、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抓住應用題的的關鍵詞
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第一步是理解關鍵詞。記得一年級小學生剛剛入學,學習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時,他們不懂得什麼是「一共」,什麼是「還剩」,特別是「同樣多」等這些數學術語。教學時,我注意選擇一些學生常用的小刀、橡皮等實物進行直觀教學,來幫助他們理解。例如,講減法應用題時,運用學具演示:「一共有3個蘋果,拿走了1個,還剩幾個?」讓學生看演示,列算式3-1=2,然後說出「3」表示一共的數,「1"表示拿走的個數,「2」表示還剩的個數;在興趣盎然的氣氛中,學生不知不覺地理解了「一共」、「還剩」的意思。在講解「同樣多」這個術語時,我先在磁性黑板上第一行放3個圓,第二行再放3個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圓的個數和三角形的個數是否相同?然後講解數目相同,就叫做「同樣多」。運用直觀手段講解數學關鍵詞,不僅使學生學得活,理解得透徹,而且印象深刻,為學生順利解答應用題作了鋪墊。
三、運用直觀手段,教給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規律
小學生學習應用題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掌握解題規律。應用題教學讓學生弄清數量關系是前提,掌握解題規律是關鍵,在教學中,學生只要掌握了解題規律這把鑰匙,就能打開各種問題的「鎖」。
1.看直觀,分清關系
在抓住數學關鍵詞的基礎上,然後總結規律:「一共」、「原來」等詞用加法;「相差」「剩下」等詞用減法。學生在以後的解題中很會抓住關鍵詞,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倍的認識這一課時,運用教具第一組的第一排放8個圓形紙片,第二排放三角形紙片的個數是圓片的2倍;第二組的第一排放16個圓片,是第二排三角形紙片的2倍。讓學生分別說出這兩組的第二排各放幾個三角形紙片,然後再實際分析兩個關鍵句:「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3倍」、「紅皮球的個數是花皮球的4倍」。理解「倍」的意義就是幾個幾
2.看直觀,總結規律
通過實際分析、比較,總結出以下規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
實踐證明,運用直觀手段,改進應用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計算應用題的技能和技巧;有助於精講多練,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教學內容多、效果好、質量高,增加了課堂練習的密度;能夠較好地、較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了數學應用題例題的教學;同時也促進了其他學科的教學。由此可見,運用直觀手段,改進應用題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⑧ 一年級數學上冊應用題有幾種方法

由於一年級小學生對文字的認識和理解有限,導致在做數學應用題過程中無法很好地閱讀、分析、理解題意,更談不上怎麼樣去解決問題,因此在這一問題上學生和家長確實很難把握。根據小學一年級的應用題的總結和歸納,對照發現主要是三種類型的題目。一是有關部分與整體類的,往往有一個「共」字;二是有關比多少的問題,經常出現一個「比」字;三是有關剩餘類的,常常出現一個「剩」字。針對上述類型,往往採用一對一模式分類解答和解析,可是由於小學生的歸納能力有限,往往效果不是很好。為了更好解答小學一年級數學應用題,矩陣法的使用應該是個很好的選擇。

通過矩陣法的解題方法,主要有以下好處:

1、培養讀題的習慣,提升題意的理解能力;

2、提高應用題關鍵字的提煉和把握;

3、培養多維度題意的解讀和思維方式;

4、提升多種類型應用題的綜合解答能力。

⑨ 一年級數學應用題,怎樣教孩子才學會,總是學不會理解不了,求賜教

還是得多練,舉一反三,從易到難,畢竟一年級的解決問題部分還是很簡單的,不是加法,就是減法,有些要去除多餘條件。我兒子也是一年級,解決問題部分基本沒問題,就是口算題老是粗心每回都錯一兩個。

就拿數學課本上的題挨個做就行,家長陪著看,書里都有解題思路,課外練習學校也會發一些類似的練習題:

⑩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怎樣講解最好

小學一年級應用題,最好培養孩子用畫圖的方法去思考。對於低年級同學,教會孩子是不容易的,那麼就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去講解。
1、小朋友到花園里去澆花,澆好了18棵,還剩10棵沒有澆。問:小朋友一共要澆多少棵花?答案:28
2、王叔叔去參加同學聚會,他和每個人都握了1次手,王叔叔一共握了20次手 問:參加同學聚會的一共有多少人?答案:21
3、小朋和小月每人都有8支鉛筆。小朋給了小月3支後,小月比小朋多多少支?答案:6
4、媽媽買回來一籃子蘋果,吃了6個後,籃子里還剩下4個蘋果,問:籃子原來有多少個蘋果?答案:10
5、李老師給王芳布置20道數學題,王芳第一天做了幾道,第二天又做了幾道,她把剩下的數一數還有11道。問:王芳兩天一共做了多少道?答案:9
6、小紅參加游泳比賽,與參賽的選手每人合照一張照片,一共照了8張。問:一共有多少名選手參加游泳比賽? 答案:9
7、小葉參加羽毛球比賽。比賽共有12人參加,小葉與每個選手都握了1次手。 問:小葉共要握多少次手?答案:11
8、哥哥和弟弟每人都有10塊糖,哥哥給了弟弟2塊。問:現在哥哥比弟弟少幾塊? 答案:4
9、芳芳和軍軍都在看同一本書,芳芳看了40頁,軍軍看了41頁,問:誰剩下的多?多幾頁?答案:芳芳,1頁。

閱讀全文

與怎麼理解數學應用一年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